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祠的历史,人物,族谱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4浏览:2收藏

郭家祠的历史,人物,族谱是什么?,第1张

各支始祖

  郭子仪:唐相国尚文尉中书今封汾阳王氏祈国公敬公子也生唐嗣圣十四年丁酉葬建中二年辛本二月 寿八十有五 中武陪葬建陵在今甘肃庆阳府合水县至今墓存配享代宗皇帝庙。派妣:朝氏,封劲节夫人。生子八,女七。为汾阳郭氏始祖。 郭好智:迁湘始祖,原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地名白石明永乐无年癸未携其子,宜宗公来湘屯居横路桥下之老屋场又云来自庐陵地名塘东查公所録,本宗源流明系安福白石而来葬上湘归厚十二都横踟桥下之大屋场屋后乙山辛向。为上湘石屋冲郭氏始祖。

郭氏子孙

  郭子仪有八子八女 子 郭曜、郭旰、郭晞、郭昢、郭晤、郭暧、郭曙、郭映。 郭曜,袭代国公,太子宾客。 郭曜子郭锋(《旧唐书》记作郭鉾),百户云。 郭晞,郭子仪第三子,随父征伐,屡建战功。任御史中丞、转御史大夫,累封赵国公。逝世后追赠兵部尚书。 郭晞长子郭钢,累封赵国公,赠兵部尚书。 郭晞次子郭钧,郭钧子郭承嘏。 郭晞孙郭承嘏,刑部侍郎,赠吏部尚书。 郭晤 郭晤子郭鐇,百户云。 郭暧,娶唐代宗女升平公主。赠尚书左仆射,一女:郭氏为唐宪宗郭皇后,生唐穆宗。四子:郭铸、郭钊、郭鏦、郭銛。 郭暧子郭铸,袭封。 郭暧子郭钊,妻沈氏,沈氏母为唐代宗女长林公主。三子郭仲文、郭仲恭、郭仲词(《旧唐书》记作郭仲辞); 。 郭暧孙郭仲词娶唐穆宗女饶阳公主为妻。 郭暧孙郭仲恭娶唐穆宗女金堂公主,历詹事府丞。 郭暧子郭鏦,娶唐顺宗女汉阳公主李畅,赠尚书左仆射。 郭暧子郭銛,娶唐顺宗女西河公主,无嗣,以公主前夫沈翚子为嗣。 郭曙,金吾大将军,终祁国公。

唐咸通(860-873),汾阳王郭子仪长子郭曜之裔孙郭嵩携长子贽随王想(闽王审知从弟)自河南光州迁徒入闽福州。卜居新宁(今长乐县)芝山郭坑,后迁仙游碧溪,继迁莆田,成为在闽郭姓先祖,也是潮阳郭姓祖源地。入潮主要开基祖有郭正公,郭浩公。

郭浩(1166-1227), 字元洪,号宣省。生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 。世居莆田魏塘,郭嵩的第18代裔孙。宋绍熙元年(1190)丙戌科登进士,先授户部郎中,后升广西提刑按察使,正议大夫。

父郭正(1141-) 号端斋,为当地一饱学秀才,随子赴任于桂,诰封广西按察使正议大夫。子三浩、渊、海。正公浩公父子为潮阳一、二世祖。郭浩生于书香门第,少年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性聪慧,五岁能背书史,七岁善吟诗作赋"。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中进士,授户部郎中,因政绩显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升任广西 提刑按察使。其时广西为西南边陲,被称谓"蛮野之地",朝内官吏望而生畏,郭浩毅然赴任,在其任内"除弊政,倡清廉,锄奸恶,扶弱小",百姓有口皆碑,流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相传绍熙五年,恶少张宏仗其父为当朝尚书(按察使原是其父亲的下属) ,因此有恃无恐,横行乡里,为非作歹,民众敢怒不敢言。郭浩微服暗访,掌握充分证据后,顶住层层阻力,坚决将张宏缉拿归案,并将其"斩首于市曹"。按察使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为民除害在当地民众中广为流传一时恶徒收敛, 乡里治安好转。 "蛮野之地,处处笙歌"。百姓乐业经济发展。

郭浩秉公执法、勤政爱民的事迹,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其中广西桂剧《郭令公义斩尚书子》 ,就是根据按察使郭浩的事迹编演的。

嘉定十四年(公元1121年)按察使郭浩以老致仕,时值闽地沿海海盗猖獗,居民移居台湾、潮州、海南者甚众,按察使郭浩不归莆田,举家移居潮阳。离开广西时,百姓沿街挥泪送别,万人空巷。郭浩秩满不归,遂立籍潮阳,建竹村。竹桥村因村境四周溪流环绕,昔时搭竹为桥渡,故名。宝庆三年(公元 1227 年)按察使郭浩病逝,享年 62 岁,葬于潮阳市金玉镇竹桥村蛇山,至今仍有按察祖郭浩公墓。现为文物保护单位。 郭浩生四子,长子郭琳,字帅元,分创奉恩乡之玉浦(今属金玉镇)、溪内(今属金玉镇)、泉塘(今属西胪镇)郭族。次子郭球,字帅正,分创新兴乡之铜钵盂村(今属铜盂镇),铜钵盂因村前有土尾潭状似钵盂而得名,裔孙分创峡山的大宅、洋内、练南、两英的古溪,谷饶的茂广等处郭族。三子郭琅,字帅属居竹桥。四子郭(1224-),字提岭,分创贵屿南阳一族。                                    古南阳素有”南阳十八乡“之称,解放后分为联堤村、东洋村、山力村、山前村、山联村、坑仔村、新乡村、西美村、浮山村、下陇村、石峡村共11个行政村落。              南阳乡现存祠堂14座,100年以上古树100多棵。成片古民居有八处,如吉祥里,位于山前村;华光里,位于联堤村;源兴里,位于联堤村;瑞庆里,位于南阳新乡,有祠堂一座,四点金8座,下山虎6座,配有后库、炮楼等,门坊上有孙中山、杨森、于右任等历史名人的书法石刻;春和里,位于坑仔村,建于民国六年,中间祠堂毁于1970年,现尚存孙中山撰文之石刻,还有当时书法家高邕、郑耀祖、天台山农等人的墨迹石雕;坑仔寨,位于坑仔村,始建于清末,依山坡建成9巷(南北向)13排(东西横巷)共99座四点金,正中前方为祠堂加后库。每排高低差05米,四周围墙,寨前大埕,埕外大池,寨门边炮楼。远望寨容严整划一,气势非凡;山前里,位于山前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属组合式“驷马拖车”,共有34座“四点金”及“下山虎”。里巷后有花园,有一些名人书法手迹。南阳郭氏经700年繁衍生息,人丁兴旺,成为潮汕郭氏最大一族。桃园郭氏昌利祖即是南阳支系,于乾隆年间创县城桃园郭氏。

湖北浠水郭氏字辈:“立本习能迪强”。

湖北黄梅郭氏字辈:“惟学承在善新明德”。

湖北襄阳郭氏字辈:“必定长久天开景运”。

湖北孝感满族郭氏字辈:“功崇业广本立德明家安国正世永天平吉祥仁寿忠义礼文继述有志瑞启长春”。

湖北安陆郭氏字辈:“永世文应尚显万中正诒泽定远永治先型敦崇原本子名世守封显万德全隆首高取大士品皇堂正发惟显名扬志有文章书万载庆德贤□儒子益光”。

山东胶州郭氏字辈:“元肇维人方振承绪玉胜佳年”。

山东日照郭氏字辈:“奎绍郭源公建长章和敬其相惟衍仁德家道隆昌”。

山东枣庄郭氏字辈:“明学振万方依允”。

山东东平郭氏字辈:“长荣克延忠”。

福建晋江郭氏字辈:“祖肇汾阳支分自漳奇立主应赓奕文章高齐育庆亶席亨康膏童豪颜交序亭庠雍廉意度玄衮褒唐京赢广庇帝座方襄膺庸庶享言永音商”。

福建南安蓬岛郭氏字辈:

字行:“元世人卿相治朝重正方令公家谱远颍守系声长孝悌伦滋笃诗书业益张祖来基泽厚贻燕万年光”。

名行:“姬箓渊源永云礽钻绪宏先民隆矩矱后世懔遵行植品宜敦本修身在致诚汾阳余庆衍三岛踵簪缨”。

福建南安官桥郭氏字辈:“显成世述一国荣叔元世人卿相治朝钟正方令公家谱远颖守系声长孝悌伦滋笃诗书业益张祖来基泽厚贻燕万年功姬箓渊源永云礽钻绪宏先民明矩矱后世怀遵行植品宜敦本修身在致诚汾阳余庆衍三岛踵簪缨”。

福建安溪回民郭氏字辈:“孟居资允本世仲志一懋尔颜伯克绍贻谋景福介思延及子孙永年保”。

湖南炎陵郭氏字辈:“文学尊孔孟英俊垂名远惠兰延清香世代表忠良”。

湖南嘉禾郭氏字辈:“筠应天生凤新汉柱万君班聂小念四代八九千万愿文思启绍常祖宗富贵显相忠聪明成智慧朝廷有高风国泰永昌良家雅礼仪通贤能先达士福德振祥功”。

湖南上湘郭氏字辈:“启秀端正存真葆良诗书济美孝友聊芳英俊绳立家声代扬祖功宗德上锡恩光”。

江西万载郭氏字辈:

岳公房支派:“大端方桂棠华发定荣昌贤俊儒中瑞文明兆吉祥”;

合族通派:“凤权汝子孟元城山海从长秀绍金台士为师世有恩锡盛朝堂功勋在显扬谦和傅祖德家国统生光”。

江西定南郭氏字辈:“传仁义礼家学召人文立志光先德贤名佰代欣”。

河南开封刘店郭氏字辈:“世田好三云书中先有文道德全家宝万代永乐祥”。

安徽涡阳郭氏字辈:“希文尚允兴传学”。

江苏江宁郭氏字辈:“高才立志良”。

四川成都郭氏字辈:“应永存先德子”。

河北正定郭氏字辈:“旺怀朝廷风立树青”。

东北黑水郭氏字辈:“克大基业嗣炳宏谟贻谋燕翼绳武缉熙昌时名世翊运宣猷家珍兆远奕叶重光”。

郭氏溶公支派字辈:“仕可原崇本廷世德贤良宏龄起昭穆光彩焕文章凤诏宗纶锡鸿勋振羽翔储材培杞梓历运蔚琳琅济用商家楫农明晋国庄图书圶璧映谟烈鼎铉彰”。

新加坡郭氏字辈:“长仕谏怀云雨百里瑞天定朝清廉启国家廷献文明行笃必有克诚用垂式宜尔子孙以介景福”。

郭氏一支字辈:“毓人光祖成士绍宗怀仁恩义道大德鸿实行宪法民心咸悦安乐富强永保华国”。

分地域的,,这是山东的,,长也只有山东临沂和重庆

山东胶州郭氏字辈:元 肇 维 人 方 振 承 绪 玉 胜 佳 年

山东日照郭氏字辈:奎 绍 郭 源 公 建 长 章 和 敬 其 相 惟 衍 仁 德 家 道 隆 昌

山东枣庄郭氏字辈:明 学 振 万 方 依 允

山 山东泰安 君 - 熙 - 洪 - 云 - 修 -守 - 忠 - 正 - 恩 - 会 - 庆 - 本 - 昌

山东德州}青、基、本、世、永,连、登、传、光、明

山东滨州 思、文、学、庆、丰

山东临沂莒南}兴、喜、克、德、洪、凤、明、呈、祥

山东临沂莒南 长 连 彦 修 春 子(建)

山东即墨 廷,玉,振,克,宗

山东临沂平邑 星,继,永,凤

山东汶上 廷、永、振(克)、延、宗、金

重庆市武隆

国、正、天、兴、顺、朝、忠、盛、文、光、高、明、显、世、坤、仁、治、礼、仪、长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15/22/35808488_583486571shtml看一下

笃培宗仁本

修书庆克承

香延传万载

来世永照明

忠玉令今秀

全从近新维

我们这脉是德平的,清朝末年续的,当时续辈分时还有五个辈分没用完,是佃风明照亮,由于明照与新辈分重了,所以没用完老的辈分排序就用新的了,因此在北边乡村里笃_佃,培_风是等辈的!

希望一个宗祠的能记住传给后人,不用不要紧,但是要记住。

空飞舞中华姓氏家谱溯源之郭姓寻根访阳曲 !

  郭姓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姓氏,渊源有四。“禹乘二龙,郭支之驭”,相传夏禹有两个驭手叫郭哀和郭支,他们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郭姓人。商代的郭崇被认为是郭姓的另一始祖。周代虢国的子孙后代则是当今郭姓最大、最主要的一支。史载,东周时平王封虢叔裔孙虢序于阳曲,虢序被称为“虢公”,因“虢”“郭”同音,又叫“郭公”,后代遂有郭氏。古阳曲在今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境内,是郭姓的诞生之地、根植之所。

  

  初春的太原乍暖还寒,夜里一场春雪,更将这座北国古城打扮得银妆素裹,分外妖娆。怀着寻访郭姓祖根的热情,我们太原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一行七人冲风冒雪,驱车北上,直奔市区东北的阳曲县境。

  

  太原是华夏汉族大姓望族祖根麇集之地。举国大姓之最的王姓,便是从太原晋阳(今市属晋源区)滥觞,继而流播海南外,成为世界最大姓氏的,故有“天下王氏出太原”之说。至于郭姓,也是汉民族大姓之一,名列中华姓氏第十六位,其祖根也在太原市阳曲县。

  

  说起郭姓历史,可谓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同行的王老是一位对姓氏素有研究的文史学者,行车无事之余给我们讲起了郭姓的起源。他说,先秦时期中国的姓和氏并不是一回事,姓和氏变为同一概念是在汉代以后。比如郭姓,它原本不是姓,而是氏,先有姬姓演变为郭氏,后来姓、氏同一,就称郭姓了。

  

  史载,“三代”之一的周朝是由姬姓创立的。周武王姬发建周时实行分封制,把他的叔父虢叔封为西虢诸侯,虢仲封为东虢诸侯。西虢地处虞国和郑国之间,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东虢在今河南荥阳境内。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将西虢作为赏赐,划给了东迁时护驾有功的郑国,西虢遂亡。平王此举引起许多诸侯国的不满,若干年后,逐渐强盛的楚国欲北上争霸于诸侯,遂以平王灭东虢之事为借口,举武力威胁周王室并吞并了西虢之地。周天子慑于楚庄王的威势,只得找到虢叔的裔孙虢序,将他封于阳曲,作为一种补偿。虢序又称“虢公”,乃郭姓得姓始祖。

  

  同车的小杜问道:“虢序被封阳曲,他姓虢,又不姓郭,阳曲应该是虢姓的再封之地,怎么又成了郭姓的开姓之源呢?”

  

  王老不紧不慢地说:“虢与郭同音,虢序受封阳曲后虢转变为郭,虢序遂转为郭序,虢公也就是郭公,这样郭序就成了郭姓的开姓之祖,阳曲也就成了郭姓的诞生之地、根植之所。”

  

  三十公里路程在人们的对话中不觉走完,车停在了阳曲县政府门前,县政协领导已在楼前迎候。“春雪不积时”,大雪之后,阳曲城外的农田白茫茫一片,城内却只有屋顶、楼顶覆盖了一层含水带气的白色晶体。为不耽误时间,我们没有下车,在县里同志的引导下径直向郭氏纪念馆所在地——“东南洼”村驰去。县政协的同志告诉我们,阳曲境内已难觅与古虢国和虢公有关的文物遗存,只在东南洼村有一个建于明代的郭氏祠堂,现在已辟为郭氏纪念馆,里面供奉着郭氏先祖的牌位,是郭姓人寻根谒祖的必到之地。

  

  东南洼村距县城不远。途中,我们乘便探访了阳曲故县遗址——隋唐时代的汾阳城。经历了1500多年的岁月沧桑,古老的汾阳城已难寻昔日的辉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爿爿坍塌的古城垣和一幢幢传统民居,只有那眼古老的“木井”还算历史旧迹。据唐《元和郡县图志》载:“(汾阳)县城,故木井城也,东魏孝静帝筑,城中有井,以木为箍,固名之。”原来,古城创建于北朝时期,因城半截为木箍券筑,上半截用青石圈砌,由于年代久远,留在井口青石上的绳痕竟有24道之多,最浅者2公分,最深的达9公分。当地百姓传言,这井也叫尚家井。当年筑井时,因土质疏松,井水常常泡坏井壁,轻者井水变混,重者井壁坍塌。有一位姓尚的筑井人独辟蹊径,依照制作木桶的工艺,将井壁用木头箍为井桶,这样既防止了井壁塌崩,又使井水常保清澈,使木井用了两千多年而不坏。阳曲在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前为阳曲县,之后改称汾阳县,后又改名阳直,唐初恢复阳曲旧名,旋又改为汾阳县。这木井,便是阳曲故城数千年历史的见证。

  

  离开木井城北行数里便到了东南洼村,它坐落在汾河支流杨兴河南畔,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据说村子原住民全为郭姓,后来不断有他姓迁入,现全村140余户仍以郭姓为主。郭氏纪念馆是在郭氏祠堂的基础上建立的,它坐南朝北,坐落在村西的黄土坡上,是一个占地两亩的三进院落。同行人说,正门前原有一棵数百年树龄的古树,可惜去年毁于大火,现仅存粗壮的树干,似在诉说历史的沧桑。

  

  纪念馆的主要建筑为中院“始祖祠”,祠堂为明清硬山式建筑,堂中塑有远祖虢仲、始祖郭序、名祖郭子仪三尊座像。祠堂顶额绘有人文初祖、武王伐纣、虢仲立国、序封阳曲以及子仪王等九幅彩绘,提要钩弦地叙述了郭氏为炎黄子孙、枝出姬姓、立国河南、开始阳曲的数千年迁徙演变史。

  

  陪我们参观祠堂的前村支书郭四货老人介绍说,阳曲县郭姓很多,有以郭姓命名的郭家堡,还有家社、北社、南社、大卜等郭姓大村。海内外的郭姓大多以阳曲为祖根所在地。历史上,有名的郭氏地望如以三国名宦郭嘉而享誉的颖川郭氏,以唐代名将郭子仪而闻名的华阴郭氏,以东汉郭泰而传名的昌乐郭氏,以及冯翊郭氏、京兆郭氏等,都源出太原阳曲,统称太原郭氏,是为郭氏正宗。

  

  郭四货祖祖辈辈居住在东南洼,他本人曾为村支部书记、村长,现年龄大了不再任职,与儿子住在一起,安度晚年。谈起郭姓文化,老人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据他说,郭氏一门英雄极多,其中饮誉世界者,非汾阳王郭子仪莫属。有人说郭姓源出今山西汾阳县,因为郭子仪祖籍在汾阳,其实不然;要辨明郭氏祖根,首先要了解汾阳县得名的历史渊源。汉代的汾阳县就是后来的阳曲县,而随唐时曾复用汾阳之名。我国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汾阳即是指汾水之阳,最早的汾阳县就在今阳曲县境,汾河之北。而现今的汾阳县却在汾河之西,明朝以前叫做西河县,直到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才更名为汾阳县。这两个汾阳县南北相距数百里,当然不能混为一谈。

  

  老人继续说,郭子仪受封“汾阳郡王”是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事。郭之被封,是因为古代有“凡所封邑,必取得姓之地“的规矩,郭姓的祖籍是当年郭公受封的汾阳(今阳曲),所以郭子仪便得了“汾阳王”的爵名,而这个“汾阳”与明代的汾阳(即今汾阳县)没有丝毫关系。

  

  时间过得飞快,不觉已是日照中天,我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东南洼村。午饭后,县政协的同志提议赴柳林河汾河二库景区和悬泉古寺一游。客随主便,我们放弃了午休,直驱阳曲西山。

  

  地属阳曲的柳林河汾河风景区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景区内有新建的汾河二库大坝,有古老的悬泉古刹,有险峻的西山群峰,还有碧波荡漾的高山清湖——汾河二库,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泉古刹和古刹栈道。古寺镶嵌在悬崖峭壁之间,上覆危崖石檐,下临滔滔汾河,一条仅容单人行走的栈道蜿蜒曲折,一会儿探出山间缝隙,一会儿突出石崖之外,直把游人引入古刹后院。据当地百姓讲,在现在的栈道行走其实有惊无险,当年的栈道才叫“惊煞老子、吓煞娘”呢。

  

  关于悬泉寺,《阳曲县志》有载:“悬泉寺,地名五梯崖,又名七佛山,路小而险,上列悬崖,下临汾水,上有七佛堂峭崖滴水,额曰‘悬泉’,有宋崇宁碑记。”然而,沧海桑田,宋代之碑早已不见踪影,只有一通明万历年间树立的《重修古刹悬泉寺碑记》石碑,经风侵雨蚀,依稀可辨几字:“兹有晋阳城,乾方二舍余里,澜柄官山上下,亦号古刹悬泉寺。”至今此寺创于何年,就不得而知了。今存寺宇大约重建于明成化三年,山门前第一景为“悬泉滴水”,清莹的泉水从20多米高的山崖下滴流而下,形成水瀑,游人无不在此顿足、戏水、拍照。进入山门依次为伽蓝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堂、经阁楼、七佛阁和980米长的古栈道。逐一观赏,均各有特色,可谓溶古、秀、奇、险于一炉。

  

  阳曲县还有很多值得探访的胜景,比如金代遗建“不二寺”,无梁大殿“大王庙”,“开化寺”金代彩塑,北门锁钥“石岭关”上古老的杨广栈道,神奇的鲁班试斧石,以及古柏森森、泉水潺潺的“三藏古寺”等,难以一言尽述。如不涉足亲临,难以领略其中精妙。

  

  天色将暮,鸟宿归林,带着方兴未艾的游兴,我们完成了这次郭姓寻根之旅,乘车跃入苍茫的山间。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郭家祠的历史,人物,族谱是什么?

各支始祖  郭子仪:唐相国尚文尉中书今封汾阳王氏祈国公敬公子也生唐嗣圣十四年丁酉葬建中二年辛本二月 寿八十有五 中武陪葬建陵在今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