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的儿子都有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3浏览:2收藏

明成祖朱棣的儿子都有谁,第1张

朱棣有四个儿子。

朱棣的儿子有:

1朱高炽:朱高炽是朱棣的大儿子,1378年出生母亲是文皇后徐氏。在朱棣死后朱高炽继承皇位,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也就是明仁宗。

2朱高煦:朱高煦是朱棣的第二个儿子,和朱高炽是同一个母亲,朱高煦最开始被朱棣封为高阳郡王,但是朱高煦不肯去高阳就一直留在南京,想要篡夺太子的位置。在朱高炽死后明宣宗继位朱高煦起兵造反失败最后被贬为庶人。

3朱高燧:朱高燧是朱棣的第三个儿子,和朱高炽还有朱高煦都是一个母亲生的,被朱棣封为赵王。但是最后因为和朱高煦一起造反被捉拿,最后被罢免爵位在宣德六年去世。

4朱高爔:朱高爔是朱棣的第四个儿子,但是在出生的一个月以后就夭折了所以没有被封任何的爵位。

扩展资料:

朱棣的第二个儿子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言行轻佻,太祖朱元璋在世时,便对这个孙儿非常厌恶。在朱棣诸子中,朱元璋最欣赏以儒雅仁爱著称的朱高炽,并亲自立他为燕王世子。

他是正统继承人,名正言顺,而且在朱棣靖难的时候留守北京,以万人之军挡住了建文帝五十万大军的进攻,守住了北京城,也为靖难之役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而且留守后方是以太子名义监国,把后方打理的井井有条,深得朱棣满意。但是朱棣不喜欢他的原因就是这个儿子和自己太不像了,没有自己的勇武。

还有朱高炽由于双腿行动不便,走路时总是跌跌撞撞,个人形象很差,常常让朱棣感觉不满意。对于老二朱高煦,朱棣是非常喜欢的,这个儿子和自己一样勇武好战,简直就是自己的翻版。

但是很不听话,嚣张跋扈不服管教,而且还骄傲自大,让朱棣很是头疼。汉王的封地原本在云南,朱高煦不肯去,嫌那地方偏僻,朱棣又把他封到青州,他又嫌穷。

最后朱棣没辙了,问他到底想去哪,结果朱高煦哪都不想去,就想在南京待着。忙于国事的朱棣也没工夫搭理他,就让他在南京赖了下去。

而且朱高煦软磨硬泡,把皇帝的亲军天策卫要来当了自己的护卫。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当初被封为天策上将,朱高煦出门时就洋洋得意地跟别人夸耀:哎,你看看本王,像不像唐太宗啊。

人人都知道,唐太宗是干掉了自己父兄才当上皇帝的,在朱棣死后,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但是朱高炽的身体不好,在位仅仅十个月后就操劳过度而死,他的长子朱瞻基紧急的从南京赶往北京奔丧,顺便即位。

但是这个时候朱高煦本就不安分的心就又活动了起来,在半道设伏准备杀掉朱瞻基,然后自己登基。但是他没想到的是朱瞻基速度之快,在伏兵还没就位的情况下就赶到了北京,继承了大统。朱高煦失去了这次绝佳的机会。

但是他还是不甘心安心地当一个亲王。宣宗获悉朱高煦造反的消息后,听从大学士杨荣的建议亲征,很快便打到乐安城下。城中军民听闻皇帝亲自来攻,很多人便想着倒戈,将朱高煦抓获后献城投降。

朱高煦刚刚竖起反旗,便发现已经是穷寇末路,为避免落得被出卖的下场,便亲自献城投降。就这样,一场本来会给帝国带来大动荡的叛乱,竟然离奇地收场。有一天朱瞻基去看望这个失败的叔叔时,朱高煦也不知道是哪根筋跳错了,竟然在朱瞻基临走的时候伸脚绊了他一下。

这下朱瞻基大怒,命人用一个铜缸把朱高煦盖住,没想到朱高煦天生神力,只一会功夫便用头将铜缸顶起来,并扔倒在地。

宣宗见状怒不可遏、杀心顿起,便命人将朱高煦锁在铜缸中,然后在周围点燃木炭,最终竟然将叔父活活烤死在铜缸中。

随后,宣宗又下令处死朱高煦的几个儿子,算是彻底消除心腹隐患。朱高煦被杀时,年仅46岁。随后朱高煦的几个儿子也相继被杀。

—朱棣(亲属成员)

这个问题一股地摊文的味道,首先在朱棣称帝之前的普通明朝王爷拥有的兵力远不止八百人,而朱棣更不是一般的亲王。有鉴于历史教训,朱元璋认为大臣是靠不住的,所以需要给自己不能当皇帝的儿子们军队,以防止权臣欺主,拱卫皇室。

所以朱元璋分封的亲王都拥有三支护卫军队,兵力从九千人到五万七千人不等。这是一般的亲王,朱棣为代表的亲王因为还负责北方蒙古人的防御,所以兵力更盛,拥军十余万。等到朱棣造反之后,通过招募新兵,夺取宁王军队,军队大概有二十万左右。加之,朱棣的军队一直在北方同蒙古人作战,相比于朱允炆的军队更加精锐。

同时因为朱元璋将功臣屠戮殆尽,边防战争依靠自己的儿子宗室,所以导致朝廷找不出一个能够和朱棣对阵的统帅。而其他宗室诸王因为对建文帝削藩的反感都中立看热闹,所以朱棣得以反败为胜。

朱棣之所以会胜利,主要还是因为建文帝这一方实行的是以文御武的统治策略。比如说在战争中,由文臣来统领武将,这些文臣大多数只懂纸上谈兵,这在战略战术这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失误。

 

其实在经济以及军队数量质量上,朱棣并不占有优势。因为首先朱棣的封地就在北平附近,可以说势力范围并不大,尽管后期也拉入了其他方势力,在数量上仍然不能和建文帝抗衡。从经济上说,此时北方的经济和自然环境并不稳定。尽管经历过一些休养生息的政策,经济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和建文帝所在的南京,以及富裕的江南地区根本不能比较。这从战争中,燕王朱棣一方时常补给不足,甚至将俘虏放回可以看出。

 

朱棣在军队的质量和数量上,尽管有着一批较为精锐的亲兵,但是为了和南方政府进行抗衡,也夹杂着一些散兵而。为了保证物资的补给,所以在南下进攻时必须沿着大运河前进,这也削弱了朱棣的优势。但正是在这种种不利条件下,建文帝仍然兵败。因为此时明朝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们没有真正能上战场的将领。因为在建文帝之前,他的爷爷朱元璋,曾经但是杀害了一批武将。而著名的蓝玉案,对整个明朝的军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蓝玉案期间一批年轻的武将都受到牵连。蓝玉本人就是太子朱标以及建文帝的忠诚支持者,而这一案件使得在将领问题上明朝存在较大的问题。之后推行的以文御武,更是使得武将晋升受到限制,而文臣又缺乏军事实战的锻炼,他们给出的方案往往是纸上谈兵。

 

所以正是在这诸方条件不利于朱棣的情况下,遇到一个不会打仗的建文帝以及不会打仗的明朝政府,使得劣势下的朱棣也有成功的可能。

自古以来皇宫中就从来不缺乏一些野心勃勃的皇子,他们有着极强的能力。却因为古代皇家定下的准则,使得自己不得不远离权力的中心。而这所谓的准则,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意思就是说如果皇子不是皇后所生的,或者在皇后所生的诸子中又不是长子,那么这个子日后很有可能就不能当皇帝。然而,正如前文说过,古代皇室从不缺乏拥有极强能力的野心家。所以他们往往会打破世俗的枷锁,通过造反来夺得权位。

历史上的一些皇帝,就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皇位。所以他们出师无名,名不正言不顺。而在他们当上了皇帝之后,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所以他们往往会通过篡改自己的身世,来给自己正身,好让反对者以及后世无话可说。

就比如咱们今天的主角明成祖朱棣,他便是通过夺权,而后篡改自己身世的皇帝。而朱棣之所以会造反,就是因为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上台后,一直疯狂地削藩。结果逼得朱棣没有了生存空间,本不想起兵的朱棣最终被逼无奈,不得不起兵争夺皇位。

有趣的是,历史总爱开玩笑。本是劣势拉满的朱棣,却凭借着自己超高的军事才能,从北京一路杀到了南京,并且成功地夺得了皇位。而登基称帝之后的朱棣,为了让自己的继位具有合法性。便在族谱当中篡改了自己的身世,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将自己的生母改成了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

显然,朱棣这样做之后,就符合了古代皇家的准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然而,朱棣这样做的后果却很严重,那便是导致了后世对他的生母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由此朱棣的生母就成了一个至今也没能揭开的谜,变得扑朔迷离,令人猜想万分。

更有甚者,传言说朱棣的亲生父亲其实是元顺帝,而不是朱元璋。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元顺帝真的是朱棣的父亲吗?为何会有这样的传言?这得从朱棣的称帝后篡改身世,而后引发生母之谜说起了。

一、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登基后篡改身世

“靖难之役”的起因还是因为朝廷削藩过快,导致底下的藩王们不满,甚至于有段时间朱棣自己都得依靠装疯卖傻才能够活下去。而最终朱棣实在忍不住,便带着自己的亲兵和府兵发动了政变。

之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的,他成功登基。并且还篡改了自己的身世,让自己的生母变成了马皇后。就这样,他以嫡子的身份合法的继承了皇位。不仅搪塞了当时的臣民,而且也把后世的人们给骗得找不着北。

然而,后世的学者们经过研究发现,朱棣的生母并不是马皇后,因为在时间实在是对不上。由此,朱棣身世也因此变得众说纷纭。而且经过研究发现,朱棣的生母更多的时间应该对在朱元璋北伐那段时间,并且传言也是以北伐为标准起的。而这样的传言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二、朱元璋北伐,将元顺帝妃子充入后宫

在民间传说中有这么个说法,话说当时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这两个大军阀之后。朱元璋便开始部署北伐大业,最终目标对准元大都(今北京)。而随着元朝士兵的兵败如山倒,朱元璋可谓是一路碾压而去。

与此同时,元顺帝早就知道朱元璋的厉害。于是贪婪自私的他不顾众妃的死活,竟撇下她们,自己则早早地率领底下的小弟溜回蒙古草原去了。

而朱元璋当时进入元大都后,发现这里有不少被元顺帝遗弃的妃子。所以他善意大发,将元顺帝留在宫廷之中的妃子悉数充入到自己的后宫当中。而这些妃子当中就包括了朱棣的生母,而关于朱棣的生母之说有以下3种:

1、碽妃

碽妃是高丽人,原先是高丽孝敬元顺帝的妃子。而这高丽妃入了朱元璋的后宫之后便被封为了碽妃,后来她就生下了朱棣。而野史当中就有不少推测说碽妃是朱棣的生母,而正史也有不少记载可以让人推测。

比如明末何乔远之《闽书》、谈迁之《国榷》、《国史异考》、李清之《三垣笔记》中都记载过朱棣的生母。甚至于明汪宗元撰的《南京太常寺志》中更是直接写明朱棣的母亲就是碽妃。另外,近人傅斯年、朱希祖、吴晗等也皆主此说。

2、元主妃洪吉喇氏

据说,这个元主妃洪吉喇氏是怀孕7个月的时候被朱元璋纳入宫中的。而那个时候朱元璋刚好有三个儿子,3个月后生下的第四个人应该也就是所谓的朱棣了。

并且关于这件事情民间的野史也是记载的神乎其神。其中,明代作家王世懋在《窥天外乘》写道:“成祖皇帝为高皇后第四子甚明,而野史尚谓是元主妃所生。”

清朝更是有人专门出书来描绘这事情,写的若尤其是。清代的萨囊彻辰在《蒙古源流》中则说明成祖朱棣是元主妃洪吉喇氏所生,而且面面俱到,写得神乎其神,似乎确有其事件一般。但是朱元璋这样一个皇帝,自然是不会允许自己儿子是别人的,所以笔者觉得不可能。

3、元顺帝之妃翁氏

提到元顺帝之妃翁氏,就很有意思了。自然,这个也是野史记载的,而且这个元顺帝之妃翁氏是元顺帝的侧妃。而写了这个野史的人,也是清代的作家。而这清代的人一个个都想要黑明朝,也是太有趣。

这刘献廷就曾在《广阳杂记》中说:“明成祖非马后子也。其母翁氏,蒙古人,以其为元顺帝之妃,故隐其事,宫中别有庙,藏神主,世世祀之,不关宗伯。有司礼太监为彭恭庵言之。余少每闻燕主故老为此说,今始信焉。”

大意就是说朱棣的母亲是元顺帝的妃子翁氏,而明成祖作为她的儿子。不敢在明面上祭祀生母,所以另外偷偷立了一座庙堂,而后偷偷给其祭拜。另外,近人傅斯年所见的明人笔记,则以成祖为元顺帝高丽妃所遗之子。

这些谣言再加上朱元璋平时不怎么待见朱棣,而朱棣称帝后把国都搬到时为元朝国都的元大都,即北京。所以那些人就煞有介事地说是朱棣就任燕王后,朱棣的乳母告诉朱棣,他的生父是元顺帝,而不是朱元璋。这才导致了朱棣愤而发动“靖难之役”,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江山,并且为生父元顺帝报了仇。

而我们乍一看,这些说法似乎有鼻子有眼的,有点道理。可是我们经过翻阅一些史料就会发现,这些流言不可信。而元顺帝不是朱棣的父亲,朱棣的父亲是朱元璋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而至于朱元璋不待见朱棣,那是因为朱元璋对江山继承人有着诸多考量的。那么这些传言又是怎么被粉碎的呢?原因分析如下:

1、碽妃在1365年春天被送往南京,朱棣时年6岁

高丽妃碽妃非常受朱元璋的喜爱,在北伐途中自然是不好带这个女人的。而且这个女人其实是底下人孝敬皇帝的,于是碽妃于1365年的春天被送往了南京。

随后就造册记载,编入后宫。而有趣的是,这个时候朱棣已经6岁(朱棣1360年生)。所以说碽妃是朱棣的母亲,在时间上自然是站不住脚。

2、明军攻下元大都时,朱棣时年9岁

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个人去北伐的时候,那一年是1368年。而朱棣的生卒年是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显然此时的朱棣已经9岁了。当时徐达和常遇春二人还去皇宫看过小朱棣和皇子们,而那一年朱棣是九岁。

也就是说朱棣在朱元璋策划北伐之前就已经出生,而且年纪也不小了。所以他的父亲是朱元璋,与元顺帝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朱棣是元朝妃子的说法,在时间上也是站不住脚的。

3、朱元璋没有亲自参与北伐

1368年,徐达、常遇春在朱元璋的指派之下,开启了北伐元大都的征程。且说当时统一了中原之后的朱元璋,早就没有了当初御驾亲征的雄心了。所以,那一年老朱根本就没有亲自参与到北伐前线,而是在大本营坐等胜利。

所以也就没有流言所说的朱元璋来到元大都宫廷,看上了元顺帝的妃子,而后将他们悉数充入后宫的说辞了。所以也就没有朱元璋俘获元顺帝妃子,更无生朱棣之说了。

4、元顺帝的妃子早已被带走

话说,元顺帝是个自私贪婪,而且是个好色的皇帝。所以他跑路之时,怎么可能不带自己后宫佳丽逃跑。而且元顺帝本来也不是一个傻子,自然知道如果把这些个女人给留在那里,那么就意味着这些女人很可能会被朱元璋所占有。又或者是分给那些将士们玩耍,所以元顺帝在跑路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妃子们全部都带上了。

果不其然,据记载,徐达、常遇春北伐之时,元顺帝便带着自己的后妃们逃往元上都(今蒙古开平)。正是这样,朱元璋是不可能得到元顺帝的正牌妃子的。或许徐达可以抓获一些宫女,但绝不是元顺帝的妃子。

但即便宫女献给朱元璋,为朱元璋生育了朱棣。而证明了朱棣的父亲也切切实实是朱元璋,而不可能是元顺帝。况且朱元璋是否纳元朝宫女为妃,也不见得。由此,这种流言自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综上可知,朱棣的父亲肯定不是元顺帝,而是朱元璋。至于朱棣的生母究竟是谁,确实已经成了历史的一个谜。恐怕只有当事人朱棣最明白不过了。不过我们相信经过学者们的不断探索,相信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的时候。

总评:

朱棣是个很有手段的人,可以说他比起任何一个皇子都更要像他的父亲朱元璋,只可惜朱棣却没有得到父亲的大位,但是这并不代表朱元璋不爱他。

其实能够给他一个曾经的都城,就看得出朱元璋对朱棣的重视。而朱棣一路而来,靠的不是兵多,靠的是他不亚于自己父亲的军事才能。而他登上大位之后,更是为自己的子孙留下了一片值得开发的江山。

虽然说朱棣的上位之路并不怎么合法,而且为了称帝也是使用了一些残酷的手段。但这在帝王家也是司空见惯之事,见怪不怪。而且朱棣在当上皇帝之后,也确实是个明军,为国家做了不少的贡献。他经过励精图治,将大明江山扩大,并影响了周边的国家。

他数次派郑和下西洋,更是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为大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可以说朱棣就是功不可没的一位明军。那么对于朱棣,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在众多史料里,朱棣被形容为一个常年来处心积虑,企图谋夺皇位的野心家。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在当时,他却是诸藩王中令朱元璋最放心的人。

朱棣篡位成功后,为其篡位寻找“合法性”,对史料大加篡改,比如加上了如“皇太孙”陷害燕王,“燕王”屡受“太祖褒奖”之类的虚假情节。但有一条是可信的,朱元璋生前确对朱棣之器重,皇子中仅次于太子朱标,比如朱元璋那句知名的赞誉朱棣的话语“棣儿类我”,实出自洪武朝末期兵部尚书鲁思俊的个人笔记。

具体情节是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90年)明军北征蒙古,朱棣率燕军深入不毛之地,大破蒙古军,迫降北元大将乃尔不花,招降五万人。捷报传到京城,朱元璋喜不自胜,对兵部尚书鲁思俊赞道:“棣儿类我”。这段典故也就被鲁思俊收录在其个人文集《西子丛话》中。靖难之役时,鲁思俊已然作古。联想到其曾身为太子朱标以及皇太孙朱允文讲师的身份,可见这段记录的可信性是极高的。而朱棣也再接再厉,两年后的三月,朱棣再次受命出师北征,先破元将索林帖木儿的大军,再乘胜追击,打败当时北元“柱石”哈刺兀。在彼时明朝功勋宿将纷纷遭到屠戮的情形下,横空出世的朱棣,实为大明九边最卓越的“将星”。时人“燕王善战”的评语,诚为实情。

而战功冠绝诸兄弟之上的朱棣,在当时的诸藩王里,却是个口碑甚好的人,既无秦王的骄横,更无晋王的奢靡腐化,早在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随朱元璋巡视老家凤阳时,就留心民间疾苦,史载“民间细事,无不究知”。

自就藩以来,在其属地爱惜民力,巩固军屯,协助地方官员发展生产,在洪武十八年,二十年两次调拨军队,协助地方府衙兴修白沟河,滦河水利,多次亲临工地“带头示范”,终使当地“灌溉千里”。营建北平城时,动民夫数万,“补恤甚厚”。边境操练演军时,但凡有践踏民田,毁坏百姓财物的行为,一律重金补偿。划定军队屯田范围时,强调“不与民争利”,曾将怀来附近千亩良田让与附近农户,“另择低洼贫瘠之地屯耕”。对待麾下兵将以及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也毫不手软,多次接受乡民诉状,上书朱元璋揭发当地府衙的不法行为,惩治多名贪官污吏。对其军中兵将的扰民行为也毫不姑息,先后重办数名曾追随其出生入死的亲兵。

特别是洪武二十二年(1391年),掌管北平军械钱粮的司谷(后勤部长)刘通贪墨事发,朱棣令刘通持刀,与麾下遭克扣的三十名士兵相搏,顷刻间刘通就被剁成肉酱。甚至就在多年后朱棣起兵造反,建文帝派大军征缴前,国公徐辉祖就建言:燕王“深得民望,军纪严明,冠于九边,不可轻视也。”

在洪武朝时代,不仅朱棣属地的官民对朱棣称誉有加,甚至连当时朝中以“忠直敢言”著称的几位“直臣”,对他也赞不绝口。敢于纠劾权贵的监察御史韩宜可,一生揭发权贵重臣无数,却惟独对朱棣推崇不已,其弹劾晋王的奏章里写道:“若诸王以燕王(朱棣)为楷模,凡事以安民俭省为首任,实为大明之福”。太子朱标巡视北方,归来后在位晋王,秦王开脱的同时,也称赞朱棣“四弟(朱棣)安民营边,仁勇兼有,为边陲柱石也”。对于素来痛恨贪官污吏,崇尚简朴,重农爱民的朱元璋来说,这一切自然增加了不少“印象分”。

但朱棣的目标显然不是做“柱石”,而心怀大志的他,能让朱元璋彻底放心的,却是他的“不争”。洪武二十一年,二十三年,朱棣两次北征得胜,卓越战功,却只得到朱元璋“宝钞十万贯”的封赏,与他的那位临阵脱逃的三哥晋王无二,然而晋王得赏后却尤嫌不足,时常牢骚满腹,朱棣却毫无怨言,相反屡屡上书,坦言自己“功不及赏”。如此“谦虚谨慎”,自然让朱元璋心中的天平倾斜。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朱标之子朱允文被立为皇太孙,朱棣侦得朱元璋对蓝玉日生不满,遂向朱元璋进言:蓝玉是“跋扈将军,日久将尾大不掉,恐祸及太孙(朱允文)”。终令朱元璋杀心顿起,次年大兴“蓝玉案”,株连数万人。而朱棣却凭此举,既向朱元璋表明了“立场”,彻底打消了朱元璋对他的怀疑。又除掉了日后自己起兵夺权的最主要对手(蓝玉是太子朱标的舅舅,也就是未来建文帝朱允文的舅爷)可谓一举多得。

但纵使朱棣巧妙“表现”,朱元璋也对他器重有加,但在朱元璋眼里,朱棣最终只是个“柱石”,却做不得“天子”,原因正在“棣儿类我”的一句话上,朱元璋对接班人的要求,是一个宽容的“仁君”。而不是自己“刚猛治天下”的翻版。“类我”的朱棣自然是不符合要求的。而就实力而言,朱棣尽管权镇一方,在当地“深得民望”,其军队也“骁勇冠九边”。但若对照一下孟森在前文关于朱元璋中央与藩王的关系论述,我们不难看到,朱棣的边上,是两个已被“治服帖”的哥哥秦王和晋王。且不说中央以全国治一隅的优势,单是这两个已对朝廷忠心耿耿的藩镇对他的牵制,就令他难有动作。这个“权力的平衡”,若无意外,朱棣是无法打破的。

但意外偏偏发生了,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秦王朱静∈牛洪武三十一年晋王朱纲病逝,在令朱棣这个中央的“最大威胁”扶出水面的同时,却也扫清了朱棣起兵的障碍。秦,晋两王的继任者朱尚炳和朱延喜年纪尚轻,防卫蒙古勉强可以胜任,出兵与朱棣争锋却并非对手。两大藩镇对朱棣的牵制不复存在,最终有了“靖难之役”三年的战火连天。清赵翼就曾为此感慨:天佑燕王,祸及苍生。

但对苍生来说,这样的“天意”究竟是“福”还是“祸”,清大儒谷应泰对此却有另类的看法:“靖难三载,虽杀戮甚重,藩镇之患却终消解,倘无此役,任诸侯尾大不掉,唐末割据恐重演也。”此言确有道理,因洪武末年的夺嫡之争而造成的“靖难之役”,其结局虽令建文帝丢失宝座,但篡逆成功的朱棣此后厉行“削藩”,不断解除藩镇的权力,终建成了大明朝的“中央集权”,保持了国家的稳定。否则,若干年之后,明朝很可能演变出唐末五代十国的乱象。靖难之祸的结局,确实是“福所依”。

但这场变乱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靖难之役后,登上龙位的朱棣为防诸藩王“有样学样”,下诏将九边“藩王”逐一内迁,导致北方防务大损,长城以南明朝防卫蒙古的各类“缓冲地带”逐渐沦陷,蒙古部落日益南下,肆虐大明边关。“土木堡之败”的伏笔即由此而种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棣将驻扎在开原的韩王朱松及其属下“三万精兵护卫”,尽数南迁至福建,在当地任命部落首领猛哥帖木儿为大明“建州卫指挥使”,世袭镇守。二百多年后,这个世袭镇守的家族,崛起了一个大明王朝的掘墓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福兮,实为祸所伏。

明朝初年,建文帝登基不久就开始着手削藩,前后有五位藩王落马,到燕王朱棣的时候,朱棣被迫以区区八百亲兵起兵靖难清君侧,并最终成功夺位,建文帝从此下落不明,朱棣登基后还未坐稳时其他藩王为何没有趁机造势,效仿朱棣靖难,起兵反燕,?要知道,在靖难之时宁王朱权就拥有不下于朱棣的武功和实力!为何最后都顺从于朱棣统治。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藩王开始并无反心,建文削藩后,人人自危

建文帝刚登基的时候其实藩王们并没有反心,一是朱允炆是朱元璋亲自扶上位的正统皇位,得位很正,第二,朱允炆之父是朱元璋嫡长子朱标,朱标在世时非常友爱兄弟,大家就算看在朱标的面上也不会想着对付朱允炆,而且在其后落马的周王朱橚、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五位藩王都是丝毫没有抵抗的,其中湘王朱柏更是被逼的全家自焚也没有想着去起兵造反。这个时候其他藩王已经是人人自危了,生怕哪天建文帝的刀就斩向自己。

其实,在建文帝准备向朱棣下手的时候,其他藩王都在观望,因为大家都知道燕王,秦王,宁王这几位都是手握重兵镇守边塞的重要藩王,实力是诸多藩王中最强的几个,如果燕王朱棣都倒下了,那么其他实力弱小不通兵事的藩王就更无力抵抗建文帝的狠辣削藩手段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大家都在观望事情进展,都在等朱棣的动作,如果朱棣也倒台了,那么如宁王,秦王这两位其中一个必定会出手,哪怕只是为所有兄弟姐妹们着想,他们也不会让朱元璋的儿子们全部落难。所以说,的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了所有藩王的“同仇敌忾”,尤其是在湘王死后,大家就算没有明着支持朱棣,心里也是希望朱棣能成功的,因为朱棣上位肯定比朱允炆当皇帝更符合诸位藩王的利益,所以首先是建文帝倒逼的诸位藩王团结。

朱棣本身实力是诸王中最强的一个,在靖难战争中势力又不断变得更强

朱棣的靖难之役,对于明初的普通官员来说,不过是明朝内部的权力转移而已,不像外族入侵,会造成大家的同心协力,同仇敌忾,尤其是朱允炆刚登基不久,还没有建立起内部的铁板一块,所以说,对于朱棣来说还是有隙可趁的,而且朱允炆登基后重用儒臣,文士,而不亲近武将,所以对于武将集团来说,当然是本身就军伍出身的朱棣上位更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朱棣在靖难之役过程中不断创立封赏新的军功阶层,得到了很多反对建文的朝廷军官们的支持,把利益绑在了一起,朱棣的势力就这样在不断滚雪球中越变越大,早已超过了其他藩王的实力,比如朱允炆少数信任得过并委以重任的李景隆,就可能和朱棣接触过,眼睁睁看着朱棣攻入城中而无所动作。

朱棣登基后立刻恢复了建文时期废除的几位藩王王位,并提高了诸位藩王薪资待遇和地位

登基后,朱棣其实也怕其他藩王会趁机效仿他的作为,所以他也开始着手“削藩”,但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后朱棣比建文帝聪明多了,他采取更加柔性的手段,比如通过提高藩王的俸禄地位来换取收回藩王权力,通过实行政府改组,悄悄减少藩王封地的官署和守备等比较软性不激烈的方式,实际是提高待遇,减弱了藩王军事能力,让诸位那个变成了没有牙齿的老虎,把大量的地方权力集中收回到皇帝的手中,从此藩王就被限制于皇帝可控的范围内了。其他本来就没有实力的藩王更加不会想着去造朱棣的反了。

何况,在当时老大老二老三都去世的情况下,朱棣已经是当时最年长的藩王了,其他八王都算是朱棣的弟弟,属于关系比较亲近的自己人。在登基后朱棣把都城定在了自己的老巢幽州,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都,把支持自己的追随者和投降过来的人都一起迁到了北京,把原来建文的班底大部分留在了南京陪都,从而加强了明朝的政治稳定,彻底坐稳了朱棣的江山,从此之后,其他诸王就算有心,也已经没办法威胁朱棣的位置了,这就是朱棣能在夺位后,其他藩王顺从的所以原因。

明成祖朱棣的儿子都有谁

朱棣有四个儿子。朱棣的儿子有:1朱高炽:朱高炽是朱棣的大儿子,1378年出生母亲是文皇后徐氏。在朱棣死后朱高炽继承皇位,是明朝的第四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