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让人头痛的契丹,如今演变成了哪个民族?你可能想象不到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4浏览:3收藏

历史上让人头痛的契丹,如今演变成了哪个民族?你可能想象不到,第1张

契丹弋猎汉耕作,飞将自老南山边,还能射虎随少年 。”王安石曾在《阴山画虎图》中用这一诗句去描述宋朝时契丹族的发展,将其与汉朝时的匈奴相比较。

由此而知,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后,契丹族在北方的势力已经不可小觑,与宋朝不相上下,或比宋朝还要强盛一些。在俄语中,китай是中国的俄语书写形式,其音译就是“契丹”。所以,契丹族的强大和影响力是无法想象的。

令人意外的是,如此强盛的一个民族,居然在金朝崛起后,就从此销声匿迹。虽然耶律大石带着几十万的契丹族民众向西边迁移,建立西辽王国,但其族称也逐渐在这一时期起,开始出现变化,直至人们不再提到契丹族的存在。

那么,契丹族的几百万民众在辽亡后去了哪里?他们又发展成如今的哪些民族?

契丹族的起源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神话故事,但史学界普遍认为,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东湖族系鲜卑支中的宇文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建立过国家。

其族称最早出现在《魏书》中。北魏时期,契丹中的8个部落仍然各自为政,用马皮和皮毛与北魏作交换(商业贸易),但由于游牧不能养活持续增长的人口,以及资源越来越有限,他们又频繁地入侵北魏的边塞。

公元628年(贞观二年),契丹酋长大贺氏摩会带领部族归属唐朝,被赏赐以旗鼓,从此以后,旗鼓就成为契丹族中权力的象征。

648年,唐朝在契丹族9个部落的居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以当时的联盟长窟哥作为都督,并赐以李姓,契丹族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唐玄宗时期,一直影响中国北方的突厥部落逐渐衰落。715年唐开元三年,契丹的酋长失活再次投奔唐朝,被唐玄宗封为松漠郡王,赐李姓,同时又将东平王外孙杨延嗣之女分为永乐公主,将其嫁给失活,与皇族联结成婚姻关系。

契丹联盟中的 可突于 推翻大贺氏的统治后,耶律阿保机的祖先们成为联盟中的实际掌权人。然而,由于当时联盟中的遥辇氏过于强大,所以可突于让遥辇氏中的一员担任联盟大酋长。

在这之后的几年里,契丹与唐朝互相征战,互有胜负。契丹重新组建部落联盟后,推举遥辇氏的午族为大酋长,并开始使用可汗的称号。

745年。作为可突于后代的骨力裴罗杀死突厥白眉可汗,推翻突厥汗国的统治,契丹族由此步入新的时代,逐渐成为唐朝和其他后来中原王朝的强大对手。

在整个公元8世纪的初期,契丹族与唐王朝的关系时好时坏,但始终保持着“羁属”关系,所以实力得到更大的增强。到8世纪中期,他们终于摆脱了游摆唐王朝、突厥和回鹘汗国之间的尴尬的处境。

九世纪中叶,唐王朝摇摇欲坠、回鹘汗国覆灭、突厥被取代,契丹族终于摆脱其他势力的控制,成为北方的最强民族。

公元10世纪初期, 在军事和政治天才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契丹族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帝国——大辽帝国!

辽帝国一直维持长达200多年的统治,政权始终以北方草原为中心,在几代英明皇帝的领导下,其政治体制也不断地得到改革,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游牧和农耕两套体制兼备的 社会 机制,开创南北面官制度。

公元1125年,随着女真人的崛起,大辽帝国轰然倒塌,只有耶律大石建立起来的西辽还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到1218年才被蒙古国灭亡,国祚90多年。

到14世纪末,契丹族基本上在史书上消失。那么,几百万的契丹人都去了哪里?

活跃数千年后,契丹族最终在 历史 长河中没了身影。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所建立起来的辽帝国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有极大的影响,是中国 历史 传承的一个重要部分,北宋都曾经沦为它的附属国。

从10世纪创国至12世纪亡国(西辽是13世纪亡国),辽朝曾经与五代十国、北宋、西夏、大理、吐蕃和喀喇汗王朝等持续对立200多年。尤其是在与北宋、西夏的对峙中,被 历史 学家称之为“再一次的南北朝”,这为元王朝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正是由于这一特殊 历史 背景的存在,辽国存在期间,我国又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民族大融合,契丹族不断地迁往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北部等,与汉族不断融合。

在辽帝国内部,渤海人、汉人、回鹘人、党项人、女真人(十世纪之后才有,在这之前都称为“靺鞨人”、“林中百姓”等),他们主要从事的是畜牧业和农业两门经济,手工业也相当发达。

而这一混合,给后来契丹人的消失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

无论是完颜阿骨打的金国,还是努尔哈赤的后金,女真人的崛起都是一个奇迹。完颜阿骨打起兵的时候,士兵不过1000人,族人也不到1万,而推翻辽国统治、建立金国后,女真人不断地扩充,军队的人数也超过几十万。

所以,在这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女真人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吸纳了渤海人、契丹人、汉人和部分朝鲜人等。

通过这一脉络,我们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如今的满族之中,有一些人的祖先就是契丹人。同样的例子,在蒙古人和汉人的身上也同样存在。

成吉思汗消灭西辽时,便向西辽国大量征集兵力和吸纳人员,让蒙古族的成员不断增加,乃至于拥有征服全世界的铁骑。在辽朝历代皇帝开展的人口迁移中,有超过几百万的契丹人迁入到中原和辽东地区,后来也逐渐地融入汉族人之中,成为古代汉人的一部分。

但要论拥有纯种契丹人血统的民族,在如今只有“达斡尔族”,在其内部,90%以上的祖先都是契丹人。现如今,“达斡尔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成员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辽宁、黑龙江齐齐哈尔等地区。

根据民族学家的分类,他们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支,在清朝以前还使用着契丹文字,目前使用的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所以,如今虽然没有以契丹族为名称的民族,但其后代依然在,是中华儿女的重要成员之一。

在达斡尔族的相关记载和传说中,他们在宗教、语言、生活习俗、文字和生产生活等方面都与契丹族极其相似,自认为是契丹族的后人。在后来的DNA技术检验中,也证实了这一传说和记载的可靠性,表明他们的身上留有契丹人的血液。

当年,辽朝灭亡以后,契丹族中的贵族受到很大的影响,但许多未开化或普通的民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有的留在原地生活,有的则不断地迁徙,以至于形成如今的民族布局。

参考资料

《中国民族史》

西夏·公元1038—1227年 (党项族)

西夏是公元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性民族国家政权。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广布于西羌族中较晚起的一支。历史文献记载,他们在南北朝末期已初露头角。起初居住在今青海东南部的黄河九曲之地。到隋末唐初,活动范围逐步扩展,“东距松州,西叶护 ,南春桑、迷桑等 ,北吐谷浑”,即在今四川、西藏、青海交界一带的辽阔草原上。当时党项族有八个部落,各自独立,不相统一,而以其中的拓跋氏最为强盛,起着主要的领导作用。不久,因为强大的吐蕃政权的威胁,党项羌族逐渐迁徙到陇东、陕北一带。居住在庆州(今庆阳)一带的党项部落叫东山部落;居住在夏州(今靖边)一带的叫平夏部落,他们都依附于唐朝。唐末,党项平夏部参加了对黄巢农民起义军的镇压,因作战有功,其酋长拓跋思恭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给李姓,爵号夏国公。从此以后,夏州拓跋氏称李氏,统辖夏、绥、银、宥四州之地,成为藩镇割据势力。五代十国时,他们利用各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继续壮大力量,到宋初已有了相当雄厚的实力。党项首领李继迁又利用宋辽之间的矛盾,采取了联辽反宋的策略,从中虚委周旋,在经济上大得利益。公元1021年,李继迁攻占西北边塞重镇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改为西平府,作为自己的都城,为西夏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在汉族封建文化的积极影响下,党项族的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李德明一代的发展,到李元昊时,党项贵族已基本上完成了封建化,他们迫切要求在政治、经济上统一,建立自己的政权,以保障既得利益。在祖孙三代长期准备的基础上,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建立了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回鹘等民族在内的封建国家政权,因其地处祖国疆域 西北部,故史称西夏。

在西夏存在的190年中(公元1038~1227年)它先后和北宋、辽以及南宋、金鼎足而立。我们将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从夏景宗元昊到崇宗乾顺之末为王朝前期(公元1038-1139),也就是与北宋、辽鼎的时期;仁宗仁孝即位前后到西夏灭亡为王朝后期(公元1140-1227年),即与南宋、金 鼎立的时期。

经元昊祖辈的努力发展,西夏在元昊时得以立国。早在元昊即位(正式称帝)前,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注重党项民族固有传统的同时,他积极加强封建化。公元1032年,他首先去掉唐、宋所赐的李、赵氏,号“嵬名氏”,自称“吾祖”(即青天子),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使用自己的年号。公元1032年建国后,他又下秃发令,恢复故俗,都兴庆府,设文武二班,立军名,用兵制,新制文字,改定礼乐等。这些措施实际上使王权得以巩固和发展,但同时也使王权与贵族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加上建国称孤,他也日益骄*,终于因贪好女色,遇刺身亡,年仅46岁。元昊死后,子谅祚即位,年满周岁,朝政大权被母后没藏氏控制。毅宗谅祚亲政后,对西夏的政治、军事实行了加强汉化、整治军队等一些重要改革,不仅巩固了新政权,而且对以后各朝产生了深远影响。谅祚死后,子秉常立,政权又一度陷入母党手中,他们恢复旧来的藩礼,形成了以梁乙埋为首的贵族专权政治。秉常亲政后,下令以汉礼藩仪,遭到保守派的极力反对,梁氏幽禁了秉常,并不断进犯北宋,引起战争,造成国力困乏,人民不满。皇权与母党矛盾激化,梁氏只得让秉常复位,国内矛盾缓和。惠宗秉常卒后,年仅3岁的乾顺即位,政权又落入秉常妻乾顺母梁氏及梁乞逋手中。 在母党专权的十年里,梁乞逋依仗“梁氏一门二后”的威势,又连连发动战争,使西夏蒙受严重损失。乾顺执政后进行了一些改革,加强汉文化的推广,同时也注意文职人员的培养。这一时期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前期主要是向上发展时期,虽然母党经常专权,并不断地发动战争,但王权也不断发展和巩固,到乾顺时,注重经济,使国家出现了繁荣局面,到其子仁孝时出现了空前盛世。但是他重文轻武、务虚废实的策略,在当时以武立国的时代,为国家造成恶果,其后不久西夏国力便逐步走向衰落。

夏大德五年(公元1139年)六月,乾顺卒,年56岁。子仁孝立。时年十六。仁孝即位时期,西夏境内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和强烈的地震,由此爆发了西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以哆讹领导的党项族人民大起义,迫使统治阶级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仁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用法律形式保护私有财产和自由买卖土地,巩固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革地租和赋税制度;发展教育,实行科举;推崇儒术,以科举取仕,这些措施对抑制世家大族有一定的作用;改革礼乐和法律,推行直言、节俭等。由于这些改革措施,调节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矛盾,使生产力获得大力发展。仁孝在位54年,在此期间,夏国基本上保持社会稳定,使经济、文化提以迅速发展,到天盛年间经济繁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仁宗仁孝于公元1193年卒,子纯佑立,时年十七。桓宗 基本上还是奉行了仁孝时期的外交政策,对内安国养民,对外与金、宋和好。但是,随着国家的安定和封建关系的发展,党项族统治阶级开始贪图安逸,日益腐败堕落,而由乾顺朝开始的重文轻武,推崇儒术的无为思想和方针,从客观上使得西夏社会由盛转衰,至此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纯佑时期,正是蒙古族兴起并且日益强大的时期,来自蒙古的严重威胁和大肆侵略也加速了西夏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夏天庆三年十二月,仁孝弟越王仁友卒,其子安全上表宣耀先世功绩,要求承袭越爵位,纯佑不许,降其为镇夷郡王,安全不满,遂萌篡夺帝位之心。不久即与纯佑母罗氏合谋,废纯佑自立为帝。三月,纯佑暴卒,年三十。久觎皇位的安全,“天资暴狠,心术险鸷”。襄宗安全篡位后,改变了长期与金盟好的政策,依附日益强大的蒙古,对金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使双方损失很大,西夏国内阶级矛盾也进一步激化。夏皇建二年(公元1211年)齐王遵项发动宫庭政变,废襄宗安全自立为帝。在强大蒙古的威胁下,要使国家继续存在和发展,西夏的国策只能是安定国内,联合金、宋,共同抗蒙。而遵顼夺位后,仍全盘承袭了安全的亡国政策,坚持附蒙抗金,造成社会经济凋蔽,阶级矛盾激化,纵有联金抗蒙的正确主张也难以实现。到头来蒙古还是反目为仇,多次借机率兵围攻西夏。神宗遵顼为了逃避大敌当前的严酷现实,自称上皇,传位于其子德旺,是为献宗。夏献宗在其继位的第四年(公元1226年)的七月,听说蒙古大军前来进攻,忧悸而卒。其弟清平郡王之南平王 继位,仅及一年,即降于蒙古,被杀,西夏遂亡。

从夏景宗元昊于公元1038年称帝到末帝目见 1227年亡国,西夏共传十主,历时190年。

西夏王国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这一时期,西夏与北宋(公元960-1127年)、辽(公元916-1125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金(公元1115-1234年)并立长达近二个世纪。如果从“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拓跋思恭所建立的夏州政权算起(始于公元881年),西夏历时比同时期的宋、辽、金更为长久。疆域上西夏境土之大,“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即奄有今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内蒙古部分地区,在那个时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对于祖国西北地区的开发,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只因为蒙古灭西夏后,元人没有写出一部足够分量的西夏纪传体专史,致使公私所拥有的西夏史料因未被系统整理而以致愈来愈少,造成了不可挽救的损失。在西夏历史即将湮没的现在,唯有屹立于贺兰山下的一座座陵墓,或许还能使我们想见王国昔日可曾有过的盛景。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传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契丹原来是东部鲜卑的一支。344年,由鲜卑慕容部建立的前燕攻破宇文部,契丹遂从鲜卑族中分裂出来。后游牧湟河与土河一带。契丹在北朝时,分八部。隋唐时期分十部(一说唐时为八部)。在唐朝初年,契丹人中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当时北方草原突厥称雄,契丹酋长就辗转臣服于唐朝和突厥之间。唐太宗贞观以后,酋长窟哥率部内属,唐置松漠都督府,其各部分置十州,授窟哥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赐姓李。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契丹人又建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首领称可汗,依附于后突厥汗国。745年,后突厥汗国为回纥所灭,此后百年间,契丹人一直为回纥汗国所统治。

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日渐强大,于907年即可汗位,公元916年称皇帝,年号神册,国号契丹,民间或称大蕃。太宗大同元年(947)改国号为辽,983年又改称契丹;道宗咸雍二年(1066)复号大辽。人们习惯上把契丹人建立的王朝统称为辽。

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在金军的进攻下,辽朝于1125年灭亡。在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领一部分人向北进入漠北地区,后向西发展,征服了今天中亚的广大地区。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史称“西辽”,又称“哈喇契丹”,成为当时中亚地区的强国。西辽1218年为蒙古所灭。后契丹人多同化于汉人、蒙古人中。契丹民族从此消逝。

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深远影响的民族。“契丹”本意为镔铁,表示坚固。然而,自元末明初以来,曾经创建了持续219年之久的辽王朝的契丹民族,却从史籍中突然消失。此前,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部分专家利用DNA技术解开了契丹族消失之谜:达斡尔族与契丹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云南的阿、莽、蒋氏“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也是契丹族后裔。

专家们做出这样的结论和比喻:元代蒙古人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时,连年征战,频繁用兵,契丹人被征服,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较大的族群,如达斡尔族作为民族续存保留下来,有的则被当地人同化了。后者是最难寻找的,因为,契丹族100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外婚制”,所以纯粹意义上的契丹人已不复存在了。经过不断地迁徙、隔离和融合,多数契丹人如扔在大海中的冰一样融化了,用一个专业术语命名即“分子意义上的后裔”。

李姓是我国人口大姓,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大陆李姓人口高达9500万。相信大家从上学开始,班级里一定少不了姓李的同学,不过我们好像对自己姓氏的起源和历史往往比较陌生,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李姓在这千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古代李姓皇帝约有60余人,其中大家非常熟悉的唐朝开国皇帝就姓李。但李姓人口的爆发是在明朝以后,总人口翻了近18倍,比全国人口增长速度还高。那下面就来了解下李姓的故事吧。

1、李姓的起源

寻根问祖,正本清源。李姓的由来可谓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上古时代。

话说"五帝"之一的颛顼帝,系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之孙,东夷族高阳氏原始氏族部落首领,居于帝丘,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一带。到尧舜时代,颛顼帝领导的这支部落分为八个氏族,其中之一的"庭坚"氏族首领皋陶,担任尧帝的大官(古代的大法官)。皋陶过世后,其子伯益袭职"理官",执掌火种,驯养兽鸟,后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得以获官名"理"为氏。

到殷商时期,伯益的后代理徵继续承袭大理之官,因正直敢言,又严于执法忤逆了商纣王的旨意,商纣王一怒之下,杀了理徵,其妻契和氏赶忙携幼子理利贞(出生于公元前1069年,卒于公元前992年)出逃到伊水旁(今河南嵩县),饥渴难耐下,见路旁有一颗李子树,结满了李子,便摘李子充饥,从而生存下来,最后在苦县落脚(今河南鹿邑一带)由此开枝散叶,延续万代。

理利贞为记住先辈曾当过理官的经历,便以官名"理"作为自己逃往苦县在此地起家的原始氏族图腾;又感于摘李子活命之恩,遂又以李子树为原始氏族图腾,进而形成氏族的族徽和名称,形成姓氏后,便改"理"为"李",理利贞由此更名为"李利贞"。

故李利贞成为传说中的李姓第一人。

由因《管子法法》载曰:"皋陶为李",故又奉"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为"李氏血缘始祖"、"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为"李氏血祖"之说。

于是在古代,李与通用,李姓起源于黄帝贵胄之说由此传开,历经3千多年漫长的悠悠岁月更替,在起起伏伏发展中弥久不衰。

2、李姓的发展

到春秋时期,有个叫李耳的思想家,字伯阳,名聘,号"老子",他是楚国人,公元前604年9月14日出生于苦县励乡曲仁里,系李理贞的后裔),因他"博大精能",有"古之圣人"之称。23岁时曾任周朝的"史",也就是管理藏书的史官;28岁时回楚国为相,56岁时辞官归隐于秦,专著《道德经》,成为道教始祖。相传"文圣"孔子曾问礼于他而受益匪浅(有对联曰:"邹鲁圣人曾问礼,唐朝皇帝也求诗")。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有明确的记载(参见《老子韩非列传》),由此,后世称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

李耳的后代后来入甘肃,迁徏定居陇西(东乡至临兆一带)后,历经昙公、崇公、伯考公、敢公、政本公、雍公、伦公"八位始祖"的开拓传承,其政治地位、经济实力与文化影响力逐渐提升,便有了李姓最为知名的十二个郡望,即:陇西(甘肃,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赵郡(邯郸,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顿丘(河南浚县,始祖为李广世孙李忠)、渤海(河北辽宁渤海湾沿岸)、中山(河北正定,始祖为李玑第三子李齐)、广汉(四川广元,始祖为李广之父李尚)、襄城(河南许州)、江夏(湖北武汉)、梓潼(四川)、范阳(河北涿县及北京昌平房山一带)、梁国(河南商丘至安徽砀山一带)、南阳(河南)。

其中,陇西郡陇西堂(狄道东乡槐里为祖籍地)的影响最为深远,至今保存有陇西李氏祠堂,陇西还有"华夏药都,李氏故里"之称。

唐高祖李渊便来自陇西李氏(雍公房),自公元618年开创大唐以来,历经19帝历时289年的发展,尤其是唐太宗李时民打造的"贞观之治",及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成为李唐的鼎盛时期,那时的大唐誉为世界第一大国,李姓作为国姓,尤受尊崇。

公元907年,梁王朱温灭唐以后,李唐皇室几近灰飞烟灭。吴王李恪十一世孙李衙奉哀帝旨意带上李氏族谱流亡到江西建昌风景怡人的磨刀村生存发展,李氏皇族血脉得以保存,"磨刀李"由此而来。

"磨刀李"传至泰陵公李承永时,因他迁任平江(即湖南平江)县令,便定居平江。由此,平江李氏代表李姓皇室的主要一脉,重又开枝散叶,不断壮大。明成化年间,李承永后裔在湖南岑川修建规模宏大李氏宗祠,将李姓的千年延续汇聚于此,诚谓"仙李蟠根大,倚兰奕叶光。"

可见,李姓在岁月更替的千年风雨中,便有了经典的十二郡望、两大宗祠(陇西李氏宗祠和湖南平江李氏宗祠)可以寻根问祖慎终追远,数不甚数的李氏宗亲由此生生不息传承发展,弥久不衰地继往开来。

3、李姓的荣光

纵观李姓三千多年弥久不衰的发展历程,有起起伏伏的低落绵延,更有不朽的辉煌与荣光。

且不说上古时期传奇而又显赫的由"理"更"李"的厚重回溯,仅从正史记载的"李姓第一人"春秋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李耳说起,到明清为止这一段不远不近的悠悠岁月,即可彰显李姓人才济济,名人辈出。

在政治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了大成(巴人李姓于公元303年在四川所建,史称"成汉",为李姓所建的第一个王朝)、西凉(李暠)、后西凉(李宝)、唐(李渊)、后唐(李存勖)、南唐(李昪)、西夏(李元昊)、大顺(李自成)等十多个政权。赫赫有名的君主有:西凉王李暠、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千古第一明君李世民、大顺王李自成。有名的文臣武将有:战国名将李牧,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千古一相李斯,飞将军李广,唐代名相李德裕,唐代名将李靖、李勣,"万人敌"李晟,北宋名臣李纲,西魏八大柱国大将军李虎、李弼等。

在文化上,有修都江堰的李冰,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李春;有诗仙李白,诗鬼李贺;有千古词帝李煜,词坛女杰李清照;有天文学家李淳风,活佛济公李修缘;有乐圣李龟年,药圣李明珍,思想家李贽……

李姓英才可谓浩若繁星,李姓荣光亦不胜枚举,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4、"中华第一大姓"之说

李姓自河南苦县落脚起,发展到先秦时期,足迹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

迁移到四川的李姓巴人,以虎为图腾,在商朝时期就已扩展到今天的重庆巴南区,称巴子国,后来成为"板楣蛮"。三国时候诸葛亮"六擒孟获",平定南蛮,便有少数民族改为李姓之说,这就是"洛阳李氏"的溯源。

到秦汉时期,李姓人口深入两广地区。

大唐立国以后,李姓便成国姓,陇西、赵郡李氏与博陵、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并称"五姓七望",李姓由此跻身望族(还有一说是十大高门士族:陇西李氏、沛县刘氏、兰陵萧氏、清河崔氏、弘农杨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太原温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沿袭了皇室贵胄的辉煌。开国元勋有诸将如徐氏(最有名的就是名将徐勣也就是《隋唐演义》中的瓦岗军师徐茂功,更名"李勣")、安氏、杜氏、郭氏等16氏因立功亦受赐国姓,兼之沙陀、回纥、契丹、高车等各国各族以及朝鲜人、犹太人等外国人的融入,李姓人口在大唐帝国空前繁荣,史有"国中第一大姓"之说。

到宋朝,有西夏党项族、金国女真族等少数民族在改汉族姓氏时,首选李姓,人口亦有560万人左右,占当时全国人口的7、2%,居王姓之后,为"第二大姓"。

到明清朝,也有蒙古人、满洲人及土著民族加盟李姓,人口仍有500多万人,占5、5%,居王姓、张姓之后,为"第三大姓"。

据北宋初年所编《百家姓》记载: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于是,便有"到处都是李,遍地都是王"的流行之说。

据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大陆李姓人口有9千万以上,占比达7、94%以上,加上散布国外的李姓华人华侨,截止2017年数据(不完全统计)达1亿3千万有余,排全球人口第一位。同时,李姓、王姓、张姓、赵姓、刘姓等位列中华"十大姓",亦有"张王李赵遍地刘"之说。

即便在韩国、越南、朝鲜等国,李姓人口仅次于金和阮,为"第二大姓"。

不过,大姓也好,小姓也罢,都平等地植根于世界及各民族之林,都是新时代从容自信的主人。"古今一大姓,千年一家人",同处地球村,当守望相助仰望星空,拥抱诗和远方。拙文旨在寻根溯源不忘历史,贻笑大方及不妥之处,或挂一漏万的地方,切望读者及万千宗亲见谅指正。

是为记。

作者简介李大奎,男,汉族,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

搜狐网

李氏四川第一大姓:李姓

2021-12-22 21:54:32

wold历史 

8226 文章 | 1259万+ 阅读

李姓在中国分布极广,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四川、山东,河南是全国李姓第一大省。李姓,也是四川第一大姓,有615万人,比排名第二位的王姓多出1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47%。四川也是南方地区李姓最为集中的地区。

李氏族谱

商朝时期,巴人居住在武落钟离山(今天的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后来向川东扩展。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天的重庆巴南区),称为巴子国。巴人以虎为图腾,在巴语中,“虎”被读作“李”音。在姓氏演化的过程中,巴人崇仰汉人之姓,就依音用了李姓。公元303年,巴人李姓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后来被东晋所灭。这支李姓,到现在至少已有超过2300年的历史。

李姓最早出现在四川的时代,大约是在秦灭巴蜀(公元前316年)后。周赧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72年),秦灭掉当时游牧民族控制的义渠国,在这片土地上设置了陇西郡、北地郡、上郡。陇西郡,因在陇山(六盘山南段别称,为渭河平原和陇西高原之分界)以西而得名,郡治在狄道(今甘肃临洮)。秦国的李姓是嬴姓李氏。目前最普遍的说法是,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的始祖。陇西李氏形成的时期,李姓在秦国已是望族。秦灭巴蜀后,不断地向巴蜀地区移民,形成了四川最早的李氏祖源。

战国末期,进入四川的李姓移民,和正在萌芽阶段的陇西李氏有着相同的祖源,即都是在夏、商时代世代作为大理官为王室服务的赢姓理氏后人。这一支李姓,最早可追述到传说时代的皋陶时期。在这一时期,四川最著名的李姓家族是李冰父子。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51年,李冰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因为李冰的生卒年代史书上记载得不详尽,他的后人在四川的情况已难以追述。

小标:秦汉时期:赵郡李氏入川

在战国末期就已进入四川的李姓,是四川李姓大家庭最早的基石。秦灭六国后,四川成为秦人迁居六国大姓权臣后的地方。当时的四川,还属于中原政权的边境地区。这一时期,大量中原姓氏随着强制移民进入四川。仅次于陇西李氏的李姓第二大源头赵郡李氏,也进入了四川。

赵郡治所位于今河北赵县。最早可追述到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今邢台隆尧人)。李牧的祖先和陇西李氏的先祖是相同的,也是嬴姓李氏。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所在李姓家族是赵国的望族。李牧曾在秦灭六国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被秦视为第一劲敌。在和匈奴与秦的战争中,李牧是一位常胜将军,最终不幸死于自己人的猜忌之下。秦时代,赵郡李氏和陇西李氏的先民们,已在四川这片土地上出现并繁衍。秦灭巴蜀和迁六国移民的两次事件,为四川成为李姓的大省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时期,中原姓氏文化影响到了四川本来就有的土著居民。本地少数民族巴人、賨人中,开始出现了李姓,并逐渐形成四川本地的李姓大家庭。

秦汉时期,四川广汉一代是李姓重要的聚集区。东汉文史学家李尤,是益州广汉人。到东汉时期,四川本土的李姓已发展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家族。汉朝时,李姓开始逐渐向全国各地迁徙。东汉末期,中原战乱不止,李姓在四川的祖源又有了新的变化。除不断输入李姓外,还向四川以外的地区输出李姓,形成了李姓新的郡望,略阳李氏。

小标:东汉末期:南阳云南李姓入川

从秦汉时代到三国时期,李姓从西北和中原地区的聚集地,逐渐发展到东北、云南、广东各地。更多李姓名人,在史书中出现。这一时期的四川李姓名人,有蜀汉著名将领李严,他的祖籍在河南南阳一带。南阳所属的北荆州是汉末军阀割据的重要战场,从三国年代初期开始,南阳及三辅一带就有大量难民及豪强势力进入益州。第一次大的难民潮,发生在刘焉割据益州的公元190年代初期,这些难民达数万人。其中的青壮年,多到足以编成一支军队。刘焉把这支难民组成的军队,称作“东州士”,成为刘焉割据势力中重要的力量之一。三国时期,北荆州第二次大型移民发生在208年曹操进入荆州前后,李严正是在这一时期进入益州为官的。因为“东州士”是蜀汉时期重要的军事力量,从荆州一带移民到四川的李姓家族,成为四川李姓的新兴豪族,也成为四川李姓的又一支祖源。

三国汉魏相争时期,四川本土李姓也随着战争外迁。李姓重要的一支郡望略阳李氏,形成于这个时期。这个李姓的祖源,有四川少数民族巴人和賨人的血统,世居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有种说法是,巴人的先祖之一源于远古资阳人(公元前4万年左右)。这支李姓因汉末战乱迁于汉中(今陕西汉中)杨车坂,号杨车邑。曹操占领汉中后,又从杨车坂再迁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南),以后定居下来,故被称为略阳李氏。

在这一时期,随着蜀汉对南中地区的开拓,已发展到云南地区的李氏家族,也开始进入四川。建宁郡俞元县(今云南玉溪市澄江县)人李恢,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之一。这一支李姓的后裔一直扎根在四川。直到三国归晋后,李恢的家族仍在四川为官,他的孙子李逷是晋朝益州郡太守。李逷任职期间,曾大规模反抗过成汉开国皇帝李雄的起义。李雄是賨人后裔。

此时,李姓在四川的影响力已达到新的高峰,祖源也变得更加复杂。加上蜀汉所处的地理位置,当地居民和少数民族的融合也越发繁盛。在诸葛亮的助推下,蜀汉大量少数民族改姓赵、张、杨、李四大姓。这些改姓,至今在四川南部及云南地区仍有着影响。

小标:隋唐后:四川成李姓熔炉

隋唐时代,因为帝王的赐姓和少数民族的汉化改姓,李姓得到空前发展。成都是安史之乱时重要的避难所,大批不同祖源的李姓人进入四川。四川李姓源头变得更加复杂。契丹人李光弼,与郭子仪一起平定安史之乱后,被封为临淮郡王。762年,李光弼出镇徐州,进封临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从此子孙繁盛,形成金陵李氏。随着后期的数次大型移民,四川李姓中又融入了契丹李姓的血统。金陵李姓后来分衍于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成为四川李姓又一支重要的祖源。宋代靖康之变后,大量李姓南迁,进入湖广、四川等地。

宋元时代,四川已经彻底成为李姓的大熔炉。元末和明末清初的两次大型移民后,李姓祖源开始有了更多的家谱记录。四川大多李姓家族对祖先的考证,基本上是在元末明初和湖广填四川移民这两段时间开始的。此后的李姓祖源探寻,大多依照的是族谱中流传下来的字辈、世系和口头传说……

参考资料:

华西都市报

摘自:华西都市报

腾讯大成网 主笔:徐弋

来源:网络

展开全部

大家还在搜

李姓男孩名

李姓男孩名字大全

李氏家谱名字大全

李姓男孩名字

李姓最旺男孩名字

李姓500个取名大全

李姓24字辈取名

李姓最旺的名字

李姓大全

李姓字辈大全查询

中国八大姓氏

李姓家谱字辈大全集

李姓最忌什么姓

李姓24字辈

李姓名字独一无二

李氏字辈大全

李姓领导

四川李姓辈分

李氏家谱查询系统姓名查询

李姓源自上古八大姓哪个

李氏家谱1000

李姓十大伟人

李姓最正宗的字辈

李姓在唐朝是第一大姓吗

李姓是不是第一大姓

世界第一大姓是王还是李

李姓氏辈分

李姓是不是我国第一大姓

李姓最怕哪个姓

李姓好听稀少的名字

李姓领导

四川李姓辈分

李氏家谱查询系统姓名查询

李姓源自上古八大姓哪个

李氏家谱1000

李姓十大伟人

李姓最正宗的字辈

李姓在唐朝是第一大姓吗

李姓是不是第一大姓

世界第一大姓是王还是李

李姓氏辈分

李姓是不是我国第一大姓

南康百家姓 | 了不起的世界第一大姓——李姓_时期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族兴旺,人数众多,远在其他姓之上据说当今李姓人氏大约有1亿,若世界上所有姓李的人并排站在一起,能够环绕地

看姓氏!鉴别你是正宗四川人,还是迁进来的外来户_李姓

四川第一大姓 李 李姓,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政权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李姓的活动由河南

李氏家族总谱(2019年6月14日最新更新)_李姓李

李氏家谱序言 李姓,中原姓氏之一,世界第一大姓中国人口9500万,全球人口总规模超过12亿在中国,湖南、四川、重庆是第一大姓,河南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

李氏寻根问祖 李家人必看_李姓

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约为1亿,其中中国大陆有李姓92074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19%河南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

四川成都10大姓氏排名 哪些是人口大姓_全国_李姓_省份

1、李姓:李姓在四川和成都都是第一大姓氏,在全国也是排名第2的姓氏 2、张姓:张姓在四川排名第3大姓,在成都排名第2名,在全国排名第3位 3、王姓:王姓在全国排名第1位,在四川排名第2

相关搜索

李姓名字独一无二

李氏字辈大全

李姓领导

四川李姓辈分

李氏家谱查询系统姓名查询

李姓源自上古八大姓哪个

李氏家谱1000

李姓十大伟人

李姓最正宗的字辈

李姓在唐朝是第一大姓吗

李姓是不是第一大姓

世界第一大姓是王还是李

李姓氏辈分

李姓是不是我国第一大姓

李姓是中国的大姓,但不全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后代。李姓由来有几种说法:

1、出自赢姓,李氏的远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五帝”时代的高阳氏颛项,出自赢姓。

2、出自姬姓。商朝时期,居武落钟离山的巴人,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公元前303年,巴人李姓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后灭于东晋。

3、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4、唐王赐姓。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扩展资料:

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汉晋时期,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内附,部分匈奴人和鲜卑人随之被赐为刘、李等姓;

北魏时期,孝文迁都洛阳后,实行文化上全面汉化政策,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被封为李氏  。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实为汉将李陵后裔。

宋朝时期,李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2%,排在王姓之后,为宋朝第二大姓。李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11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四川、河南、山东,这四省李姓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44%。

明朝时期,李姓大约有5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55%,仅排王、张之后,为明朝第三大姓。宋元明时期,李姓人口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减少,600年中李姓总人口减少了10%。这与北方地区长期战乱,尤其是元朝的野蛮统治有密切关系。

当代李姓的人口已达9200多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38%。从明确至今500年中李姓人口由510万激增到近9200万,近18倍。李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四省,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32%。

-李姓

畲族李姓 畲(she),意为烧榛种田,即在播种之前将田中的草木烧去,以灰作肥料。畲族即因从事畲耕(即刀耕火种)而得名,他们自称“畲民”或“山客”,1982年统计约有368万人,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6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他们通用汉语,主要从事农业,长期和汉族人民杂居,关系十分密切。福建霞浦县畲族族谱中记有“唐光启二年(886年),盘、蓝、雷、钟、李有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为乡道官,由海来闽”,这说明唐朝末年福建有畲族李姓。元末有福建农民起义首领李志甫,据说就是畲族人。

犹太人中的李姓

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公元前13世纪曾在巴勒斯坦居住,用希伯来语(属闪含语系闪语族),公元前11世纪建立以色列王国,创犹太教。公元1至2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绝大部分被赶出住地,其中散入欧洲的受到迫害屠杀,或与当地民族结合。犹太进入中国,约始于唐代;有较多的人来中国,是在北宋中叶。北宋时进入中国的这一批犹太人,其先祖在公元前2世纪 70年代离开犹太本土,流徙到印度的孟买地区,在那里定居了1100多年之后,于 11世纪中叶或后叶,又循海道向东推进,到达了中国。他们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向皇帝殷勤致意,并进贡西洋布。皇帝接受了他们的贡品,同意他们“留遗汴梁”。于是,这一支犹太人就在开封定居下来,并分别取了汉人的姓。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犹太人散居于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宁波、泉州等地,但人数最多是住在开封的犹太人。住在开封的这一支犹太人移民,以李姓为首,共有李、俺、艾、高、穆、赵、金、周、张、石、黄、聂、金、张、左、白等 17姓,其中两李、两金、两张为“同姓不同家”。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他们在开封上市子东南(今南教经胡同)购置土地,建筑寺院,取“清者精一无二,真者正而无邪”之意,名为清真寺,通称礼拜寺,作为开封犹太人宗教活动的中心。这所寺院,是中国历史上创建最早、保存时间最长、最为著名的中国犹太人的礼拜寺。到了明代,开封犹太人进入鼎盛时期,教徒发展到500余户,约4000余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九月,明军掘黄河堤放水淹李自成起义军,使开封沦为泽国,开封犹太人逃亡各地,直到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开封城时,幸存的犹太人才随同汉、回民返回开封,后又在寺院旧址上重建了清真寺。

清初,开封犹太人有李、艾、赵、张、高、金、石7大姓,李姓仍居首位。现在,开封犹太人尚有4姓,仍有李姓,他们已完全接受了中国文化。

三、赐姓改姓

封建社会的赐姓,是最高统治者出于自己的意志,将别人已有的姓抹掉,换成另一个姓;因皇帝的姓最为尊贵,称为“国姓”,所以,皇帝赐给臣属的姓大都是自己的姓。皇帝赐姓,往往出于褒赏、恩惠、笼络,目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被赐姓者来说,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会使全家全族感到无尚荣耀。唐朝皇帝赐姓之风,盛于以前咨朝,自开国皇帝李渊开始,至末期的昭宗李晔,一直绵延不断。

李勤(594—669) 本姓徐,名世-勋,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人。家富有,初从翟让起义,参加瓦岗军,因功封东海郡公,瓦岗军失败后降唐,被唐高祖李渊任为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单名(责力)。

李粲 滑州人,本姓丙,在隋朝任屯卫大将军,唐高祖李渊入关后,率众归唐,被授宗正卿,封应国公,赐姓李。

李子和 蒲城人,本姓郭,原在隋朝做官,曾以罪徙榆林,唐高祖武德初年献款,被任为灵州总管,后又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刘黑闼起义,因有功,被赐姓李,封夷国公。

李抱玉 河西人,本姓安,唐高祖时功臣安兴贵的后裔,原名重璋,善骑射。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战河西有功,为他改名抱玉。安禄山叛乱时,安抱玉镇守南阳,上书朝廷,说耻与逆臣安禄山同宗,要求改姓,于是唐玄宗赐他姓李。

李忠臣 蓟人,本姓董,名秦,少年时从军,憨直不通书,但努力奋斗,因有战功,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赐名忠臣。

李国臣 河西人,本姓安,膂(1u)力过人,积功升任云麾大将军,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

李宝臣 奚族人,原为范阳守将张锁高的养子,名忠志,字为辅,为安禄山、史思明的部属,随安、史叛唐。761年,史思明死,他献恒、赵、深、定、易5州,唐代宗李豫升他为礼部尚书,赐姓李,赐名宝忠,封赵国公。

李光进 其祖先为河曲(今青海省东南境黄河曲流处)羌族,姓阿跌氏,唐朝贞观中期内属,以其地为鸡田州,光进随从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有功,于大历年间被唐代宗李豫赐姓李。

李元谅 安息人,本姓安,少为宦官骆奉仙所养,冒姓骆,名元光,勇敢有谋略,唐德宗时与李晟收京师,贞元年间因守备有方,避免了一次与吐蕃的战争,被赐姓李,赐名元谅。

李全略 本姓王,名日简,以功累官横海军节度使、沧德棣州观察使,被唐穆宗李恒赐姓李,赐名全略。

李茂勋 回鹘(即回纥)族阿布思后裔,降唐后,受到兵部尚书张仲武的重用,后因积功较多,被唐宣宗李忱赐姓李名茂勋。

介绍文件

李姓迁徒史

李姓迁徙史

先秦时期

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老子,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是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古书有的说他是周平王时(春秋初期)人,又说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问礼,于是就说他活了160多岁或200多岁,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么大岁数。《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经典,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着某些朴素辩证法因素,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据《新唐书》记载:李姓始祖李利贞也是娶陈国契和氏家的女儿,生儿子叫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住在苦县。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孙叫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帝王或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于苦县。李硕宗的五世孙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李耳的父亲和母亲。李耳的后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国做官,被封于段,为干术大夫。李宗之子李同为赵国大将军,孙李兑为赵相,曾孙李跻为赵国阳安君。李跻有两个儿子:李云、李恪。李恪的儿子李洪,任秦国(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太子太傅,其孙李兴族为秦将军。李兴族之子李昙,字贵远,在赵国做官,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后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昙有4个儿子:崇、辨、昭、玑。他们及其后代因分别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两支:长子李崇,任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守,封南郑公,为陇西房;四子李玑,战国末任秦国太傅,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在赵国做官,定居在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为赵郡房。后来,陇西房又分为39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3组。

李耳以后,李姓人口逐渐增多。春秋时晋文公(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的理狱官李离、战国时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相李悝,都是早期迁入今山西境内的李姓人;战国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守的李冰,是最早迁入今四川的李姓人;李耳之孙李同,到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做官,是最早迁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裔孙李恪的儿子李洪,到秦国(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做官,是最早迁入今陕西的李姓人;李洪裔孙李昙,在秦国任御史大夫,其长子李崇开创陇西房,四儿子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开创赵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两大支派。

两汉、三国时期

两汉、三国时期,李姓人又在许多地方开辟出新的聚居点。西汉时,李姓有徙居今山东、江西者,如李耳裔孙李解,因在胶西国做官,留居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更始初任军师将军的李淑为豫章 (今江西南昌)人。到东汉、三国时,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东北已发展至今辽宁一带,如东汉时率乡勇抗击海贼的李久为辽东 (今辽宁辽阳)人;向西北已发展至今宁夏一带,如东汉末车骑将军李催为北地(今宁夏吴忠西南)人;向东南又发展至今江苏,如东汉时善风角占候之术的李南为句容 (今属江苏)人;向南已发展至今广东、湖南、湖北,如东汉时交趾刺史李进为高要 (今属广东)人,三国时吴丹阳太守李衡为襄阳(今属湖北)人;向西南已发展至今云南,如三国时蜀汉兴亭侯李恢为俞元(在今云南澄江县境)人。

三国时,魏文帝立“九品官人法”,州设大中正,郡设中正,执掌用人权,从此形成把持政权的土族制度。在这个任人以“家世”为重的时代,“士族”行列里没有李姓。东晋、南朝时期,排列士族姓氏等级,把北方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在一郡之内的大姓望族称为郡姓,列王、崔、卢、李、郑为大姓。因为士族门第大抵是由祖先有声望、代代保持富贵、常有功臣名人、一家男女熟习礼教的形式和表现异于常人的风尚、能谈论、有文章等各种因素构成的,说明李姓已经崛起。但是,这里所列的大姓仅限于“山东”地区,说明当时李姓还不是全国的大姓。十六国时,先后出现了两个李姓政权——大成国和西凉国,从而提高了李姓声望。

隋唐时期

陇西李氏自西魏、北周至隋代,世代为皇亲国戚,官位显赫,至隋末,在朝廷内外已具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因之为唐代李姓的空前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这一历史时期,李姓除分布于上文所述的地区外,又有今内蒙古、浙江、安徽等省区的李姓人载入史册,但总的来说,李姓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在这长达几百年的时间内,虽然也有人在朝做官,但因知名度不高,所以,几乎是默默无闻。

随陈化父子入闽 唐朝初期,朝廷派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往闽南镇压“蛮獠啸乱”,后其子陈元光继任,平定了局势。固始籍将佐李伯瑶随陈氏父子入闽开发漳州,功绩卓著,留居当地,其子孙散处龙溪、漳浦诸县。

武周时避祸南逃 唐高宗皇后武则天,690年废睿宗李旦,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她任用酷吏,屡兴大狱,使宗室、朝臣不少人被牵连冤杀。为了避祸,宗室李姓部分人从长安、洛阳逃到比较安静的江南定居。

避“安史之乱”南迁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历时八年方被平定。这场战乱,使中原人民遭受了空前浩劫,大批人被迫逃往江南避难,其中有一批李姓人。

李光弼徙居金陵唐朝大将、营州柳城契丹族人李光弼,天宝末年任河东节度使,与郭子仪一同平定“安史之乱”,因功被封为临淮郡王。762年出镇徐州,进封临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从此子孙蕃盛,形成金陵李氏,后分衍于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李德裕贬死崖州 始于唐穆宗时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朋党之间将近四十年的斗争,史称“牛李党争”。唐武宗即位后,任李德裕为相,李宗闵被贬死,牛僧孺亦被黜。到了唐宣宗时,牛派得势,李派则全遭罢斥,李派首领李德裕被贬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县东南)司户,于850年病死,其子孙有部分人留居当地,成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

随王氏兄弟入闽 唐末至五代年间,因中原地带长期动乱,河南因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众起义,最后在福建创建闽国。河南一些李姓人随王氏兄弟入闽,定居于莆田、晋江,后又分支宁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进而又向西发展,分布于广东、广西的一些地方。

两宋时期

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代“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冬,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4月,金国贵族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及其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并掠走大批珍宝器物、皇家藏书,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1127年5月,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即宋高宗),史称南宋。同年10月,南宋政府南迁扬州,后又逃到镇江,再逃至杭州。这一时期,中原人因之多次大规模南迁,有的追随宋高宗赵构的足迹,有的则自找去处,总的流向是长江以南地区,其中有许多李姓官绅士民。此外,还有抗金义军中的李姓人辗转南迁。如王屋(今河南济源)人李兴,领导一支抗金义军转战于黄河两岸,因作战失利,李兴率领所部义兵万余人南渡归附南宋。迁徙江南的李姓人,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其次还有迁至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者。例如,覃怀(今河南武陟)人李曾伯,举家渡江后居嘉兴 (今属浙江),宋理宗宝佑年间举进士,后累官治海制置使;李芾从开封徙居衡州(今湖南衡阳),恭帝德佑初知潭州;开封饮食业以烹饪羊肉著名的厨师“羊肉李七儿”、以善于用肉和各种莱肴做汤闻名的“杂菜羹李婆婆”等南迁后在杭州重操旧业。

明清时,李姓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

移居台湾

明代,李姓已基本上遍布大陆各省,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东渡台湾海峡,到台湾岛求生存与发展。明朝天启年间,颜思齐与福建南安人郑芝龙设寨于台湾的笨港(今北港),郑芝龙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汉人到台湾垦荒。当时有李魁奇为郑芝龙守寨,这是入台最早的李姓人。

1661年,郑芝龙之子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进入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经过8个月的战斗,赶走了荷兰侵略者,于1662年2月1日收复台湾。此后,郑成功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随从他前往的将士,也都留在了那里,共同开发台湾。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5个月后病死,其子郑经嗣位,据守台湾至1680年。郑氏父子入台、治台时期,有许多李姓人追随左右,在收复台湾的战斗及开发台湾的事业中,做出优异的成绩。仅收入《台南市志·人物志》中的李姓人物就有:延平郡王府兵都事李胤,思明知州李景,右先锋镇李茂,守卫澎湖的右先锋镇领兵副总兵李锡,右冲镇李昂,为郑经袭位立有大功的李思忠,水师二镇先锋营副将李富,总理官李瑞,中提督下副将李芳,果毅中镇下部司李升,游兵镇中营守备李忠,游兵镇管炮守备李受等多人。《台湾通史》等文献也有许多篇幅记述明郑时期李氏的在台活动,如:永历(南明桂王朱由榔年号,始于1647年,郑成功及子经、孙克块沿用至1683年)十八年,明朝遗臣李茂春随郑经入台,定居承天府永康里;永历二十二年,平和人李达入垦大糠榔西堡潭;永历三十七年,淡水通事李沧,获准前往卑南(今台东)采金。

清政府领有台湾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不久,闽、粤李姓移民接踵拥至台湾中部;雍正、乾隆时入台人数日渐繁多,垦殖地不断扩展。至清末,台湾的平原和盆地已经被开拓殆尽,入台的李姓人只好向山区求发展。对此,《台湾篇》等文献有较详细的记述,如:康熙二十四年,李婴进入鹿仔草堡开垦;康熙二十九年,闽人李阳,入垦他里雾堡田头庄;康熙三十二年,闽人李云龙,入垦学甲堡(今台南县学甲镇);康熙六十年,粤籍义民李焕挺,居于下淡水港,平定朱一贵之乱有功;康熙末年,粤人李贞镐,入垦哆哕咽堡前大埔庄;康熙年间,龙溪商人李元,入台湾府(今台南市)开设糖廊,号“李胜兴”;康熙年间,南安人李碧,与黄放合垦于大糠榔西堡港尾寮庄;雍正九年,粤籍义民李伯寿,居于彰化阿束庄附近,大甲西社番变时不幸战死;雍正末年,李、陈、郭、蔡、尤等姓,合垦于苗栗二堡苑里;嘉庆初年,李、谢、林三姓入垦东螺西堡宝斗庄;嘉庆十七年,李享等人入垦奇莱荒埔(今花莲县);嘉庆二十三年,李、王、张三姓计140人,合力开辟井子脚的新盐田;道光七年,李合吉等人入垦奇菜荒埔……总之,三百多年来,闽、粤李姓络绎不绝于台海道上,他们定居台湾后,披荆斩棘,凿山辟田,为开发和建设台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走向世界

李姓向海外发展,早于向台湾移民,除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早已形成的越南李姓和朝鲜李姓外,最早移居海外的是明朝初年由福建徙居日本的李姓人。这些人熟悉水性,善于驾船,去琉球国(日本西南部琉球群岛)后,有李荣、李杰、李敬、李进、李隆、李陆、李珍、李华、李弥、李叶等人,曾受琉球国的派遣,作为出使明朝、清朝的通事。《明会要》记载的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赐给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其中就有李姓人。这些李姓人,后来定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

清代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南方沿海一些居民开始渡海远徙,到南洋(亚洲东南部地区,即“东南亚”)谋生,其中有许多李姓人。据有关史料显示,早期下南洋的人,主要是福建漳州、泉州、福州及广东广州、惠州、潮州、嘉州、琼州(今海南岛)等地的男性青壮年,他们通过香港、澳门、厦门、汕头等口岸出境,乘船南行,历尽艰难曲折,到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由于他们无力支付路费,绝大多数是以“佣工”的身份,通过中介机构被转贩到南洋的。当时的香港合安栈、新加坡广福泰栈等,就是专门从事拐卖、贩运华工的机构。他们到达南洋诸国后,基本上都是做苦工,经过一番艰苦劳动后,有的在经济上稍有积蓄,便做点小本生意,待有一定资金时,转而经营商业,赴南洋者并非都能获得成功。尽管如此,奔赴南洋人仍络绎不绝,以致一浪高过一浪。在南洋诸国拥有较多人口的李姓华人,就是这一时期迁入的。

李姓远涉重洋到大西洋西岸的欧、美各国,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1848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由于缺乏采矿劳力,便在中国东南沿海招募华工,其中有闽、粤等地的一些李姓青壮年,这些华工为美国西部的早期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历史上让人头痛的契丹,如今演变成了哪个民族?你可能想象不到

“ 契丹弋猎汉耕作,飞将自老南山边,还能射虎随少年 。”王安石曾在《阴山画虎图》中用这一诗句去描述宋朝时契丹族的发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