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浙江省江山市)详细资料大全
江山市,浙江省衢州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是浙江省的西南部门户和钱塘江源头之一。1987年撤县设市。2017年,区域面积2019平方公里,人口614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6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545元和21932元,增长91%和99%。浙赣铁路复线和黄衢南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主要景点有江郎山景区、清漾景区、廿八都古镇、浮盖堆石洞群、和睦彩陶文化村、仙霞岭景区、戴笠秘宅、石鼓峡谷、月亮湖景区、市区景观等。
江山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白鹅之乡”、“中国白菇之乡”、“中国蜜蜂之乡”、“中国水泥之乡”、“中国木门之都”、“江南毛氏发祥地”、“ 祖居地”、首个“中国村歌之乡”、“中国幸福乡村”。
2017年6月,江山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2018年10月,获得“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2018年11月,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江山市 外文名称 :Jiangshan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浙江省衢州市 下辖地区 :2个街道、12个镇、6个乡 驻地 :中山路118号 电话区号 :0570 邮政区码 :324100 地理位置 :浙江省金衢盆地西部 面积 :2019平方公里 人口 :614万(2017年) 方言 :吴语-吴语金衢片-江山话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北部湿润季风气候区 著名景点 :江郎山、廿八都古镇、清漾 祖居地、戴笠故居等 机场 :衢州机场 金华义乌机场 火车站 :江山站 车牌代码 :浙H 行政代码 :330881 GDP :30164亿元(2017年)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地势,水文,自然资源,人口民族,经济概况,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地方文化,风俗,宗教,方言,地方特产,旅游景观,资源概况,江郎山,浮盖山,月亮湖,仙霞关,清漾村,廿八都,城市荣誉,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江山为姑蔑一部分。春秋末国属越国,战国后期属楚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属会稽郡太末县。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太末县为末治县,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恢复太末县名。先后属末治县、太末县。东汉初平三年(192),析太末县西部置新安县,属会稽郡新安县。三国时期孙吴宝鼎元年(266),划会稽郡一部置东阳郡,属东阳郡新安县。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信安县,南朝陈天嘉三年(562),东阳郡改为金华郡,隋朝初年,又易名婺州,大业三年(607)复为东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析信安县之南川置须江县,以城南有须江得名,隶属越州总管府衢州,为江山建县之始。武德六年,属婺州管辖,垂拱二年(686),恢复衢州,江山属衢州信安县,689年复置须江县,属衢州。 五代后唐长兴二年、吴越宝正六年(931),钱镠因县南有江郎山,改须江县为江山县,南宋咸淳三年(1267),改名礼贤县,1276年复名江山。 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后,属衢州军政分府管辖。民国元年,直属于省。三年,省以下设道,属金华道,16年废,24年,属省第五行政督察区,37年,改隶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6日,江山县解放。7月1日建浙江省第三专区,属第三专区;10月,第三专区改称衢州专区,属衢州专区。1955年改属金华专区。1985年分设金华、衢州两市,属衢州市。 1987年11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江山县,设立江山市(县级),属衢州。 行政区划 2000年,江山市辖15个镇、14个乡。 江山市区点阵图 2005年12月31日,江山市辖2个街道、13个镇、6个乡:虎山街道、双塔街道;上余镇、四都镇、贺村镇、淤头镇、凤林镇、峡口镇、长台镇、石门镇、大桥镇、清湖镇、坛石镇、新塘边镇、廿八都镇;张村乡、保全乡、碗窑乡、大陈乡、塘源口乡、双溪口乡。 截至2012年6月,江山市辖2个街道、12个镇、6个乡:廿八都镇;张村乡、保全乡、碗窑乡、大陈乡、塘源口乡、双溪口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属衢州市,是浙、闽、赣三省交界处,东经118°22′37″至118°48′48″和北纬28°15′26″至28°53′27″之间。东北面柯城区,东邻衢江区、遂昌县,南毗福建省浦城县,西部与江西省玉山县、广丰县接壤,北连常山县。南北长7075公里,东西宽4175公里,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 江山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江山市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其中平坂和溪间谷地占112%,山地丘陵占888%,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为河谷地带,整体为不对称的“凹状”。市域东南部为仙霞岭山脉,从福建浦城与江山市交界处枫林关入境,往东延伸,以中山为主,山势陡峻,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05座,最高峰15003米;西北为怀玉山支脉,从江山大桥镇杨岗入境,为江山与常山的分界线,以低山为主,山势较缓,最高峰湖山尖8954米;中部为河谷盆地,东起江山四都一带,呈长条状向西南延伸至江西省境内。盆地内,江山江两岸,峡口至茅坂段为冲积平原,西部为红岩低丘,东北部长台溪切穿和睦一带高丘,形成山前的红土低丘和冲击扇。 气候气象 江山市地处中亚热带北部湿润季风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兼有盆地气候的某些特点,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光照充足,降雨充沛,雨热同期。多年平均气温为170℃,无霜期为2497天左右,因地形影响,市域内雨热水平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中北部海拔250米以下河谷丘陵和平坂,年平均气温在17℃以上。南部中、低山地,年平均气温不足17℃。1月平均气温海拔2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在5℃以上。 地势 江山市地势南高北低,仙霞岭斜贯东南,怀玉山支脉盘亘西北,最高处为南部大龙岗,海拔15003米,最低处北部渡船头,海拔73米。 水文 江山市年径流总量2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205亿立方米,地下径流23亿立方米。主要河流为江山港江,为钱塘江的上游支流,属山区性河流,落差较大。水位、流量、流速的变化,深受降水变化影响,变化量较大。汛期一般出现在每年4月以后,特别是5-6月为降水集中的梅雨季节,汛期河水含沙量高,枯水期出现在7-8月伏旱期及以后时期。 自然资源 耕地5039万亩,其中水田4034万亩;水面613万亩(可供养殖23万亩);山地231万亩,其中黄土丘陵76万亩。水力发电可开发量881万千瓦。地下矿藏有石灰石、萤石、白云石、原煤、石煤、磷矿石、铝土、粘土、大理石、花岗岩、矽灰石等20余种。 人口民族 江山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江山市常住人口为4679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733万人相比,十年共减少054万人,下降114%。江山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199万人,占425%。 江山市常住人口 有家庭户175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496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4人减少028人。 江山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45万人,占5012%;女性人口为2334万人,占498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1下降为10049。 江山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30万人,占1773%;15-59岁人口为2960万人,占6327%;60岁及以上人口为889万人,占190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93万人,占126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36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5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1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88个百分点。 2017年全市年末户籍人口616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162万人,女性人口3003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3%和487%。全年出生人口9093人,出生率为1475‰,死亡人口4497人,死亡率为729‰,与2016年相比,2017年全市出生率上升258个千分点,死亡率上升15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上升745个千分点,变动相对较大。 经济概况 2013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35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9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13198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8247亿元,增长93%。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及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188%、107%和101%;非营利 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5%,营利 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体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 2017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01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96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14719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3249亿元,增长100%。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8%,住宿餐饮业增长65%,房地产增加值增长39%,交通运输业增长82%,金融业增长69%,营利 业增加值增长266%,非营利 业增加值增长44%。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80:491:429调整为73:488:439。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49025元,合7261美元,比上年增长83%。 第一产业 2013年,江山市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 2013年,江山市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9594公顷,比上年增长0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7189公顷,增长10%;油料播种面积9750公顷,下降21%;蔬菜种植面积8446公顷,增长17%;果用瓜种植面积502公顷,下降110%。 2013年,江山市全年粮食总产量2318万吨,比上年增长15%;油料产量153万吨,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食用菌产量1053万吨,下降93%;果用瓜产量161万吨,下降83%。 2013年,江山市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99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934公顷。森林面积138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84%。累计建成生态公益林面积805万亩。 2013年,江山市全年肉类总产量为711万吨,比上年下降27%,其中猪肉596万吨,比上年下降32%。全年生猪出栏11917万头,下降84%;家禽出栏8796万羽,下降07%。蜂蜜产量20500吨,牛奶产量20吨。 2013年,江山市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连续五年荣获全省优秀县(市)称号。成功建成中国幸福乡村15个,五类单项创建达标村42个。完成农村住房改造5338户,拆除旧屋9082户。完成整治村15个,建成农村沼气池96个,容积8750立方米,新增沼气用户540户。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覆盖率达100%。新增省级农家乐特色点1个,全市农家乐累计接待游客2038万人次。全年累计培训农民13352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5686人。安置异地搬迁农户2193人。 第二产业 2013年,江山市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9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完成总产值32737亿元,增长101%,其中:重工业24715亿元,增长116%;轻工业8022亿元,增长60%。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2108亿元,增长95%,产销率达到981%。全年完成工业出 货值2747亿元,增长169%。 2013年,江山市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289家,比上年增加5家。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72家,增加7家。大中型企业达到22家。 2013年,江山市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化工行业完成产值3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建材行业产值2686亿元,下降07%;电气机械及器材行业产值9715亿元,增长66%;竹木加工行业产值4188亿元,增长77%;金属制品业产值1440亿元,增长1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1127亿元,增长267%。 2013年,江山市建材行业中水泥产量976万吨,比上年增长60%。黑色金属冶压业中钢材产量43345吨,增长316%。纺织、服装类产品中纱产量8627吨,下降156%;服装产量316万件,增长211%。全年发电量633亿千瓦时,增长190%。 2013年,江山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488亿元,比上年下降15%,其中利润总额2429亿元,增长25%。 2013年,江山市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全市41家纳入建筑业统计范围的资质建筑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291万人。全年建筑企业施工面积683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646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3年,江山市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299亿元,增长53%,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106万户,下降108%;年末行动电话用户达4755万户,增长19%。电话普及率(含行动电话)为958部/百人。 2013年,江山市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701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6%,国内旅游收入3951亿元,增长311%。全年入境的旅游者36940人次,在入境的旅游者中:外国人15265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21675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56246万美元。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11家,客房总数1012间。 交通运输 江京台(黄衢南)高速、浙赣线铁路贯穿全境,上海、杭州两趟动车组在江始发,建有浙西最大的铁路货运场;205国道、48省道、46省道及县乡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公路货运周转量达295亿吨公里。市区距衢州机场40公里,沿高速公路到杭、沪、甬大约3-5小时。杭长客运专线途经我市并设站,建成后江山至杭州1小时可到达。 山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是浙江省的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浙赣铁路复线和在建的黄衢南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连线浙闽皖的205国道和经衢州直达杭州的617省道以及通往玉山、广丰等公路干线均经境内,通车里程65505公里。 2013年,江山市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27787万吨,其中:铁路3057万吨,增长54%;公路2473万吨,下降37%。2013年,江山市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233768万人,其中:铁路5468万人,增长117%;公路2283万人,增长11%。2013年,江山市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52937辆,比上年增长166%,其中载客汽车41005辆,载货汽车10296辆。全市机车拥有量39359辆,增长08%。2013年,江山市年末全市各类公路里程18926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75702公里。 地方文化 风俗 风味食品:米糕、薯花、米焦、米豆腐、麻糍、粽子、年糕、猕猴桃乾,清明果。 节日:除夕与春节、立春、元宵、清明、立夏、端午、六月六、中元、中秋、重阳、冬至。 宗教 佛教:南朝萧梁时代,佛教传入江山。县内较早的寺庙,有建于梁天监五年(506)的峡口国泰寺,建于天监十八年的城内海会寺(初名龙华寺)、施水寺等。五代后晋天福七年(942),湖州兴国寺高僧法湮在张村乡琚丰村建琚源寺。 道教:据旧志记载,唐贞元初,鄱阳(今江西波阳)人詹妙容曾在江山修炼。解放后,道士法事活动渐少。 基督教: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德籍传教士汤铭星来江山传教,建立中国内地会福音堂江山分堂。民国14年(1925),上海基督教内地会派加拿大籍传教士韩耀基(女)、高维义罗(女)来江山传教,在县城文明坊樟树巷设教堂,称江山基督教内地会。 方言 江山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金衢片。 境内方言主要有江山话、廿八都话两种。江山话属吴语,通行于江山市,南部(上路乡)与北部(下路乡)略有差别,不影响彼此交际。廿八都话属官话,当地人称“正字”,通行于廿八都镇。 地方特产 江山绿牡丹茶 江山绿牡丹茶又名仙霞化龙,因色泽绿翠,形似牡丹,产于仙霞岭而得名。 江山白羽乌骨鸡 江山白羽乌骨鸡是中国珍贵鸡种之一,属药、蛋、肉兼用型良种,原产浙江省江山市的坛石、城关、清湖、淤头等乡,1980年开始逐渐向省内外推广,全省年饲养量达20万羽以上。 江山白菇 江山白菇”是由浙江省江山市农科所于1989年选育成功的白色金针菇,经浙江省农业厅组织多点试验,于1996年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命名为“江山白菇”。 旅游景观 资源概况 江山市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之一的国家AAAA级景区江郎山,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黄巢起义遗址仙霞关,以及清漾毛氏祖居、保全戴笠老家、浮盖山、峡里湖、月亮湖等150多处景点。 江郎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江郎山位于江山城南25公里之江郎乡。古名金纯山、须郎山、玉郎山(据《方舆胜略》)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文思博要》云:“有江氏三兄弟登巅化为石,故又名江郎山”。 江山江郎山 江郎山主峰海拔824米,主景区由三石峰、十八曲、塔山、牛鼻峰和仙居寺等五部分组成,是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以雄伟奇特著称。山巅有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360余米,形似石笋天柱,状若刀砍斧劈。三峰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俗称“三爿石”。堪称“神州丹霞第一峰”。 浮盖山 浮盖堆石洞群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境内,系古代地壳运动形成的原始生态景观,因山巅有巨石为盖,若浮若动,故名。为江郎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浮盖山有四怪:云怪、石怪、洞怪、泉怪。 月亮湖 江山月亮湖是国家水利风景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蜂业示范区、国家级蜂产品基地。因坐落在江山最有名的太阳山下,取阴阳对应和山水相映成趣而得名。 江山月亮湖 旅游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旅游区出土的国家二级文物春秋时期的打击乐器——青铜编钟六枚;有省文保单位——宋代碗窑遗址群;有粟裕将军战斗在月亮湖区的红军标语等遗迹;有神韵尚存的千年古刹——石壁寺;有夏天无山蚊的千岩洞;有古建筑——深渡祠堂,据传明正德皇帝曾赐匾“义门世家”;有农家乐12家;野外拓展训练有:跳出真我(高空单杠)、迈向成功(空中断桥)、巨无霸天梯、水上缅甸桥、信任背摔等项目;有宋代进士建宁府推官柴元彪及柴登孙歌颂湖区石壁寺等景观的不少诗篇;有很多湖区美丽的神话、传说流传很广,并见于诸多报刊,更有长篇小说《神奇月亮湖》早已出版发行;月亮湖有7大湖湾24岛,最大的野趣岛108亩。岛屿大小不一,形态各异;5877公里的湖岸线迂回曲折,极富变化;旅游区总体规划面积903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湖面开阔、山川秀美、空气清新、炎暑清凉,有“水上天然氧吧”之美誉。 仙霞关 据史载,唐末黄巢起义军进军福建时,开辟此山道。这里关雄峡险,为浙闽赣三省要冲。素有“东南锁钥”、“八闽咽喉”之称。位于茫茫仙霞古道上之仙霞关,现存关门四道,皆以块石筑砌。 头关主要景点有松风亭、“东南锁钥”石碑、双宝树、浣霞池、天雨庵(即关帝庙遗址)、冲天苑暨仙霞岭史料陈列馆、黄巢石像及沙孟海题刻《菊花诗》碑等。二关有甘泉、霞岭亭、率性斋遗址。三关有古碉堡遗址。四关有福口亭。仙霞岭北保全地方有戴笠老家。仙霞关1963年被列为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岭南的廿八都古镇,保存著大批古建筑群,具有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公元878年,黄巢起义军经江山仙霞岭直趋福建建瓯,开辟仙霞古道,设仙霞关。现存四道关门,五公里麻石垒砌的古道,为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黄巢起义遗址。第一道关门,高55米,长60米,关墙厚3米余。 清漾村 清漾村,是个贵而不富的进士村,史料考证, 韶山家谱中所记“毛氏祖居三衢”中的“三衢”,即指这个历史上共出过6个尚书,80个进士的清漾村。 北宋龙图阁待制,清漾廿七世孙毛渐,于宋元丰六年(1083)始纂《清漾毛氏族谱》,记录了毛氏的繁衍、迁徙情况。后经历代后裔的不断修续,形成拥有天、春、夏、秋、冬、地、内、外集,总计67卷。清同治八年续修的《清漾毛氏族谱》,被列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廿八都 廿八都为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历史上是边区的重要集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主要特色:公共建筑——民间工艺——文艺活动——格扇窗——门与门拱——木雕——石雕——彩绘壁画。 城市荣誉 2018年9月11日,江山市入围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拟批准名单。 2018年11月10日,荣获“2018年度中国十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奖。 2019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上里古镇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具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6处。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
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小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现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现在这里还是影视作品的外景地。2013年6月5日挂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上里镇 外文名称 :shangli town 别名 :上里 行政区类别 :中国西南 所属地区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 下辖地区 :9个村,62个合作社 驻地 :上里镇五家场 电话区号 :0835 邮政区码 :625000 面积 :758平方公里 人口 :10790人(2006年) 方言 :四川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著名景点 :文峰塔、舍利塔、清代立交桥 机场 :成都双流机场 车牌代码 :川T 景点级别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景点美图,地理环境,建筑格局,名称含义,历史沿革,人文历史,概况,近况,建制人口,自然气候,主要景点,文峰塔,舍利塔,清代立交桥,双节孝牌坊,九世石牌坊,红军石刻,韩家大院,二仙桥,“二仙桥”由来,白马泉,经济概况,风土人情,年猪节,年猪饭,旅游指南,旅游季节,线路推荐,古镇住宿,特色美食,旅游景观, 地理环境 上里东接名山、邛崃,西接芦山、雅安,坐落于四县交接之处,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所谓的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已出现。 它以四川为起点,经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 也称“蜀身毒道”,总长200公里,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南方丝路”对世界文明也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上里古镇古时为南方丝绸之路。也是临工古道进入的重要驿站。 上里居于两河相交的夹角内,民间传为“财源”汇聚的宝地。古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石板铺街,还有“十八罗汉朝观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桥”为代表的8座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 建筑格局 上里古镇的建筑格局具有以民居为主的空间特色,建筑风格仍以明清时期的为主。古镇的街道主要呈“井”子布局,且都不宽,两边全是老式的铺面。古镇以木结构为主要建筑,寓“井中有水,水火不容”之意,以水制火孽,祈愿小镇平安。 上里镇 名称含义 上里镇古时有5家大姓聚居,俗称“五家口”,即是:韩、杨、陈、张、许五大家族群聚。关于五大家族的传说更是各有千秋:韩家银子(官商钱多)、杨家顶子(官宦世家)、陈家谷子(屯粮大户)、张家棍子(骨科习武)、许家女子(漂亮勤劳),其中的故事耐人寻味。 上里镇 历史沿革 上里镇历史悠久,根据境内尚存的文物记载,古镇初名“罗绳”,是取其昔日古道上的驿站、关隘之意,是巴蜀平原通往外民族地区的关卡之一。到了明末清初,由于古镇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日益繁荣,便以五大姓氏更名为“五家口”, 至今仍流传着这五大家庭的各自千秋,即:杨家顶子(官宦仕家)、韩家银子(经商钱多)、陈家谷子(粮田众多)、许家女子(长得标致)、张家碇子(习武卖药)。 解放后,依据陇西河的流向,上游所在的乡划为上里。古镇人口探源,据史书记载,这里汉以前为青衣羌人领地,汉至隋归严道县管辖,隋末唐初曾一度隶属临邛郡,尔后归雅州府。 古时的西蜀称“西南夷”为开发这片宝地从先秦到明清间,曾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如秦灭赵国后,徒赵国臣来巴蜀,汉代迁楚国臣民来青衣,明末清初又一次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移民。 上里早期为民族聚集区,民族中主要以本地土著的巴蜀民族——青衣羌人为主。由于南方丝绸之路的不断繁华,常有外地民族来此定居,他们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境外文化同当地文化融合成了统一的汉文化,至今给我们留下遍及全镇的文物古迹,使参观者常常陷入史海沉钩之中。上里镇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北部,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亦是近代红军长征过境之地。 上里镇 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拥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8处,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革命老区和“四川省十大古镇”。 古有诗云:“二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正是对上里古镇生动形象的总体描绘。二水环绕的古镇内明清建筑错落、古树参天,茶马古道上唐宋文物遗迹众多,近代红军石刻标语随处可见。 让往来游客踏石板道上体味历史的沧桑,漫步于小溪流水边享受怡人的田园风光,站在古老的石桥上领略自然的恩赐,沉醉在白马灵泉边聆听古“罗绳”兴衰的故事…… 人文历史 概况 古镇民居保存得比较完好,多为青瓦民居,街中心有宽展的戏坝子,原有的二重檐歇山顶戏楼,是川中场镇不多见的巧妙设计。现存多座石桥,其中以“二仙桥”为代表。上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所以经济不发达。但诸多非农业成份的渗入,也使小镇的经济有所发展,在规划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格局。 上里镇 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经上里并驻扎半年之久,在镇内留下的数十幅石刻标语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革命历史文物。 正如《中国古镇游》一书中的记载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川西北调研组朱晓林博士(上海同济大学)写道,“镇内石板铺街、木屋为舍、建筑群高低错落、古风宛然;大院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飞阁流丹,镂空细刻、曲尽其妙,……均为清代佳作;从现状总体风貌与居住建筑群规模而言,上里镇是保护的相当完整的乡土聚落。” 近况 当今,《聊斋志异》《山那边好地方》《今夜不回家》《被告山杠爷》等一批影视剧将这里作外景地,到这里来的游客逐年增多。与繁华的江南古镇相比,或者与阆中相比,上里多少透出乡间的感觉,也不是那么著名,不象周庄或者阆中那样的游人如织,尽可以在一派川西民居风格的寂静中徜徉,在山水掩映中的田园里出神…… 上里镇 根据境内尚存的文物记载,古镇初名“罗绳”,是巴蜀平原通往关外民族地区的关卡之一,从这里到邛崃至芦山和雅安,各为一日行程。这五大家庭各有千秋,很久以来就流传着“杨家的顶子,韩家的银子,陈家的谷子,许家的女子,张家的锭子”的说法。 所谓顶子,是说杨家诗书传家,世代官宦;银子,是说韩家世代经商,积聚了大量钱财;谷子,是说陈家田产广阔,粮食丰足;女子,是说许家的女儿品貌双全,勤劳善良,持家有方,各户争相聘娶;锭子,国语叫拳头,是说张家有习武传统,个个骁勇善斗。 如此形象生动的说法,勾勒出了古镇的人文轮廓。三个女人一台戏,五大家族更是好戏不断。想当年上里的狭窄的石板街上,官场、情场、商场、农场都成了家族们的竞技场。这里能不发生故事吗? 建制人口 上里镇幅原面积758平方公里,共辖9个村,62个合作社,截止2006年底总户数为3208户,总人口10790人。农业户2982户,农业人口11242人。其中,辖区9个村包括箭杆林村、五家村、治安村、共和村、七家村、六家村、四家村、庙圷村等。 自然气候 上里镇东、北、西三面为丘陵山地,中南部为山丘围合的平坝。城镇边缘东、南、西三面分别由河流小溪围绕,白马泉则处在镇东北的一条沟谷之中。 上里镇 本区最高峰黑岩坪海拔1725米,与天台山相连,河谷平坝为农田,最低处海拔905米,山丘岭上林木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质量较佳,无污染。 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的气候特征。 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山羊、野兔、野猪、麂子、杜鹃、画眉、老熊、锦鸡等兽类、鸟类和两栖爬行及大量森林昆虫。森林覆盖率近80%。 主要景点 文峰塔 文峰塔又称字型档塔,建于清同治五年。塔下有字纸炉,为上里古代官宦人家和文人燃烧字纸之用。 舍利塔 相传是隋文帝杨坚为感谢尼姑智仙对自己的抚养之恩,诏令全国各座名山修建佛塔供奉智仙的舍利子。 清代立交桥 高桥建于清干十四年。为三卷供桥,桥下东西两端各有一人行道,桥上、桥下东西两端各有一人行道,桥上、桥下皆可通行,又称清代立交桥。 双节孝牌坊 双节孝牌坊建于清道光十九年。清廷为褒扬韩家姑媳二人守节,敕建旌表节孝牌坊。 位于古镇南四家村昔日古道上(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坊上横额镌刻“双节孝”三字,脊顶下正中精调“圣旨”二字。 该坊结构为四柱三间十二翼出檐多脊,镂空石雕彩绘,采用当地优质石英红砂岩石建造。通高1125米,进深3米,基座宽78米,出檐11米。 坊上图饰花纹、历史故事、戏曲坊面、匾额对联等,自然古朴, 镌工精细,造型灵巧,栩栩如生,一只只飞禽走兽扬威于坊上,一组组戏剧场景展现在画壁之间。石坊建成后施石青、石绿、石红、金箔等彩绘。 坊前30米处左右竖立12米高六棱四方双斗石桅杆一对,更显得气势雄伟。 九世石牌坊 九世同居石牌坊建于清嘉庆六年,记载了陈氏家庭九代同居、人口逾千、共聚一堂的历史,被誉为是汉族第一大家庭,因两次受到朝廷嘉立家谱石坊。 位于古镇东陈家山犀牛望月处的“九世同居”和“陈氏节孝”石牌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九世同居石牌坊,系陈氏家族自五代迁居上里,一直延至第九代,一家人口逾千,共聚一堂,在当代被誉为是中国汉族最大一个家庭,曾两次受到朝廷嘉奖而立家谱石坊。另一座因陈氏家族中一妇女守节,奉旨而建贞节坊。两座牌坊呈一字型排列,坊前30米处立八轮双斗雕花石桅杆一 对。 红军石刻 1935年6月至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经雅安在甲金山下的达维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上里古镇境内尚存有红军石刻标语七十余幅,绝大部分集中在古场镇内,是雅安市境内尚存红军石刻标语最多的一个乡镇,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方面军继续北上,四方面军因受错误路线影响而南下。红军在上里境内驻扎期间,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成立名为 “认真、德诚、紫光、崇安”等四个代号的政治部,并刻下七十多幅标语,如:中国 十大政纲、 是穷人的政党、赤化全川、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红军是北上抗日的主力军等。 上里镇 红军离开后,当地民众用石灰和泥土将其石刻标语覆盖保护起来,解放后又将其覆盖物去掉,使这批珍贵的革命文物又恢复原貌,成为今天对广大民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实物教材,雅安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雅安市人民 于1985年7月将红军石刻标语批准公布为雅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雅安市被命名为革命老区。 如今,当年红军长征时留下的石刻标语仍保存完好,现已将散存的部份石刻标语集中在白马泉院内,拟修建红军石刻陈列室,便于进行展示和宣传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韩家大院 上里古镇保存完好的韩家建筑群有两处,一位于四家村,一位于古镇内。大院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院内雕刻历经三代人方完成,雕刻内容以戏曲和历史典故为题材,其独特的镶嵌式雕刻工艺,实为民间一绝。 韩家大院位于上里镇四家村,始建于清道光年前。该大院独具地方建筑特色,采取穿斗式木结构青瓦屋面组成的四合天井古建筑群,接近地表处采用石墩做柱基,石板铺地和嵌镶地角坊。 此种形式的建筑有较高的抗震和防潮性能,在雕刻装饰上:以门窗、桌台、墙壁隔板、栏板、檐枋、裙板、檐帘等,以变化无穷的民间雕刻艺术展现了淳朴的造型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通过匠人们丰富想像力以及独特造型手法,创作了千余幅精品,装饰在建筑物各个表面和室内陈设家具上。所有雕刻艺术品给人留下了民间装饰美的享受。该大院已于1985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仙桥 二仙桥位于古镇西约200米处的陇西河上,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初第一、二次建成后均被洪水冲毁,第三次再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成,该桥为高卷拱单孔石桥,桥面两侧有石栏,此桥与周围山峦、河水、田野相映有江南水乡美景之感。 站立于桥上物影倒影水中,充满著诗情画意,桥南田野间耸立着数十座馒头小山包,人称“十八罗汉拜观音”;桥北为天台山,如遇晴天可观尝到天台山脉由由山脊构成的巨型卧佛。 二仙桥始建于清干年间,二仙桥得名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建桥竣工之日,附近州县名士前来祝贺,宴罢人们来到桥头准备踩桥定名,不料有两位乞丐坐在桥头拦住踩桥人……众人乾,二乞丐跃入水中,及刻显出两个“石包”,众人大悟,认定此二人并非乞丐,而是两位神仙,于是便将此桥定名为“二仙桥”。 “二仙桥”由来 位于古镇西约200米处的陇西河上的二仙桥,是单孔石拱桥,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桥与周围山峦、河 水、田野相映,有江南水乡美景之感。该桥面两侧有石栏,正中雕刻龙头、龙尾,桥头坚一宝塔,正面浮雕神像和二仙桥三个大字,塔壁阴刻文字,记述了曾先后三次建桥过程。关于三次建桥,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清乾隆初,为方便两岸居民生活交通,拟在陇西河上修建拱桥。前两次均在建成之即遭洪灾而冲毁。 上里古镇石牌坊 后经高人指点,得知是河内居住龙族肆意游走造成洪灾,冲毁桥梁。于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居民再次修建,并在桥身两侧分别刻龙头、龙尾,取“镇龙”之意,示将龙压在桥下,避免洪灾发生。说来神奇,第三次建成后历经一个半世纪,都未发生洪水毁桥的灾害。 至于“二仙桥”名的来历,民间相传当第三次建桥竣工之日,附近州县名士前来祝贺,宴罢人们来到桥头准备踩桥定名,不料有两位乞丐坐在桥头上拦住踩桥人……众人干涉,乞丐跃入水中,及刻显出两个石包,众人大悟,认定此乃非乞丐,而是两位神仙,于是便将此桥定名为“二仙桥”。 白马泉 白马泉始建于唐贞观元年,宋乾道元年诏封泉池为“渊泽侯”。该泉是全国独具特色的十大恒温间隙泉之一,因起潮落潮潮均能听见马蹄的声音而得名。 白马寺始建于唐代末年,位于龙头山麓的南丝绸古道旁,与天台山一脉相连。寺内现存的巨石石雕观音、唐代凿挖的古圣井尤为罕见,寺内还存有明代的钟亭、照壁、石雕兽、佛道两家的石刻香炉等。 喷珠泉终年不枯,泉池随时都可见串串珍珠般的气泡从池底喷出。池边立有清代雅州太守黄云鹄题写的“喷珠泉”碑。 白马泉的传说 白马泉所在地,历史上的佛教圣地,该泉原名“龙渊”,仅是一滩水。相传唐僧西去取经分南、北两路,南路曾经过白马泉。唐僧进庙膜拜,白龙马等候于寺外,因口渴饮用泉水。 此泉水与东海相连,见龙马便涨潮朝拜。当地僧人见状倍感神奇怪,唐僧一行离开后,立即围泉水建池,原为解决生活用水,后住持高僧得菩萨点化,得知得知原委,将“龙渊”奉为圣泉,并改名“白马泉”。现白马寺内香炉上,仍雕刻有以唐僧取经为主题的浮雕装饰。 众所周知,白马泉于宋乾道元年丁玄(公元1165年),因川西南连续三年大旱,附近州县官民到此求雨。巧遇泉池涨潮,随之风云交加,天降甘露,禾苗反青,皱章上述,封泉池为“渊泽侯”。传闻当时观音菩萨路径此地,见当地百姓遭受旱灾,大发慈悲,倾净瓶之水降甘露三日,解除旱情。 当时有一滴甘露洒落于白马泉侧,形成一泉,泉水清澈甘甜,长年不竭。后人为得知菩萨救助,于唐代永乐年间依托此泉靠山修建观音殿,并将山岩雕刻观音像供奉,将泉命名为“观音泉”以表谢意。当今的白马寺观音大殿内所供“十八罗汉拜观音”的摩岩雕像就是唐代所塑,殿内那口泉就是“观音泉”,这也是中国佛教中唯一在大殿内有泉的建筑。 经济概况 据2006年底统计,全镇人均年纯收入2400元;第一产业:1376万元、第二产业700万元;第三产业97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814万元。 上里镇 主要农产品年产量:粮食总产4366吨;肉类总产量2010吨;茶叶151吨;出售林竹3600吨。 年财政收入:1228万元。 风土人情 逢年过节的时候,镇上的居民请戏班在戏楼唱戏,其中蕴涵着“万人共乐”的思想。具有传统民俗风情的雅安上里古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年猪节旅游主题活动正式开幕,传统的农家过新年、杀年猪、看大戏的喜庆场面。 年猪节 薄雾笼罩中的上里古镇就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家家户户都起了个大早,在自家的楼阁上挂中国结、红灯笼并贴上对联。在修整一新的古戏台边,几个唱大戏的人已穿好了戏服,正在紧张地化妆。10点半在这里举行的年猪节。 年猪祭天重现100年前仪式 在雅安市代市长徐孟加宣布年猪节活动开幕后,整个小镇顿时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锣鼓敲起来了,秧歌跳起来了,迎亲的轿子也抬起来了。 这时,最令人注目的是,几个穿着旧式服装的小伙子抬着一头神情安然的大肥猪,迈著有节奏的步伐走到戏台下面。随后,他们将系著红布的大肥猪放到了一个香炉前面。原来,这里马上要举办一个传统的年猪祭天仪式。 随着祭祀师手中的香火一比画,周围一下安静下来。“祈祷明年风调雨顺,祝福上里五谷丰登……”只见祭祀师口中念念有词,100年前上里古镇祭祀上苍的场面再当今人们面前。 年猪饭 祭天仪式结束后,锣鼓声再次敲响,几个小伙子又抬起大肥猪开始巡街……11点过,在古戏台所在的院坝中传来了人们的欢呼声。原来,这次年猪节的一出大戏———杀年猪开始了。只见一头硕大的白猪被几个大汉从一户农家的猪圈里拉了出来。随即,四名大汉上前手按猪脚,膝盖顶住猪背。 上里镇 一名杀猪匠提起一把长约五十厘米的尖刀,对准猪的喉咙就是一刀,手起刀落间,这头刚开始还哼哼直叫的大肥猪逐渐没了声音。杀猪匠完成了口吹猪皮、铁皮刮毛、金钩倒挂、长刀破膛等工序。最后,肥猪被分成几块挂在了猪肉架子上,主人当场叫卖起来,“这些猪都是绿色生态猪……”不到两个小时,这些猪肉就被抢购一空。 中午时分,上里古镇各户人家的堂屋里都已摆好了酒席,当地纯朴、善良的老百姓和上千名来自城里的游客像一家人一样,端起了大碗的白酒,吃起了大块的猪肉,大家在一起共享丰盛的年猪饭。 当今这个时候,在充满腊梅芬芳的乡村晒谷坝上,一起跳起欢快的农家舞,自然别有一番风味。 旅游指南 旅游季节 全年均可,以春季及秋季为最佳,当然冬季及夏季也别有风味。 景区所在地区气候特点 上里镇 雅安为著名的雨城,景区也多雨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度左右,一月平均气温5度左右,七月平均气温23度左右。无霜期308天,雨日多达200天左右。秋多绵雨,夏为阵雨。游览时应带雨具。 线路推荐 →碧锋峡上里古镇二日游 →蒙顶山上里古镇二日游 雅安距离成都130公里(高速路),车程约90分钟。雅安至上里镇27公里(柏油路),车程约30分钟。 成都——雅安——南游望鱼古镇(半天)——折返雅安周公山温泉(住宿)——北游碧峰峡景区(一天)——晚上到上里古镇(住宿)——游古镇、白马泉(一天)——根据您的时间安排可选择行程: ——①从成雅高速返蓉; ——②前往雅安市名山县蒙顶山风景区游玩(一天)——成雅高速返蓉; ——③自驾车从古镇出发,直接向北行驶,游天台山、平乐古镇,经邛崃返回成都。 小帖士 散客从成都出发可到石羊场汽车站乘车(每日早晨6:30到下午7:00均有班车,20分钟一班),费用49元/人。抵达雅安后需前往雅安旅游车站搭乘到上里的班车(早晨7:00到下午7:00均有班车,15分钟一班)费用7元/人。 古镇住宿 上里古住宿条件已成熟,古镇内兴建了很多的民宿客栈,非常有特色,大多为木质结构,很有特色。住宿条件也较为完善,环境比较干净。价格相对实惠,乡游网上可以预定。 特色美食 雅安名小吃:中大街大菜市里的程凉粉和伍抄手。程凉粉的甜水面,凉面,春卷。 在晚上,吃的地方更多,一般卖烧烤和铁板烧的基本都集中在人民路川农大门口和解放路以及沿江西路的啤酒屋;而卖串串的则集中在康藏路的巷子里面,价格都非常的实惠。 旅游景观 古镇 古镇建在二水环绕,面向田野小丘,与四周古主、修竹、溪水、古桥相映成趣。镇上古朴的建筑高低错落,风格各异,石板铺街,木屋为舍。街市以主要是“井”字布局,取“井中有水”防止火患之意。居高俯览,宛如观赏一幅古老的画卷;身临其间,有又一种时光倒流回到从前的感觉,仿佛置身世外。 古桥 从古镇沿河上溯1公里,有十余座古桥,造型无一相同,这些桥梁不仅是南来北往的通道,而且再现了古镇历史和匠师的技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乾隆41年的“二仙桥”(单孔大跨度石拱桥)与清乾隆14年的“立交桥”(进入古镇的必经之路,桥面平整,两端为引桥,可上下通行,大有“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之势)。 古塔 上里的古塔分为文峰塔(又称字型档)、建桥塔、药王塔和舍利塔。是体现上里镇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繁荣程度的象征性建筑物。 上里古镇文峰塔 古牌坊 古镇内尚存有3座石牌坊,即省级保护单位“双节孝”石牌坊;市级文化陈氏“九世同居”和陈氏“贞节”牌坊。 古泉
白马泉、喷珠泉是古镇域内独特的风景区,素有“雅州山水秀,二泉天下奇”的美誉。白马泉古名“龙渊”,是常年恒温间歇泉,因起潮落潮均能听见马蹄的声音二得名;喷珠泉,距白马泉100米,泉边有清代雅州太守黄云鹤所书“喷珠泉”三个大字,改泉泉水终年不枯,清澈见底的泉池随时可见到珍珠般的气球从池底喷出。 韩家大院 现具保存完好的韩家建筑群有两处,雕刻内容以川戏折子戏和历史典故为题材,其独特的镶嵌式雕刻工艺,实为地方一绝。 上里古镇韩家大院 红军石刻 1935年6月—1936年2月26日,红一方面军经雅安在夹金山下的达维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湖,一方面军继续北上,四方面军因受错误路线影响而南下。 1935年11月12日,红军再次解放了上里。红军北上后,民众用泥土和石灰将四个政治部(认真、德诚、紫光、崇安)标语保护起来,解放后又将覆盖物去掉,标语又恢复原貌。古镇境内尚存有红军石刻标语数十幅,绝大部分集中在古镇上,形成一条“红军走廊”,是后人重走红军路,体味红军文化的理想所在。 十八罗汉拜观音 上里镇自然景观,位于上里镇中心国小对面。因十八个连续突兀的小山峰,面对“观音峰”而得名,是上里最具庄严神圣、奇拔秀逸的自然景观。
希腊神话是欧洲最早的人民口头创作,大约产生在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八世纪之间。它历经古希腊人数百年口口相传,代代相承,不断地艺术加工,在以后的各种文学、历史、哲学著作中保存下来。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相传古希腊有十二大神:众神之主宙斯,其妻赫拉,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狩猎女神与月神阿耳忒弥斯,爱与美之神阿佛罗狄忒,战神阿瑞斯,火神与工匠神赫淮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农神得墨忒斯,灶神赫斯提亚。他们掌管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普斯神统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普斯神统体系。
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换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最著名的传说有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大功,伊阿宋取金羊毛等。
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神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永生,无死亡期;后者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因此,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文学的土壤,而且对后来的欧洲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导读:祠堂是汉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在祠堂落成的时候,一般会贴祠堂落成横幅标语,下面我会大家带来祠堂落成横幅标语大全,供大家参考。
篇一:祠堂落成对联大全
祠堂落成对联大全:
祖功宗德流芳远 / 子孝孙贤世泽长
燕翼贻谋承后裔 / 凤毛齐美耀前人
乔木千枝思已本 / 长江成派溯清源
光前振起家声远 / 裕后遗留世泽长
神龛联
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
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
敬恭明袖则笃其庆,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休言别族与宗族,但道吾翁和若翁。二姓合龛对联
余庆堂联
余地有亨泰,庆盛多吉祥。
土产无价宝,地生有道才。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氏族联
百年树德,奕代流芳。 绳其祖武,佑我后人。
昭假烈祖,佑启后人。 蒸尝勿替,祀事孔明。
孰事有恪,明德维馨。 春秋匪懈,继序不忘。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德行。 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 衣冠陈俎豆,礼乐荐馨香。 恭敬节让明礼,语默动静其诚。 子孙亦以为序,昭穆不失其伦。 福星高照栋宇,礼乐幸来紫阁。 富贵贵在创业,幸福福于劳动。 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 元吉光耀在上,福禄繁荣来成。 宗功丕著钟麟趾,祖泽长绵起凤毛。 一脉源流先世泽,满堂酝酿太和春。 敬恭诚则笃其庆,昭格明戴赐之光。 泽及后裔典万古,姻怡乡党俎千秋。 保民子而民欢乐,宁尔裔则尔炽昌。 聪听祖考之懿德,思贻父母以令名。 惟籍葵忱修俎豆,敢凭明德荐馨香。 乃圣乃神监有赫,维宗维袒启无疆。 匡扶民物昭千古,燮理阴阳障一方。 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雨顺风调四时无害,民安物阜一视同仁。 必有丰年人耕禹甸,贻尔多福家戴尧天。 祖则无私无为善长,宗能秉公师作明神。 是训是行赞乃祖武,有典有则贻劂孙谋。 礼以待人恭以致昌,优然见位忾然闻声。
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 灵通本乎聪明山川并寿,显应由于正直人物增辉。 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厨称东道善恶彰昭无私。 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祀祖宗于百代报德报恩。 燮理阴阳不过替天行道,参赞化育无非代地施恩。 百族重四民士农工商各归本业,两房源一脉伯叔兄弟须念同胞。 何须溯赵钱孙李周非一脉正宗,实只求工农商学兵能五体同心。 仲光滔华振志万承有元堂世运,和平忠美瑞深开业积德并传朝。 高天厚地献奇星斗图书山水画,光宗耀祖垂训衣冠礼乐圣贤言。
篇二:宗祠落成庆典会上的祝贺词
在××祠堂落成庆典会上的讲话
各位宗亲、各位来宾:
上午好!
在这个欢歌笑语、天降吉祥的美好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柳树堂村××祠堂落成大典、共同缅怀祖先业绩、畅谈宗族渊源,共商兴族大业。我作为×公后裔女婿,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此次盛典,借此机会,我代表××村所有的姑娘及女婿,向××堂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光临庆典的各地来宾、各位宗亲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在祠堂建设过程中慷慨解囊、捐资捐物、献计献策的各界人土致以崇高的敬意!并恭祝××祠堂弘扬远宗之功德,仰仗圣地之潜光,发扬光大,源远流长、福泽绵延,世代隆昌,奕代流芳、日月同辉。
××祠堂的落成,是我们×氏家族的一件特大喜事,集中地反映了×公后裔承先启后、枝繁叶茂、继往开来、兴旺发达的精神面貌,也充分体现了宗亲孝悌友爱、团结奋斗、风雨同舟、开拓进取的坚强意志,为×氏族谱增添了新的篇章,这既是×氏宗亲全体人的功绩,也是举国族人共有的光荣,身为柳树堂村的姑娘及女婿我们也感莫大的自豪与骄傲。
今天,我和各位一起见证了祠堂的辉煌壮观,领略了×氏家族丰富的文化底蕴。祠堂圣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群山依偎,绿树环村,吸天地精华,纳八方祥瑞,设计雄伟壮观,做工精雕
细琢,凝聚了尊祖敬宗的虔诚情怀,反映了血脉相承的执着信念,体现了繁衍生息的跳动脉搏,凝结着真挚深厚的乡情亲情,上承一德,展宗门之雄姿,展先祖历史风采,下传诒谷,现石氏之雄厚,给后代启迪智慧。虚怀若谷方是大宗之本色,厚德载物才显大家之风范,自强不息当是我们×氏后辈之争取,繁荣昌盛实乃大众之所愿!身为女婿代表,我们将借×氏祠堂落成契机,广泛传播×氏深厚文化,全力传承先祖厚德,树远大之志向,立长久之心愿,同所有的石氏宗亲一道,坚守“念祖念宗念先贤,同咏同心同发奋”的理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励精图治、为建设昌盛、富强的石氏宗门作出自已应有贡献!
最后,值此2014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谨代表×氏姑娘及女婿给所有宗亲及来宾拜年个早年,祝各位事事如意、岁岁平安、人人长寿、家家发财!
篇三:祠堂落成庆典发言稿
各位父老宗亲、兄弟姐妹们、各位来宾:大家好!
在这春和景明、鲜花盛开的季节,在这缅怀先贤、祭祀祖宗的清明时节,我们满怀激动的心情,欢聚在一起,参加x氏祠堂的初次庆典,对此,我表示热烈的祝贺!新建祠堂,是我x氏族人盼望已久的心愿,现在终于就要实现了!
“追根溯源修家谱,继往开来建宗祠”。修建祠堂,不单是为了拜祭、缅怀先祖,颂扬先祖功德,同时它也将是我们xx氏家族文明友孝,兴旺发达的象征。有了祠堂,就有了供奉祖先,祭祀祖宗的场所,有了祠堂,也就有了团结宗族和联络亲情的纽带。祠堂的落成是我们x家人的`共识,也是我们亲如一家、血脉相连的象征。今天,我们借祠堂庆典之机相聚一堂,既是祭祀祖宗,更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宗亲聚集谈心、交流沟通的好机会,我们今后在百忙之中常回家看看,为宗族兴旺献计献策。
在这里我谨代表我们x氏已出嫁的女儿们,向修建祠堂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兴建祠堂从动议到初步建成历时二载,其间,设计、拆迁、募资、建设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心智和汗水。同时,我也向建设祠堂出资出力,添砖加瓦的 所有宗亲族人们表示感谢!各位宗亲的热心支持,积极出资才是建设祠堂的根本所在。
祠堂主体、配套设施和绿化工程全部完工,预计需要150多万元。我x氏一族群策群力,各家各户积极响应集资,无私奉献,捐资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目前统计已达60多万元。要完成本族的建祠大业,资金尚有很大缺口,仍需广大宗亲慷慨解囊!我们作为x氏儿女一员,责无旁贷,也决心投入其中,共同集资捐款,为祠堂建设出一份力!在此,我愿捐出人民币×××××元,敬献我绵薄之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尊敬的各位长辈、亲爱的各位兄弟姑爷、各位姐妹们。今天,我族续谱建祠的大幕已经拉开,在这个舞台上,人人是主角,个个是英雄。让我们团结起来,以蓬勃之气,进取之志,奉献之心,创新之举,务实之风,把这项追本溯源,弘扬祖德,凝聚族亲,扬我族威,展我风采,激励后人的大事做实做好。
可以预见不久之后,就在蕴育我x氏世代宗族的这片富饶美丽的沃土之上,一座古朴大方、气势恢宏的x氏宗祠,拔地而起,金碧辉煌,光耀于天地之间,重聚亲族之力,再畅和顺之风,福延后代,庇佑子孙,惠泽乡里。而这一部x氏全体
宗亲共同建设祠堂的奋斗史,也将在我们x氏家史上,写上最辉煌的一页,流传百世! 最后,衷心祝愿x氏建祠大业圆满成功!
衷心祝福x氏子孙兴旺发达!
谢谢大家!
静坐思绪,回忆往事。船上的生活充满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从澳大利亚的苛刻到印度的 搞笑 ,再到我国台湾省的感动。我一直认为:船上生活只要用心去发现,总会有几件事让你终身会回忆。想当年我跑船的目的就是免费环游世界,现在看来我似乎达到目的了。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我们已经回到了国内的台湾省。
如果港池里面繁忙的话,船舶会先抛锚等待泊位,然后排队靠港口。赶的好不如赶的巧,当天的傍晚时刻,我们船就在台湾省直接靠泊位了,虽然在国内,这个地方我之前没有来过,对于我来说也是比较新鲜的。台湾省的码头给人的感觉特别亲切,因为不管是装卸设备上,还是港口的墙壁上,都是用汉语印刷的标语。即便是港口里面似乎也有人居住,因为我清晰地看到港口里面有一排排小房子,小房子的顶上有厨房的烟囱,当时正是做晚饭的时间,炊烟袅袅,特别的有烟火气息。我在船上匆匆地吃过晚饭,站在甲板上,深吸了一口气,立马觉得心旷神怡,有一种回到农村老家的亲切感!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因为我就是农村人,小时候晚上放学,家家户户都在生火做饭,整个村子都弥漫着烟火的气息,那种味道特别的舒服。而在台湾省的港口里我又一次找到了童年的感觉。
船舶靠港后的当天晚上,我们就开始卸货了。而我依旧需要站在梯口值班,二副又像往常一样,在舷梯口闲逛。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船舶靠港后,我们舷梯口是最热闹的地方,因为这里是船舶对外界交流沟通的第一道窗口,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会有人值班,所以很多人无聊的话,都会来舷梯口站一站。二副走到我面前,我笑着问他“怎么啦?二哥,又看上什么东西啦?要不咱们这一次把船卖掉吧”!二副配合我说“过来就是要告诉你,刚刚在房间已经联系好买家了,出价三个亿,到时候咱们俩平分哈”!因为我们都知道彼此在开玩笑,便哈哈大笑了起来。我特别认真的问二副“明天咱们一块下地吧,我手机屏幕碎了,我想下地修一下”,二副也特别认真的回答我“别想了,他已经来这里好多次了,每次都不允许下地,如果手机坏了的话,你可以给三副说一下,明天应该有供货商上船,只不过是给我们送食材的,你看看能不能让供货商帮你带一部手机”。我心情一下子失落了,心想“还是算了吧,他们带的手机我也不一定喜欢,再坚持坚持吧!下个航次再买”!
我待在舷梯口值班,实在有些无聊,就拿起手机给家人打个电话报一下平安,电话接通后,妈妈告诉我:“这段时间你爷爷一直抱怨你不给他打电话”,其实我每次靠港总会第一时间给爷爷打电话的,只不过他年纪大了,我不敢告诉他我们这个行业没有信号的真实情况,害怕他担心。于是我匆匆和妈妈挂断电话,打给了我爷爷。我爷爷还是之前那么可爱,每次接电话总是先大声“喂”几声,而我在电话这头也会下意识地提高嗓音,就因为这样,好几次水手长都以为我在吵架,还总是教育我说“好不容易靠港一次,不要和家人闹矛盾,有话好好说”!弄得我哭笑不得。当我告诉爷爷现在在台湾省时,我爷爷的一段话让我难受了,爷爷说“其实我还有一个大爷爷,就是我的哥哥,当年就来到了台湾省,之后就再来没有联系上,爷爷还给我说了大爷爷的小名,还给我认真的描述了一下大爷爷的长相,让我留意一下,如果遇见了,让他一定要回家看一看”,当时我心想,大爷爷就算还活着,现在应该九十多岁了,并且我还不能下船,去哪留意呀!但是为了不伤害爷爷的心情,我果断地答应了。
第二天我像往常一样,来到舷梯口,对来往我们船上干活的工人进行登记检查。可能我性格比较外向,也有可能长时间在深海里面航行没有人交流 ,我在梯口值班期间,总是会有特别多的话,我对每一个上我们船干活的人都特别热情地打招呼,看到一个人我总会说上一句“叔,辛苦了,干活注意安全,需要喝水说一下,我帮你们接开水”!其中有一个大叔,估计五十多岁,和我爸爸的年纪差不多,上船还带着饭盒,我看他在梯口登记写自己名字的时候,发现和我一个姓,都姓“陈”,立马感觉遇到亲人了,我随口说了句“叔,咱俩都姓陈,一家人,一会你吃饭的时候,我帮你把饭盒拿到船上微波炉里热一下”,他特别慈祥的看着我说“谢谢您,不用了,太麻烦了”!由于还没有开始卸货,我们俩便在舷梯口边拉起了家常。
后来他问我:“你知道咱们的陈姓族谱吗?你是什么辈分的”,我立马有兴趣了,因为我在老家的时候,爷爷属于我们陈姓大家族里面最年长的老人了,家谱一直被爷爷保存着,爷爷也经常给我讲这些事,我脱口而出“我是成字辈的,我们族谱是不乱的,已经续了一百多年了”,没想到这个陌生的叔叔和我是同一辈份的,连忙笑着说“咱们俩一个辈份,你不能喊我叔叔了,应该喊大哥”!就这样在一个陌生的港口,两个只有一面之缘的人,感觉就像亲人一样交谈着。短暂的聊天过程,我们俩结束了谈话便各自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中午我快要下班的时候,特意跑过去找这位叔叔,帮他热
江山(浙江省江山市)详细资料大全
本文2023-09-22 00:00:0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