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姓 缑氏家谱 缑姓起源 缑姓名人 缑姓的来源 缑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4浏览:3收藏

缑姓 缑氏家谱 缑姓起源 缑姓名人 缑姓的来源 缑姓简介,第1张

一、姓氏源流

缑(Gōu 缑)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起源于西周,以封邑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西周时,有卿士大夫因功受封于缑邑(今河南省偃师县)。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后,他的儿子朝曾纠合了一批丧失职位的旧官、百工起兵造反,争夺王位。晋国就派籍谈等率军来帮助周朝平定叛乱,曾经在缑邑难驻兵。子朝兵败后,他就带领着周朝的一些旧的宗族逃到楚国。被封在缑邑的大夫也失去了封邑。他的子孙就用原来封邑的名称“缑”作为自己的姓氏,称缑氏。

2、出自北魏鲜卑族渴侯氏复姓所改。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渴侯氏,入中原后,在孝文帝改革时改为汉姓缑,因“候”与“缑”字古音相似,且字形相似,渴候氏复姓就改为单姓缑氏,成为缑姓又一支。

二、迁徙分布

(缺)缑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根据《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原来是周朝卿士的采邑,后代以缑为氏,是以邑为姓的姓氏。另一支缑姓,是由后魏时的渴侯氏改复姓为单姓缑,亦称缑氏。“缑”本来是河南省境内的一座山谷,又叫做覆釜堆或抚父堆。相传2500多年前,周灵王的太子晋,曾经在这座山上驾鹤成仙。缑地位于河南偃县的南方,春秋时期是滑国的领域,后来改置缑氏邑。时至今日,缑氏山的名称仍然继续保存,山下还有一个缑氏镇,是通往登封县的必经之道。这里便是侯氏家族的发祥之地。望族出于中山郡,就是现在的河南省登封县。

三、历史名人

缑 玉:缑氏名人,历来以河南的为最多,他们的原籍,就在缑氏山。唐代有一本古书上记载,在南北朝时,出过一位孝女,叫缑玉,《孝子传》上有她的故事。

缑 谦:明代宪宗成化年间缑氏名人。文武双全,做过辽东总兵官,又因功擢升南京右通政,颇有政声。

缑仙姑:唐代湖南省长沙人。修道后就住在衡山,八十多岁了,容颜却象年轻人。她在魏夫人仙坛修行,十多年了,一直孑然无侣。仙坛附近有很多老虎,游山的人必须成群结队、拿着兵器才敢进山,而仙姑在那里隐居,却毫无恐惧。数年后,有一只青鸟,象鸠鸽一样,红顶长尾巴,飞到仙姑的住处,自语说:“我是南岳夫人的使者,因为仙姑修道精苦,独自住在穷林,命我来给你作伴。”过了几天,青鸟又说:“西王母姓缑,乃是你的祖先。她听说你修道勤至,将派真官降临向你授道,但时机未到,你应当勤勉修行。”每当有人游山时,青鸟一定先说出游山人的姓名。过了一年多,青鸟告诉仙姑迁移到别处去居住,于是仙姑就移居湖南,鸟也随她而往。一般人是不能听懂鸟语的。郑畋从承旨学士降职到梧州,拜仙姑为师。仙姑对郑畋说:“此后天下多难,人间不可久居了,我将去九嶷山隐居。”一天早晨,缑仙姑就走了。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中山郡:①中山国,战国都城(今河北省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平山东省北)。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②汉郡、国,治卢奴(今河北省定县)。后燕以为都城。隋废。③宋以定州为中山府,治安喜(今定县)。④今中山县,宋以来为香山县。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改今名,中山故里在县南翠亨村。

太原郡:秦汉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太原市)。以后宋、金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以来省会都在此地。

2、堂号(缺)

============================================================

缑姓宗祠通用对联

〖缑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灵雀识姓;

孝女成仙。

——佚名撰缑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代孝女缑仙姑,传说她修道于衡岳,常有鸟飞来与她作伴,每有游山。则鸟必预说姓氏。后入九嶷山仙去。

道修衡岳;

望出太原。

——李文郑撰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长沙人缑仙姑,在衡岳修道,有灵鸟飞来为伴。每当有人来游山,灵鸟事先预报来人姓氏,往往都很准。据说后秋在九嶷山成仙而去。下联典指缑姓望族居太原郡。

-----------------------------------------------------------------

〖缑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抚父发源本一祖;

渴侯有因再列宗。

——佚名撰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河南省境内有座山叫缑氏山,又叫抚父堆。周王朝曾封王族于该地,在这里当了首领,这里就发展成为巷氏邑,成为缑姓的发源地。下联典指后魏代北鲜卑族复姓渴侯,改为缑姓之事。

功显荣擢右通政;

才高耀居总兵官。

——佚名撰缑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代成化年间的缑姓名人缑谦,文武双全,做过辽东总兵官,因功擢南京右通政,颇有政声。

郭德纲能把德云社发展成如今如此光辉的地步,能够说是得罪了许多人,脱离的那些学徒,咱们就不必多说了。当他的师傅侯耀文逝世的时分,由于遗产的事情,郭德纲的言语把侯耀华给得罪了,于是之后侯耀华开始和姜昆成了一根线上的蚂蚱,两人把郭德纲当作眼中钉肉中刺。

一、郭德纲侯耀华反目成仇

之前有一段视频,侯氏门徒正在举行收徒的典礼,在这个典礼上,侯耀华亲自说:侯门有收徒典礼,自然也有“开除典礼”,如今已经为这件事情做好准备了,还有现在的相声越来越难听了,我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师傅就像自己的父母,而师傅出殡那天,他却跑去人家喝喜酒,这不就表明他不想认他的师傅了吗。当侯耀华讲到“开除”的时分,现场还有人鼓掌,而且非常热烈。

大家都知道他说的谁,当时郭德纲和他反目成仇的时分,侯耀文出殡的那天郭德纲并没有现身,直到后来,郭德纲才领着德云社的一些人去祭拜,而且郭德纲哭的非常悲伤,于谦更是哭的差一点晕厥。

二、可以开除徒弟吗?

而且相声圈常常会举办一些代父收徒典礼,就比如姜昆的同伴李文华,他是如何变成了马三立的学徒呢?当时的马三立已经去世好多年,于是他儿子就带父亲收了他为徒。当时老头已经病得很重了,姜昆还是把他从医院接了出来,拜了师傅,这些事很多人都了解。那么允许代父亲收徒,侯耀华是不是也可以理所当然的开除徒弟呢?

侯耀华不是一次在大庭广众讲过,他要帮助侯氏相声清理背叛者,其实他就是想要报复郭德纲,把他除掉,但这仅仅他的一面之辞。而且他根本没有这个资格,首要侯耀华本来就不是相声圈的人,尽管他的父亲还有弟弟都是相声圈的红人。

三、侯氏相声的传人

侯耀华在2009年的时分,63岁的他成为了常宝华的徒弟,而常宝华的师傅则是马三立,如果从相声圈来说,侯耀华他应该属于是马氏相声的徒弟,并且和侯氏相声没有一点关系,他仅仅是一个侯家人罢了,并且这种拜师典礼本来就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侯耀华根本就不懂得相声,关于他的一部作品都没有。

其实侯耀文也算不上侯氏相声的接班人,侯耀文是尊师赵佩茹的徒弟,而且郭德纲想不想认可他是侯氏相声的接班人,这得让他自己来说,侯耀华说得再多也没用,他根本没有一点实力。

如今的侯耀华就好像一只跳梁小丑,而且郭德纲连看都不看他,侯耀华他只是想靠着郭德纲还有德云社的名声来提高自己的热度,而且跟着他的那些人也只是看在他的父亲还有弟弟的面子上,他什么都算不上!

中国现代姓侯的都有哪些名人都有哪些成就 侯宣多:战国时郑国大夫,足智多谋。

侯嬴:战国时代魏国隐士,曾献计于信陵君,使其窃符救赵,由此而闻名于世。

侯生:秦始皇时著名方士,秦始皇的顾问。

侯公:讳成,字伯盛,山阳防东人,著名辩士,项羽与刘邦在楚河汉界时的当事人,救护太公和吕后,被封为“平国君”。

侯封:汉高后时酷吏,杀害很多官员;

侯刚:王莽时官吏,反对王莽篡位,以刚烈知名。

侯霸:河南密县(今属河南)人,王莽执政时,任淮平大尹(太守),东汉历任尚书令、大司徒,被封为关内侯,曾治《谷梁春秋》,封则乡衰侯。

侯进;东汉光武帝时破奸将军,东汉初期功臣。

侯登:东汉江夏太守,归光武帝刘秀,封列侯。

侯昱:大司徒侯霸子,东汉刺史,袭封于陵侯。

侯霸:东汉前期金城太守,护羌校尉,子孙留于青海,与司徒侯霸同名。

侯谨:(生卒年待考),敦煌人。著名东汉学者。少时家贫,为别人当佣人,但他非常好学,在夜间还点燃柴火在读书。朝廷屡次招他去做事,但他每次都以病推辞。后徙居山中,专心论著。曾作《矫世论》,讽刺当时的丑恶现象。又写了《皇德论》记叙当朝史事。河西人敬称他为“侯君”。

侯龛:晋未中尉,魏中山太守,上谷人。

侯植:南北朝时周大将军,堂兄侯龙恩为柱国大将军,侯万寿为大将军,因宰相宇文护被杀,帝因植忠厚特免子孙。

侯景: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人,北魏大将,初为北魏镇守河南的大将,后投降南朝梁,被封为河南王,加宇宙大将军,篡萧自立,称汉皇帝。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乱”,后被部下所杀。

侯深:南北朝时期节度使,封公侯。

侯填:南北朝陈大将军,太尉,陈封壮肃公,子为陈附马。

侯安都:南北朝时陈大将军,司空,陈封清远公。

侯白:字君素,隋代临漳人,著名的幽默家、滑稽艺术家,善辩而滑稽,其表演出神入化。曾任儒林郎。

侯君集:唐代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曾随李世民作战,后太宗即位历任右卫大将军、兵部尚书、宰相等职。

侯果:字行果,唐开元时易学家,中唐十八学士。

侯仲庄;唐朝安史之乱时大将军,封上谷郡王。赠洪州都督。

侯希逸:唐朝时节度使,司空,封淮阳郡王。

侯固:唐代文宗太和中登第,官至~坊灵武节度使同平章事。

侯弘实:唐代人,少年时曾梦见自己变成虹在河中饮水。有僧人为他相面说:“这是霓龙啊!”后官节度使。

侯道华,唐代芮城人,在河中永乐道净院打杂,好读子、史,手不释卷。人们问他看这书有何用,他回答:“天下没有愚昧的 仙人哪!”人们听了都大笑。一天,他从集市上酒醉归来,把院前的松枝都一一砍去,说:“不要妨碍我上升!”相传七天后,松树上出现云鹤笙歌,他飞到松树顶上坐下,挥手辞别大家仙去。

侯文庆;唐朝时翰林学士,画家。

侯益:后周节度使,开封尹,封楚国公,宋立,太祖以旧友封为中书令。

侯章:后周时节度使,封申国公。

侯细:宋河东人,枢密副使,受秦桧迫害,秦桧死,复其职,任中书令,家族进入政坛,有三侯三将军,闻名于朝。

侯逼:忠义之士,宋封节义君王,四时祭祀。

侯蒙:宋东平州知州,户部尚书,中书侍郎,副宰相。

侯叔献:抚州宣黄(今江西)人,北宋进士。官任权都水监丞,曾多次主持引汴水入蔡的工程,以防止黄河、汴河洪水泛滥。

侯宗贵,名情(赠)字洪孚号宗贵,系汉大司徒关内侯霸公之后。宗贵聪颖好学,德行高尚,登宋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历官太常寺正卿,忠君爱国,力保危宋。奈因天不祚宋,元兵大举向南宋进攻,直逼都城临安。侯宗贵率其子九人,扶宋幼主赵晶入闽。宗贵公驻廨于泉州西街万厚铺,>>

历史上姓侯的名人都有哪些 侯姓其他历史名人

侯 芝:江苏上元人,清代著名女文学家,侯学诗之女。她写的许多词流传于世,其中以《再生缘》最为著名。

侯 白:隋代著名幽默家。

侯 谨:东汉敦煌人,少时家贫,为别人当佣人,但他非常好学,在夜间还点燃柴火在读书。朝廷屡次招他去做事,但他每次都以病推辞。后徙居山中,专心论著。曾作《矫世论 》,讽刺当时的丑恶现象。又写了《皇德论》记叙当朝史事。河西人敬称他为“侯君”。

侯 恂:河南商丘人,明代时任兵部侍郎等职,万历进士,后来朝廷中发生政变,下狱。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对于明朝留下的三品以上的官员,只用了他一个人。

侯方域:今河南商丘人,清代著名文学家,曾与方以智、陈贞存慧、冒襄齐名,称为明末“四公子”。入清后入河南应试,中副榜。共诗,古文,字学韩愈、欧阳修。清孔善任的名剧《桃花扇》即以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恋爱故事为题材。

侯叔献:抚州宣黄人,北宋时任水监丞。多次治理黄河水有功。

侯友彰:宋潭州衡山人,字梦符。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临武尉,改桂林丞。廉谨俭约,取与不苟居官十年,布衣蔬食,无异寒士。有同年生访之,舆从绮丽,友彰饭以蔬粝。客去,其子以贫约为羞,友彰以“寇准位兼将相,而宅无楼台”诲之,并作诗有“遗汝不如廉”之句,为人传诵。

侯外庐: 山西平遥人(一作介休)。原名兆麟。历史学家。1922年起,先后就读于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1927年赴法国留学,入巴黎大学,翌年,在旅欧支部加入中国 。1930年回国,失掉党组织关系(1951年重新入党)。任教。在京逝世。1927年开始翻译《资本论》(后与王思华合译)。著有《中国古代社会与老子》、《中国古典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界想学说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近代哲学史》等,与杜国庠等合写有《中国思想通史》,主编有《中国哲学简史》等。

侯喜瑞:字霭如(1892,一作1896-1983),北京人, ,京剧演员。从名净李连仲习架子花脸。15岁出科,19岁又拜黄润甫为师。先后与杨小楼、梅兰芳、马连良等人合作演出。擅演《丁甲山》、《阳平关》、《闹江州》、《法门寺》等。40岁后与郝寿臣、金少山鼎足相峙。解放后在北京市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校任教。

中国人民 侯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侯正果少将

侯正果(1911-2002),四川省达县人。1933年参加赤卫队,接着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4年加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作战勇敢,任了新兵连连长,1934年在红4军31团2营6连任排长,同年到红4军教导队学习,后在红11师师部通讯队工作。1935年到红四方面军政治连学习,后到红军大学政治队任区队长。1936年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任红军总部警通营政治委员,年底任中央军委警卫团政治委员。1937年5月,周恩来和张云逸由延安到西安,途经劳山遭土匪伏击,侯正果和团长率领全团前往救援。抗日战争前夕调任红32军282团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中央军委警卫团改编为前方指挥部特务团3营,任营政治委员,以后这支部队改为359旅718团3营。1938年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任队长、副大队长。1940年任晋察冀军区特务团副团长,1943年任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36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军政干校校长、北岳军区第3分区司令员。1948年12月率领部队进驻门头沟煤矿。在战争年代参加大小战斗170多次,5次负伤,最重的是第5次,1945年与日军作战时,被子弹打穿右胸。>>

中国有哪些姓侯的著名人物 历史名人

历史上,侯氏的表现不俗。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单独立传者57人,被收入《中国人名大辞典》者121人。

侯道华:唐代芮城人,好读子书与经史,手不释卷。曾在道院中静养。相传一天,从市中喝醉归来,用力砍院前的松枝,说:不要妨碍我飞到高处去。七天后,松树上有云鹤出现,并传出笙歌,侯道华飞坐在松顶,挥手成仙而去。侯继图:三国时蜀 ,曾游览大慈寺,拾到桐叶一片,上面写有诗七联,便藏了起来,后来娶任氏女为妻,方知诗乃出自此妇之手。

侯方域(公元1618-1654年):字朝宗,明末清初河南郡商邱人,擅长古文与写诗,效法韩愈、欧阳修。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合称为四公子。侯方域曾与名妓李香君相爱,权贵田仰迷恋香君的色和艺,欲强娶香君,香君至死不从,血溅扇面。时人杨文骢借血迹绘成桃花。孔尚任根据此故事写成传奇《桃花扇》。

侯芝:江苏上元人,清代著名女文学家,侯学诗之女。她写的许多词流传于世,其中以《再生缘》最为著名。

侯白:隋代著名幽默家。

侯谨:东汉敦煌人,少时家贫,为别人当佣人,但他非常好学,在夜间还点燃柴火在读书。朝廷屡次招他去做事,但他每次都以病推辞。后徙居山中,专心论著。曾作《矫世论》 ,讽刺当时的丑恶现象。又写了《皇德论》记叙当朝史事。河西人敬称他为“侯君”。

侯恂:河南商丘人,明代时任兵部侍郎等职,万历进士,后来朝廷中发生政变,下狱。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对于明朝留下的三品以上的官员,只用了他一个人。

侯叔献:抚州宣黄人,北宋时任水监丞。多次治理黄河水有功。

侯友彰:宋潭州衡山人,字梦符。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临武尉,改桂林丞。廉谨俭约,取与不苟居官十年,布衣蔬食,无异寒士。有同年生访之,舆从绮丽,友彰饭以蔬粝。客去,其子以贫约为羞,友彰以“寇准位兼将相,而宅无楼台”诲之,并作诗有“遗汝不如廉”之句,为人传诵。

侯外庐:山西平遥人(一作介休)。原名兆麟。历史学家。1922年起,先后就读于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1927年赴法国留学,入巴黎大学,翌年,在旅欧支部加入中国 。1930年回国,失掉党组织关系(1951年重新入党)。任教。在京逝世。1927年开始翻译《资本论》(后与王思华合译)。著有《中国古代社会与老子》 、 《中国古典社会史论》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界想学说史》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近代哲学史》等,与杜国庠等合写有《中国思想通史》,主编有《中国哲学简史》等。侯喜瑞:字霭如(1892,一作1896-1983),北京人, ,京剧演员。从名净李连仲习架子花脸。15岁出科,19岁又拜黄润甫为师。先后与杨小楼、梅兰芳、马连良等人合作演出。擅演《丁甲山》 、 《阳平关》 、 《闹江州》 、 《法门寺》等。40岁后与郝寿臣、金少山鼎足相峙。解放后在北京市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校任教。

近现代有化学家侯德榜,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侯宝璋,艺术家侯俊山,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侯宝林等人。

侯氏家族的历史名人 1 侯方域:今河南商丘人,清代著名文学家,曾与方以智、陈贞存慧、冒襄齐名,称为明末“四公子”。入清后入河南应试,中副榜。共诗,古文,字学韩愈、欧阳修。清孔善任的名剧《桃花扇》即以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恋爱故事为题材。2 侯芝:江苏上元人,清代著名女文学家,侯学诗之女。她写的许多词流传于世,其中以《再生缘》最为著名。3 侯白:隋代著名幽默家。4 侯谨:东汉敦煌人,少时家贫,为别人当佣人,但他非常好学,在夜间还点燃柴火在读书。朝廷屡次招他去做事,但他每次都以病推辞。后徙居山中,专心论著。曾作《矫世论 》,讽刺当时的丑恶现象。又写了《皇德论》记叙当朝史事。河西人敬称他为“侯君”。5 侯叔献:抚州宣黄人,北宋时任水监丞。多次治理黄河水有功。6 侯恂:河南商丘人,明代时任兵部侍郎等职,万历进士,后来朝廷中发生政变,下狱。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对于明朝留下的三品以上的官员,只用了他一个人。

侯姓当过皇帝嘛,有哪些历史名人? 没有皇帝。

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单独立传者五十七人。

战国魏时有著名隐士侯蠃,七十岁时为大梁(今河南开封夷门)的守门小吏,后被信陵君迎为上客,曾替信陵君设计,设法窃得兵符,胜秦救赵,为时人推重。

东汉初有河南密县人侯霸,熟知旧制,官至大司徒,封关内侯。

北魏有大将侯景,先属北魏,继归高欢,又降梁,受封为河南王。后举兵叛变,攻破建康(今南京),于551年废梁帝自立,国号汉,次年被梁将陈霸先等所破,侯景被部下杀死,史称侯景之乱。

隋代有侯白,性滑稽,爱说讽刺诙谐的话,后世因称诙谐的演员为侯白。

唐代有大将侯君集,太宗时曾任宰相。

明代有历任御史、兵部侍郎等职的侯恂。

明代有名望仅次于郑和的当朝宦官侯显,曾两次代明廷入藏访问,并参加郑和的第二、第三次航行。

清代有文学家侯方域,曾与方以智、陈贞慧、冒襄合称为“明末四公子”。清孔尚任的名剧《桃花扇》即以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恋爱故事为题材。

现代有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学家、哲学家侯外庐。

著名相声艺术家侯宝林。

侯氏家谱辈分 起源主要有五:①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及《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资料所载,春秋时晋国国君哀侯和『畹淖铀镆韵热耸芊饩粑弧昂睢蔽氏。另,春秋时郑国共叔段之子共仲被庄公赐姓侯。②出自黄帝时史官仓颉。传说仓颉为汉字的发明者,称史皇氏,但他最初称侯冈氏,他的后裔由陕西迁河南时,有以侯为氏者。③出自姒姓。据《姓氏考略》及《姓氏急就篇》等资料所载,禹(夏后氏部落首领,姓姒)的后裔被封于侯(故城在今陕西泾阳境),子孙有以邑为氏者。④出自芈姓。楚公族中有侯氏。⑤出自他族。据《魏书・官氏志》、《路史》等资料所载,鲜卑族古口引氏、渴侯氏、古引氏、侯奴氏、俟伏侯氏汉化改姓侯;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世居库斛真水部落的侯莫陈氏随魏文帝迁洛后,后裔有简化为单字侯姓者;傈僳族以猴为原始图腾姓氏,汉姓为侯;瑶、彝、苗等族有侯姓者。  始祖:晋『睢 迁徙:  侯姓最早发源于山西境内,早期活动地点主要在今河南、山东境内。秦、汉之际以河北中部、西部一带繁衍最盛,主要分布于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宁夏等北方省份。汉末,有北地(今宁夏吴忠西南)太守侯恕举家迁于北地三水(今陕西旬邑),并发展为当地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侯姓北迁内蒙、辽宁等省,南迁贵州、四川、广东等省。由北魏鲜卑族侯奴氏、古口引氏等改姓后裔在河南发展成为一大望族,治郡为河南郡。河南密县人侯霸后裔于南朝陈时徙丹徒(今属江苏),后成为当地一大望族,治郡为丹徒郡。唐朝时,侯姓始入福建。据载,唐太和年间有闽县(今属福建)人侯固,以进士登第,官任~城、灵武节度使同平章事。宋明时期,侯姓又播迁至湖北、湖南、江苏、江西、上海、广西、浙江、北京等地,可以说是遍布全国了。清代有福建、广东一带侯姓入居台湾,进而徙居海外者。今日侯姓五湖四海皆有其足迹,尤以湖南、安徽、河北、辽宁等省为多。目前侯姓人口列全国第82位。 郡望:  上谷郡 战国燕时置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相当于今河北保定、易州、宣化一带。

丹徒县 秦置,既今江苏丹徒。此支为上谷郡分支,开山始祖为东汉大司徒侯霸的后代。

河南郡 汉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治所在洛阳。此支侯氏为北魏时鲜卑族侯奴氏、古口引氏等后裔形成。 堂号:  却币堂、救赵堂 这两个堂号有共同的来源:战国的时候,秦国要攻打赵国,赵国于是向信陵君求救。信陵君没有兵符,不能指挥军队,于是拿着金币就找到侯赢,侯赢是一位71岁的隐士,职位是魏国大梁看门人,家里很穷却坚决不要信陵君的金币,他给信陵君出了一计,让如姬偷来了兵符。侯赢又介绍了自己的朋友屠夫朱亥参与用兵,信陵君得到了晋国的兵马,打败了秦国,救了赵国。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上谷、丹徒、河南。②自立堂号:勤慎等。 字辈:  安徽某支侯氏字辈:承训继先泽,齐家宜正伦。

湖南湘潭侯氏原字辈:衡州太守裔,建业盛冈林,文武多俊杰,历朝列缙绅,忠恕泽洪广,贻廉德懋光,英华辉上国,贤达显荣昌,肇唐勋烈继,绍宋典型彰,培植钟名士,修齐兆福祥。新字辈:秉成新正为,光华万世传,德洪宽惠泽,芳名显宗先,永昌缙绅远,天元儒籍安,朝廷登文裕,邦国定锡贤。

江苏徐州侯氏字辈:军震友全成,敬修宽广志。

山西太谷侯氏字辈:尔思安毓传,汝树炳增锡。

山东泰安侯氏字辈:文兆安希培,方存彦传明。

山东滕州侯氏字辈:克士广允作,勤慎以致贺,钦成绍宗训,昭式永明清。

辽宁法库侯氏字辈:庭维国怀永,广德振积连。

湖南湘西侯氏字辈:国正天心顺,忠良万代昌,文武登金榜,永远坐朝安。

湖南常德侯氏字辈:邹严令德宏,绍成光显耀。

河南宜阳侯氏字辈:振天德昌文,士建>>

侯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有没有什么名人 颉,史书中说他是黄帝的史官,是汉字的耿始者。相传他是今河南南乐县人。《周地记》说:“仓颉姓侯冈氏,名颉”。他的后代有一支住在冯翊衙县(今陕西白水县),简称为侯氏。

姓侯的祖先是谁,出现过什么名人, 侯氏后裔,大禹是其首领,仓颉是其优秀代表,同时侯姓又是多来源的姓氏,曾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侯姓的历史来源及其历史名人 “侯氏,出自仓颉之后”。据汉上谷长史侯相碑所云:侯氏出自上古时期黄帝的史官仓颉之后,逾殷历周,各以分氏,或著楚魏,或显齐秦。《周地记》说:仓颉复姓侯罔,名颉,其后裔将复姓简化为单姓,改为“侯”。

001毕节水田坝柳氏起籍:江西吉安府、江南应天府、湖广黄州府、 麻城县、暴鸡五屯、 白鸟分支,赤水河南关上,水田坝,上沟,始祖柳魁贤,原葬于老坟山(黄狗恋窝) 长眠百年 于第四代孙 受阴阳怂恿 敞公坟茔 见红藤缠棺 刀砍红藤 血流不止 打开棺椁 双鹤至棺中腾空飞出 于寒婆岭梨树湾遁形 故迁公坟茔于梨树湾。

字辈:

佛前花正兴 勇耀吉仕臣

魁启元时宗  发达毕显荣

传选高万古  永远太平风

002印江柳氏 陕西三原县——贵州印江始祖柳毅宗,明洪武二年,奉昭入黔平夷,后在印江生息繁衍,人丁兴旺发达,目前为止在黔地有3万人左右,流入重庆也有3万多人,据不完全统计,毅宗公后人有7万人左右。

字辈:

世大祖宗元  人文太运开 

传家敦和诲  华国润鸿才 

辅佐遵威远  孝义重宝珍

后裔昌万代  富贵应时来

003贵定柳氏原籍湖南省、见史县、思南府、源于先祖柳国柱公,明朝末年来到贵州贵定。国柱公立下的家族辈份,留下的现有七十二虫流传的碑知后世,排列顺序如下:

毅国 

师星天象 其必春风 

文昌开启 忠厚传家 

仕多铨才 富贵荣华 

大谊泽义 广志朝增 

正官永锡 迄兆延升 

书裕再孝 子复愧钦 

超学远耀 垣沛先庚

松柏庆胜 竹务佳成 

溥贤安信 本章有仁

004绥阳柳氏 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堂梨梓坪48道缺口人氏,当年经过了许多地方的曲折辗转,才最终入川到达绥阳县柳家沟(蒲场大桥)。(当时绥阳县属于四川管辖)入川始祖:柳月忠(游氏),二世祖:柳先春(李氏);三世祖:有柳冉(邹氏)、柳崇(吴氏)、柳鸿(刘氏和王氏)、柳盛(王氏)、柳华(温氏)、柳荣(刘氏)和柳梅(韩氏)等七弟兄。以上这三代人的字辈,都不包括在入川以后的以下20个字的字辈派行之内。在以上三代人所处的时代,还有“仕大学文璋”五个字辈没有开始使用,就在入川经过了三代人之后,废除了对原有字辈排行的继续使用,确定使用新的字辈排行,并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新。

字辈:

文彰含子芳 ,长星如单杨

荣华先占远,春榜富贵光。

在以上这二十个字中,“文”字辈实际上是入川以后的第四代人。现在,已经繁衍生息到第十三个字的“先”字辈了。如果加上入川以后或确定这个字辈排行之前的三代人,实际上入川以后已经经过了16代人的繁衍生息。

005大方柳氏贵州省大方县(原大定府)达溪镇柳家花坟。 先祖柳洪贵明末清初从湖北荆州柳家村南迁到贵州大定府,柳洪贵生有一子名柳清,柳清生有一子名柳国宝,柳国宝生有三子,长子柳春恒,次子柳春元,三子柳春江。 先祖柳洪贵第5代后裔柳占鳌官居按察司照磨职衔。 清光绪三十二年由当时朝廷拨款在达溪镇建造了先祖及柳春恒的花坟,在建造花坟时续排了字辈32代:

春占枝荣  祖德恭红  精文尚武 

克孝卓忠  家声大振  国运兴隆 

基业永保  其落实雍

柳春恒老人后裔大多在达溪镇定居,经历数次世事变迁,花坟有所毁坏,但大部分得以保存下来, 目前大方县人民政府已将柳家花坟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006水城柳氏江西吉安太和县居其址号,十里地名柳家湾,据祖辈口传,至清朝嘉庆年间,为谋生计,始祖建元、仕元、大耀、小时、等兄弟五人自组民间戏剧团(其中建元、仕元、从艺木工)至贵州落遵义定居,延至清道光年间,遵义杨龙喜跳梁,全黔不靖,吾祖五人始负梓业,先后逃难至水城。建元、仕元公仍从事木工,就地定居于水城,乐业于城西之草盖瓦,大耀、小时二人经商前往威宁方向未归,现今寻访大耀后裔居于水城县,法德者卡等三十余户,小时在经商途中遭劫匪遇刺身亡,余一公不能吃苦返回遵义不知落于何处!

字辈:

洪诗元永  维兴家国 

书承权训  何绍惠晟

(注:十六字是第一次修谱时续)

立本吉庆、中正远扬、

广泽睿智、礼义贤良

007金沙平坝柳滔家民国初年,我曾祖父柳维书老人从四川以一个出家人的身份,柱着禅杖过河来到贵州省大方县今长石镇落脚,由于曾祖父做得一手好木工活,于是就在当地帮别人立木房子等,是有名的柳木匠。当地人看到吾曾祖父勤劳,就牵线让他娶了吾曾祖母张氏。由于我祖父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后生死不明,当时我父亲又年幼,我奶奶又不识字,只记得口传的字辈,然后我父亲自已整理出来,其它一样不知。唯一清楚的就是来自四川,柱着禅杖过河。

字辈:

元银天春启  严清未恒先

兴维永正国  世应联文轩

008安龙柳氏道光22年从重庆府迁到贵州兴义府(今贵州省安龙县兴隆镇当朝村余碗井)定居,祖代永传吉,富贵应子孙,正月过十四,祖代宜用正月七月,从初一点香到十五。

字辈:

再正文天应  朝万友宗成

荣华必富贵  仕代香吉林

009紫云县大营镇高坎子柳氏柳永龙:(未迁入本地)生有三子,大子柳伦,(老二老三名字不祥、)柳伦,:迁入始祖,其妻绍代(未进入)生有一子名柳祚发(在江西出生,在迁途中大概六,七岁左右,是柳伦挑着来的,在本地长大的)

字辈:

永伦祚连枝  占性生再池

云仁培秀丽  素论益英思

迁途路线:(年限不祥)。江西地址:江西临江府麻梨巴黎县)现地址:江西吉安县(查实过),柳伦带着二弟(名字不祥)来到贵州龙里县(小地名不祥,还挑着6,7岁的孩子柳祚发一起。在龙里住了一段时间(具体不祥)二弟就在龙里居住,柳伦就带着孩子柳祚发来到贵州省紫云县大营镇高坎子居住至今,本地户数80余户。我们的族谱在国民党时期被土匪烧房子烧掉了。现在无从查起,现需查柳永龙老祖人的第三个孩子的后裔,及查在龙里居住或(居住过)的这支柳姓,至今还在不在龙里居住,或是迁移别处,联系人:柳再伦微信号: VX13595368398电话: 15870169428

010毕节七星关区荒田柳氏祖先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其乡都里甲鹅鹞唐仕(小地名为水映梨子坪)。先祖公入藉贵州遵义府绥阳县旺里五甲柳家塆居住,后我天高祖柳彰荣逝世葬于绥阳水则溪大林半坡西山之阳,之后家道中落,天祖母郑氏携高祖父兄弟三人移居毕节平定簸箕箐,天祖母逝世葬于毕节簸箕箐白泥塘西山之阳有碑为记,后大高祖永龄及大高祖母冯氏去世后葬于白泥塘,大高祖后人移居云南省开化府文山县永平里十甲螺狮塘八闽树,二高祖永发,三高祖永富基此地而住守看祖坟,晋以后子孙遗记谨,我祖以光数典云,尔是为序,天高祖柳彰荣传世辈分排行:

彰永维鸿禧  德长正兰芳

荣华臣忠义  富贵庆佳邦

(注:白云区牛场乡黄官村柳家为荒田二高祖永发一脉的禧全祖母侯氏所生,小名为小应三,(小应三辈份应为德字辈),到我辈排行应为“兰"字辈。

011晴隆柳琼家老一辈是正字辈,这一辈是朝字辈,下一辈是汉字辈,

012岑巩柳家坝、铜仁左寨柳氏柳荣禄,印江毅忠公第六世后裔,元英之后,柳继四子,十五世纪中叶出任江西吉安府淑田县县尹,继而明皇勅封护国侯 子、孙、 后嗣回贵州住、岑巩柳家坝、铜仁左寨

字辈:

国天顺宗元  仁文大运开

全家增得泽  华明流英才

后面都是听说的,没有文字资料。

013湄潭县洗马镇梅子坝村双山组柳氏

四川搬过来的,老祖宗当时被抓壮丁抓走了,就留下他媳妇和两个儿子,后面派人出去找过,没找到。墓碑上好像是清朝光绪帝的时候。

字辈:

大玉金春仁,恒明应光华,

天高瑞景开,国恩庆家祥,

世泽昭宗远,时和政雁良,

福田祯富贵,上武壮帮强。

重庆各区县(渝北柳明恒提供)     

101綦江万兴柳氏綦江万兴柳氏支派入川始迁祖觉民公(王氏),生子文先公(陈氏),于大明神宗48年(1620年)携妻王氏离楚入蜀,首先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迁徙至当时的四川省遵义军民府,桐梓县夜郎里板厂沟落业,然后于大清顺治康熙年间从桐梓县夜郎里迁徙到重庆府綦江县万兴乡生基门口定居至今近四百年,已经繁衍生息到入川第十五、十六代。

字辈:

觉文彦安春  金廷宗荣万

仕光成正大  会泽在生灵

忠孝承祖德  诗书裕后昆

为善天必佑  永远振家声

102綦江郭扶柳氏始迁祖松公(黄氏),生子明政公(杨氏),从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出发,经湖广、四川内江、南川辗转迁徙到贵州,最后再从贵州到重庆,入籍重庆府綦江县郭扶乡繁衍生息至今。

字辈:

朝仕长文允  曰岐祯洪明

维德光秀毓  知国仲尧能

103北碚灯塔柳氏

钿金士一齐  玉映朝国文

忠信传家远  世代福德昌

104北碚另一支柳氏

圣子纯时  正有德昌

洪文翰秀  光显荣宗

105渝北柳家坡支系入川始祖柳枝茂(余氏)是康熙二年(1662年)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鹅掌大邱徒步远征到重庆渝北柳家坡定居,离开湖北时是弟兄三人(即枝茂公、枝蓁公、枝芳公)一同上路前来,但在途中其中一位不幸亡故,还有一位到了合川,但至今没有得到合川那边的准确材料证实。

字辈:

枝应舒元文  有子占朝廷

明德光天地  奇勲配乾坤

正兴承茂泽  笃字向儒林

信义芳延远,和睦万代登。

106合川柳家石坝支派

缙仕一元    玉映朝国    文明继兴 

荣承祖宅    忠厚传家    世代福德

克昌后昆    梦昭鸿业    笔练思权 

勋铭竹帛

107合川另一支派字辈

先继应(印)国正  天兴顺泽仁

忠源开维运  前良裕厚坤

108合川柳坤武支派原有20字:

提先玉文国  天启正乾坤

家庆兴万代  安乐得太平

续增20字:

承宗复泽后  祥瑞兆贤良

立志建伟业  明达吉运长

109城口柳氏

朝邦开泰,运国正兴;贤良明德,

家声远怀;仁世代昌,敬元登显;

爵崇礼应,文光孝友;恒思治顺,

和永发祥。

110垫江柳氏原有字辈排行(20字):

文兴多自唐,心正作忠良;

直道于今在,名传万世芳。

续增字辈排行(30字):

开元庆天普,定国贵安康;

霖霂地润泽,和煦显瑞祥;

仁德义勇信,敦厚家声扬。

原有的20加上现在续增的30共五十个字。

111黔江柳氏

世大祖宗元,仁荣太远开;

巨钼文呈少,辉永锡祥林。

112石柱柳氏

四大祖宗元,仁洪太兴开;

民军儒国政,光前玉后先。

113巫溪柳会来支派(45字)

芳鸿日必大,兴朝杨德惠;

景楚庆恩光,见帝宗宣宪;

同开甲继堂,惟心升进秀;

在锡斩辉凰,盛世先隆望;     

宏莫表国章。

114巫溪柳卫学支派(20字):

家官录卫红,登朝成忠健;

象国守()清,修其到要明。

115巫溪柳俊支系(40字):

原有字辈20字:

懋德廷宏祚,文英学士家;

有开方可泰,名誉世光华。

新添字辈20字:

继述辉先绪,相传重守成;

贤才徵焕发,风藻锡恩荣。

116巫溪新城柳氏

始迁祖柳庆联(龙氏),于民国时期从四川东道夔州府奉节县今白帝镇九盘子,首先是迁移到巫溪县后半乡石门里七甲后溪河白鹿架(后溪河今更名为后河)过渡,然后再迁徙到巫溪县新城乡定居。字辈:

春子杨生,庆恒昌荣;培德裕厚,

祖盛益远;光华永茂,世代长英;

忠孝仁慈,大振家声。

117巫溪乌龙柳氏  根据老人口传和墓碑碑文记载,本支派始迁祖柳应海,大约300年前在大清乾隆初期从湖广来到巫溪。本派在入川之前就开始使用今天仍在继续使用的字辈排行,从始迁祖的名讳可以判断,现在使用的字辈排行是在离楚入川之前就已经在湖广开始使用的,始迁祖就是“成林登应仕”的第四字“应”字辈。  从入川始祖第二代的“仕”字辈开始,就人丁极为兴旺居然有十三弟兄之多,至今已有大约300年左右。从湖广就开始使用的字辈排行如下:

成林登应仕,天顺国作安;

继配先之德,优久(秀)必大宽。

支派联系人:柳作志13896934485;柳作志之女柳淋15123474886。

118奉节太和柳氏

入川始祖世嘉公,二百多年前从湖南衡州府衡山县武阳乡米口里入川,入籍四川夔州府长江南岸朝阳乡都里十二甲墨家槽(今太和乡石盘村)。

字辈:

泰谨志隆伯,鳯应正茂垂;

昌国世廷远,傅家诗礼贻;

网常(维)忠孝在,立本绍先规;

书香长继起,科第振兴宜。

119奉节柳位中支派(60个字):世文得效永,崇兴显祖荣;

启裕后人盛,加官禄位开;

弼廷存正介,襄国任贤能;

福厚丁才广,根深瑞庆增;

勋名怀圣哲,耕读树云仍;

禋祀千秋享,典型亿叶恒。

120奉节新民柳氏

入川始祖朝阳公,系湖北省黄州府麻城县(洗脚河)生长人氏,兄弟三人一同入川。朝阳公入籍施南麂子渡,二弟向阳公入籍高粱溪,三弟奉阳迁居云阳。

字辈:

奉时永文,世大登高;长发其祥,

笃庆锡光;忠正道德,福寿荣昌;

崇本承斯,应兆元芳;宏绪轩典,

启开传章;朋存志厚,举远美良。

121奉节新城柳氏始迁祖柳尚南,湖北省黄州府麻城县洗脚河人氏,尚公于清朝乾隆13年即1748年离楚入川,迁徙到四川省夔州府北岸永里三甲黑岩头火麻石(今新城乡白瓦村)落户定居。字辈:

春子杨生,庆恒荣昌;培德裕厚,

祖盛益远;光华永茂,世代长英;

忠孝人慈,大振家声。

122奉节庙壪柳氏支派(30字)

是天成大玉,林发建忠正;

太和福占远,春茂继先贤;

郎运连科第,培定显名扬。

123奉节吐祥五马公平支派(20个字):

敬奉宗先(显)宪,同开甲第堂;

维新升俊(峻)秀,载锡展辉煌。

124奉节黄村柳氏入川始祖柳俊智,从湖南长沙安华翠柏村阴家桥,在乾隆年间迁入四川夔州府长江北岸永里五甲黄村乡。字辈:

启裕俊人盛,加官禄位宏;

登朝存正介,相国守忠清;

孝友遵书训,修齐道益民。

125梁平柳氏入川始祖柳公正成(配王氏),原籍湖北麻城高竿堰洗脚河。柳公讳魁,及顺、昌共三弟兄于大清顺治六年(1649年)颁布《垦荒令》后相约离楚入川,昌公中途而返。魁、顺二公入川后定居四川梁平高都(即现在梁平城北。原误为定居四川高邑,但据考证四川没有高邑,只有河北才有高邑,疑将梁平高都误为四川高邑),不久顺公病故。留在麻城还有弟、玉、平、衍、璜等兄弟五人。如果1863年柳公文联修谱时记载的高邑是指高梁山下的梁山县,目前的龙门镇乐胜村方向正好在古县府的左边。总之,入川具体年份和初始定居位置难以考证。字辈:

国仕文朝学,天德大庭儒;

纯兴善继祖,永诗玄承道。

126荣昌柳氏入川始祖柳作楫(配张氏),于大清康熙丁丑年(1697年)从湖广永州府零陵县雒川里諌山皆楼底塘迁徙到重庆府荣昌县褿智里地各银匠沟落业定居。柳作楫父亲柳国柱(配杨氏)共生五子(为、作、成、许、秉),柳作楫是次子。柳作楫(张氏)共生五子(一洪、一都、明龙、鳯、鏖)。

字辈:

作明学字文,静玉氏芳昌;

际年侦定能,华秀如春天。

127巫山柳德华支派(23个字):原有字辈:

国、正、天。

现在使用字辈排行(20字)

兴朝杨德教,景祚庆恩光;

敬奉宗先宪,同开甲第堂;

维新升俊秀,截锡展辉煌;

盛世宣隆望,洪谟表国章。

128巫山大溪柳氏(残缺)善阳发德道,……。始祖柳善权(配陈氏),墓地长蛇梁。

129云阳堰坪票草柳氏始祖柳春熙,其子柳世德于乾隆28年即1763年自四川岳池贩卖灯草迁入云阳堰坪高侍山搭二坡定居。再于嘉庆二年即1794年迁入云阳票草乡谭家村香樟溪定居。

字辈:

兴万茂春世,永廷光正大;

文武(朋)发(金)凤(代)

130云阳柳得举支派字辈(残缺)德正景文武(只有5个字)柳德举之前没有任何信息,柳德举之子柳正国(配李氏)在云阳县岐阳乡盐井村垮岩洞居住。

131云阳故陵柳氏始迁祖(失考),兄弟三人从湖北麻城出发,一支落于湖北青滩,一支落于奉节带溪,本支落于云阳故陵红狮镇边边街。

字辈:

先柏世昌达,永兴(远)长发祥;

正大光明致,红旗万国顺。

132云阳红狮南溪盛保柳氏始迁祖系何人等没有资料可考。

字辈:

志韩位静承,天隆(映仁呈)

洪必大;兴朝杨德惠,景柱庆恩(?)

133云阳南溪盛堡柳氏本支入川始祖柳增香,在雍正乾隆年间,率领子孙柳向龙等自湖南岳州府巴陵县永宁乡官桥村离湘入川,入籍四川省夔州府云阳县龙洞河。字辈:

增向定正永,兴朝杨德惠,

景祚庆恩光;敬奉宗先宪,

同开甲第堂;维新升俊秀,

戴锡展辉煌;盛世宣隆望,

宏谟表国章。

134云阳江口柳氏(残缺)远传家诗礼,志万代海(江)……始迁祖等等来历不详。

135云阳人和水口柳氏(残缺)元亨祥贞厚,诗书……始迁祖柳元伟,明清入川,入籍云阳黄石二道河杏子榜。

136云阳胜保柳氏这个支派的始迁祖的名讳,以及始迁祖是何时从何地迁来云阳县胜保乡方石村,已经无人可以说得清楚。字辈:

学先胜启,文明福徳;

朝生长首,寺要能光。

137云阳另一支派字辈(20个字):

元亨祥贞厚,诗书昌盛香;

仁义礼知久,国正天顺长。

138万州区小周镇柳氏入川始祖柳洪曰,从湖北麻城孝感洗脚河离楚入川,入籍云阳县巴阳镇向家沟。

字辈:

洪日大兴朝杨德惠,景祚庆恩光。

139重庆涪陵增福柳氏洪武二年(1369年),始迁祖柳毅忠公(陈氏)在大明王朝开国之初,奉命率军从陕西省西安府三原县出发离陕入黔,在黔北为朱明王朝开创设置思南、铜仁、石阡等府,经三年敕授将军,夫人陈氏加封诰命。在此经过八代人的长期繁衍生息,到第九代为本分支始迁祖朝发公(何氏)于大清康熙(1662--1722年)王朝年间,与其弟朝彰公(杨氏)一起,从贵州省思南府印江县携眷离黔入川,从此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本分支入川之后经过数年最后选择在四川省涪州府之红沙子尖山子梨树坪全善桥坎上(今涪陵区增福镇和三合镇)落业定居繁衍生息至今。本支原有派行20字,数年前重修家谱时又增加20字,前后共有40字。

世大洪才进,文明尚国光;

春长希太运,永兴作贤良。

天地仁义和,强胜立嘉业;

正泽现维权,朝远定安庆。

140重庆南川大观柳氏本支始迁祖朝彰公(杨氏)为离陕入黔始祖柳毅忠公(陈氏)之第九世孙,在大清王朝康熙(1662--1722年)年间从贵州省思南府印江县携眷与戚戴公等离黔入川,最后在四川省南川县丰里下六甲构树湾落业定居繁衍生息至今。与此同时还有一同前往的兄长朝发公(何氏)最后选择在四川省涪州府增福乡繁衍生息至今。本支派字辈派行28字如下:

世大洪才庆福长,春和正明永荣芳;

文章尚国光先德;忠孝成家裕後昌。

141重庆大足回龙柳氏  重庆大足回龙柳氏家族主要分布在重庆市大足区回龙镇。    本支派原来曾经是有家谱的,但遗憾的是在1961年大办公共食堂时搬家不慎将家谱搬丢了,从那以后就没有家谱了。本支派始迁祖为“思”字辈的柳思明和柳思义兄弟二人。其中一人留在贵州,一人来到重庆大足。由于家谱遗失,究竟是哪一位在贵州哪一位到大足,已经无从查考。        这两位老祖宗是在清朝康熙皇帝中期的1690年左右响应清朝政府号召,一起同时离开湖北麻城孝感乡首先进入贵州,其中一位“思”字辈始迁祖在中途就留在了贵州,还有一位“思”字辈的老祖宗就是大足回龙这个支派的始迁祖,最终来到了大足回龙这个地方时,已经几乎到了人满为患地步,没有立足之地了,最后是在他人让度的一片土地上落业定居,开始繁衍生息直到今天。大足回龙柳氏支派20个字字辈排行如下:

思培均春德,懋廷开元勋;

定国忠兴永,世代发功卿。

经过三百多年的繁衍生息,现在已经到了入川以后的13代“忠”字辈和第14代的“兴”字辈了。    这个支派从“思”字辈分开的另一个分支在贵州繁衍生息,希望能够通过今天的互联网寻找到贵州的这个支派。       

山西大槐树侯姓家谱的排法:明、纪、开、文、运、家、升、旗、进、扬、国、恩、传、世、远、祖、德、延、年、昌。侯姓,主要来源有五支:出自姬姓;黄帝时史官仓颉的子孙有以侯为氏者;出自姒姓;春秋时郑国共叔段之子共仲被庄公赐姓侯;以及由改姓而来或其他。侯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230位。

侯姓人口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029%。尤以湖南、安徽、河北、辽宁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侯姓约占中国汉族侯姓人口的百分之48%。

我们姓侯的在各地用于辈分的字并不一样,例如我熟悉我们当地的辈分用字是玉、关、贵、书、成、立……显然是和你们不一样的。但是我们侯姓在外有统一的计算辈分的说法,就是以世论代。比如我,知道在当地我是“成”字辈,但同时家人又在我们小时候就告诉我们,我这一代是侯姓认识的二十一世。由此可见,我们以“世”排辈的的说法可能更科学一些。

祝福我们侯姓人家人丁兴旺,万事顺达!qq:413136663

四川简阳侯氏族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严正相编辑 民国三十年(1941)石印本 二册;北图 四川图;四川高县上启侯氏族谱一卷(民国)侯泽金纂民国十六年(1927)钞本 四川高县落润乡红星村晒坝生产队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四十八年。近千年来,侯姓人绝大部分分居在桂北湘漓两水的发源之地和山区,吃苦耐劳,为开垦山区荒原,发展山区生产,保护山区资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侯姓人勤耕勤读,据兴安董田侯蒙家族家谱记载,在明清时代,有侯蒙的六代到十一代孙共10人到北京、山东、山西、浙江、广东、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市赴任未归,在那里繁衍后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侯姓青年读大学、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如兴安镇的侯波,从上海大学毕业后,就东渡日本留学深造;资源县梅溪坪水底农民侯光南的4个子女和侯光献的3个子女,都大学毕业,成为有较高文化的侯姓家庭。 后魏时有中山人侯洛齐,本为侯姓,后为仇氏养子,故改仇姓。太武帝时,他以平凉州功高,拜为内都大官,其后渐成望族,成为中原仇姓一支。

缑姓 缑氏家谱 缑姓起源 缑姓名人 缑姓的来源 缑姓简介

一、姓氏源流 缑(Gōu 缑)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起源于西周,以封邑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西周时,有卿士大夫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