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宗亲:谁知道“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涯”后面的其余诗句,我要全文!!!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4浏览:3收藏

余氏宗亲:谁知道“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涯”后面的其余诗句,我要全文!!!,第1张

2铁改余氏认祖诗:

其一:

余姓原来帝王家,洪军追散入西崖;

弟兄十人各分手,江北桥头插柳丫;

有人记得诗十句,铁改余姓是一家;

若有一人不认祖,身生百癞长红痧;

若还有人复姓铁,全家一概都死绝。

其二:

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涯;

卢陵岸上分携手,凤锦桥边插柳桠;

咬破指头书血字,是吾血脉自无差;

前传诗句词如此,后嗣相逢系本家。

其三:

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涯;

青芦岸上分携手,绿柳江边看发芽;

咬破指头书血字,挣开泪眼滴恒沙;

后人对得此诗句,千百年前是一家。

其四:

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涯;

芦陵岸上同分手,时遇江边一桠芽;

咬破指头书血字,挣开泪眼滴恒沙;

后来对得诗一首,数万家人合一家。”

余楍,字生生,号钝蓭,蒙古族,祖籍四川省青神县(今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青州乡金星村),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年)生于明朝留都南京(今江苏南京),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年)夏卒于江苏扬州城东琼花观。明诸生,世袭锦衣卫。明亡后,寓鄞之西湖上(今浙江宁波)。其所居名借鉴楼,结“七子诗社”,著有《增益轩诗草》、《遣愁集》等作品传于世。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余楍 别名 :生生,钝蓭 国籍 :中国 民族 :蒙古族 出生地 :南京 出生日期 :1606年 逝世日期 :1685年 职业 :锦衣卫,文学家 毕业院校 :明诸生 主要成就 :诗词 代表作品 :著有《增益轩诗草》、《遣愁集》等 人物简介,家族关系,文献记载,皇明遗民传,蜀雅,康熙版《青神县志》,万历野获编,余生生借鉴楼记,清史列传选·余楍小传,清稗类抄·姓名类·子部,清诗纪事·明遗民卷,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清初扬州遗民诗人研究,栗艇诗集,清代成都札记,文学作品,余楍诗词选,遣愁集, 人物简介 余楍,字生生,号钝蓭,蒙古族,祖籍四川省青神县(今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青州乡金星村),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年)生于明朝留都南京(今江苏南京),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年)夏卒于江苏扬州城东琼花观。明诸生,世袭锦衣卫。明亡后,谋起兵杀流贼,不克,逃之江南。参戎幕,又不济,乃寓鄞之西湖上(今浙江宁波)。其所居名借鉴楼,结“七子诗社”,日与诸名士唱和其中。楍年最长,奉为祭酒。时诸名士居湖上者,有观日堂、南轩、岁寒馆,与借鉴楼相望,诗笺往复不辍。著有《增益轩诗草》、《遣愁集》等作品传于世。 明成化庚子年(1480年),其伯烈祖怀远将军、锦衣千户、执金吾、指挥同知,锦衣卫指挥佥事余寘到南京就职;正德戊寅年(1518年)天祖余承恩袭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嘉靖年间高祖余荫授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后授怀远将军、锦衣卫管卫事指挥同知,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五日戊辰科,怀远将军、锦衣卫管卫事指挥同知余荫进京为巡绰官,与读卷官徐阶、李春芳、张居正共事(选自《隆庆二年戊辰科登科录》),嘉靖甲子年(即1564年)四川乡试录,诏锦衣卫指挥同知余荫将命秩祀恭祝(选自《嘉靖甲子科四川乡试录》);万历年间曾祖余茂发授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锦衣百户。余楍祖上历代居住南京,应授世袭锦衣百户,据说未上任。 余楍,又写作余榀、余杰(注:字形如“杰”字,字上“水”下“灬”,见康熙《青神县志》)。 据《青神余氏家谱》记载,楍公于康熙初回青神祀祖,传《绝句》三首,此公字生生,号钝庵,曾任九门提督,避乱入籍江南扬州,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卒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夏,卒于琼花观。余楍回乡祀祖时,传有《蜀都行》诗作等。 又据《青神余氏家谱》记载,《榀公除夕诗》条目下注:此公不知何祖后,但名既从木,当亦是十一世祖也。故青神余氏族人知有余楍,而不详余榀其人,只是从县志等文献记载的余榀诗中有了解,故不能确认其世系和由来。据各家文献记载,推测余楍和余榀应属一人,姑存待考。 家族关系 始祖根六公余德成,鼻祖余永泰、远祖余祥、太祖余子伟、烈祖余寰、天祖余承恩、高祖余荫、曾祖余茂发、祖父名失考、父亲名失考、余楍。余楍属根六公余德成十一世孙。 文献记载 皇明遗民传 余楍,字生生,号纯翁。眉州人。其先以军功世授锦衣千户。少有大志。以职让弟。攻制萟为博士弟子员。以诗名西蜀。癸未游燕都。燕都寻陷。奔广陵。时清兵攻蜀。千里萧然。无鸡犬声。至无人可杀。斩神庙木偶以快意。复发掘冢墓。取死尸白骨戮之。闻之大恸。徒步至蜀。拾先人遗骸。营窆深土中。然后返吴寓虎丘。复游黄陵。自称道士。葛巾方袍。四十余年不改。七十有七而卒。友人醵金营墓于平山。立石题曰西蜀诗人余生生之墓。与余思复志行相同。衣冠擧止又相似。人多笑之。谓二迂。然皆笃实自好士也。思复,字不远。福建将乐人。亦逸民。与魏禧友善。 蜀雅 余楍,楍字生生,号钝庵,青神人,有《增益轩草》。《施愚山集》:余生生过吴门客舍,自言为梅花作主人,酒间得三绝句云云。《诗最》:钝庵为大司马肃敏公裔,值流寇乱,黄冠羽衣,避难江东,卖古文诗字自给,不喜入富贵门,亦不喜赠富贵人诗,诗工汉魏及六朝,唐近体不屑也,尝过江都与野人高士游。康熙乙丑仲夏,卒于琼花观中,时年七十有九。有五七古诗若干卷,易箦时,嘱甥焦氏付其友张谐石选辑,焦竟失其稿,今新安姚纶如于扇头、壁上搜录遗诗十首入集,不能窥其全豹,通国传为恨事云。倪永清云“钝庵诗,闲情逸致,超然尘表,真鲁仲连、陶元亮一流人。”(《蜀雅·卷四》三十八页) 康熙版《青神县志》 余杰(注:字形如“杰”字,字上“水”下“灬”。《青神县志》中把余楍诗收录于余榀名下,似判为两人,而县志人物传中又无余榀条目。) 余杰,字生生,号钝庵。值流寇乱,黄冠羽衣,避难于江左,卖古文诗字自给,不喜入富贵门,亦不喜赠富贵人诗,诗工汉魏及六朝,唐近体不屑也,尝过江都与野人高士游。康熙乙丑夏,卒于琼花观中,年七十有九。增益轩五七古诗若干卷,嘱甥焦氏付其友张谐石选辑,焦失其稿,新安姚纶如于扇头、壁搜录遗诗十余首入集。倪永清云:钝庵诗闲情逸志,超然尘表,真如鲁仲连、陶元亮一流人也。 万历野获编 英宗亲征时,有宣府龙门卫充军进士张鉴者,诣行在所疏,乞上驻跸宣府,但选将统兵征剿,则兵权归一,号令不二,人有效死之心。上不能用。及景帝登极,镇守山西都督孙安以为言,谓当时若从鉴言,岂有今日之祸,乞量加擢用。下兵部议。帝命鉴为试百户,送大同总兵昌平伯杨供处听调。弘治六年,故兵部尚书余子俊男举人置,乞录其父军功。上命置为锦衣正千户,子孙世百户。今上辛丑,锦衣管卫事指挥余茂发,以考察军政降百户,奉旨仍旧莅事,以从六品得掌司隶雄剧,亦本朝所无。茂发即余寘曾孙也。选自《万历野获编》(卷十五·进士百户)(注:此处“茂发即余寘曾孙也”属错误的记载,包括《明史》都把余茂发的祖父余寰记作余子俊之子,这不仅与《青神余氏家族谱》不符,在1984年7月夹江县青州乡金星村出土墓志文物中(余承勋、杨慎、安磐、王一麟等)记载也不符,夹江文物管理所周杰华先生《余母张氏墓志铭考略》中有论证)。另据《青神余氏家谱》:1543年十一月余承恩卒,余承业服阕如京上疏论余子俊子余寘被谪之由,奏上蒙恩准荫一子锦衣指挥佥事。(选自《青神余氏家谱》) 余生生借鉴楼记 鄞之西湖以贺秘监尝游息于此,故有小鉴湖之目。借鉴楼者,故锦衣青神余君生生之寓寮也。生生为太保尚书肃敏公之后,以尚书恩世袭锦衣。其自蜀而徙燕,非一世矣。生生以明经起,思由甲科进取,故锦衣之官虽上而未任。已而国亡,谋结勋卫子弟兵以杀流贼,不克,逃之江南,参人军事。又不济,始来鄞。其时鄞之世家子弟丧职者多,乃相与悲歌叱吒,更唱迭和无虚日。僦居湖上,有七子诗社,详见予作诸公志序中。而生生最长,社中奉为祭酒。尝曰:『吾敢谓此间乐不思蜀耶』?爰署其居曰借鉴楼。诸公在湖上者,陆披云有观日堂,宗正庵有南轩,陆雪樵有岁寒馆。生生之楼,皆与相望。诗笺往复,昕夕旁午。盖居楼中者二十年。一日,偶题其集曰「四明余楍」。先大父赠公见而笑曰:『是所谓久假而不归者欤』?生生始而长吁,继而涕泗阑干。晚年尤困。以其女适姚江,挈其孺人往依之。然犹戒诸公封固是楼,无毁伤其薪木。一岁之中,必三、四至。至则启是楼而居之。尝曰:『吾虽死,犹当作湖上寓公,或与诸公相遇于凄风寒月之下』。闻其言者,莫不悲之。 呜呼!古之志士,当星移物换之际,往往弃坟墓,离乡井,章皇异地以死,以寄其无聊之感。方其伥伥何之,魂离魄散,鹪鹑之翮,欲集还翔。满目皆残山剩水之恫,更有何心求所谓清胜之处而居之?然而贤者所止,必无俗景物,遂使笔床、茶灶,永为是邦之佳话。吾鄞城郭之秀,湖上为最;湖上之秀,七桥以西为最。是楼也,适当烟云平远之区,空濛绵渺,宜乎生生之历二十年而不舍也。(《余生生借鉴楼记》始见于《鲒埼亭集选辑》(全祖望1705~1755、顾炎武1613—1682、黄宗羲1610—1695 撰)第二三零页) 《句英士音·拟薤露词·不思蜀》(余使君结社) 出三峨,投五岙。我今不思蜀,此间足寄傲。 五岙多遗民,西台甲乙伦。相与向三峨,以招望帝魂。 望帝远不至,西台空涕泪。竹如意,纷破碎。 诗话:余公生生,为肃敏公后裔,虽蜀人而居燕,以世隶锦衣籍也。甲申后来鄞,与宗正蓭、陆春明、范香谷、童晓山、叶天益、陆雪樵为湖上七子。不减谢翱之汐社。(选自《四明谈助》之《余生生借鉴楼记》。并附词一。) 清史列传选·余楍小传 明大司马肃敏公后裔,世袭锦衣卫,指挥千户。明清易代之际,农民起义军席卷全川(注:此处存疑,据《青神余氏家谱》记载,余楍之前与青神老家几乎没有联络,清代康熙以前他也没入过四川,故四川张献忠之乱与余楍避走江东没有多大关系)。谋结勋卫子弟兵杀义军,不克,黄冠羽衣,避难江南。参戎幕。复去之鄞,遂家四明。卖古文诗字以自给,筑小楼,署曰“借鉴”。楼临西湖,上结七子诗社,日与诸名士唱和其中。年最长,群奉为祭酒。当是时在湖上居者有观日堂、南轩、岁寒馆,与借鉴楼相望,诗笺往复不辍。居楼中二十年。尝曰:“吾虽死犹作湖上寓公。”自言为梅花作主人。尝过江都与野人高士游。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卒于琼花观中,年七十九岁。性洁介,不喜入富贵门。亦不喜赠富贵人诗。倪永清谓“钝诗闲情逸致,超然尘表,真鲁仲连、陶元亮一流人。”著有《增益轩诗草》。李调元《蜀雅》、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徐世昌《晚晴诗汇》录有其诗。《清史列传》、《四川通志》、《锦里新编》有传。 清稗类抄·姓名类·子部 沛县阎尔梅,字调鼎,明之遗民也。入本朝,隐居不出,著有《白耷山人》、《汧罝草堂》等集。其号甚奇,曰古古,盖重文也。与余楍[古文本字。]之字曰生生者同一新颖,特阎为号而余为字耳。(选自《清稗类抄·姓名类·子部》) 清诗纪事·明遗民卷 余楍,字生生,号钝蓭,四川青神人,有《增益轩诗草》。 卓尔堪明遗民诗:(余楍)好为古诗,有汉、魏风骨。 全祖望余生生借鉴楼记:生生由明经起,思由甲科进取,故锦衣之官,虽上而未任。已而国亡,谋结勋卫子弟兵以杀流贼,不克,逃之江南,参人军事,又不济,始来鄞。其时鄞之世家子弟丧职者多,乃相与悲歌叱吒,更唱迭和无虚日。僦居湖上有七子诗社,详见予作诸公志序中。而生生最长,社中奉为祭酒。尝曰:『吾敢谓此间乐、不思蜀耶』?爰署其居曰借鉴楼。诸公在湖上者,陆披云有观日堂,宗正蓭有南轩,陆雪樵有岁寒馆。生生之楼皆与相望。诗笺往复,昕夕旁午。盖居楼中者二十年。一日偶题其集曰「四明余楍」。 李调元《蜀雅》引《诗最》:钝蓭(值明末之乱)黄冠羽衣,避难江东,卖古文诗字自给。不喜入贵门,亦不喜赠富贵人诗。试工汉魏及六朝,唐近体不屑也。尝过江都,与野人高士游,康熙乙丑仲夏,卒于琼花观中,时年七十有九。有五七古诗凡若干卷,易箦时属甥焦氏付其友张谐石选辑,焦竟失其稿。今新安姚纶如于扇头壁上搜录遗诗十余首入集,不能窥其全豹,通国传为恨事云。 又引倪永清云:钝蓭诗,闲情逸致,超然尘表,真鲁仲连、陶元亮一流人。 阮亨淮海英灵续集:钝蓭卖文自给,诗工古体,近体不屑作也。 陈田明诗纪事引蜀诗:平生一冠,破不复补。人号三顶折角巾,钝蓭与赵民服、周蓼恤也。 卢见曾渔洋感旧集小传引愚山集:余生生过吴门客舍,自言为梅花作主人。酒间得三绝句云云。(选自《清诗纪事·明遗民卷》 第二二六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余楍,明末清初四川青神人,字生生,号钝庵。明诸生,世袭锦衣卫。明亡,流寓鄞县,所居借鉴楼,临西湖上,结七子诗社,日与诸名士唱和其中。有《增益轩诗草》。(选自《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清初扬州遗民诗人研究 余楍(生卒年不详)字生生,号钝庵。四川青神人。世袭锦衣卫百户。黄冠野服,隐居江都。(选自《江苏艺文志·扬州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余楍:《增益轩诗草》(选自《江苏艺文志·扬州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栗艇诗集 康熙十八年(1679)己未,冬,广东遗民屈大均、江西遗民曾灿、四川遗民余楍、安徽遗民闵麟嗣等与寓扬其他诗人集平山堂登高。(汪士鈜《栗艇诗集》卷二) 清代成都札记 清代初年,四川青神人余楍从避难地杭州西湖之畔回到成都,写下一首凄苦哀怨的《蜀都行》,记录了成都在遭受明末清初战乱后的残破凋零景象。他说,自从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成都以后,天空长时间保持阴霾的状态,十天中有九天都在落着濛濛细雨。过去熟悉的风景名胜,自我避乱宁波以来,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被成都人引以自豪的杜甫草堂已是一派萧瑟,青羊宫也只看得见坍塌,亲切的身影已经如寒风下的树叶零落无踪。曾静巍峨壮阔的皇城在残阳和衰草中沉默著,万里桥边如烟的柳树现在也所很少了。举目四望,繁华的锦官城上空飞过队队的野鸡。余楍怀着满腔的伤痛感慨说:“整顿凋残岂无术?但得夫耕妇织无所忧,庶几天命有转移!”(节选自《清代成都札记》第一部分:移民大开发。) 文学作品 余楍诗词选 《中秋后一日曾青藜寓斋燕集》 昨宵对月今宵雨,两日阴晴不可凭。 客里招邀常赖友,山中栖止但依僧。 才高何必愁贫贱,时至无烦感废兴。 几度浪浪檐际水,随风飘洒湿孤灯。 《咏梅》 花时归客怕花残,烽火漫漫道路难。 断送东风多少恨,凭谁留寄一枝看 《绝句》三首 (注:《青神余氏家谱》名《绝句》三首,《蜀雅》名《梅花三首》,《清诗纪事·明遗民卷》名《过吴门客舍为梅花作主人酒间得三绝句》) 其一: 市上何人识故侯?青鞋皂帽称心游。相逢头白留诗别,细雨孤帆下虎邱。 其二: 遄归见说为梅花,邓尉风光蒲眼夸。我梦相随便东去,一夭花压帽檐斜(古音xia)。 其三: 花时归客怕花残,烽火漫漫道路难。断送春风多少恨,凭谁留寄一枝看。 《除夕》诗 (注:《青神县志》收录余榀名下,《蜀雅》收录余楍名下《除夕前二首》) 其一: 放浪无终极,看看岁又更。贫怀生仓卒,心事亦无征。 促酒不成酌,敛衣空复情。萧槭无人喻,振策倚前楹。 孤衷原有属,奴眼未全青。汗漫肆情志,暂遣忧思屏。 回首念妻孥,岂禁心欝憎。悲来不可过,我生相营营。 其二: 营营亦何为?凄恻不碍道。幸恃心洁清,可以对苍昊。 一身经百折,坚贞聊相保。逼侧履荒途,何暇计温饱。 昔也居金华,有如鱼在藻。今者叹流离,不及安枝鸟。 有酒且赋诗,尘氛迹如扫。不学裴晋公,拥炉叹衰老。 (注:“凄恻不碍道”《蜀雅》记作“凄恻不拟道”) 其三:(注:《蜀雅》名《辛酉元日》) 今晨气宣朗,檐次透曙光。春风扇和柔,悠悠袭我裳。 道院自幽静,中庭焚异香。香气何氤氲,随风泛长廊。 我本羁旅人,感此岁月长。孤踪谢尘事,静坐阅班扬。 濡毫改旧诗,开樽引巨觞。磅礴无拘束,颓然入醉乡。 天地气候改,阳和易冰霜。草木渐勾萌,梅花何处芳。 几欲探讯息,林水空苍茫。翘首忆江南,云霞蔚相望。 (注:“云霞蔚相望”《青神县志》记作“云霞蔚于望”) 《蜀都行》 自我之成都,十日九日雨。浣花草堂益萧瑟,青羊石犀但环堵。生民百万同时尽,眼前耆旧存无几。访问难禁泣泪流,故宫荒废连禾黍。万里桥边阳气微,锦官城中野雉飞。经商半是秦人集,四郊廓落农人稀。整顿凋残岂无术,流亡安集诚可期。但得夫耕妇织无所忧,桑麻树畜随所宜。数十年后看生聚,庶几天命有转移。 《句英士音·拟薤露词·不思蜀》(余使君结社) 出三峨,投五岙。我今不思蜀,此间足寄傲。 五岙多遗民,西台甲乙伦。相与向三峨,以招望帝魂。 望帝远不至,西台空涕泪。竹如意,纷破碎。 《赏梅》节选自《晚晴簃诗汇》卷十八。 浃旬雨不辍,凄风日飞飏。庭梅敛光彩,生意何微茫。 天地忽开旷,静院飞晴香。玉色映朝暾,疏影随风翔。 阴极阳未动,气机不可量。百卉亦因时,幸哉化日长。 《过东庄看梅三首》节选自《中华梅兰竹菊诗词选·梅》437页。 啸傲梅花里,今朝定有诗。软香春暖侯,冷眼月黄时。 坐久混无意,风来每自疑。游蜂莫相恼,付与出墙枝。 《蜀雅》,清代李调元选,孙星衍、黄丕烈编,收录余楍诗词作品十余首:《除夕前》二首、《辛酉元日》、《题张谐石雪巢隐居》、《简友》、《独酌》、《赏梅》、《夜坐》、《新晴得月》、《广陵季春十有三日忆沈子禹甸生日·对酒怀之》、《壬子春仲同家不远游焦山》、《壬戌孟夏听琴》、《候月歌》、《新滩观捕鱼歌》、《蜀都行》、《卜居》、《元日游下钟山即事》、《梅花三首》、《官舍》。 遣愁集 书名 遣愁集(民国排印本·线装存七册) 著作人 余楍,顾有孝鉴定,张贵胜纂辑,倪暹等订正 出版人 商务印书馆 开本 32 页码 260 装帧 线装 描述 本书尺寸:198×133厘米,厚35厘米,半框155×11厘米,约260叶520面。本书为民国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余楍序。余楍,顾有孝鉴定,张贵胜纂辑,倪暹等订正,李维均等参阅。全书分为十四卷,应为八册,现存七册十二卷,缺最后两卷。每册封三均为广告。品如图。

余性并不是成吉思汗的后代。

余姓,主要起源于姬姓,东周春秋时期秦国上卿由余之后。余姓发源地据考起源于现陕西凤翔一带,可考据的得姓始祖以姬姓余氏为多。

起源: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宰相余之后,周携王姬余臣(字伯服)的子孙,祖上因政治避乱逃亡到西戎。

后在西戎为官时奉命出使秦国,秦穆公嬴任见由余才德横溢,遂用计留由余在秦国为臣,赐封其为秦国上卿(即宰相)。

由余死后,秦王罢朝三日,为由余造墓三处,后代子孙为了纪念先祖以余名字为姓氏。

扩展资料:

余性是中国百家姓氏之一,据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余姓人口约640余万,约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41%,排名第41位。

人口分布主要以湖北,安徽,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南方省份居多。

参考资料:

余性_

分类:  百家谱

谱名: 安徽太湖《朱氏宗谱》六卷首二卷

 书名据版心、书签、书名叶题

版本堂号: 民国六年白鹿堂木活字本

册数: 八册

修纂者: 朱文忠主修

开本: 长264厘米、宽168厘米、厚96厘米

目录: 卷首上圣谕、诰勅、婺源茶院世谱系、修茶院世谱训、集族讲谱说、文公格言、文公家训、迁居告家庙文、赠官告皇考文、祭造远祖墓文、归新安祭墓文、复黄勉斋叔代聘启、致仕告家庙文、松公迁墓记、告考妣文、祝孺人圹记、冠字元晦祝文、文公传、历代源流世系、婺源茶院至和州世系、德真公下支世系、学禄公支下世系、学寿公支下世系;卷首下目录、旧序跋、谱引、新序、修谱派行名次;卷首二(即卷一)谱论、谱式二十八条、凡例、家训、家规、列传;卷二至六世系、家礼仪节、山图、契传、捐约、议约、收谱字号。

迁徙经过: 始祖德真,贡士,仕宣州教授,明初自吉水县迁江西德安县。至十世,希真,字茂卿,清顺治年由西同迁太湖白洋保,卜居黄泥坂;希奎,讳胜魁,字明溪,居太湖;希斗,字任吾,同兄同居太湖。此即三大房所修。

排行:  德泽绵远学 胜孟宗知希 必发可兆名 忠文起家声

 礼乐从先进 诗书裕后昆 前贤宏矩笵 奕禩懋奇英

历修年代: 清乾隆癸丑创修,道光己亥二修,同治丙寅三修、光绪丙申四修,此为五修。

赏析: 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济慈”的现代著名诗人朱湘及其父朱延熙出于此族,为奎公孙发显支下。延熙为十六世,文同(即朱湘)为十七世。

 朱延熙,生于咸丰二年,字季卿,号益斋。光绪丙戌年进士。长期供职于翰林院,直到五十岁,才结束翰林院的生活,调任湖北武昌盐巡道,不久又调往湖南辰州盐巡道,是张之洞的下属。朱延熙在家时,娶同乡余可行的女儿余氏为妻,生育一男二女,光绪十五年余氏不幸病故。朱延熙继娶湖广总督张之洞之弟、湖北候补知府张之清女,朱湘即为张氏所生。

 朱湘(1904—1933),字子沅,一生致力探索中国新诗创作和外国诗歌的译介,提倡诗歌的“形式美”。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人称“清华四子”之一,享有诗名。1926年与人合办《晨报诗镌》。1929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执教于安徽大学。朱湘为人外冷内热,性情孤傲、倔强,一生穷困潦倒,颠沛流离。离开安大后,南北奔走求教职未果,心灰意冷,1933年12月自沉于南京采石矶。年轻的朱湘一生只活了29岁,他以杰出的诗歌、散文成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济慈”。

 主要作品有诗集《石门集》,散文书信集《中书集》、《海外寄霓君》等。

 关于这部家谱,余世磊在《朱湘的前十一年》《朱湘与二嫂薛琪瑛》、《以讹传讹——朱湘研究的几处硬伤》中均引用过这部家谱,以此考证了不少外界不实的传闻,由此认为这部《朱氏宗谱》“非常珍贵”。事实也确是如此,这部在朱湘生前所修的家谱当时仅不过印了二十八部,流传至今存世自是更为稀少,抛去资料性不说,仅以物以稀为贵来衡量,也是极珍贵的。

分享:

  枞阳家谱资料

  程姓:

  桐城《程氏宗谱》14卷

  清乾隆14年(1749)程久泰始修。程发强、程裔后续修

  清同治六年(1867)存子堂活字本14册

  安徽地区博、日、美馆藏号:10571

  桐城《皖桐曲水村程氏宗谱》14卷首1卷

  程翰桂修,清嘉庆23年

  (1818)崇箴堂活字本18册。

  人民大学馆藏号:10570

  《皖桐程氏宗谱》20卷首1卷末1卷

  (清)程怡、程茂林纂辑 光绪十八年(1892)伊洛堂刻本22册2046页

  河北大学馆藏号:10572

  桐城《程氏宗谱》28卷。

  清光绪27年(1901)木刻本。

  浙江绍兴博馆藏号:10573

  查康熙四十三年《程氏人物志》程氏各派居里:桐城,县城西门一派;县城东南方向山口一派。

  婺源一支迁桐城始祖:应雷(寿二)、应经(子和)、仁高(德二)、应宰。后裔居:小龙湾黄村圩、青庙堂、缪家山。

  元末程举一避乱居桐城县西丁家冲,后裔分为丁家冲和冯头山两支。

  元末程颐十一世孙程庆四由婺源迁蕃阳瓦屑坝,眀初由瓦屑坝迁桐西瓦庄坂。

  伯符九十二世,簧墩湘公派婺源彰安上宅黄莲木坞时广公支下:文学、文迪兄弟俩约在眀弘治年间由婺源迁桐城。文学子道远;文迪子道孙。

  张姓:

  安徽桐城·皖桐张氏宗谱十三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张鲁山等续修

  清道光七年(1827)书签堂木活字本刊本十二册

  安徽桐城·皖桐张氏宗谱二十卷末一卷

  藏地:美国

  (清)张联元等修

  清光绪五年(1879)书鉴堂活字本二十册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二十八卷末一卷

  藏地:安徽省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张士端 张焕之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活字本二十九册

  安徽桐城·桐城南乡姥山张氏五修谱二十六卷

  张廷镇 张泽辛纂修

  1915年木活字本二十六册

  安徽桐城·横螃张氏宗谱二十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张宗铎等辑

  1915年笃亲堂活字本二十八册

  安徽桐城·连城张氏双河股宗谱二十四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张光麟 张光廷等纂修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安徽省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张绍华纂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二十四册

  安徽桐城·皖桐南湾张氏重修宗谱十四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张惕侬等重修

  1924年一本堂重刊本十四册

  安徽桐城·连城张左塘公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缺卷12)

  (民国)张贤藩 张维藩等纂

  1931年活字本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三十五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人民大学 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安庆市图书馆 美国

  (民国)张开枚等续修

  1933年铅印本二十八册

  民国《横峰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宗铎等修,民国四年(1915)笃亲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八册。横峰张氏是明清时期桐城望族之一,原本姓胡,元明鼎革之际,胡长乙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饶州徙居桐西横峰,编户受田时,寄籍清河张氏户下,更姓为张。该谱以长乙公为一世祖,长乙原名太,字长乙,号校圃。在追溯其渊源时,仍以胡姓为本,记述其先人业迹。清雍正二年(1724),长乙公十世孙立选,首次修谱。该谱以长乙的五世孙八人,分作八大房,各房之下又分若干支。其后又先后五次重修,民国时刻印。该谱旨在联络长乙公更胡姓为张姓后,徙居各地之后裔,故名《横峰张氏宗谱》。

  李姓:

  安徽桐城·龙河李氏宗谱十七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李英秀 李兆隆等重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绵远堂木活字本十七册

  安徽桐城·龙河李氏宗谱二十九卷末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 湖北省图书馆

  清光绪三十年(1904)绵远堂刻本三十册

  安徽桐城·李氏宗谱十卷末一卷

  藏地:人民大学

  (清)李怀智纂修

  清光绪十年(1884)敦本堂活字本十二册

  安徽桐城·延平李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李荫川 李慎三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四册

  安徽桐城·鹿城李氏族谱五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清)李卓斋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四册

  安徽桐城·李氏族谱十八卷首一卷

  藏地:人民大学

  (民国)李荫(禾农)等修

  1916年慕义堂活字本二十册

  施姓:

  5544安徽桐城车津施氏宗谱五卷首

  一卷(清)施玉鸣修清同治十年(1871)刊本五册

  日本美国

  5545安徽桐城车津施氏家乘三十四卷末一卷

  (民国)施葆棣撰

  民国八年(1919)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缺五卷)

  姜姓:

  安徽桐城·皖桐姜氏宗谱六卷

  安徽桐城·姜氏宗谱六卷

  许姓:

  8789安徽桐城许氏宗谱十二卷

  (清)许鸿昌等修

  清同治三年(1864)敦德堂木活字本 十五册

  北图 安徽徽州地区博(残)

  8790安徽桐城许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许达才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崇本堂活字本 八册

  人民大学

  刘姓:

  (安徽桐城)皖桐刘氏宗谱6卷

  (清)刘芳祥 、刘会友等续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字本(现存 7册)

  现藏日本、美国

  (安徽桐城)刘氏(六修)宗谱14卷

  (清)刘来璋续辑

  清光绪八年(1882)敦木堂活字本(现存 14册)

  现藏北京图书馆

  (安徽桐城)刘氏六修族谱32卷

  (民国)刘梓培等修

  民国三年(1914)敦睦堂活字本(现存 32册)

  现藏人民大学图书馆

  (安徽桐城)官庄刘氏宗谱14卷首1卷末1卷

  (民国)刘志谋 、刘文谋纂

  民国十年庄桥刘氏敦木堂木活字本(现存17册)

  现藏安徽博物馆、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4-5 14:10:41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5:43

  孙姓:

  安徽·桐城孙氏家谱二十八卷首一卷:

  (清)孙脱颍等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二十九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孙节悯公后裔世系:

  清刻残页

  吉林大学(残页十八页)

  安徽桐城·苍基孙氏家谱三十二卷:

  (民国)孙荫 孙培同纂民国十一年(1922)铅印本 一册

  国图 安徽图(存十一卷) 安徽安庆市图(存二卷) 日本 美国

  安徽桐城·苍基孙氏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孙贻谋 孙康等续修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 十二 册

  日本 美国

  安徽桐城·棠山孙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孙云卿等纂 民国十五年(1926)环兴堂刊本十九册

  安徽图

  王姓:

  桐城王氏、桐城东楼王氏、桐城桐川王氏、桐城皖桐王氏、

  有堂号:槐荫堂。

  《皖桐太原王氏谱》载,太原王氏一支于元末避乱南迁安徽婺源,后移桐城,称桐城王氏、古塘王氏等。县中还有自鄱阳迁来的东楼王氏、龙眠王氏等,也属太原王氏支派。

  何姓:

  桐城青山何氏支谱四十九卷<民国>何荫松修 民国三年刻本

  三十册 3097页 12T 411-3/412-1

  青山何氏三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清>何玉琪纂修 光绪二十一年广石堂活字本

  十二册 945页 19X 89-6/90-7-1

  何应奎——安徽桐城(籍贯)——安徽婺源(祖籍)——《明进士题名碑录》

  郑姓:

  桐城郑氏宗谱

  江姓:

  安徽桐城浮山江氏族谱十八卷

  (清)江国柱 江锦成等四修

  清光绪五年(1879)爱山堂木活字本

  北图 日本 美国

  注:一名《江氏宗谱》。

  1919安徽桐城浮山江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国)江少农等修

  民国九年(1920)刻本 二十四册

  安徽徽州地区博

  1920安徽桐城江氏宗谱四十九卷末一卷

  (清)江鸿书等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敦伦堂活字本 五十二册

  人民大学

  1921安徽桐城钢山江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江南炎等修

  民国七年(1918)笃亲堂活字本 十七册

  美国 1922

  天津市东丽区政协委员江高林。江高林也是济阳江氏后裔,其祖上约在700多年前,从婺源一带迁往安徽桐城,祖传的《江氏宗谱》为忠恕堂》,是江皋公受康熙皇封修撰的,据安徽省书协会长刘夜峰叔叔刘唯一的考证,济阳《江氏宗谱》为历代谱学之范本,凡修家谱者,均参照其格式。据张廷玉(清康熙吏部右侍郎)在康熙61年撰写的《江氏支谱序》中记载:江氏之先始于伯益,伯益黄帝18世孙也,生三子,皆封国,其三子元仲封江国于济阳,后为江氏始。后人一般尊称元仲为始祖,传至江高林已130多代。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6:40

  方姓:

  桐城方姓三支:桂林,鲁谼(鲁谼山位于吕亭镇境内,与龙眠山一脉相连)、会宫。方以智、方苞是桂林方,方东树为鲁谼方(修谱者方宗诚为其从弟)。

  安徽桐城桂林方氏支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方镜等修

  清同治七年活字本 二十册

  人民大学

  安徽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卷首一卷

  (清)方传理编

  清光绪六年(1880)刊本

  安徽图(存卷首、卷1一52、54一56、58一64)

  安徽桐城鲁谼方氏族谱二十三卷

  (清)方宗诚修

  清光绪九年(1883)刊本 八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桂林方氏友庆堂支谱不分卷

  (清)方传植修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注:一名《方氏支谱》。

  安徽桐城皖桐方氏宗谱二十五卷首一卷

  (民国)方炳南 方去危等六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安徽桐城白鹿庄五房墨谱不分卷

  (清)方祖德编

  民国二十年(1931)钞本一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桂林一胍流派传不分卷

  钞本 一册

  安徽图

  袁姓:

  仁风堂,始祖方二,宋末由豫章迁皖城。方二子受一元末眀初迁桐城练潭。

  左姓:

  左氏宗谱(安徽桐城)清宣统三年修木活字本 著者不详 八册

  (左氏)克永公续修支谱(安徽桐城)民国二十三年抄本复印本 左光普抄

  宋姓:

  3872安徽桐城宋氏宗谱二十八卷末一卷

  (民国)宋昌载主修 宋昌模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世德堂刻本 三十册

  湖北图

  汤姓:

  10987安徽桐城皖寿贲汤氏宗谱存三十二卷

  齐姓:

  14121安徽桐城齐氏宗谱十四卷

  (清)齐广渊 齐音谐等修

  清同治四年(1865)木活字本 十四册

  日本 美国

  14122安徽桐城齐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齐锡周 齐廷华等修

  民国八年(1919)大启堂刻本 二十一册

  日本 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3-13 14:58:46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7:14

  光姓:

  一世祖:光庆六,新安兴公之裔,世居徽州祁门之八都一日。溶里公,于元季与兄庆一,庆二迁桐,居县东百里马埠山。旋因乱,返祁门。明初又同迁桐城。

  邹姓:

  10799安徽桐城邹氏宗谱三十卷

  (民国)邹鲁臣 邹开益修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注:题签《皖桐邹氏宗谱》。此为八修本。

  陈姓:

  7431安徽桐城陈氏宗谱六卷

  (清)陈廷讃等修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刊本 六册

  美国

  7432安徽桐城义门陈氏宗谱四卷

  (清)陈原杰 陈子钊等纂

  清同治七年(1868)传义堂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7433安徽桐城陈氏宗谱十五卷

  (清)陈文炳 陈章甫等编

  清同治七年(1868)木活字本 十六册

  安徽图

  7434安徽桐城陈氏支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陈美章 陈春盛修

  清同治七年(1868)怀义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7435安徽桐城义门陈氏支谱八卷

  (清)陈夙仪等修

  清同洽八年(1869)庆远堂刊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7436安徽桐城陈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陈善庆等修

  清光绪三年(1877)木活字本 十八册

  日本 美国

  题名义门陈氏宗谱

  责任者(清)陈法堂纂修

  版本清光绪34年(1908), 木活字本

  居地安徽,桐城

  堂号怀义堂

  先祖/名人始迁祖:[元]陈友德

  摘要始迁祖友德,元代自九江德化县来居桐城县。卷首、卷一谱序、诰敕、传记、契约,卷二至卷末世系。有张英序。

  陶姓:

  陶渊眀三子份,小字阿雍,生于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殁于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居桐城日就乡(西乡)。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9:13

  潘姓:

  安徽桐城木山潘氏宗谱三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潘承勋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德经堂木活字本 三十二册

  安徽图 美国

  钱姓:

  《流光谱》记述的是文穆王第十子俨在皖的后裔繁衍情况,其桐城支派大多分居在安庆、无为一带。

  蔡姓:

  11716安徽桐城蔡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蔡开泰 蔡惠甫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丁姓:

  安徽枞阳枞川丁氏宗谱十二卷

  (清)丁子固等纂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十二册

  安徽图

  慈姓:

  慈姓原是江西陈姓,在安徽枞阳做官,为官比较清廉,告老后被当地人留在枞阳。元末明初,陈姓兄弟是陈友谅一派,与徐达开战。徐达攻打枞阳城,陈姓六兄弟带枞阳人民守城被

  难怪我曾经听说:慈陈一家!

  唐姓:

  6932安徽桐城唐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唐情美 唐步鳌等三修

  清同治九年(1870)绍勋堂木活字本 二十二册

  日本 美国

  6933安徽桐城皖桐唐氏七修宗谱□□卷

  清末木活字本 江苏南京市档(存卷11)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30:23

  黄姓:

  8220安徽桐城黄氐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黄魁等重修

  清嘉庆二年(1797)培根堂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8221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黄兴岩等撰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辽宁大连中图(存卷5-卷末) 日本 美国

  注:清初黄自章创修,此为五修。

  8222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黄金耀等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敦本堂活字本 三十册

  人民大学 美国

  8223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三卷末一卷

  (民国)黄南垣等七修

  民国十三年(1924)敦本堂刊本 二十四册

  美国

  8224安徽桐城鹿城黄氏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黄介孚等八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德永堂木活字本 二十

  六册

  日本 美国

  8225安徽桐城黄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黄南垣续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敦本堂刻本 二十二册

  吉林大学

  8226安徽桐城鹿城黄氏宗谱

  (清)黄慕颜 黄菊佳等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德永堂木刻本 五十八册

  河北大学

  8227安徽桐城黄氏族谱

  民国三十一年(1942)敦睦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6、16、18、19)

  余姓:

  3442安徽桐城余氏宗谱四十五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余文辅 余桂清等五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敦本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2、6、8、14、39、42、卷

  首下,卷末上)

  注:余上驷等首修於清乾隆二十六年。

  3443安徽桐城余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

  (民国)余梦诗六修

  一九八二年复印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1-10,12-17、卷首)

  注:明嘉靖四十五年余腺首修。

  严姓:

  14451安徽桐城严氏宗谱二十四卷末二卷

  (清)严佳树 严淦等五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富春堂木活字本 三十二册

  日本 美国

  姚姓:

  5799安徽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附

  姚氏先德传七卷

  (清)姚寿昌等七修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十二册(缺卷6-11)

  北图 日本 美国

  5800安徽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附姚

  氏先德传七卷

  (民国)姚国桢 姚联奎纂修

  民国十年(1921)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二部) 历史所 人民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安徽博 湖北图 日本 美国

  注:附《姚氏先德传》,(清)姚莹著。

  杨姓:

  安徽桐城杨氏宗谱 民国九年木刻本

  杨竹坡、杨望如等修 三十一册 2846

  安徽桐城彭杨氏宗谱 民国三十七年木刻本

  杨伯侯、亿世杰等修 十册 744

  胡姓:

  崇德堂。始迁祖胡玉一(字立起)、胡金章(字璜章),元末自江西鄱阳迁居桐城。

  双峰堂。始迁祖胡广一,明初自豫章迁居桐城西乡撩风铺。

  浔源堂。始迁祖胡光亨(字时升),为徽州婺源清华胡氏十世,宋时迁桐城走马津。

  桂姓:

  5892安徽桐城桐邑桂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桂心斋等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传盛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

  美国

  5893安徽桐城桐西桂氏族谱三十四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桂枝润五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传盛堂木刻本 三十七册

  河北大学 安徽博(存二十七卷)

  注:清乾隆元年始修,此为五修。

  詹姓:

  11615安徽桐城詹氏支谱六卷

  (清)詹怀彦等修

  清嘉庆十四年(1809)守训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31:33

  高姓:

  8894安徽桐城高氏宗谱十卷

  (清)高卜芳等修

  清乾隆二十年(1755)庆寿堂活字本 十册

  美国

  8895安徽桐城官山高氏宗谱十五卷

  (清)高尚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庆寿堂活字本(序) 二十册

  人民大学

  8896安徽桐城高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高择善等撰

  清同治八年(1869)共祀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项姓:

  9922安徽桐城项氏重修宗谱十三卷末一卷

  (清)项寅等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培桂堂刊本十六册

  上海图

  马姓:

  6217安徽桐城扶凤马氏族谱四卷首七卷附族图 一幅

  (民国)马其昶纂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八册

  安徽博 日本 美国

  金姓:

  4479安徽桐城金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金承诏 金兆奎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字本

  安徽博(存卷26一28)

  4480安徽桐城金氏宗谱十四卷

  清末活字本 八册

  人民大学

  注:记事止於清同治年间。

  4481安徽桐城金氏宗谱二十五卷

  (清)金莘农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木活字本 一册

  安徽博

  --------------------------------------------------------------------------------

  作者:唐志虎

  发表时间:2005-2-15 11:33:17

  内容可否提供?

  唐姓:

  6932安徽桐城唐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唐情美 唐步鳌等三修

  清同治九年(1870)绍勋堂木活字本 二十二册

  日本 美国

  6933安徽桐城皖桐唐氏七修宗谱□□卷

  清末木活字本 江苏南京市档(存卷11)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5 12:58:39

  如果要看到家谱的内容,就是从民间祖传下来的,如果没有的话,就到收藏的地方去查阅。

  我只能整理到家谱目录!内容无法知道!

  --------------------------------------------------------------------------------

  作者:东方红

  发表时间:2005-2-15 13:41:14

  目录网上可以查到的,我也查阅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5 14:04:59

  陆姓:

  7107安徽桐城陆叶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三卷

  (清)叶国文等续修

  清同治五年(1866)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伍姓:

  1782安徽桐城伍氏家乘二十四卷

  (清)伍受糈等修

  清同治七年(1868)恩远堂活字本 三十六册

  美国

  注:一名《伍氏宗谱》。

  殷姓:

  6733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六卷

  (清)殷士琏等修

  清嘉庆十年(1805)世裕堂活字本 六册

  人民大学 美国

  6734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十卷

  (清)殷心田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世裕堂活字刊本 十册

  美国

  6735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十卷

  (清)殷立怀 殷志邦缮稿

  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

  注:清初殷朝聘创修。

  6736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殷家友等重修

  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注:该族居住黄荻板。

  董姓:

  10336安徽桐城董氏宗谱二十卷

  (清)董治勋等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崇本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章姓:

  9023安徽桐城章氏宗谱十五卷末一卷

  (清)章卫武 章汝调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4)木活字本 十六册

  安徽博

  注:封面题《全城世家》。

  朱姓:

  安徽·桐城紫阳朱氏重修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

  (清)朱伯平纂修 清同治六年(1867年)活字本二十三册

  安徽桐城·皖桐柳峰朱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朱儒鸿等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敦睦堂木活字本十五册

  葛姓:

  10282安徽桐城葛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葛履成 葛拔萃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活字本 二十册

  日本 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2-26 21:48:07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5 14:55:20

  周姓:

  4728安徽桐城周氏宗谱四卷

  (清)周广盛等重修

  清嘉庆十年(1805)遵训堂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4729安徽桐城周氏支谱八卷

  (民国)周启财等续修

  民国十四年(1925)遵训堂活字本 八册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4730安徽桐城桐西周氏支谱七卷末一卷

  (清)周晴川等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濂源堂活字本 十二册

  人民大学

  4731安徽桐城鹞石周氏尚义堂支谱二十三卷

  (清)周月波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木活字本 二十九册

  美国

  4732安徽桐城河湾周氏宗谱□□卷

  清笃兴堂刊本

  安徽图(存卷1)

  4733安徽桐城练西周氏宗谱二十五卷末一卷

  (民国)周承先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肇岐堂活字本二十六册

  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2-15 14:56:00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6 18:39:26

  芮姓:

  2052安徽桐城皖桐芮氏续修宗谱二十四卷

  (清)芮学之等修

  清光绪十年(1884)活字本 二十四册

  人民大学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6 19:54:02

  曹姓:

  8515安徽桐城曹氏支谱五卷首一卷

  (清)曹正朝 曹情田等编

  清道光三十年(1850)木活字本

  日本

  --------------------------------------------------------------------------------

  作者:gmsh917

  发表时间:2005-2-26 12:03:42

  郜姓可查到么?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26 13:45:02

  没有查到,只知道是发源于今山东菏泽成武(古郜国),兴旺于今陕西西安一带(郡望京兆)!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26 22:06:3

余氏宗亲:谁知道“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涯”后面的其余诗句,我要全文!!!

2铁改余氏认祖诗: 其一:余姓原来帝王家,洪军追散入西崖; 弟兄十人各分手,江北桥头插柳丫; 有人记得诗十句,铁改余姓是一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