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当时给爱新觉罗家族排的家谱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4浏览:1收藏

乾隆皇帝当时给爱新觉罗家族排的家谱是什么?,第1张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增、祺。

乾隆帝的题诗中有“永绵亦载奉慈娱”一句。他取其中的“永绵亦载”四个字为近支宗室的字辈。又规定皇嗣取名永、绵二字改用颙、旻。1825年,道光帝把“溥毓恒启”4字作为“载”字以下的字辈。1857年,咸丰帝又续拟了“焘闿增祺”4字,作为“启”字以下的字辈。

清朝宗室的字辈,前后计有14字: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如果以努尔哈赤为第1代的话,玄烨是第4代。玄烨这一支系,胤字辈是第5代,弘字辈是第6代,永字辈是第7代,绵字辈是第8代。

1937年,溥仪又增:“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12字,作为“祺”字以下的字辈。那些支派较远的宗室,往往也有自己的字辈。如豫亲王保泰的后人,“载”字辈改用“常”字,“溥毓恒启”字辈,分别用“松柏清国”4字。

分类: 人文学科

问题描述:

皇室按照什么依据排出每个字辈的

解析:

用字辈的方法起名,最常见的是字义的不同。用于排辈份的字大都由吉祥庆颂的字眼组合成文来表达某种意思,如常用的有紫气东来、龙凤呈祥、五世其昌、光耀门庭、诗礼传家、忠厚继世等。或是顺口韵文,有的本身就是一首诗。

辈次取名传人皇室,最严格的恐怕要数清王朝。明代朱元璋规定,朱姓子孙必须由礼部起名。清朝王室自康熙开始,按字辈命名,不仅规定了必用字,而且规定了第二字的偏旁,如雍正这一辈皇子,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如胤祖、胤祺、胤提……胤祯等。雍正皇帝是第四子,正名胤真。乾隆这一辈皇子,第一字皆用弘字,第二字皆用“日”旁(乾隆皇帝名弘历)。乾隆年间,皇六子永熔绘了“岁朝图’’进呈孝圣后,乾隆就在上面题了一首诗,有“永绵奕载奉慈娱”句,以后乾隆就在弘以下,选字“永、绵、奕、载”四字,作为取名辈字,道光又在“载”之后亲选“溥、毓、恒、启”四字。咸丰皇帝又在“启”字辈下选定“焘、屹、增、棋”四字。因此清朝皇室从雍

正辈起,取名用字的顺序是: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增、祺。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溥”字辈,清王朝就被推翻了,以后取名是否使用这些辈字,就不得而知了。

字辈起名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现象,上自皇室家族,下至黎民百姓,甚至和尚道士都喜用。它所固定的取名用字,具有相当稳定的因素,可以世世代代秩序井然地延续下去,而不同于有些方法变化无常,特别是它的传承性,可帮助人们推行世系序列,对于那些侨居海外的侨胞及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寻根认祖、分清乡亲邻里、长幼辈次等有重要作用。但是,它又具有因袭性、保守性,它把人的名字局限在一个框定的范围内,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人的意志与独立人格,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同时它也含有浓重的封建家族观念,不利于人际往来和团结。

目前,绝大多数的姓氏家族,都还有自己的排行字辈,例如广西合浦县公馆陈族的字辈:仕国明其德道英才克振继绪联芳科第永锡家世荣昌。

但是不像明清时代,一定要严格按字辈起名,而是有的按,有的不按。

东汉的一任帝 汉光武帝 刘秀 (25 — 57)

二任帝 汉明帝 刘庄 (57 — 75)

三任帝 汉章帝 刘炟 (75 — 88)

四任帝 汉和帝 刘肇 (88 — 105)

五任帝 汉殇帝 刘隆 (105 — 106)

六任帝 汉安帝 刘祜 (106 — 125)

七任帝 前少帝 刘懿 (125 — 125)

八任帝 汉顺帝 刘保 (125 — 144)

九任帝 汉冲帝 刘炳 (144 — 145)

十任帝 汉质帝 刘缵 (145 — 146)

十一任帝 汉桓帝 刘志 (146 — 167)

十二任帝 汉灵帝 刘宏 (168 — 189)

十三任帝 后少帝 刘辩 (189 — 189)

十四任帝 汉献帝 刘协 (189 — 220) 以下是西汉的汉太上皇 刘煓

一任帝 汉高祖 刘邦 256—195

二任帝 汉惠帝 刘盈 211—188

三任帝 汉文帝 刘恒 202—157

四任帝 汉景帝 刘启 188—141

五任帝 汉武帝 刘彻 156—87

六任帝 汉昭帝 刘弗陵 95—74

七任帝 汉宣帝 刘询 92—49

八任帝 汉元帝 刘奭 75—33

九任帝 汉成帝 刘骜 51—7

十任帝 汉哀帝 刘欣 27—1

十一帝 汉平帝 刘讳衎 9—6

这个说法很多。从王桐岭先生的《中国史》中可以整理出来一份如下

最早是盘古氏,也叫混沌氏。

第二个是天皇氏,一共传了十三代

第三个是地皇氏,传了十一代

第四个是人皇氏,传了九代

再往下是燧人氏、有巢氏、赫胥氏、葛天氏、阴康氏、葛天氏、伏羲氏、女娲氏。

女娲氏是伏羲氏的妹妹,她在位的时候与伏羲氏时的大诸侯共工氏发生战乱,前后有十五个大氏族卷入战斗。

最后由神农氏,也就是烈山氏统一天下,传了八代。发生战乱,由黄帝,也就是公孙轩辕统一

黄帝再往下传给了儿子金天氏,也叫青阳氏,名字叫挚。尊号是少昊

下一任是黄帝的孙子,金天氏的侄子,歂顼,也就是高阳氏

下一任传给了黄帝的曾孙,金天氏的孙子,高阳氏的堂侄帝俊

下一任是帝俊的长子挚(和曾祖重名),因为无道很快下台了

下一任是帝俊的另一个儿子,挚的弟弟,尧

下一任是舜,在辈分上是尧的玄孙辈,谱系是歂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

下一任是禹,他和舜都是歂顼的后人,在辈分上是舜的曾祖辈

下一任是启,禹的儿子,进入家天下

夏朝世系为

1、禹

2、启

3、太康

4、仲康

5、相

6、少康

7、予

8、槐(芬)

9、芒(荒)

10、泄(世)

11、不降

12、扃(局、禺)

13、廑(胤甲)

14、孔甲

15、皋(吴、皋苟)

16、发(发惠)

17、履癸(桀)

================以上

从盘古到神农,基本上一本书一个讲法,没有统一的。

从黄帝到禹,辈分没有什么大的争议,但是具体人名和细节上有所不同

从禹到桀,人名和排列基本没错,但是时间上众说纷纭

1、明朝共16个皇帝,17次登基。各皇帝都姓朱,除朱元璋儿子名字都2个字外,其余都是3个字,分别为姓+辈分+五行字。

2、各皇帝名字第2个字(辈分)都严格按照朱元璋制定的家谱来起,因此只要记住他家家谱中的20个字,再明白五行“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道理,明朝皇帝的名字就可以张口即来。

3、朱家家谱20字: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_(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_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_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_(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11、光绪: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_(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_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统: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大蒙古国 汗号:成吉思汗 庙号:太祖 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姓名:孛儿只斤铁木真 统治时间:1162-1227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成吉思汗铁木真,姓孛儿只斤,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 汗号:也可那颜 庙号:睿宗监国 谥号:景襄皇帝 姓名:孛儿只斤拖雷 统治时间:摄政1227-1229 汗号:窝阔台汗 庙号:太宗 谥号:英文皇帝 姓名:孛儿只斤窝阔台  统治时间:1229年-1241年 1229年即位,在位13年,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1235年後又攻宋朝,1241年,死时年56岁。 汗号:- 庙号:称制 谥号:昭慈皇后 姓名:乃马真脱列哥那 统治时间:摄政1242-1246年称制 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汗号:贵由汗 庙号:定宗 (1206-1248)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钦淑皇后 (1248-1251)年称制 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元宪宗 蒙哥 (1208-1259)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宪宗,姓奇渥温,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元世祖 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薛禅汗 孛儿只斤忽必烈 1260年~1294年 (中统1260~1264 至元1264~1294) 元成宗 钦明广孝皇帝 完泽笃汗 孛儿只斤铁穆耳 1295年~1307年 (元贞1295年~1297年,大德1297年~1307年)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 曲律汗 孛儿只斤海山 1308年~1311年 至大 元仁宗 圣文钦孝皇帝 普颜笃汗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1312年~1320年 (皇庆1312年~1313年 延祐1314年~1320年) 元英宗 睿圣文孝皇帝 格坚汗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1321年~1323年 至治 无 (泰定帝) 也孙铁木耳 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1324年~1328年 泰定 无 (天顺帝) 阿里加巴 孛儿只斤阿刺吉八 1328年 天顺 元文宗 圣明元孝皇帝 札牙笃汗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1328年~1329年 1329年~1332年 天历 1328年~1330年至顺 1330年~1332年 元明宗 翼献景孝皇帝 和西拉古图土孛儿只斤和世琜 1329年 元宁宗 冲圣嗣孝皇帝 宜林奇葆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1332年 至顺 元惠宗  顺帝(明朝上谥号) 图干铁木耳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 1333年~1368年 (至顺1333年 ,元统 1333年~1335年,至元1335年~1340年,至正1341年~1370年)

乾隆皇帝当时给爱新觉罗家族排的家谱是什么?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增、祺。乾隆帝的题诗中有“永绵亦载奉慈娱”一句。他取其中的“永绵亦载”四个字为近支宗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