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 傅佩荣:易经与人生第1讲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5收藏

笔记 | 傅佩荣:易经与人生第1讲,第1张

第一讲:《易经》的简单介绍

易经是“不学不会,学了不一定会,会了终身受用”

易经的重点是修德行善

易经包括义理和象数。义理指为人处事的道理;象数指卦象的计算规律,应用于日常生活占卦。

古代讲《五经》:《诗》—文学、《书》—历史、《礼》—生活规范、《乐》—艺术、《易》—哲学。

哲学就是爱好智慧,智慧有一个特色:完整而根本。所以不能单看人的世界,还要看自然界、天道,天地跟人三方面都要兼顾。不能单看现在,还要看过去和未来。所以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两方面都要兼顾。

《易经》包括三部分:易经、易传、易学。

易经的大原理:观天道立人道。天道代表宇宙大自然的规则,人道指人的世界该如何生存。

儒家:人心向善,慎独真正的儒家是由内而发。

道家:柔弱胜刚强。

西方有哲学派别认为“人是唯一使用符号的动物”。

易经的最高理想:是对自己的生命掌握主动权,培养智慧、发展能力、兼顾德行。

易经的卦象分“阴阳”,有“阴爻(yao)和阳爻。阳爻指主动力,阴爻指受动力,乾为阳,坤为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古代天子做决策的五条途径:1、自己想。2、与大臣或谋士商量。3、与老百姓商量。4、用龟壳占卦。5、用易经帮助决策。

天道无吉凶,因为六十四卦构成一个循环,没有好坏之分。

孔子一生所占的两卦:贲(bi)卦:代表摆设,没有实际意义;旅卦:代表动中生活,故孔子弃官不做,周游列国。

占卦的原则:不诚不占,不疑不占,不义不占

希腊哲学接近尾声,这一集是最后一集,是对整个希腊哲学做一个结束的说明,也要谈到希腊哲学对后代的影响。

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之后,主要的趋势是走向实践哲学,就是把哲学具体落实在人生里面,给人生明确的启发,告诉人怎么样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这样的一种思潮最后显示为三个特点,也可以说明希腊哲学为什么必须交出它们的棒子。我们这一集介绍希腊哲学在结束阶段的三点特色:

第一点,强烈的主观主义。

第二点,缺少创造性。

第三点,哲学让位给宗教。

从亚里士多德以后,各个学派都不再有为求知而求知的兴趣,失去了哲学最重要的好奇心,这好奇心是全面而根本的好奇,因为智慧是完整而根本的理解。哲学的动力不再是为了真理而追求真理,而只是为了个人趋吉避凶、求乐避苦的方法,希望以此代替被俗化的宗教,能给人实际的建议。不用再远望星辰,了解宇宙的奥秘,而是要由宇宙转向人生,设法内观自身,解开人生的迷惑。这样的趋势很容易造成怀疑主义。所以在希腊化的时代,怀疑主义也曾相当盛行。

如果强调个人主观,就容易忽略客观真理以及共同的道德标准。很多人只求自己个人的利害,要宇宙绕着个人来转,这就是强烈的主观主义。像伊壁鸠鲁学派,不谈义务与责任,只求自然的感觉,只求个人的享乐,它虽然也强调节制,但毕竟还是从个人的感觉作为判断标准。

而斯多亚学派,强调理性的、高贵的德行表现,它使用义务或责任来反对自然的冲动,但最后也执着于一个简单的观念,就是宇宙是以神为它的灵魂。怀疑主义,因为人难以得到真正的知识,就断言知识不可靠。至于上次介绍了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要使灵魂进入密契经验,陷于神魂超拔的恍惚状态,如此才可以窥见哲学的堂奥。像上面这些都是强烈的主观主义的表现。

所谓的创造性,在当时谈到哲学只讲三个重点:第一,你要过幸福的生活,首先要知道万物是怎么回事,这就是自然哲学,要先了解万物的各种规律、各种情况。

你了解的时候需要有认知的方法,这时候你需要逻辑,它是思维的方法,逻辑可以帮助你认识客观的自然界,把它的规律找出来;然后再落实在生活上,谈到伦理学。所以当时对哲学的重视主要就这三门学问:逻辑、自然哲学与伦理学。但这三方面,他们都是把过去已经出现过的思想,现在拿来重新调整配置一下。

譬如我们谈到过,伊壁鸠鲁学派采用的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斯多亚学派它在自然哲学方面是采用赫拉克利特的“宇宙大火”与“逻各斯”的说法;而“新柏拉图主义”当然是从柏拉图思想发展出来的。所以这几派对哲学的贡献有限,谈不上太多的创造性。

古希腊哲学最大的成就,当然是在于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两个人的系统,他们所建构的系统核心都在于形而上学。我们再复习一下。首先你要研究自然哲学,所谓的“自然”就是有形可见、充满变化的一切。那么什么是形而上学呢?还记得亚里士多德有一本书就放在《自然学》后面的,叫做Metaphysics,我们现在都翻译成《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研究无形可见、永不变化的本体世界,所以柏拉图才会提出“理型论”,亚里士多德才会提出“完美的实现与形式”“第一个不动的推动者”。到了亚里士多德之后,所谓的“上帝”“本体”“第一个不动的推动者”或者 “真善美的理型”,都被摆在一边了,觉得它好像只是一个理论或观念,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于是就把所谓的“善的理型”或“第一个不动的推动者”的位置空出来了。空出位置以后,如果没有补充的说法,人就只会追求现实欲望的满足。

那么再看,在宗教方面,罗马时代的神是非常世俗化的,缺乏超越性,已经变成功能性的神,甚至功利性的神。所谓的功能神就是指,你耕田要拜什么神,打仗要拜什么神,每个神都有各自的作用与功能。而功利神更麻烦,功利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帮助人解决眼前的问题、眼前的困难,任何神只要能帮助我们解决困难的,我们都去祭祀它。至于罗马的多神教,可以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来概括:这么多的宗教与神明,百姓以为那些都是真的,哲学家以为那些都是假的,而政治人物以为那些都是有用的。政治人物对于真假的兴趣不大,只要有用就好,因为宗教可以帮助政治,稳定社会,让老百姓因为有神明的存在,又有各种宗教的庆典、迎神赛会,可以减少社会动荡不安的机会;百姓也可以得到心灵上暂时的慰藉或麻醉。

在这种情况下,基督宗教出现了。因为在哲学让位给宗教之后,每个人都要寻求人生的解脱,需要得到某种超越的力量来支持自己。在现实世界上,人们看到罗马帝国的兴盛、腐败,然后渐趋衰亡,知道现实世界的一切都不可靠。那要怎么办?如何修行才能得到来世的拯救呢?

所以罗马时代的哲学,大部分都是比较高档的心灵鸡汤,是可以普及大众的醒世格言,缺乏一套完整的系统。这个时候,基督宗教强势登场,为什么?因为众多的基督徒实践他们的信仰,以他们的生命作为见证,肯定他们所相信的来世是人生唯一的希望。所以后面就接上中世纪的哲学了,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再进一步来说明,希腊哲学对于后世的影响如何?当然是影响深远。因为整个1300多年的中世纪,虽然以宗教作为它的基础,但人毕竟是有理性的,而希腊哲学又有非常完整而丰富的资源,所以宗教也要设法与希腊哲学相互协调。譬如说在中世纪开始的时候,是柏拉图哲学或者新柏拉图主义影响深远,被基督徒拿来复制,经过修改与调整,然后加以推广。

到后面经院哲学出现的时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上场,因为他的理性思维能力让人觉得是不二之选。所以整个西方哲学在中世纪1300多年,前半段是受到柏拉图的影响,后半段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响。然后从文艺复兴开始,柏拉图又恢复活力,后面再把古希腊哲学家与罗马初期哲学家的思想加以恢复、推广,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轴。这就是关于希腊哲学的结束,以及他们对后代的影响。

哲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1、逻辑与知识论,它告诉你如何认识万物的存在,认识到什么程度。

2、形而上学的层次,里面包括了本体论——人性的本体,万物的本体,还有作为一切来源与归宿的所谓的上帝的本体。

3、把我们掌握到的这些本体论作为基础运用在生活上,包括伦理学、美学这些。所以后代的西方哲学家,都是按照个人的能力、兴趣,研究这三个领域的某一方面,最后建构成系统而成为哲学家的。

1、希腊哲学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先后左右了中世纪哲学的主流思想。

2、哲学不可忽略形而上学的层次,因为那是人类理性爱智慧的至高的要求。

孔子带着徒弟子路饿着肚子走在荒郊野外,子路不知从哪弄来一只烧猪。孔子二话不说,先填饱肚子,然后再问烧猪从哪里来。

古代文人尊孔为“圣”、为“神”,有过度神化之嫌;连带着后人也对孔子有错误认识。要么就将他当作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要么就把他当作迂腐的老夫子。这可是天大的误会,实际上孔子处事灵活,“无可无不可”,时刻都“把自己的生命掌握在手上”。

像这样的误会有太多。大部分人对儒家仍停留在老印象里,缺乏正确认知。《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主要就是澄清谬误,为儒家思想作新解。

《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是傅佩荣在台大的公开课讲稿整理而来。傅佩荣是祖籍上海的台大教授,曾在西方做过教授和讲师。学贯中西,数十年潜心研究中西哲学,近年致力于普及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

因为傅教授受西方宗教和哲学影响很深,所以思维更有跨越性和包容性,论述方式兼具西方的理性和东方的感性。

《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注重实践,有生活经验的切入,又不至太过白话。用轻松的语气,将经典解释得容易理解,但又不失严谨科学的态度。

《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虽是讲稿,但自成体系。最大的创新点是傅教授将儒家思想的“真诚”提炼出来,作为儒家思想内核;并将孟子的“性善”,解释为人性向善。

先秦儒家思想散落在各个典籍之中,不易形成完整看法,需要提炼。在提炼的过程中,本就容易产生误解。加上受时代所限,对经典的解释自然不同。

我们要学习了解儒家,应该从先秦经典着手,追本溯源。现在普遍都知道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但对于孔孟,存在的误解仍然不少。

傅教授从原典中提炼观点,以孔孟为主轴,结合《易传》、《大学》、《中庸》,从新的角度出发,把儒家思想建构成完整地哲学体系。并且,比较了荀子与儒家思想的本质不同。与学生们的问答解释了具争议的问题,“有孔门遗风”。

误会1:先贤遥不可及

我们误认为先贤品德高尚,遥不可及,跟我们的生活似乎毫无关系;但实际上,先贤的“贤”是有来由的,是可触及的。儒家所谓的“圣”或“神”,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彼岸;而是普通人可以一步步修炼而成的“人生境界”。

除了开头提到的孔子“吃了再说”的故事,还有舜的形象也有一定的颠覆。过往“舜”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接近完美但不鲜活的人。但傅教授形容舜只不过“比一般人更真诚而敏感”,遵从了内心“向善”的需要。

舜之所以能成为舜,是因为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就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孟子》)。而自己修养高了,自然而然地就能够影响别人。

从孟子的“养气”,到《大学》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在教给我们如何从内在出发,一点一滴地提升自身修养,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傅教授提炼的儒家思想,是以真诚为本的。如果做好事、做好人不是出于至诚,而是为了他人眼光或者某种目的,也就流于下乘了。相反,只要顺着本心,真诚去做,人人皆可成为圣贤。

误会2:孟子性善变成“性本善”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这是孟子“性善”的原文出处,也是傅教授“人性向善”论的主要依据。将“人性”比作“水流”,“人性向善”就如同水往下流一样,不可避免。

孟子没有说过“性本善”。傅教授指出了“性本善”这一观点是“给人的本质加上某种价值”,犯了“自然主义者的谬误”。更合逻辑的是“动力论”,也就是“性向善”。

所以,当人做坏事的时候,心会不安,做好事的时候,会由衷感到开心。人有时会刻意压抑自己“向善”的本性,给自己找各种借口;但是干坏事就是干坏事,只会带来更多痛苦。

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想想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做个好人。

误会3: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些被认为是封建糟粕的传统文化,其实通通不是儒家思想,它们只不过是后世修正过的统治工具而已。

儒家“只有一纲”,就是父母和子女。而且,子女孝顺父母,也非盲从。

《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提到,孟子将父母的过错分为“大过”和“小过”。如果父母犯了小错,子女却不依不饶,是不孝;而如果父母有大过错,做子女的不纠正,放任不理,相当于疏远父母,同样是不孝。

另外,孝顺父母不只要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更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在晚年得到快乐。

《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举了曾子的例子,曾子的父亲看不见了,吃完饭问有没有剩菜。曾子回答他有,并让父亲决定剩菜怎么分配。父亲把剩菜施舍给穷人,做了好事,感到自己有价值。

“施舍剩菜”当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情况,但当年老的父母各方面能力开始退化的时候,子女完全可以为他们创造更多“行善的机会”。比如让父母为捐钱捐物下决定,让父母为亲人、甚至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生命不止,“向善”的需求就不止。而身为子女,帮父母实现这方面的愿望是最大的孝顺。

以理性探讨真理

“用我的理性去追求真理。”是傅佩荣教授用来解析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则。无论是荀子,还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由于为统治者服务等种种时代限制,要修改经典为自己的学说服务。于是就出现“增字解经”的现象。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王阳明将它改成“万物之理皆备于我心”,意思就大不相同了。孟子说“性善”,荀子在立论批驳时增改成“性本善”。

抓着某一个点立论是辩论的精髓,但对于原典来说难免是断章取义。

《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认为荀子只是披着儒家的外壳,并对比了荀子在天论、自然论以及人性论核心观点与儒家思想的区别。傅教授认为,荀子“性恶论”与孟子所说的“性善”是两个不同范畴的观点,没必要比较。

增字解经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要有根据。“人性向善,”也是一种新创。但傅教授的论证过程相对严谨,他追求的是“有根据的、合逻辑的、可理解的观点”。

且从孔孟原典出发,放到全篇以及整个儒家系统里去理解。古文本就简短难明,先秦是古文滥觞,更易产生歧义。

如果单看某一句字面意思,读书人各有各的理解。但如果结合了其他语句,放到全篇,甚至孔、孟、易、大学、中庸等儒家思想完整去看,就会是准确而有说服力的思想。

傅佩荣教授是把儒家作为一个哲学系统来讲的。这个哲学系统借鉴了西方哲学建构方式,但又不完全等同。傅教授说,“哲学是由人的理性出发,去寻找终极关怀的过程。”经“严谨论证”的西方近代哲学并不是唯一。

以理性探讨真理,是傅佩荣教授用来解析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则,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读先贤思想所本着的大前提。

总结:

如果说《中国哲学史》是通过历史疏理出中国整个哲学体系;《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就是通过先秦儒家经典,串出纯粹的儒家思想体系。

古往今来对儒家的误解不少,现代人应拨开迷雾,以理性态度,寻找新的答案。并灵活运用找到的答案,影响生活,改变人生。

我们已经介绍完希腊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这一讲把他们连贯起来做个介绍。

在苏格拉底之前有许多哲学家,他们在探讨宇宙、探讨人生方面都有一些很好的见解,但因为他们的著作残缺不全,只有一些断简残篇,所以很难做比较系统的理解。苏格拉底也没有著作,但由他的学生柏拉图在《对话录》里面发挥他的想法。

我们可以看到,希腊三哲共同有一个原则以及一个信念:1理性原则,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去穷尽一切可以探索的对象;2一个信念,人的生命,人过这一生一定有它的意义。为什么那么肯定呢?因为如果没有意义的话,为什么人有理解的能力呢?而意义就是理解的可能性,至少我要对我这一生讲个道理出来,为什么我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所以由此就可以建立所谓的“三观”,怎么样的宇宙观让我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再进一步,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

从苏格拉底开始说。苏格拉底并不是完全只靠理性就去想像或者去思考,往上他有城邦的传统的信仰作为上限,往下他有城邦当时的法律作为下限。在信仰和法律之间,人的行为就有大致的一个范围、大致的规范。苏格拉底受后人推崇的地方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他虽然被人诬告,冤枉受刑而死,但他还是遵从城邦的法律;只要程序正义,虽然被冤枉,他也愿意接受,代表对法律的肯定。另一方面,城邦传统的信仰让他知道会有神明来做最后的裁决,而死亡不见得是人生里面最可怕的事。最可怕的事当然是偏离了真理之路,走上邪恶之路。

苏格拉底有两句话我们一再强调,第一句话是:“我的朋友不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这样一来,他就把古希腊时代开始的时候研究自然学的倾向,转移到研究人类的生命。因为如果你执着于研究自然学或自然科学的话,永远是往而不返,你不可能研究透彻再来过你的人生;所以你要转向城内的居民,就是回到人类。

第二句话就是:“未经反省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这个时候他就必须探问:到底怎么样反省我的人生呢?所以他最喜欢在街头跟别人聊天谈话,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就会发现很多人的生活可能是按照大家的方式、大家的说法,他并没有真的了解自己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所以他(苏格拉底)对于许多重要的概念,尤其是跟人的善、美这种价值有关的概念,他会一再地反复地去跟别人探讨,从这边也发展出来很多理性的方法,像反诘法、归纳法、辩证法这些。

有两个希腊字特别值得我们留意,就是“真理”这个字。在中文里面提到真理有点严肃,事实上在古希腊文里面,在西方世界都一样,真理所指的只是真相而已。到底什么是真实的情况?为什么一个人要探问真相呢?因为他所见的世界如果只透过感官来了解的话,充满变化;他跟别人来往,如果只透过言语来说的话,就发现很多观念非常混乱,甚至前后矛盾。

所以苏格拉底对于真理这个字,在古希腊文里面叫做alētheia,alētheia的英文的翻译叫做Discovery。Discovery(这个字)你看到后面是cover盖子,前面的dis是把盖子揭开来。换句话说,真理一直在那儿,只是我们自己从小开始只透过感觉去了解,只听到成见、先入为主的想法就设法去认识,以至于这个盖子是我们自己的成见和感觉所加上去的。那什么叫真理呢?就是把盖子揭开来,让自己不要再有遮蔽。

什么是你真正看到的,什么是你想象中的、听别人说的,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发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所以苏格拉底才会对他的弟子们、朋友们说:“就算我离开了,你们要按照你们所知最善的方式去生活。”这个最善的方式它可以不断地往上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这样一来,他整个的思想就具有开放性;同时相信人的生命的意义,最后要由你对死亡的态度来作为见证。

柏拉图比苏格拉底年轻42岁,他以理性作为唯一的方法继续发展,但这个理性作唯一方法的话就有一个倾向,把你所见的世界分为上下二层,底下这一层是用感觉所接触的,充满变化。柏拉图开始的时候是比较理想主义,认为要么探求上面的永恒不变的世界,称作理型,理就是理性,型就是模型,也就是我们用理性所能掌握到的原始的、永恒的、完美的模型,就建构了理型论。他是发现理型而不是发明,所以我们强调你把他称作唯心论并非恰当。他甚至把理型界里面的最高的理型称作善的理型,善的理型就好像太阳一样,太阳的光明照亮一切,使万物可以被我们辨认和了解,代表柏拉图重视理解。

如果没有光明,一切都在黑暗之中,你什么都不能分辨,更不要说理解了。这种想法有它的特色,对西方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人难免都会觉得希望有一个比较高尚的、平静的、安详的境界,人对现实生活有些不满的时候,就容易接受这样的想法。

另一方面,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样一来未免太忽略现实的世界,因为人毕竟是活在现实的人生里面,所以亚里士多德整个思想就要设法说明什么叫变化。他从变化着手,跟他老师柏拉图可以说在入手的地方就不一样了。但是你如果分析变化,最后发现所有的万物的结构都是质料加形式,而形式代表更大的完美。同时整个宇宙构成一个存在的层级,越往高的层次,质料越少,形式越多。另一方面他要解释动态的发展,就提出潜能与实现这一组观念,也就是越是实现了完美的东西,越是没有什么潜能了。

到最后你这个系统建构起来之后,出现了存在的层级一层层往上,到最后一定有一个最完美的形式和最完美的实现,他就把它称作第一个本身不动的推动者,也就是所谓的上帝。但这个上帝我们一再强调是哲学家的上帝,跟所有宗教里面的神明、佛陀这些都有本质上的差异,也就是说他是为了解释整个宇宙充满变化,但是(变化)需要有一个最后的一个存在的基础、存在的来源。

对照下来就会发现,柏拉图比较重视理解的需要,亚里士多德比较重视存在的来源。这两个并没有矛盾,事实上到最后会万流归宗,还是殊途同归的。基本上来说的话,为什么亚里士多德的成就显然被更多人接受呢?是因为柏拉图思想显得有点封闭,他把感觉世界先存疑,后面只剩下理性这条路,那对很多人来说,理性不可能不受到感觉的干扰,至少要(两者)配合。所以柏拉图的思想虽然非常高尚的一面,但是也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

亚里士多德就不一样了,他的思想从存在开始,要找到它的根源,来源和归宿。最后找到了没有?他找到了,第一个本身不动的推动者,他称之为上帝;他也建构了形而上学,就是你要找到无形可见、永不变化的本体的世界。这样的本体世界就算是有人类,人性是什么,有自然界,自然界的本性是什么,但这两个都还是相对的。你最后还要找到一个真正绝对的、最后的、作为根源的实体,他称作上帝,所以这个上帝他就扮演一个作为目的的一个角色。

当然这种想法很能配合后面中世纪哲学的需要,所以后面整个中世纪哲学就拿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作为他们在哲学上的指导原则,而亚里士多德在后代更是直接被称作“哲学家”,所谓的“哲学家”所指的就是亚里士多德,原因就在这里。

三位哲学家都有一个原则——理性是人类最特别的一种能力;有这样的理性就可以探问什么是真的和假的,如何分辨;你分辨真假之后,人生就是要跟真理设法结合。也就是我这一生虽然在生老病死的过程里面,但是一定要找到最后的真实,我才能设法让自己得到安顿,对自己的生命有一个交代。

所以这就是他们三位哲学家都出于真诚的心,以理性追求真理,只是不同的时代、不同个人经验而建构出不同的系统。后面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他们的著作影响了西方哲学到现在,甚至跟西方文化接触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两大力量——重视理性或重视经验——的影响。

本期重点4:东西方的对照

这三位哲学家是有师生关系的,柏拉图比苏格拉底年轻了42岁,整整跟在他身边听他跟别人聊天聊了八年;亚里士多德17岁进入到柏拉图办的学院,整整学了20年,到他37岁,柏拉图过世才不情愿的离开,他比柏拉图小了43岁。

对照一下中国方面的情况,很多人认为:古希腊有三大哲学家,中国儒家也有三位代表,就是孔子、孟子、荀子。其实这种说法意义不大。古希腊三位哲学家都有明显的师生关系,思想有一个起承转合,慢慢在发展;而中国这里完全不同。

先说孔子,孟子比孔子晚了179年才诞生,他根本没有机会见到孔子本人;但他非常好学,把孔子的资料全部找来研究,最后能够把孔子思想加以发挥。而荀子那更是不同了,荀子比孟子大约晚了60年,他的著作里面有好几个地方专门批判孟子。他的目的一方面是不赞成孟子的解释,另一方面想争一个孔子的嫡传,他认为自己才是孔子的真传,不应该有孟子挡在前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孟子说了“性善”两个字,荀子就要写一篇《性恶篇》。所以在这个时候你把他们都当作儒家,本身就需要很多解释。

我们学习西方哲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希望借此能够对照我们自己的传统,千万不要任意去比附,任意去附会,到最后你没有办法学到真正的东西。

这三位学者傅佩荣、齐善鸿、曾仕强都曾讲解过《道德经》,而他们的观点和解读方式也有所不同。以下是我对他们的解读的评价:

1 傅佩荣:傅佩荣对《道德经》的理解水平较高,他能够用西方的哲学思维来解读中国的经典,并建立了一套逻辑和话语系统。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悉也使得他的解读更加深入,能够挖掘出《道德经》深层次的意义。

2 齐善鸿:齐善鸿的讲解也非常不错,他的角度与其他人不同,更注重于实践和运用,将《道德经》的智慧与现代社会的实践相结合,让人感受到《道德经》的实用性。

3 曾仕强:曾仕强的讲解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他的解读风格较为通俗易懂,强调《道德经》的智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人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

因此,无法确定谁讲得“最好”,每个人的解读都有其独特的角度和风格,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解读版本。

傅佩荣国学精品集(共10册) 《解读老子》《解读论语》《解读孟子》《解读庄子》《解读易经》《傅佩荣〈论语〉心得》《傅佩荣〈庄子〉心得》《傅佩荣〈四书〉心得》《傅佩荣细说孔子》《听傅佩荣讲国学》 傅佩荣心灵关怀作品集(共9册) 《自我的觉醒》《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一卷)》《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听傅佩荣讲人生问题》《哲学与人生》《智慧与人生》《心灵导师》《赢的人生哲学》《智者的生活哲学》 《傅佩荣细说老子》《傅佩荣读孔孟论人生》《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抗压有方法》《人生需要几座灯塔》《生命重心在何处》《孔子的生活智慧》《人生中不可不想的问题》《人生问卷》等。

傅佩荣:

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2009年6月,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

笔记 | 傅佩荣:易经与人生第1讲

第一讲:《易经》的简单介绍易经是“不学不会,学了不一定会,会了终身受用” 易经的重点是修德行善 易经包括义理和象数。义理指为人处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