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街的繁盛与兴衰】-_-||狼烟诗影‖
作者/狼烟诗影
走进这隐藏在深山里的大同古镇,在人来人往的街口,我们看到到处是商铺林立,现代的商品和古镇美食,和那些古旧的木屋搭配,既有古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相互融合,也把“明清”时代的古镇建筑风格在这里展示出来。在这川西风情和“明清”独有的房屋建筑艺术中,把大同古镇的街房檐角,尽情地展示着它的陈年旧事。木制结构、小青瓦、挑檐宅角、吊脚楼、素简木窗,和脚下的青石板,这些“明末清初”的建筑,虽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尘封洗礼,它却稳站如初,静宛于邛崃以西不到二十公里的大同古镇。
大同古镇,不大,却和其它古镇有着不同的画意风情。细细品味,它亦如卧士,亦如逸仙般地站在从南山和九顶山脚下,两溪源头之水,在大同古镇的双江之上汇合,汇成磨子河之水,缓缓向东南流去。也因它藏着千年的旧事,把我们带到历史的尘埃中,或能扒开大同古镇昔日的繁盛。
大同历史,把我们引到两千至三千年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大同古镇这个并不驰名的乡镇,千年之前究竞是什么样子?究竞发生了什么……?历史,有时是客观的、透明的,那是因为一直有人记载着它的过程。历史,有时却又是神秘的,那是没有人去记载它千年的孤独。早在西周就有“马成子”在邛崃大同修道,至大邑鹤鸣山成仙的传说。在夏商时期之前,也有一个一个叫“红灵子”的人成仙的传说。再从大同出土的旧石器时代(古石币)来看,七八千年前大同就有人类居住的了,再从大同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的一枚(红铜器)上看,三千年去大同就有很繁华的部落了。从历史探索来看,先秦之前,大同应该归(䣢国)管辖。当时,秦惠王命张仪统蜀设置(临邛)之前,临邛应属于三个古蜀国的交汇地带,当时的临邛古城地应是三个古蜀国之间的一个“河岛”。从当时的(䣢河:今西河)和(濮水:今文井江)以西应为西古(䣢国)领地。又从当时的(䣢河:今西河)以南,和当时的(䣢河)和(濮水)以东汇合成的(现:南河)以东南,应为当时的古(蜀国)领地。再以当时的(濮水:今文井江)以南,和现在的(现:南河)以西南,应为古(邛国)领地。
沿着古镇东西南北的街口出发,我们便可以在山端,路旁,田野,溪涧,能看到历史留下众多的遗迹。亦如大同曾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古(石币),至今也还保存一块以作实证。紧挨大同古街的盐水村,有个地名叫“盐井坝,已探明的有6口盐井,古盐井1口,另有5口(古盐井:梅花井)埋藏于农田里未挖掘,所建成开造为唐之前。清代的,民国时期的,和解放后1957年开造的。出盐的地方就有人类居住,这是不变的规律。几千年前,大同发现了“盐”,所以,几千年前应该就有很多人因为“盐”而迁居然到大同,合乎情理。其中有一口盐井,当地人叫“八卦井”的盐井,为八角形状,当地人说是唐朝时候就有的盐井,但从井之辕来看,有“道教”遗风。那么,它的年龄有可能已超过唐朝到西汉吗?因为在西汉,中国“道教”就发源盛行于邛崃大同,大邑、周围十余县市,西汉时期,大同“道教”盛及一时,还有一处叫“梅子井”的地名,田下面还埋着梅花形状的五口老盐井,当地人称之为“梅花井”。据悉,1957年,彭山县有一盐井开采队来到此处开造盐井,曾挖出“五口梅花形状的盐井,开采盐井的老师傅发现后,说这是千年之物,不能随便动,随既依旧将这五口老盐井掩埋起来,给与保护。大同,有千年的古盐井,《汉书》《唐书》《宋史》记载:(临邛有二古烟井,名曰:“金凤”、“芳池”。盐井开采方式和取盐水方式为华夏之“始创”)。
汉唐时期的古墓群,古寺庙和禅林佛宗,又有汉唐时期的千年古柏,北魏至唐中晚期的石笋山石刻摩崖造像群,(石笋山:清之前叫灵山。摩崖石刻上有碑记,民国时期上面隐隐约约还有字可见,右上边题头有“王皇上金禹贡大兴永”字样,中间部分有“大历三”字样。在孔家山村委会那块出土于“竹瓦庵”的碑记题头也是“(梁皇大兴),石笋山摩崖造像碑记题头曾有(王皇上金禹贡大兴永)这进一步证明在南北朝时期,大同古镇的的名字叫(大兴)历史记载大同曾为(大兴),“大兴”这个名字一直到张献忠屠川时期,到清时期,再到民国时期,(大兴)这个名字一直延续了两千年。这些都记录着大同的历史文化,流传于民间的故事,诉说着它那不为人知的尘封往事。大同,有“三里一庵,五里一寺”的说法。大同所在地的寺庙和遗址中,能轻松地找到“唐”时期的“八大宗”佛教流派。如:“沈家庵”,在邛崃“民国志”中介绍明朝之前不叫“沈家庵”,而叫“华严寺”,清康熙时期重修后才改名“沈家庵”。“华严寺”,是佛教“八大宗”之一。雷音寺、石金寺、天竺寺、等十八庵十八寺。这说明了什么?还有1957年邛崃县政府砍去为铺西桥板之用的金台山寺那4棵古柏,古柏之大,8个人才可以牵手围住,围圆达3丈多,11米左右。和陕西黄帝陵的那一棵5000多年的古柏有一比。目前,在景沟村官厅”常乐寺”边上还直立着一棵围圆达6米的古汉柏。它的存在,便有力地证明了两千多至三千年前,大同这个地方就已有人居住。亦如“石亭庙、金台山寺”等等,这些汉时就有的寺庙,没有众多人口的存在,哪里来的人去庙里烧香和做禅客?纵观历史,公元(311)年秦惠王更元十四年,张若所筑的古临邛城也只有2300余年历史,汉代,全国农民首富卓王孙在邛崃治铁,邓通造钱,展现了西汉邛崃的繁盛。从汉代到明末,大同古镇就有三十多座古庙。如果大同古镇当时不是繁庶之地?大同古镇地界这三十多座庙的香火灯油钱从哪里来?显然,汉唐时期的大同古镇一定是一处繁华之地。那么,汉代邛崃就很繁华了,汉之前应该大同就发现有“盐”了。金台山寺那4棵8人围树龄的古柏,和官厅山上那一棵有两千多年以上树龄的古柏就是证明。自然,我们可以想象,大同古街也一定比现在的古街大的多。只是在明朝末年张献忠入川时,他的烧杀抢掠,和清军的剿杀,毁了所有的古建筑。直至清朝建立后,才有了“湖广填四川”之说。明朝和清朝的战争,把大同古镇的历史切断了。
而今,官厅山上那一座明朝“番王墓”的主人,生前就住在“双江府”,现今的“古店子”就是明朝的“双江府”。还有唐朝末代皇帝逃难到大同的诸多传说和遗址至今也保存着,等待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至今一个叫“南唐”的地名还在,那是唐朝末代皇帝逃难到大同首选的住所。在南唐地界的“石钟山”上,还发现有存留着最晚于北魏风格的石雕佛塔,在全国并不多见的早期石雕佛塔。佛教传入中国是东汉末永平元年(即:公元58年),是由东汉明帝刘桩引入的佛教。那么,石钟山上的这个“佛塔”很可能还早于北魏。为什么佛教在那么早就传入了大同?又如嘉州志记载,临邛西四十里,有一“石亭庙”,汉时已有,叫“凤凰山凤凰山寺”,唐时毁又重建,改名为“凤凰山凤凰庵”。到明末再毁,清康熙三十七年,由入张良后裔张文贵主持重建,改名“石亭庙”。又在大同重建三大庙,即:石亭庙、回龙寺,即后来的广福庵、圆方庵到现在的圆方寺,和二郎庙。又在大同街上修得“江西馆”和“湖广馆”。(康熙31年维修建回龙寺,嘉庆改名广福庵,到光绪又改名叫圆方庵)这个在张氏家谱中有记载。大同古街后面楠木林中又建有“陕西馆”,由从陕西迁居而来的蔡氏家族所建。
所有的指向都在问,为什么大同这个深山里的古镇,在汉唐到宋元明时期就已成为佛教禅林?而且相当繁盛?不言而喻的解释,就是很可能在三千多年前,大同就发现有“盐”的原因,有了人类必不可少的“盐”,就有了人居之。在离邛崃城直径不到十公里地方,就发现有4600年历史的“高山遗址”。或四千多年前大同就发现有“盐”了?历史没有记载,也只能在民国志中找到清康熙四年到康熙二十年大量的移民迁入,才重新在已被张献忠和清军烧毁的废墟上,重新建起了恢复汉唐到宋、元、明时的地域名(大兴),才又取名“大兴场”的古街。
如果张献忠在三百多年前没到四川,没到过大同,清军也没来,没了烧杀抢掠,大同镇的古街一定是很大、很壮观、很多的古建筑,很多没被毁的古寺庙和古房屋。然而,历史就是历史,遗憾不可弥补,汉唐时期大同古镇的繁华,和诸多古寺庙,在张献忠和清军的战争中一声令下,基本上化为灰尽。人不在,物不在,留下的只能是清康熙时在遗址上的重建起来的古寺庙,在“文革”中被毁而存留下来的遗址,让大同古镇的历史走了两千多年,在明朝到清朝之间,被切断了,历史在那个时候,就成了一个分界线。
(1643年)张献忠从湖北恩施入川,一路招兵买马和烧杀抢掠,于(1644年)攻入成都,由于遭到明军的抵抗,张献忠攻破成都后开始屠杀反对他的政官和民众,并建立了(大西政权),国号(大顺)。张献忠在成都发布皇召,并立下“七杀碑”。相传,张献忠立下“七杀碑”①明官吏者_杀,②巨富者_杀,③不归顺大西政权者_杀,④不愿参加起义军抗明抵清者_杀,⑤不交钱粮纳税者_杀,⑥佛教者_杀,⑦不承认大西政权者_杀。
(1647年),在四川大地建立三年之久的(大顺政权)遭到入川清军攻打,清军对张献忠和反清民众进行大量屠杀,对张献忠进行围追堵截。之前,邛州府地早就被张献忠攻破屠过城,明政权灭亡。剩下的民众也只能归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那时,大同古镇上汉唐时期古街古寺庙众多,富裕的大同人家和富裕的寺庙禅林,自然成为张献忠的眼中财富。张献忠大军的烧杀抢掠,把大同古镇历经汉、唐、宋、元、明几千年积存下来的财富,在张献忠的烧杀抢掠和清军的战争中,大同古街和古寺庙皆化为恢尽。归顺张献忠的民众,在清军的铁蹄之下,对反清的民众进行第二次大屠杀,第三次大屠杀是吴三桂过邛崃到大同,又进行一次大屠杀。第四次是一个叫“刘二寇”的到大同,又进行了一次烧杀抢掠,第五次是张献忠余部四年之后再到大同进行一次烧杀抢掠。这些历史,现有碑记存放记载。那时,四川大地随既生灵涂炭,所有生灵都化成了鬼魂,大同几千年繁盛的历史,在刀光剑影和熊熊燃烧的大火中消失。
(1664年)也就是(康熙4年)清政府号令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开始了,也就是后来的“湖广填四川”之说。从康熙4年到康熙20年,从江西、广东、福建、和湖北陕西各地,以“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形式,将几省未满十二岁的儿童和可以母带女的形式,陆陆续续集中迁至到湖北麻城县先行静住,待到未满十二岁的,在麻城住到满了十二岁以后,再陆陆续续迁往四川各地。
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就安排一个叫顾炎武的人来推荐写“明史”之人,因清政府在1643年到1678年之间的历史要按照清政府的提要求来写,顾炎武觉得在四川这一段历史上按清政府写的不是真实的“明史”,就拒不就荐,次年,更誓死不入《明史》馆。此后,客居山西、陕西,潜心著述不再入仕。
如我入川始祖张文贵也就在那个时期,由江西湖口县先迁至湖北麻城静住,到满十二岁以后,于康熙十七年再迁至邛崃大同古镇。亦是我张家祖谱记载,我入川始祖张文贵,本姓张,于(1678年)也就是康熙十七迁至大同,按清政府康熙二十五年规定,被迫重新更改名字,由清政府统一为迁居而来的每一姓氏(改名立代),(去其祖考)。我祖改名为张文贵,清政府给张文贵立下“十六代排行”。我祖张文贵,乃远祖汉时刘邦宰相张良后裔也,来到大同后,见大同广貌大地一片荒无,加之之前迁移而来人者,诸多各姓氏,也人但无几。张文贵与明朝皇袍大将军陶龙奎之女结为夫妻后,在一片废墟之上的大同陶坝村安顿下来。因当时我祖在江西湖口县而来时带有大量钱财,加上陶家带来的钱财,于康熙31年在大同这经历张献忠和清军战乱的废墟上,修建了“江西馆和湖广会馆”,以用来祭祠从江西迁至湖广之地,再迁移而来,为祭祀之用。也是接待从江西湖广两地到访来的老乡和亲人,成他们居住和吃睡的场所。后来逐渐形成街市集镇,后,恢复自汉唐以来的(大兴)之名,依旧为(大兴场)。
张家有一叫张万信的人,出生于康熙时期,也是大同第一个“生员”,那时还没有科举考试,被推荐到京试,喜得“膀眼”,在京为官,乾隆时因殿义而得罪乾隆皇帝,被允许回乡,赐与“皇清”。后,张家再出“探花”一名。那时,张万信,被允许回乡后,置田地三千余亩,于新津、高埂、安仁、广汉。每年送租于邛崃北门外“罗店子”处,张家再换成“玉米”运回大兴场,卖与途经大兴场背煤炭为生的三千背煤炭之人。在清乾隆到清朝末,大同张家是大兴场唯一的一个“粮户”,同时,邛崃,大邑,浦江所办的最高级别的酒宴“海参席”也由张家所办。
清中期,大同开始步入盛世,从都江堰经崇州的怀远,到大邑的新场,再到大同,再到火井,再到芦山县,再到雅安、康定、宝兴县的茶马古道,继汉唐、宋、元、明之后,又重新形成。大同古镇成了必不可少的中转站,大同古街得到长足的发展。又有成都,新津,浦江,邛崃铁匠铺打铁用的煤炭,都来自于背煤炭的三千背煤的工人,这三千之众加之茶马古道过境之人,大同,这个千年历史的古场镇又重新站了起来。那时,“南山和九顶山”中的两条源头之水,流经大同古街,汇成一条河后,就出现了一里河有三座磨景像。清中晚期,张家作为大同一个最大的“粮户”,那三千多个背煤炭挣钱过生活的人,用背煤炭挣到钱,去张家买了玉米、谷子, 在这一条河上的二十多座“辇磨”中选择一个,把谷子辇成米,把玉米磨成面,才背回家去生活。
到清中晚期,大同古镇已非常热闹了。街道也由当初的两条街发展到了4条街,街道总长发展达约660米左右,清朝末年,大兴场建成有老街房约450间左右。建成与众不同的西部明清独特的两层全木结构的“吊脚楼”。还建有数座独有的明清风格的“桥楼子”和石拱桥,又建成了“文昌宫”,这都记录着大同古镇人崇尚的文墨逸风。民国时,天下大乱,为了防范土匪的侵扰,还修建了城门。形成了独有的古街风情。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早在清初就驻有清政府的盐政司,以管理大同“盐井”出产的“井盐”。产量虽不大,但“盐”作为清政府统一管理,在大同设置了“盐政司”。那时,江西馆、湖广馆、陕西馆,便成了古镇人打牌喝茶的休闲之地。江西馆前面曾有“钟鼓楼”和邛崃现有的“钟鼓楼”一模一样,用来当时的(大兴场)“打更”之人居住。一九四四年,因“大兴场”街上有一叫“唐文君”的人因为抽大烟,不小心触火成灾,把大同古街差不多烧了个干净,只剩下一条半边街。康熙时期的那些古建筑随着一场大火,基本化为灰烬。现在大同古街大部分为民国时期,一九四四年以后的建筑,有及少部分是清康熙和明朝的建筑。
由于繁荣的大清帝国,繁茂的康乾盛世,到清末,孔家山上的孔子后裔家族也繁庶起来,茶商生意做到省外。那时,古镇侯家出了两个“员外”,一个叫候松柏,到晚清时,用数代人聚集起来财富,有数十万块银元,侯松柏便将拿出来将大同至桑园镇;大同至邛崃;大同至新场古镇;大同至三坝乡的四条茶马古道铺筑成青石板路,还在沿途修建了众多石拱桥,当时的清政府还给侯松柏封了个“号”,名曰“松柏号”。民间曾这样说:“松柏号的银钱多,平路引修来爬坡”,指的就是当时侯松柏在大同古街河上修了一座很高的“石拱桥”。为晚清的大同古镇、古街,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个也姓侯,因在外省为官,告老还乡时回家,曾用很多匹马驼银元回家,修了很多豪华的府第,被当地人称呼为“员外”,也为当地农田水利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因为有“康乾盛世”,大同有钱人也在不断的重建因“明末战乱”烧毁的汉唐古寺庙。
(1905年)大清朝在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的踩踏下,轰然倒塌。随着,土匪四起,大同古镇的有钱人存留下来的钱财,瞬间被土匪(拉肥猪=绑架)抢劫一空,钱粮所剩无几。那些在外收租的田地被当地土豪劣霸所占,基本上从最富的“地主、员外”,变成最穷的人家。亦如我张家,在民国时期,一天就被抢劫过三次。“拉肥猪”就有五次,拉一次肥猪要500个大清光绪元宝银元才可以换回人质。据说当时光绪元宝一个能买一头200斤的肥猪。当时被抢也超过三十次之多。三千多亩收租田全部被当地土豪劣霸所占,百万家财瞬间化为乌有。民国二十九年,400多人的土匪来抢劫张家时,被张家刚从桑园美国人建的飞机场那里买回来的“卡宾枪和五指钢针”枪打跑了,也就在那时,孔家山的土匪头目”孔金刚钻”听到卡宾枪的声音,就带着土匪下山来抢“卡宾枪和五指钢针”,阴差阳错的去追击抢过张家的土匪,就成了土匪抢土匪的奇观。后来那个抢过张家的土匪头目,绰号叫“蔡老金子”的 人,在民国晚期,被大兴场民国政府“招安”,做了大兴场的“团总”(相当于现在的乡武装部长)。之后,就强行在当时的大兴场街上6家茶铺中举办“讲道理”,目的是这个“招安”土匪头目在抢张家未遂,反被孔家山土匪抢的账要算在张家头上。“讲道理”那天,来自三州八县看热闹的人齐聚大兴场,都来看惊动一时的土匪抢土匪案,成了和张家的事了?如果那天张家那时没有靠山,那就等于是已“招安的土匪头目蔡老金子说了算”,把账算在张家身上,孔家山土匪抢他们的账要张家来赔尝。谁知,张家又去找到一个能通”九州的土匪头目,叫“何三爷”的亲戚,他的到来,才没让已“招安”的土匪“蔡老金子”举办“讲道理”的索赔案得趁,如果得趁,张家要反赔土匪已定银元二百万块。这起颠倒黑白的反索赔案就此收场。也没让张家付费当天有上万人喝茶的茶钱。还有就是张家在解放后剩下27夹背铜钱,也在解放后的抗美援朝期间给与国家“献铜献铁”拿去了,还有一百桌清代办“海参席”酒碗的用具,那些青花瓷、粉彩盘、粉彩碗,也都被全公社分到每个村的集体食堂,张家在大清朝的“康乾盛世”中聚积下来的百万钱财也因此而烟消云散。大同古街也因为土匪的烧杀抢掠而被毁甚多。
解放后,大同古街在经历“文革”时,那些独具一格的古建筑很多也被破坏和撤除了。如今,古老的(江西馆)(湖广馆)(陕西馆)(文昌宫)和古寺庙已荡然无存。到七十年代,在大同古街能幸存下来的就是“大同味道”,六七十年代由公社食堂毛国财手下创作的“熊掌豆腐”,后来历经职工食堂的侯金福和叶顺安的传承和延续下,流传至今,大同古街上卖的“油炸豆腐,熊掌豆腐”传承为今天多彩大同的“大同味道”。
今天的大同古镇,那些古街,已变成多彩小镇和古街的组合体。从八十年代开始,大同古镇又增加了约940米长的街道建设,街房增加600多间,也促进了大同古镇的新兴与发展。省内外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因踩着古镇千年的历史印记而来。在约71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的大同古镇,约15平方公里的明清风格的古街上,我们还能从古街明清风格的“吊脚楼”上看到古镇的文化,也可以看到大同古镇那千年古楠树和曾经的沧桑与繁盛。
作者/狼烟诗影,四川邛崃市人。曾用多个笔名著有诗歌,小说,散文,散文诗数百篇,古体诗,填词两千多首。笔名有:狼烟诗影,田子,哥哥在写诗,温柔一剑,老大,风中孤影,风中流浪……等。作者真实姓名暂时保密。
国家文旅部近日公示第三批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拟入选名单,其中上海市5个乡村入围,江苏省7个入围,浙江省7个入围,安徽省7个入围。有没有你熟悉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上海市
青浦区金泽镇莲湖村
莲湖村,这个“长在公园里的村庄”,多藕多莲多水的“小江南”,村内河湖纵横交错、民宅错落有致、乡村风貌古朴典雅。
莲湖村村内河道纵横、生态环境独特。拥有典型水乡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活百态。这里烟波浩渺、白墙黛瓦,阡陌交通、井然有序,田野稻谷飘香、果实累累。信步于蜿蜒的沿湖走廊,两岸绿意葱茏,水面波光潋滟,舟楫点点,鸥鹭翩翩。
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
水库村位于漕泾镇北部,因水网密布、纵横交错、河宽漾大而得名。全村现有大小河道33条,总长约23公里,村域水面率接近40%,是金山区水面覆盖率最高的一个村。
嘉定区安亭镇向阳村
向阳村位于安亭镇西北角,与江苏花桥毗邻,村域总面积212平方公里。一条南北向的展阳路,将向阳村划分为“西田东林”之格局。东面的银杏园面积600余亩,是上海市郊规模最大的绿色生态园之一。每逢秋天,银杏园里果实累累,一片黄灿灿,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宝山区月浦镇聚源桥村
聚源桥村地处月浦镇西北部,东靠钱陆路,北至石太路,城市快速路——富长路穿境而过,全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
聚源桥村作为花卉小镇核心板块,花卉生态园、花卉基地等特色景点连点成线,成为了乡村 旅游 的重要资源。在田间漫步,小径轻舒、花香弥漫,村庄在花卉的装点下呈现出浓浓野趣。怡人的环境让居住在这里的村民畅享美丽资源。
崇明区新河镇井亭村
井亭村位于新河镇的西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北部有团城公路贯穿全村,东面紧靠镇中心,西接城桥镇,南邻长江。
江苏省
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村
吴中区西郊的旺山村,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临近太湖,山青水秀,林木蓊郁,生态环境优良,果园茶圃遍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俱佳。
漫步在旺山的山间小道上,山林丰翠、茶园漫坡、溪塘泉池、村舍院落,一派“生态绿园、诗梦乡里”的迷人景色。
徐州市沛县大屯街道安庄社区
安庄渔村位于微山湖西岸,是一个有着160余年 历史 的渔村。近年来依托微山湖自然资源禀赋,以及独特的渔民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大力发展乡村 旅游 。安庄村还是千岛湿地 旅游 度假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
盐城市东台市弶港镇巴斗村
巴斗村东临黄海,西接国家级黄海森林公园,228国道穿境而过。巴斗村依托地处海边的地理优势,挖掘独特的 历史 人文资源,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化、渔家文化等海滨 旅游 文化景点。
泰州市高港区白马镇陈家村
陈家村位于白马镇的最南端,南与大泗镇相邻,西靠国家级医药城,北临姜高路,东临泰镇高速和泗白路,交通十分便捷。总面积345平方公里。
这里村庄文化资源丰富,旧名“陈家舍”,是一个千年古村,打造成以“农”养“人”、以“农”留“人”的宜居 旅游 村落。
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刘圩村
刘圩村位于耿车镇南部。刘圩自然风貌优美, 历史 文化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由南北两个环状水系组成了天然的“8”字型水圩。
白墙黛瓦风格的民居掩映在绿树之中,亲水平台、林荫步道、石磨小桥、古桥小亭、潺潺流水……走进刘圩村,感受到的不是“千村一面”的现代化,而是独具特色的“老味道”。
其他:
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大埝社区、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
浙江市
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妙山村
妙山村位于妙西镇域的中西部,山清水秀,自然风光秀丽,是一个原生态人文古村落。村域内有一大批 旅游 项目,涵盖了景区 旅游 观光、住宿餐饮、农事体验、观光休闲、度假疗养、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多种需求。
金华市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
俞源村,属武义县俞源乡,坐落在武义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新近发现明、清古建筑竟有395幢之多。
舟山市定海区马岙街道马岙村
马岙街道被列入浙江省 历史 文化保护区,具有深厚的海上农耕 历史 文化积淀。定海立足马岙农业发展的优势基础,将打造一条独具风情的千年稻香主题线,建设一条集休闲、骑行、赏花等功能为一体的田园景观带。
台州市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
天台街头镇后岸村是国家4A级乡村 旅游 景区、中国乡村 旅游 模范村。十里铁甲龙屹立村前,天台母亲河始丰溪于村前蜿蜒而过,生态文化底蕴丰厚,集休闲、采摘、购物、漂流、 娱乐 于一体。
丽水市云和县赤石乡赤石村
赤石村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5公里。村里把“木”元素积极融入到村庄建设中,让“木”文化融于每处景点。木制休闲长廊、月洞亭、农耕园项目,木制休憩广场等……村里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环境越来越漂亮。
其他:
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绍兴市柯桥区湖塘街道香林村
安徽省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
唐模村始建于唐朝,距今近1100年 历史 ,是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建设的典范,集水口文化、徽派园林、江南水街于一体,以“地灵三国宝、人杰三翰林”而闻名遐迩。村内现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清代祠堂4处、清代民居100多幢以及水街、古树、古桥等人文自然景观。
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将军村
青阳县朱备镇将军村位于九华山东麓,北距县城13公里,朱陵公路贯穿南北,境内最高海拔1220米。将军村 历史 文化悠久,其“将军”之名源于明朝常遇春将军在此屯兵扎寨,境内 旅游 资源丰富,有花台、团箕寨、菩萨岭、杀猪台、大鼓岭等景点,飞瀑流泉、幽谷深潭、峰峦叠嶂,是一个生态 旅游 的理想栖息地。
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南山村
南山村位于淮北市东部,隶属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办事处,位于东山 旅游 规划区的中心位置,南临化家湖,西接东外环路。
芜湖市芜湖县六郎镇官巷村
芜湖县六郎镇北陶官巷村坐落于芜湖县六郎镇北陶村境内。官巷村形成于北宋末年,多为陶氏族人。据陶氏家谱记载,该村在明朝前后一连三朝共有十三位官员在朝为官,因辈分不同,官阶有别,村里人陆续为他们修建了十三条巷道,让他们各行其道,又称十三官巷。官巷村也因此得名。今日的官巷村四面环水,拥有水域面积约100亩,水清鱼肥,自然环境优越。
安庆市岳西县河图镇南河村
南河村坐落于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境内文化 旅游 资源丰富,有明堂山、妙道山、天峡等4A级 旅游 景区。南河村生态环境优美,最美国道318穿村而过,茶文化 历史 悠久。
其他:
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井楠村、蚌埠市怀远县龙亢镇龙亢村
资料:各地区官微
很高兴能够帮助您寻找家族谱系。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记录的限制,我无法直接提供您完整的家族信息。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资源,帮助您进一步探索您的家族谱系。
1 寻找族谱和史料:首先,您可以尝试寻找家族的族谱或相关史料。这些史料可能由家族中的长者或历史学家保存,或者可能存在于图书馆、博物馆或在线数据库中。您可以联系家族成员或通过互联网搜索来找到这些资源。
2 参考历史文献:另外,您可以查阅历史文献,以了解您的家族在过去的背景和地位。这些文献可能包括地方史志、历史档案、报纸和其他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可能会提供有关家族成员的职业、社会地位和生活情况的信息。
3 寻找墓碑和纪念碑:在一些情况下,家族成员的墓碑或纪念碑可能会包含有关家族的信息。这些墓碑或纪念碑可能位于家族墓地或当地的公共墓地。您可以尝试在这些场所进行调查,以找到有关您的家族成员的信息。
4 在线数据库:最后,您可以尝试使用在线数据库来搜索您的家族谱系。这些数据库由历史学会、基因谱系组织和志愿者维护,其中包括许多家族的历史和族谱信息。您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特定的家族历史网站来访问这些数据库。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您找到有关您的家族谱系的信息。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帮助或建议,请随时与我联系。
陈氏家谱旧序(朱熹撰写)
家法之建,仿于诸侯别子,而士庶之宗,则惟其所始焉。或姓或氏,或地域或谥,爵则称宗,宗之于族也,有本姓以合庶姓,有缀食以系群情,孙之于祖也,有植祫以省大事,有齐衰以服三月,百世而婚姻不通,周道然也。上溯夏殷,何莫不然,故其迹泯(未混),末季七族九宗,犹资周王封国之重,及王辙东,世臣沦丧,乐却降在皂隶( 穿黑衣的官差衙役),从五皆为圭筚,宗法始荡然也。所赖以维持者,独周官莫繁世(一作独国官系世系),辨昭穆之制存焉尔,此谱帙所从出也。谱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
颖川陈氏,出先妫姓侯爵(侯国),自帝舜之后,传于有虞,虞幕裔孙阏父为周武陶王,能利器用,王赖之,以元女太姬下嫁其子满,而封诸陈,使奉虞祀(祭),满谥胡,公生申公犀,犀而下传十世,子孙散处,遂以国为氏,敦读书,说礼乐,绶若若而印累累,匪朝伊夕矣。但世历既久,从迁不定,或移家于八闽,或筑室于三吴,或寄迹于浙东,或寓居于古歙,椒聊远条,几不知有原本矣,然千流万派,归一原,叶茂枝蘩,不离一本。其名之最著者,莫如太邱先生实(即东汉陈实)其子元方、季方,世称二雄,凤毛麟角,岂虚岂虚语哉,元方子群美才懿,历仕魏帝,清节驰声。传霸先,梁祚下移,生民涂炭,相机观变,应天顺人,非择而取之也。厥后王(一作伯宣)为海内文宗,奉公为教子令范,天下已任。擅著作之奇才者,非古灵先生欤!与义河目海口,所赋梅诗,徽宗有见晚之叹。建(见)炎人恭大政,其出处气节,翰墨文章,为中与大臣之冠。协赞大议,社稷之勋臣者,非鲁公、文正公康伯欤,盖一世芳躅,千古播扬,一叶云礽,景行靡替。但人情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经疏(流)远,视若途人。然昭穆既明,本原自辨,后有作者,果能追念前由,无忘厥祖,披图按籍,孝思勃生,则勉旃不怠,庶兴前业矣。
陈氏族谱源流序--王阳明
自五宗九族之礼不行于天下,后世凡通能都大邑之间,号称巨室(族),而能仅谱其家者,不多得矣,若进而能谱其族者,则尤鲜焉!况推及天下同源异流者哉!能推及天下同源异游流,必其心之仁,志之远,力之徤、而学问之充博也。会祁间庠士陈君坚,一日思欲矫世俗之弊,溯本寻源,合陈姓而一之,其固大有功于陈氏矣!然便千万世之下,步尘蹈迹,伦理得以不冺,昭穆得以常明,维持名教于诚心真切之地,又谁之功耶,此此余喜得于观创见,而不容以辞请也,按陈之先本妫姓,出于胡公满,受周武王之封于陈,世(以)主虞帝之祀,传至愍公越,为楚所并,子孙因以国氏,赢秦之季,有曰平者,即越之十世孙也,家于阳武户牗,与张子房同为高帝谋臣,封户牖侯,拜相光显天下。
(汉)元帝时,有讳汤者,又以平六代孙,拜西城副校尉。奉使方外,诛斩郅支单于及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余级,功上,锡爵关内侯,于平有光,汤之后,移家颖川。七传而生文范先生实(寔),以节义风四方,至谓在曰:宁为弄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厥子六皆贤,而元方、季方为最,世称难兄难弟,殆本诸此。
自是颍川之陈亦着,二方之子孙亦盛,显于魏同,丕播于晋,大行于宋、齐、梁、陈之间,如大司空群,尚书仆射泰,至讳逵而迁长城者,皆元方之后也。高源太守閠魏主簿,谭至为福建节度使,曰:迈而迁莆田者皆季方之后也,季方之后居蒲为多,泉、福、建、安之境次之,宋元间罕有会者,故其派无传焉。
长城自逵之后十一(应为19?)世生武帝霸,继梁而有天下,传五君凡三十三年,故当时膏腴之地多为陈氏所居。
有曰新安者,则伯固[新安王,妃孔氏]之封,而其后居家绩溪若崇德(今浙江石门)、昌溪、霞溪(池州)、陈村(今江苏徐州)古山陉之云岑、昌化义千,类皆绩溪之分派也。
有曰宜都者则叔明[宜都王,妃方氏]之受封而而其后移家德安[今九江市德安],皆宁州,武宁[今九江市武宁,在柘zhe林水库上游],兴国[今赣州市兴国],安义[今南康义安],高安[今南昌市高安市],南昌,靖安[今南昌市靖安],建昌,丰城,瑞昌瑞昌[今九江市瑞昌市],奉新[今南昌市奉新],武昌[今湖北省武昌市],奉新,武昌类皆德安之分派也。
有曰湘东[长沙]者,则叔平[湘东王,妃丁氏]之受封,而其后居家歙[安徽歙县]之黄墩,若乐平[江西上饶市]、临淮[安徽凤阳]、定海[今浙江宁波]、永嘉[今浙江温州]、昆山[江苏苏州]、金华[今浙江金华]、灵璧[安徽凤阳],类皆黄墩之分派也。
有曰豫章者,则叔英(豫章王,妃田氏)之受封,而其后移家吉州[江西吉安]黄金乡,若城东聚星街、吉水[吉安市吉水县]、赤岸[赤水县地]、崇仁[江西抚州]丹桂里、新淦[江西临江]之润陂、大塘、清江[临江市清江县] 之黄龙潭、类皆黄金乡之分派也(伯)仁,[妃褚氏]受封于庐陵[江西吉安]、而安陆、新昌、大姑、信沣、新田[永州市]、泞州、沙市、宣城、长安诸派皆祖之。(仁受封于庐陵而安陆新昌大姑,信丰,新田,宁州杉市宣城长安诸派,皆祖之,)允[叔宝子,封吴兴王,妃宋氏] 受封于吴兴[浙江湖州乌程县],而平湖[浙江市]、延津[河南卫辉县]、 嘉兴、东阳[浙江金华市]、义乌、琏市[湖州归安]、海盐[嘉兴市]、乍浦[嘉兴平湖] 诸派皆祖之。庄[叔庄,封会稽王,妃夏氏] 受封于会稽[绍兴市],而凤阳、涂山[凤阳怀远县]、广德苦竹墩、台州状元塘诸派皆祖之。献[叔献,封河东王,妃余氏] 受封于河东[山西],原武[开封市]、鄢陵[河南归德]、宁祥、祥符[开封市]、时和[巩昌西]、临颖[许昌]、新郑[开封市] 诸派皆祖之。(受封于河南而原武宁陵祥符时和临颍新郑诸派皆祖之) 俨[叔俨,封浔阳王,妃余氏] 受封于浔阳,而安仁、太原、陈营[河南陈留]、南河[开封河阴]、鄱阳、南村[河南黾池]、贵溪[江西]、永丰[吉安] 诸派皆祖之。(俨受封于寻阳而安仁大原陈营南河鄱阳南材赀溪永丰诸派皆祖之) 虞[叔虞,封武昌王,妃田氏] 受封于武昌,而江夏[武昌]、金沙[长沙市]、竹牌[黄州蕲水]、团风[黄冈市]、荆、襄诸派皆祖之。(虞受封于武昌而江夏金沙竹牌轩风荆襄诸派皆祖之)若赭山、山阴、淮阳、遂昌、奉化、乌城、无锡、常、镇之派则自恬王[叔宝子,封钱塘王,妃谌氏]于钱塘、俭王[叔俭,封南安王,妃干氏]于南安始也。 鄱阳、大园、南昌、石桥、进贤、罗岺、湖楠之派则自山王[伯山,妃乐氏]于鄱阳。
谟王[叔谟,妃胥氏]于巴东[川东]始也。
至于西川东门[成都],又由太子深避隋所迁,而后亦移家保宁[成都]新井[成都南浦县],而卒宏大家声,如三尧者,亦有奉节[四川]出镇,因家浮梁[江西饶州]、盐仓岭[江西浮梁地],而殁能死职庙祀,如大夫轶者,亦有宦游江逝[浙江],爱其山水佳胜,而家桐卢[浙江],如观察使轻者,若吉水长松(一作重庆南川)、鄱阳礼城、婺源霍口[安徽]则托始于新井;而瓜分子折;如乐之城南[江西乐平],婺[安徽婺源]之金阐、五马、凤山沙源;又或有自礼城、自霍口者,与夫祁[安徽祁门]之竹源,休[安徽休宁] 之陈村、浮[江西浮梁]之引京、下连、镇市,则肇迹于盐仓岭;而溪殊径别,如祁之西方村、程村、磻溪,宣化[广西南宁]、崇善[广西太平]、棕榈[广西南宁宣化地]、谷木;如建德[江苏池州]小梅、青阳、湾里[青阳地];休之水潭、潜阜、罗坞;歙之慈孝坊、太平[宁州]之西乡;又或有自竹源、自陈村者也。
至于祁门东山,则系出叔达封义阳王,居长安蓝田,而其后移家闽之莆田、赣州之马头、吉安之庐陵县大湖塘凤凰山;若西蜀之阆中,如三尧者;茶陵之东乡,如四汉者;分迁不一,若马头、蒲江、陵尾、长冲后港,祁阳、宜章、全州,永兴、耒阳、塘村[兴宁县]、石墩[兴宁县]、攸水、马头香山岭、攸县东江乡、马兜[江西安成]、石陂、栗源堡、葛田、文江[吉水]、类皆蓝田之分派也(有曰义阳者则叔达之受封,而其后移家玉山、隐螀,若半x口大门里阳戈、荣锦、坊德、兴之陈源暖川齐村上饶沙溪类皆隐分派也。)其余或出彼入此,或出此入彼,殆如断丝散绳,诚不可头绪也。
[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间,有天麒、万镒君子者,一倡是会,于是而相从三百余支,继之宋开庆,则得半焉,继之以元至正,则又半焉。自后各望其地,各宗其谱,虽咫尺之间(虽咫尺之远),而有泰越之分。回视古人家天下之心,殆天壤矣!(殆霄坏矣),今观二陈君之为是,岂直家天下云乎哉!散于天下,收于庙中,国之制也;散于天下,收于谱中,家之训也。陈君之意,盖欲拔浇漓之俗,挽回纯朴之风。使族之人,各自其身推及于其父,自其父推及于其祖。自其祖推及于其曾祖,自曾祖推及于其高祖,又自高祖而推及于无穷焉!
则吾同身者,同吾祖者,同吾曾祖者,同吾高祖,同吾世分祖者,虽有亲有疎,有远有近,贫富贵贱,知愚,有贤有不肖之不同,自祖宗视之,则皆子孙也,(何有亲疏、远近、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之分?则亲之于疏,思如何而敦睦之;近之于远,思如何而时会之;富之于贫,思如何而周恤之;贵之于贱,思如何而维持之;智之于愚,贤之于不肖,思如何而劝勉之。)殆见好恶相同忧乐相共,音问相通,声势相倚,纲纪相扶,有无相济,,出入相友,会遇相接,德业相勤,过失相规,农未相赀,商贾相合,水火盗贼相顾,疾病患难想恤,婚姻死丧相助,(乎弱,众不暴乎寡,大不欺乎小,)一宗之中和气周流仁风霶濡,上无愧于祖宗,次无愧于大家,次无愧于斯谱矣,善哉。
陈君之为是也,(然其辑谱牒、表世系、叙节略、写遗像,即所谓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或者指为无益之举,此不知谱者也,乌足为陈君议哉!)故曰能推乃天下同源异流,(不欲其异,而欲其同),其心之仁、志之远、力之建、而学问之充博也,嗟呼!举万钧之鼎,必乌获;而后能游千仞之渊、必津人;而后可胜斯任者,余固知非在斯人也。然谱学失传久矣!感发而兴起者亦多也,求如是谱,光明正大,简切真实而易观者,盖寥寥焉!余以是又知陈君为经纶之手,而是谱信哉为大成也,故并呈之,以为将来者劝。
一、寻根溯祖
1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妫姓,即为古帝王虞舜之后。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今山东菏泽东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妫汭河(今山东永济南),所以后代又有妫姓。以妫为姓的后裔中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的陈胡满,陈胡公妫满的11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由于当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6个字为姓。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袁"亦作"辕"、"爰"。陈胡公之裔。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伯爰之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称"爰涛涂"。亦作袁涛涂。世代为陈上卿。其后有"袁"氏 。史称袁氏正宗,衍生出汝南袁氏与陈郡袁氏。陈郡袁氏从周朝就已世居我国北方,从魏晋南北朝汝南袁氏已经南迁,出自陈郡、汝南两望族后裔早已散居江南许多地方,隋唐以前,袁姓的许多显赫名人已出现在江南地区。明、清之际,袁姓已遍及全国。
2出自轩辕黄帝,轩辕以土德得天下。轩辕氏,又称玄袁氏,为少典氏之子,因其族善制作大车辕,驾车周流天下,故而称轩辕氏。其居住地又因黄帝轩辕氏而命名轩辕之丘,轩辕氏起兵革炎帝,以车帐相结为营,因是轩辕氏发明,世称"行辕"。轩辕氏初都有熊之墟(郑州或开封),所居之地,有以辕为名之邑,后称为袁邑。上古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意同,轩辕氏革炎成功,代炎帝而当天子,号黄帝。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袁。后衍迁河北,这就是河北袁氏。
3出自少数民族。据《魏书·高车传》云:"高车,盖古赤狄之种,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其语略与匈奴同而有小异,其种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无都统大帅,当种各有君长,为性粗猛,党类同心,至于寇难,翕然相依,斗无行阵,头别冲突,乍出乍入,不能坚战,其俗蹲踞亵黩,无所忌避,婚姻用牛马纳聘以为荣。俗无俗,不作酒,迎妇之日,男女相将,持马酪熟肉节解,主人延宾,亦无行位,穹庐前丛坐,饮宴终日,复留其宿,明白将妇归。颇讳娶寡妇而优怜之,其畜产自有记识,虽阑纵在野,终无妄取。俗不清洁,喜致雷震。其死亡葬送,掘地作坎,坐尸其中,张臂引弓,佩刀挟槊,无异于生,而露坎不掩,其迁徙随水草,衣皮食肉,牛羊畜产,尽与蠕蠕同,唯车轮高大,幅数至多。"高车之种有六:狄氏、袁(韦)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又有十二姓:一曰泣伏利氏,二曰吐卢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连氏,五曰窟贺氏,六曰达薄氏,七曰阿仑氏,八曰莫允氏,九曰俟分氏,十曰副伏罗氏,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见《北史·高车传》。)六种之袁纥氏,袁韦形近,韦回同音,实乃回纥部族。《唐书·回纥传》云:"回纥,其先匈奴之裔,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依托高车,臣属突厥,近谓为特勒,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此回纥,即高车六种之袁纥氏。在以回纥为本核心的漠北十五部大联盟,其中就有蒙古土默特的先族和图瓦共和国的先民。唐谓之"都播"或"都波",《蒙古秘史》写作"秃马敦"、"秃巴思",《元史》写作"吐麻"、"秃马"。第十一姓乞袁氏,实即成吉思汗之始祖"乞颜氏",或称"乞引氏"。袁、颜、引,大致同音,是史官按自己的方言所注音。乞袁氏与"元朝"中的"元"是一定根据的,其后裔自谓出自蒙古族王公显贵乞袁氏家族,随后人以袁为姓。
4出自拓跋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皇姓拓跋改为汉字元姓,成为当时天下第一姓。其后分不清元、袁二姓,故此支袁氏流传至今。
二、迁徙分布
袁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祥地河南发展繁衍,其发展中心为陈郡,尤其是汝南。
秦汉时期袁氏以向外地播迁。由于战乱、官职调迁等原因,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如袁干的后裔有一支徙居彭城(今江苏徐州),还有一支徙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袁绍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东陵东光(今属河北);袁术的子孙分散于江、淮间,有一支居住在襄阳;袁涣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又有一支徙居华阴。 南宋有史学家袁枢为建安人(今福建建瓯),说明南宋以前,已有袁氏徙居福建。据《袁氏族谱》记载,袁安第38世孙袁志君因任广东布政使,自江西信丰迁至广东东莞温塘茶园定居,为广东袁氏开基始祖,其后裔分居兴宁、梅县、惠阳等地。闽、粤袁氏于清代开始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徙居新加坡、印尼及其他国家。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卧雪堂":东汉袁安没作官的时候,客居洛阳,很有贤名。一年冬天,洛阳令冒雪去访他。他院子里的雪很深,洛阳令叫随从扫出一条路才进到袁安屋里。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洛阳令问:"你为什么不求亲戚帮助一下?"袁安说:"大家都没好日子过,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举他为孝廉。这就是"卧雪堂"的由来。 "守正堂":袁安为人严谨,后来作了楚郡太守。当时楚王谋反,株连了数千人。袁安处理这个案子时,审清问明,释放了4000多人。后来外戚窦氏擅权,袁安守正不屈,所以又叫"守正堂"。 袁氏又以"陈郡"、"汝南"、"彭城"、"陈留"等为其堂号。
郡望陈 郡:秦时置郡。此之袁氏为涛涂裔孙直系地望。
汝南郡:汉时置郡。此之袁氏为陈郡袁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袁安。
彭城郡:西汉时置郡。此之袁氏出自陈郡,为袁生之后。 襄阳郡:东汉时置郡。此之袁氏出自汝南郡,为袁术之后。
四、家乘谱牒
浙江:东安袁氏宗谱十二卷、钱塘袁氏族谱二卷、石门袁氏宗谱一卷、慈溪竹江袁氏宗谱
湖南:袁家桥袁氏续修家谱四卷首一卷、袁氏七修族谱七卷首二卷、中湘百井袁氏七修族谱、百井袁氏九修族谱十七卷、新窑袁氏四修族谱六卷首二卷末二卷
四川:监邑袁氏麟亭宗谱、袁氏族谱一卷、袁氏家谱一卷 湖南:袁氏三修族谱九卷首二卷、汝城上流袁氏族谱不分卷、
湖南永兴板桥敦本堂袁氏族谱共分十卷1994年重修
五、历史名人
袁 枚:清代著名文学家,是当时著名诗歌理论家,论诗主张性灵,反对形式主义和拟古。著有《随园诗话》。与薛士铨、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
袁崇焕:明末大将,著名军事家。屡次取得对后金作战的胜利,宁远一役使努尔哈赤受伤而死;宁锦大捷,又逼皇太极大败而归。
袁山松:西晋吴郡太守。他性情秀远,擅长音乐,其歌《行路难》,听者无不落泪,与羊昙之唱乐、桓伊之挽歌,并称"三绝"。
袁 盎:楚人,是历史上第一个扬名于史籍的袁姓著名人物。他在汉景帝"七国之乱"时,曾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结果"七国之乱"平定后,他就被封为太常,显赫异常。
袁 枢:南宋史学家。著有《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记239事,各自独立成篇,为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著作。
袁
5911江苏云阳袁氏宗谱十卷
(清)袁秀芳 袁蓝田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卧雪堂木刻本 十册
河北大学
注:版心、扉页作《袁氏宗谱》。此为十二修。该族
散居在丹阳、武进等地。
5912江苏南京袁氏随团支谱不分卷
钞本 二册
江苏南京市档
5913江苏江都袁氏宗谱六卷
(民国)袁阜编辑
民国十一年(1922)木刻本
江苏扬州市荡汪乡
5914江苏丹徒袁氏支谱八卷
(民国)袁敏榕纂辑
民国十年(1921)怀楚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注:清康熙二十三年袁世伟始修。
5915江苏丹阳松卜袁氏宗谱一卷
(民国)袁修保重修
民国十五年(1926)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松卜乡袁村
5916江苏常州袁氏宗谱
(民国)袁国梁纂修
民国五年(1916)冶邑心斋堂木刻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首)
5917江苏武进毘陵袁氏宗谱六卷
(清)袁骏等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咸庆堂刊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5918江苏武进毘陵袁氏宗谱六卷
(民国)袁松全等修
民国十九年(1930)咸庆堂刊本 八册
美国
5919江苏武进袁氏数典不忘
(民国)袁牖编
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 一册
中央民院
5920江苏武进南河堰袁氏族谱
袁牖编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一册
北图
5921江苏武进毘陵袁氏族谱十八卷
(民国)袁群英 袁士良等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二十册
河北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8)
美国
5922江苏武进鲜庄袁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袁仲藩 袁永康等续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伦叙堂刊本 十六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康熙四十三年,此为六修。
5923江苏无锡锡山袁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袁艺庭续修
清光绪二年(1876)维则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
吉林大学
5924江苏无锡锡山袁氏(七修)宗谱三十三卷
(民国)袁宗沂主修
民国十三年(1924)维则堂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注:明永乐二年袁兵夫始修。
5925江苏江阴袁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袁辑熙等修
清光绪四年(1878)敦本堂活字本 十二册
科图(残) 美国
5926江苏江阴袁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袁文经 袁赓堂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注:版心作《澄江袁氏宗谱》。
5927江苏江阴澄江袁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袁瑜纂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仁风堂排印本 十八册
北图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注:始修於明宣德七年,此为六修。
5928江苏吴县吴门袁氏家谱八卷
(民国)袁颂平续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编 民国八年(1919)
石印本
北图 辽宁图 吉林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
日本 美国
5929江苏吴县袁氏族谱不分卷
(清)责起澄纂修
钞本
广东中山图(存一册)
注:记事至民国十七年。
5930江苏吴县袁氏家乘辑略一卷
袁藻屡纂
民国间稿本 一册
吉林大学
5931江苏吴江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袁嵩龄辑
民国九年(1920)吴江柳氏传钞本
上海图
注:清咸丰间辑,后人续增至民国初年。
5932江苏吴江袁氏家乘不分卷续编不分卷
民国九年(1920)吴江柳氏传钞本 二册
上海图
注:附《袁氏丛书》书目。
5933浙江桐江候川袁氏宗谱
(清)袁昌万修
清光绪九年(1883)顺德堂
科图
5934浙江杭州钱塘袁氏宗谱不分卷
袁泰 袁良等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写本 一册
南开大学
5935浙江杭州钱塘袁氏族谱二卷
(民国)袁毓历纂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庆贺 二册
北图 中央民院 吉林大学
5936浙江富阳东安袁氏宗谱十二卷
(清)袁若启等续修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严寿堂木活字刊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5937浙江宁波鄞县西袁氏家乘三卷
(清)袁钧纂修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5938浙江鄞县鄞邑城南袁氏宗谱四卷
(清)袁钢铭 袁丕烈等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进修堂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5939浙江鄞县鄞邑城南袁氏三修宗谱二十二卷首
一卷
(民国)蔡和铿 袁朝金等纂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5)进修堂木活字本 十册
浙江宁波市档 天一阁
5940浙江鄞县西袁氏家乘二十六卷
(清)袁元镇等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敦本堂活字本 七册
人民大学
5941浙江鄞县西袁氏家乘三十卷
(民国)袁丙熊 袁明山总修
民国十七年(1928)敦本堂排印本 十一册
5942浙江鄞县鄞东沙家山袁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末一卷
(民国)石鸿泰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汝南堂木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5943浙江鄞县鄞东莘桥袁氏宗谱四卷末一卷
(民国)石固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愿丰堂木活字本 三册
天一阁
5944浙江宁海石门袁氏宗谱一卷
(民国)马按康重修
民国十五年(1926)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945浙江慈溪竹江袁氏宗谱□□卷
清光绪十八年(1892)享叙堂活宇本、
南京博(存卷4)
5946浙江慈溪竹江袁氏宗谱□□卷
(民国)袁兆墀纂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江苏南京市档(存卷首、卷10下)
5947浙江奉化棠溪袁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袁明秩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印本
浙江奉化县档
注:此谱始修於元皇庆元年袁瓷。
5948浙江绍兴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光绪十五年(1889)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5949浙江新昌西山袁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
(民国)袁湘虞 袁凤昌编修 袁湘槐 袁剑
秋监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铅印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九卷)
5950浙江上虞越袁氏宗谱八卷
(清)袁声扬纂 袁仑修
清光绪元年(1875)介祉堂木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浙江图
注:宋乾道二年袁汝和始修,此为八修。
5951浙江上虞小越袁氏宗谱十八卷末一卷
(民国)谷暘总纂 王鲁编辑
民国十五年(1926)袁氏介祉堂木活字刊本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武汉图
注:此为小越一支二修之谱,首修於清光绪元年
袁希龄、袁仑。
5952浙江嵊县嵊城袁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袁耀章 袁人龙续修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文管
5953浙江天台义井袁氏宗谱□□卷
清同治六年(1857)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4)
5954浙江天台袁氏宗谱□□卷
民国三十二年(1943)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6、7)
5955浙江云和袁氏族谱□□卷
清道光间刊本
浙江云和县文管(存二十二册)
5956安徽袁氏宗谱八卷
(清)袁大化 袁振邦等重修
清宣统元年(1909)卧雪堂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落蒙城、涡阳、定远等地。
5957安徽袁氏族谱□□卷
民国间卧雪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
注:谱首修於清康熙四十五年袁彦德。
5958安徽和县袁氏宗谱不分卷
清同治间活字印本 二册
吉林大学
5959江西袁氏十四修宗谱□□卷
活字本
江西图(存卷9、11)
5960江西宜春袁郡蓝祠主谱二卷
(清)蓝充苑等纂修
清道光十三年(1833)汝轩堂木活字本 三册
江西图
5961江西宜春袁氏族谱□□卷
木活字本
江西图
5962江西万载袁氏族谱五卷首一卷
(清)袁芝秀纂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汝南堂木活字本
江西图(缺卷2)
5963江西万载东隅袁氏族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袁国奉纂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汝南堂活字本 三册
江西图
5964江西万载东隅袁氏族谱二卷首一卷
(清)袁奠周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汝南堂活字本 三册
江西图
5965江西丰城袁氏宗谱□□卷
(清)袁孔义等纂修
清嘉庆二年(1797)木活字本
江西图
5966江西丰城袁氏重具备宗谱不分卷
(清)袁孔绿等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活字本
江西图(又一册)
5967江西丰城袁氏重修宗谱□□卷
(清)袁孔绿等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木活字本 一册
江西图
5968山东淄博淄川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袁令澧等六修
清道光三年(1823)崇德堂活字本 二册
北图
5969山东淄博淄川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袁世肃等修(七修)
清咸丰九年(1859)崇德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5970山东淄博淄川袁家谱六卷
(清)袁斯考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刊本 六册
美国
5971山东淄博淄川袁氏家谱六卷
【大同古街的繁盛与兴衰】-_-||狼烟诗影‖
本文2023-11-23 12:30:1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36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