“曲”作为姓氏怎么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4浏览:3收藏

“曲”作为姓氏怎么读,第1张

1、“曲”在姓氏里读作Qū。

2、曲姓发源于今山西曲沃一带,在得姓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繁衍生息于此,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六十四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六。

3、曲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辽宁、黑龙江等省份多此姓,二省之曲姓约占全国汉族曲姓的百分之五十五。

扩展资料:

1、据《风俗通义》所载,上古周朝时期,周武王将第三个儿子封在晋地,这位王子叫叔虞。叔虞的第八代孙子即春秋晋国的晋穆侯,晋穆侯又封其少子成师于曲沃那个地方的首领,成师的支孙就以封地名作为了姓氏,为曲沃氏。

2、大多数村庄家谱均记载,其祖先自云南迁移而来,其中曲姓村庄亦有同样记载,如沙子口街道南姜村曲氏族谱,开篇即记有:“据传,先祖于明朝永乐年间自云南大槐树里头迁移而来……”虽是据传,但再结合周围其他村庄及有关史料记载,应该说,南姜曲姓为明朝移民,这一点基本符合史实。

参考资料:

-曲

1、国王睦边功盖番境 仆射克敌誉满金城

上联典指北魏时期高昌国王曲嘉;下联典指晋代金城人官至左仆射的曲允。

2、金城望族泉郡名宗

上联典指晋代金城豪族曲允;下联典指郡望酒泉,北齐时封安康郡王的曲珍。

3、安康世泽陕郡家声

上联典指安康郡王曲珍;下联典指唐代陕府安邑人,官至左仆射的曲环。

4、工书文而娴将略宽赋敛以养民生

上联典指宋朝曲端;下联典指唐朝曲环。

一、针对麴曲二姓共用一套宗祠对联的思考

前面贴的这四幅曲姓宗祠对联传播很广,翻开网页比比皆是,仔细对比阅读这四幅曲姓对联,与麴氏宗祠对联一模一样,细微差别就是麴氏对联用的是“麴”姓。乍一看会认为可能麴曲二姓共用一套宗祠对联,仔细想一想,麴曲两姓从字面看根本不同,曲又不是麴的简化字,怎么会共用一套宗祠对联呢?答案只有一个,共用一套宗祠对联的麴曲二姓原来同属一姓,是一家子。

那么历史上的麴姓是怎么变成曲姓的呢?我们看《百家姓》就会一目了然,老版的《百家姓》有一句叫“甄麴家封”,而新版却改成了“甄曲家封”,到此方才明了,通过姓氏的字型转换才使历史上的麴姓变成曲姓。有的曲姓朋友一直有疑问:我们这么大的曲姓家族为什么《百家姓》和《续百家姓》都没有记载?其实是有的,历史上的麴姓就是今天的曲姓,怎么能说《百家姓》中没有曲姓呢!

二、从宗祠对联的内部联系,看麴曲之间的演化和传承

首先纠正一下网上看到的“金城望族,泉郡名宗”的解释词。一位曲姓老先生在对这幅曲姓对联解释时说:上联指晋代金城曲见,下联指酒泉曲珍。笔者追寻“曲见”这一人名查了多部典籍也没查到晋代金城望族中有个叫曲见的,倒是查到有个叫麴允的是晋代金城的世家大族,《晋书》说:“麴允,金城人也,与游氏世豪族。”《晋诗十八卷》西州为鞠氏游氏语中说“鞠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进一步查证,麴允是西汉末期鞠谭改麴避难湟中、因居西平(西宁)的后代,就是说他祖上原姓鞠,因为西汉尚书令鞠谭得罪汉哀帝获罪避难西平改鞠为麴,因此老版的《晋诗十八卷》上仍然延续祖上的姓氏称鞠允,但绝大多数典籍都称麴允。麴允是西平麴氏的后代,曾做过西晋愍帝的大都督和左仆射,为挽救西晋灭亡驰骋疆场,忠义刚烈,西晋灭亡后自刎而死,被史家誉为忠义的化身。南北朝时期西域高昌国王麴嘉,经史学家认定也出自金城麴允之后,“国王睦边功盖番境,仆射克敌誉满金城”这幅曲姓宗祠对联说的就是这段典故,而“游氏”则是西晋金城郡守游楷家族,能与游氏比富,麴氏的富豪程度可见一斑。

既然查不到“曲见”之人,那么曲见从何而来呢?深入探讨下去,原来曲见是曲允的错写,前面已经论证过曲姓是麴姓的字型演化,现代曲姓就是历史上的麴姓,古代的麴允现代也可以写成曲允,而“见”与“允”又字形相近,难怪这位曲老先生要把曲允错写成曲见。因此“金城望族泉郡名宗”的上联指的是西晋金城麴允,下联指的是北齐安康郡王,豫州刺史,望出酒泉的麴珍,也就是说麴珍传承于麴允,乃一脉相承。

再看下一联“安康世泽,陕郡家声”。上联明显是指安康郡王麴珍,而下联指的是唐代陕府安邑人,官至皇检校左仆射,死后受封司空的曲环。关于曲环的家世,经过查证其父曲彬长期客居陇右(今青海乐都)做官,死后赠授工部尚书,曲环之孙曲元缜墓志称其祖居陕府安邑(今山西运城),这副对联说明曲环传承于麴珍也是一脉相承。不过在此处,“麴”已经变成了“曲”。

再看下一联“工书文而娴将略,宽赋敛以养民生”,对于这幅对联,曲氏文人自己也承认上联指宋朝曲端,下联指唐朝曲环。曲端为北宋名将,受封威武大将军,望出镇戎军(今宁夏固原),父曲涣任左班殿直,在征战西夏的战役中战死,当时曲端才三岁便父荫做三班殿直。由此看来曲端传承于曲环也是一脉相承。

纵观曲氏这四幅对联的传承关系,麴允-麴珍-曲环-曲端,可谓环环相扣、榫卯相接、传承有序,尽管从西晋到北宋时间跨度长达700多年,但是按照等量置换的原理分析,西晋麴允应是宋朝曲端的先祖。

那么为什么在史典中麴允、麴珍记为姓麴,而曲环、曲端则记为姓曲?这就涉及到历史上麴曲的字型转换,新旧版的《百家姓》可以证明这种只限于姓氏的字型转换过程。由此也证明了麴与曲原本就是一个姓氏,统姓麴。再看他们的郡望,金城-酒泉-安康-陕郡-固原,根本没有提到曲沃,那么网上疯传的“曲姓是因西周曲沃桓叔的封地曲沃而得姓”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是一些看了点古书的曲姓文人根据历史典籍所进行的一种不着边际的杜撰。前文已经讨论过,曲姓是麴姓的的姓氏简化,典籍记载麴姓又是鞠姓的改姓,那么鞠曲原本就应该是一家,现代的曲姓就应该来源于历史上的鞠姓,这么庞大的曲姓竟来源于那么弱小的鞠姓心里总会感觉不舒服,加之古代信息不发达,尤其这种因为得罪皇上的隐姓埋名又难登大雅,甚至上不了家谱,只能口耳相传,久而久之传来传去便传得改了模样,由最初的“鞠麴一家”逐渐演变成“屈曲一家”甚至“徐曲一家”等一些荒诞离奇连曲姓自己都说不清所以然的故事,于是这种牵强附会的曲沃桓叔说便应运而生。

三、曲姓在历史上的大迁徙

这要从鞠谭改麴说起。汉哀帝的尚书令鞠谭因为替皇叔东平王刘云“瓠山立石谋反事件”说情,得罪皇帝被免职,六年后,正赶上大司马王莽“迁犯者填西海”,于是率儿子鞠閟被强迁到临羌(湟源)与西平亭(西宁)一带,鞠閟更名为麴閟,是西平麴氏的一世祖,也是现代曲姓的太始祖。麴氏在西平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到三国时期已经成为拥有强大的家族武装,富甲一方,一度曾影响西北地区历史的强大的麴氏家族武装集团。东汉末期,不甘寂寞的麴氏首先派遣西平名将麴义兵进中原,参与镇压黄巾起义,曹魏代汉以后,以麴氏家族为首的西平部众,公开扯起“反对曹魏篡汉”的大旗,旗帜鲜明的反对曹魏政权,麴演、麴光、麴英、麴儒在西平郡(西宁)先后举行四次大规模武装举事,占据郡县、割据一方,均被曹魏镇压,为了防止反叛火种复燃,曹魏当局对参与人等进行残酷的剥离与强迁,史志上记载的大规模强迁就有两次,一次迁往金城(兰州榆中),户数不详,另一次强迁六百户到武威、酒泉一线,这是当代曲姓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迁徙的开始,笔者推断麴允的祖上就是在这次强迁时来到金城。而高昌国王麴嘉的祖籍,随着高昌墓葬发掘中族谱的发现,以及麴嘉第十世孙麴崇裕夫人慕容仪墓葬的发现,也被众多史学家认定为金城榆中(兰州西),麴嘉来源于麴允已经成为史实。之后,到了唐代出现了曲环,宋代出现了曲端,曲姓历史名人遍布全国。

当代山东曲姓众多,很多东北曲姓家传也是来自山东。而在山东还有一个奇怪现象,就是很多曲姓集聚村庄旁边都伴有鞠姓村落,这种鞠曲共存,相生相长的现象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这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历史原因吗?一块墓碑的发现使探寻见到了曙光。

公元1956年在黄县冶基村挖掘出一块墓志碑,铭头为“大宋故广文助教西平郡鞠公墓并序”,墓主人名叫鞠俨,是五代后晋国子监广文馆助教。值得注意的是墓志铭头镌刻的郡望是西平郡,这说明墓主人鞠俨的祖上来自西平。鞠俨的祖上竟与麴氏为同一郡望,看来这绝不是单纯的巧合,其中必有端倪,看来只有仔细梳理鞠氏进入东莱的年代答案才能迎刃而解。经查阅《资治通鉴》笔者发现了充分的证据,据记载:公元四世纪初,东莱大地上爆发了刘伯根、王弥叛乱,公元307年,晋怀帝的太傅司马越曾派遣洛阳皇宫南宫门“公车门”的接待官,东莱黄县籍人鞠羡回乡任东莱郡长,主要任务是组织家族武装镇压王弥反叛,这种不带兵马只任虚衔的平叛,虽然客观上反映了西晋王朝已经到了日薄西山无兵可派的现实,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鞠羡家族是东莱的地方豪强,依靠家族的势力足以对抗强大的王弥叛军。一般情况下,形成这种强大的家族势力是需要多年经营的,因此推断,鞠羡的祖上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来到东莱定居,具体应判定在哪一时期呢?这得从源头说起。前文说过,西平麴氏的武装反叛遭到了曹魏当局的残酷镇压和强迁,魏明帝太和三年(公元229年),西平麴氏的众多人户被强行迁往金城,笔者判断正是在这次大规模强迁金城过程中,麴氏的一支转道经过数千里艰辛跋涉直接迁到东莱郡治黄县定居,由此开创了当代曲氏和鞠氏在胶东的历史存在,鞠俨墓志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正在于此。

前文所说的“鞠羡”是《资治通鉴》的记载,而在《登州府志》中却记载为“麴羡”,那么二者是不是同一个人呢,经查阅,两部文献在涉及这两个人名时记述的都是“受司马越派遣回乡平叛”的历史事件,由此认定二者是同一个人。既然是同一个历史人物,姓氏记载为什么会有不同,哪个记载更趋近于真实呢?笔者认为《登州府志》“麴羡”名称记载更符合历史原貌,当代胶东庞大曲氏家族存在的现实就是最好的证明,也就是说西平麴氏在那次著名的历史大迁徙时,迁到东莱的这一支最初并没有直接恢复鞠姓,仍然沿用原来的麴姓,恢复鞠姓的是麴羡之孙前燕东莱太守麴殷后代的某一支,具体时间应当判定在南燕慕容德时期青州刺史鞠仲或者其父辈,复姓的目的无非是出于对当时政权频繁更迭的政治需要和切身利益。此后,生活在宋明帝刘彧至北魏正光年间,曾做过朝廷或地方官员,籍贯为黄县都乡石羊里的鞠璋、鞠彦云祖孙,生活在晚唐到北宋籍贯为高密潍水江北高阳城下的鞠景沂、鞠真、鞠常、鞠仲谋祖孙,生活在北宋黄县和孝乡扈顺里西野基村的鞠俨、鞠明德、鞠传式祖孙皆出其后。这就是胶东乃至全国曲姓普遍多于鞠姓的原因所在,也是胶东乃至由胶东迁徙东北各地的广大曲姓、鞠姓家庭中流传“鞠曲一家”的真正来源!

四、说明几个问题

一是历史上曲姓恢复鞠姓不只发生在胶东一地,《大唐甘露寺尼真如碑》记载,唐朝初期末代高昌王麴智盛侄女为父麴智湛祈福,自愿在长安甘露寺落发为尼,所用的法名叫鞠真如,说明这支麴氏当时已经改回鞠姓。

二是毕竟“避难改姓”“拥兵反叛”在封建时代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子孙们为了避讳祖先这段难于启齿的历史,有的恢复了鞠姓,有的则附会成曲沃桓叔的后代也是可以理解的。经过查证,曲姓出自曲沃桓叔的说法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唐朝中晚期以后出现的个别典籍和墓碑已经有了相关记录,曲姓家谱的类似说法更是千篇一律,但是仔细分析,则是漏洞百出。举一例:青州博兴曲家窑曲姓宗谱的《姓氏渊源》说,曲姓是因“曲沃桓叔封于曲沃,以地为氏”,而在这份族谱的《曲氏颂辞》中又说:“曲姓由来兮,溯源于周。其官麴氏兮,以官为氏。麴与曲之相同兮,不以麴而用乎曲”前后矛盾。因为地名“曲沃”在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没有称呼过“麴沃”,所以麴曲不是地名的转换。毋庸置疑后者是家族的口口相传,前者乃是文人根据古代典籍的攀附和杜撰。

三是还有家传曲氏原来姓“屈”。河南南阳唐河的曲姓自述是北宋名将曲端的直系后代,并以家谱为证,说家传原来姓屈,可能是屈原的后代。实际“屈”“麴”同音,所谓姓屈者实乃姓麴也。

四是有的家谱把元朝宰相曲枢也列为曲姓先祖,这就更是荒诞无稽。经查证曲枢是西域哈喇鲁族人,祖辈生活在西土碎叶城(今哈萨克斯坦境内)一带,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西征,哈喇鲁酋长率部投降蒙古。曲枢之父名叫质里花台,儿子叫帖木儿,曲枢是他的汉语专用名称,实际上他根本就不姓曲。

我来回答你。

(转帖)曲姓来源: 长期以来,在东北和山东的一些鞠姓和曲姓家庭中流传着“鞠曲一家”的故事。

说是鞠姓在过去的某个朝代作大官,因为“得罪”了皇上获罪满门抄斩,鞠姓纷纷逃难,在逃难途中遇到了官军的追杀,官军问:你姓什么?答:姓鞠,由于方言的口音太重被官军错听成了姓曲,于是便躲过了一劫。

还有一个故事说明朝初年大将鞠福禄在征战中殉国,其子孙被朱元璋封在云南某地为定远侯,后来因为得罪国舅(西宫之父)获罪满门抄斩,辖地县令欲相救便问:“屈不屈?”答道:“曲”,于是便改鞠为曲。

又于是在这场灾难中侥幸逃脱的鞠姓就都姓了曲,不过仅限于在活着的时候姓曲,死后续谱立碑时则必须改回姓鞠,叫做“活曲死鞠”。

这些故事虽然看似荒诞,但是却在一些鞠姓和曲姓家庭中广为流传,据有的曲姓朋友回忆文革前曾在祖茔的墓碑上看到过“吾曲姓乃鞠氏一脉相传”的碑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要弄清事情的原委必须得从下面的故事说起。

话说西汉哀帝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在东平王刘云的封地内,“瓠山中间,有大石转侧立,高九尺六寸,移原址一丈,远近传为异闻,哗动一时”。

原来是卧着的一块好端端的长方形巨石既没长腿也没人搬动却自个儿翻个身打个滚儿立了起来。

东平王预感到不是好兆头(那时侯的人都迷信),便在自己的王宫内仿瓠山形状堆一土山,上立石像,缚上黄草,以便随时祈祷。

这件事被在京城做“待召”的两个妄人息夫躬和孙宠知道后便借此大做文章,造谣中伤,用以骗取皇帝的信任达到封官加爵的目的。

于是向汉哀帝上书说刘云“宫中立石,祗毁朝廷,欲求非望,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托中常侍把书信转交汉哀帝。

一句“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刺痛了汉哀帝,于是即不调查核实也不认真查证便立即下旨废刘云为庶人,其他参与的人一律处死。

廷尉梁相,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急忙上奏阻止,并力劝汉哀帝应重证据不要轻信口供,被正在气头上的汉哀帝判为“不知嫉恶讨贼,意存观望,罪与相等”,这三位也被逐出朝廷、削职为民。

为了保全性命鞠谭率儿子鞠閟逃避到凉州西平(古称西都,今西宁市)改姓为麴。

这就是《汉书》、《风俗通义》、《资治通鉴》和《元和姓纂》上记载的“鞠谭改麴”“避难湟中”“因居西平”“鞠麴同宗”这段真实历史故事的来源。

从那时开始到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鞠谭的后人从西平到金城始终沿湟水两岸发展,乃至发展成为一度曾影响西北地区历史的赫赫有名的庞大的麴氏家族集团。

《晋书》记载古西州民彦写道“麴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 足见其富贵和权势。

在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麴氏家族出现了很多赫赫有名的战将,象三国前期袁绍帐下与河北名将颜良文丑齐名的悍将麴义,与韩遂、马超遥相互应对抗曹操共守西凉的战将麴演(衍),以及西晋愍帝的大都督官至左仆射的麴允等。

南北朝时期西域著名的高昌国王麴嘉就出自金城榆中,《元和姓纂》记载麴嘉是鞠谭的儿子鞠閟的十一世孙。

麴氏高昌立国134年传承9代,最后被唐太宗的大将侯君集攻灭。

高昌国末代国王麴智盛的胞弟麴智湛的儿子麴崇裕在武则天时代很有名望,世袭左武卫大将军交河郡王。

到了唐代,麴姓家族有一枝从西州迁徙到江苏吴兴(今湖州),《唐书》上说:麴信陵,籍贯吴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的望江县令。

时逢大旱,麴信陵带领衙属设香案日复一日的为百姓祈祷甘霖,由于他的执着感动了上苍终获大雨滂沱,缓解了旱情,同时也感动了老百姓,都自发的为他建立祠堂。

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特为他作诗《秦中吟》,诗中说道:“我闻望江县,麴令抚茕嫠;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攀辕不得去,留葬此江湄;至今道其名,男女泣皆垂;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有一付对联这样称颂他说“祷获甘露,居易作诗歌惠政;世为豪族,西州传语望朱门”,是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好县令。

但是,这样一个在历史上轰轰烈烈的麴氏家族到了宋代以后却突然销声匿迹,名不见经传,姓不载典籍,而且至今在中国大陆尚未发现有一例麴姓,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庞大的麴氏家族集团究竟哪里去了?要知分晓还得从《百家姓》说起。

据说《百家姓》自从南宋初年由钱塘县的一位儒生编辑成教材印刷发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一共流传三种版本,这三种版本的姓氏排列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都在“甄麴家封”这句上。

一种是繁体字《百家姓》的“甄麴家封”,另一种是简体字《百家姓》的“甄曲家封”,第三种是“甄魏家封”。

在这三个版本中,记录“甄麴家封”的无疑是原版的延续,记载“甄曲家封”的是原版的姓氏简化版,而记录“甄魏家封”的是错版,之所以确定它为错版,是因为在上述三个版本中 的第八句记录的都是“金魏陶姜 ”,既然在前面已经编辑了“魏”姓,后面怎能重复编辑呢。

从繁体的“甄麴家封” 到简体的“甄曲家封”,只是一字之差已经把麴姓转换成曲姓的过程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外,曲姓宗祠有款著名的四字对联“金城望族 泉郡名宗” 也可以证明这种姓氏用字的转换。

一位曲姓朋友在对这付对联加的解释词上说,上联指金城“曲见”,下联指酒泉“曲珍”,并附加注释“曲见是西晋金城望族”。

笔者按着这一思路查阅大量史料始终查不到“曲见”之人,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所谓“曲见”者实际是“曲允”的错写,而这个曲允正是上文记载的金城豪族麴允的简写。

按照这种推断,“金城望族”指的就是西晋麴允,“泉郡名宗”指的是酒泉麴珍,毫无疑问这幅对联中上联的麴字和下联的曲字正是沿着“麴-曲-曲”的字形结构进行演化,其中曲字是麴字的变型,曲字是曲字的简化。

对于曲姓的起源最近看到网上有很多说法,一是说:“据《风俗通》载:春秋时,晋穆侯封少子成师于曲沃,其后代便以地为姓,称曲姓。

”二是说“曲姓源出夏大臣曲逆和秦御史曲宫”。

为了求证上述第一种论据的可靠性,笔者通篇查阅研究了现代版的《四库全书 风俗通》篇,同时也查阅了《四库全书》的编辑者清代钱大昕等人的注释,又查阅了王利器为《风俗通》校注的器案。

《风俗通》原名《风俗通义》,东汉末年应劭所著。

《风俗通》全书三十六卷宋代已经部分失传(其中包括姓氏篇),明朝编辑《永乐大典》时根据有些典籍的记载进行了增补,经过增补的《永乐大典 风俗通义 姓氏篇》基本反映应氏著作原貌。

而清代的《四库全书 风俗通》篇是根据明朝《永乐大典》编纂而成,在《风俗通 姓氏篇》中,应氏一共收录了东汉末期存在的530多个姓氏,通篇没有查到曲姓或曲氏得姓于曲沃桓叔的记载,只查到了“鞠氏:汉有尚书令鞠谭,或为麴(曲)氏(有的版本直接编辑成曲氏),音讹转改,汉有麴衍”和“韩氏:韩之先出于唐叔虞,曲沃桓叔之子万食邑于韩原,因以为氏”的记载,除此之外连曲沃桓叔的名字都没有出现过,不知持这种说法的人是从哪个风俗通义中转载的。

再看《元和姓纂》,该书是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当时的姓氏学专家林宝编撰,是一部公认的姓氏学权威著作。

该书成书十卷现保存完整,经查阅也未记录曲姓,而在麴姓的条款下明确记载“麴:鞠氏之后。

汉有鞠谭生閟。

避难湟中,因居西平,改姓麴氏。

”又在西平条款下注释“閟居西平,十一代孙嘉仕沮渠氏,后为土人所归,立为高昌王。

”而成书于南宋的《百家姓》和后来的《续百家姓》均未记载曲姓。

对于第二种观点笔者认为,史籍记载的夏大臣曲逆和秦御史曲宫极有可能是“专指人名”,就像孔子的学生“子路”“子贡”一样。

试想如果曲姓在当时确实已经立姓并且有正常的家族传续,那么这两位在《史记》上明确记录的人物连同他们的姓氏为什么在《风俗通义》《元和姓纂》《百家姓》这几部纵贯一千多年的姓氏巨著中不予收录记载呢?唯一的答案就是“曲”字作为姓氏在当时还没有立姓,现在的曲姓是由历史上的麴姓简化而来,而麴姓则是鞠姓的改姓。

事实上很多曲姓朋友也对上述观点心存疑惑,明明家传我族裔来源于鞠氏,怎么突然变成了“曲沃桓叔”“曲逆”“曲宫”的后代了呢?难怪有的曲姓朋友惊呼:“我们这个曲姓真是很特别,《百家姓》上没有,《续百家姓》上也没有,曲姓到底源出何处”! 《曲氏宗谱》上有一句名言说:不知祖不怪,冒祖则罪大矣。

这是中国古代人们对宗法观念的强烈认知。

实际上也没有那么严重,现代认为:姓名只不过是一代表符号而已,根本无需大惊小怪。

但是作为学术研究,作为探源,就要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探究事物发生、发展的本末,不能因为有个地名叫“曲沃”就随意的攀附历史上的曲沃桓叔,也不能因为曲沃在山西就想当然的认为胶东的曲姓都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更不能对本家族祖上多年来口耳相传的“鞠曲一家”“死鞠活曲”的故事及其成因不作分析、判断和诠释,就轻率的予以否定,还得出“曲氏源出曲沃桓叔、曲逆和曲宫”的结论,这是一种误导、是对祖宗的亵渎,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上述事实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含盖广阔时空的姓氏演变的历史画卷:在西汉晚期鞠谭为避祸而弃鞠改麴,麴姓经历了九百多年的发展大约在唐朝晚期到南宋晚期又逐渐演变简写成曲。

这就是在一些鞠姓和曲姓家庭中流传的“祖上为避祸而弃鞠改曲”、 “鞠曲一家” 和“死鞠活曲”的真正来源。

而且我认为,这种简写只限于姓氏演化的简写,不包含字体简化的含义,因为“曲”字同样也是一个古老的汉字,麴和曲作为汉字在古代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就象历史上的“曲阜”、“曲沃”当然不能写成“麴阜”和“ 麴沃”一样。

另外,一部修订于宣统元年的《东莱曲氏族谱》也可以证明在中华曲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鞠氏的。

在这份由曲氏自己修订的族谱中“曲氏世系考”一节记载:“旧相传(曲氏)为宫保世裔鞠姓。

始祖讳元英任元朝宰相,本贯黄县,茔在城北翁仲,墓表犹存。

缘遭难族姓多隐名易姓流寓兹土,遂转鞠为曲。

虽云考据无徵,然百古在昔先民有作详哉其言之矣。

”意思是说:据相传我曲氏的远祖是一位在朝廷上位列三公九卿的宫保级鞠姓高官,这位官员因遭难而避居他乡易鞠为曲。

传说虽然无从查证,但先辈们历经百代,口口相传,应该是有一定根据的,不可能是无稽之谈。

经考证《东莱曲氏族谱》中记述的这位宫保级鞠姓高官就是史志上记载的西汉尚书令鞠谭。

鞠谭改麴后,麴姓一直在西北地区生活繁衍,随着家族从不断壮大到最后的没落,姓氏也在沿着“鞠-麴-曲-曲” 的字形结构不断的进行演化。

为了确定这种演化的确切年代,笔者查阅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文拓片资料库现存的历史上各类拓片,共搜索到麴姓墓志拓片7条,其中最早的是河南洛阳出土的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元寿妃麴氏墓志》,最晚的是河南洛阳出土的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麴善岳墓志》。

共搜索到曲姓墓志拓片17条,其中最早的是河南南阳出土的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曲系及妻蔡氏墓志》,最晚的是山西五台出土的公元1935年《闫书堂及妻曲氏合葬志》。

从上述搜索结果可以看出,麴姓及其墓志到公元662年戛然而止,而曲姓则从公元822年才开始镌入碑刻,中间相隔了160年之久,笔者认为这期间正是麴姓向曲姓转换的姓氏不确定时期。

例如生活在唐朝前期的麴崇裕,在有的史志上就记录为“曲崇裕”或“曲(曲)承裕”,由此可以看出到唐朝前期麴姓才刚刚完成从麴到曲的演化。

而河南洛阳出土的曲环之孙《曲元缜墓志》已经把“曲”字作为姓氏正式镌刻到墓志中,这说明到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一部分麴姓已经沿着“麴-曲-曲”的字形演化顺序首先简写成“曲”,到了南宋晚期或者更晚的明清时期这种仅限于姓氏的字形演化才最后完成,自此开始“麴”字作为姓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更加便于书写的“曲”字所代替。

诸位试想,不然的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庞大的麴氏家族哪里去了? 综上所述可以认定,在中国的姓氏演变史中,唐代的中晚期以前根本不存在曲姓,现在的曲姓是由历史上的麴姓通过字型转换而来,而这种字型转换只限于“麴-曲”的姓氏转换,并不包含汉字简化的含义。

其实历史上鞠氏因避祸改曲并不止上文记载鞠谭改麴这一次,经考证在北宋末年、元末明初、明朝末年登州黄县冶基鞠氏都曾发生过鞠姓改曲姓的事件。

那么在历史上为什么鞠姓每遇灾祸反过来都会依附于曲姓而号称“死鞠活曲”呢?这也许就是“鞠曲一家” 这个无法割断的历史情结之所在吧!

古代名人:

曲宫---秦末大臣。(是否姓曲,待考,因其后近千年的史书上不见曲姓之人物),历任御史,曾受二世之命,诏令蒙毅自杀,毅百般辩解,其知二世本意,遂杀毅。

曲 环:唐代安邑人,官至司空,封晋昌郡王。善兵法,善骑射。天宝年间(742-756年)授果毅别将。安禄山反,守邓州,平河北,败吐蕃,威名大震。后任陈许节度使,宽赋税,简条教,不三年乃五谷丰登。

曲崇裕,又作鞠崇裕,唐武则天时代人,具体生卒年不详,高昌国末帝鞠智盛的侄子,初授左豹太将军,垂拱二年(公元688年)被武则天命为中军总管,统兵十万大败越王李贞,立下大功后,被武则天封为“左武卫大将军”,赐爵为“交河郡王”,风光一时。

曲承裕---唐末人,哀帝天年间,乘乱据有安南,领静海军节度使。

曲珍----陇干(今属甘肃)人,宋代将领。善骑射,为绥德城监押,屡挫西夏人,迁内殿崇班◇又从征交趾,因功升为鹿阝延路副总管。哲宗元初,为环庆路副总管,击破西夏兵,解泾原之围,升为忠州防御使。生平不知书,而忠朴好义,善抚士卒。

曲 端:北宋人,文韬武略集于一身,惩罚了贪官污吏、奸诈小人,老百姓心里高兴,安居乐业。官宣州观察使,好读书,善作文章,长于兵略。后来被奸臣陷害,死在大牢里,人们都感到万分痛惜。

曲枢一作曲出。元朝西土人(蒙古族,非汉族,曾祖达不台,祖阿达台,父质理花台,世赠功臣,追封王爵),为元徽仁裕圣皇太后宫臣。元仁宗幼时,他入则佐视食饮,出则抱负游衍,鞠躬尽力。元武宗时任平章政事,行大司农,封应国公。仁宗即位,加太保,领崇祥院、司天台事。

曲 廉:山东篷莱人,明代官吏,明敕封大理寺评事。任莆田知县时,治理水患,兴修水利,亲率百姓复垦荒地,种植桑枣。又立社学等善举,使外流之民回归。任满后,百姓上书挽留,并立石颂其德行。

曲锐:山东莱阳县人,明代官吏。成化辛丑十七年进士。累迁为佥都御史,巡抚宁夏。曾因不同流合污,而被奸臣刘瑾罢职。其有治能,狱无滞囚,民人德之。恩荣坊,乃为其立。

曲敬:山东莱阳人,明朝敕封大理寺评事。昼绣坊,乃为其立。

近现代名人:

曲同丰:山东福山人,北洋军阀皖系重要人物。参加过甲午中日海战,后又留日学习军事。归国后,曾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参战军第一师师长等职。直皖战争爆发后,任皖军第二路总司令。战败后被关押。一九二四年晋升陆军上将。

曲焕章:云南白药的创始人,生于1880年,云南江川人,民国时期中医外伤科著名医家,1902年研制出伤科圣药百宝丹(即云南白药),开创曲氏百年中医药世家(曲氏医药)

曲波:山东黄县人,当代小说家。从一九五五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一九五七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又有长篇《山呼海啸》、《桥隆飙》、《戎萼碑》等。

曲云:演员,(1928118-~)女演员。山东牟平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胶东文协文工团话剧演员。1956年任八一**制片厂演员。长于塑造各种类型的老年妇女形象。如 《苦菜花》中的冯大娘,《布谷催春 》中的东升娘,《天山行》中的郑母,《药》中的华大妈,《失去的歌声 》中的奶奶,《金不换》中的金大婶 等。还曾参加拍摄《泉水默默流》、 《天伦》等电视剧。

曲度:祖籍黑龙江安达(1954329--),法籍华人,当代外科学家,与当代文学研究者他用了近三十年时间(1980-2009)进行实验与理论深入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创立曲度无血外科学理论体系,并成功地用于临床,被同行称为曲式无血切肝法(中华肿瘤杂志等),曲式无血全胃联合脏器切除术(中华消外科杂志)他还在世界上首先创立了曲度体外循环悖论学说,一举解开了自体外循环问世以来,这一困扰该领域的国际性核心问题等与此同时,他长年业余研究中国文学问题,首先创立了曲氏汉诗全绝律理论,曲氏汉诗龙绝律理论等

曲振涛:当代教育家,哈尔滨商业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法经济学专家。 获国务院、黑龙江省特殊津贴,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 兼任中国商品学会会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 兼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黑龙江省经济学会会长、黑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国际税收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科技顾问委员会专家、哈尔滨市专家顾问委员会财政金融组长。

曲云霞:1972年12月8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从小喜爱田径运动,尤其擅长中长跑。1988年她被选入辽宁省田径队,师从于著名教练马俊仁,主攻中跑。在教练员的精心指导下,曲云霞的运动成绩提高很快。1990年她以4分13秒67获得第3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1500米跑冠军。1991年以2分04秒65和4分26秒01的成绩获得亚洲田径锦标赛800米和1500米的金牌。同年她还在第1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以4分07秒7获1500米冠军,并破该项亚洲纪录。1992年曲云霞首次参加第25届奥运会,以3分57秒08的成绩获得银牌,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奥运会中跑项目奖牌的运动员。

曲非:山东德州人(1977年11月--)--牛人传媒的创世人,山东、河南明星代言营销的开山鼻祖

曲栅栅:演员 ,1999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系;200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

曲丹:籍贯:大连,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独唱演员五朵军花之一,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于金铁霖教授(宋祖英的老师)吴碧霞老师

曲秀锦:山东视网联总经理,著作《电视传媒革命》(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曲秀锦最早是山东电视台记者,后来创办卫视午夜栏目,再后来做网站。

曲炜:人格学者,著有《人格之谜》,该书是跨学科研究人格问题的重要专著之一,被学界广泛引用。

曲婉婷(Wanting Qu)中国内地唱作人,[1]1983年10月10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0年到加拿大留学,2009年成为加拿大Nettwerk音乐公司首位华人合约音乐人。她的英文歌曲《Drenched》成为了彭浩翔导演《春娇与志明》的主题曲,深受港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听众的喜爱。又凭借一首原创歌曲《我的歌声里》,在华语乐坛一炮而红。2012年加盟环球音乐,并于同年4月24日在北美首发个人首张原创专辑《Everything In The World》。作为首位在国内未发片便先在国外发片的华语原创流行女歌手,是华语乐坛惟一一位同一张唱片跨三家国际公司发行的艺人(加拿大由索尼音乐、美国由华纳音乐、亚洲由环球音乐发行)。2013年受央视春晚邀请担任表演嘉宾,与杜淳合唱《我的歌声里》,同年2月15日担任温哥华旅游大使,是温哥华史上第一位旅游大使,10月18日其第二张唱作专辑《Say The Words》由环球唱片发行。

曲竟济(1919-1985),河南省巩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教导团营副教导员,团政治处教育股股长,营教导员,行唐游击支队副政治委员,晋冀军区第4军分区30团政治主任,第1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4纵队10旅28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第12旅36团政治委员,第34团团长,第19兵团64军190师568团团长、师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9兵团64军190师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190师副师长、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64军政治部副主任,第3兵团政治部副主任,旅大警备区政治部主任。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5年6月逝世,终年66岁。

曲振侔(1930-——),山东省牟平县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

战争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船管团分队队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连政治副指导员。1958年毕业于海军指挥学校,后任海军艇长、海军舰艇支队副参谋长、副支队长,舰队副参谋长,北海舰队副司令员,1981年任南海舰队副司令员。

1988年9月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曲继宁中将,1929年8月24日出生,山东龙口人。1946年参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参与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1950年入朝参加抗美援朝,1951年5月参加第五次战役时因伤回国,伤愈后任七十九师政治部青年干事,1957年1月,被任命为二十七军政治部青年干事,1960年8月,任二十七军司令部副团职协理员。1961年4月,任二十七军政治部青年处副处长。后因部队精减整编,撤消青年处,于1963年2月,任二十七军八十一师组织科科长。1964年8月,任二十七军八十师二三八团政治委员。1969年8月,任二十七军八十师政治部副主任。1970年1月,任该师副政治委员。1973年10月,调北京军区优秀青年干部学习班学习。1976年9月,任二十七军八十一师代理政治委员,1977年7月,任该师政治委员,1980年8月,曲继宁任二十七军政治部主任。1983年4月,任二十七军副政治委员。1984年7月,曲继宁被任命为二十四军政治委员。1986年10月,中央军委又任命曲继宁为六十三集团军政治委员。1989年5月,北京发生动乱,曲继宁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率领全军按时赶到北京,圆满地完成了戒严任务,受到上级的好评以及党和国家***的亲切接见。 1990年4月,曲继宁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

1988年9月,曲继宁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他是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荣获三级解放勋章。1990年9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赴朝访问,受到了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的接见,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友谊勋章。

曲寿堂(1929-——),又名曲秀堂,山东省荣成县(今市)宁津镇曲家村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加入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胶东军区后勤部会计、审计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济南军区后勤部参谋、副科长、办公室主任,某分部参谋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等职。

195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勋章,荣立一等功1次。1988年7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1988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范氏家谱字辈汇编

 范仲淹编定中原地区范氏字辈:“仲纯正直公良士宗文伯叔子希昌彦友善可弥安君章微显用循迪广钦崇存本宜充厚时遵道晋隆同享祖贵荣传谱苏河通珍珠全地理古松万代青”

 范仲淹编定苏州地区范氏字辈:“仲纯正直公之家帮国庭天元从汝启惟允必能兴仪德宏烈学端承敬懋芳秉中延孝立引谷裕名扬同福祖有功宣林苏居丰金玉贯九州幽兰好其青”

 范仲淹后裔一支字辈:“仲淹纯佑节亘三万二郎滋文生伯十大四均甫良文显子清素文政处士彰监公传伯王立云廷裕后昌十九世祖讳子孙念勿忘昌元振绍显万世继荣光积德存心远中和位育长师为九州宝善宜正家常济美经多本延龄福祚康千代河海洋”

 山东青岛范氏字辈:“德学业佳”

 山东济南范氏字辈:“本立而道生振殿文学尚”

 山东潍坊范氏字辈:“希(士)文洪(世)兆会怀之作”

 

 山东昌邑范氏一支字辈:“继仁良子□永尚明惟克茂玉尔存百纯年远志秉得一学宗凤然孟立成履宝思云廷福锡城九大多万德士希文鸿兆会怀之作常隆可执中润居家景广在述祖培同”

 山东昌邑范氏一支字辈:“邦行其先悠明”

 山东即墨范氏字辈:“希光延振习寸”

 山东泰安范氏字辈:“宝存维方克成义俭”

 山东新泰范氏字辈:“勤明加庆新修燕”

 山东日照范氏字辈:“锡庆崇伟奉开成世颜龙”

 山东惠民范氏字辈:“存春兆子有”

 山东夏津范氏字辈:“忠厚传家远诗书续第昌”

 山东新泰范氏字辈:“明清庆培(新)”

 四川苍溪范氏字辈:“德恩兴帮文”

 四川罗江范氏字辈:“继世增云家”

 四川岳池范氏字辈:“家道维新”

 四川自贡范氏字辈:“修永受善帝”

 四川邻水范氏字辈:“孟季月中安天开”

 四川三台范氏字辈:“联绍朝君仲文洪学志敦儒履远英崇福传家知宝桂培树□国仕春园□开体明克昭冈泽维汝常恩嘉乃守□宗其永兴”

 四川广安范氏字辈:“唯祈守先训常存贤良心元起永未花开世代新”

 四川成都新都、金堂范氏字辈:“富贵文福章玉希可思箴瑞腾开泰运品立仰儒林忠信先传久和庄世守深谟谋荣自古博济列为今善继书香盛钦承景象森贤才昌大兆光裕垂徽音”

 四川自贡范氏字辈:“清禅帝世”

 四川盐亭范氏一支字辈:“长怀先德维胜四得光昌比字加邦”

 四川盐亭范氏一支字辈:“如光宗德高平启先泽”

 四川范氏一支字辈:“天爱永应继思祖宗从本志高君明良臣德基培修华国嗣芳贤才钦仰庆则隆昌”

 安徽无为范氏字辈:“立新修德道广崇业”

 安徽六安范氏字辈:“家国从忠正朝廷敦俊良学修宏必显道德茂英昌”

 安徽寿县范氏字辈:“新(国)志培同仁(玉)祖”

 安徽无为范氏字辈:“辉先庭学正得云”

 安徽全椒范氏字辈:“存荣德茂圣世代子永和”

 安徽合肥范氏字辈:“克守千德恒成世业”

 安徽滁州范氏字辈:“君子舜庭玉明文正家帮”

 湖北黄石范氏字辈:“承先光世泽尉起振家生”

 湖北荆州范氏字辈:“大德后必泽”

 湖北襄樊范氏字辈:“修生齐家志”

 湖北监利范氏字辈:“光玉召(昭)祖德显承茂后(齐)昆(振)家声远应钦邦宪言”

 湖北范氏一支字辈:“宗德高平世泽”

 河南范县范氏字辈:“德思兴传永道在俊玉常”

 河南南阳范氏字辈:“运国玉云”

 河南郑州范氏字辈:“钦崇存本”

 河南沈丘范氏字辈:“敦(景)法(玉)守成书耕传家”

 

 河南开封范氏字辈:“百士常相建永名耀后仙”

 江西丰城范氏字辈:“嗣南宗必达廷显任芳宏继世开昌福君嘉兆圣贤文明光耀启道泰永乾元”

 江西南康范氏字辈:“昌元振绍显万世继荣光积德存心远宗和谓育长才为华国宝延龄福祚康”

 江西瑞金范氏字辈:“立德家学正”

 辽宁海城范氏一支字辈:“乘时宜建树正一茂先传垂世思广大为基在本源”

 辽宁海城范氏一支字辈:“丙振兴克”

 辽宁凤城满族范氏字辈:“永德成贵玉”

 湖南邵阳范氏字辈:“天爱永应继思祖宗从本志高君明臣良德基培修华国嗣芳”

 湖南宜章范氏字辈:“品立仰儒林忠信”

 湖南双峰范氏字辈:“新瞻奇敏嗣源同晋会宗学茂声华大德宏福禄崇英彦文传远卿臣策纪忠存心益恭慎荣名百代隆”

 河北郸城范氏字辈:“士子好修文如红上青云”

 河北黄骅范氏字辈:“秉中延效力”

 河北唐山范氏字辈:“垂士恩光大”

 贵州威宁范氏字辈:“本元吉中新”

 贵州兴义范氏字辈:“国正天兴顺永远及太宗”

 贵州安顺范氏字辈:“广元德泽厚贤孝群英”

 黑龙江范氏一支字辈:“明德安邦宏”

 黑龙江范氏一支字辈:“德殿文山茂广招天下才”

 云南会泽范氏字辈:“正光如道德怀荣吉”

 云南镇雄范氏字辈:“德泽厚贤孝群英”

 福建大田范氏字辈:“良科得志”

 福建范氏一支字辈:“承善钦庭训自”

 广西沙田范氏字辈:“东德永杨光奕世家”

 广西博白范氏字辈:“贤才今时振科名”

 江苏靖江范氏字辈:“仲纯正直公良士宗文伯叔子希昌彦友善可弥安之家邦国廷天元从汝启惟允必能兴君章微显用循迪广钦崇存本宜充后时遵道晋隆仪德弘来学端承敬懋芳秉中延孝立引谷裕名扬同享祖贵荣传谱苏河通珍珠全地理古松万代青同福祖有功宣林苏居丰金玉贯九州芝兰好其清乘时宜建树正一茂先传垂世恩广大为基在本源”

 吉林九台范氏字辈:“永太德继广国恩庆有于智成荣俊茂贞翠玉明”

 广东阳春范氏字辈:“念友守大其赞源成丕基昌建光启乃家绍修祖德世锡荣华衍庆流芳”

 山西榆次范氏字辈:“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天津静海范氏字辈:“忠振洪希玉”

 北京范氏一支字辈:“乘时宜建树正一茂先传垂世思广大为基在本源”

 重庆范氏一支字辈:“大挺绍术金衡德”

 范氏一支字辈:“良子开达德善术守先图学富邦友志文章爱国支”

 

 范氏一支字辈:“英贤广登恢先申”

 范氏一支字辈:“神世锦运道连让逸辉久”

 范氏一支字辈:“希文存金芳梦福”

 范氏一支字辈:“宗先(德)高平”

 范氏一支字辈:“广明家传理旭”

 范氏一支字辈:“孝学修乃兴德”

 范氏一支字辈:“大三士恭锦元衍儒照光永昌正清明道家庭安康天开文应长发齐祥”

曲姓是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六十四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六。

  曲(Qū)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地名为氏。据《风俗通义》所载,上古周朝时期,周武王将第三个儿子封在晋地,这位王子叫叔虞。叔虞的第八代孙子即春秋晋国的晋穆侯,晋穆侯又封其少子成师于曲沃那个地方(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的首领,成师的支孙就以封地名作为了姓氏,为曲沃氏。后来又改为单姓曲,遂有曲氏,世代相传。

  2、来自鞠姓。

  鞠姓,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有后名曰弃(后稷),是周朝的始祖,弃之子不窋有个儿子叫陶,生下来时手上的掌文很象古文"鞠"字,因此起名叫鞠陶。鞠陶后来作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称鞠姓。以名为姓。

  另外:鞠陶的后代中有个叫鞠武的,在燕国任大夫,他的后人以其名字命姓,称鞠姓。长期以来,在东北和山东的一些鞠姓和曲姓家庭中流传着“鞠曲一家”的故事。说是鞠姓在过去的某个朝代作大官,因为“得罪”了皇上获罪满门抄斩,鞠姓纷纷逃难,在逃难途中遇到了官军的追杀,官军问:你姓什么?答:姓鞠,由于方言的口音太重被官军错听成了姓曲,于是便躲过了一劫。还有一个故事说明初大将鞠福禄在征战中殉国,其子孙被朱元璋封在云南某地为定远侯,后来因为得罪国舅(西宫之父)获罪满门抄斩,辖地县令欲相救便问:“屈不屈?”答道:“曲”,于是便改鞠为曲。又于是在这场灾难中侥幸逃脱的鞠姓就都姓了曲,不过仅限于在活着的时候姓曲,死后续谱立碑时则必须改回姓鞠,叫做“活曲死鞠”。

  这些故事虽然看似荒诞,但是却在一些鞠姓和曲姓家庭中广为流传,据有的曲姓朋友回忆文革前曾在祖茔的墓碑上看到过“吾曲姓乃鞠氏一脉相传”的碑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要弄清事情的原委必须得从下面的故事说起。

  话说西汉哀帝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在东平王刘云的封地内,“瓠山中间,有大石转侧立,高九尺六寸,移原址一丈,远近传为异闻,哗动一时”。原来是卧着的一块好端端的长方形巨石既没长腿也没人搬动却自个儿翻个身打个滚儿立了起来。东平王预感到不是好兆头(那时候的人都迷信),便在自己的宫内仿瓠山形状堆一土山,上立石像,插上黄草,以便随时祈祷。这件事被在京城做“待召”的两个妄人一个叫息夫躬(息夫,姓)另一个叫孙宠的知道后便借此大做文章,造谣中伤,以骗取皇帝的信任达到封官加爵的目的。于是向汉哀帝上书说刘云“宫中立石,祗毁朝廷,欲求非望,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托中常侍把书信转交汉哀帝。一句“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刺痛了汉哀帝,于是即不调查核实也不认真查证便立即下旨废刘云为庶人,其他参与的人一律处死。廷尉梁相,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急忙上奏阻止,并力劝汉哀帝应重证据不要轻信口供被正在气头上的汉哀帝判为“不知嫉恶讨贼,意存观望,罪与相等”,这三位也被驱除朝廷、削职为民。鞠谭和儿子鞠閟(发“闭”音)因为避难逃避到凉州西平(古称西都,今西宁市)改姓为麴。这就是《汉书》、《风俗通义》、《资治通鉴》和《元和姓纂》上记载的“鞠谭改麴”、“避难湟中、因居西平”和“鞠麴同宗”这段真实的历史故事的来源。

  自从那时开始到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鞠谭的后人始终沿湟水两岸发展,乃至成为西北地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庞大的麴氏家族集团。古西州金城民彦说“麴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 足见其富贵和权势。在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麴氏家族出了很多赫赫有名的战将,象同河北名将颜良文丑齐名的悍将麴义,与韩遂、马超遥相互应对抗曹操,共守西凉的战将麴演(衍)以及西晋愍帝的大都督官至左仆射的麴允等。南北朝时期西域著名的高昌国王麴嘉也出自金城榆中,麴氏高昌立国134年传承9代,最后被唐太宗的大将侯君集攻灭。麴嘉的第十世孙麴(曲)崇裕在武则天时代很有名望,被授予左武卫大将军交河郡王。到了唐代,麴姓家族有一枝从西州迁徙到江苏吴兴(今湖州),《唐书》上说:麴信陵,籍贯吴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的望江县令。时逢大旱,麴信陵带领衙属设香案日复一日的为百姓祈祷甘霖,由于他的执着感动了上苍终获大雨滂沱,缓解了旱情。同时也感动了老百姓,都自发的为他建立祠堂,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特别为他作诗《秦中吟》,诗中说道:“我闻望江县,麴令抚茕嫠;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攀辕不得去,留葬此江湄;至今道其名,男女泣皆垂;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有一付对联这样称颂他说“祷获甘露,居易作诗歌惠政;世为豪族,西州传语望朱门”,是一个深受人民拥护的好县令。

  但是,这样一个历史上轰轰烈烈的麴氏家族到了宋代以后却突然销声匿迹,名不见经传,姓不载典籍,而且至今在中国大陆尚未发现有麴姓,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庞大的麴氏家族集团究竟哪里去了?要知分晓还得从《百家姓》说起。

  据说《百家姓》自从南宋初年由钱塘县的一位儒生编辑成教材印刷发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一共流传三种版本,这三种版本的姓氏排列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都在“甄麴家封”这句上。一种是繁体字《百家姓》的“甄麴家封”,另一种是简体字《百家姓》的“甄曲家封”,第三种是“甄魏家封”。在这三个版本中,记录“甄麴家封”的无疑是原版的延续,记载“甄曲家封”的是原版的姓氏简化版,而记录“甄魏家封”的是错版,之所以确定它为错版,是因为在上述三个版本中 的第八句记录的都是“金魏陶姜 ”,既然在前面已经编辑了“魏”姓,后面怎能重复编辑呢。从繁体的“甄麴家封” 到简体的“甄曲家封”,只是一字之差已经把麴姓转换成曲姓的过程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外,曲姓宗祠有款著名的四字对联“金城望族 泉郡名宗” 也可以证明这种姓氏用字的转换。一位曲姓朋友在对这付对联加的解释词上说,上联指金城“曲见”,下联指酒泉“曲珍”,并附加注释“曲见是西晋金城望族”。笔者按着这一思路查阅大量史料始终查不到“曲见”之人,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所谓“曲见”者实际是“曲允”的错写,而这个曲允正是上文记载的金城豪族麴允的简写。如果这种推断成立,对联中上联的麴字和下联的曲字正是沿着“麴-曲-曲”的字形结构进行演化,其中曲字是麴字的变型,曲字是曲字的简化。

  对于曲姓的起源最近看到网上有很多说法,都说:“据《风俗通》载:春秋时,晋穆侯封少子成师于曲沃,其后代便以地为姓,称曲姓。”为了求证这一论据的可靠性,笔者通篇查阅研究了现代版的《四库全书 风俗通》篇,同时也查阅了《四库全书》的编辑者清代钱大昕等人的注释,又查阅了王利器为《风俗通》校注的器案。《风俗通》原名《风俗通义》,东汉末年应劭所著。《风俗通》全书三十六卷宋代已经部分失传(其中包括姓氏篇),明朝编辑《永乐大典》时根据有些典籍的记载进行了增补,经过增补编辑的《永乐大典 风俗通义》基本反映应氏原著全貌,清代的《四库全书 风俗通》篇是根据明《永乐大典》编纂而成。《四库全书》录入《风俗通》正文十卷,附加《风俗通 佚文》一卷(其中包括姓氏篇);在《风俗通 姓氏篇》中,应氏一共收录了东汉末期存在的530多个姓氏,通篇没有查到曲姓或曲氏得姓于曲沃桓叔的记载,只查到了“鞠氏,汉有尚书令鞠谭,或为麴(曲)氏(有的版本直接编辑成曲氏),音讹转改,汉有麴衍”和“韩氏,韩之先出于唐叔虞,曲沃桓叔之子万食邑于韩原,因以为氏”的记载,除此之外连曲沃桓叔的名字都没有出现过,不知持这种说法的人是从哪个风俗通义中转载的。

  还有人说“曲姓源出夏大臣曲逆和秦御史曲宫”,而笔者认为,史籍记载的夏大臣曲逆和秦御史曲宫极有可能是“专指人名”,就像孔子的学生“子路”“子由”一样。如果曲姓在当时确实已经立姓并且有正常的姓氏传续,那么这两位在《史记》上明确记录的人物连同他们的姓氏为什么在《风俗通义》、《元和姓纂》、《百家姓》这些纵贯一千多年的姓氏巨著中不予收录记载呢?事实上很多曲姓朋友也对上述观点心存疑惑,明明家传我族裔来源于鞠氏,怎么突然变成了“曲沃桓叔”“曲逆”“曲宫”的后代了呢?难怪有的曲姓朋友惊呼:“我们这个曲姓真是很特别,《百家姓》上没有,《续百家姓》上也没有,曲姓到底源出何处”!

  上述事实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含盖广阔时空的姓氏演变的历史画卷:在西汉晚期鞠谭为避祸而弃鞠改麴,麴姓经历了九百多年的发展大约在唐朝晚期到南宋晚期又逐渐演变简写成曲。这就是在一些鞠姓和曲姓家庭中流传的“祖上为避祸而弃鞠改曲”、 “鞠曲一家” 和“死鞠活曲”的真正来源。而且我认为,这种简写只限于姓氏演化的简写,不包含字体简化的含义,因为“曲”字同样也是一个古老的汉字,麴和曲作为汉字在古代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就象历史上的“曲阜”、“曲沃”当然不能写成“麴阜”和“ 麴沃”一样。

  另外,一部修订于宣统元年的《东莱曲氏族谱》也可以证明在中华曲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鞠氏的。在这份由曲氏自己修订的族谱中“曲氏世系考”一节记载:“旧相传(曲氏)为宫保世裔鞠姓。始祖讳元英任元朝宰相,本贯黄县,茔在城北翁仲,墓表犹存。缘遭难族姓多隐名易姓流寓兹土,遂转鞠为曲。虽云考据无徵,然百古在昔先民有作详哉其言之矣。”意思是说:据相传我曲氏的远祖是一位在朝廷上位列三公九卿的宫保级鞠姓高官,这位官员因遭难而避居他乡易鞠为曲。传说虽然无从查证,但先辈们历经百代,口口相传,应该是有一定根据的,不可能是无稽之谈。笔者认为《东莱曲氏族谱》中记述的这位宫保级鞠姓高官就是史志上记载的西汉尚书令鞠谭。鞠谭改麴后,麴姓一直在西北地区生活繁衍,随着家族从不断壮大到最后的没落,姓氏也在沿着“鞠-麴-曲-曲” 的字形结构不断的进行演化,例如生活在唐朝前期的麴崇裕,在有的史志上就记录为“曲崇裕”或“曲承裕”,由此可以看出到唐朝前期麴姓才刚刚完成从麴到曲的演化。曲姓最早简写成“曲”是在唐代的中晚期,从河南洛阳出土的“曲元缜墓志”可以看出,到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一部分麴姓已经沿着“麴-曲-曲”的字形演化顺序首先简写成“曲”,而到了南宋晚期这种仅限于姓氏的字形演化才最后完成,由此,麴姓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更加便于书写的“曲”所代替。诸位试想,不然的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庞大的麴氏家族哪里去了?

  其实,在历史上鞠姓每遇灾祸反过来都会依附于曲姓,号称“死鞠活曲”,这可能就是“鞠曲一家”情结之所在吧

  长期以来,在山东半岛地区的一些鞠姓和曲姓家族中有“鞠曲一家”、“死鞠活曲”的说法。民间相传,北宋末年,山东黄县冶基人鞠俨的后代鞠杲在中进士后,上书弹劾宰相章惇,结果遭到残酷报复,获罪灭族。当时鞠氏族人纷纷逃难,后来许多人被迫改以音近的“曲”为姓,但在族谱上、墓碑上仍然记载为鞠氏,因此自金元之际就有了“死鞠活曲,鞠曲一家”的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是,元末明初一鞠姓功臣子弟得罪国舅,获罪灭族,辖地知县欲相救,便问:“屈不屈?”答曰:“屈(曲)”,于是很多姓鞠的人便改鞠为曲。直到清代雍正年间,由此而形成的一些曲氏族人才恢复鞠姓,而更多的曲氏族人却沿袭曲姓至今。当然,这里提到的“鞠曲一家”仅限于那些由鞠改曲的,至于那些原本就曲的人则不在此列。

  曲姓在莱州是一个人数非常多的姓氏,按照人口多少,仅次于王、张、李、刘、孙、杨、徐、赵、任、于,位列第11位(见《莱州市志·姓氏》的统计表),其中沙河镇的郑村一带,便是由鞠改曲的这支曲氏族人聚居的地方。郑村早在元代之前就有居民居住,清代人毛贽在《识小录》一书中曾赞美郑村“地濒大河,佳木繁荫,亦称繁富”,后来因为人口繁衍较快,分成了东郑、西郑、南郑、北郑四个行政村,居民中以曲姓居多,后来还分出了大曲家等村庄,仅沙河镇一带便有族人一千余户。这支曲姓的始祖名叫鞠进,曾任元朝的都督转运使,从黄县迁居掖县,直到民国年间县长刘国斌主持纂修《四续掖县志》时,在西郑村西南尚存鞠进的墓碑,上面还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至元二十四年”的字样。元初的元世祖和元末的元顺帝都有“至元”这一年号,前者沿用31年(1264-1294),后者仅仅沿用6年(1335-1340),所以,此处的“至元二十四年”当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即公元1287年。

(曲氏)在满族八旗中是哪个旗的姓氏

你也说了,你是正黄旗的包衣人,所以原来是汉人的,是抬旗抬进正黄旗的,祖上应该是皇族的家奴或者侍卫什么的,曲氏就姓曲。

镶蓝旗,地位:下五旗,旗主: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八旗子弟姓氏包括:佟(佟佳氏),关(瓜尔佳氏),马(马佳氏),索(索绰罗氏),赫(赫舍里氏),富(富察氏),那(那拉氏),郎(钮祜禄氏)八姓。

家谱这东西一般都放在你们本家族的老人手中,如果不在你家,那就有可能在你本家的谋个长辈远亲家里,只是长期亲戚不走动你不认识罢了。你到网上找家谱是找不到的,因为家谱这东西

“曲”作为姓氏怎么读

1、“曲”在姓氏里读作Qū。2、曲姓发源于今山西曲沃一带,在得姓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繁衍生息于此,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六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