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历史问题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3浏览:2收藏

关于孔子历史问题,第1张

我来给你大概解释下, 首先这句话 是说,孔子姓氏的来源。 这里面是有前因后果的,孔子原本不姓孔,孔氏的家谱第一代居然写着轩辕氏,暂不考究是否是真的,但是记载较多可以基本确认的是,商朝末期,周代商的时候,微子的一个系,投降了周,后来被封在宋地,周朝的时候,姓是贵族才有的,有封地的贵族才有资格以封地作为姓氏,所以比较能确认的是孔子的祖先应该是先姓子,作为宋国王的后裔,只有继承者可以继续使用国王姓氏,其他儿子变成公卿士大夫阶级,这个姓就只能用5代,这个是一种奖赏,高贵的姓用完了就不能继续用了,但是到了东周,孔子的往上六代的祖父,这个人叫 孔父嘉。这一代已经是最后一代了,必须要改了,就改姓孔了。

“孔子作为微子一系的后裔,祖上就在这个南迁的队伍中 。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侯,“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 ”

从上文可以看出,孔子祖先被封宋地的时候,地位是诸侯,但是“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解释了孔子祖先由诸侯转为公卿的过程。你问的这句话关键难明白的一段就是“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侯,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意思就是按照周礼,当时的情况来说,公卿,大夫是一个阶层,他们祭祖是不可以以诸侯作为祖先祭祖的,这个是犯上,有谋反嫌疑的,祖上是诸侯的姓,最多可以用5代,用完了就没了。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过了五代人,这个人叫孔父嘉,这里面3个字全部是此人的名字,和他爸没关系。所以改姓孔。

最后附带 孔子部分家谱辈分 做个参考

十四世祖 商王帝辛(纣) 微子 微仲衍

- 十三世祖 宋公稽

- 十二世祖 宋丁公申

- 十一世祖 宋闵公共

- 十世祖 弗父何

- 九世祖 宋父周

- 八世祖 世子胜

- 七世祖 正考父

- 六世祖 孔父嘉

- 五世祖 木金父

- 高祖 祁父

- 曾祖 防叔

- 祖父 伯夏

- 父 叔梁纥

- 孔子

- 子 孔鲤 孔子雕塑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俄语:Конфуций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据《史记》记载,孔子并非婚生子。他母亲生他时只有18岁,而父亲已经70岁了。孔父在孔子三岁时去世,从此他跟随妈妈过上了贫穷的生活。孔子曾作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牧牛羊、记账的以及图书管理员。22岁时,孔子的母亲去世,他服了三年丧。 孔子53岁时晋升为大司寇,在鲁国服侍两年后孔子辞去职务,因为他对诸侯的政治极为不满。

据《论语》记载,鲁国当时在孔子的管理下非常繁荣。但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孔子没有在鲁国或别的国家担任过重大职务。传说鲁国的邻国齐国 担心鲁国太过强大会威胁到齐国,于是为了破坏鲁国的改革,送了上百匹好马和八十位美丽的舞女给鲁国诸侯。鲁国诸侯遂沉溺于安逸享乐之中,对政务不闻不问,甚至有一次连续三天没有上朝。孔子极为不满,踏上了长途之旅(周游列国),拜访中国中北部的一些小国,包括卫、宋、陈、蔡。他宣扬了自己的那些政治信仰,但并没有哪国去实施。孔子68岁回到家乡教书,收了不少弟子。晚年的他和弟子一起编纂了传承先哲智慧的结晶——《五经》。由于不能承受失去儿子和自己的心血的双重悲痛,孔子于72岁(或73岁)与世长辞。

回答者:fine204 - 魔法师 五级 2-11 22:07

孔子家族,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弟子:子贡、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曾参 、子夏、子张

回答者:≮桃花剑≯ - 江湖新秀 四级 2-11 22:12

a

回答者:454272893 - 助理 三级 2-12 23:17

家谱

- 孔子

- 子 孔鲤

- 孙 孔伋

- 曾孙 孔白

- 玄孙 孔求

- 六代孙 孔箕

- 七代孙 孔穿

- 八代孙 孔谦

- 九代孙 孔鲋、孔树、孔腾,汉高祖刘邦封孔腾为“奉祀君”

- 十代孙 孔忠

- 十一代孙 孔武

- 十二代孙 孔延年

- 十三代孙 孔霸,汉元帝封为“褒成侯”,赐食邑八百户。

- 十四代孙 孔福,汉成帝绥和元年封为“殷绍嘉侯”

- 十五代孙 孔房,褒成侯

- 十六代孙 孔均,褒成侯

- 十七代孙 孔志,褒成侯

- 十八代孙 孔损,褒亭侯

- 十九代孙 孔曜,奉圣亭侯

- 二十代孙 孔完、孔赞,褒成侯

- 二十一代孙 孔羡,宗圣侯

- 二十二代孙 孔震,奉圣亭侯

- 二十三代孙 孔嶷,奉圣亭侯

- 二十四代孙 孔抚,奉圣亭侯

- 二十五代孙 孔懿,奉圣亭侯

- 二十六代孙 孔鲜,奉圣亭侯

- 二十七代孙 孔乘,崇圣大夫

- 二十八代孙 孔灵珍,崇圣侯

- 二十九代孙 孔文泰,崇圣侯

- 三十代孙 孔渠,崇圣侯

- 三十一代孙 孔长孙,恭圣侯

- 三十二代孙 孔嗣悊,绍圣侯

- 三十三代孙 孔德伦,褒圣侯

- 三十四代孙 孔崇基,褒圣侯

- 三十五代孙 孔璲之,褒圣侯、文宣王兼兖州长史

- 三十六代孙 孔萱,文宣公

- 三十七代孙 孔齐卿,文宣公

- 三十八代孙 孔惟晊,文宣公

- 三十九代孙 孔策,文宣公

- 四十代孙 孔振,文宣公

- 四十一代孙 孔昭俭,文宣公

- 四十二代孙 孔光嗣,泗水主簿

- 四十三代孙 孔仁玉,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 四十四代孙 孔宜,文宣公兼曲阜主簿、赞善大夫

- 四十五代孙 孔延世,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历代衍圣公:

- 第46代衍圣公 孔圣佑,文宣公兼知县事、孔宗愿,宋仁宗改称孔子嫡长孙为衍圣公,

- 第47代衍圣公 孔若虚、孔若愚、孔若蒙

- 第48代衍圣公 孔端立、孔端操、孔端友(南宗)

- 第49代衍圣公 孔琥、孔璠、孔玠(南宗)

- 第50代衍圣公 孔拂、孔摠、孔晋、孔拯

- 第51代衍圣公 孔元用、孔元孝、孔文远(南宗)、孔元措、孔元紘

- 第52代衍圣公 孔之厚、孔之全、孔万春、孔之周

- 第53代衍圣公 孔浣、孔治、孔贞、孔洙(南宗)

- 第54代衍圣公 孔思晦、孔思诚、孔思许(南宗)

- 第55代衍圣公 孔克坚、孔克忠(南宗)

- 第56代衍圣公 孔希学、孔希路(南宗)

- 第57代衍圣公 孔讷、孔议(南宗)

- 第58代衍圣公 孔公鉴、孔公诚(南宗)

- 第59代衍圣公 孔彦缙、孔彦绳(南宗)

- 第60代衍圣公 孔承庆、孔承美(南宗)

- 第61代衍圣公 孔宏绪、孔宏泰(字永实)、孔弘章(南宗)

- 第62代衍圣公 孔闻韶)、孔闻音(南宗)

- 第63代衍圣公 孔贞干、孔贞宁)、孔贞运(南宗)

- 第64代衍圣公 孔尚贤、孔尚乾(南宗)

- 第65代衍圣公 孔衍植、孔衍桢(南宗)

- 第66代衍圣公 孔兴燮、孔兴燫(南宗)

- 第67代衍圣公 孔毓圻、孔毓垣(南宗)

- 第68代衍圣公 孔传铎、孔传锦(南宗)

- 第69代衍圣公 孔继濩、孔继涛(南宗)

- 第70代衍圣公 孔广棨)、孔广杓(南宗)

- 第71代衍圣公 孔昭焕)、孔昭烜(南宗)

- 第72代衍圣公 孔宪培、孔宪坤(南宗)

- 第73代衍圣公 孔庆鎔、孔庆仪(南宗)

- 第74代衍圣公 孔繁灏、孔繁豪(南宗)

- 第75代衍圣公 孔祥珂、孔祥楷(南宗)

- 第76代衍圣公 孔令贻(字谷孙)

- 第77代衍圣公 孔德成(1920年生),

回答者:鹿丸粉丝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2-16 14:49

家世、家谱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据《史记》记载,孔子并非婚生子。他母亲生他时只有18岁,而父亲已经70岁了。孔父在孔子三岁时去世,从此他跟随妈妈过上了贫穷的生活。孔子曾作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牧牛羊、记账的以及图书管理员。 22岁时,孔子的母亲去世,他服了三年丧。 孔子53岁时晋升为大司寇,在鲁国服侍两年后孔子辞去职务,因为他对诸侯的政治极为不满。

据《论语》记载,鲁国当时在孔子的管理下非常繁荣。但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孔子没有在鲁国或别的国家担任过重大职务。传说鲁国的邻国齐国担心鲁国太过强大会威胁到齐国,于是为了破坏鲁国的改革,送了上百匹好马和八十位美丽的舞女给鲁国诸侯。鲁国诸侯遂沉溺于安逸享乐之中,对政务不闻不问,甚至有一次连续三天没有上朝。孔子极为不满,踏上了长途之旅(周游列国),拜访中国中北部的一些小国,包括卫、宋、陈、蔡。他宣扬了自己的那些政治信仰,但并没有哪国去实施。孔子68岁回到家乡教书,收了不少弟子。晚年的他和弟子一起编纂了传承先哲智慧的结晶——《五经》。由于不能承受失去儿子和自己的心血的双重悲痛,孔子于72岁(或73岁)与世长辞。

孔子家谱

- 孔子

- 子 孔鲤

- 孙 孔伋

- 曾孙 孔白

- 玄孙 孔求

- 六代孙 孔箕

- 七代孙 孔穿

- 八代孙 孔谦

- 九代孙 孔鲋、孔树、孔腾,汉高祖刘邦封孔腾为“奉祀君”

- 十代孙 孔忠

- 十一代孙 孔武

- 十二代孙 孔延年

- 十三代孙 孔霸,汉元帝封为“褒成侯”,赐食邑八百户。

- 十四代孙 孔福,汉成帝绥和元年封为“殷绍嘉侯”

- 十五代孙 孔房,褒成侯

- 十六代孙 孔均,褒成侯

- 十七代孙 孔志,褒成侯

- 十八代孙 孔损,褒亭侯

- 十九代孙 孔曜,奉圣亭侯

- 二十代孙 孔完、孔赞,褒成侯

- 二十一代孙 孔羡,宗圣侯

- 二十二代孙 孔震,奉圣亭侯

- 二十三代孙 孔嶷,奉圣亭侯

- 二十四代孙 孔抚,奉圣亭侯

- 二十五代孙 孔懿,奉圣亭侯

- 二十六代孙 孔鲜,奉圣亭侯

- 二十七代孙 孔乘,崇圣大夫

- 二十八代孙 孔灵珍,崇圣侯

- 二十九代孙 孔文泰,崇圣侯

- 三十代孙 孔渠,崇圣侯

- 三十一代孙 孔长孙,恭圣侯

- 三十二代孙 孔嗣悊,绍圣侯

- 三十三代孙 孔德伦,褒圣侯

- 三十四代孙 孔崇基,褒圣侯

- 三十五代孙 孔璲之,褒圣侯、文宣王兼兖州长史

- 三十六代孙 孔萱,文宣公

- 三十七代孙 孔齐卿,文宣公

- 三十八代孙 孔惟晊,文宣公

- 三十九代孙 孔策,文宣公

- 四十代孙 孔振,文宣公

- 四十一代孙 孔昭俭,文宣公

- 四十二代孙 孔光嗣,泗水主簿

- 四十三代孙 孔仁玉,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o

关于孔子历史问题

我来给你大概解释下, 首先这句话 是说,孔子姓氏的来源。 这里面是有前因后果的,孔子原本不姓孔,孔氏的家谱第一代居然写着轩辕氏,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