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笑儒的介绍
阎笑儒(1913-1984),男,相声演员,天津人。本名阎鸿斌,绰号“阎麻子”。早年曾拜宋玉清为师,并不断得到相声前辈李少卿的指点,后演出于天津各相声场地。25岁时曾到唐山、山海关一带演出,并在山海关拜马三立为师,回津后演出于南市连兴茶社,与尹寿山合作,二人合作数十年,是著名的火档。
相声是中华传统曲艺的重要组成之一,以说、学、逗、唱的完美结合来 娱乐 大众,一直深受观众喜爱。
同时,与其它一些曲艺门类稍有不同的是,相声十分注重师承关系,一个优秀的相声演员如果没有正式的师承,是很难被同行承认的,顶多只能算是个业余相声爱好者,而想要专门吃这碗饭,就必须要有一个正式的师承才行,这是相声门内独有的规矩。
马三立作为我国近现代相声泰斗,其正式拜门的弟子就多达十位,而且个个都是相声界里出类拔萃之人,他们的徒子徒孙也都活跃在当下的相声舞台上。
但有意思的是,这十位弟子似乎都是带艺拜师的,也称拜门,意思就是,名义上拜在马三立门下为徒,与马三立有着师徒名分,但大多都不是自幼跟随在马三立身边学习相声的,而真正得到马三立亲传的马氏相声传人却并不是他的徒弟。
那么,这十位马三立弟子都有谁,真正得到他的相声亲传的又是谁呢?
闫笑儒闫笑儒本名阎宏斌,是马三立的首徒,也是我国解放初期的相声名家,他年纪比马三立还要大上一岁,拜师时25,马三立当时年仅24岁,而闫笑儒之前又是学过相声的,但由于他此前所跟随过的三位老师都不是相声门里的人,在相声界闫笑儒没有被同行承认的师承关系。
所以作为他的好友,又是他所敬重的相声界青年才俊,马三立就做了他的老师,二人正式确立了师承关系。闫笑儒的相声风格跟马三立有很大不同,或许马三立也教过他一些相声领域的专业知识,但他拜师马三立大多还是因为需要一个正式的师承名分以及对这位好友的敬重。
班德贵
班德贵是马三立的第二个徒弟,比马三立小六岁。他起初是拜在张杰尧门下,与马三立属于平辈,但由于他想在天津从艺,其师承关系又不属于津派相声,所以与天津的很多相声同行合不来,于是改投马三立门下,这样在天津从艺也就受到了同行业的认可。
不过话说回来,班德贵也不完全是名义上拜在马三立门下的,例如他曾经就与马三立的侄子马敬伯合作了马氏相声的代表作《夸住宅》,从中也不难看出他从师傅身上还是学到过一些本事的。
连笑昆连笑昆是马三立的三弟子,他的父亲连秀泉也是位相声艺人,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活跃在相声舞台的陕西相声名家苗阜就是连秀泉的曾徒孙。
虽然连笑昆的父亲就是说相声的,但他却不能拜自己父亲为师,这也是相声门里的规矩,父子不能做师徒,所以连笑昆拜在了马三立门下。既然自己父亲就是相声艺人,连笑昆自然是从小耳读目染,最后带艺拜师的。在解放后,他去了兰州,成为兰州相声的奠基人之一,并在西北地区将相声艺术开枝散叶。
常宝华常家相声在京津地区乃至全国可谓名头不小,为百年相声世家,也是与马家、侯家齐名的中国三大相声世家之一。第一代常氏相声创始人常连安先生靠着路边练摊儿建立了启明茶社,以茶馆相声的方式让世人了解了相声的魅力,同时也成为常家百年相声的奠基者。
当然,常宝华拜师马三立的时候也已经21岁了,9岁开始在茶馆熏相声的他,该学的也学得差不多了,所以也是属于带艺拜师,之所以拜马三立为师,还是因为尊崇相声门内的规矩,师承上不能父子相传,同时还是因为常家和马家的关系十分要好,常宝华拜师马三立也有着亲上加亲的意思。
继常宝华之后,常家相声第三代中出类拔萃的还有常贵田、常贵德等人,而直至今天,已经传到了第四代,常家相声依然后续后人,活跃在荧幕上的常远、杨凯就是其杰出代表,可见,常家百年相声世家的名头绝非浪得虚名。
高笑林,尹笑声
高笑林是连兴茶社掌穴人高桂清的儿子,尹笑声的父亲尹寿山是高桂清的同门师弟,二人都是相声世家出身,也都拜在了马三立门下,他俩的父亲与马三立也算是同一支儿的,所以他们二人在父辈们的介绍下分别称为马三立的第五和第六位弟子。其中,高笑林在解放后去了安徽发展,成为相声艺术进入安徽的奠基人。
于宝林,常宝丰
于宝林起初跟随张振圻学习相声,也是后来改投马三立为师的,而常宝丰是常宝华的亲弟弟,与常宝华一样都拜在了马三立门下,所以这两位也都是“拜门弟子”由于家学原因都属于带艺拜师的。
姜宝林,李文华姜宝林和李文华是马三立的最后两个弟子,姜宝林曾经拜过好几位老师,因为跟师傅关系破裂最后拜在了马三立门下,虽然是“拜门”,但马三立也是教过他一些真本事的,从他的相声风格中就不难看出马派相声的风格。
而李文华算是马三立弟子中又一个较为出类拔萃的名家,早在1981年时,李文华就曾慕名来投,当时马三立也已经应允了收下这位弟子,但由于种种原因,二人的师徒仪式一直没有举办,李文华也始终没有确立正式的师承名分。
直到2008年马三立已经逝世之后,李文华才在马三立之子,少马爷马志明的见证下正式举行了拜师仪式,与马三立确立了师承关系。
当时有人说,马志明这是代父收徒,是不对的,相声门里没有这规矩。但少马爷回复说道: “我并非是代表我父亲收徒,我只是作为一个见证人,证明我父亲和李文华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有了这层师徒关系,现在只是补上一个正式的拜师仪式罢了。”
而当时,马三立的得意门生常宝华也来到了现场,与少马爷一同作为见证人,承认了李文华是他的同门师弟,这使得李文华名正言顺的入了马三立门下,成为相声泰斗马三立的最后一个徒弟。
“少马爷”马志明
纵观马三立门下的十位弟子,虽然个个出类拔萃,甚至过半都是享誉全国的相声名家,但却尽数都是有过相声功底的“拜门”弟子,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相声泰斗马三立没有真正的传人吗?
也不尽然,之所以马三立的徒弟都是拜门弟子,是因为这些弟子中很多都是世家出身,父亲就是做这个的,拜在马三立门下一方面是为了两家永结友好,另一方面也可以从马三立身上学到他们父亲那里没有的“活儿”,以此增进自己的相声技巧。虽说是带艺拜师,但也并不代表马三立没有教他们东西。
此外,马派相声作为中国相声的主要流派之一,自然是有着亲传弟子的,少马爷马志明就是马派相声如今的杰出代表,也是深得其父马三立亲传的相声名家。只不过,他的师承是马三立的好友朱阔泉,这也就跟常宝华、高笑林等人一样,都是作为世家出身的相声艺人,带艺拜师在父亲好友门下。但是他的相声,却是真正得到了十几年亲传的。
马三立虽然师承周德山,但主要教他能耐的却并不是周蛤蟆,而是他的胞兄马桂元。
马桂元的本事是万人迷李德钖教的,据马老本人回忆,他大哥的相声是最像李德钖的,台下观众笑得死去活来,但马桂元依然面若冰霜,如同雕塑一般屹立在舞台上。
而马桂元对马三立的教学也是非常严格,稍微出点错就开无双,就连马三立演出效果特别好,效果炸粘子,大哥也能把马老暴打一顿,就因为有气口或者节奏不对。
所以说本来天赋不算特别好的马老,在大哥的铁血教育下,也终于开了窍。但可惜的是马桂元年纪轻轻染上毒瘾,三十几岁就驾鹤西去,否则马家还能多一位大师级人物。
所以说马三立本人的风格是比较多样的,既有马桂元的传授,也有周德山的影响,同时还有他自己后天悟出来的东西,所谓的“马氏相声”的内涵其实是非常丰富的。
马三立一生一共有十个弟子,几乎都是拜门的弟子,得到他真传的都不在徒弟名单中,下面给您一一列举。
笑字辈——阎笑儒、连笑昆、高笑林、尹笑声。大徒弟阎笑儒,比马老还大一岁,妥妥的带艺投师,要的就是一个门户,阎笑儒的活主要跟宋玉清、李少卿、以及丁文元的父亲学的,风格跟马三立差别很大,反而有点像焦家门的味道,台风偏火爆。马老也没拿阎笑儒当晚辈,两人出席活动都是马老搀着阎笑儒,跟伺候大哥一样。
连笑昆是连秀泉的儿子,本事都是跟老爹学的,拜马三立也是为了要个体面门户。而且连笑昆擅长的是柳活,而马老刚好瘸了这一门,可见硬要说他是马氏相声估计马老自己都不信。
高笑林是高桂清之子,父子两代都是连兴茶社穴头,穴头儿子自然也不可能跟外人学活了,所以这也是带艺投师的主儿。
尹笑声就不用多介绍了,大名鼎鼎的尹寿山之子,尹笑声的相声风格高仿尹傻爷,田立禾在舞台上也调侃尹笑声是“小傻子”,可见基因的力量有多强大。
其他艺名都不改的拜门徒弟——班德贵、常宝华、常宝丰、于宝林、李文华、姜宝林(?)班德贵就是高峰的师爷,他的活是张杰尧教的,本来有个艺名班松侠,后来因为张杰尧实在跟同行处得太恶劣,弄得班爷也没了饭辙,于是只好跳门拜了马三立,等于从寿字辈降到了宝字辈。
常宝华常宝丰兄弟两个也是纯拜门,家里那么多相声大拿,压根也不用专门跟马老学活,就跟侯耀华拜常宝华一样,纯粹是家族联谊的见证而已。
于宝林身为四大宝林之一,台风倒是有点马老的影子,但也只是有点而已。毕竟他的授业恩师是张振圻,而且于宝林31岁才拜马三立,这时候要教活早就凉透了。
李文华就更没马氏相声的影子了,24K纯捧哏,怎么可能传承一头沉的马三立呢。
姜宝林到底算不算拜了马三立,这里都得打一个巨大的问号。1988年燕春楼的收徒仪式,马老话里话外都是为了损李洁尘,说要收姜宝林感觉就是个添头,不是重头戏,所以姜宝林要传承马三立,那也非常勉强。
实打实的马派传人——马敬伯、马志明、赵心敏、于克志。严格说来,马老在马敬伯身上下的功夫,比马志明还要多。马桂元英年早逝之后,马三立就成了马敬伯的爹,对这个侄儿可谓是无微不至。当时马家经济困难,但马敬伯也绝对是待遇最高的,过年要有一根炮竹,那也是马敬伯的,马志明只能流着哈喇子看。
马敬伯在艺术上最像马老,毕竟言传身教硬喂大的,花的功夫更多,结果自然就更明显。马敬伯使活的节奏和语速,都有年轻时候马老的味道。
而马志明反而有点自己悟出来的风格,语速偏慢,语调偏低,台风沉稳帅气,属于马派中的少马派。其实从马志明喂出来的黄族民身上就能看出端倪,黄族民给马三立或者马敬伯捧哏,感觉两人就不在一个频道,风格只能匹配马志明。
赵心敏被誉为造诣最接近马老的艺人,就连马三立都不得不承认,让马志明多跟赵心敏学习,那才是正宗马氏相声。
于克志卢福来是马志明的摆知徒弟,而两人也是马三立言传亲授教出来的,马氏相声的味儿非常正。
青年一代的马氏传人——郝梦春、马军郝梦春是马六甲的徒弟,但能耐比师父大得多得多,而且也是公认的正根马氏相声传人,毕竟是马志明亲自指导的,能耐错不了。
马军虽然是靳佩良的徒弟,但他的相声路子属于高仿马志明,而且得到了马志明的亲自指导,业内也公认马军就是马氏相声传人。不过他的搭档盛伟台风有点狗,不是黄族民那种纯粹匹配马志明的路子,所以马军既能够传承马氏相声,也能 探索 出自己独有的风格。
另外德云社总教习高峰也是学习马氏相声,只不过高峰属于自己摸索学习,没有得到过马三立或者马志明的亲自指导,属于只学其表不得其里,再加上德云社一帮棒槌粉丝,对于高峰的进步也是限制巨大。但如果真要在德云社找一个马氏传人,高峰也是不二人选。
以上~~~
三爷的口音能学的人挺多的,比如沐洋、赵津生。但是马三爷的表演风格目前没有人能效仿,他的徒弟们不行,就连少马爷也不太像。三爷表演五大特点,一表情冷,他让别人乐的不行,自己表情不变。这点方清平也是个代表。二自嘲,三爷段子里的讽刺包袱,十有八九是拿自己使活。剩下的也是嘲讽第三人称的某个人,直接嘲讽捧哏的情况不多。三语速慢,使活时说话不紧不慢的,就像和听众、捧哏演员聊天似的,先把大家的注意力带偏,等待铺平垫稳之后,突然拿包袱砸大家一个措手不及,全场爆笑。四表演自然,老爷子就算在舞台上装傻,都装的自然,虽然长的丑,但是满脸满身都是戏。肢体语言不做作,即使夸张也不让人感觉违和!五三爷的表演一头沉,捧哏的如果表演经验差一点,不是插话多了影响三爷使活,就是成了摆设在台上听相声,因此自王凤老离世后,三爷再也没找搭档,再登台也是说单口。因此我说马三立就是马三立,目前为止没人真正继承了三爷的衣钵!
个人感觉吧,现在青年相声演员马军,(搭档是盛伟)最有马氏相声的韵味。
马老的众多徒弟拜门的多,真正领悟马氏相声精髓的没有。
马三立的相声只属于他个人,靠自己的悟性,不是跟着学就能学来的主要是连说带演。所以现在没有谁是像他的,没有
正如马季先生说的马三立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人能真正领会他说相声的真谛!
相信喜欢相声的朋友们发现,如今的音韵圈不仅存在,而且还在不断推动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相声,他们非常喜欢这个传统和现代娱乐节目。那么,顶级相声大师是哪一代呢?据了解,此案就是“保”字,在世的相声大师主要有以下几个人:常先生、杨先生、先生等。
第一,师法历代。众所周知,声乐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非常注重传承几代人。以前很多相声演员为了在师傅家门口膜拜,也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继承了哪一代人,特意改了名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改名字的行为,其实是想向别人表明你来自哪里,你的主人是谁,从而扩大自己音韵圈的影响力,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
2第八代相声艺术家是谁?相声行业到了第四代,相声演员最多,精英也很多。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著名的应该是象声八德,也就是德系人物的一代,包括刘的之,周德山等等。在第八代,他们属于明一代,包括于谦、郭德纲、冯巩、李金斗等。之后在这个对立的世界里基本上就出格了,郭师傅招的徒弟其实也只是自己徒弟的排名,不算在这样的辈分安排里。
3资历最高的顶级高手是谁?几年前,属于包子代的老阳先生是音韵学领域的顶尖一代,但他在2013年去世了。现在从明朝开始就没有了世代排名,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有些相声演员可能意识到,几代人的排名似乎对自己的发展没有影响,不如直接拜个好师傅。有些人学习相声可能是为了出名,而有些人学习相声艺术的目的不同。
4相声演员如何捍卫声乐世界?高世代的相声艺人为相声艺术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一点一点地为捍卫相声行业的荣誉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也是大家喜欢相声的原因。但是,很多给我们带来欢笑和欢笑的老相声艺人,基本都进入了老年,有的已经不在人世。当然,社会上也可能有一些相声演员没怎么关注,或者资历比较高。希望他们都好。
如今,随着相声艺术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新的娱乐元素的冲击下,观众的水平变得更加全面。相声艺术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不愉快、缓慢的阶段。幸运的是,郭德纲于谦等人正在努力支持声乐界,希望相声艺术在未来发展得越来越好。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我希望他们能好好保护这种艺术,让大家知道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同时也希望德云社的喜剧演员更加努力,好好加油。作为粉丝,我们会全力支持。
2019年7月14日,相声大师马三立的徒弟任笑海去世,这之后还在世的马三立徒弟就只有姜宝林和常宝丰两位了。
马三立作为马氏相声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一生收徒十七位,这十七位徒弟当中成就斐然闻名全国和业内的至少有十位,而这十位徒弟还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拜师马三立基本上都是拜门儿,真正说是继承马氏相声的几乎没有。
阎笑儒
马三立24岁时收徒25岁的阎笑儒。阎笑儒在此之前的相声主要是跟三个人学的,一个是丁文元的父亲,他是戏团打鼓的艺人。一个是唱时调的艺人宋玉清。一个是李少卿。其中他拜师过宋玉清,但宋不是相声门里的。所以当阎笑儒碰到马三立时一方面是需要师承,另一方面他确实敬仰马家的相声。
拜师后,阎鸿斌就改名阎笑儒了。和他同时拜师的还有张笑勤,张笑非,金笑天等人,不过这些人大多数是弦师,所以日后在相声界没有名气也正常。此外,李洁尘的爱人李玉凤也同时拜了马三立,而保师就是李洁尘,有意思,
阎笑儒的相声风格和马氏相声差别不小,他和尹寿山搭档很多年,相声说的很火爆。他在相声界朋友多名气也不小,据说当年一个月就能挣一个小目标,可惜是1948年。
班德贵
班德贵比马三立小六岁,1920年出生的,他其实最早拜师的是张杰尧,艺名班松侠,他亲哥也是张杰尧徒弟,艺名班松林。1953年他改拜马三立为师,等于自己从寿字辈降成了宝字辈。他收了一个徒弟范振钰也只比自己小七岁。
班德贵降辈改拜马三立一方面可能跟张杰尧有关,毕竟他和很多同行合不来,想在天津从艺最好还是有个在天津叫得响的师父,像朱相臣拜师张寿臣也是这个考虑。另一方面班德贵和马三立都是回族,自然有亲近感。
虽然班德贵也是拜门,但他还是传承了一些马氏相声,比如他曾经和马敬伯一起演出了马氏相声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夸住宅》。
连笑昆
经常有人把连笑昆和连秀泉弄混,其实连秀泉是连笑昆的父亲。连秀泉有一个挺厉害的徒弟叫王本林,王本林则是郑小山师父,郑小山有个徒弟叫苗阜。张寿臣的干儿子王本林也曾跟马三立学过。
连笑昆擅长柳活儿,拿手段子是《铡美案》,他解放后全家去了兰州,成为甘肃相声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兰州收徒艺名中间都带个“雅”字。
常宝华
四蘑菇生于1930年,他在童年时期大哥常宝堃就走红了,常宝华的学艺环境很好,可以从小跟着父亲和哥哥们学。等到他8岁时启明茶社就建立了,常宝华8岁当学徒,9岁上台,一边熏着一边实践,学习条件那是相当好。
1951年常宝华拜师马三立,此时21岁的他该学的基本都学了,所以他拜师也相当于拜门。常宝华的传统相声会七十多段,但他更长于新相声的创作和表演。现在有些人好说他相声艺术不是很高,其实那是分和谁比,和他大哥三哥比似乎差点,但比大多数人还是强不少,尤其他还是属于创作表演都行的相声艺人。
高笑林
有时候也写成高笑临。他是高桂清的儿子,高桂清则是马德禄的徒弟,马德禄周德山退出连兴茶社掌穴之后高桂清曾长期担任这个掌穴人。他水平高心眼好得到同行称赞。
而高笑林作为掌穴人 的儿子从小就是在茶社里熏出来的,1940年14岁的高笑林拜师马三立,父子两代均成为马氏相声传人。
不过,高笑林由于有连兴茶社这个相声大本营可以学习,所以他的相声特点是博采众长,火爆、奔放是他的特点,这点儿倒和孙少林有点儿相似。
高笑林在解放后去了安徽发展,马志明当年也曾投奔过他。在安徽这个地方高笑林深耕几十年将一块相声贫瘠之地发展成为又一个相声重镇,范伟有一次拿金奖的中国相声节就是在合肥举办的。
尹笑声
尹笑声出生于1938年,是尹寿山的儿子,而尹寿山则是马德禄的徒弟,他们父子二人和高桂清父子儿子类似都是两代马氏相声传人。不过尹寿山事实上是跟焦少海学艺的,他是被高桂清代拉为师弟的,结果从宝字辈跳成了寿字辈,这也引起了赵佩茹的不满。
尹寿山后来接班高桂清成为连兴茶社掌穴人,尹笑声从小跟着父亲学艺,七岁就上台演出同时拜师马三立。虽然尹笑声拜师很早,但他的相声风格还是像他父亲尹寿山多一些。
于宝林
于宝林1921年出生于天津,他最早学相声是跟张振圻学的,张振圻师父是李寿增,如果这么下去于宝林就成文字辈老大了,不过他在1952年31岁时拜师马三立,这个怎么看也是个拜门的,在相声门于宝林艺名于笑澜,在评书门他师父马寿岩,艺名于枢江。评书相声两个师父都是寿字辈,倒也不乱。
于宝林大概是马三立徒弟中舞台风格最接近他的一个了,而且和马三立一样,于宝林对于天津相声贡献也很大,除了带动相声重返小剧场之外,他徒弟众多也都成为天津相声界的顶梁柱,比如陈鸣志、邓继增、佟有为和马树春等。
常宝丰
常宝丰1947年出生,他算是宝字辈年纪最小的了。和相声同辈和前辈不一样,常宝丰的相声一部分是家传还有一部分则是科班学习,他和谢天顺王佩元赵伟洲都曾是同学。
1985年常宝丰正式拜师马三立,当天拜师的还有王佩元拜师常宝霆,侯长喜拜师阎笑儒,马三立是收徒同时收徒孙。拜师时已经38岁的常宝丰无疑也是要个名门正派的师承。他不仅是常宝华的弟弟,同时还是他的师弟。
姜宝林
姜宝林1928年出生于天津,他是相声史上师承比较混乱的艺人之一,曾经跟陈子荃、吉坪三等人学艺,这两位前者是寿字辈后者是德字辈,后来姜宝林又跟李洁尘学艺,李洁尘则是宝字辈艺人。由于姜宝林后来和李洁尘关系破裂没正式拜师所以他没有正式师承。
其实笔者在听到1988年天津燕春楼的现场录音之前也质疑姜宝林师承的真实程度,但当听完那段半个小时的录音之后就确信了,姜宝林就是马三立的徒弟,他的师承没有问题。不过他无疑也是一个拜门儿的徒弟。
李文华
李文华1927年出生于北京,早年曾学艺于郭启儒,后来调入中央广播说唱团。李文华和很多解放后从事相声艺术的艺人一样一直没有正式师承。1981年时马三立曾经同意收他为徒,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两人的师承没有正式确立。直到2008年,李文华才在曲艺界和相声界大腕们的见证下正式确定为马三立徒弟。
有报道说马志明代父收徒李文华,这是不对的,相声界没有这么个规矩,马志明在现场也说了他只是做个证明李文华和马三立在八十年代初就确立了师徒关系。常宝华也出席了这个仪式,他认定了李文华的师弟身份,他的承认比马志明更有效。
说了这么多马三立徒弟,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部分徒弟拜师马三立都是拜门而不是真正的学艺,这一方面跟马家名声有关,毕竟能拜少林的话谁拜丐帮啊。另一方面则是跟马三立个人魅力有关,谁不愿意跟一个本事大又好脾气的师父啊。
看起来似乎马三立连个正儿八经的相声传人都没有,也不尽然,比如马三立侄子马敬伯也得到过他的亲身传授,现在德云社高峰也是宗马艺人中比较好的一位了,甚至他连长相都像马家人。而要说最正宗马氏相声的传人真有一位但不是马三立的徒弟,马三爷一生绝学都传给了朱阔泉的徒弟马志明。父子俩在下放农村时天天在一起,马三立每天晚上给马志明说相声说了好几年,那是他一个人的大学,也是相声的最高学府。
前不久过相声大师马三立的徒弟任孝海去世,在任孝海去世以后,还在世的马三立徒弟就只剩下姜宝林和常宝丰两位了,作为马氏相声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马三立先生一共收徒17位,这17位徒弟中,闻名全国的至少有10位,然而它们至少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拜马三立基本上都是拜门儿,真正继承马氏相声的人却仅有一位。
在马三立24岁时,收了阎笑儒,当时的他已经25岁了,在之前,阎笑儒已经有三个相声师傅了,一个是丁文元的父亲,一个是唱调的艺人宋玉清,还有一个是李少卿。其中,他只拜过宋玉清,但宋玉清并不是相声门中的,由于自己十分敬仰马氏相声,所以阎笑儒拜马三立为师,他的相声风格与马氏相声相差很大。
班德贵比马三立小十六岁,其实他最早的师傅是张士尧,1953年改拜马三立为师,相当于自己从寿字辈降成了宝字辈。班德贵降辈分改拜马三立,可能与张士尧有关,毕竟他与很多同行合不来,另一方面班德贵与马三立都是回族,自然有亲近感。 说了这么多马三立的徒弟,可以发现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部分徒弟拜师马三立都是拜门,而不是学艺,这一方面与马家的名声有关,另一方面则与马三立个人魅力有关,谁不愿意跟一个本事大有脾气好的师傅呀。
难道马三立连个正儿八经的相声传人都没有吗?也不尽然,比如马三立的侄子,马敬博曾得到过他的亲身传授,现在德云社高峰也是中马艺人中比较好的一位了,甚至他连长相都比较像马家人。 而最正宗的马氏相声传人,只有一位,那就是马志明,马三爷一生绝学都传给了他。
阎笑儒的介绍
本文2023-11-23 03:48:3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3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