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四郎的历史原型:原为宋朝大将曾娶辽国公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3浏览:3收藏

杨四郎的历史原型:原为宋朝大将曾娶辽国公主,第1张

杨四郎,名贵,字延朗 杨业第四子。历史记载、戏曲小说、民间传说关于杨家将中的老四。武艺高强,也在阵前立功,封明威将军、代州团练使。

娶妻孟氏金榜;金沙滩一战被俘,将杨姓拆木易,与铁镜匹配夫妻,十五年后,过关探母,助宋破辽,多有功勋,得以与家团圆。

杨四郎成为辽国驸马的传说最早出自于元杂剧,众所周知,元代杂剧虽然以故事形式出现,但都非常讲究“事有源流”,也就是说,他们的创作是要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的,不太可能完全凭空虚构。

那么,这些依据又在哪呢?杨四郎生活的年代,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杨四郎和杨六郎一样,主要生活在宋真宗时代。查阅史料,还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杨家兄弟虽然没有被招为驸马,但当时,确实有位宋朝大将曾经入赘辽国。

这个人与杨六郎生活在同一时代,名叫王继忠。他是宋真宗的侍卫,一度官为观察使、高阳关副都部署,算得上宋朝的高级将领,其地位的重要程度不在杨家将之下。

《宋史》卷二七九有《王继忠传》,南宋的《续资治通鉴》以及《辽史》81卷和其他一些史料都有关于他的记录,不过宋辽两方面的记载稍有不同。

王继忠祖籍开封,父亲在宋太宗时统兵戍守重要隘口瓦桥关,任武骑指挥使。父亲去世时,他只有6岁,得益于父亲的战功,他被任命为东西班殿侍,虽然是军中的最低职位,但小小年纪就已经是军官了。

宋史有载,“真宗在藩邸,得给事左右,以谨厚被亲信”,也就是说在真宗还没有当皇帝之前,王继忠就是其贴身随从,因为行事谨慎忠厚,很受器重。

真宗当上皇帝之后,大力提拔自己手下的人,王继忠好运不断,屡受提升,官至殿前都虞候兼云州观察史,后来又被派到地方任实职,类似于今天领导身边人员下基层代职,那是一件很荣耀的事。

王继忠先是出任深州副都部署,后来又改为镇、定、高阳关三路钤辖兼河北都转运使,迁高阳关副都部署,不久又到定州赴任,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就已荣升至相当于今天战区副司令的职位,进步不可谓不快。

咸平六年(1003年)四月,也就是辽国的统和二十一年,辽国乘宋朝西部边防有事,契丹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纠集十万大军,杀向宋朝军事要塞望都(今河北望都县)。形势非常危急,宋朝北部边防三路大军总指挥王超,调动六万兵马前往增援,王继忠是定州副都部署,属于三路大军之一。

双方在望都以南的康村交火,战斗从下午激战至深夜,持续了十多个小时,辽军死伤惨重,被“杀戮甚多”,不得已暂时后撤。第二天,辽军重新部署,改变战术,一方面集中主力攻打宋军布防最为薄弱的东翼,另一方面派兵包抄宋军后路,焚烧宋军补给和辎重,一时间狼烟四起,形势急转直下。

王继忠急忙率兵去救,因为身穿官服,被辽军盯上。辽兵认定他是个重要人物,将他团团围住。危急关头,总指挥王超等宋军将领一看形势不妙率先跑了,丢下王继忠孤军奋战。

《宋史》用了三句话描述当时王继忠的状况,“围数十重”,“士皆重创”,“殊死战”。王继忠与部下且战且退,战至白城,由于寡不敌众、筋疲力尽之下被敌俘获,宋军全军覆没。这与杨家父子的陈家谷口血战有类似之处,主将与监军临阵撤退,副将血战到底,只不过时间和人物发生了转换,故事与历史在这里有着诸多的重合。

当时的行营都部署、先行撤回定州的最高指挥官王超,以为王继忠战死,派使者向宋真宗作了汇报。真宗对王继忠进行了隆重哀悼,下诏追赠他为大同军节度使兼侍中,又给他的四个儿子封了官。

望都之战对宋人的触动很大,宋真宗得知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震痛”,为了加强北部边防实力,宋朝廷重新调整人员和 ,杨延昭被任命为前线都巡检使。

再说被俘的王继忠。《宋史》对他入赘辽国的过程没有记录,《辽史》的记载也非常简略。不过根据现有的史料,有些问题还是可以搞清楚的。辽军俘获王继忠之后,把他押送到炭山,萧太后亲自出面,招降了王继忠。

萧太后招纳王继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王继忠的身份很特殊,既是高官又是皇帝的亲信,如果将他招降,其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将是非常巨大的;第二,王继忠“姿仪雄美”,史书用这样四个字来形容他,他的风度和气质一定很令人折服;第三,王继忠很有才干,辽史的原话称“太后知其贤,授户部使”,并从名门望族中挑选了一个女子嫁给他。在宋人看来,王继忠就等于成了辽国的驸马。

在宋辽两国战端不断的那个年代,双方将领互有投降,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辽国推行的俘虏政策更为宽厚,他们更善于在俘获人心上做文章。辽人如果想招降宋将,一般采取攻心三部曲:

第一,用求贤若渴的诚意打动他,给宋将极大的尊重与信任,让他们有得遇知音的感觉;第二,给予他们物质上极大的满足,让他们高官得坐,骏马任骑,让他们觉得自己非常重要、更为重要;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他们张罗家眷,让他们娶妻生子,在辽扎根。

王继忠一开始也是宁死不屈,决不妥协的,他本身就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否则也不会在其他宋将都已逃跑的情况下拼死力战。但就是这样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猛将,在辽人实施攻心战之后,最后也被感化,愿意有条件地为辽人做事。可见,金钱、美色、权力固然是非常犀利的武器,但很多人都可以抵挡,只有赏识、信任和器重才是无价的,是俘获人心的最有效手段,宋将归降辽国多半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王继忠的故事并没有到此为止,后面的故事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

杨家将中的杨四郎,为何被民间封为水将军?在《杨家将传》中,杨四郎帮助八王爷对抗辽国,和六郎一起回去见佘太君,还把辽国的琼娥公主带回,因为攻取幽州有功,被皇帝授予了泰州镇抚节度副使一职。正常人一个,都没有飞升成仙。在琴书《飞龙传》中,杨四郎和其他三兄弟,在桃营口之战中,一起手持长枪围攻王天寿,不料没有法宝,被王天寿的五光神锤砸死,就此领了盒饭。盒饭都领了,更没有后面的封神。换句话说,民间所说的水神,压根就不是什么杨家将中的杨四郎,那他到底是谁呢?

据史料记载,民间的水神,是牧羊人杨四。四川有个少年叫杨四,流落在镇江一带帮人牧羊。当时四川水患严重,玉帝亲临解决,在镇江一带遇到妖孽兴风作浪,双方大打出手,玉帝竟然被妖怪击落,眼看要掉入水中,十二岁的杨四举起鞭子,化为一座金桥,托住了玉帝。玉帝就敕封杨四为镇江王,成为了灵霄宝殿南门的天兵元帅。民间传说就是传说,一个十二岁的普通少年,哪来的法力化鞭为桥,莫不是天上哪尊神佛投胎转世,没喝孟婆汤,带着一身高强法力转世修行?这个多在四川一带流传。

在甘肃秦安,又变成了放羊娃一挥鞭子,为刘秀在大河中辟水开路的故事,刘秀成为皇帝后,想找救命恩人又找不到,为了纪念他就建了座庙,封水界神将,也就变成了镇江王爷。起义头领杨幺。南宋农民起义军首领杨幺,被宋高宗赵构以张浚、岳飞为统帅进行“围剿”,结果山寨被破,杨幺拒不降宋,泅水突围,后来被抓就义。于是湖南洞庭湖一带,就有人立祠供奉,并改名杨泗将军,比如湖南湘阴县就有三十余座杨泗将军庙,长沙望城区靖港古镇观音寺还举办过杨泗将军神诞祈福法会。

加上“泗”和“四”很像,读音也一样,杨泗将军也等同了杨四将军。另外,还有明朝的杨泗将军、宋朝的杨泗将军等等,反正都差不多,大多数属于附会,不管来源出自哪,建庙的人和烧香的人相信能显灵就成。中国的“神”一直比较多,而且体系还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他们长生不老、无所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其实这些都是人类赋予的,因为不懂未知、因为崇拜神秘,就有了越来越多的神仙,了解一下就行,反正小王不信。

杨四郎,名贵,字延朗 杨业第四子。历史记载、戏曲小说、民间传说关于杨家将中的老四。武艺高强,也在阵前立功,封明威将军、代州团练使。

娶妻孟氏金榜;金沙滩一战被俘,将杨姓拆木易,与铁镜匹配夫妻,十五年后,过关探母,助宋破辽,多有功勋,得以与家团圆,是七郎八虎中唯一长寿的人。

幽州战役,杨家诸子在杨业的率领下赴金沙滩谈判,结果被辽兵包围。杨家军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几乎全军覆没,大郎延平被乱枪挑死、二郎延定血战殉国、三郎延辉乱马踏死。四郎延朗与部下冲出重围,却又遭遇辽将韩延寿、耶律奇率精兵四下围绕,部下全部阵亡,四郎只身被捕。

四郎被辽将献于萧太后请功,四郎宁死不屈,慷慨陈词,大骂太后,但是未表明身份。萧太后很喜爱杨四郎的一身好武功,又见得杨四郎生得一表人材,于是招降四郎。四郎为报金沙滩血债,忍辱负重,隐瞒身份,将“杨”字一分为二,化名“木昜”。萧太后大喜,招为附马,将琼娥公主许配给四郎。

后来,佘太君挂帅征辽,延朗思母落泪,公主发现,追究情由,四郎实言相告,并请公主帮助出关探母,言明一夜即返。公主从萧太后处骗来令箭,延朗即赴宋营,与弟弟延昭,母亲佘太君及其发妻相会。时将天明,延朗恐误限期,危及公主母子,坚决回至辽国。萧太后得知驸马乃杨家人,欲斩之,公主苦苦哀求,乃赦延辉。后助六郎打败辽国,返回汴京,在天波府郁郁而终。

杨四郎,一个年轻而勇敢的少年,他的传奇故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是他的勇敢和聪明让他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

少年的成长

杨四郎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喜欢冒险,喜欢探索未知的领域。每当他听说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在这些冒险中,他学会了很多技能,比如射箭、驾驶船只和攀爬陡峭的山峰。这些技能让他在后来的战斗中大显身手。

杨四郎的父亲是一个武术高手,他从小就教导杨四郎武艺。杨四郎对武术非常感兴趣,他每天都会和父亲一起练习。慢慢地,他的武艺越来越精湛,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

拯救村庄

有一天,杨四郎的村庄遭到了一群强盗的袭击。这些强盗凶残而狡猾,他们抢走了村庄的财物,还绑架了一些村民作为人质。杨四郎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决定拯救自己的村庄。

他首先收集了情报,了解了强盗的行踪和人数。然后,他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他带领村民们偷偷地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训练,提高了他们的战斗能力。在训练结束后,杨四郎带领着一支由村民组成的队伍,悄悄地接近了强盗的藏身之地。

在夜幕降临时,杨四郎带领村民们发动了进攻。他们利用夜色的掩护,迅速地摧毁了强盗的防线。杨四郎展示出了他的出色的射箭技巧和灵活的身手,他几乎没有错过一个目标。最终,他们成功地解救了被绑架的村民,并夺回了被抢走的财物。

成为英雄

杨四郎的英勇行为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庄。人们对他充满了敬佩和赞美。他成为了村庄的英雄,每个人都想要和他交朋友,向他学习。杨四郎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相反,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和训练,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村庄。

杨四郎的故事激励着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都希望能够像杨四郎一样勇敢和聪明。杨四郎成为了他们的榜样,他们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

结尾

杨四郎的传奇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他的勇敢和智慧让他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勇气和决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像杨四郎一样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杨四郎,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杨家将》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四郎杨延辉,被辽俘虏后,被铁镜公主看上,改名木易,入赘辽族皇室。十五年后,宋辽兵祸再起,佘老太君亲自押运粮草至边境战区。在公主的支持下,四郎夜探宋营,与佘老太君匆匆一聚,随后却又不得不泣别。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这样的故事?

南宋袁枢在《通鉴纪事本末》中就曾记载了这一故事的原型——辽国开国名相韩延徽。那么韩延徽又是如何由一个汉族名士成为异族名臣,又是如何跟“四郎探母”的故事联系上了呢?我们来看看韩延徽的传奇故事。

01 明珠暗投,才华无处施展

韩延徽出身于出身于官宦之家,其家族韩氏久居于幽州之地,其父亲名梦殷,曾任蓟州(今北京市区西南部)、儒州(今北京延庆城区)、顺州(今北京顺义)三州刺史。幽州之地自“安史之乱”后,常有胡人部落争战不休。韩延徽自幼才名远播,被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后又被授予幽州观察度支使。

刘仁恭常怀称雄涿鹿之心,在连年征战中,逐渐具备了一定的实力。然而,在幽州有自己的势力以后,刘仁恭却不思进取,反而广建宫殿,遴选许多美女;并且,他还召集道士,沉溺于丹术之道。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更是与父亲小妾通奸败露后,索性趁后梁军兴兵之时,趁机进攻幽州,囚禁其父。

《旧五代史·刘守光传》:守光逆天反道,从古所无,迨至临刑,尚求免死,非唯恶之极也,抑亦愚之甚也。

蔡东藩:刘守光幽父不道,守文乞师外族,幸得少胜,此时苟得捕获守光,虽诛之不为过,乃对众号呼,愿勿伤弟,以丈夫之义愤,忽变而为妇人之仁柔。一何可笑!卒之身为所絷,死逆弟手,天下之愚昧寡识者,无过守文,而守光之行同枭獍,丧尽天良,且自是益著矣。

韩延徽就是在刘守光的帐下做了多年的“幕府参军”。刘守光残暴昏庸,不得人心,这让韩延徽这一颗明珠蒙尘,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

02 出使契丹,深得耶律阿保机赏识

刘守光的残暴统治,迅速引起了负面效应,被晋王李存勖派兵攻打围困却无力抵抗,迫不得已派韩延徽出使契丹,向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求援。

韩延徽到达契丹,在面见耶律阿保机的时候,去拒绝以君臣之礼跪拜,惹得阿保机大怒,将其扣留派去牧马。皇后述律平劝谏说:“韩延徽不失气节,是个贤士,为什么让他受侮辱呢?应该礼遇于他啊!”耶律阿保机觉得很有道理,就把韩延徽召回来,并与之讨论天下大势,发现其才华出众,见解独到。于是,阿保机就把韩延徽留在身边做“谋士”,加以重用。

03 引领契丹王朝走向封建化

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在这个王朝中,被掳来的汉族士民,以及新加入的归附者,他们拥有先进的农耕文化,但是又与契丹游牧传统不一样。如何安置这些人,一度让契丹王朝难以决策。正是韩延徽提出,“建立牙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其业,逃亡者益少”。

这样的措施,相当于在契丹实行游牧、农耕相并行的政策,让百姓得以安定;同时,也带动了经济发展,加速了契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也因此,韩延徽跻身阿保机的“佐命功臣”之一,为辽国政权建立立下功劳。

《辽史》:“太祖初元,庶事草创,凡营都邑,建宫殿,正君臣定,名分,法度井井,延徽力也。为佐命功臣之一。”

《辽史》:“夫赋税之制,自太祖任韩延徽,始制国用。”

《契丹国志》:“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04 韩延徽探母,难忘中原

后唐建立后,韩延徽看到了中原兴起的希望,离契丹而返晋阳。然而他发现,李存勖并非良主,延徽遂借口探望母亲,毅然逃回幽州。

到契丹以后,阿保机大喜,问其理由。韩延徽以回乡探母为由,来应对。阿保机听后,不仅不生气,反而认为他是一个忠孝仁义之人,特赐韩延徽契丹名——匣列,即为“归来”之意,参与决策朝廷内外事。韩延徽在辽国做高官,但始终没有忘本。它不仅托人照顾母亲,还一再承诺会阻止契丹南侵。就这样,韩延徽在契丹任职五十年,对契丹政权建立和运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韩延徽探母这一故事,后来被演绎成杨四郎在两军阵前探母,这包含了浓厚的民族色彩,也一直被人作为汉族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美好愿望,却没想到原型竟然给契丹做出了巨大贡献。

杨四郎的历史原型:原为宋朝大将曾娶辽国公主

杨四郎,名贵,字延朗 杨业第四子。历史记载、戏曲小说、民间传说关于杨家将中的老四。武艺高强,也在阵前立功,封明威将军、代州团练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