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的祖先有何功绩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4浏览:2收藏

吴氏的祖先有何功绩,第1张

吴姓的渊源由四大支组成:姜姓、吴回氏族、姚姓和姬姓。其中姜姓吴氏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当代吴姓的人口2400多万,为全国第十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93%。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江苏五省,大约占吴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安徽、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东、江西、河南八省,又集中了41%。吴姓重要的郡望有浦海、延陵、渤海、濮阳、陈留、汝南、长沙、武昌、吴兴等八个吴姓的堂号除用以上郡望外,重要的还有三让、让德、种德、世德、仁德、至德、秀聚、忠义等。

吴姓人物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吴权的,他的后代是中国乐曲的发明者。

那个因为勇敢剽悍,善于狩猎而以“吴”为称号的原始氏族,在尧舜以前的活动,《尚书》、《春秋》、《国语》、《史记》等经典史书都记载阙如,只有以广博、繁杂著称的宋人罗泌《路史·国名纪》中,才以吴权的氏族为第一个吴氏族。《路史》说,吴权是炎帝之臣。可见吴人最初是从属于炎帝、黄帝部族集团的。《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了一个有趣、奇异的故事:吴权的妻子叫阿女缘妇,她与炎帝的孙子当时为黄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奸怀孕,三年后一胎生3子,分别叫鼓、延、殳。鼓和延传说是钟的发明者,也是乐曲的最早发明创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齐姓等族的始祖。

吴权属于远古的吴氏族,《路史》已说得明确,其实,吴权不但是人名,它还极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为这样,有的书又说吴权是颛顼时的人,传说各异,无须深究。陈明远《中国姓氏人全》说:吴权的后裔以吴为氏,成为吴姓的一支。

中华民族以黄帝作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国名纪》的记载:黄帝的母亲,是古代吴人的一位女姓成员,名叫吴枢。

到颛顼帝时,又有个叫吴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后担任火官——祝融。吴回成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领后,吴氏族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分离成八个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

夏代少康时有个人叫吴贺,他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帝王世系》载有其事。《中国姓氏大全》说:“传说中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有吴氏”。吴贺见于《帝王世纪》,他曾与羿比射。其实,吴贺就是古代吴人中的一员。吴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权即吴,它在夏商时代一直存在。《路史·国名纪》就说:“(商)纣时亦有吴伯。”

公刘下传数代到古公亶父时,中原已进入殷商时期,这时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扰,在古公亶父率领下被迫离开豳地继续迁徙。周人一路南迁,他们爬过梁山,渡过漆水、沮水,到达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一带)。周原可谓周人居住的祖地,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庄稼生长,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游牧民族生活习惯,建立城市和村庄,让族众过定居的生活,并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础上设置了官职,建立了近似国家职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称呼就是因为古公亶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来。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领,他发扬光大了周人数代奋斗的事业,为周人取代商建立周王国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后世周文王称其为太王,《诗经·宓宫》中有歌颂他的诗句:“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则把其作为一位仁君加以颂扬。在吴姓的一些家谱中,尊古公亶父为上古最近先祖。周人自古公亶父始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全都非常贤能。其三子季历娶殷商挚仲氏之女太任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中国古代被公认为贤妇人,为周族的兴盛起过重大作用。太任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为周灭商打下雄厚基础的周文王。相传太任生昌时曾出现吉祥的征兆,昌自小天资过人、品德高尚,深受祖父的喜爱。古公亶父甚至把振兴周族的理想寄托在孙子昌身上,有时当着众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按照周人的社会传统,古公亶父去世后,应有长子太伯继承王位,如太伯早死,接位者应是仲雍,季历排行第三,不可能有机会继承王位,昌作为季历之子更没有机会继承王位了。

古公亶父生病了,太伯和仲雍借口外出为父亲采药,离开了周原。史书记述,兄弟俩从陕西岐山一带出发,来到荆蛮吴越地区(今天的江浙一带),吴越地区居住着原始落后的少数民族,他们和中原风俗迥异。兄弟俩入乡随俗,纹身断发,在周人看来这哥俩已成为蛮人、残人,再无资格继承王位。

太伯、仲雍奔吴后,季历得以顺利继位,后传位给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负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为灭商振兴周族苦心经营,他生前虽未能灭商,但三分天下,周据其二。其子武王发继位后,向商王朝大举进攻,四年后,一举灭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终完成了复兴周族的大任。周初,太伯、仲雍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后裔受封于吴,建立起强大的吴国,后世吴姓子孙则多把太伯、仲雍尊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记述,太伯、仲雍所到达的荆蛮地区,就是今天的江苏南部太湖流域的无锡、苏州一带。太伯、仲雍一支就是古书记载的痰阳诸姬 (古代居住在汉水北岸的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们与楚国为邻,楚国是为五帝之一的颛顼后裔所建。楚国强大起来以后,汉阳诸姬受到来自楚人的威胁,被迫迁徙,其中太伯、仲雍一支,东迁到江苏吴地,征服了当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说:“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二,吴,在蛮夷。”武王克商后,分封太伯、仲雍后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太伯、仲雍始迁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于当时尚未开发的东南之地吴。不管后世对其迁徙过程有多少种解释,但姬姓周人太伯、仲雍一支最后到达了江苏古吴地是没有争议的。

太伯没有子孙,后世吴姓人称其为开氏始祖,称其弟仲雍为吴姓传代血缘始祖。仲雍接任吴国国君后,继续开拓哥哥所奠定的基业,在吴姓发展史上,仲雍其地位仅次于太伯,可谓至德第二人。仲雍去世后,吴人把其葬在吴国虞山。仲雍墓在今天江苏省常熟市西北虞山山腰间,仲雍墓门在山麓下,面临北门大街,门前牌坊是清乾隆年间所建,上书“敕建先贤仲雍墓门”,进墓门,沿山坡往上先走数十步,可见有第二道牌坊,正面刻有江南督学使曹秀先题写的“南国恭友”四字。墓穴前立有第三道牌坊,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五字横额,两侧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一时逊国难为第,千载名山还属虞。”墓上立有四块墓碑,正中一块为清康熙年间所立,石碑保存完整,上刻有明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飞的题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仲雍至今仍为常熟一带人民所景仰,仲雍葬地虞山已成为海内外吴姓子孙寻根问祖之地。

仲雍下传四代至周章,周章在姬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后裔,故名为周章。周章继位做吴君时,武王已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周初实行分封制,封周王亲族、灭商功臣、历代先圣后裔到各地做诸侯。周王朝寻找太伯、仲雍后裔封诸侯,因周章已做吴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为句吴国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陆县境内),列为诸侯,建立了虞国,其后人以虞为姓。仲因此称为虞仲,如其先祖仲雍同号。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大变革,周天子丧失了号令天下诸侯的权威,人们不再遵从传统礼法,各诸侯为扩张自己的地盘掀起了兼并战争,可谓礼崩乐败,天下大乱。虞国当时是一个小国,版图面积不过今天的山西平陆一县,它北邻强大的晋国。晋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它和吴、虞、虢同属姬姓封国,起初不过是方圆百里的小国,但经过晋国君主数代经营,版图日益扩大,到春秋初期已成为诸侯强国。春秋时期的晋 国国君晋献公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扩大晋国国土,称霸诸侯。

在今河南省陕县)位于晋国南方,控制着晋国南下中原称霸的通道,因此成为晋国首先兼并的对象。虢国和晋国之间隔着虞国,为避免虞、虢两国联合抗晋,晋国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先灭虢然后再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晋国大臣荀息和晋献公密谋,设计了一个“假虞伐虢”的阴谋。晋臣荀息出使虞国,以晋国出产的名马、垂棘出产的玉璧向虞公行贿,请求虞国借道给晋讨伐虢国,虞公果然上当,不仅答应借道给晋国,而且还答应出兵助晋攻虢。宫之奇是虞国著名的贤臣,深为晋国所忌讳,史书记载:“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他听说此事后,急忙面见虞公,力陈借道于晋讨伐虢国对虞国的种种不利后果,但是虞公听不进去。此前,虞国边城墩邑曾遭西邻冀国侵犯,晋国看到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不利,就出兵讨伐冀国,解除了虞国的危机。在虞公看来,这次晋国讨伐虢国,虞国理应助晋伐虢。晋臣荀息终于说服了虞公,晋虞联军进攻虢国,虽未灭虢,但极大削弱了虢国的力量。三年后,晋国看到灭掉虞、虢两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又重施故伎,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大臣宫之奇听到后惊恐万分,他断定这次晋国借道伐虢,回师途中必定灭虞,急谏虞公,力阻借道于晋。

虞公不听劝谏,同意借道给晋。宫之奇无可奈何,他预知虞国行将灭之,就率族人离开了虞国,临行前叹息着说:“虞国恐怕连腊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个月后,晋军灭虢,回师途中又灭掉了虞国。自周章之弟仲封虞,虞国共历 12君。虞国灭亡后,后裔为纪念故国以虞为姓,虞姓一直延续至今,这是姬吴的早期分支,与吴同属太伯、仲雍之后。

北吴虞国被灭亡了,南方吴国却兴盛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曾一度称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号下传到寿梦已历十五代,寿梦做吴君时,历史已进入春秋时期。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吴国国力增强,已敢于与中原强国抗衡。寿梦在位期间,中原以楚晋争霸为主,两国之间发生了城濮之战,这次战争,楚国虽然失败,但实力未损,楚庄王时又卷土重来,楚与吴越结盟重新对抗中原大国晋国,此后楚军又北上与晋爆发了(必阝)之战,这是楚晋争霸以来的第二次大战。(必阝)之战楚国战胜了晋国,使楚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陈、蔡、郑、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国都降服于楚。失败后的晋国时刻寻找机会想战胜楚国,因此,晋楚间小规模的战争接连不断。为调解晋、楚之间的争端,避免各国受到牵连,公元前579年,以宋国大夫华云为主发起了解除楚晋争端的“弭兵之盟”,但不久即告破裂,楚晋两国仍处于明争暗斗之中。后来,楚国国内发生权力之争,楚国大臣申公巫臣因与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子反争夺权利,失利后逃到了楚的敌国晋国。他蓄意报仇,向晋国献计献策削弱楚国。晋国采纳了申公巫臣联络新兴的吴国以牵制强楚的建议,并派申公巫臣代表晋国出使吴国。申公巫臣在吴国教习吴人兵法战阵,训练吴人采用中原兵车作战,怂恿吴国讨伐楚国。吴国一年内数次出兵,在吴楚边境声东击西,楚国疲于奔命,国力减弱,吴国从此开始强大起来。

公元前515年,吴王僚乘楚平王死去楚国举行国丧之际,派弟弟盖余、烛庸率军伐楚,同时又派季扎出使晋国,观察中原诸国的动向。楚国早已做好准备,派大军截断了吴军的退路。吴军进退两难,吴王僚的两个弟弟盖余、烛庸不能回归吴国,吴王僚坐立不安。公子光见时机成熟,假意宴请僚,让专诸伺机刺杀僚。据《史记》记载,吴王僚为防万一,自王宫至公子光家,沿路设护卫军士,连公子光家堂前、阶上、席旁都有卫兵带刀护卫。公子光推说足疾故意离开现场,而在窟室中布上带刃甲士。专诸把匕首藏在炙鱼腹中,借献鱼之机,得以靠近了吴王僚。专诸突然拔出鱼腹中的匕首,刺死了僚。此匕首就是名传后世的鱼肠剑。混乱中,刺客专诸被吴王僚的卫士砍死,公子光率窟室甲兵杀散僚的卫兵。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为感谢勇士专诸,阖闾封专诸之子为卿,重用伍子胥执掌国政。远在楚国作战的吴王僚的弟弟盖余、烛庸听到公子光弑君自立的消息后,感到大势已去,弃军逃走。后来兄弟俩又投奔了楚国,楚把养邑 (今河南沈丘一带)分封给他们。从此,吴王余昧的后裔就在河南沈丘一带繁衍生息其后代分别以两公子的名字盖余、烛庸为氏,成为姬吴的两大分支。

季扎回国后,不愿看到吴国再闹内乱,就承认了阖闾为君的合法性。《史记》记载季扎说:“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吴王阖闾即位后,实施富国强兵之术,他立城廓,设军备,实仓廪,治兵府。相传现在的苏州(古称姑苏)就是伍子胥协助阖闾修建的都城,姑苏城仿效中原城廓的建设,又兼及南方水乡的特点,它周长47里,有 8个陆门,8个水门,是一座设计精巧、攻守兼备的都城,它的建成提高了吴国的军事实力。在伍子胥推荐下,著名军事家孙武从齐国投奔吴,把自己著名的13篇兵法进献给阖闾。阖闾为测验孙武兵法,在宫中选了180名美女充当士兵,以两名爱妃做首领,让孙武试演。演习过程中,两位爱妃对孙武排兵布阵视如儿戏,在孙武三令五申下仍嬉笑不止。孙武按照军事法令斩杀了阖闾的这两位爱妃。据史籍记载,阖闾痛失两位爱妃后,食无味,寝不安。然而阖闾看到孙武确有用兵的本领,就没有责怪孙武。他任用伍子胥为谋主,孙武为将军操练军队,为进击强邻楚国做准备。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率兵大举攻楚,在唐、蔡两国军队的引领下,吴军五战五胜,长驱直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跑。伍子胥找不到楚王,就掘开平王之墓,鞭尸三百,报了杀父之仇。楚国忠臣申包胥指责伍子胥鞭打王尸无道之极。伍子胥解释说:“吾日墓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之。”后来,申包胥不畏路途险远,远奔秦国求救兵。申包胥感怀祖国君民蒙受苦难,在秦宫庭外,痛哭了7天7夜,终于感动了秦王。秦答应发兵救楚。秦楚联军击败了吴军。战乱中,阖闾之弟夫概乘机回国自立为王,阖闾闻讯,立即领兵回国击败了夫概,夫概率残余逃到了楚国,楚昭王封夫概于棠溪(今河南遂平县一带),其后裔以棠溪为氏,这是姬吴的又一分支。

吴亡后,大批的吴姓宗室被流放到偏远荒凉之地。其中夫差的新立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这支吴氏尊吴王诸樊为始祖,后世繁衍成江西历史上最悠久的吴姓宗族。

鄱阳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进贤吴氏等支都是吴鸿后裔。夫差家室的另一部分逃难到了安徽歙县,其后裔发展成安徽吴姓的重要一支——歙州吴氏,他们也以诸樊为始祖,其后分衍出江西南昌吴氏、江西德兴建节吴氏等支,其中以南昌吴氏最为兴旺,成为望族。

据有关资料记载,相传仲雍的后代,周文工时曾被封于虞国(今山西平陆县北),公元前658年被晋所灭,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姓虞。另相传远古时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领袖,姚姓,居于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金文中虞、吴字相通,其后亦有姓吴的,为山西吴氏。

舜的三位夫人,嫡妃娥皇无子,二妻女英生了一位公子叫商均,三夫人登比氏生了两女八子,但子女都为不肖子孙。只有商均能继承父业。舜去世后,中原形势发生巨大变故,夏禹夺取了有虞氏的部落首领职位,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夏王朝。禹分封舜的嫡长子商均到有虞氏地区,继续当有虞氏的首领。有虞氏成为夏代的一个小方国,当时已从陕西东迁到今河南省虞城县北,国号“虞”。在夏初虞国有虞思,曾帮助亡国的少康,并将两个美丽贤淑的女儿嫁给少康为妻,终于帮少康复兴了夏朝。商代以后,虞国衰落中绝。大约自商均开始,舜的嫡传子孙以虞、吴为氏。《元和姓纂》说:“舜有天下号曰虞,子商均因以为氏。”上古虞字写作“吴”,只是到战国时期,虞、吴开始区别。

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吴姓,以苗族最多,最突出。苗族吴姓主要分布在湖南和贵州苗族地区,他们大部分是由苗民改用、借用汉字姓,而成为吴姓的,也有一部分是汉族姬姓吴氏融合、同化于苗族中而形成的苗民吴氏。

苗族吴氏,至迟在元代即已存在,如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一1368年)湖南靖州苗民起义首领,就是吴姓族人,名叫吴天保。明代苗族吴姓中还孕育出了著名的理学大师、王阳明的得意门生吴鹤。

苗族原本无姓氏,受汉文化的影响许多苗民借用汉族姓“吴”氏。清前期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时,又有大批苗民借用汉字姓“吴”氏来作为自身姓氏,进行苗籍户口登记。在今日湘西苗族中,有“吴、龙、廖、石、麻”五大姓,而吴姓最多,排在首位。

在贵州苗族地区,吴姓也是七大姓之一。黔西北苗族汉字姓吴氏,是由苗族“孟恩路”家族中的一部分借用汉字姓而形成。只如贵州台江县方召“各务收”(即务收公)家族,在清朝末年领导苗民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强迫户口登记,将“务收”家族的“务”译成“吴”,其后裔于是变成了苗族吴氏。这些苗族吴氏,与汉族姬姓吴氏无任何血缘联系,就是苗族中不同地方的吴,有的也同姓不同宗,互相之间无内在的血缘关系。

在纯粹的蒙古族七大姓中,吴姓居其一。相传远古时代蒙古有七大部落,其中一个部落的酋长名叫吴兰苏和,他的后裔就以他的汉译名“吴兰苏和”中的第一个字为姓,这就形成了今日蒙古族中的“吴姓”,它与姬姓吴氏无关。蒙古人又有改为汉姓吴氏的。《续通志·氏族略》记载:明王朝政府曾赐给许多蒙古人吴姓,如赐“巴图特穆尔曰吴允诚,子额特特穆尔曰吴克思,玛噜曰吴成谔,勒哲特穆尔日吴良布,敦日吴守义,济兰曰吴克诚,多罗曰吴存敬,玛噜曰吴管”。

据《明清云南土司通纂》一书记载,哈尼族中有吴氏,自明初洪武年间(14世纪下半期)吴蚌颇而宗族始盛。吴蚌颇居云南临安府左能山下,因率哈尼族众开辟左能山有功,明太祖朱元璋授予他左能寨长官司土副长官之职,世领其所垦土地,准其世袭。从此,哈尼族吴氏蚌颇一支,就世袭为左能寨土司副长官。吴蚌颇传猎豆,猎豆传龙胜,龙胜传安,安传上登,数世皆杰骜不听道府铃束,后除职。清朝初年平定云南,吴蚌颇的第11代孙吴应科率本宗族投诚,清王朝因授给他土舍之官。吴应科传顺,顺传世臣,世臣传弟世标,世标传子吴义,义传廷辅,廷辅之子吴俟,嘉庆三年袭职。至民国时,左能土司仍为哈尼族吴蚌颇家族后人吴忠臣世袭。

此外,其他少数民族如侗族、壮族、白族等,都有吴姓。又据《皇朝通志·氏族略》记载,在满州旗分内的高丽人中有吴姓。民国《奉天通志》也记载有吴那海,是高丽吴氏,归旗,居海州地方。朝鲜族吴姓许多是汉族姬姓吴氏融合到高丽族后形成的。

明清时期,吴姓的分布更为广泛,自上古保持世系传承不乱,代有显贵的世家大族几乎绝迹。这时期吴姓望族大都由唐宋时期的单家发展而来,并从地区分布上呈同姓异宗交叉分布,吴姓的迁徙多是由于战乱、灾荒、析居、任官、政府组织移民等诸多原因引起的。例如,明清时期的江西南昌吴氏虽号称诸樊、夫差后裔,但其先祖却是来自安徽歙县的流民,定居南昌后,繁衍成当地大族。江西德兴建节的吴氏则是唐末为避黄巢兵乱而迁来的。江西戈阳吴氏在五代战乱时,从金陵(今南京)迁来的。湖南益吴氏主要有三支,九都冲吴氏其先祖吴世春、吴永鉴叔侄二人自江西清江来湖南益阳经商,从而定居益阳,后裔繁衍成益阳九都冲吴氏。泉峰吴氏,其先祖在元初游学湖南,而定居益阳,后世繁衍成益阳泉峰吴氏。夹流溪吴氏则是明初从江苏、江阴县迁居湖南益阳夹流溪,据其家谱记载,到清乾隆时,这支吴氏已传了13代。

吴隐之,字处默,祖籍濮阳鄄城,是吴质六世孙。吴隐之还有一个胞兄吴坦之。吴隐之家境贫寒,其父母早逝,兄弟俩相依为命。

吴隐之年轻的时候,博览群书,以孝著称于世。相传,他和哥哥吴坦之为去世的父母哭丧时,其悲声惨切,不但令行人为之流泪,而且出现了双鹤哀鸣、群雁不飞的情景。

后来,吴隐之兄弟因孝名远扬,被朝廷征召做了官。吴隐之兄弟间感情真挚,东晋大司马桓温专权时,袁真对其不满,起兵反叛,最后失败了。吴坦之因支持袁真受牵连而被桓温逮捕,即将被除死。吴隐之听说后,急忙赶去面见大司马桓温,情愿替兄赴死。使桓温被感化了,从而赦免了吴坦之,吴隐之也因此受到大司马桓温的赏识。吴隐之官职屡次升迁,后来出任为晋陵郡(今江苏镇江)太守。在太守任上,他勤于政事,为官清廉,生活简朴。平时穿布衣,出门不坐车子,他的妻子虽贵为太守夫人,也是亲自纺纱织布,就连到集市上买的劈柴都自己背回家。相传吴隐之的女儿出嫁时,他的朋友谢玄不知道他家拮据,派有名的厨师前去帮忙操办婚事。厨师到他家后发现他家几乎穷得一无所有,家人正牵着一条狗准备去卖钱,换取嫁女的费用。后来吴隐之升为秘书监,生活依然清苦。所得俸禄大都接济了贫穷的亲戚朋友,冬天到了甚至连棉被都没有,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贫苦。

吴隐之到任后,严格要求自己,生活非常简朴。起初,人们认为刺史不过是在装模作样罢了。可是一年过去了,吴隐之仍一如既往,时常以贪泉的事来警诫自己。一天,随从送来一包剔骨的鲜鱼,他立刻警觉起来,拒绝接收这份礼物,并严厉警告说:“一定要以身作则,不吃请,不受贿。如再发生此类的事,必定要严加惩罚。”在吴隐之的感召下,广州地区风气为之一变,官吏奉公守法,百姓安居乐业,民风也淳正了。

吴隐之饮贪泉而不贪的行为,不但受到东晋皇帝的嘉奖,也备受后人称赞。唐代名臣魏征编修《晋书》时,为清官吴隐之写下了“晋代良能,此焉为最”的评语。如今广州越秀博物馆内,仍竖有一块刻着“贪泉”两个大字的石碑,这是广州老百姓为纪念清官吴隐之的趣闻佳话而立的。

重庆黔江我们的吴氏家族 是派自延陵系出姬姓。家谱字辈:世敦礼让 子必在朝廷忠良辅国;天锡仁贤 孙应承宗祖孝友传家。但我们黔江的吴姓先祖应于约公元1775年(清乾隆四十年)从贵州分支来黔江的。

满族吴姓的历史

[吴]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老姓包括:兀扎喇氏、武佳氏、乌苏氏、乌苏占氏、乌雅氏、吴札库氏、吴尔锡氏、吴灵阿氏、乌拉氏、吴穆氏、乌尔瑚济氏、乌苏哩氏、乌色氏、乌尔古宸氏、乌尔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乌礼苏氏(达斡尔族)、吴扎氏(索伦)、吴克定氏(赫哲族)、乌恰尔坎氏(鄂伦春族)、乌济奇特氏(蒙古族)、吴氏(汉族、朝鲜族)等。

附:满族吴姓隶属镶白旗

吴扎拉氏(吴氏)

吴扎拉氏又写为“兀喇氏”,取首音吴为姓,祖居长白山,隶属镶白旗满洲,始迁祖忒秋和儿子敦得力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奉命到凤凰城驻防,居住在现白旗乡吴家堡子处,后营子村岔沟和民主二队也是其聚居地,岫岩满族自治县黄花甸子乡关门山村的吴姓就是从吴家堡子移居过去的。今散居于凤城的宝山,蓝旗乡蓝旗村杨木沟,吴家四沟,岫岩的黄花甸,关门山,东沟的黑沟,宽甸的毛甸子等地。按辈排字为:“荣贵继世广,福庆永鸿章。华国忠明治,维新裕保良。”

参考资料:

《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

海林宁古塔满族后裔

他们,在400余年前就迁居宁古塔。在400年沧桑岁月中,没有人记得他们曾经立下过的战功,没有人知道他们曾在哪次战斗中流过鲜血,没有人记得他们在荒蛮的土地上有多少遥遥无期的戍守。在400年后的今天,在宁古塔这片土地上,生存着的许许多多的宁古塔满族人后裔,他们以家谱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祖先奋斗的足迹。

傅国库展示家谱

海林镇永安村关志厚家的德合本

追溯宁古塔的历史,要从公元1608年,努尔哈赤派兵进驻宁古塔旧城(今海林市长汀镇旧街)说起。努尔哈赤同宁古塔兵一起击败了呼尔哈路的进攻后,以宁古塔为军事据点,征服东海窝集部。1610年,努尔哈赤派大将额亦都统一了宁古塔路,自此,努尔哈赤在宁古塔派驻军队。

清王朝入主中原以后,为了巩固东北“龙兴之地”的基业,不断往宁古塔拨民和安置有战功的八旗官兵及家属,宁古塔的戍守力量不断加强,戍守官员的级别也不断升格,成为东北盛京(沈阳)以北的重镇。顺治初年,旧城内外居民达300余户,八旗官兵近千人。1666年迁至新城后,仍形成了以东旧街、西旧街、杨木林子、哈达湾、卜家屯、沙虎村、邋遢街为主较大的旗屯。据光绪十二年(1878年)《宁古塔副都纺衙门档案》记载,今牡丹江市、海林市、宁安市一带共有旗人2970户。直至今天,海林市仍然是满族聚居地之一。

宁古塔满族家家有谱。因文革破“四旧”的原因,现在能见到的满族家谱均为族人冒险保留下来的,本次采访,仅从众多宁古塔满族姓氏中,记录了有家谱佐证的关、吴、傅、卜、张五大姓氏,也使我们看到了平民们书写历史的脚印。

海林镇永安村瓜尔佳氏(关氏)族谱:此谱于1926年抄写,由现居海林镇永安村村民关志厚提供。瓜尔佳氏祖先属海西女真辉发部,于康熙6年(1667年),奉旨在宁古塔旧镶黄旗第一佐领下当差,赏地敖头村(含现永安村),始祖弟兄两个,大的叫寿塔,二的叫胡西塔,每人4子。8支子女中,有两支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迁到黑龙江齐齐哈尔,胡西塔迁到珲春当兵,第四支现约有470余户,在宁安和海林居住,至今已有17世,关志厚是第四支第14代孙。关志厚的祖太爷(高祖德喜)曾与太平军作战时阵亡,赏地200晌(铁岭河鬼子沟),其三爷、四爷(名成双、成对)于光绪26年在抗俄战争中阵亡,死在磨刀石。

据史料记载:瓜尔(勒)佳氏,改汉姓关。古老的满洲氏族,是满族第一氏族,排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首位。瓜尔佳本系地名,因以地为姓。金元时期是姑里甸、古里部,明末为古里甲部,后迁长白山讷殷汀为瓜尔、瓜勒佳屯部人。顺治初“从龙入关”,后拨宁古塔。最先来宁古塔的只有一个穆昆(氏族),后分三支,有一支姓瓜勒佳氏,另两支姓瓜尔佳氏,即今海林长汀哈达村关氏;沙虎屯(今海南乡沙虎村)关氏;江龙(觉罗)洼子屯关氏。这就是所说的“三关”。觉罗洼子关氏是宁古塔将军巴海的同宗,康熙十七年迁居吉林。其后又有14个瓜尔、瓜勒佳氏族迁居宁古塔,各立穆昆,均属同宗。

长汀镇哈达村镶白旗乌苏哈里氏(吴氏)族谱:此谱于1942年修写,由现居海林市新安镇的吴德鹏老人提供。按照谱书记载,吴氏的祖先原籍为长白山名为安储拉库地方(现安图)。吴姓的先祖是乌云太钮古录,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春,拨入京旗,从安图拉库到宁古塔地区居住,姓乌苏哈里,隶属于镶白旗。

吴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周太王古公建周国,晚年欲传位于三儿子季历,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自动让贤,远到江南,以农为业。后由太伯建立勾吴国。周朝建立后,武王封太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改国号为吴。后被越国所灭,其王族子孙便以吴为姓。 2、相传远古时有部落,名有虞氏,虞舜乃其领袖,他的后代因虞吴音近而姓吴。 3、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 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 吴氏源于姬姓吴国,始祖是太伯和仲雍,形成于战国初期,其中有一段著名的让贤故事。 朝,史称西周。 西周初,姬发寻求太伯、仲雍的后代,当时仲雍的曾孙周章已是吴君,因而封周章为吴子,追封太伯为吴伯,另将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周王朝北面夏朝旧址处,并把他们正式列为诸侯。 吴国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包括如今江苏、上海大部份和安徽、浙江的一部份,到春秋后期开始强盛。 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为相、孙武为将,公元前506年曾一度攻破楚国;传到其子夫差,又战胜越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求和,并北上与晋争霸。 后来由于夫差骄傲自大,不听伍子胥的劝谏,贻误战机,吴国反而被越王勾践打败,于公元前473年亡国,吴王夫差悔之莫及,自杀身亡。吴国王族子孙避难四散,为不忘故国,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吴氏。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新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在此发展繁衍,后分为鄱阳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安仁吴氏、进贤吴氏等支派;夫差的家室有一部份陷居于江浙一带,一部份逃难至安徽歙县,后又分衍出一些分支;还有一部份逃至今山东、河南一带安家落户。 吴姓的发源地在今江苏省无锡县一带,始祖是周太王长子太伯。吴国周初是太伯的封地,传到19世孙寿梦的时候才开始称王,国境延伸到今浙江省的嘉湖一带。同时,吴姓开始向齐、鲁之间(今属山东省)迅速迁徙繁衍,其后迁入河南、安徽等省境。秦汉乃至魏晋隋唐,吴姓族人在南北方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魏晋以后,由于北方常年战乱,吴氏族人在北方繁衍减缓,在南方繁衍发展迅速。吴氏发源于江南,成长于江南,历史上吴氏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 吴氏迁居台湾是从1291年开始的,那一年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奉命率领6000人乘船出使台湾,成为吴氏入台第一人。明朝末年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到澎湖、台北等地谋生创业。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东渡日本,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 差不多与此同时,吴氏还有大批人南迁到越南。现在越南有二百多个姓,按人口数排列,吴姓列为第六大姓。 吴氏入朝鲜的历史也很悠久,发展至今,吴氏在朝鲜的143个姓氏中是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 大约自明代开始,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很多吴氏族人移民南洋。近代又有不少旅居欧美,他们大都聚族而居。 吴氏在当今中国最常见的汉族姓氏中名列第10位,在南方人中所占比例较高。同时,在苗、满、蒙古、鄂伦春、锡伯、回、哈尼、侗、壮、白等少数民族中也占有一定数量。

湖南省 渤海吴姓湖南醴陵分支字派为:(目前已到了“定”字辈)

廉让开祥远,友恭发庆长,亨嘉逢康泰,运会际明昌。

传家宜忠厚,立品尚端方,自从名永定,勋业振纲常。

继先贵务本,耀祖重安邦,循法显道哲,守信添谊良。

华藻蕴繁士,英才绍宗光,言功建树伟,奇志贤声扬。 贵州省 毕节大方吴姓字派为:威作学国耀,尚善少之芳,世永贤如起,曾元培德昌 。

正安吴姓字派为:世传万古,严汉承宗,太廷忠兴,典型的有正安县市坪乡刀塘苗寨4000余人,全部为苗族吴姓。

都匀市基场乡山西移居部分字辈:顺启富发祥,文龙邦永进,得贤千万宝 四川省 都江堰(灌县)吴家大冬水吴氏家族世系排行:“春仁启碧玉,泗天作俊佳,守太宏先治,肇懋方明昌。金光照江海,鹏征星宇开,福利寿喜旺,荣华富贵祥。”

都江堰大观、街子交界处没头河吴氏一脉世系排行:(九十一世起:)来元应芳升,伯肇永维兴,国家光玉(裕)泽,文士庆庭登。

遂宁市仁里镇楼子沟村吴姓家谱字谱:光明仕尚章,绍启万事昌(不详) 广东省

潮州府潮阳县河陇吴氏著存堂(十七世起):文、克、至、盛、承、先、恢、统

葫峰吴氏一支家谱字派 :立定扬明圣、家声克振兴、继承荣耀祖、奕世显朝廷、宏开善述作、衍庆展文英、应树鸿伟志、永期更日新、爱国忠良勇、安帮贤豪卿、成名标史册、晋禄正廉清、让德崇先烈、友逊绍纶珍、礼仪相传习、信义乃本根、敦宗举孝道、和睦发祥祯、谦光能受益、修齐典模称、万年怀同绪、亿兆享平升。

普宁市船埔镇种德堂吴氏字辈(当地第七世起排):敦宗正穆,俊秀用章,纪常名鼎,奕季联芳。2001年续排增十六字辈:毓仁贻衍,德让智傅,冠翰崇沛,宏振光华。其中“用”字辈相当于全国吴氏第101代。 河南省 商城县一支家谱字派(一百零一世起):闻学传宗,忠孝允从。世承先志,家庆国封。德为仁积,道以义隆。贻谋祖泽,绍业天功。长开佑启,远裕宽宏。迎祥保太,本懋枝荣。芳名百代,光耀大同。显扬辉荫,景际云龙。良善登科第,英才著玉京。圣贤帛统绪,伦纪守和平。克信诗书礼,源寻雅颂声。延陵陪宇宙,渤海满怀瀛。 安徽省 阜阳市阜南县中岗镇吴姓家谱字辈:金凤德明广照宪庆霖祥宣帝

阜阳市阜南县中岗镇吴姓历史变迁:先祖泰伯发祥于春秋时吴国(江苏无锡一带),随后迁居山东枣庄,为泰伯十九世孙寿梦第四子季札之后,隋唐时迁居濮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阳西南,开基始祖为广平侯吴汉的裔孙吴遵。)宋元时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太原吴氏,明代属颍州,清代属阜阳县,解放前后属阜南县黄岗,后迁居中岗。初以耕作为生,世代繁衍生息。 其它 吴氏思源堂一支字辈:“国士登来世文章启今时德原泽宜远材高功应奇英伦光前列叙余炳忠夷家庭修法则为政树鸿猷一本乐昌顺封赐记岐周”。

吴氏三让堂一支字辈:“忠厚传家远行亲继泽长衣冠登相位黼黻发荣光”。

吴氏一支字辈:“傅经立大本翼德守朝仪光裕宜师厚承先庆履绥”。

吴氏三在堂一支字辈:乾坤多清淑、钟毓挺英奇、崇仁敦善本、秉义启宏基、荣先绵厚泽、济世应昌期、传之亿万载、统绪昭创垂。

乾派:“宗伯文仲起汝邦大德与祈天锡瑞裔耀裕庆家声秉礼遵和睦怀仁启显荣同期崇克让祖□永为程”;

坤派:“丹桂碧兰香秀连清芝芳英贞荣翟淑婉毓琳琅孟传名训正湛著今仪良宜室贤相助□成家义有方”;

吴氏一支字辈:“传经立大本翼德守朝仪光裕宜师厚承先庆履绥”。

清刻家谱一隅·康熙:休宁璜源吴氏族谱

分类:  清刻家谱一隅

清刻家谱一隅·康熙: ◎ 安徽 《 休宁璜源吴氏族谱 》

 励双杰

清康熙六十年刻本,吴铨主修,鉴台公下育德堂刊,三册全。

本谱卷首有吴铨于康熙五十七年秋月所撰的《续修谱启》,云:“……惟是延陵启望,古今不少变迁。即如石岭一支,溯分合已多世次,赖由先代,历有成编,顾自应其公修刊以来,历今百四十年矣;计从璜源祖启基至此,已承二十八传焉。所虞世远人遐,支分派紊,倘或欲亲仁杰,焉能即拒崇韬。匪直惊文献无徵,亦大惧圭璋有玷。昔先君子夙怀修辑,庭训常以为言,乃历岁年,未就编摩,晚节特深其虑。兹者铨幸,给归有暇,先志思酬,是用敬告宗贤,异秉椽笔,以各纪本牒,徧闻族哲,更按鳞图而愽访外支。撰述无取传疑,闻见务期徵信。共襄胜事,协效仝心。剞劂工资,窃原引为己任;缄縢藏本,还希出以共传。各勉仁孝之忱,自不虞乎后至;仝怀承启之原,宁不快夫速成也哉。谨启。”

之后即为同年秋月族众“再叔云龙、世勋、兄士贺、侄孙光裕”的《回启》:“容斋贤再侄先生道足经邦,才堪华国,曩者身膺民社,惠泽弘敷。今兹职列庙廊,经纶益展,固已人咸引领,允推克振乎箕裘;众共倾心,洵足流芳于奕叶矣。乃犹故园念切,一脉情慇,惟兹家谱之未修,恐致历传之失所,派来石岭,前此虽有成编,谱续南园,嗣后更无继志。幸公余之有暇,每忆庭训于昔年,思先志之是酬,爰兾功成于此日,咨询罔遗于近族,蒐罗且遍乎远支,审厥源流,务使有条不紊,严其支派,庶几开卷了然,是诚孝子之用心,抑亦仁人之盛举。龙等向亲光范,备悉悃诚,兹读诲言,更感情挚,自愧才拙,徒向往之有心;无如力绵,实赞襄之无术,惟兾百年旷典,一旦告成,表徃行于名流,金声掷地,裁新编于钜手,异彩开天,嫓美前贤,有光家乘,则桥梓济美,永著不朽之名,亦灵爽式凭,自邀无疆之福矣。谨此启复,无任颙恭。”

接下来又有康熙六十年八月吴铨《续修璜源族谱记略》:“……昔先大夫每阅旧谱,慨然虑是,而以有志未逮为憾。予小子志不敢忘用,是于告归之暇,启闻通族,商酌续修。幸宗贤皆有同心,遂于戊戍(‘戌’之误)秋设局于璜源之长庆堂,遵循旧谱,而推求之……举阅三载余始竣,遵旧谱例,编号分于各支,各房皆一本,更为自后绵绵瓜瓞之张本,而因记今此者之事略如此。”

是可推知吴铨为本谱之主修。

吴铨者,即苏州藏书世家“璜川吴氏”之发轫之始者。马杰《清代苏州的徽籍藏书世家》中说:“在这些居住于苏州的徽籍藏书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历经四代递藏,书香不绝的璜川吴氏。”郑伟章先生《文献家通考》载:“吴铨,字容斋,号璜川,生于徽州歙县之璜源,随其父侨居松江,老而自松江迁苏州渎川望信桥。生卒年未详,雍正时为江西吉安太守,归田后于木渎筑遂初园,因怀旧之思题题其藏书处曰璜川书屋。架上万卷,皆秘籍也。是时载酒问奇而来者,如惠栋辈,皆吴下知名士,遂以‘璜川吴氏’著名于时……当时璜川书屋有两书最为珍奇,一为北宋本《礼记》单疏足本,一为《前汉书》……卒后,《前汉书》以后归当道呈进,入《天禄琳琅书目》;《礼记》则归曲阜孔荭谷家,世遂不得复见。”

吴铨世系详“本编”卷六第“百三”叶:“诰封奉政大夫,讳铨,又名文祖,字绳其,号容斋,由国学生除授广西桂林府全州知州,调太平府养利州知州,覃恩诰封奉直大夫,内升顺天府治中,诰封奉政大夫,又升工部都水清吏司员外郎。生康熙壬子九月初六日,配山斗程云路公女,覃恩诰封宜人,生康熙甲寅八月二十八日,生子亿、仁、儒,女娇英,适苏州即用知县陈双南,闰英适金村候选州同知金声闻,止英字玉峰徐子桓,全英幼;侧室胡氏,生康熙壬戍(‘戌’之误)三月二十六日,生子仪、杰、份,女玉英;侧室程氏,生康熙壬申二月二十九日,生传、佐,女足英、定英。”

这里,不但可以补正《文献家通考》中吴铨的名、字等,连“生卒年未详”的生年,都可以补上,“生康熙壬子九月初六日”,即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阳节前三天。

马杰在《清代苏州的徽籍藏书世家》中又说:“吴铨有子二。长子吴用仪,号拙庵。其与江浙诸名士交往甚厚,流连觞咏,座无俗客。用仪亦嗜典籍,藏书在其父基础上‘复购书数万卷于其中,多宋元善本’,是璜川吴氏藏书第二代中的代表人物。此外,吴铨次子吴成佐,号懒庵,同样亦有藏书名。其孙吴志忠云:‘我祖懒庵先生重自搜罗,书楼三楹,环列四周’。其中亦不乏宋元佳椠。成佐藏书处曰乐意轩,藏书印有‘乐意轩吴氏藏书’等,并有《乐意轩书目》四卷。”

从吴铨的世系中可以看出,吴铨共有八子:成亿、成仪、成仁、成杰、成儒、成份、成伟、成佐,其中,亿、仁、儒、份、伟五子早殇。《清代苏州的徽籍藏书世家》说“吴铨有子二”,自然是不对的。说“长子吴用仪”(即成仪),因成亿早殇,把成仪早为长子,也说得过去。但“吴铨次子吴成佐”就不对了,照成仪的推算,最多也只能称之为“三子吴成佐”,因为在他的前面,还有一个吴成杰(已聘副总兵官维扬卓尔坛女)。

另外,说吴铨“生于徽州歙县之璜源,始随父迁居松江”,也不太正确,他的父亲吴中毅,字远公,卷七《列传事略·二十三世》中说:“赠奉直大夫讳中毅字远公,少随父国琏公桥寓上海之周浦。”可知始迁上海者是他的祖父吴国琏(又名同九,字君质),他的父亲中毅公少年时就跟着祖父到了上海。

吴用仪、吴成佐兄弟,《文献家通考》中均有条目,只是都云“生卒年仕履均不详”,这部《休宁璜源吴氏族谱》也可略为补阙。吴用仪,谱中作“吴成仪”,他们兄弟都是以“成”字排行:“成仪,名金,字景华,太学生,生康熙辛巳九月二十四日。”

吴成佐“字赞王,生康熙戊戌十一月二十三日。”

他们的父亲是本谱的主修,他们的生年,正确性自不容怀疑。

谱《凡例》云:“本族自尧公发下,其迁本郡各乡者,固宜收之不遗,但图系尽与世居璜源者共为一编,则繁多,而不便于观阅。今自瑀公以上至于得姓之始为前编,自瑀公以下世居璜源者为本编,以迁出传衍不替者为后编,间有迁出而易世,则返子孙仍世居本乡者,当与本乡一例为本编为是,说者或以为当与世居外乡者一例为后编,恐有乖于义例,且不免见非于公义也。其从戌者比迁出例。”

因为吴铨是主修,这一《凡例》,很有可能就是出自他本人之手,可见他到这修谱的时候,还并没有想到要在苏州长居,当然更不会想到“璜川吴氏”藏书能传四世之久,名扬四海。

看吴铨家族的世系,发现他们这一家子,跟同邑的山斗程氏可谓世代姻亲,他自己“配山斗程云路公女”;他的祖父国琏,“配山斗程继魁公女,讳宜贞”;父中毅,“女淑鸾(不知是吴铨之姐还是妹子)适山斗候选州同知程祗佩,淑霞适山斗候选州同知程吉士”;他的大哥吴文礼,“女瑞英(吴铨侄女)适山斗岁贡士候选知县程学乾”;吴文礼的三子成佩,“配山斗程公辅女”。在其它族裔中,与山斗程氏你嫁我娶,比比较是,可谓礼尚往来矣。今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均有明天启六年旧钞本《新安休宁山斗程氏本枝续谱》收藏,曾编入于2002年的《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早期稀见家谱丛刊》中。

从这里,另可发现一个问题,即女性名字入谱。现在一些专家、媒体,把新修谱中女性入谱,当作了不得的革旧创新的大事来炒作,其实,在徽州,女性名字入谱是很普通的事,我在明成化年间的徽州家谱中,也有发现,根本算不了什么。

谱中有明万历六年《明南园公修璜源吴氏族谱序》,云:“按,璜源吴氏谱,乾祐三年判丞公尧始迁自石岭,其谱凡三修,经今一百三十年余”;又万历七年《南园公谱序》:“吾璜源吴氏族谱,自始祖而下,至八世曰三友公,始编之,至十一世曰珏公,及正统间诸公各继修之,然皆止于家藏而未刊行于族也。”可知在万历本之前曾有三次纂修,但未梓行,均为草谱,到万历七年时始雕版印刷,今国家图书馆藏一部,为全一册。此康熙六十年本为五修,上海图书馆藏相同版本一部,亦为三册。

吴铨以一个学人、藏书家的眼光,亲自所修的家谱,质量肯定是极佳的,无论是用纸还是用墨,以及刻功、资料的取舍,无一不是上上之选,三百年后的今天,仍能闻到那股幽幽的徽墨清香,说一句心旷神怡,毫不过分。

现按碑记已查明吴国俊落户在四川旺苍县鹰嘴岩(英萃镇)常家沟,今有2000多子孙,现正在清查烟户人口。吴国从落户巴中县福星乡吴家梁。吴先梅吴占梅吴正梅落户在巴中曾口场吴家 ,现正在清查烟户人口。吴国柱已落户在南江县凤仪乡吴家坎,现正在清查烟户人口。吴国秀、吴珠元、吴化川居、足于何处还未找到。有谁知晓请来电告知为谢。 元、化、国、芝、天、裔、廷、之(芝)、东、盛、德、 传、宗、敦、三、让、延、陵、 沛、泽、长。

分类:  清刻家谱一隅

清刻家谱一隅·康熙: ◎ 安徽休宁《新安商山吴氏宗祠谱传》

励双杰

康熙二十一年刻本,吴应迁辑,男光官、光室,孙献吉、旋吉、申吉、凝吉、遇吉仝敬梓,不分卷一册。

商山吴氏为休宁巨族,有谚云“歙县两溪南,抵不上休宁一商山”,明代著名戏曲家、抗倭名将汪道昆(1525—1593,字伯玉,号太函,又号南溟,安徽歙县人)更以对比的手法极状商山吴氏之富:“故都以南,则吾徽雄诸郡,休宁雄诸邑,吴雄诸姓,商山雄诸吴”,明拟话本小说《拍案惊奇》也曾提到“徽州府有名的商山吴家”。今国家图书馆有《历代帝王历祚考》八卷《音释》一卷《历代绍运国系之图》一卷《历代年号考同》一卷《历代绍统年表》一卷,题作“明吴继安撰,明万历二十九年吴氏商山家垫刻本,九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四周单边。”可为“吴雄诸姓”的商山吴氏作一注脚。

现商山乡政府办公地即在原为 商山吴氏的“文肃公祠”内,院内两棵千年古圆柏,干直虚怀、微倾颔首、枝节盘曲,针锥绿叶,堪称国宝。

商山吴氏家族的家谱,国家图书馆藏有明崇祯十六年刻本《商山吴氏族谱》二卷,宋吴浩纂修,明吴士彦等续辑,明崇祯十六年家刻本,一册;明万历钞本《商山吴氏宗法规条》一卷一册;安徽图书馆有明钞本,明吴士信修,钞明化本一册。而与此康熙二十一年同一版本的《新安商山吴氏宗祠谱传》,国图也藏有一部。

另外,在“故纸收藏论坛”上有网友“皕明契斋”于07年9月15日发“大清康熙年徽州休宁商山吴氏谱”一帖,出示的亦为本谱。从上看,书脊处略有损,品相比我藏本稍逊,但其最末一叶完整,我藏本这一叶已有开裂霉变的迹象,而且他的是白棉纸,我的是黄棉纸,又比我藏本为胜。

此最末一叶印有“此传惟本支诸公领取珍藏,以贻后世,子孙俾明历世所自之源,异晓前人善迹贻谋,慎勿遗落外人,恐藉此为渎宗泣墓之柄,吾宗幸甚,后裔幸甚。康熙 年 月 日。宋显祖国录公 世孙 领藏一部,以遗后裔”。“皕明契斋”所藏本此处仍为空白,而我藏本中已分别用毛笔填上“康熙(伍拾)年(秋捌)月(初八)日。宋显祖国录公(廿)世孙(山麟)领藏一部”,是在谱成之后的三十年才写上去的。

“皕明契斋”给这部《新安商山吴氏宗祠谱传》开了一个22000元的价位,并说:“关于此词谱序的版本情况及收藏情况可上百度搜索一下。此谱词序最大的价值在于全是名人写的贺词,序,商山吴氏家族清以前的历史,人力资源情况等,很有研究价值。原装,极初印,白绵纸,一册全。”按说徽州地区刻谱,以精良闻名于世,要这个价,也是情理之中,不算太过份。不过我这一部,是2005年在乐清一家旧书店购得,价仅为2400元。

分享:

吴氏的祖先有何功绩

吴姓的渊源由四大支组成:姜姓、吴回氏族、姚姓和姬姓。其中姜姓吴氏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当代吴姓的人口2400多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