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被大熊猫咬成重伤事件的介绍
近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饲养员韦华在天台山做野化大熊猫监测时,被野化训练中的大熊猫“喜妹”扑倒咬成重伤入院,脚筋腕骨均被咬断。目前,韦华仍在医院进行治疗。
12月14日,位于卧龙的天台山野化培训中心又迎来了两队参训的熊猫母子,喜妹和八喜就是其中一对。韦华说,他之前与喜妹有过数月的亲密接触,“喜妹身形优美,聪明伶俐,喜欢玩水,爱美容,那跑动的身姿一扭一扭实在漂亮极了……”可谁知,他特别喜爱的喜妹,三天后会对他造成如此大的伤害。
17日,超过两天没看到熊猫幼崽八喜的身影,韦华和同事有些担心,决定进培训圈寻找。韦华和另两位同事尝试将喜妹引入隔离笼。但可能是因为喜妹还不适应新的环境,显得紧张,引诱未能奏效。无线电显示八喜位于培训圈的另一头,与妈妈喜妹距离很远。他们决定撇开喜妹,从另一边进入培训圈。
几经搜寻,韦华和同事看到了安然无恙的八喜,三个人如释重负。一切进展得似乎很顺利,韦华和同事边走边监测“喜妹”母子的位置,直到他们决定退出培训圈之前,两只熊猫似乎都未曾发生移动。也许是山地复杂的地势影响了无线电定位的准确性,当他们正准备离开时,“喜妹”挡住了他们的退路。
看到喜妹让韦华一行人有些吃惊,但他们并未慌乱,韦华给喜妹递过去竹子,喜妹接过去,吃了起来。看来相安无事,韦华和同事掉转头离开。可谁知喜妹追了上来,“不晓得它是过来要吃的,还是在跟我们玩耍”。喜妹从左后方咬到了他的左手手掌外侧,他本能地想挣脱,可喜妹把他咬得很紧,进而把他拖倒在地。
韦华说他倒地后,本能地手脚蜷缩起来防御,不知是眼前的状况让喜妹紧张,还是野生动物见血后激发出了野性,喜妹开始疯狂地撕咬他。左手、左臂、右臂、两腿、头部……韦华说他感觉到四肢被撕扯,上下拉起,左右晃动。“大概五六分钟后,同事帮忙引诱,把一件衣服从它眼前丢开,喜妹才松口。”韦华尝试着站起来,发现浑身血水,因为两个小腿的肌肉被咬烂,根本站立不稳。韦华的同事张大磊说,他们当日下午4:50左右接到电话:“韦华被咬了,去救援!”
当同事们遇见韦华时,他已经躺在了担架上,眼睛无力地睁着。帽子和眼镜都不见了,一根折断的指骨显露在外面,四肢血肉一片模糊,两只裤腿被血浸成了深红。“韦华失血太多了,在那儿先做了急救处理,输血,前前后后输了4000CC。”当医生剪开他的裤腿和袖子的时候,发现他的脚筋已被咬断,四肢的肌肉都被严重咬烂了。进一步检查发现,他双手的腕骨都被咬断了,左手掌约三分之一几乎被咬掉。他将面临漫长的康复过程。
28日,记者在华西医院的病床上见到了韦华,他看上去精神状态还不错。聊到这次意外,不善言语的他说,其实做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他是有被动物攻击的心理准备的。“没想到这下子被伤得这么重吧。”张大磊在旁边说他,韦华朴实地笑了下。
事情过去十多天,韦华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谈及他曾非常喜欢的大熊猫喜妹,韦华说再见它时,会觉得“哭笑不得”。“我没法怨恨它,在心里已经原谅了它,我是学这行、做这行的,更明白野生动物的行为。”从上大学就整天和野生动物打交道,韦华至今未成家。谈到以后的工作,他说他想尽快康复,希望手脚不会有大问题,还能上山。
大熊猫芦芦被称为“芦皇”是因为其在熊猫圈中的超长战斗力、珍稀血统以及一次与喜妹交配的视频而闻名。以下是几个具体的原因:
1 超强的战斗力:在圈养环境中长大的芦芦,通过观看录像学习如何交配,并且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多个母熊猫的交配权。这种轻松的获取让芦芦将原本用于野外决斗的气力转向了与母熊猫的交配上,因此,芦芦展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
2 稀有血统:芦芦是1999年10月从野外捡回来的和母亲失散的孩子,他的名字“芦芦”就是为了纪念他的出生地四川芦山。由于拥有来自野外的稀有血统,芦芦成为了卧龙最珍贵的种公兽。
3 超长交配记录:芦芦和喜妹于2015年春季成功进行了自然交配,这次交配持续了长达18分03秒,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持久哥”,也因此被尊称为“芦皇”。这个事件甚至引起了外媒的广泛报道。
总的来说,芦芦因为其在熊猫圈中超强的战斗力、稀有珍贵的血统以及一次超长交配记录,被网友们尊称为“芦皇”。
11月23日,四川栗子坪。
笼门拉开,大熊猫“八喜”和“映雪”冲出笼子,一溜烟奔入森林,回归大自然。
为了这一刻,许多人付出了极大艰辛,甚至鲜血。至今还在医院治疗的韦华就是其中的一位。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仫佬族青年研究者韦华,2016年底意外被大熊猫攻击,一度命悬一线。
“八喜”回归大自然这天,得到此消息的韦华露出欣慰的笑容。
挚爱,促他千里追大熊猫
“‘八喜’回家了,真的太好了!”韦华激动地说。
面前的这个男人,虽然全身大的伤情得到了治疗,但他的右手肘关节钙化,左手肌肉力量退化,双手难以打直,左手小指已经萎缩,不能动作也没有知觉……
“这手指以后就是个摆设了。”韦华说,他的手臂腿部到处是凹陷大伤疤,需要每天缓慢行走,艰难恢复肢体功能。头上有道长长的疤痕——他的头皮曾差点被整个掀了。
2016年12月,韦华照看的大熊猫“喜妹”在野化培养中,护崽心急,猛地扑倒了他……卧龙耿达镇卫生院医生邱琅泰得到消息后赶紧上山,半路上遇见基地的人正背着韦华下山。邱琅泰一摸,韦华的身体冰凉,伤口血已不多——身体里的血快流光了!幸好韦华体质好,还有意识。
救护车飞快把他送到都江堰医疗中心。医生二话不说赶紧配血型,先输1000毫升血,然后飞速转到华西医院。
邱琅泰说:“我从医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么重的咬伤!这是要命啊!”韦华手腕脚筋被咬断,左手掌几乎被咬掉,手臂和大腿没剩一块好肉……最后共输进4000毫升血液——这差不多是正常人全身的血液量!
经过抢救,韦华的命保住了。
到现在快一年了,韦华仍未出院。华西医院上锦病区骨科医生段鑫说:“这已经是最好的治疗效果,需要评残疾等级”。
一般人被咬伤后会有心理阴影,韦华却盼着早一天好起来,继续陪伴大熊猫:“不知道下次见‘喜妹’,它是什么表现?”
韦华来自我国唯一仫佬族自治县——广西罗城县,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仫佬族野生动植物保护学硕士。毕业后韦华在桂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2012年他到大熊猫中心雅安基地,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哪见过这么多大熊猫啊?!”
回到桂林后,他吃饭走路,眼前都是“滚滚”们的样子,没办法控制自己对大熊猫的喜爱和思念。经过一年考虑,韦华瞒着家人,辞去了工作,到四川,当上一名普通熊猫科研者。
父母唯有苦笑,由他去了:“这个儿子,是‘嫁’给大熊猫了!”
纯爱,使他淡泊名利
韦华兴冲冲到雅安,投入大熊猫保护工作。
大熊猫中心雅安基地安排他从最基础工作干起。于是,他与同事每天一丝不苟地搞卫生、收拾大堆大堆的熊猫粪便、喂食……干着脏活累活,他却笑嘻嘻的,乐在其中。
“打扫也不简单,要做功课呢。”韦华手臂转不了弯,笨拙地在空中比了个手势:“熊猫粪便干还是稀,食欲旺不旺,我都得记下来,这是研究熊猫的基础。”
韦华负责照顾大熊猫“喜妹”。他注意到,这只120公斤重的大熊猫特别喜欢野外,而且性格活泼。
按照大熊猫中心前辈指点,韦华有空就和“喜妹”说话,像和自己家人聊天;和“喜妹”对视,常常蹲着和“喜妹”平视,去读“喜妹”的心理……“喜妹”的点点滴滴通过韦华,进入了大熊猫研究的核心领域。
很快,“喜妹”被选拔成为“野化”对象。
“野化”是中国探索恢复大熊猫野外种群的核心环节。按科研计划,具有野外生活经验的熊猫妈妈,在卧龙核桃坪基地的野外环境生育幼仔,教幼仔学会爬树、觅食、避险等生存本领。经过培养后,完全能适应野外生活的亚成体大熊猫才正式放归野外。
经过多次主动申请,韦华2015年1月如愿调到卧龙核桃坪基地。这里地处龙门山脉深处,人迹罕至,汶川大地震后满山危岩,道路艰险。韦华几乎与世隔绝:每天在深山里穿梭,饿了吃点冷鸡蛋和面包,渴了喝溪水,曾差点被大树砸中、差点被滚石掩埋……
“野化培养场”近3000平方米,韦华靠无线信号寻找大熊猫的踪影,还要搜集记录大熊猫的行为方式。为了克服大熊猫对人的依赖,只要上山,韦华都穿上厚厚的“熊猫服”。这是大熊猫中心的一大发明:外形模拟熊猫,戴上熊猫头盔,涂上熊猫尿液,让熊猫“见不到人”。
2016年12月14日,令韦华喜出望外的是,“喜妹”带着孩子“八喜”来到“野化场”。他格外关心它们。17日,他和同事商议,连续两天通过摄像头没看到“八喜”,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放心不下,得上山看看。
当天下午,韦华和杨长江走进了“野化场”。他们先通过电子信号找到“喜妹”,尝试让它进入隔离笼,“喜妹”不为所动。通过无线信号发现“八喜”在另一侧,两人决定撇开“喜妹”,前往查看“八喜”的情况。
看到“八喜”安然无恙,两人松了一口气。由于地形复杂,电子信号显示“喜妹”相隔很远,但一抬头,“喜妹”就在眼前,并拦住了去路。
“不好,它生气了!”熟悉“喜妹”的韦华心里咯噔一下,“喜妹”认不出眼前穿了熊猫服的韦华,误以为是“坏熊猫”来欺负自己的娃,便向他扑了过去……
受伤后,他没有告诉家人。
韦华父亲在电视上看到韦华伤情,不禁落泪。
全家人赶到成都。在医院里,看着韦华斑白的两鬓、艰难迈动的双腿,家人心疼不已。
关于被大熊猫咬成重伤事件的介绍
本文2023-11-23 13:35:1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3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