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人们为什么不捕鱼?他们是不会吗?
不是人们不会捕鱼,而是因为无鱼可捕。
在历朝历代当中,关于饥荒的记载屡见不鲜,而百姓一旦遭遇饥荒,啃树皮甚至吃土都会成为维持生存的一种手段,题目中所描述的问题其实是过于天真了。
在发生饥荒时,所有能吃的东西都会进人的肚子。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我们,很难体会到遭遇饥荒时的无助和绝望。但是在各类历史记载中,我们能明显看到在饥荒年代人们吃树皮甚至吃土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天上飞的还是水里游的,在饿红眼的人们眼中都只是食物而已。
发生饥荒时,人们不是不会捕鱼,而是无鱼可捕。通常状况下,造成饥荒的原因有干旱、战争、被剥削三种。
如果是由于干旱的原因导致发生饥荒,河流早就已经干涸,人们根本无处去捕鱼,河里也根本不会有鱼;如果是由于战争的原因导致饥荒,在随时都有可能死亡的状况下,人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捕鱼,而受捕鱼效率影响,捕鱼也不可能解决大规模饥荒问题;如果是由于被剥削原因导致的饥荒,河里的鱼估计也是有主的,根本就不会允许普通民众捕鱼。
综上所述,在遇到饥荒状况时,普通民众根本无鱼可捕捞,而在大多数情况之下,在饥荒真正爆发之前,河里的鱼应该早就已经被捕捞的差不多了。
题目中所说的问题和历史上有名的“何不食肉糜”同样让人无语,在极度饥饿的状况下,如果河里有足够的鱼且允许人们捕捞,那或许根本就不会有饥荒的发生。
对于当今时代的我们来说,饥荒或许离我们很遥远,可是珍惜每一粒粮食,在如今这个时代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人人都学会珍惜粮食,饥饿才会真正远离我们。
所谓民以食为天。在人们心中,吃饱穿暖是评价一个政权的最好标准。在古代,因为农业问题而亡国的政权数不胜数。例如西汉,例如明朝,都是饥荒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在精明党的讨论之中,产生了一种极其有趣的说法:如果大力推广土豆等作物,说不定能够避免覆灭的结局。
这种说法似乎有些道理,毕竟土豆具备耐寒耐旱,生存能力强,适合大规模推广的优点,如果真能够广泛种植,说不定真的能够解决饥荒。
但是,这种说法的人没有注意到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说白了,明朝的灭亡在当时是必然的,它不是单一元素所造成的,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总结,那应该是积重难返。
止不住的党争
明末的气候极其糟糕,连年旱涝不定。根据记载,“万历二十四年杭、嘉、湖三府自五月不雨,至七月八月雨如注,狂风交作,经数日夜不息”,“天启四年,镇江六月初五日大寒冷,夜微雪,十一月初八日,大暑,人裸体三日。”
在这种气候下,传统的农业经验压根就无法保证耕种的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开明的官员注意到了这种情况。
例如徐光启,他曾亲自开垦过试验田耕种番薯等作物。在取得成效后,徐光启上疏建议过中枢推广这些作物,但直至明亡都没能等来中枢的反应。
那彼时的明朝中枢在干嘛呢?答案很明显,在党争。党争一词,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明末政治。崇祯时期的党争没有天启年间那么有名,但其内耗力度绝对不弱于天启党争。在结束了同阉党的作战后,东林党又陷入了同浙党的党争。
在这场争斗中,东林党没有拿到他们想要的权利。在这场斗争中,帝师温体仁背靠崇祯,稳稳压制住东林党势力,最终崇祯一朝,他们也只能利用舆论权不断造势,却没有一点办法掌握实际的权力。
那么崇祯知道下面的臣子这样吗?
很明显,他是知道的。崇祯不是天启这样完全的奇葩,他对底下人的举止一清二楚。他热爱看到这种局面的出现,底下人闹得越厉害,他的权力也就越稳固。
这是崇祯的性格所决定的。他性格刚愎自用、疑神疑鬼,从诛杀袁崇焕一事中,更可以看到他的急功近利。
在现在很多人的口中,崇祯简直就是天降神君,只是时势太烂,无力回天。如果崇祯真是个好的君主,他又怎么会在解决饥荒一事上一无所为呢?他虽然勤政,但是全都用在与民夺利以及与士夺权上面了。
因此,彼时的明朝中枢大多是一群自私的聪明人,是一群虫子。一群虫子聚在一起,怎么能治理国家?让他们注意到地方的苦难无疑是天方夜谭,更别说能有所作为了。
乐子人皇帝
除了中枢党争之外,皇权专制也成为了明亡的重要因素。从嘉靖开始,明朝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他们普遍具有一种特性:对国事没有想法,对利用国事奢侈一把的想法大大的有。他们与其说是成熟的政治人物,不如说是一群乐子人。
这群乐子人深居皇宫,最爱的事情就是专营自己的爱好,同时与民争利。他们破坏的不仅是政府的公信力,同时还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为了营建寝陵,地方政府不得不下令民众开采巨木,破坏了自然体系。
当自然体系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之后,底层的民众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答案是变成难民。
在当地政府无力,中枢无所作为,皇权热衷与民夺利之下,他们不得不离开家乡,放弃世代耕种的土地,被迫成为流民。
说到地方无力,那就得说起另一个问题了:官吏腐败。
治不完的贪腐
明朝是一个典型的重典治国的朝代,官吏俸禄极低。按照朱元璋的逻辑,这些钱够他们平时生活就够了,反正房子国家管,每年赐些财物,让他们偶尔可以享受下生活。老朱我都做到这种份上了,还要干什么呢?
但这只是朱元璋的理想。在实际情况中,整个明朝300年除了海瑞之外,每一个官员都会或多或少弄点灰色收入。
于是,明朝的吏治就这样在众人一次又一次地违规中偏离了原有的方向。同时,由于明朝的“座师”风俗,京官退休回到地方后,一般会和地方官员达成共识为家族牟利。
例如明末著名的书画家董其昌,他在京为官多年,还是太子讲官。在回到地方后,他勾结松江地方官疯狂掠夺民财。
在地方官勾结京官、士绅的情况下,民众不断失去土地,从自耕农变成没有人身自由的佃农。当士绅阶级逐渐形成气候,其效果也与汉末豪强土地兼并别无二样。
于是,人间惨剧在明末反复上演:民众哭穷困,政府窘迫,皇帝一遍又一遍从小金库中拿钱却又无济于事。
最近在网上看到几篇关于古代饥荒的文章,说“古代闹饥荒的时候,河里鱼虾泛滥,可是为什么普通人宁愿啃树皮吃草根也不钓鱼呢?”
其实这个题目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让我惊讶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我简单整理了一下,大致有以下三点:
1中国的大部分河流和湖泊分布在南部地区,不可能在北部地区提供全面和有效的救济。
第二,古代人比较保守,鱼虾不能当主食,钓鱼时间长,不方便挖野菜。
第三,鱼虾臭!
当然这只是很多原因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但是从这三篇文章中不难看出,有一些观点对我们的认知有点颠覆性。比如第三条:“鱼虾腥味重,不好吃”!
我个人认为,在饥饿中,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吃好,而不是食物好吃不好吃。毕竟此刻活着远比享受美食重要。所以,我觉得这个解释不合理。
那么,这个问题真正的解释应该是什么呢?我们以古代饥荒中的频发区中游—— 黄河为例!
我们先来看看饥荒是怎么产生的。
据史料记载,从公元一年到1950年,黄河,中游地区发生了306次饥荒,平均每6年左右发生一次。
而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天灾也有人祸!当然,在古代黄河山谷,农业生产基本上依靠天气吃饭,所以各种自然灾害对饥荒的影响相对明显。
黄河流域是我国自然灾害集中的地区。历史上,干旱、涝、冻、雹、蝗、病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这些自然灾害的直接后果就是大规模的农业减产甚至无收成,导致严重的饥荒!
据历史记载,近2000年黄河中游地区近70%的饥荒是由干旱、涝灾、蝗灾、风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比如记录在《新唐书五行志》:
唐景龙第三年(公元709年),七月(八月)下雨,水溢出,损害了庄稼,关中的冬天很饥饿
另外,在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关中的干旱是一种疾病,死者在路上睡觉,人们在吃饭。”
明朝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
''陕北,秋八月,霜饥,人食。”
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
''在陕北,的关中,蝗虫布满天空,幼苗已经耗尽,它们饥肠辘辘''
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干旱对农业的影响最大,也就是说,干旱与饥荒密切相关。根据仇立慧',博士的论文《古代黄河中游都市发展迁移与环境变化研究》中的数据,在古代黄河,中游地区的饥荒中,由干旱引起的饥荒总数达到近56%,而洪水和冰雹灾害仅占13%左右。
所以可以看出,干旱是饥荒的主要原因!
但问题是,干旱是怎么造成的?
对于这个问题,你可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降雨量少!
当然这是必然的!黄河中游地区主要位于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然而,由于年降水量少、分布不均匀及其特殊地形条件的影响,很难从黄河主要支流或地下水获得水资源供应。
比如记录在《明史五行志》:
“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自去年六月以来,关中一直没有下雨。三个助手尴尬,人不在生,草木尽,树皮夜里成群盗。同时也是白天抢,马路对面。村里没有烟,有18万人坐着等死。”
《清史稿灾异志》也有记录:
“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陕西,大屯秋冬不下雨,农民不能种小麦,粮价昂贵,饿死的不算。第二年二月,开始下雨,种春小麦的人都不熟。”
但是,这只是部分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活动!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土地的开发利用得到了极大的促进,许多原本多山的丘陵地区相继被开发为耕地。在此期间,破坏环境是不可避免的,如砍伐森林和破坏植被。
这样,虽然获得了大量的耕地,但也改变了黄河流域的植被条件和土壤条件,导致土壤承载力和肥力下降,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粮食减产。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很容易引发饥荒。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环境的恶化,饥荒的频率逐渐增加。例如,13世纪中叶以前,关中,平原地区平均每七年发生一次饥荒,共有36次。更别说明清了!
好了,在大致了解了古代饥荒的形成之后,我们来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饥荒的时候,人们不去抓鱼虾吃?”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第一,对打捞工具的限制;如前所述,在黄河,中游地区,农耕是主要方式,渔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在工具的使用上,农具是主要的方式。所以限制打捞工具是合理的。
第二,干旱导致河流干涸;这一点记录在孟昭华《中国灾荒史记》:
”十二年(公元1142年),十二月无雨,粮草被烧光,脚镣、易、伊俱疲。当秦民被饥饿分隔时,强者被北人,收买,城市空无一人。”
也就是说,在宋绍兴,统治的12年间,陕西,发生了严重的干旱,不仅没有收获谷物,还使许多河流干涸。所以干旱严重的时候,河水干涸,那么哪里可以捉到鱼虾呢?
当然,其实这只是作者片面的分析。毕竟历史上饥荒的地区和程度不同,不可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但是,我相信,当饥荒发生时,人们不会放过有鱼有虾的地区。毕竟吃鱼虾比树皮草根好吃多了!
从古至今,清正廉明一直被人们奉为值得传唱的美德。很多人把“贫贱不能移”这种品行当作世间最高贵的情操。特别是在我国古代,无数文人墨客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抱负,宁可挨饿受冻,也不会轻易为了钱财低头。在他们心中,即使过的贫穷,只要心中没有愧疚,就可以快活地度过一生。然而,那些富有的人即使再富有,他们的钱财却不知多么污浊,依旧没有什么好羡慕的。
这种想法其实与我国古代根深蒂固的传统封建思想密不可分。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千百年前,贵族就意味着优越的生活,而平民百姓就意味着穷苦的人生。贵族阶级不仅可以优先得到更好的资源,他们中的一些还会千方百计地压榨普通人。毕竟,哪有人会嫌自己过得比别人好呢?既然已经过得比别人好了,那么再好一点也无妨。长此以往,我国古代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说是苦不堪言。百姓流离失所,饿死街头的现象也十分常见。
不过,导致这些悲剧的原因也不单单是统治阶级的剥削。难以避免的天灾与人祸才是最令百姓绝望的。古代的科技并没有现在发达,对于一些灾祸的预防以及预测手段更是无法与现今相比。因此,大雨导致的洪涝、泥石流,干旱导致的颗粒无收,都成了夺去百姓生命的刽子手。可以说在那个年代,每平安地度过一天,都要感恩幸运之神的眷顾。面对这样悲惨的场景,很多人会产生疑惑,古代发生饥荒时,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吃草根啃树皮,却也不愿意到河里去捕一些鱼虾来食用呢?
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对于“饥荒”二字大约只有一个朦胧的概念。我们大多是从历史书中亦或是一些纪录片上了解到饥荒究竟有多么可怕。初读史书的时候,看着易子而食,遍地的描述,我们似乎很难想象出这样的场景究竟有多么震撼,也很难产生共鸣。直到很多人看了纪录片后,才真正对这样的场景有了具象化的概念。
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地区曾爆发了一场严重的饥荒,上百万人在这次灾难中成为了流离失所的难民。绝望笼罩在中华的大地上,人们四处奔逃,却怎么也逃离不出这绝望的深渊。方圆千里,能吃的东西全都进了肚子,后来的人一眼望去这广袤的土地竟然寸草不生。
但凡是被人们看到的东西,无论是草根还是树皮,都没能逃过人类的嘴巴。可能现在我们想一想,这是很可怕的一个场景。但在那个时候,人饿得失去了理智,也就管不了什么其他的了。只要能够饱腹,能够让自己活下去,再恶心的东西也可以毫不犹豫地吞进肚子里。
饥饿使所有人丧失了理智。一些人开始直接进食观音土,这些土吃了之后,肚子胀得越来越大,最后竟然被活活撑死。还有人残忍到交换彼此的孩子来吃。曾经令人感动的母子之情,在饥饿面前变得一文不值。华夏大地上的这片土地霎时变成了一处毛骨悚然的人间炼狱。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一直秉承的是精工细作的小农经济,只要没有天灾人祸,产量就会非常喜人。然而,一旦天不作美,遇到了灾年。那么我国的粮食储备就会陷入瘫痪,百姓也就要受到饥荒的威胁。面对自然的灾难,无论统治者拨多少钱赈灾,都很难挽救当年的损失。
相信身为现代人的我们,很难理解这样的境况,更会对当时无能的政府感到愤慨不已。然而,现实就是如此。古代社会的政府并不像如今一样有着强大的调控能力,他们最多只能保证八成以上的人不被饿死。据明史记载,永乐帝在位时期,曾有10万灾民吃空了五个县,导致这五个县的百姓也成为灾民,灾民数量直接扩大到50万之多。到了这样的境地,政府拨款已经无济于事。
因此,在我国古代社会,保障全民温饱真的是天方夜谭。甚至在现代社会,也是直到改革开放后第五年,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很多人就会借此发问:“为什么古代人宁肯啃树皮、吃草根,也不去河里捕食鱼虾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显而易见,更十分残酷。相信如果在古代生活的人听到这个问题,还会觉得发问者十分天真。
那些使庄稼颗粒无收的天灾,大多与河流有关。如果是干旱,那么河里的水自然已经变得干涸,更不要说有鱼虾在了。如果是洪水的话,那以往灌溉庄稼的河流便会成为吞噬人命的滔天巨浪。人们逃命都来不及,怎么会有胆量去洪水中捕鱼呢?
据史书记载,我国主要爆发饥荒的地区大多在中原五省。中原五省位于我国内陆地区,既不临海洋,又不像我国南方地区江河湖泊众多。特别是在干旱的年份,近乎干涸的黄河水在一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人行道。不要说捕鱼了,连看到一条鱼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外,还有一些史书记载着我国古代百姓绝望的生活。即便在那些我们为谓之盛世的年代中。老百姓依旧承受着巨大的负担。比如唐玄宗开元天宝两个年代,在我们印象中一直是我国比较富裕的时期。即使在这样的时期,人们所说的老百姓富裕发达,也不过指的是他们有着可以维持生活的口粮。那个时期,百姓不仅要上交赋税,还要经受层层官员的剥削以及藩镇势力的压榨。最后剩下的口粮究竟有多少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以为的太平盛世,其实不过是和那些残酷绝望的时期相对比出的而已。即使在比较富裕的年代,都无法解决饥荒的问题。那么在那些真正战乱频发、灾荒爆发的时期,百姓过的生活又怎么可能好的了呢?
很多人在了解到这些现实真相后,都会觉得十分惊讶。其实这也不怨我们把一切都想得太美好。毕竟我们长期生活的是一个和平美好的时代,对于黑暗以及残酷的现实总是缺乏想象力。这可能也是因为我们下意识的不想去承认一些东西。毕竟我们始终坚信的是,一个国家只有实力强盛,才可以造就辉煌。如果我国古代一直被饥荒之难困扰,中国又是如何发展成实力强盛的一代王朝呢?
说到我国发展的巅峰,很多人下意识地会想起宋朝。其实即使在宋朝,依旧有一成的人每天都在挨饿。这不是什么历史的诅咒,而是现实的必然,是惯行封建制度的结果。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受到严重制约的古代,农业就是这样脆弱不堪。因为当人面对天灾的时候,即使是皇帝也无计可施。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其实在现代社会,依旧有很多人把清贫的一生当作值得歌颂的一生。但其实真正经历过贫穷的人有多少呢?现代社会的人很难想象我们轻而易举说出的清贫二字,背后究竟象征着怎样的惨烈与绝望。古代饥荒时期,人们宁愿吃草根啃树皮,也不去河水中捕食鱼虾,并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因为无奈。因此,我们都应该时刻珍惜眼下的生活。珍惜粮食,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饥荒人们为什么不捕鱼?他们是不会吗?
本文2023-11-23 23:48:1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40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