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永登,千年丝绸之路上,明代寺院内,汉藏石碑留下的秘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3浏览:2收藏

甘肃永登,千年丝绸之路上,明代寺院内,汉藏石碑留下的秘密,第1张

甘肃永登,千年丝绸之路上,有座明代寺院名叫大佛寺

出兰州城区,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西行。一路上,众多的村镇城堡,如同一粒粒珍珠般撒在这条古道沿线各个角落,为古道存在提供着源源不竭的能量。

距离兰州城区七十多公里的永登红城镇就是丝绸之路沿线众多的小镇之一。不久前,我们来到红城镇,寻访隐藏这里的明代雕塑世界。

小镇不大,312国道横穿而过,众多店铺沿着沿路分布,来来往往的车流,给这个小镇增添了无穷的生机,也见证了丝绸古道数千年绵延不绝的繁华热闹。我们要寻访的明代雕塑世界就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城感恩寺内。

红城镇是丝绸之路上千年古镇,它的开发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公元前121年(西汉元狩二年),西汉大军进军河西走廊。不久后,西汉王朝以此地为治所设立了允街县(一说始于公元前60年)。据说,当年修建城池时,土壤是红色,人们就叫做红城。按照兰州人的方言,它被称为“红城子”。两千多年后,当年雄伟的允街县城,只剩下了了一座墩台,静静地站在红城镇玉山村的农田里,注视着这块土地上的风雨变幻。

红城地处兰州通往河西走廊的咽喉要津,为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间,一幕幕烽烟往事在这里上演。宋夏相争之时,西夏在这里设立啅罗和南军司,为西夏的十二个军司之一。明代,这里的位置愈加重要,不仅是通往河西走廊的必经之路,而且抵御游牧民族袭扰的重要支点,更是守卫兰州的前哨。洪武二年,庄浪河发生大水,将传递急件的信使冲走。为此,人们在庄浪河对岸修筑了新城。新建成的红城,北门高悬石额上题“宁朔”二字,南门上额曰“永安”,中立钟楼,可以与西安钟楼媲美。

一座煌煌之城,一个赫赫寺院,也就伴随着烽烟战火,伴随着人们期冀,就这样逐渐走入了 历史 的视野了。

我们从公路上的街道上一个岔路口拐入了一条小巷。小巷狭窄蜿蜒,走不了多远,一座古朴的牌坊山门赫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就是感恩寺了。

感恩寺又名大佛寺,位于红城镇西南,东西宽20米,南北长133米,占地面积约4.5亩,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寺院创建于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竣工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据《鲁氏家谱》记载,这是明孝宗皇帝专门为表彰鲁土司而特意敕建的。

四周寂静至极,山门简洁质朴,没有名刹古寺的气派,也没有位居名山,俯瞰众生的气势,有的只是内敛,一种返璞归真后的内敛。

感恩寺是一座地地道道的明代寺院,其主体建筑依旧保存明代的风貌。寺内自南向北,分别为山门、碑亭、垂花门、力士殿、天王殿、地藏殿、玉佛殿、护法殿、菩萨殿、大雄宝殿。其中,山门、碑亭、垂花门、力士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处于南北同一中轴线上。这座寺院,既借鉴了北京的宫廷建筑的特点,又带着典型的西北地方特色。

感恩寺是鲁土司主持修建的。鲁土司是西北最大的土司,其始祖脱欢,为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代,系元始祖忽必烈的侄重孙。元末,流落河西,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脱欢降明,被安置在连城,为一世土司。永乐二十一年,因脱欢之孙三世土司失伽屡有战功,升指挥同知,永乐帝给失伽赐姓为鲁名贤。鲁土司管辖着以连城为中心的9000平方公里土地,从明初一直延续到民国,长达560多年。历代土司苦心经营,多位土司因战功而升任驻守西北的重要将领,官至一品,成为稳定西北边陲的一支重要力量。

弘治四年,鲁麟升都指挥同知,守备红城。鲁麟是第五代鲁土司。从今天保存下来的资料来看,感恩寺的修建聘请了各地的能工巧匠,有不少工匠来自北京。

过山门后,最先进入我们眼帘的就是碑亭内的石碑了。这就是汉藏合璧的《感恩寺碑》,碑身高2.85米,宽0.89米,厚0.22米。碑的最上面刻着“敕赐”篆书。它的正面是汉文,背面是藏文。大明嘉靖四年立,鲁麟和他儿子、孙子的名字列于其上。这块石碑记详细地记述了感恩寺的修建过程,也记录了寺院的其他建筑名称形制,更是汉蒙藏文化融合碰撞的见证。

过了碑亭之后,就是垂花门。两尊面目狰狞的金刚站在大门两侧。全国绝版的《六道轮回图》就隐藏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六道轮回图的原版原本在北京,可惜早已毁了,2008年夏天,考古学家意外在这里发现了他的复制品。这是迄今所能见到的十五世纪惟一一副六道轮回图。

过力士殿后,则是天王殿,其后东西两侧则是地藏王殿和玉佛殿。再过去则是东西两侧的护法殿和菩萨殿。菩萨殿的南墙壁上有一幅壁画,上面三个人最显眼的是一位男子,身着明代官服,头戴官帽。人们推测,这就是五世土司鲁麟的画像,这应该是现存惟一的明代土司形象。

大雄宝殿是红城感恩寺的核心建筑。令无数人向往的神秘的塑像世界就隐藏在这里。感恩寺有大的塑像128尊,这些塑像是汉蒙藏文化的结合,天王、力士都是那种面目狰狞的,肌肉很发达造型,不同于汉传佛教的中和善的面孔,更不同于藏传佛教塑像的神秘处。

大雄宝殿在寺院的最里面,这是一栋单檐歇山顶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正面明间、次间均安置六抹隔扇。从外面看,殿堂不大,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名刹古寺那样高大气派。

可是,一走进大殿内,人们忽然就在那里凝滞住了。三面皆佛,

我们彷佛置身佛国世界了。精美绝伦的佛像坐的整整齐齐,等待着我们这些朝拜者的到来。在这些佛像的注视下,我们不能不凝滞。

大雄宝殿的中央有大佛像3尊,两侧立有侍佛弟子2尊,东西两边各塑11个尊,观音菩萨8尊、护法2尊。东、西、北三壁塑18罗汉及金刚共80尊。这些佛像是红城感恩寺的精华所在,整个塑像群生态各异,神气迥然,巧夺天工的雕塑艺术让人惊叹。

闻名丝绸之路的《西游记》雕塑就佛像背后的上方。《西游记》故事源自唐初的高僧玄奘西行,这是一个真实的 历史 事件。千百年来,人们给它逐渐给它增加了大量神异内容。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话本中有猴行者和深沙神保护唐僧西游取经,一路降妖捉怪的故事。金、元杂剧又将取经故事搬上舞台。元代至明初,已经有了《唐三藏西游记》平话之类的西游记话本小说,创造出闹天宫、黄风怪、车臣国、红孩儿、火焰山、蜘蛛精等许多神奇的故事,孙悟空已成为故事的主角之一。

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一直通向中亚,并最终抵达欧洲、非洲。玄奘大师孤身前往印度学习佛教的故事,在丝绸之路沿线都有流传,在天水有玄奘大师晒经的晒经寺、在高台有高老庄、在敦煌有流沙河等等故事。感恩寺中有《西游记》塑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西游记》雕塑采用悬塑手法,雕塑了《西游记》中的40余组故事,形成了类似连环画式的长卷,总长约35米,所塑人物的高度仅有10余厘米,共塑造了《西游记》故事人物 1500余身。与小说《西游记》相比,除个别故事情节外,其他故事俱已齐备,但故事顺序却不同于小说《西游记》的章回顺序。人们认为,感恩寺的《西游记》悬塑要比吴承恩写小说《西游记》还早80余年,可见《西游记》故事流传到明中叶前已日趋丰富和成熟,吴承恩是否来到这里,故事情节是否取材于这里,让人猜测。目前,虽然这组塑像的其创作年代还存在争议,但却仍是研究珍贵资料,是目前甘肃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明代寺院,这里还曾经保存着一套完整的明代《大藏经》,这套经书共计4895册,用603个蓝色涵套封装,为五世土司鲁麟、六世土司鲁经极其夫人为感谢皇恩而印制的。原为感恩寺的镇寺之宝,后来转移到了县城的宏善寺,1952年,宏善寺被拆除,于是大藏经便被交到了县博物馆,保存至今。

漫步在这座寺院内,一尊尊神秘奇特的雕塑,一幅幅栩栩如生壁画,一段段大明往事,诉说这它不凡的来历,也告诉人们它真正的价值所在。

版权已保护,转载微我, 以免误伤,盗用必究!

湖北鲁氏辈分:颜始万千此,世亿二代昌,道文人一行,治国邦,举贤寿爵禄,显祖保安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追前远,严慈流后长

以上则是家谱的一部分````

周家家世原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五十五都桥仔头人氏,江西地方革何内宰相,五里三状元大路上有三千余人户。桥子头有六百余人户。家乡有个周一木,做过白鹤宰相,任家乡同路来弟兄四人:周敬德,住云州威信里蛮锍村。 周保德,做顺宁府学管一任。 周盛德、住永昌金鸡村。 周易德,住永昌金鸡村。始祖公周敬德,祖太李氏死在永昌金鸡村,背灰来埋在云州威信里猛麻蛮锍村。祖 祠堂同住。敬德祖一生五子:长子周思明-张氏次子周思聪,住楚雄。三子周思顺,住景东做学官。住大邦卡四子周思尧、 五子周思舜、六子周思孔 思明祖一生五子:长子周鼎新,杨氏次子周振新,王、王氏三子周柞新,杨氏四子周从新,黄氏五子周维新,赵氏在痒大枝祖二世祖周鼎新、杨氏生一子三世祖周维镐,黄氏生一子四世祖 周璋,张氏周瑞,沈、黄氏周毕,张氏。周翠,张氏周 ,董氏五世祖:周尔宽,张氏 周尔志,吴氏 周尔荣,周氏 周尔清,吴氏 周尔馨,杨氏 周尔宁,张氏 周尔渊,赵氏 周尔仪,张氏。二枝祖字派: 周尔相,罗氏。周尔宽,张氏。周尔宣,董氏。 周尔位,丁氏。周尔茂,向、熊氏。周尔盛,李、罗氏。周尔畅。六世祖: 周之彦,刘氏。周之襟,王氏。周之厚。周之哲,王氏。二枝祖:周振新,王、王氏,生二子。周创镐,师氏。周福镐,字氏。周理,罗氏。周珍,张氏。周琦,吴氏。周红,董氏。周之楠,王氏。周之友。三枝祖:周柞新,杨氏,生二子。周辅新,字氏。周相镐,黄氏。 周坤,余氏。周瑰,陶氏。周之纲、之俊、之槐。四枝祖:周从新,黄氏一生五子。周述镐,张氏一生七子。长子周景。周裔镐,黄氏。周法镐,李氏。周因镐,罗氏。周占镐,李、沈氏。周景,沈氏。周珂。周珩,黄氏。周班,杨氏。周镯。周琚,吴氏。周 ,张氏。周以仁,李氏。周尔光,陈氏,在痒贡生。周以村,杨氏。周尔耀,张氏。周以植,李氏。周尔显,杨氏。周以凤,张氏。周尔达,李氏。周瑶,石氏。周尔华,刘氏。周祥,杨氏。周尔庆,刘氏。周文,李氏。周尔寿,张氏。周之贤,鲁、吴氏。周尔彩。周之豪,吴氏。周尔爱,杨氏。周之杰,鲁氏。周尔时。周之仕,张氏。周尔忠,陶氏。周之龙,李氏。周尔信,李氏。周之宪 吴、陈氏。周之武,赵氏。周之勋,李氏。周之赞,字、潘氏。五枝祖:周维新,赵氏在痒一生四子。周昌镐,金氏。周尔尊。周肇镐,郭氏。周尔宾。周迁镐,师氏。周尔惟。周映镐,沈氏。周尔焕,罗氏。周之林,罗氏。周尔淳。字派:霄、绍、国、正     公元一九六五年,公历八月十一日云县巴蕉箐有一个高祖父周将军,因地方乱到缅宁抢去袁家一媳,生得二子,长子周元癸,何氏。次子周元三,吴氏。到地方平息后被袁家接回母子三人,后二代归宗。周元癸生三子一女,长子周绍尧,次子,周绍舜,三子周绍文。弟兄三人迁到双江小本营生,住了二十多年又迁回缅宁。周绍尧,梁氏。生下女,病故。周绍文,张氏,生下女,病故。周绍舜,余氏。病故后又接廖氏,生下七子三女。长子周国相,罗氏。生四子三女。次子周国臣,纪、谢氏,生五女。三子周国忠,潘、杨氏。潘氏生一女;杨氏生二子二女。四子周国新,李氏。生二子三女。五子周国祥,叶氏。生二子一女。六子周国正。生二女。七子周国奇,生一子三女。

辽宁铁岭满族马氏又称小云南马氏,老姓为马佳氏,隶属满洲正白旗。

马佳氏始祖名叫 马穆敦,他的后代大约在明朝末年归顺了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马佳氏隶属镶黄旗。入关之后又经过几次划分主支在镶黄旗为清宫内务府工作,另有几支被分入正白、正红、正蓝、镶蓝、等旗,作为八旗驻军分驻全国各地。

清康熙初年爆发三藩叛乱,北京正白旗一支调往云南平叛。凯旋后清廷将铁岭以北庄园赏赐马佳家族作为奖励,这一支马佳氏族人从此留居铁岭。

鲁氏得姓始祖:姬旦。又名周公、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周初三公之一。是周武王克商灭纣时的主将,居功至伟。周初,周武王大封诸侯,周公旦被封鲁国(都城在今山东省曲阜),为天下最富饶之地之一。周公旦被封后,因要留在京城辅政,乃遣其子伯禽就封鲁国。下传三十四代到公元前二五六年,鲁王顷公时,鲁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鲁姓。他们尊姬旦为鲁姓的得姓始祖。

可以试试百姓通谱 ,是国内目前功能最齐全的撰谱、修谱网站。

  满 族 家 谱

  满族八旗姓氏及分布

  哨子河乡曹氏(索绰罗氏)。长白山五道沟人(按祭祀时供五个香碟,族人自行断定 ,并 无其他依据。其他姓氏的几道沟之说,也同此),镶红旗,其京始祖(即在北京的始祖) 松吾突,为一等轻车都尉。1644年(康熙三年)自北京拨入岫岩防御。曹氏行辈由京排列为 二十八字诗:“松舒坦哈满额春、文麟昌瑞玉珠珍、祥光景泰承华宝、德盛材奎凤图斌”。 

  哨子河乡汪氏(完颜氏)。镶蓝旗,完颜部后裔。祖先曾在铁岭范河南居住。来岫后先择城 南蓝旗营居住多年,后移居城东南陡沟子居住,又移居孤家子,最后落户于哨子河西蓝旗屯 ,子孙世居。自第八代行辈排二十字诗为:“舒毓逢盛世、振作兆天庭、国庆昭文运、延鸿 景福长”。

  哨子河乡白氏。正黄旗。京始祖崇厄力,为护军校。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驻防来岫岩。 自第十二代行辈排二十字诗为:“国锡恩承厚、家兴庆有余、平安生盛世、作善学古人”。 

  哨子河乡赵氏。长白山四道沟人,正黄旗。初来落户在岫岩镇火神庙胡同,后移居哨子河松 树沟,自六世祖起行辈排二十字诗为:“廷瑞永连恩,万国景荣振,玉殿明安俊,福禄海成 云”。 大房身乡蔡氏(萨嘛喇氏)。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由北京拨至凤凰城驻防,镶蓝旗。

  红旗营子乡傅氏(富察氏)。长白山二道沟人,正红旗。始祖三泰为京都文职笔帖式。1687 年(康熙二十六年)拨驻开原,同年又拨往岫岩。自第八代起行辈排二十字诗为:“文景德 贵(瑞)延、绍兴继世长、承伯显耀作、肇起振春光”。

  哈达碑镇赵氏(伊尔根觉罗氏)。长白山六道沟人,镶黄旗。初来落户在雅河,又从雅河分 到前营镇燕窝一支,庄河一支,哈达碑镇徐家堡子一支。徐家堡子一支是1748年(乾隆十 三年)买地落户的。

  哈达碑镇满氏。长白山三道沟人,镶蓝旗。从长白山出山时弟兄五个,来岫岩两个,一支落 户到哈达碑镇满家堡子,另一支落到哈达碑镇沟汤。

  汤沟镇赫氏(赫舍里氏)。赫舍里氏因为族大分康、赫、张三姓。康姓为正黄旗,赫、张两 姓为正白旗。自1877年(光绪三年)订下行辈排二十八字诗为:“德承吉林贵崇荣、英明景 令乐辅清、忠良维国安全志、世守纯贞保泰平”。

  偏岭镇关氏(瓜尔佳氏)。原居长白山西东北浑河。1651年(顺治八年)由北京拨至岫岩。 1924年(民国十二年)冬,编行辈排十四字诗为:“双安永庆德增久、先世昌荣福临长”。 

  杨家堡镇杨氏(易穆查氏)。辽东旧族,渤海国后裔,正黄旗。三世祖黑色携侄子黄毛来岫 岩,住在县城西门里道北。

  杨家堡镇齐氏(喜塔喇氏)。齐氏祖居北京巴颜洛豆籽胡同,镶白旗。1685年(康熙二十 四年)拨岫岩驻防,来三大支。行辈排四十字诗为:“○○永○○、保恩常贵庆、○○英奎 景、祥振广运恒、○端有吉肇、鹏兴万世隆、○惠忠臣喜、进仁国安平”(○为谱书上字迹 辨认不清)。

  兴隆镇赵氏(伊尔根觉罗氏)。正黄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驻防来岫岩,择大、小虎 岭而居。自第十一世行辈排二十字诗为:“致仁作祥运、云和景毓隆、学清俊锡庆、天泰启 文明”。

  兴隆镇赵氏。先人多尔衮。有一支到开原,又从开原来岫。

  兴隆镇费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黄旗、镶红旗说法不一。始祖巴力虎先到了热河,雍正年 间来岫岩,占地娘娘沟。

  兴隆镇田氏。祖居长白山都市口,正黄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来岫岩,落在娘娘城;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买费氏土地,落在兴隆娘娘沟。

  苏子沟镇王氏。镶黄旗。二世祖平突由京拨入岫岩,充当甲兵。生子六人。长子安索住,居 城南仙人嘴子。次子阿林太,居城北黄旗沟东街。三子阿三太,居城北黄旗沟后房子坟茔等 处。四子朱林太,居城北兴隆沟处,后移居远方,无从稽考。五子吾兰泰,居城北黄旗沟西 街。六子宁古太,居城南仙人嘴子小河南边。自京始祖行辈排三十字诗为:“达平太阿那、 士德魁贵升、成润椿勋桂、铭清树焕坤、锡泉梅炳垲、钧溥林荣培”。

  岫岩镇唐氏(他塔喇氏)。长白山八木地人,正蓝旗。其先祖世袭五品,敕封云骑尉,京始 祖居住在北京盔甲厂,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拨岫岩驻防。

  朝阳乡吴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黄旗。自第十代行辈排二十字诗为:“国庚文明世、佩光 富贵荣、崇兴宁秉正、永庆和显同”。

  朝阳乡鲁氏。长白山三道沟人,正白旗。

  岭沟乡赵氏。长白山五道沟人,正黄旗。一支在北京,一支来岫岩。自民国年间行辈排二十 字诗为:“福临庆玉广、德富山城多、文武双连贵、吉祥永志和”。

  新甸镇石氏(石马拉氏)。镶蓝旗。因拨兵驻防岫岩。行辈排四十字诗为:“那花跃金永、 玉金宝连成、丕生日景运、富贵大文明、广福共长有、魁中得之荣、尚林正可庆、吉兆有光 庭”。 新甸镇白氏(那塔喇氏)。祖居长白山二道沟。

  雅河乡洪氏。正蓝旗。京始祖洪雅居住在北京紫竹林胡同。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来岫岩 驻防。初住城南三十里南岔沟的荞麦沟,后移居洪家堡子。

  雅河乡董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黄旗。其先祖撒玛哈先落户于北京,后移居雅河洪家堡东 十八副甲。行辈排20字诗为:“永成恩德志、广绪玉忠长、丰启明世显、立帝振家昌”。

  雅河乡巴氏(阿尔巴氏)。正蓝旗。

  红旗营子乡于氏(巴颜氏)。正白旗,长白山三道沟人。先祖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征战而进京 , 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辞官带领族人来岫。早先居住在兴隆,取地名巴颜克拉屯(今地名 不可考)。后来族人大部迁往红旗营子,定居于家堡。

  红旗营子乡罗氏(萨各达氏)。正红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二始祖罗固三太拨来岫岩 驻防,住茧场沟。

  红旗营子乡傅氏(富察氏)。正白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由京城拨兵岫岩驻防 。自第八辈排二十字诗为:“文景安钟毓、恒成锡国良、善存应贵永、德广世绍长”。

  红旗营子乡关氏(瓜尔佳氏)。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于岫岩北关门山坟沟中处为高祖立 坟。

  哈达碑镇关氏(瓜尔佳氏)。长白山六道沟人,镶黄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落户哈达 碑徐家堡。行辈排16字诗为:“世成永常、威德益康、名英久爽、源远隆昌”。

  大营镇何氏。长白山头道沟人,正蓝旗。

  大营镇温氏。长白山七道沟人,正蓝旗。

  龙潭镇白氏(齐义氏)。长白山二道沟人,正白旗。

  汤沟镇沈氏(爱新觉罗氏)。镶黄旗,长白山四道沟人,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先落户于 东大营子,后移居汤沟东虎沟(今东兴村)。行辈排10字诗为:“世志万凤德、吉庆福常春” 。 哈达碑镇张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红旗。京始祖在北京有一四面井,来岫岩后也建一四面 井。

  前营镇傅氏。长白山五道沟人,镶黄旗。

  前营镇佟氏。长白山五道沟人,正白旗。

  前营镇闻氏。正白旗。来岫先落户仙人嘴,后移居闻家沟。

  苏子沟镇、兴隆镇张(彰)氏。长白山二道沟人,正白旗。先人彰武泰在乾隆初年随其父布尔 哈任乾隆皇帝御前侍卫,正三品骁骑校。后被派遣到岫岩任城守尉。因护驾有功,受到乾隆 皇帝嘉奖,提拔为锦州右卫副都统,正二品。在彰武泰任岫岩城守尉时,携带他的两个儿子 福兴阿、福伦阿及其家眷来到岫岩“跑马占地”。长子福兴阿在苏子沟北黄岭松树嘴(后称 张家隈)定居下来,次子福伦阿在兴隆大榆树定居下来。其彰姓后来演变为“弓”、“长” 张,但也有人继续用彰冠姓的。从彰武泰起行辈排列十字诗为:“武福宗继鸿,魁景云乐天 ”。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代金人姓氏孛术鲁现为鲁姓。

老姓包括:泰楚鲁氏、博和哩氏、尼马察氏、鲁布哩氏、都噜氏、泰楚鲁氏、石穆鲁氏、富珠理氏、瑚鲁氏、博都哩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鲁氏(汉族)等。

甘肃永登,千年丝绸之路上,明代寺院内,汉藏石碑留下的秘密

甘肃永登,千年丝绸之路上,有座明代寺院名叫大佛寺 出兰州城区,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西行。一路上,众多的村镇城堡,如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