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阊门是什么地方?为何好多人的家谱都写着从阊门迁出?
阊门是古苏州城门之一,同时也是 苏北人心中的移民圣地 。苏北地区,简单说是江苏以北,依据部分学者的定义, 一般是指江苏省长江以北、陇海铁路以南的大部分平原地区,其范围大致为明、清时的淮安府和扬州府 。在苏北地区的家谱中,大多记载其祖先由苏州迁移而来,提及具体的地点,又多指苏州阊门, 如施耐庵、郑板桥等家族家谱记载都是来自于苏州阊门 。其后,一些地方志也采用此说。
迁移的原因,大概有两种:
其一,朱元璋强制移民说。 如民国《续修盐城县志》载:“元末张士诚据有吴门,明主百计不能下,及士诚败至身虏,明主积怨,遂驱逐苏民实淮扬二郡。”这种说法当是最可靠的说法,虽然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曾将苏州富民迁往濠州,也即后来的凤阳,但在兴建中都以后,又陆续迁移一批,其中也包括苏州。
其二,各种传说。 如吴必虎《《 历史 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一书记载苏北移民故事:“听老辈说,苏州人北迁的原因是江南有麻蜂螯人,被螯即死,人们只好向北逃,直到过了长江才没得事。”这种说法可信度当然不高,类似的还有自然灾害影响等等。
不过苏州阊门之说,至少是清中后期以后的事情,尤其是在近代,才广为流传开来 ,并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当然, 所谓苏州阊门,大概也仅是移民的聚集地之一,且因阊门所在靠近码头,水陆交通便利,所以逐渐成为苏北人的祖籍地。
根本原因,就是洪武赶散!当初,张士诚入主苏州,轻徭薄赋,尊绅重文。所以,城内百姓对他还是比较拥护的。朱元璋破城后,认为苏州人协助张士诚抵抗,罪大恶极!由此做了两个决定,一是课重税,二是将壮劳力迁至苏北苦寒之地。由此也照成苏州有一个不同于他处的习俗:冬至大过年!因为,迁往苏北的人口,每年农忙完毕,沿路乞讨回苏会亲。大约都是在冬至前赶回苏州。故此,那一日,姑苏城内,哭声震天!
明洪武年间,天灾大水,苏北平原一片汪洋,人畜俱绝矣。朱元璋命富庶苏州将阊门一带百姓强制迁赶至苏北平原,插草为田(用草杆在地里播上,做好草杆标识,这块儿地就是你家的了),安置百姓。所以苏北平原大部分人的先祖来自苏州阊门。
周氏一汝南堂
娼门,这个地方好啊,许多人都愿意去
盐城建湖东桥村大多都姓乔,家族族谱上记载盐城乔氏来自因为洪武赶散从苏州阊门一代迁至苏北建湖,到现在已经繁衍生息20多代,乔氏在建湖又分庆丰镇东桥村,和恒济镇的南桥村,建湖乔氏最有名的也就是出生在东桥村的外交部长乔冠华。
家谱中写着从阊门迁出的这些人祖上,大多与明初的“洪武赶散”事件有关。
苏北大量的现存家谱中记载着其先祖是明初,而且无一例外地称苏州阊门人,没有具体的街巷。其实“苏州阊门”只是个地域概念,自从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在此相土尝水建筑阖闾大城以来,阊门是苏州城的主要城门。
隋炀帝开挖江南运河(大运河江南段)以后,阊门是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要道。之后成了康熙、乾隆皇帝南巡的必经之地,《红楼梦》里称之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就其原因而言,乃是其水陆要冲的交通地位决定的。
明清时期,这一带更是南北货运的集散地,阊门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南码头”、“北码头”、“万人码头”等 历史 地名,这些看似很不起眼的地名,却承载着这个地区的 历史 ,传递给后人的信息是它昔日的辉煌。
洪武初年,阊门的交通地位已经确立。朱元璋打下苏州后,生怕苏州百姓不服他统治,即所谓“大族相聚为逆”,于是,便想到了用大规模迁徙移民之法。
一方面可以削弱苏州百姓结派抱团,与朝廷为敌的力量;另一方面,可以补充苏北地区因战乱而丧失的劳动力。苏州百姓历来恋家,当然不愿远离家乡去苏北,于是强硬的“赶散”就不可避免。所有被送往苏北各地的人,都是从阊门码头启程的,背井离乡时最后看到、也是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巍峨的阊门城楼,在越行越远的当口,这是苏州留给这些被“赶散”人的最后记忆,也是永恒的记忆。
在到达新的栖息地生活后,会口耳相传地告诉他的子孙们,不要忘祖———苏州阊门是你们的祖先呆过的地方。
于是,后人在编修家谱、族谱时,就把他们的始祖定为苏州阊门人。
今天的盐城人几乎都会告诉你祖籍是“苏州阊门”的,是“洪武赶散”让他们的祖先从苏南来到苏北的,这种文化现象与山东人所说祖籍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是相同的。
那什么是“洪武赶散”呢?
“洪武赶散”是明朝初年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一般称作“洪武迁徙”。至正二十三年(1363)张士诚在苏州建立根据地,自称吴王,与朱元璋抗衡。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俘,缢死金陵。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
洪武帝为巩固政权,下令将苏州城内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 这就是 历史 上所说的“洪武迁徙”,亦称“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始于明朝初年,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冯仁宏撰《新安镇源流》(见《新安镇志》)记载称:“大明洪武登极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洪武赶散’,子孙相沿,传世为例。传至嘉靖,适奉旨击散,而苏之阊门周姓、常之无锡惠姓,以及刘、管、段、金皆被赶散,来至朐南(原海州以南地区),芦苇荒滩,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后人烟渐繁,乃诣州请为州民,州牧载入版图,是为里人。”因为当时这些被“赶散”者,无一出自自愿,而是强制性的,加上是武装押送,事情集中发生在洪武年间,故称为“ 洪武赶散 ”。
苏北许多县的人口始祖多从苏州迁徙而来,不少旧宗谱均有记载,也有称“红蝇赶散”、“红蜂赶散”或“红巾赶散”、“红军赶散”。
兜转六城门,是苏州的一句老话。
六城门中,最热闹繁华的要数阊门,曹雪芹在《红楼梦》书中称它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明朝中叶,苏州出了个有名的才子唐寅(伯虎),他的家,就住在离阊门不远的桃花坞廖家巷一带,读一读他写的一首诗,可以领略当年阊门的繁华:
《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阊门:数百年前的繁华/
阊门是苏州建造得最为宽阔高大的一座城门,它的位置处在城西稍偏北。古人把天地分为八个方位,分别和天上的八路天风相通,这路天风,是最重要的,叫做阊阖风。
由于通天气,可以得到天神的保佑,所以就起名叫阊门。而且,吴国的战略目的是与楚国争雄,故而又叫破楚门。在城门上建有高楼阁道,巍峨雄丽,高悬“气通阊阖”四字大匾。
早在唐朝,苏州的物产和经济就在全国首屈一指,因为靠近运河,阊门就自然而然发展为苏州最繁华的地段,远远超过了城里。
阊门最兴盛的时代,当属明清时期。
那时,从运河边的铁岭关向西一直到吊桥,是全国最大的商业贸易集散地之一,人口总数达到近百万。各色店铺、茶楼、酒肆、饭馆、货摊,比比皆是,应有尽有。
可惜,阊门昔日的繁华断送在一场罪恶的大火中。太平军东进时,溃败的清军将领马德昭在逃窜时纵兵点火,从浒墅关直到阊门,绵延20多里,四野焦土,一片废墟。
由此,阊门元气大伤,苏州的商业中心开始向城内发展,先是西中市,逐渐往东,民国以后,才有了观前街的崛起。
直到抗日战争前夕,苏州主要的金融机构和商号还在西中市一带,至今仍能找到当时颇为 时尚 的西式店面建筑外墙,一座座矗立着,给这段让人渐远渐去的 历史 留下了抚古思今的新话题。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西中市:
西中市:隐约可见的民国风情
走进阊门,面前是一条街。这条街叫西中市,长约453米,宽约14米,今天看来,有点破旧,有点杂乱,但也透出一种原生态的市井风情来。
在 历史 上,这里是进城的主干道、主河道。大约在清末民国初,许多商号就集中在这条街上。这些商号纷纷造房子,于是就占河道,店挨着店,给西中市带来了新的生机。
清代这条街是绸庄林立,一旁的德馨里,从咸丰时期开始,就是官方金库出入的代理机构。1860年太平天国进入苏州前,清政府命令,烧毁城外的商业区。极盛一时的阊门大街,随之变成一片焦土。
而后,清政府在原来的大街上,修了一条三米来宽的小路,就是现在的“西中市”。
苏州素有“金阊门银胥门”的说法,民国时期,苏州城的24家钱庄,有20家就集中在西中市。区域内有“雷允上老店”、“老中国银行大楼”等31座民国建筑。银楼、药材店,也都大量集中在这里。
五十年代以后,这里的繁华慢慢淡去。
西中市老街,属于阊门 历史 街坊,阊门一直是苏州最繁盛之地。
阊门 历史 上称得上颠峰时期的,至少曾有过两次。一次是明中叶到清中叶,一次是清末民初到30年代前期。第二次的颠峰,便是以西中市,在民国时期的辉煌为主。
西中市的第一条巷,叫专诸巷。一般人都认为,这里因为住过春秋时刺客专诸,后来此地形成了巷,人们就叫了此名。
专诸巷
西中市的东头,南面一条巷叫吴趋坊,至少在晋代已是代表性的街道。据说唐寅的父亲,在这吴趋坊口开了家酒楼,这里当年也是黄金地段。
吴趋坊
吴趋坊口往东,再走不过七八步路,是一座不起眼的桥,这里是苏州城内,三横三竖河道网络中,第一横河和第一竖河的交汇处,这条第一直河上,架着的一座水泥桥,外貌极其普通,却是大名鼎鼎。
东汉时,因为有个大户人家,皋伯通住在附近,此桥就叫成了皋桥,直到今天。
皋桥
一条有特色的街,以其原有的素丽,穿过 历史 尘埃,展示在世人面前。许多人将西中市列为观赏苏州旧城风貌的一个免费景点。
/苏北移民:“阊门寻根”的 历史 由来/
在苏北的泰州兴化一带,不少人称睡觉为“上虎丘”,如果这一觉还做了梦,则管做梦叫“上苏州”。
这样的说法很奇特,但并非空穴来风,细数这些人的家谱,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先祖,和许多今天生活在苏北的人的先祖一样,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由苏州迁徙至苏北的。
史料记载,600多年前的一次大移民,也就是“洪武赶散”,使得数十万江南百姓自苏州阊门迁移至苏北。背井离乡600多年,寻根问祖便成了这些昔日江南人后裔的夙愿。
“洪武赶散”是明朝洪武年间江南地区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移民迁徙事件,据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抑制江南地区富豪望族的势力,惩治曾激烈抵抗朱元璋部队的“吴王”张士诚旧部,也为了快速恢复经过战乱后人少地多的苏北江淮地区的经济,遂将苏州城内数十万百姓遣散至江淮地区。
不过从移民在苏北的分布和数量来看,移民们都是阊门人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苏州阊门和移民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京杭大运河是近代交通发展以前沟通南北的唯一水道,所以出阊门、入大运河,是苏州向北去水路的最佳路线。
由于移民们要过江,所以必须走水路。在苏北平原调查时,移民的后裔也多说他们的祖先当年从水路来,有的地方至今还留有正月初二祭船神的习俗。
由于阊门所处的交通地理位置,官方也就很自然地在阊门附近的驿站设局驻员。办理有关移民的一切公务。
旧时寺庙往往又是“慈善机构”,阊门外除寒山寺外还有几座大寺院,也就有条件和可能接待和临时安置来自苏、松等五府众多的被迁之民。
阊门一带也就很自然地成为迁民的集中之地。成了他们惜别家乡的标志。从苏南迁往苏北的人们,寄居他乡,不少人想回乡又回不得,只好把离别阊门时潸然泪下的情景用各种方式留传给后代,聊解思乡之情。
天长日久,苏州阊门的故事逐渐丰满,有枝有叶,在苏北平原广为流传。
因为过去没有说明自己是那个镇,那个村,所以大家一起集合到一个地点阊门,从这里迁徙到各地,所以祖宗留下的家谱都是从阊门迁徙而来的道理。
王氏三槐堂苏州阊门世隔百年又回到这片土地。
春秋代序,中华崛起,任氏家族更是兴旺发达。山水有源,落叶归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上有祖宗,下有后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任氏家族的每一位成员在自己的大家庭中都拥有自己的位置 。
清代康熙年间,先祖任科夫妇携家自山东登州莱阳大槐树底下辗转迁居承德湾子村,后代又分支居住于槽碾沟村,后沟村,柴河窄道沟村。历时三百余载,族传十四代,先祖为后世设定家族承传字辈,以中间字为序,分别为自、绍、焕、国、先、作、受、万、久、长十代,迁居承德后又排出延、兆、文、书、显、克、井、治、家、昌十辈。并修族谱,立家规,以传后人。
族谱图表上书有一副对联:以清白贻子孙何必矜夸阀阅,唯诗书绵世泽尚祈勿坠萁裘。在这里,先祖勉励子孙要以清白忠厚为本,不能颓废堕落,以诗书孝悌为先,不可骄奢*逸。
适逢盛世,为缅怀先辈,传承优良家风,培养家族美德,发扬家国情怀,先有任长珍细化分支,重整家谱
QQ:576479403
隋唐五代以后,修谱之风从官方到民间更加盛行,家家都有谱,层出不穷。每一次都成为同姓同族人之间的盛事,每一次都成为宗族交流的盛事。
族谱中记载的祖先对众人的教诲,是我们祖先的教诲,是我们文化的结晶,是我们家族的光荣和原则。比如,诸葛亮给全家人立的规矩。君子之行,静以修德,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成为诸葛世家子孙的行为准则。
家谱是一种民俗文化,家谱,就是家信,就是家史。家谱越老,意义越大。孔家的家谱绝不仅限于孔家,而是关系到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影响的历史。山西乔氏家谱反映了山西发展史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山西乃至中国商业史的一部分。历朝历代的官员和鸿儒的家谱,是哪个时代的官史记载的参考史。当然,对于绝大多数家庭和家族来说,其作用没有那么大,那么重要。但它也是反映当地情况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反映家庭内部的传统教育。从这个角度看,建立家谱是必要的。这不是政府的事。乡镇和县城的档案,甚至局级以上单位的大事,以及国家大事,都是各级政府的事。家谱是老百姓的事。如今,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民族重视修家谱、建新谱。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同禄室人在家谱中代表的是本族当中当了官的人的妻室,因此其中并没有贵贱之分,
具体在这
第 一 世
杼,唐叔虞次子,周成王廿年丙辰岁(前1085年)七月十一日子时诞生。周康王六年己卯岁(前1062年)爱封于杨,赐杨侯,为杨侯大夫,始以杨为姓。享年八十五岁。周穆王廿三年庚辰岁(前1001年)四月初八日丑时逝世。葬于弘农西门外,金龟形,乾山巽(xùn)向。
姒氏,周成王廿五年辛酉岁(前1080)二月初二日亥时诞生葬同夫山。
杼,同禄室人姒氏,所生二子:伯沃、仲沃
第 二 世
杨伯沃,周康王廿三年丙申岁(前1045)三月初三日子时诞生。袭公爵。享年九十二岁。周孝王元年丁卯岁(前954)五月十四日未时逝世。葬于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
胥 氏,周康王廿六年己亥岁(前1042)六月初六日卯时诞生。享年八十九岁。周孝王元年丁卯岁(前954)三月十一日酉时逝世。葬同夫山。
伯沃,同禄室人胥氏,所生一子:庚
杨仲沃,拜中卿大夫,同禄室人政氏,所生一子:唐。
第 三 世
杨庚,周穆王元年戊午岁(前1023)四月二十日丑时诞生。袭祖爵,官拜中卿大夫。享年六十八岁。周懿王十一年乙丑岁(前956)十月十六日卯时逝世。葬于山东武昌府南门外,虎形,寅山申向。
贲(bēn)氏,周穆王元年戊午岁(前1023)六月十一日卯时诞生。享年七十岁。周孝王元年丁卯岁(前954)四月初八日酉时逝世。葬同夫山。
庚,同禄室人贲氏,所生三子:文、亶、亭
第 四 世
杨文,周穆王廿三年庚辰岁(前1001)正月初八日酉时诞生。袭侯爵。享年八十六岁。周夷王十年丙午岁(前915)正月十六日戌时逝世。谥(shì)青勤。葬于山东武昌府南门外,虎形,与父品棺。
山氏,周穆王廿三年庚辰岁(前1001)三月初十日子时诞生。享年六十九岁。周孝王廿三年己丑岁(前932)二月初二日亥时逝世。谥端夫人。葬于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
文,同禄室人山氏,所生一子:昭成
杨亶,为邑宰。同禄室人郗(xī)氏,所生五子:元始、
元发、重邑、应春、带五
杨亭,官中都宰。同禄室人胥氏,所生三子:统伯、耀高、
渭明。
第 五 世
杨昭成,周共(gōng)王元年甲辰岁(前977)七月初十日子时诞生。袭公爵。享年七十三岁。周夷王廿一年丁巳岁(前904)六月初十日卯时逝世。谥密察。葬于山东武昌府东门外,与母品棺。
宣氏,周共王二年乙巳岁(前976)五月十一日寅时诞生。享年八十五岁。周夷王卅四年庚午岁(前891)四月二十五日丑时逝世。谥敬德夫人。葬同夫山。
昭成,同禄室人宣氏,所生四子:辛、康、京、襄
第 六 世
杨辛,官为家。同禄室人向氏,所生六子:冉、沈、杭、载、骞(qiān)、颜
杨康,周懿王十一年乙丑岁(前956)九月十四日午时诞生。官王朝卿士大夫。享年六十四岁。周夷王卅三年己巳岁(前892)十二月二十日未时逝世。谥威烈。葬于古塘垇,牛形,庚山甲向。
柳氏,周懿王五年己未岁(前962)六月初十日亥时诞生。封慈德夫人。享年七十三岁。周夷王卅六年壬申岁(前889)正月二十日戌时逝世。葬同夫山。
康,同禄室人柳氏,所生一子:绍甲
杨京,同禄室人禹氏,所生二子:羡明、羡光
杨襄,官及太傅。同禄室人华氏,所生四子:丰、礼、鳌(áo)、鲁
第 七 世
杨绍甲,周夷王元年丁酉岁(前924)正月二十日戌时诞生。官礼部尚书,为上卿,(敕chì)命肇封为太祖杨侯。享年八十八岁。周厉王共和六年乙丑岁(前836)四月十八日酉时逝世。谥孝善。葬于山东乐陵县南门外,蛇出洞形,辛山乙向。
凤 氏,周夷王五年辛丑岁(前920)二月初一日亥时诞生。封慈善夫人。享六十一岁。周厉王廿年壬寅岁(前859)四月十五日酉时逝世。葬同夫山。
绍甲,同禄室人凤氏,所生一子:涧
第 八 世
杨涧,字尚父,周厉王十三年乙未岁(前866)六月十八日卯时诞生。周宣王二年乙亥岁(前826)敕命再封为太祖杨侯。事父至孝。享年六十一岁。周宣王廿五年戊戌岁(前803)八月十五日卯时逝世。葬于南京西门外,鱼鳅形,乾山巽向。
伊氏,周厉王十五年丁酉岁(前864)八月初八日丑时诞生。享年七十六岁。周宣王四十年癸丑岁(前788)五月初八日戌时逝世。葬同夫山。
涧,同禄室人伊氏,所生五子:寅、具、其、贝、兴
第 九 世
杨其,周厉王共和三年壬戌岁(前839)三月初四日子时诞生。袭侯爵。享年六十二岁。周幽王五年甲子岁(前777)二月初八日未时逝世。谥明睿。葬于山东乐陵县南门外,蛇出洞形辛山乙向。
史氏,周厉王共和三年壬戌岁(前839)五月二十日寅时诞生。封贞静夫人。享年六十二岁。周幽王五年甲子岁(前777)十一月二十日卯时逝世。葬于南京东门外,虎形。
其,同禄室人史氏,所生二子:丙宏、丁宏
杨寅,官卫国司马。同禄室人卫氏,所生七子,后代移居江浙一带。
杨具,官齐国大夫。同禄室人勾氏,封贤肃夫人。所生一子:
集茂
杨贝,官鲁国上卿。同禄室人连氏,所生三子:元仁(善)、元义、元礼
杨兴,官王朝中士。同禄室人贡氏,所生六子,失考。
第 十 世
杨丁宏,周宣王九年壬午岁(前819)正月初一日戌时诞生。官授中大夫。享年七十八岁。周平王卅年庚子岁(前741)九月十二日未时逝世。葬于山东富足坪,庚山甲向。
仲孙氏,周宣王十年癸未岁(前818)二月初二日亥时诞生。享年六十八岁。周平王廿一年辛卯岁(前750)十月二十五日未时逝世。葬同夫山。
丁宏,同禄室人仲孙氏,所生一子:岑
杨丙宏,讳宽,袭祖侯爵。同禄室人安氏,所生五子:安泰、安远、安忠、安友、安全
第 十 一 世
杨岑,周宣王廿九年壬寅岁(前799)五月初四日戌时诞生。官授上卿。享年七十三岁。周平王四十五年乙卯岁(前726)九月十六日午时逝世。谥威严。葬于南京北门外,虎形,庚山甲向。
耿氏,周宣王卅年癸卯岁(前798)六月初八日未时诞生。享年七十二岁。周平王四十五年乙卯岁(前726)九月初四日戌时逝世。谥贞德夫人。葬同夫山。岑,同禄室人耿氏,所生一子:懿宣
第 十 二 世
杨懿宣,周幽王六年乙丑岁(前776)正月十五日午时诞生官授上卿大夫。享年七十二岁。周桓王十六年丁丑岁(前704)十一月二十日申时逝世。葬于南京北门外,虎形。
斐氏,周幽王七年丙寅岁(前775)七月十五日子时诞生。享年七十三岁。周桓王十八年己卯岁(前702)四月十三日酉时逝世。谥敬德夫。葬同夫山。
懿宣,同禄室人斐氏,生子:来
第 十 三 世
杨来,周平王廿三年癸巳岁(前748)九月初九日午时诞生。官授国老。享年六十六岁。周庄王十五年己亥岁(前682)正月十五日寅时逝世。谥优裕。葬于山东富足坪,庚山甲向。
航氏,周平王廿四年甲午岁(前747)正月初三日午时诞生。享年六十六岁,周厘(xī)王元年庚子岁(前681)三月十二日未时逝世。谥敬德夫人。葬同夫山。
庄氏,(续弦)周平王廿五年乙未岁(前746)四月初四日午时诞生。享年六十七岁。周厘王三年壬寅岁(前679)九月二十日午时逝世。谥清静夫人。葬同夫山。
来,同禄室人航、庄氏,庄氏生子:惠
第 十 四 世
杨惠,讳徽,周桓王二年癸亥岁(前718)八月十五日巳时诞生。授大司马,官拜国老。享年七十九岁。周襄王十三年壬午岁(前639)十月初四日卯时逝世。谥易直。葬于山东富足坪,庚山甲向。
孟氏,周桓王三年甲子岁(前717)二月初二日亥时诞生。享年八十岁。周襄王十五年甲申岁(前637)十月二十日卯时逝世。谥贞德夫人。葬于山东洋坡坪口,仙人骑鹤形,丑山未向。
项氏,(续弦)周桓王三年甲子岁(前717)七月二十日子时诞生。享年八十岁。周襄王十五年甲申岁(前637)八月十八日卯时逝世。谥敬威夫人。葬同夫山。
惠,同禄室人孟、项氏,项氏生子:泰晰
第 十 五 世
杨泰晰,(聘),周庄王四年戊子岁(前693)三月十八日子时诞生。授楚丘(今河南滑县东)令,政简刑轻,民歌乐之。享年八十五岁。周匡王五年癸丑岁(前608)十一月十一日辰时逝世。谥和厚。葬于山东洋坡坪口,仙人骑鹤形,丑山未向。
亢(kàng)氏,周庄王三年丁亥岁(前694)十月二十六日未时诞生。享年七十五岁。周震王卅三年壬辰岁(前619)二月十五日寅时逝世。葬同夫山。
泰晰,同禄室人亢氏,所生六子:平温、平淑、平濮、平英、平华、平芙
第 十 六 世
杨平芙,周惠王三年丁未岁(前674)四月初六日丑时诞生。授晋邑令。享年六十六岁。周匡王五年癸丑岁(前608)九月十六日吉时逝世。谥勤慎。葬于南京西门外,鱼鳅形,申山寅向。
富氏,周惠王三年丁未岁(前674)十月十六日子时诞生。享年六十八岁。周定王元年乙卯岁(前606)十一月十一日申时逝世。谥贞肃夫人。葬同夫山。
平 芙,同禄室人富氏,所生二子:载、戴
杨平温,同禄室人广氏,所生二子:申吉、帧吉
杨平淑,同禄室人安氏,所生一子:贞元
杨平濮,同禄室人巢(cháo)氏,所生四子:安宗、临宗、尊宗、寅宗
杨平英,官拜大司寇。同禄室人衡氏,所生二子:奏韶、云池
杨平华,同禄室人节氏,所生三子,长、次早逝,三子:战
第 十 七 世
杨载,字锡富,周襄王元年庚午岁(前651)五月二十六日寅时诞生。授上卿大夫。享年七十三岁。周简王八年癸未岁(前578)四月二十日午时逝世。葬于河南□□东门外,将军镇殿形,乾山巽向。
滑氏,周襄王元年庚午岁(前651)十一月十八日寅时诞生。享年七十一岁。周简王六年辛巳岁(前580)三月十六日酉时逝世。谥敬德夫人。葬同夫山。
载,同禄室人滑氏,所生一子:盛石
杨戴,同禄室人叶氏,所生七子:盛金、盛丝、盛竹、盛苏(sū)、盛吕、盛林、盛夷
第 十 八 世
杨盛石,周襄王廿三年壬辰岁(前629)四月初九日丑时诞生。享年一百岁。周景王十五年辛未岁(前530)二月初五日子时逝世。谥文寿。葬于河南□□东门外,乾山巽向。
燕氏,周襄王廿三年壬辰岁(前629)九月二十六日寅时诞生。享年六十八岁。周灵王十一年庚子岁(前561)八月十八日巳时逝世。葬同夫山。
盛石,同禄室人燕氏,所生八子:雅、乐、快、渠、悟、呈、欢、江
第 十 九 世
杨欢,周定王元年乙卯岁(前606)六月初七日亥时诞生。授太师少保、周上大夫。享年七十八岁。周景王十七年癸酉岁(前528)八月初一日子时逝世。葬于山东济东坪,虎形,乙山辛向。
傲氏,周定王十一年乙丑岁(前596)七月二十日子时诞生。享年六十八岁。周景王十七年癸酉岁(前528)十二月二十日巳时逝世。谥慈善夫人。葬同夫山。
欢,同禄室人傲氏,所生三子:孟洪、仲洪、季洪
杨雅,官吴大夫。同禄室人弓氏,所生五子:公辅、公官、公臣、公弼、公更
杨乐,同禄室人房氏,所生三子:衍玉、衍镖(琮)、衍瑛(璜)
杨快,同禄室人支氏,所生二子:玉席、玉善
杨渠,讳志学,官拜大司空。同禄室人毕氏,所生四子:泰朝、殿朝,三子失考,宇朝
杨悟,为燕国邑宰。同禄室人公冶氏,所生三子:立瑞、立端、立竣
杨呈,同禄室人耿氏,所生二子:泰蕃、泰萃
杨江,同禄室人乔氏,所生五子:通、达、逵、选、暹(xiān)
第 二 十 世
杨季洪,周灵王七年丙申岁(前565)十一月十二日辰时诞生。袭侯爵。享年六十四岁。周敬王十九年庚子岁(前501)十二月十四日酉时逝世。谥英敏。葬于山东济东坪,虎形,乙山辛向。
甚氏,周灵王七年丙申岁(前565)十二月初八日巳时诞生。享年六十五岁。周敬王廿年辛丑岁(前500)三月二十日辰时逝世。谥英敏夫人。葬同夫山。
季 洪,同禄室人甚氏,所生一子:东莲
杨孟洪,同禄室人钮氏,所生六子:东兰、东英、东果、东芬、东菊、东茂
杨仲洪,同禄室人竹氏,所生二子:秀兰、秀莲
第 二 十 一 世
杨东莲,周敬王八年己丑岁(前512)四月初八日酉时诞生。赠袭父爵。享年七十七岁。周考王六年丙午岁(前435)十二月二十日卯时逝世。谥英武。葬于江西九龙潭九龙岭,鸦形,亥山巳向。
绍 氏,周敬王十八年己亥岁(前502)八月初八日丑时诞生。赠慈德夫人。享年七十三岁。周考王十二年壬子岁(前429)四月初四日酉时逝世。葬同夫山。
东 莲,同禄室人绍氏,所生一子:定悼
第 二 十 二 世
杨定悼,字叔向,周贞定王十四年丙戌岁(前455)正月初二日午时诞生。赠袭父爵。享年六十八岁。在晋国内乱中,连同十四个儿子被强晋所杀,时为周安王十五年甲午岁(前387)十二月二十四日酉时。谥清勤。葬于山东乐陵县城南门外,牛形,丑山未向。
公孙氏,周贞定王廿八年庚子岁(前441)三月初三日子时诞生。赠清勤夫人。在晋国内乱中,公孙氏及其十三子伯侨幸被家人古逢吉搭救,投靠晋国贤士大夫习。为掩护母子俩,公孙氏与习拜为兄妹,习称伯侨为外甥;伯侨改名为文实。大夫习畏惧晋国六卿的强盛,让公孙氏母子归附周。享年九十三岁。周显王廿一年癸酉岁(前348)四月初六日丑时逝世。葬于江西九龙山九龙岭,海螺形,丑山未向。定悼,同禄室人公孙氏,所生十五子,存十三子伯侨,其余为晋所杀。
第 二 十 三 世
杨伯侨,字文实,周安王五年甲申岁(前397)七月十五时午时诞生。传说伯侨生时,两手合而不开,百日之后,两手忽开,左手纹有“木”字,右手纹有“易”字,乃合为“杨”也。母子归周,周王念及杨氏历代功勋,敕命仍封于杨,承继乃祖爵位,为杨侯太祖,赠名硕公。所以谱书有以伯侨为杨姓始祖的。享年八十二岁。周慎靓(jìng)王六年丙午岁(前315)十二月十四日酉时逝世。谥贤敬。葬于古岗,人形,丑山未向。
于氏,周安王十四年癸巳岁(前388)八月廿五时丑时诞生。封敬贤夫人。享年七十二岁。周慎靓王五年乙巳岁(前316)十月十四日卯时逝世。葬同夫山。
伯侨,同禄室人于氏,所生三子:志逊、志近、志述
第 二 十 四 世
杨志逊,字子谦,周显王十一年癸亥岁(前358)六月初二日申时诞生。敕封左卫将军,袭侯爵。享年八十八岁。周赧(nǎn)王五十五年辛丑岁(前270)十二月三十日申时逝世。葬于古岗,人形,丑山未向。
姜氏,周显王十四年丙寅岁(前355)三月十八日申时诞生。享年五十八岁。周赧王十七年癸亥岁(前298)十月二十日卯时逝世。葬于古龙潭,猫儿洗面形,甲山庚向。
曾氏,(继妣)周显王十六年戊辰岁(前353)十一月二十日申时诞生。享年五十五岁。周赧王廿一年丁卯岁(前294)四月初八日酉时逝世。葬同夫山。
志逊,同禄室人姜、曾氏,曾氏所生一子:章
杨志近,字子恭,为邑宰。同禄室人夏氏,所生三子:德斐、佩德、佩绅
杨志述,字子选,为令尹。同禄室人李氏,所生二子:斐文、斐章
第 二 十 五 世
杨 章,字道斐,生当战国时期,居于华阴,后迁往北京顺天府大兴县。与其父相继为周显王、慎靓王左右将军。章,同禄室人姜氏,所生三子:款、凝、朗
第 二 十 六 世
杨款,字宏哲,周赧王四十八年甲午岁(前267)七月初十日辰时诞生。封秦国上卿。享年七十三岁。汉惠帝元年丁未岁(前194)二月初二日亥时逝世。葬于山东□□南门外,蛇形,乾山巽向。
曾氏,周赧王五十年丙申岁(前265)十月初二日子时诞生。封敬德夫人。享年七十一岁。汉惠帝元年丁未岁(前194)正月初二日亥时逝世。葬于山东湖塘,牛形,申山寅向。
款,同禄室人曾氏,所生四子:显、硕、顾、顺
杨凝,字宏志,为韩襄王将。守修武,子孙因居河内。
凝,同禄室人文氏,所生一子:灏(hào)
杨朗,字宏颖,为秦将。封临晋侯,子孙因居凤翔。
朗,同禄室人宗氏,所生二子:题、顺
第 二 十 七 世
杨硕,字佳青(一曰太初)秦始皇帝三年丁巳岁(前244)三月初三日申时诞生。始皇帝征召不赴,隐居华阴。汉高祖刘邦攻下咸阳,驻军坝上时,聘请他从军征伐,官封太史。享年六十八岁。汉文帝四年乙丑岁(前176)十二月初二日巳时逝世。葬于江西九龙山,仙人献掌形,丙山壬向。
胡氏,秦始皇帝八年壬戌岁(前239)四月初八日酉时诞生。封太史夫人。享年七十四岁。汉文帝十五年丙子岁(前165)二月二十日卯时逝世。葬于江西□□南门外,葫芦形,申山寅向。
硕,同禄室人胡氏,所生八子:晏、奋、彪、倏、熊、喜、鹯(zhān)、魋(tuí)
杨顾,字佳郁,同禄室人荣氏,所生四子:谨修、慎修、
重修、缙修
杨顺,字佳隆,同禄室人□氏,所生六子:缙贵、缙仰、
缙任、缙授,五、六失考。
第 二 十 八 世
杨喜,字德嘉,号初罗,汉王(高帝)二年(前205)以郎中骑从起杜,后从灌婴共斩项羽,正月己酉(前202)封赤泉侯。汉文帝十一年壬申岁(前169)逝世。谥严威。葬于江西大塘,鹅形,乾山巽向。
陈氏,汉文帝十一年壬申岁(前169)逝世。葬同夫山。
喜,同禄室人陈氏,所生二子:敷、致
第 二 十 九 世
杨敷,字伯宣,汉文帝十二年癸酉岁(前168)袭侯爵。汉景帝三年丁亥岁(前154)逝世。谥忠定。葬于江西大塘,鹅形,乾山巽向。
陈氏,蔡氏,葬同夫山,陈氏之右为蔡氏。
敷,同禄室人蔡氏,所生三子:哲、胤(yìn)、衡
杨致,字伯□,子嗣徒居江南。
第 三 十 世
杨胤,字嗣宗、又名无害,汉景帝四年戊子岁(前153)袭侯爵。元光二年(前133)获罪,免。享年六十四岁。谥忠贤。葬于洋坡河岗后,牛形,未山丑向。
李氏,谥忠贤夫人。享年七十四岁。葬同夫山。
胤,同禄室人李氏,所生四子:敞、昌、伟、泰
杨哲,字嗣祖,同禄室人李氏,所生一子:挺秀,徙江南。
杨衡,字嗣德,同禄室人丁氏,所生五子,均徙江南。
第 三 十 一 世
杨敞,字子明,初为大将军霍光部属,光甚爱之。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二月乙丑,由大司农迁御史大夫。元凤六年拜为丞相,封安平侯。元平元年(前74)四月昭帝崩。继位的昌邑王*乱无道,二十七日后,敞公、霍光等将他废黜,拥立汉宣帝。是年八月己巳日逝世。谥敬。葬于石子岭,虎形,甲山庚向。
司马氏,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之女。霍光等共谋废黜昌邑王时,派大司农田延年报知敞公,公惊,甚犹豫。夫人由东厢房出,对公曰:“此国之大事,今已议定,来报君侯,君侯犹豫不决,先事诛。”公于是毅然决定遵从大将军,共同废黜了昌邑王。(见于《汉书》)
敞,同禄室人司马氏,所生五子:忠、诚、君、皇、恽
杨昌,字子朝,同禄室人黑氏,所生三子,移居江浙。
杨伟,字子朔,同禄室人鲍氏,所生二子:羡良、羡善
杨泰,字子联,同禄室人蔺氏,所生四子:岗诚、岗良、岗中、岗喜
第 三 十 二 世
杨恽,字孟荩,号子幼,为司马迁之外甥。习《太史公书》,好史学。汉宣帝时任左曹,上书告发霍禹(霍光之子)谋反,元康元年(前65)八月乙丑日受封平通侯,升中郎将。神爵元年(前61)为诸吏光禄勋。轻财好义,为官廉洁无私。恃才傲物,“性刻害,好发人阴伏”,因事牵连,于五凤二年(前56)以“诽谤政治”被免官夺爵,废为庶人。“既失爵位,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后因在《报孙会宗书》中抒发愤懑,得罪汉宣王,五凤四年丁卯岁(前54)遭腰斩。其《报孙会宗书》有云:“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爵为平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子孙为避仇,曾改姓“恽”。
恽,同禄室人蔺氏,所生五子:谭、论、讷、征(zhēng)、奇
杨忠,字孟兰,承袭安平侯,同禄室人淳于氏,所生二子:见锡、见利
杨诚,字孟艾,同禄室人关氏,所生一子:见龙
杨君,字孟莲,同禄室人□氏,所生三子:鹤皋、雁皋、鹏皋
杨皇,字孟茂,同禄室人褚氏,所生六子:见田、在田、余失考。
第 三 十 三 世
杨谭,字献美,亦忠公嗣子。汉宣帝元康三年(前64)袭侯爵。五凤四年(前54)因恽故,坐为典属国。享年七十四岁。葬于山东富足坪,艮山坤向。
石氏,封忠献夫人。享年七十二岁。葬同夫山。
谭,同禄室人石氏,所生二子:宝、并(字惟美)
杨论,字献义,同禄室人上官氏,所生七子:来聘、来凤、来仪、余失考。
杨讷,字献□,同禄室人晏氏,所生三子:敬业、裕业、全业
杨征,字献羔,同禄室人邱氏,所生一子:百来
杨奇,字献熙,同禄室人酉储氏,所生四子:学业、
学文、学儒、学士
第 三 十 四 世
杨宝,字惟善、又作惟渊,习《欧阳尚书》。汉哀帝、平帝时(前6~8)隐居教授。居摄二年(7),与龚胜等被王莽征召,遁逃不知所处。光武帝高其节。建武中(25~57)公车特征,因年老多病,不能应征。享年七十八岁。逝世于家中。葬于华阴朱家山,龙形,丙山壬向。
据《续齐谐记》记载,宝公九岁时在华山北面救回一被鸱鸮(chīxiāo)搏击的黄雀,放巾箱中,专用黄花喂养一百多天,毛羽长成才飞去。当夜,宝公梦中见一黄衣童子前来,一拜再拜,说:“我是西天王母的使者,前往东海蓬莱,途中为鸱鸮所搏,君仁爱拯救,实感成济。”于是取出四枚白环送宝公,说:“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公,当如此环矣。”
王氏,享年八十九岁。封清廉夫人。葬于江西湖口县桂良村,未山丑向。
宝,同禄室人王氏,所生三子:霖、震、霆
第 三 十 五 世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从小好学,曾从太常桓郁学《欧阳尚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当时学界誉之为“关西孔子杨伯起。”长期隐居于今之河南湖城县,教授二十多年而不答州郡礼命,众人谓之晚暮。五十岁才开始做州郡长官,授司徒,出任荆州刺史,东莱、涿郡太守。震公赴东莱(今山东掖(yè)县)上任途经昌邑,夜间,昌邑县令王密(震公以前在荆州举荐提拔的茂才)怀揣黄金十斤,前来赠给震公。震公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公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十分惭愧地走了。震公廉诫 “四知”,即我杨姓为官从政,清白传家的玉律,“四知堂”亦由此而来。
汉安帝元初四年(117)征入为太仆、太常,永宁元年(120)为司徒,延光二年(123)拜为太尉。震公为官二十多年,公正廉明,不受私谒,子孙粗茶淡饭,外出步行,艰苦朴素。故旧长者劝他为儿孙置办产业,他却不肯,并且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他屡屡忠言直谏,上书皇帝,指陈朝政得失,痛恨奸佞(nìng)当权。延光三年(124),为中常侍樊丰等共谮(zèn)谋害,诬以不轨,解职遣归本郡。行至京城(洛阳)西门外几阳亭,震公慷慨地对孩子和家人们说:“死者土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bì)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归冢(zhǒng)次,勿设祭祠。”于是饮鸩(zhèn,毒酒)而亡。时年七十余。弘农太守移良承樊丰等旨意,派人在陕县截留震公灵柩,暴棺于道旁;把他的儿子们贬为邮差,百姓无不为之落泪。
一年后,顺帝即位,樊丰等被诛,震公冤方得昭雪。皇上降昭,升二子为郎,赠钱百万,以礼改葬。葬前十多天,有大鸟高丈余,飞来停在震公灵前,不停地抬首低头,凄厉悲鸣,泪下沾地,葬毕才飞去。汉顺帝感动不已,下诏祭奠。初葬于华阴潼亭,墓在今陕西潼关西大道之北,立有碑,墓前尚有当时人们立的石鸟像。后来改葬四川成都府西门外,黄龙出洞形,辰山戌向。
邴(bǐng)氏,享年七十六岁。封清德夫人。葬同夫山。
震,同禄室人王氏,所生三子:牧、里、让,邴氏,所生二子:秉、奉
杨霖,字文起,又名时,同禄室人牧氏,所生四子:聪、睿(ruì)、智、毅。徙成都。
杨霆,字永朗,又名衡、霜,同禄室人殷氏,所生三子:甘、泽、云。徙万县。
第 三 十 六 世
杨秉,字叔节,震公中子,汉和帝永元三年辛卯岁(91)诞生。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博通书传,常隐居教授。年四十余,乃应司空征召,拜待御史,频出为豫、荆、徐、兖(yǎn)四州刺史,迁任城相。居官清白,有其父之风。史称“自为刺史,二千石(dàn)计日受奉,余禄不入私门。”有故旧部下以百万钱相送,他闭门不受。
桓帝即位(147),秉公以明《尚书》征入侍讲,拜太中大夫、左中郎将,迁侍中、尚书。元嘉二年(152)拜太仆,迁太常。延熹五年(162)冬拜太尉。那时宦官专权,奸佞当道,竟相贪脏枉法,荒*无度,朝野嗟怨。秉公上言规谏,整肃朝纲,举发不法太守、刺史等五十余人,或死或免,皆受重罚,天下肃然。秉公天生不饮酒。夫人早丧而不复娶,所在以淳白称。他曾从容地对人说:“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汉桓帝延熹八年(165)逝世,享年七十四岁。赐茔陪陵。
秉,同禄室人□氏,所生子:赐
杨牧,字孟信,震公长子,富波侯,荆州刺史。生二子:统、馥(fù)
杨奉,字季叔,震公少子,车骑将军。同禄室人邴氏,所生
一子:敷,又名敬
第 三 十 七 世
杨赐,字伯献,少传家学,笃(dǔ)志博闻。常退居隐约,教授门徒,不答州郡礼命。后大将军梁冀征召为幕僚,非其好也。公车征不至,连辞三公之命。后以司空高第,再迁侍中、越骑校尉。汉建宁初(168),灵帝当受学,三公举赐,乃侍讲《尚书》于华光殿。迁少府、光绿勋。光和五年(182)拜太尉,封临晋侯。有祖父廉洁之风,屡上言请抑宦官之势,削权臣之权。中平二年(185)九月逝世。皇上为他戴孝,三天不临朝,策曰:“故司空临晋侯赐,华岳所挺,九德纯备,三叶宰相,辅国以忠。朕昔初载,授道帷幄,遂阶成勋,以陟(zhì)大猷。师范之功,昭于内外;庶官之务,劳亦勤止。七在卿校,殊位特进(特进,位在三公之下);五登衮职,弭(mǐ,平息)难乂(yì,治理)宁。虽受茅土,未答爵勋,哲人其萎,将谁谘度!朕甚惧焉。礼设殊等,物有服章。今使左中郎将郭仪持节追位特进,赠司空骠骑将军印绶。”谥文烈侯。葬于旧(祖)茔。
赐,同禄室人□氏,生子:彪
你好!
你家祖籍应该是蓝氏,不是上清河村,应该是黄陂王家河镇清河村。
至于你说的辈分,也和当地的不一样,应该是后面传谬了。
黄陂蓝氏字辈:“廷凤锡祥春芝毓秀宾洪唤彩
自古兰(兰)氏与蓝(蓝)氏为两大姓氏,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行简化汉字兰简化为兰,蓝简化为蓝,但是多数人误以为蓝简化兰,以至于实行户籍身份制度时,把本为蓝姓的人上户口时写成了兰。以至于现在多数人认为兰氏与蓝氏是一个姓氏!
兰姓
兰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三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君主为郑穆公姬兰。在周宣王执政时期,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郑国传至周襄王姬郑二十五年(郑穆公姬子兰元年,公元前627年),郑桓公的孙子姬子兰即位。传说,郑穆公之母在生他时,梦见天使手执一株兰草,异常恭敬地赠予她,其时幽香扑鼻,醒来似乎余味无穷,不久即产下一子,遂将其取名为“兰”。姬子兰在位二十二年,逝世后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其支庶子孙中有的以王父之名为姓氏者,称兰氏,世代相传至今,文字简化改革之后,兰氏简笔为兰氏,史称兰氏(兰氏)正宗。
兰氏族人大多尊奉郑穆公姬子兰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楚庄王之幼子芈兰(熊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楚庄王芈旅(熊侣,在位)敕封他的小儿子芈兰(熊兰)为上官邑(今河南滑县)大夫,在芈兰的后代子孙中,有以先祖所封邑名为姓氏者,称上官氏;亦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兰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食采于兰邑(今山东枣庄),其后裔子孙中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兰氏。
第四个渊源
源于匈奴族,出自古匈奴族休屠部乌洛兰氏、拔列兰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匈奴族休屠部的凉州乌洛兰氏、拔列兰氏,在南北朝时,归附于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乌洛兰氏、拔列兰氏两氏族被改汉姓为兰氏、石氏。
第五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拓跋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后:
①鲜卑族拓跋部中的是兰氏,亦称是连氏,后多改为改兰氏、连氏。
②拓跋部嗢石兰氏,亦称乌石兰氏,后多改为兰氏、石氏。
③拓跋部乌洛兰氏,后改为兰氏。
④拓跋部仆兰氏,亦称普兰氏、蒲兰氏,后多改为仆氏、普氏、蒲氏,亦有改为兰氏者。
第六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独孤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初期,鲜卑族独孤部为北魏初期核心的八大家族之一,亦是构成北魏王朝的三十六部之一,除了部分族人仍为独孤氏外,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以前即有改为汉字单姓者,为兰氏、卜氏。
第七个渊源
源于羌族,出自古羌族白兰氏部落,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改姓为氏。古羌族白兰氏,是在历史上开发青海的少数民族姓氏之一。后在南北朝时期大举迁徙于中国西南地区,在云南、贵州地区为古兰若人,其族后逐渐演进为彝族,其中即有以原部落称谓为汉姓兰氏者;在广西地区的族人逐渐演化为壮族,其中亦有以原部落称谓为汉姓兰氏者。
第八个渊源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额哲氏,满语为Eje Hala,汉义为“骟牛”,世居兰河山,后有以居地名称取谐音汉姓为兰氏、哲氏者。
②满族辉罗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会兰氏”,以姓为氏,满语为Huilo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乌拉(今吉林吉林)、松花江沿岸,后冠汉姓为兰氏、辉氏、何氏等。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拉库勒氏,亦称喇库勒氏、兰库拉氏,满语为Lakule Hala,世居木楞扎喇(今黑龙江牡丹江穆棱林区),后冠汉姓为兰氏、郎氏。
第九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扎赖氏,亦称札答兰氏、札只剌氏、茶赤剌氏,是成吉思汗的劲敌札木合的后裔,世居锡喇塔拉。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alai Hala。其族人中后有冠汉姓为兰氏者。
②蒙古族乌兰氏,汉义为“红色”,世居呼伦贝尔、黑龙江。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 Hala。其族人中后有冠汉姓为兰氏、洪氏者。
第十个渊源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必喇氏,亦称别兰氏、毕力扬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必兰氏”,世居和悠、长白山、黑龙江、乌苏里江口等地区。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ira Hala,汉义“河川”。后冠多汉姓为兰氏、杨氏等。据史籍《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达斡尔族瓦兰氏,亦称瓦然氏,为托莫氏的一个分支。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lan Hala,汉义为“巧妙”。后冠多汉姓为兰氏、乔氏等。
第十一个渊源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文献《回族人物志·元》中记载,回族中的兰氏,源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谙都刺,字瑞芝,生于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祖父阿思兰,元朝初七随从大将军阿术征伐南宋,转战于河南江北各地,因功官至冀宁路(今山西太原)达鲁花赤(县令)。子孙因其名兰,遂以兰为氏。
回族姓氏中虽有音同字不同的“同源异姓”现象,但回族兰氏与蓝氏却不同源,不可混同!
第十二个渊源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瑶族、畲族、苗族、傣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兰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兰氏,世代相传至今。
姬兰。即郑穆公。公元前八零六年,周宣王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下传至公元前六二七年,郑穆公即位。传说穆公之母生穆公时,梦见天使手执一株兰草,异常恭敬的赠予她,其时幽香扑鼻,醒来似乎余味无穷,不久产下一子,遂将其子取名为兰。姬兰在位二十二年,死后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其支庶有的以王父之名为氏,称兰姓。他们尊姬兰为其得姓始祖。
蓝姓
蓝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60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2%。
源流
来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昌奇,属于帝王赐姓为氏。蓝氏祖先为炎帝神农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据《蓝氏族谱》记载,蓝氏的受姓始祖是昌奇,“昌奇为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生于帝榆罔二十二年(公元前2738年待考),临诞时有熊国君贡秀蓝一株,帝甚喜,因赐姓曰“秀蓝”,赐名曰昌奇,后任为火旺,分封于汝南,遂以此地名为郡,后子姓蕃衍,遍处雍、青、徐、荆、益、冀、幽诸州,布甲天下,今之蓝氏皆公遗裔”,汝南堂名即源于此。该支蓝氏一族,自族谱记载至今已经传有一百五十三世之多,可谓泱泱大族矣。
据历史文献《蓝氏族谱》记载,蓝氏传至十代蓝善,助夏禹治水,因功授以“牧”都安邑,遂住安邑(今山西安姨),嗣后,蓝氏子孙又徙迁陕西,隐居长安、甘肃陇西、湖广荆州、上元(今江苏南京朱紫坊)等地。蓝氏族人大多尊奉昌奇为蓝氏的始祖。
来源二
源于嬴姓,出自远古贤者伯益之后裔秦子向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战国中期的周显王姬扁二年(魏惠王魏罃三年,公元前367年),秦献公嬴连(嬴师隰)为了向东发展,在蒲、蓝(今陕西蓝田)等地设县,逼迫魏国边境。
在秦子向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蓝氏正宗。
来源三
源于嬴姓,出自战国时期中山国大夫诸君,属于以封邑地名称为氏。诸君,为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宰相,因封地在蓝(今河北迁安),世称蓝诸君。
在蓝诸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兼称为姓氏者,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来源四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后期楚国大夫亹,属于以居邑地名称为氏。春秋后期,楚国有个大夫叫亹,因出任蓝县令尹(今湖北荆门),因此后世称其为蓝尹亹。
在蓝尹亹的后代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兼称为姓氏者,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来源五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认祖归宗—中国百家姓寻根》记载:回族蓝氏是“由伊斯兰人名(来自阿拉伯语),借用发音相近的汉字姓。入关后便采用了单字汉姓蓝氏。回族中的蓝氏,因明洪武年间“蓝狱”(蓝玉及家族遇害)之祸,其资料相当匮乏。在历史文献中,蓝氏又往往被误记为“兰”姓。如蓝楚芳,在史籍《太和正音谱》中为“蓝”,而在史籍《录鬼薄续编》中则为“兰”,在史籍《西域文化名人志》中又说:“兰楚芳,又作蓝楚芳”。
明朝的大将蓝玉,官方资料均为“蓝”,民间则简笔记为“兰”。[1]
来源六
源于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畲族的篮氏来源于畲族的创世传说:“蓝氏始祖昌奇,是神农氏第十世孙帝榆罔之子,也就是神农氏第十一世孙也”,认为昌奇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基本上是所有的畲族蓝氏族谱中都认同的说法,并以昌奇为畲族的先祖。另外,远古时期盘瓠的次男蓝光辉,受封护国侯,居处汝南郡,亦为畲族蓝氏始祖。宋、元两朝之后,一部分或者是为了躲避汉族统治者的残酷屠杀,或者是出于对汉族文化的崇敬,总之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族称。
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百年,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福建省的漳浦、龙海、上杭一带,广东省的大埔、饶平等地区,许多蓝氏族人方一致恢复为畲族的民族属性,总人口竟然多达数万之众。
龙首师仗志按盘匏王生于帝喾高辛四十五年五月初五,为盘、蓝、雷三姓之祖。至“帝尧陶唐氏”廿一年六月初七日盘匏王奉旨游山伏猎,,至廿二年正月十四,因山羊角所伤,登树岔遂殁,年三十九岁。十七日将尸而归。三男一女并盘匏王部下扶尸上朝。帝思功臣,生既非怀,于人始死亦不归于中土乎,命将士将树砍回,召青州范氏匠雕刻盘匏王颜像,名曰:“师杖”,谥“忠勇王”,塑像焚香致祭。帝尧廿四年四月初八日丑时御葬于凤凰山,坐卯向酉。立有石人、石马、石麒麟为记。
妣“瑞娥公主”御衢州府石洋县东门五里莲地形,坐壬向丙。
注:一作“龙头师仗志”。
据福建宁德白岩北山蓝氏族谱
来源七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蓝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蓝人,亦称褴人、滥人,是商末周初的周族王室内宫设置的一种官位,主要职责就是排解君王的忧虑和精神紧张,实际上类似今天的相声演员,具有精神医生的职责。因其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服,所以称褴人、或滥人。在史籍《大戴礼》中记载:“蓝人,文王官人,蓝之以乐,以观其不宁。”
在蓝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蓝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蓝氏。
来源八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布雅穆齐氏,亦称布雅齐氏,满语为Buyamuci Hala,世居噶哈里、黑龙江沿岸。后多冠汉姓为阎氏、蓝氏等。其蓝氏鼻祖为布雅穆齐·富尔赛,满洲镶黄旗人,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担任蓝翎长,就是前锋校尉的助手,由骁勇善战的勇士充任,平时负责管理日常旗务的副排级,每甲一人,在满洲八旗中,每旗约有十一位蓝翎长,正九品官秩。布雅穆齐·富尔赛后来累官至甘肃提督、西宁镇总兵。在布雅穆齐·富尔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首任官职“蓝翎长”为姓氏者,汉化为单姓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⑵满族丛尼勒氏,满语为Congnile Hala,据史籍《长白山先民传》记载,满族姓氏,世居地待考,所冠汉姓有蓝氏。其蓝氏鼻祖为丛尼勒·德恒,满洲镶黄旗人,原为吉林驻防,后在清咸丰三年从征镇压太平天国有功,特赏蓝翎。在丛尼勒·德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受赐“蓝翎”为姓氏者,汉化为单姓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⑶满族德敦氏,满语为Dedun Hala,满语“站”,世居黑龙江两岸,后多冠汉姓为杜氏、邓氏、蓝氏等。其蓝氏鼻祖为德敦·明庆,满洲正白旗人,原在黑龙江驻防,清道光八年晋升为蓝翎侍卫,后累官至正白旗都统。在德敦·明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荣耀的“蓝翎侍卫”为姓氏者,汉化为单姓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昌奇公:昌奇公为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临诞时有熊国君贡秀蓝一株,帝甚喜,因赐姓曰蓝,赐名曰昌奇,后分封于汝南,遂以此地名为郡,后子姓蕃衍,遍处雍、青、徐、荆、益、冀、幽,布甲天下,今之蓝姓皆公遗裔”,汝南堂名源此。另外,蓝氏是神农氏医术和农业技术的继承者。
呼[呼、嘑,读音作hū(ㄏㄨ)]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古代匈奴族呼衍儿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匈奴四族呼衍氏,入中国改为呼延氏”。在史籍《汉书》中也提及“匈奴四族有呼延氏。”
古代匈奴族呼衍部落以部落名称为姓氏,称呼衍儿氏,为古代匈奴族四大贵族姓氏呼延儿氏、卜氏、兰氏、乔氏之一。从东汉末期及魏、晋、南北朝、唐、宋朝时期逐渐迁入中原后,随汉族习惯,改为汉字复姓呼延氏。
后匈奴呼延氏族人因避封建王朝之祸难,逃迁到陕西地区(一说逃往北国投亲避难),省文简化为单姓呼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古代鲜卑族呼衍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汉书》的记载,呼延为古代鲜卑族姓氏之一,按唐朝学者颜师古的注释,即今天所称的呼延氏。后鲜卑呼延氏族人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呼氏者。
呼延氏有部分族人融于 民族,故 中亦有呼氏,主要分布在宁夏 自治区。
第三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古代女真族呼伦觉罗部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呼伦觉罗氏,满语为Hulegiolo Hala。呼伦,满语为“十小斗粮”之意,是善于务农的觉罗。世居黑龙江、叶赫(今吉林梨树)、辉发(今吉林辉南)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呼氏、赵氏。
②满族瑚呼氏,满语为Huhu Hala,瑚呼满语为“酒麴”之意,世居虎尔哈乌拉(今黑龙江牡丹江),后改汉字单姓为呼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出自古代达斡尔族达呼哩部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
苏州阊门是什么地方?为何好多人的家谱都写着从阊门迁出?
本文2023-11-23 03:51:0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3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