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姓男孩取名的方法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3浏览:1收藏

莫姓男孩取名的方法,第1张

  莫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莫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接下来我带你了解一下。

1、以吉祥取名

吉祥的含义广泛,包括健康、长寿、光明、幸福、美好等一切良好祝愿,因此,吉往今来,不管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人们都喜欢大吉大利、吉祥如意。以“吉”取名者很多,如石保吉、张惟吉、逄吉、崇吉等。除吉字外,还有“亨、通”等之类的字取名,如汉代学者王通。

但不管以什么方法取名,都必须符合其命理四柱八字用神五行,否则只会破坏命局,轻则致祸破财,重则遭殃亡命!特别是对于一些特别格局:如从旺、从强等命局,尤其重要

  2、以长寿取名

希望长寿并不是希望永远不死,所以它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态度,取名时常表现出这种意愿。历代以寿为名者不胜列举。如汉代的韩延寿、魏晋时的陈寿、明代的陆万龄、情代的胡永年等等。

3、以颜色取名

有用颜色、色彩等取名的,其中也含有五行之意:金--白、火--红、水--黑、木--青、土--黄,如李白、王红、张二黑等。

4、以排行辈序取名

与兄弟姐妹之子女名字联络取来考虑,家谱中排行的字辈是什么一定要连取来取名。除按“字”辈排行外,还有以古代人用的伯仲叔季顺序为排行的,其中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为老四。除了以上介绍的取名方法外,还有许多的取名方法:如以花木取名、以山河取名、以五格取名、以三才取名、以季节取名,等等。

5、以自励取名

自励取名法是命名者往往专门警戒自已在某方面的行为、走向,有特定的环境条件。这一点在革命先烈、前辈的名字中显得很突出,他们的取名形式很值得借鉴。以自励取名,能时时督促自已改掉毛病。

6、以豪放取名

以豪放取名,自古就有豪迈气概,首先表现在以社稷为已任,立志做个安邦定国的人物。如西汉的韩安国,赵广汉等。取名方法十四:以暗寓取名如今取名俗气的原因之一是太露、太显,如张伟,风英等,这些最常见的名字,往往是一览无遗,缺乏使人回味的余地。

莫姓男孩取名的技巧

1、用身份美辞

士:旧称读书人为士人,后演变为对人的美称。以“士”字入名的如:士元、士载、士其等。

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以“子”字入名的如:子义、子良、子荣等。

民:即老百姓,为自谦美辞,以“民”字入名的如:逸民、益民、泽民等。

彦:指有才学德行的人,是对男人的美称,以“ 彦”字入名的如: 彦博、彦光彦巨集等。

2、用称谓美辞

我、己、予、吾、均为第一人称代词,义皆同“我”。

以“我”字入名的如:新我、舍我、新我等。

以“己”字入名的如:正己、克己、成己等。

以“予”字入名的如:舍予、圣予、启予等 。

以“吾”字入名的如:需吾、玉吾、从吾等。

臣:臣字有二层含义:一是指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老百姓;二是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是的自称,其意同“我”。以“臣”字入名的如:敬臣、德臣、良臣等。

汝:第二人称代词,义同“你”,以“汝”字入名的如:汝砺、汝璧、玉汝等。

尔:第二人称代词,义同“你”,以“尔”字入名的如:尔丰、尔重、尔蔚等。

卿:第二人称代词,是古时君对臣的爱称,后多用於夫妻间或好友间的爱称;以“卿”字入名的如:汉卿、少卿、臣卿等。

君:朋友之间的称谓,以示尊重,以“君”字入名的如:君理、君谋、竹君等。

3、用行为美辞

继:继承。以“继”字入名的如:继先、继业、继光、继文等。

承:承接、承继。以“承”字入名的如:承先、承宗、承明、廖承志等。

奉:奉献、奉命。以“ 奉”字入名的如:奉先、奉高等。

敬:尊敬、敬仰。以“ 敬”字入名的如:敬礼、敬达、敬德等。

思:思念。以“ 思”字入名的如:思危、思远、思德、思奇等。

崇:尊崇、崇高。以“ 崇”字入名的如:崇焕、崇道、崇节等。

学:学习、效法。以“ 学”字入名的如:学良、学谦、学森、学兵等。

莫姓男孩名字推荐

莫锒源 莫良源 莫礼源 莫辰源 莫巨集见

莫崇秀 莫干王 莫宜源 莫金启 莫祺逸

莫祺源 莫严词 莫义源 莫凯义 莫凯雄

莫凯望 莫思弘 莫嘉楠 莫鸿嘉 莫巨集铭

莫巨集杰 莫巨集源 莫清克 莫源清 莫源杰

莫杰榕 莫伟杰 莫伟峻 莫伟源 莫为源

莫威源 莫源源 莫远源 莫铧源 莫鹏源

莫强源 莫源强 莫冰源 莫竣滨 莫竣源

莫俊源 莫鑫俊 莫鑫源 莫星源 莫靓源

莫熄源 莫禧源 莫西源 莫豪源 莫茗源

莫翘甄 莫翘连 莫翘源 莫思源 莫梢源

莫少源 莫侵源 莫獯源 莫家源 莫榕源

莫智源 莫燃源 莫宴源 莫甄源 莫清源

莫清源 莫金源 莫骀源 莫磊源 莫浚源

莫思源 莫翘缘 莫殿杰 莫国锐 莫国俊

莫国武 莫国维 莫国铭 莫显惠 莫森然

莫姓简介 莫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九四。 (06年) 姓氏源流 莫(Mò)姓源出有八: 1、出自高阳氏,是颛顼之后。据《三郡记》和《姓氏考略》所载,上古帝颛顼造“[莫阝]阳城”,其支庶子孙有定居[莫阝]阳城者,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莫阝]阳城故地在今河北省任丘县、平乡县,古钜鹿郡地)。 2、出自芈姓,以官名为姓。据《广韵》所载,春秋时,楚国有莫敖(官名)之职,其后世子孙以官职命氏,称莫姓。古诗人屈原的家族便世居此官职,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屈氏的分支改姓。而芈姓为祝融八姓之一,亦出自颛顼。 3、据《通志·氏族略》文,莫即幕省文,望出钜鹿、江陵,乃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的后代。也就是说,莫和幕同源,莫只是幕的省略书写文字。此说法可能是1和2说法的综合。 4、广西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第十一章《分姓》记叙:远古之时,壮族人无名无姓,彼此相称十分不便。布洛陀请卜黄为众人分姓,卜黄为此而累病。部族里的人关心卜黄,纷纷送礼物给他,卜黄由此便生出安姓的办法来。凡送李子的,就安他姓李”;牵牛来探病的,就安他姓“莫”(壮语黄牛叫莫);送篮子的,就安他姓“蓝”……。从此,壮族人也就有“莫”等姓氏。广西忻城县有莫土司衙署,占地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被誉为“壮乡故宫”。莫姓土司官职世袭,统治该地区近五百年,**《刘三姐》中的“莫老爷”就是这种世袭之土司。 5、唐五代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顼人,也有姓莫氏者。 6、北魏时柔然有莫姓。 7、西南少数民族布依族、侗族、瑶族也有以莫为姓者。如贵州独山人莫与俦、莫友芝、莫庭芝三父子,皆为布依族人,此莫氏建立的“影山文化学派”对西南地区影响深远(莫友芝一族之族源有争议,莫友芝等自称为江南汉人,然现代专家考证,莫友芝居地为传统莫姓布依族的居地,莫可能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才自称为汉人。本人较支持莫友芝为汉人,因清代为少数民族政权,随汉姓并无多大优势,且西南少数民族不得参加科举只是清初雍正年间之事,而莫却是清末同治年间人,并无虚报必要。另,莫友芝为“西南巨儒”,精研经学,旁及金石文字书画,虚报有损其道德操守,今暂从专家之说)。专家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是上古三苗族的后裔,也就是上古蚩尤部族的后裔,如此则西南少数民族原居中原,与中原各大姓氏实是同根。 8、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 ① 南北朝时期,北魏少数民族邢莫氏、莫那娄氏改姓莫。 ② 北方满族人那莫氏,其汉姓也有改单姓莫为姓的。 得姓始祖 颛顼。昌意子,黄帝孙,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之一。号高阳氏,下分八个民族。活动据点在帝丘(今河南省濮阳西南),曾在夺权斗争中击败共工氏。他重视人事治理,努力发展农业,曾命南正重、火正黎“绝天地通”,实行人神分职,标志着原始宗教向神权的过渡。后世莫姓主源均出自颛顼,于是莫姓子孙便奉颛顼为莫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莫姓主源两支,一支发源于今河北省任丘,一支发源于古时的楚国。两汉以前莫姓仅有两名入载史册,他们是春秋时的吴国人莫邪和汉代学者莫元珍。但多数莫姓在此际继续繁衍于其发祥地,并缓慢地向周边播迁。魏晋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几支来华定居的外族也改为莫姓,使北方莫姓家族日益庞大起来,原本在河间郡、巨鹿郡就已很是兴旺的莫姓家族得此新鲜血液的注入,自然兴盛为莫姓河间郡望、巨鹿郡望。另外,南方的江陵郡古为楚国腹地,一直以来为莫姓世居之地,在此际愈加昌盛。隋唐时期,莫姓分布之地渐广,有资料表明,在今河南、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均有莫姓人定居,并且已有莫姓徙居广东。黄巢起义后,有北方之莫姓避居四川。五代十国至两宋,莫姓在江南各地愈加壮大起来,而北方的莫姓却由于夷族的入侵而沉寂下去。此际始有莫姓入迁福建,而莫俦因罪被流放今广东潮州。宋末元初,蒙古铁骑南下,兴盛于今浙江、江苏等地的莫姓为避兵火,大批涌入今广东、广西。明初,山西莫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锐减。清初,清政府移两湖之百姓入川,史称湖广填四川,两湖之莫姓亦由此入居今四川、重庆。清中叶之后,沿海之莫姓有渡海赴台,扬帆南洋者。如今,莫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四川、广东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莫姓约占全国汉族莫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历史名人 莫邪:春秋时期吴国人。吴王命令干将铸剑,铁汁不下,于是妻子莫邪问:“铁汁不下,怎么办?”干将回答说:“古时候的铸剑大师欧冶铸剑,铁汁不下,于是让女人担任炉神,很快就成功了。”莫邪听到这,立即窜入火中,铁汁流出,于是铸成两把利剑。雄的叫干将,雌的叫莫邪。后人经常用干将、莫邪来比喻锋利精美的剑。 莫含:东汉左将军,穆帝很赏识他的才能,经常让他参与讨论军事机密、国家大事。后来被封为关中侯。 莫云:莫含孙,北魏大臣。兄莫云好学善射,道武帝时,赐爵关内侯。太武帝时以功进爵安定公,迁镇西大将军。 莫题:莫含孙,莫云弟,道武帝时以功赐爵东宛侯。因侍宴不敬获罪,黜为济阳太守。后令其监造平城。因久而懈怠,赐死。 莫琮:宋代的官吏,字叔方。仁和人。历经明、福两州官。他的品行相当高尚,并且教子有方。他有五个儿子元忠、若晦、似之、若拙、若冲俱登科。当时人们把他们比作是“燕山五宝”。 莫蒙:湖州人,宋代官吏、学者。在太学读书时,以文鸣京师。就特科出仕,由县丞累官至通化军知府。工诗,词尤婉丽。有《卧驼集》。 莫胜:松江府华亭(今属上海)人,明代书画家。曾任虎贲左卫经历。工书画,善绘鱼。 莫藏:浙江海盐人,字用行,号素轩,明代学者、书画家。其博涉经史,能诗,工书画。有《素轩稿》、《五音字书辨讹》等。 莫骏:广西省平乐人,明代官吏。举人出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做官二十余年,人称廉洁。 莫矜:广西省融水永乐人。1938年加入中国***,后来任中共融县支部书记,融县特支副书记,抗日挺进队政治指导员,中共桂黔边区工委书记,桂黔边区人民保卫团政委兼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柳北总队政委兼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柳州专署副专员、自治区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冶金局副局长等职务。 莫修符:唐朝文人。光化二年任融州刺使。他所写的《桂林风土记》,很有文化价值,文才也很好。世传的佳作。 莫宣卿:字仲节,号片玉。广东省封开人。广东的第一个状元。幼年时他的生父病逝,遂与母亲随继父生活。由于继父的家境较富裕,他得以入学堂读书。相传莫七岁时已学会吟诗写对联,12岁时即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被乡人称誉为“神童”。唐大中五年(851年),17岁的莫宣卿赴京城参加廷试获中制科状元,从而成为广东历史上科举考试的第一个状元,并是始隋唐以科举取士以来年龄最小的状元。莫宣卿考取状元后,被任为翰林书院修撰。其后他还乡省亲,因母亲不愿随其北上定居,莫遂上书朝廷请求改委他在南方任职以奉养母亲。唐文宗允准,改委他浙江台州别驾(刺史的副职)。他即奉母携眷往台州上任,但未到台州却病逝于途中。莫宣卿的生平业迹不显,存世的诗作也仅三首半,但由于是广东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他的传奇式事迹及影响仍在岭南文化史上占有不容忽略的地位,为后人所尊崇。 莫君陈:湖州归安(今浙江省湖州)人,北宋官吏。仁宗时进士。神宗熙宁年间新置科,中首选,为王安石所倚重。有《月河所闻集》。 莫伯镕:湖州归安(今浙江省湖州)人,少有超乎世俗之志,年五十即归休,请名师教诲其子。子三人皆登科,时号“三莫”。长子莫济后又中博学鸿词科,居官给事中时,因反对外戚张说被罢职,后仕至司农少卿。次子莫汲曾为国子监正,因得罪秦桧被贬化州知府。三子莫冲亦曾中博学鸿词科,官任明州长史,以循良称。 莫如忠:松江府华亭人,明代官吏、学者。嘉靖年间进士,累官浙江布政使。善草书、诗文有体要。有《崇兰馆集》。 莫如足:广州府新会人,明代大臣。嘉靖年间进士。由庶吉士擢御史,曾经弹劾仇鸾,有直声。官至大理左丞,数伸冤狱。 莫友芝:清朝时期道光举人,独山人。少年时期就很喜欢读书精通苍雅故训六艺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录家言。工于诗,他的书法也很好,在当时与遵义的郑珍齐名,当时号称“郑莫”。著作有:《声韵考略》、《遵义府制》、《过庭碎》、《唐本说文木部芊异》。 莫是龙:明代画家,字云卿,华亭人。后来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十岁就能写诗作对。擅长于书画,著有《石秀斋集》、《画说》等。 莫我愚:湖南省善化(今长沙)人,清代书画家。工诗,不喜为时文。于真、行、草书、指头书、筋头书,皆不学而能。工法山水,尤善写照,所绘莫不神态毕肖。 莫与俦:贵州省独山人,清代官吏、学者。嘉庆四年进士,曾任盐源知县,后改遵义府学教授。有《贞定先生遗集》。 莫仕睽:清朝广西平南人。参加太平军,清咸丰六年为刑部尚书。咸丰十一年升迁为开朝王宗殿前忠诚伍天将,任藩镇统官。曾处理外交事务,后来封为补王。同治三年发觉李秀成的妻舅宋永祺在天京阴谋叛乱,与浙江的巡抚曾国荃暗中勾结,于是他当面指责李秀成,并带领军队将宋永祺从忠王府中抓获逮捕。天京陷落以后,他回家乡平南。逝世的时候有70岁。 莫荣新:字日初,广西省桂平人,莫宣卿之孙莫平米后裔,行武出身。早年跟从陆荣廷坐镇梧州,担任广西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民国四年(1915年)担任桂平镇守使。民国五年参加护国战争,升为第三军军长。后来转任广东省广惠镇守使。民国六年任广东督军。后参加护法战争,曾经担任护法军政府代理总裁兼陆军部长。民国九年被陈炯亮所逐,败回广西。

沈阳满族莫氏如今没有对外公开过家谱,所以现在还不好说满洲老姓是什么。

猜测可能是 莫克脱氏,也可能是 费莫氏,或 莫勒氏。

民国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莫德惠 先生就是这个家族的。

雷在百家姓中排第几?

雷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69位,在2007年4月24日公布为当代中国第79姓,在2005年、2012年统计均列为第88姓,在2008年统计公布列为第78姓。雷姓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三百六十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3%左右。

“雷”姓是中国知名姓氏之一。雷氏是一个历代悠久、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八位。

雷姓源出有:

1、 姜姓方雷氏。

2、子姓雷氏。

3、东汉末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潳山蛮”和“南安羌”改姓为雷。

4、 金时女真人阿典氏,汉姓为雷。

5、 满洲阿克占氏,改汉姓雷。

6、景颇族春雷氏,汉姓为雷。

7、基诺族布柯氏,汉姓为雷。

8、 今壮、苗、彝、瑶、水、阿昌、畲、羌、土家、蒙古、回等民族均有雷姓。

雷姓在百家姓中排第几?

雷姓在宋《百家姓》列为第69姓,在《中国人名大辞典》收集雷氏60例,在2007年4月24日公布为当代中国第79姓,在2005年、2012年统计均列为第88姓,在2008年统计公布列为第78姓,共有300多万人。

胡在百家姓中排第几

胡姓名次:胡姓在宋《百家姓》列为第158姓,在2007年、2008年、2010年统计公布均为第15姓,2005年、2009年、2011年、2012年统计均为第13姓,2008年统计共有1400多万人。

杨 在百家姓中排第几

杨姓是当今中国大陆第六大姓,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在台湾排名第十,

杨姓谱牒修撰的历史相当悠久。

汉代刘歆在《七略》中提到与他同时的杨雄有《家牒》,而一些古代地方志中摘引的《家牒》片断涉及杨雄身后世。《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提到数十种南朝士族家谱,其中有《杨氏谱》。《隋书经籍志·谱系类》录有:《杨氏血脉谱》2卷,《杨氏家谱状并墓记》1卷,《杨氏支分谱》1卷,《杨氏谱》1卷。此外,古籍中还提到北齐有佚名的《杨愔家传》。以杨姓和王姓等为多,南北朝时的杨姓大族,已有编撰家谱之风。宋至元明时期,私修的杨姓家谱为数不少。元末战乱,杨氏衰落,谱也残缺。明初,分别任司仓、通判的杨氏兄弟罢官家居,商量采撷文献重修家乘,但不久即相继去世。为继承先辈遗志,杨士奇与从兄杨思贻遍访博求,虽为片纸也谨慎过录,积十多年努力,编成《杨氏家乘》。《杨氏家乘》第一部分为族谱,以示尊重本始;第二部分为家谱,以示尊重亲人;以后依次为杨氏人物事实、哀鞔文字、杨氏人物遗文、赠答之作;末附有助于旁考杨氏行事的名贤文字,总共20卷。清代为私修家谱的大发展的时代,雍正皇帝撰写了《圣谕广训》,下令在各地方宣讲,敦促各宗族“修族谱以联疏远”,各级官僚及地方士绅起而应之,各宗族闻风仿效,家谱之盛,遂为空前。民国时期,笃宗族、勤谱事之风未曾稍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谱之风稍歇,20世纪80年代后,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推动,许多族姓又兴起续修、重修之风,如重庆万州、湖北荆门等地的杨姓组织了不少修谱委员会或理事会,分别致书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请同乡同姓寄去生平业绩,以便辑人族谱。这时的家谱,传统的功能已相当淡化,联络感情、光大族姓、多途径发展乡里经济,成为新修家谱族谱的主要目的。久离乡里的杨姓成员,则通过参与修谱来寄托慎终迫远的寻根情怀,当然也不排斥衣锦还乡的骄傲之情。家谱修好后,要定期续修,一则续上后出子孙,二则根据家族内部调节和整合族人的需要,适当修改族规。续修家谱,并不单是循例而行,也是调整族内关系的需要。家谱保存族谱印好后,谱版安置在小宗祠内,各版片之间用纸搪隔,以免损伤,外用木箱封装,搁置在高架上,以免受潮。族中如有需要加印族谱的,要经管理小宗祠者问清来历,如果确是嫡派子孙,备办好纸张后即到祠中印刷,不得搬到别处,以防版片散失。各房领出家谱多少本,管理小宗祠者要作登记,注明领取时间及领谱人,以便稽查。各家领回的家谱要用木匣装载,置放在香火之上,或密藏于书房之中,每逢伏天取出晒晾,不能让其稍有蛀烂之迹。凡逢岁时祭祀,各家带上原本,到小宗祠集中验看一次,如发现有鼠啮、油污、墨浸及磨坏字迹等现象,族中长辈,要在祖宗牌位前对持谱人严厉申饬,并当众罚银三两,归人祠内,以充日后修谱之资。拒不从命的,不得参与祭祀。家谱不得誊抄,不能传与外人,更不能出售,如有不肖子孙瞒众觅利,族众共同驱逐他,从此不许人祠。这类规定,在不少杨姓家谱中,都有或详或略的交代。

家谱的内容体例根据现存的杨氏家谱来看,主要包括:1.谱序,主要记述族姓的来源,先世德行、宗族的迁徙和本家谱的编修、续修情况。谱序一般由本族名人或请当时的社会名人执笔,详细叙述族姓的起源、发展和迁徙的全过程。以使后代子孙知道祖先源流和他们辗转迁徙的艰辛。2.谱例,也称凡例,说明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家谱的作用和编修家谱的必要睦。3世家,记述本族的名人事迹。4.诰敕,记录当朝 对本族人的旌奖文书。5.像赞,收集本族先祖、名人的画像,在其后写上赞语,歌颂其功德。6.世系,这是家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自本家族的一世祖以下,每代每人的女名都按辈分写清楚,一看便知自己的继承关系。7.传志,记述先祖名人仕宦的传记,以教育后代子孙。8.家训,对子孙的教育准则。9.祠规,记述本族祭祀的规矩。10.祠堂,记载坟墓、义庄等财产情况。

有的杨氏是别的姓氏改的,比如江西省九江县岷山乡中岭村的杨家大屋,以及从杨家大屋迁移出去的子孙,他们虽然户口本、身份证以及村子的名字都是姓“杨”,但他们的祠堂、家谱、墓碑等等全是姓“王”的!像这种王氏杨支的现象很多,他们名义上姓杨,宗族上是姓王的,他们不与杨姓有宗族上的往来,他们的家谱叫“王氏宗谱”。

汤在百家姓中排第几

--------------------------------------------------------------------------------

最新的百家姓,你排第几

1李 2王 3张 4刘 5陈

6杨 7赵 8黄 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章 89钱 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

莫在百家姓中排第几

莫姓在宋《百家姓》列为第168姓,在2007年4元24日公布为当代中国第97姓,首次进入百姓之内,2008年统计公布列为第105姓,共有190多万人,2012年统计公布列为第137姓。

许在百家姓中排第几?

第二十位。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和穆萧尹 姚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粱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虞万支柯 咎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宣丁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于惠 甄魏加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厉戎 祖武符刘 姜詹束龙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 蒲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郤璩桑桂 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温别庄晏 柴瞿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庚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殴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江红 游竺权逯 盖益桓公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仲孙 太叔申屠公孙乐正 轩辕令狐 钟离闾丘 长孙慕容 鲜于宇文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车颛孙端木 巫马公西 漆雕乐正 壤驷公良 拓拔夹谷 宰父谷粱 晋楚阎法 汝鄢涂钦段干百里 东郭南门 呼延妫海 羊舌微生 岳帅缑亢 况后有琴 梁丘左丘 东门西门商牟佘佴 伯赏南宫 墨哈谯笪 年爱阳佟 第五言福 百家姓续

沈在百家姓中排第几?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4位。

沈姓,中国姓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是舜帝姚重华的姚姓姬姓的衍生姓氏,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叶氏、尤氏均为沈氏分支,沈、叶、尤三氏均为季载后裔,可以说这三姓实为一家。

至2007年,中国沈姓近600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05%,排列第37位[1] 。其中,江浙两省沈姓人口占中国沈姓的约40%。

沈姓的源出有:

源于姚姓支姓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个儿子姬季载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 。该支沈氏正确读音作dān(ㄉㄢ),今音读作shěn(ㄕㄣˇ)亦可,是为叶邑沈氏。沈氏族人大多尊奉冉季载(姬季载、聃季载、沈季载)为得姓始祖 。

源于芈姓:

出自上古颛顼帝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楚庄王之子公子贞封于沈鹿(春秋早期楚国的沈邑,故址在今湖北省的荆门市钟祥区一带),后来楚庄王芈旅(熊侣)将自己的儿子公子贞(熊贞)封在沈邑,时称沈令尹。在公子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沈氏,是为荆门沈氏。该支沈氏正确读音作xǐng(ㄒㄧㄥˇ),今音读作shěn(ㄕㄣˇ)亦可。

出自春秋时楚国王族弟子戍之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在沈尹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任官之地名称、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沈氏,是为香零山沈氏。该支沈氏正确读音作shěn(ㄕㄣˇ)。

源于己姓,出自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台骀氏之后建立了古沈国,古沈国于夏、商时期,一直在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汾河流域一带活动。到西周初期,古沈国之地被初建的晋国霸占,第二任晋国君主姬燮父干脆吞并了古沈国,其台骀氏遗族即以故国名为姓氏,称沈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是为汾阳沈氏。该支沈氏正确读音作shěn(ㄕㄣˇ)。

他族改姓:

源于蒙古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山只昆部沈谷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锡伯族原居吉林伯都纳(今吉林松原、扶余),后一部分族人融松原族。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有三百余锡伯族将士携家属随清军驻守于辽宁丹东凤凰城,其后裔散居于丹东凤山一带地区。该族人在清朝晚期一致取汉字“沈”为姓氏,称沈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凤山沈氏。锡伯族沈氏读音皆作shěn(ㄕㄣˇ)。

源于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朝鲜族、土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沈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 推行的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沈氏、或受赐沈氏。

詹在百家姓中排第几?

新百家姓 还是 老百家姓是:254

壮族大概在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广泛沿用汉姓。而族谱以及碑刻所记载都是假的。

例如:

南丹州莫氏土官,在唐开宝七年(974年)即自称节度使。遣牙校陈绍现奉表修贡,请求内附。《宋史》、《明史》、《舆地胜纪》中,均有明确记载,但南丹莫氏土官家谱、碑刻与传说中,却称自己的始祖是莫伟勋,为宋代狄青部将,随来广西。

莫姓男孩取名的方法

  莫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莫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接下来我带你了解一下。 1、以吉祥取名 吉祥的含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