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询家谱是那一年谱写的?
苏式家谱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是我国北宋文学家,他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父子三人被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在嘉祐五年(1060年)得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苏洵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苏洵对谱学理论曾进行探讨与研究,在编修族谱的方法与体例具有自已的看法,并编出自家内容全面、形制科学的族谱,成为后人修谱的规范。
苏式家谱以礼之大宗、小宗为次,其体例则是在世系图下注上人物事迹,每五世一揭。
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人名之间用纵横线条联系,可称为表格式。人与人的关系很明晰,连相距几代都能一目了然。可能是限于篇幅,抑或囿于“五服”之说,只记录五代人。
这两种格式,真是各有所长。明清以降,大多同时做成两种格式,或者取长补短,即“意欧体苏”。现代民间修谱,大多仍用欧式,也有用苏式的,另外还有章节式的新族谱。
苏氏谱例 是指北宋苏洵在修《苏氏族谱》时所创立的修谱体例
阳谷县苏姓人不少,听老人讲阳谷县大步乡苏海村(苏家海村),闫楼镇苏楼村,骆驼巷西南苏楼村是一家人,明朝永乐年间奉旨迁过来的,最早迁过来的明朝人士葬于闫楼镇关庄村村后,堂号忠信堂。最早的老家谱因暴乱迷失了,现在多远多近也不知道了。{真希望这个老家谱能在那一个好人手里保存着,好不叫后人乱了辈分啊。}清朝乾隆年间至闫楼镇苏楼迁到土屯村一支,清朝嘉庆年间又迁至阿城镇齐店村一支。(景,兴,庆,云,祥),(本,树,道,培,生)是同五辈。听老人说,以前续家谱时河东(黄河)的都过来续,用的一个家谱,。真希望聊城苏氏能有一个大家谱,见了面都是一家人多好啊。(我的梦想是将来有机会了,去山西洪同县老鸹窝去看看,要是有老家谱看能不能找到山西的根源。)
上面所说 , 温苏本是夏代昆吾氏之子为兄弟 , 分别封在太行山以南和太行北上的东部 , 当温国被灭时温姓诞生 , 但苏姓还没有诞生。被封在太行上北上东部地区的昆吾之子的部落 , 因以紫苏草为图腾 , 也称他们为有苏氏族。有苏氏族商代时官至冀州侯,冀州辖温地,冀州城在温北,即今博爱县的内都村,有苏氏便以温为故里了。商代末代君王纣辛,因抢掠冀州侯之女妲己,引起有苏氏投周伐纣,冀州侯苏护(后人称呼)和其子苏全忠、苏全孝等皆战死。当周朝建立时,因有苏氏有功,武王赐封苏忿生以家乡十二邑建苏国,官授司寇(负责刑法牢狱)之职,苏国都城在温城。苏忿生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苏姓第一人,此前商代冀州侯为有苏氏。在 《 史记 - 商本纪 》 中,记载的妲己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姓氏,说明她是颛顼的后裔。如果按照小说 《 封神演义 》 上讲,妲己是冀州侯的女儿,冀州侯也应姓己,应名叫己护。但是, 《 封神演义 》 小说上称她姓苏,称其父为苏护、子为苏全忠、苏全孝,这是后人的称呼,他们本是姓己的有苏氏族人。周初史料中记载出现司寇苏忿生时,才能明确地说苏氏诞生了,所以苏忿生为苏姓第一人。根据温县的传说,苏忿生应是己护的后代,传说是己氏满门在反纣战争中战死之后,剩下唯一的一个少年名己全仁,被武王保护起来,他在气忿中生存,而易名为苏忿生。所以苏忿生应是苏氏的始祖。苏忿生家居苏国都城温城,温县便是苏姓的发源地,今温县苏国故城与苏氏故里的清风岭上,还有苏氏历代埋葬在夏庄的祖墓地,据 《 温县志 》 载,夏庄处在清代道光年间,出土有商大将军苏全孝之墓葬志。苏国的灭亡上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陈述。苏姓人外迁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楚国已经有了大夫苏从,战国时期各国大多有了苏氏,著名的是洛阳的苏秦家族,是我国历史上纵横家的代表。汉代的苏建、苏武已经到了陕西,北宋的苏洵、苏轼已经到了四川,南宋苏颂已经到了福建等地。苏氏祖根温县(苏国之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1、出自己姓,为周代昆吾之后。据《元和姓纂》和《苏洵族谱》等所载,颛顼帝裔孙吴回为帝喾火正,生子陆终,陆终生樊为昆吾,至周武王,其后裔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后迁都于温。其后代子孙遂以地名为姓,称为苏氏。
2、来自外族的改姓。秦汉以后,北方部落逐渐强大,不断南侵扩张,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火连年不断,中原政权频繁更迭,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中原百姓南迁东移,北方汉人中开始融入了大量外族基因。
加入苏姓群体中的外族主要有:汉晋时辽东乌桓部的苏姓人,南北朝北魏时鲜卑族拔略氏族,北宋时西夏党项族的苏姓人,金国女真族的苏姓人。清朝时满洲八旗的伊拉哩氏、苏佳氏、苏都哩氏、苏尔佳氏等族人改为汉族苏姓。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为当地的苏址汉族。
扩展资料:
苏氏受姓后至周朝周武王时,出现苏忿生。他是西周开国功臣之一,得到周公旦的称赞,因此被封于黄河流域一带,家居其封地,从此黄河以南及河南省黄河以北有了苏氏。
春秋时,苏氏从入楚仕庄王,而有苏姓定居于两湖一带。战国时,苏氏族人外迁的主要聚居地在洛阳,并涌现出纵横家苏秦一族。
汉初,苏氏始徙于秦,自此,苏氏由黄河河南以北迁入陕西。汉武帝时,苏建于元朔二年以校尉跟随卫青击匈奴有功,卒后,葬于陕西武功大犹乡,从此,苏建成为苏氏武功派始祖。此后不久,此支苏姓又派生出扶风苏姓、武功苏姓、蓝田苏姓。汉末,有苏姓一支由河内迁四川眉山。
—苏姓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宗族文化就是其中一种。宗族文化是中国五千文明史中的特殊文化,而族谱又称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的特殊图书记载。对于专家来说,族谱是珍贵的人文资料,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也可以通过族谱来了解自己姓氏和祖先的源流,族谱已经成为家族传承的一种文化。
前一段时间,湖北荆州市的一位95岁的村民就宣称依靠族谱找到了自己的祖先,而这位老人的祖先也不简单,他就是鼎鼎大名的苏轼。
苏轼何许人也?苏轼,又被称作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的大文豪,诗词、散文、书、画样样精通,官场上的失意者,语文课本上的常客。同时他还是个十足的吃货,到一个地方发明一种美食,据说还是猪肉的主要推行者。那么,美食家苏轼真的是这位老人的祖先吗?
这位老人名叫苏以开,他所生活的村庄叫做苏家坪,村里的人几乎都是苏姓,他们有着相同的祖先源流。在这个偏僻的乡村里,年轻人大多搬到城镇生活或外出务工去了,他们也不关注族谱这一类的东西,而村里的老人文化水平普遍也不高,所以也不敢下什么结论。因此,一直坚信自己的祖先是苏轼的其实只有苏以开老人一个人。
对于自己的祖先是苏轼这件事,老人倍感自豪,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只是老人的一厢情愿而已。文史专家知道这件事后,也表示应该不可能,原因也很简单,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一生因贬谪和游玩也去过不少地方,但老人所处的湖北荆州,史书上并没有苏轼在那里长期居住过的记载。既然没有记载,那苏家坪的村民是苏轼的后代这个说法就值得怀疑。
老人见引以为豪的事情被人质疑,于是拿出了关键依据,也就是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族谱。这本《苏氏族谱》很快就到了专家的手中,专家一翻开族谱,就立马否定了自己之前的质疑。
原来书中的第一页就清楚地记载,苏东坡的长子苏迈因为在江西做官,曾长期定居在江西,而元末时期,因为江西地区战乱频繁,苏迈的的后代苏荣成、苏志成则辗转来到湖北荆州地区,而他们定居的地方就是苏家坪,专家的质疑不攻自破。
之后,专家更确认了老人所说的话是真的。首先,老人的《苏氏族谱》十分陈旧,确有几百年的历史,而且族谱共有55页,对苏氏后人和重大事迹有着详细的记载。其中,族谱中记载,在村庄刚建立时,村里就修建了两座祠堂,虽然现在已经看不到祠堂的痕迹了,但村里的老人都能证实以前村里确实有上下两座古老的祠堂。
专家在多方考究后,终于确认了老人的说法。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也是值得我们传承的重要文化。
苏氏系承昆吾 发源河南临漳
三苏是文坛上的名人,关于苏姓的族谱,在苏洵族谱的后录上交代得非常清楚:“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曰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吴回,重黎为帝喾火正曰祝融,以罪诛,其后为司马氏,而其弟吴回复为火正,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曰矾,为昆吾,次曰惠连,为岑胡,次曰�,为彭祖,次曰来言,为会人,次曰安,为曹姓,季曰季连,为芈姓。六人者,皆有后,其后,各分为娄姓,昆吾始姓已氏,其后为苏、顾、温、董。当夏之时,昆吾为诸侯伯,历商而昆吾之后无闻。至周有忿生为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称之,盖书所谓司寇苏公者也,司寇苏公与檀伯达皆封于河,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皆有苏氏。”
实际上,这一段苏姓姓源考据,是可以适用于天下的苏姓的,因为,《姓纂》上关于苏姓的来源,也做了同样的介绍。《姓纂》是这样说的:“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封苏,邺西苏城是也。苏忿生为周司寇,居河内、扶风、武功。汉,苏建目河内徙扶风。”
由此可见,头一个以苏为姓的昆吾,是颛顼帝的后代,他们最初的发源地,则在今河南省临漳县的西方。到了周朝初年,官拜大司寇的苏忿生被周天子封于河内,所以这个家族也就是迁移到今为甘肃省的河内地方,继续繁荣滋长,以后子孙才逐渐遍布于各地,四川眉山那个光辉灿烂的苏家,自然也是从河内所迁移出来的。
苏姓,真可以说是一个光耀史册的古老姓氏,从3000年前的春秋时代,便已大放光芒。大家都知道,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而他之得成霸业,主要靠的是他的大夫苏从。
苏秦,名气更加响亮,他与张仪同被称为纵横家,他提倡合纵以抗秦,结果身佩六国相印,荣宗耀祖,显赫异常。
到了汉武帝之时,苏氏又出了一位名垂千古不朽的伟大人物,那就是三尺孩童都晓得的苏武。
宋代的文坛,似乎是苏姓人士的天下,除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之外,尚有以文章知名,宋太宗曾御笔题赠“玉堂之署”4个字的苏易简;以及慷慨有大志,好为古文诗歌,曾佐欧阳修变文格,晚年自号“沧浪翁”,隐读以终,著有《苏学士集》传世的一代高士苏子美(舜钦)等。
苏姓的故事
苏姓出自己姓。古帝颛顼孙吴回,为帝喾火正,掌民事,赐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有六子,为六族,长子樊,为昆吾族,地在今河南濮阳,为己姓。夏代的第七位后名叫槐,封昆吾氏后裔于有苏之地,在今河南辉县西的苏岭(苏门山),称有苏氏,有苏氏部族以苏草(即紫苏)为图腾。夏代末,有苏氏之国被灭,族人以苏为氏,四散避难。其中有一支向东南迁居于姑苏(即江苏苏州)。有一支向北迁于邺西苏城(今河北临漳西)。周灭商时,这支苏氏部族大部分又向北迁襄国的苏人亭(今河北邢台西南),后有一部分再迁苏水之滨(今河北完县境)。留在苏岭的苏族人归顺了周朝,其头领苏忿生入周朝为司寇,被封于温(今河南温县),建立苏国,公元前650年被北狄攻灭。还有一支苏族人南迁今湖南梅山一带,后称为梅山蛮。宋代时再南迁,少部分混入土著,成为瑶族先人的重要一支,大部分定居两广,成为南方苏姓先民。
苏姓分布
江苏
苏姓分布的重点地区。在江南地区分布着苏轼的后裔,其中苏轼长子苏迈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常州、以及常州西北的安家舍、薛家乡、新闸镇等地,约1500余人。武进的安家舍乡前舍周围的十余个村庄;薛家乡晨光村委苏家村(沿河苏家村)等村庄,有大量苏氏分布。苏轼幼子苏过的后裔分布在常州城,及城东武进洛阳、崔桥、戴溪、运村、郑陆等地,以及无锡、苏州、江阴、常熟等地,共2400余人。太仓、无锡、镇江、苏州、南京、宿迁、徐州等地区有苏氏分布。在苏北地区盐城、建湖、阜宁、响水、滨海等地分布着数千户苏姓人家,他们也是苏东坡的后裔,原居于苏州阊门,明初“洪武赶散”时随章士诚来到了“苏家咀”。“苏家咀”位于建湖附近,是江南北迁苏氏的集散地。另在宜兴元上乡毫阳村、可酉乡等均有苏氏分布。在常熟的唐市镇,珍门上仙村、周行陶舍村等也有苏姓分布。
上海
嘉定的苏姓有1612人,在全县的姓氏中排名第44位,各乡镇均有分布,以嘉西人数最多。嘉定还有满族苏姓,但其来自辽宁。金山县、崇明县也有苏姓。宝山县苏姓有100。余户,在吴淞、大场、盛桥等乡镇均有分布。南汇县主要分布在彭镇、大田、老港等乡镇。川沙县,共有苏姓宗亲1140余人。
浙江
温州、海宁、杭州、宁波、瑞安、玉环、苍南、平阳、泰顺等地均有苏氏分布。
福建
同安、晋江、安溪、南安、惠安、永定、海澄、厦门、永春、南平、闽清、泉州、福州等地,均有苏姓分布。
广东
潮汕地区分布有苏姓宗亲20余万,在顺德、梅州、汕尾等地都是潮汕支派,有许多已迁居海外。在普宁、海丰、潮州、怀集、罗定、顺德、南雄、东莞等地均有苏氏宗亲联谊组织。南海、佛山、阳江等地也有苏氏分布。
海南也
苏氏宗亲,分布在儋州,文昌等地。
广西
藤县、梧州、岑溪、容县、北流市、平南、蒙山、昭平等地源流扁的苏氏宗亲多是明、清时从闽、粤两省迁来。贺县、灵川、乾江、南宁、宁明、桂平、陆川等地也有苏氏。
云南
昆明、苍山、石屏、嵩明也有苏氏分布。
四川和重庆
苏姓分布较为广泛,如双流、苍溪、巴县、内江、江津、永川、三台、自贡、成都、江油、蓬溪、合江、泸州、乐山、长寿、宗庆、广安、南川、丰都、南充、铜梁、犍为、黔江、隆昌、璧山、双流、奉节等等。仁寿的洪峰、彰加、青岗、分水等乡镇都有苏姓分布。
湖南
津市、攸县、平江、长沙、湘阴、宁乡、桃江、浏阳等地均有苏姓分布。
湖北
红安、京山有苏氏分布。
江西
德安、崇义、永新有苏姓分布。
安徽
萧县周围的苏、鲁、豫、皖地区,也有苏姓分布,他们多是唐末苏检的后代。在安徽的皖南地区,也有苏姓分布,其与浙江、江苏的苏氏分布较为接近,分属眉山派和铜山派。
河南
苏姓的起源地和聚集地,至少有三十余个县、市都有与苏相关的地名,如苏村、苏庄、苏营、苏阁、苏桥、岗苏、苏王、苏楼、苏木、苏所、苏堤、苏班枣、苏秦村等,它们是古今苏氏族人生活轨迹的反映。太康的苏姓分布在城郊、九岗庙等乡镇。
商丘全县有328个姓氏中有苏姓。
鹿邑的苏姓分布在苏湾、苏庄、葡萄架等村。
林县的城关镇等也有苏姓分布,全县的苏姓人口为 3367人。
长葛全县206个姓中有苏姓,主要分布在苏楼、苏庄、苏菜园、东魏庄村等地。
洛宁、新安均有苏姓。孟津的苏姓分布在老城村等地。
汤阴全县231个姓氏中,苏姓共777人,其中北 大街的苏姓出有不少人才。
夏邑的477个姓氏中有苏姓,也有苏庄。扶沟的279个姓氏中有苏姓,汴寨村等有苏姓分布。
光山槐店乡苏上湾村、朱湾村也有苏姓分布。陕县的前史村、苏村等有苏姓。淅川的180余个姓氏中有苏姓。
鄢陵的231个姓氏中有苏姓。
虞城的328个姓氏中有苏姓,并有回族苏姓。商水 281个姓氏中有苏姓,分布在邓城乡白蛇岗等村。
西华249个姓氏中有苏姓。
新县的272个姓氏中有苏姓。浚县的337个姓氏中有苏姓,人口在一千至一万人之间。禹州的白沙南街等村有苏姓分布。
沈丘的槐店镇苏堕等村也有苏姓。西平的302个姓氏中有苏姓。安阳县的辛店乡东招贤村也有苏姓居住。延津的
265个姓氏中有苏姓。长垣的东赵堤、邱村等也有苏姓分布。巩义、新乡、辉县、郾城、镇平、南召、信阳、孟州、荥阳、民权、睢县、潢川、获嘉等地,也有苏姓分布。
陕西
扶风是苏孝慈、苏蕙的故乡,在该县苏坊村、西苏村等地,均有苏姓分布。高陵、延安、武功、华县、吴旗等也有苏姓分布。
宁夏
吴忠县有回族苏姓。
甘肃
分布在靖远等县。
山西
陵川、洪洞、原平、安邑以及沁水的苏山村、南郭村、杏林、苏庄等均有苏姓分布。
山东
淄博、莱阳、济阳、烟台、宁津、寿光、蓬莱、济宁、章丘等地有苏姓分布。
河北
青龙的小马七彩乡青河沿等地有苏姓分布。宣化的新堡、青羊岭、郭隆庄等都有苏姓分布。清河县共有苏姓3178人,分布于全县的19个乡镇,涉及的村庄有申花庄、西垒桥、后苏、白沟驿、侯召村、大琉璃村、何庄等。宁晋有苏家庄,文安的苑口村等地均有苏姓分布。正定苏姓历史悠久,现存苏姓人口至少有1971人,分布在南关村、固营村、店上村等地。藁城、保定、高阳、晋县、满城、唐山、故城也有苏姓分布。
北京、天津有苏姓。
内蒙的托克托有苏姓。
辽宁锦州、新民、海城、锦县、沈阳、辽阳、兴城、金县、朝阳有苏姓。
吉林伊通的新家村,有苏姓居住。
苏氏在台湾的分布 据1978年台湾官方统计资料,其各县市共有1694个姓,苏姓列第23位,人口总计达19万余人,主要分布在高雄县、台北
县、台北市、台南县、高雄市。在乡镇、区级,依数量分别为高雄路竹、台南善化、云林北港、台北市松山区等。
由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撰的《台湾省通志》中,专列有《人民志·氏族篇》,其中保存有许多珍贵的资料。该志依据的资料为
1953年由台湾各市县所填报的数据汇总而成。其时全省共有
828804户。排列前10名的大姓分别为:陈、林、黄、张、李、王、吴、蔡、刘、杨。而苏姓,位列第24位,共有9646户。苏姓在台北县1399户,在宜兰县有12户,在新竹县有563户,在苗栗县有
417户,台中县有175户,南投县有497户,彰化县有445户,嘉义县有1271户,台南县有2281户,屏东县有171户,花莲县有
61户,澎湖县有123户。
介绍文件
苏姓起源
苏姓起源有二:
一、为出自己(妃)姓,为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周武王时,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国,称为苏忿生,后迁于温邑(今河南省温县西南)。春秋时,苏国被狄(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人攻灭。苏国的后裔就以国名“苏”为姓,其得姓始祖为苏忿生。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苏姓则是黄帝的直系后裔。
传说中的黄帝既是一个部落的名称,也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名字。据《国语·晋语》载,黄帝和炎帝是由古老的少典氏族中分裂出的两个胞族。黄帝及其部族,最早生活在陕西黄土高原的姬水一带,因而便形成了最古老的“姬姓”。《史记·五帝本纪》在介绍黄帝时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这段文字描述了黄帝作为人文始祖的聪明大智。《帝王世纪》也说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黄帝,又称为“轩辕黄帝”,实际上是因为黄帝曾居住在“轩辕”这个地方,因以为名。轩辕黄帝是崇尚**的,这是因为这个部族生活在黄土高原,其赖以生存的大河便是黄河,而这一人群的皮肤又是黄颜色,这种“黄河、黄土、黄种人”的三位一体,使他们对“**”有了更多的偏好。黄、皇古字通用,由黄帝而衍变成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为最为尊贵的帝王的专称,在历史时期**更成为皇帝独有的专色,中国古代的宫廷建筑,无论是宫室、都邑、太庙,也都由黄土筑成,成为有别于其他文明的“**文明”。至于黄帝的专号“轩辕”,《说文》段注为,曲(车舟)藩车为之轩,大车谓之辕,“轩辕”实际上指为“有篷顶的大车”。据史料记载及学界研究,早期的黄帝部族是以游牧生活为重要的内容,“轩辕”大车的发明,为这种生活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运输工具,在当时的部族生活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并因此而成为黄帝及其部族的名号。另一方面,黄帝部族以龙作为图腾标志。考古发现中,龙的形象的不断变化,龙形象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实际上是黄帝部族发展壮大,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真实写照。
黄帝及其部族最早的居住地在姬水,亦即陕西省岐山县一带,后采向东发展,到达中原,并在河南新郑形成政治中心。《史记》的有关注解均有“黄帝号有熊”,“有熊,河南新郑是也。”《元和郡县图志》:“郑州新郑县,本有熊之墟。”另外,陈留(今属开封)有“黄城”、杞县有“夕卜黄”、荥阳有“黄水”、封邱有“黄池”,这些都与黄帝部族的活动有关。密县的大瑰山、临汝的崆峒山、灵宝的荆山,卢氏的熊耳山等都有黄帝活动的遗迹,反映中原地区是黄帝及其部族的重要活动地区。黄帝以中原为中心,“习用干戈”、“修德振兵”、“天下有不顺者,……从而征之”,尤其是黄帝部族与蚩尤部族在涿鹿(今属河北)大战,取得了胜利。黄帝及其部族的军事行动,加速了传说中各部族间的融合,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南达于江、东至于海、北达燕赵的内涵相近的先进文化。
黄帝在典章政制与经济文化上也有重要的贡献。《史记》等史书记载,黄帝“置左右太监,监于万国”。这种管理形式,应该是后世政权的雏形。黄帝的史官“仓颉作书”,“伶伦作律”、“容成造历”,“黄帝考定星历”等,黄帝时的文化成就巨大。黄帝采铜铸鼎,以玉为兵,刳木为舟,作宫室以避寒暑等。黄帝的夫人嫘祖发明了养蚕、织锦等,反映了黄帝时代的前所未有的发明创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
传说黄帝在功成名就于荆山铸鼎后,骑龙升天。《史记·封禅书》有详细的记载,在河南灵宝,有与这则传说相关的地名与遗迹,如荆山、鼎湖、龙沟,以及黄帝庙。在陕西省黄陵县,有“桥山”,而“桥山”附近有黄帝陵,这里也就成了历代君民祭奠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圣地了。
依照史书记载,颛顼为黄帝的孙子辈。《史记》、《帝王世纪》以及某些苏谱均有详细说明,在黄帝的25个儿子中,最早取得“姓”的名号者仅有14人,这些姓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姓,现代姓氏则是在此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氏”。黄帝正妃是采自西陵氏族的嫘祖,她为黄帝生下的两个儿子分别是青阳与昌意。昌意曾在“若水”一带的西南地区长期生活,并娶当地土著蜀山氏族的昌仆为妻,他们的儿子颛顼从小便在西南地区生活,后随氏族东迁到中原。
颛顼既是古史传说中的英雄般的人物,也是当时统合天下的部族名号。学术界对颛顼的本意有着多种的理解。《论衡》中谈到的“颛顼戴干”,有的学者以民族志与考古发现相结合,解释其为原始部族时人们在头部佩饰器具从而形成的一种头部装饰,这种装饰使得其成为“扁形变头”。根据史书中将“颛顼”与“高阳”并称的现象,其含义为旭旭升起的太阳。而这种对自然的崇拜现象,在当时应是较为普遍的。
颛顼及其部族东迁的过程,也是以颛顼为首的部落联盟形成的过程,也是史前部族融合发展的过程。颛顼在河南、山东、河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活动留下有大量的遗迹。其最重要的传说是保留在《淮南子》等书中的“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的传说,两大部族的长期征战,在史书中形成了具有传奇色彩的传说,颛顼也因此而获胜,部落联盟获得了空前的扩大,并以此赢得了五帝之一的赞誉。
颛顼的统治中心也在中原。史书记载,颛顼在河南许昌、杞县、淮阳等地居住。《左传》:“卫,颛顼之墟也,故为帝丘。”帝丘在东周时为卫国的都城,其位置在今河南濮阳附近。颛顼尽管在军事上有所作为,但他的功绩主要在宗教礼仪上。《大戴礼记》对他的功绩有十分精要的概括,称赞他是很有谋略,通晓道理的人,他的行为举止符合天意与鬼神的意志,所以说他是人与神的沟通者,他所开启的由宗教对人的控制的办法,以及对社会组织结构的改造,在当时是个进步。颛顼死后,埋葬在顿丘城外,即今河南省内黄县,据说他活了98岁,颛顼之后,其部族又分裂为若干个部落。《世本》的“帝系篇”等文献,甚至在一些“苏谱”中,也有“颛顼八子”的记载。颛顼娶邹屠氏之女生苍舒、陨鼓、祷戴、大林、龙降、廷坚、仲容、叔达等8子。颛顼又娶胜奔氏之女生子称,称生卷章,卷章又名老童。
老童及其部族,也如他的先祖那样在中原生活,但也在关中、江淮等地区生活,其遗族后来还远迁到岭南活动。老童(卷章)的部族后又发展为重黎和吴回。
重黎这个传说时代的人物,实际是由重与黎二个部落合并而成,重黎实际上是这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的后裔逐渐裂变为“九黎”,并成为“黎民百姓”中的主体。重黎曾担任过帝喾时的“火正”。“火正”是传说时代掌管火源的职官,因为火的发明传说为祝融氏所为,因此“火正”又称为“祝融”,重黎因任“火正”,重黎也与祝融有了联系。火的发明,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是件了不起的大事,火可以驱除野兽,使人类在与其他动物的争斗中处于优势;火可以熟食,食物成分的改变为人类智力的进步创造了条件;火可以用作耕种,“刀耕火种”的初期农业的兴起,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标志。以看守火种,到对火神的祭祀,以至火化升天等均由祝融(火正)负责,因此在当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重黎受命与流落在南方的共工氏进行战斗,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帝喾以平叛不力而杀了重黎,并让重黎的弟弟吴回袭任火正祝融之职,吴回也便有了祝融氏之称。
吴回在南方与共工氏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他与他的部族也因此重返中原。《路史》、《左传》均记载,在河南郑州有“祝融之墟”,其具体地点在新郑与新密附近,即西周时期郐国所在地。吴回及其部族虽然在陕西、山西、甚至东南地区生活,但最终以中原为中心,吴回死后也埋葬在“天下之中”的中原地区。
陆终传说是吴回的儿子。根据对其名号研究,陆终是以捕食善跳动物而著称的部落,并以此作为图腾以及首领的名字。陆终及其部族也在中原一带活动,山西的平陆、河南豫北地区的“大陆”(吴泽)等便是这种活动遗迹的反映。在豫北地区的获嘉、修武、辉县交汇处的吴泽,实际上也是当年吴回曾活动过的地区,这里与颛顼故都也相去不远,并有亲族在其附近居住,因而具有较好的生活基础。
陆终生6子,分别是樊、惠连、(竹钱)(竹坚)、会人、辔牲、季连。其中,樊封昆吾为己姓。
先祖昆吾公
昆吾公是苏姓的先祖,这是诸多苏谱所公认的。樊封于昆吾,又称昆吾氏。也就是说,由陆终及部族发展衍变而来的昆吾部族,其首领亦称“昆吾氏”即苏谱上的“昆吾公”。“昆吾”的字义,《夏小正》解释为:“昆,小虫。”又称,“昆者,众也。”“小虫动也。”《说文通训定声》认为,昆吾为众虫之意,吾即音的尾语。昆吾源自陆终,二者都有“众虫”之意,一方面反映二者的图腾相近;另一方面说明其部族人口众多,兴旺发达。《国语》、《史记》都记载,昆吾为“夏伯”。
《吕氏春秋》记载有“昆吾作陶”。《说文》及其相关著作也有“昆吾者,壶之别名。”“昆吾,圜器也。”
昆吾氏也在中原地区活动。他们的踪迹与夏人相近,如在山西传说有夏都安邑的地方,有“昆吾亭”。河南濮阳为“颛顼之墟”,这里不仅有“昆吾台”,也有“昆吾之墟”,《竹书纪年》写道:“帝芬三十三年,封昆吾氏子于有苏。”“帝芬”,有的书中记载为“帝槐”,是夏代第8个王,属于夏代中期。
《世本》:“苏氏,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封苏,邺西苏城是也。”《元和姓篡》:“苏,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邺西苏城是也。”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苏氏出自己姓。颛顼裔孙吴回为重黎,生陆终。生樊,封于昆吾。昆吾之子封于苏,其地邺西苏城是也。”
“有苏氏”
“有苏氏”在商代仍有活动,其重要人物是苏妲己。《今本竹书纪年》记载,“王师伐有苏,获妲己以归。”在《国语》一书中,也有类似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史记·殷本纪》表述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有苏氏”是商代的重要部族,但与商王室的关系并不融洽;商王室讨伐“有苏氏”,掳得了美丽的妲己,而且殷纣王十分喜爱妲己的美色。
苏国
苏国的建立,是苏姓历史上的大事。
西周政权建立后,周天子对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左传》成公十一年:“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杜预注解为:“苏忿生,周武王司寇苏公也,与檀伯达俱封于河内。
关于苏国的范围。《后汉书·郡国志》云:温,故国也,苏忿生封。”《括地志》卷二,“故温城在怀州温县西三十里,汉、晋以为县,本周司寇苏忿生之邑。”温是苏国国都,位置在今河南温县西安乐寨与招贤一带。《左传》记载,春秋前期周桓王将苏国的田地给予了郑国,这些地点有“温、原、缔、樊、隰城、攒茅、向、盟、州、陉、(阝贵)、怀。”其中,温、州、陉(邢),均在今温县境内。原、樊,在今河南济源市境内。缔、向,在今河南沁阳市境内。隰城、怀,在今河南武陟县境内。盟,在今河南孟州市境内。(阝贵),在今河南焦作市郊。攒茅,有考证为攒城与茅城,均在今河南辉县市境内。以上诸邑,很难说是苏国的全境,即便如此,也包括了今济源市与焦作市的全部,今新乡市的西部,这样一个广大的地区。其基本上与康叔受封的卫国为邻,也应该是当时较为重要的苏国。苏国的爵位,文献中称苏国国君,有“苏公”、“苏氏”、“苏子”、“温子”等多种称呼,尽管当时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说法,据说执行时并不严格,因此,苏国可能仅为“子”爵,其首领又任司寇,称作“苏公”
西周时期是苏国的重要发展时期,传世的青铜器著录在《三代吉金文存》一书中,其中的《史颂鼎》有长篇铭文,记载了史颂受命视察苏国,掌握并实行苏氏之法。《三代吉金文存》收录有苏国铜器《苏公簋》,这件器物铭文不长,却记述了苏、周联姻的史实。两周时期,异姓诸侯间的联姻,是密切相互间关系的重要手段,苏女嫁与周男,一方面反映了苏国对周王室的仰慕,同时也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苏、周关系密切的标志。在三门峡虢国墓地也发现有西周晚期的苏、虢联姻的器物。虢国都上阳,位置在今三门峡市近郊,虢国虽不属于大国,但却是周文王的弟弟虢叔所封,其君主虢仲曾辅佐周夷王南征淮夷,酿成国人暴动;虢文公为周宣王时的重要卿士,在周王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门峡墓地中发现的“苏甫人”盘、匝,正是苏女远嫁虢男的反映。“苏冶妊”鼎,记载了作为苏君夫人的妊姓女子,为她的女儿远嫁他乡,而专门作器的情况。在三门峡墓地,还发现有“稣子叔”鼎、“稣貉”豆等,其铭文不长,但都可以说明,苏、虢间有着持续不断的良好关系。此外,北京图书馆收藏的《宽儿鼎》青铜铭文拓本中,记载了“苏公之孙宽儿”的历史史实,对研究苏国史,也有重要的帮助。青铜铭文中的“苏子叔”、“苏公子”,也都是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苏国宗室的重要人物。
《诗经·小雅》记载了苏公与暴公的史实,“苏公作是诗以绝之”。《世本》云:“暴辛公作埙,苏成公作篪(chi,持)。苏成公,平王时诸侯也。”篪是一种乐器,“管乐十孔,长尺一寸,吹孔有觜(嘴),如酸枣。”
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的礼乐制度发生了动摇,周天子的神圣地位也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平王东迁洛邑,苏国与周都仅一河之隔,苏国成为王畿之地,其相互间的矛盾也大大加剧了。
苏国与列国间的矛盾,首先来自于郑国。郑国是西周时期最后被周天子册封的诸侯国,郑国的始君姬友,是周宣王的同父异母兄弟,初封在西周王畿地区的关中,“犬戎之乱”后,郑武公协助周平王东迁,并在王畿重建郑国。郑国受封的地方,原来也有一些小国,郑先后灭掉郐、虢等8个小国,在中原拥有一席之地,成为在中原有一定影响的强国。郑国势力的扩大,无形影响了周王宗室的利益,周郑交恶,并互以太子为质。平王病逝,在郑为质的太子孤因哀伤过度,不幸身亡,其子嗣位,是为桓王。桓王对郑国称霸,心有余悸,在朝中对郑不恭,引起郑国朝臣的不满,他们力主挑战王权,以观其行。这一天,郑国大将祭足率领郑国军队白玉门津渡过黄河,以向苏国借粮遭到拒绝为由,强行收割苏国已成熟的小麦,并运回郑国。其后,又到王城附近公然强抢周王宗室的稻禾。可见,在诸侯称霸的时代,苏国作为周王的亲信国,但却受到伤害。周天子并令卫、陈、蔡
鄄 城 蒙 古 苏 氏 考
波•少布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历经朝代更迭、社会变迁之后,在今山东鄄城县居住着一支自称元裔的苏氏蒙古人(大约有二万人口)。笔者于1995年9月下旬曾赴该县梁屯乡蒙古苏氏聚居地苏老家村、北王召村进行了实地考察。期间,对苏氏蒙古人的村舍建筑、习俗风情、碑铭古迹、图像谱牒、志书资料等进行了深入了解和初步的社会调查。现根据调查情况,对鄄城蒙古苏氏作一简要考证。望同行读者赐教。
一、史志有载
在鄄城县苏老家村,当地苏姓村民均自称为蒙古苏氏。这从他们供奉的祖宗龙牌上可以看出:“始祖苏氏元朝义王讳克明字进迪号钢锸公暨赵郑太君之神主”,显然,始祖苏克明系元朝义王和尚,即元威顺王宽彻普化之季子,属蒙古孛尔只斤氏。和尚是元季朝廷所封的唯一的义王。和尚处在元末明初的战乱年代。于1368年8月,元朝崩溃前夕,携家眷遁至山东,易名更姓,沿袭至今,这是一个传奇般的历史过程。
考义王和尚一名,系蒙古语音译词,并非佛教僧俗称谓的“和尚”。由于翻译不准确,后人很难理解其含义。这种情况在《元史》中屡见不鲜。《元史》开篇称:“太祖法天启远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1实际上是把“姓乞牙惕氏”错误的译成了“奇渥温氏”。同样,在《元史》中把义王和尚的父亲“浩民其布哈”译成了“宽彻普化”2,此类误译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不过音译的失误不会使史料失真。
义王和尚是元朝蒙古贵族,皇室成员,元世祖忽必烈的玄孙。3和尚的曾祖父脱欢是元世祖忽必烈第九子,于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封为镇南王,世袭罔替,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 毙;和尚的祖父老章是脱欢的长子,1301年袭镇南王,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知枢密院事,至正十二年(1352)晋金紫光禄大夫,至正二十一年“诏加……太傅、和宁王”,4镇南王由其长子脱不花承袭;和尚之父宽彻普化是老章次子,于元泰定三年(1326)封为威顺王。宽彻普化有六子:长子别帖木儿,次子答贴木尔,三子报恩奴,四子接待奴,五子佛家奴,和尚是他的六子。关于和尚,在《曹州府志》中说他官“至兵部侍郎”,5应是正四品;在《元史》中说他在宫廷中任顺帝妥欢帖睦儿的侍从,常与顺帝共行,护其左右,至正二十四年(1364)中书右丞相孛罗帖木儿,总握国柄,欺君虐帝,和尚心忿而言于帝,受帝密旨“与儒士徐士本谋,交结勇士上都马、金那海、伯颜达儿、贴古思不花、火你忽都、洪宝宝、黄哈喇八秃、龙从云,阴谋刺孛罗帖木儿。” 6至正二十五年(1365)七月“值秃坚帖木儿遣人来告上都之捷,孛罗帖木儿起入奏,行至延春阁李树下,伯颜达儿自从中奋出,斫孛罗帖木儿,中其脑,上都马及金那海等竞前斫死。”7此事在《庚申外史》中也有记载:“帝欲杀孛罗,与之谋。与谋者六人……”8其中主要参与者是和尚。和尚遂因功被封为义王。
宽彻普化父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元季各地农民起义方兴未艾,元朝政权危在旦夕。宽彻普化被封为威顺王之后,拨付怯薛歹500名,招募亲军1000名,坐镇武昌,遏守湖广。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徐寿辉于湖广行省的蕲春起义(故址今湖北省蕲州),国号天完,建元治平。然后占领黄冈,攻克武昌,宽彻普化弃城而走,长子别帖木儿被徐寿辉部将倪文俊所执。至正十三年(1353)克复武昌,至正十五年(1355)正月,倪文俊复陷汚阳府。宽彻普化命其三子报恩奴、四子接待奴、五子佛家奴领兵水陆并进,攻打倪文俊,兵至汉川,水浅船不能前行,倪以火焚其船。四子、五子皆遇害,报恩奴自死,宽彻普化走陕西。至正十六年(1356)十二月,倪文俊陷兵州路(故址今湖南省岳阳)袭杀威顺王次子答帖木儿。至此,义王和尚的五个兄长皆死于战乱。
至正二十八年(1368),明军开始北伐。义王和尚面对起义军风起云涌、元军节节退败的形式,不得不思之未来。七月,正当明军逼至大都之时,元帝脱欢帖木儿急诏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而以义王和尚佐之,庆童为中书左丞相,同守京城。七月二十八日,帝御清宁殿,集三宫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等,开建德门北奔。当京城被破之时,和尚“即先遁,不知所之。”9八月二日,明军攻入京城,淮王帖木儿不花与中书左丞相庆童出齐化门皆战死,国亡。在这紧急关头,和尚遁走不知所向,这不完全是他个人所为,留都监国的淮王帖木儿不花系义王和尚的叔父,当时淮王看到顺帝北奔,将帅反戈、子侄全都战死,唯和尚在自己身边辅佐,眼下明军攻势猛烈,朝廷危在旦夕,与其一起坐以待毙,不如令其侄子远走逃生,或许可以留下一支根苗。所以,淮王即命和尚去僻静之处,拥兵自卫,维持生计。和尚“先遁”在当时是个秘密行动,所以《元史》不可能详记,只记下了“京城将破,即先遁,不知所之”几个字。那么,和尚究竟遁到哪里,史无下文。但是,在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所撰《曹州府志》第二十二卷,载有这样的一段话:“濮州苏氏,其先本元蒙古之后,至兵部侍郎。”10古濮州,即今鄄城县。由此可见鄄城蒙古苏氏是元朝蒙古之裔,其祖为元廷官宦,级至四品。这是无可置疑的。那么,蒙古孛尔只斤氏的义王和尚,怎么会与苏氏之祖苏克明同为一人呢?这个问题在《郓城县志》中作了回答:“五界首乡苏楼苏氏,原系蒙古,元末明初,其祖四处奔逃,被明军围堵在药材地里,追其姓名,遂指苏子(一种药材),明军信其言,放行,自此姓苏。”11志中所载五界者乡苏楼苏氏,是鄄城蒙古苏氏的长门长支。在《明朝辖下蒙古苏氏在鄄城的发展》12以及《元世祖后裔、镇南王子孙》13等文章中也都反映了这一史实。文章说:义王和尚来到濮州后,收集人马,拥兵自保,听到京都失陷,淮王殉难,和尚晕厥倒地,良久方苏。自此,改称苏姓,起汉名克明,意为死而复苏,克明复国。以上方志及文章所载内容,虽有一定传说性质,但也在一定意义上客观的反映了元末明初战乱时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想象,当义王和尚遁入这里时,并非单人独马,而是携家带眷,众人俱行。当时到处是农民起义军,兵荒马乱,免不了要遇到种种周折,在这种情况下将蒙古孛尔只斤氏改为苏氏,实际上这是在战乱中带有的避难色彩的隐姓埋名的一种历史遗迹。元末明初,当时由于政治上的需要,蒙古人、色目人改汉姓者颇多,并非一户两户,几乎成风。故引起朝廷关注。明洪武三年(1370)四月“甲子,禁蒙古色目人更易姓氏。诏曰:天生斯民族属姓氏,各有本源,古之圣王尤重之。所以别婚姻重本始以厚民俗也。朕起布衣定群雄,为天下主,已尝诏告天下,蒙古诸色人等皆吾赤子,果有材能一体擢用,比闻人仕之后或多更姓名,朕虑甚久,其子孙相传昧其本源,城非先王致谨氏族之道。中书省其告谕之,如已更易者听其改正。”14由此可知,当时蒙古人更易汉姓也是有多种原因的。蒙古苏氏改姓氏的传说,在其本族人中童叟皆知,可见这种传说的历史文化含蕴有多深。隐姓埋名这种与当朝相悖的思想行为,不可能载入正史或方志,只能在族中口碑传承而已,所以说蒙古苏氏是义王和尚后裔是可信的。
义王和尚何时奔赴鄄城,根据史料,应在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七月丙寅以后(即农历七月二十八日),八月庚午以前(即农历八月初二),因为元顺帝是于七月丙寅开建德门北奔的,走前面诏淮王任监国,由义王辅佐,因此顺帝离京都前,义王尚在京城。然八月庚午时,明将徐达“陈兵齐化门,填濠登城,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左丞相庆童、平章迭木儿必失、朴赛音不花、右丞相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不降,斩之。”15守京城的元朝中央朝政大员全部被斩,唯没有义王和尚。说明明军入京城时,他已遁走。所以和尚赴鄄城的时间应在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初二这五天之中。和尚选择鄄城隐居一事,需要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条件而论。鄄城在元朝称濮州,辖鄄城、朝城、馆陶、临清、观城、苑县等六县,隶中书省,在大都南。从方位上看,京城以北以西都是顺帝所居之地,如果避之此地,一经发现,那将是违抗皇命,大逆不道。因此,只好南下中原才为安妥。濮州据京城较近,徒隐方便;从地貌上看,濮州土地荒芜,人烟稀少,适宜生存。据明嘉靖六年(1527)所修《濮州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户仅一千七百三十四,口仅一万二千七十八。”16,洪武初年濮州领范县、观城、朝城三县,平均一县只有4026口人。而且距元末已有二十三年的时间,可想二十三年前这里人烟更少;从社政上看,濮州曾是山东、河北蒙古军大都督府所在地,17和尚作为兵部侍郎和顺帝的侍从,对这里的情况较为熟悉。再说,农民起义军大多数始于南方。陇蜀王明玉珍在重庆建夏,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建明,徐寿辉在蕲春(湖北蕲州)建天完,张士诚在隆平府(苏州)建周,陈友谅在龙兴路(南昌)建大汉,小明王韩林儿在毫州(安徽毫县)建宋,刘福通在颍州(安徽阜阳)起义。相对,北方的濮州较为安宁,没有受到各路起义军的直接冲击。义王和尚趁朱元璋以应天府为中心西征南进,合力北伐,使山东一带空虚的暂短间隙,在濮州隐姓埋名为苏克明,招募乡兵,实行屯垦,以此作掩护,安居自保,很快成为濮州一大士豪。
二、碑谱鉴证
从史书和方志中我们得知元朝义王和尚来到濮州隐居,且招募乡兵,一方面维持地方秩序,一方面进行屯垦,以军力控制州县,以耕田立业扎根。正如《苏氏族谱》中所称:“高祖府君讳克明,生于元季,上世莫可考者,洪武初占籍于濮,人传闻骁雄勇健,时当草昧,带乘骏持槊以自随卒免于乱,娶郑继赵,生六子,兵戈之后芦苇满目,乃极力恳田,初不下千余亩。子孙至今衣食饶裕皆遗业云。”18族谱中所谓六子,即长子苏和,仲子苏义,叔子苏礼,四子苏顺,五子苏德,季子早亡。苏克明在进行屯垦的同时,又招募了乡兵,并由其次子苏义率兵,在濮州戍城守土,治安平寇。《苏氏族谱》中称:“时成平垦田益广,尝为训科生,州缺署守视篆累月”,描述了苏义曾坐守州衙,临时接任了濮州知州职务数月的这段经历。这样,逐渐得到明朝朝廷的承认。他所领导的乡兵被编为朝廷的正规军。洪武四年六月二十三日,以苏氏乡军为基础“置平山卫于山东”19,卫属于军画组织,当时平山卫内统于左军都督府,外统于山东都司。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十有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20,而山东都司共八卫,其中就有平山卫、后增至十九卫。濮州之地,洪武二年以州治,治鄄城,邻县三。在行政上隶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苏克明次子苏义为平山卫第一任指挥使,当在洪武四年。按照明朝的即定政策,卫指挥使应是世袭罔替,但是由于史料匮乏,袭职情况没有明确记载。苏恩是苏义之孙,“苏恩长子苏天民之子苏淞,字子萃,乃是明嘉靖世袭平山卫指挥”21苏恩三子苏天爵“其长支嫡孙苏燧,乃明万历间袭职平山卫指挥”22。在《濮州志》中有“苏燧平山卫指挥、苏淞平山卫指挥”23的记载。看来从苏义始苏氏家族袭平山卫指挥是有据可查,只是苏义之子、孙、曾孙这三代中是否有袭平山卫指挥使之人,不得而知。
鄄城蒙古苏氏居地现存一宗祠,建于明初,座落在北王召。蒙古语称寺庙为“召”,顾名思义,北王召即北王庙,意为从北大都王室徙来的义王之庙。因该庙屡遭黄河水患,几经重建,仍保留了始建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点。宗祠为砖木结构,三合古院,占地约二千平方米正殿三间,门前两侧各有一石狮。堂内画梁雕栋,金柱闪屏。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毕宝启先生鉴定:“门前石狮一对系明初时物”,“苏氏家祠正堂三间木构梁架系清嘉庆道光时物”24。此外,宗祠院内现存《祖庙碑》两通,落款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碑记中刻有:“原余苏氏始祖讳克明,字进通。公生于元季,明洪武兴,隐居于濮,相传为元室宗派,自来有遣像,瞻其衣冠绅笏,确有足征生平,常持槊自遂,因号钢锸公。”25这与《曹州府志》所云,“濮州苏氏,其先本元蒙古之后。……其祠堂藏始祖某所用铁槊重百斤。今尚存。”的记载完全吻合。以上史料均可证明苏氏系元室后裔。《曹州府志》修于清乾隆二十一年,这就是说,苏克明所用之槊乾隆年间尚存于祠堂中。笔者在苏老家村考察时,有人曾提供,这杆槊现在仍收藏于苏氏子孙家中,只是没有说出姓名。苏氏宗祠初建时,门上还有一付楹联,为苏克明亲笔提书,上书“基开蒙古有元世”,下书“家传基业占濮阳”。后来苏克明过世后,将其画像供奉于祠堂中,其子孙为之又增书一付楹联:“昔实元朝君亲,今为苏氏始祖”。这些对联中,反映了苏氏是蒙古元裔之实。
苏氏宗祠中挂有义王和尚即苏克明的巨幅画像一轴,据传,这幅画像是明初人所绘,距今已有600多年,由于保存条件的局限,画像已变黄、多处断裂,不能悬挂了。仔细观察苏克明的画像,不难看出画像既有元代的历史遗迹,又有明代的现实风彩。这幅画像是一帧苏克明全身、立姿像,头戴五梁冠,额前有玉博山,身着右衽盘领绯袍,衬以白中单,宽袖青缘,白带黄绶,玉佩珠饰,手执象笏,足登白腰云头兰靴。这与苏克明所处的时代及其所任职务基本相符。元代的冠服,大抵承袭了宋代形制。《元史•典服志》载:“百官公服,制以罗,大袖盘领,俱佑衽。一品紫,大独科花,径五寸。二品小独科花,径三寸。三品散答花,径二寸。无枝叶。四品、五品小杂花,径一寸五分。26宋代朝服,上身用朱衣,下身系朱裳,即是穿绯色罗的袍和裙,里面衬以白花罗的中单。这种服饰,以官职大小而有所不同,六品官以下就没有中单。”27“五梁冠为左右散骑常侍至殿中少府将作监所戴,宋代着绯袍者用象牙笏。”28这些记载除元代的公服颜色外,其它与画像完全相符。苏克明在朝时,是兵部侍郎,后为元顺帝的侍从,官至四品,与宋代戴五梁冠的常侍是同一级别。他所着绯袍衬以白中单,与他的四品官级完全适合。如果他是六品以下就没有白中单了。同时,这些又与明代的朝廷公服形制“衣用盘领右衽袍,袖宽三尺。一品至四品绯袍。”29的记载也完全吻合。画像上所绘之靴以及玉佩珠绶更是典型的元代服饰。其它各朝公服都是白袜青履,玉佩锦绶,着靴只垂珠绶的实为罕见。所以,这幅画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多地显示了元代的历史风貌。同时也有明代的文化遗迹。
苏询家谱是那一年谱写的?
本文2023-09-22 11:34:1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