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积极建祠堂修家谱,对于这个现象怎么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3浏览:1收藏

现在农村积极建祠堂修家谱,对于这个现象怎么看?,第1张

农村大肆兴建祠堂,修族谱,这是一件好事情,中国人的根在哪里,就在族谱,中国人的寄托在哪里,就在祠堂。我们应该鼓励修建祠堂。修建族谱,举办族人大会。但是我们也反对那一种浮夸的,超级浪费的奢侈型的族人聚会。我们经常说没有家教,一个家族的家族文化传承对后代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的。一个中国人,你可以是无神论者,有神论者,但是你必须敬养祖先,这种思维是在中国人的血液里。因为那是你的祖先,你的来源,人不可忘本。常怀祖先创下基业之艰辛,常勉后代子孙砥砺前行。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而名称有族规、族约、家范、家训、祖训、族戒等不同称谓。其内容大都相同。将遵守国纪、团结宗族、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崇师长、重教兴学、和睦乡邻、见义勇为、勤劳节俭。

严戒赌*等为人处事、传统礼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形成条文,刊印谱中,以此来约束、教育、激励族人。这是客家人传统美德和家都文化的集中体现。

族谱特色:

族谱的特色之一是谱序,它是极有价值的纲领性内容。用极具概括的文字,论述修谱意义、修谱历史、本族源流。大都由本族名流官宦或请著名学者、政界要人撰写。经查阅宁都各姓族谱。

发现作序的文坛巨匠和历史名人有欧阳修、朱熹、苏轼、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文天祥、解缙、吴澄、赵孟頫、董越、陈勉、魏禧、邱维屏等。有的家谱连续几届都请名人写序,比如《璜溪中坝清河廖氏族谱》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谱序,分别由欧阳修、朱熹、文天祥、陈勉撰写。

族谱的特色之二是字派。即制订字辈、派名、派行。是民间一种独白的传统取名方法,其功能是同族人走启蒙天下,都能区别长幼世序辈份的大小。每届修新谱时,老谱中的字派必印载谱内,若老字派使用接近末尾,则又要续增新字派,体现绵延不断,长衍吉祥。

-修谱

虽然现在社会发展后,宗亲之间不如从前那般亲密了,有人认为现代对都不重视修家谱了,其实也不尽然,有些地方依然还能重视家谱与宗祠的,至于不具备家谱的人,一般不外呼以下几个原因:

现代的年轻人更追求当下的自我生活,除了祖父母及父母亲以外,对于上几辈的认同感普通很低,特别是90与00后,对于家谱修缮更是没有什么兴趣,这也是导致修家谱的人越来越少了。

第二点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多年轻人都不断地融入其它的城市,这也导致宗族关系变淡,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亲密的宗亲也慢慢地淡漠了,在异乡出生成长的孩子,对于故土缺乏亲情的牵绊。

三是现代人更加理智,注重眼前子孙的福报,对于形式上文字的记载反而不那么注重。在大城市生活的人生,各方面压力都很大,着眼解决眼前的生活,才是实际的想法,家谱的记载,对百年之后的孙子,也不过一张记着名字的纸张而已。

第四个原因是,现代人不像从前那么样重男轻女,很多人的后代是女孩,甚至有些是独生女,因此也没有男丁继续续家谱,这个现象在当今社会相当普遍。

那么家谱究竟有没有承载下去的必要呢?其实是有的,它的存在可以让后代孙子清楚自己来源何处,家谱里记载的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给后人提供一些历史发展脉络的佐证。

家谱在某种承诺是一个家族、一个村庄精神的传承,更是中华民国独有的人文传统,如果不是情况特殊,身为中国人给自己的家庭修一本家谱是一件能让后代受益无比的功德事件,家谱不单单只是一种冷冰冰的记载,而一个家庭血脉的传承,您同意继续修家谱吗?

修家谱与修史一样,都会刻意回避一些内容。比如,家族内有谁犯了法,或者做出什么不肖的事,一般不会在家谱中记载,这叫做“书善隐恶”,与家谱所具有的教化功能有关。偷盗抢劫、媳妇改嫁、女儿再嫁的情况都不会在家谱上反映出来。

A、为什么要修谱 家谱在当代,尤其对于历史考古,人类基因研究,遗传病医学研究都是很重要的。作为重要的史料来源,它与国家正史(如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地方志(或某某县志),并成为三大史料来源之一。所以修家谱也不像某些人宣称的那样是搞封建迷信,家谱也是很重要的。我国的某些有历史价值的家谱,至今还被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掠劫并在他们的博物馆里收藏。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家谱的内容一般分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B、修谱的作用 一、寻根、留本。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是从哪里来的,长辈叫什么。二、清缘、备查。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人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族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三、增知、育人。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后人缺乏家族观念和宗族意识,不关心也不过问本家族的发展历史。四、血肉联情。俗话说:“亲不亲,故乡情。”“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大流通的社会中,在国际一体化世代里,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要走出家门,还要走出国门,这是今后子代裔孙必行之路,通过联宗族谱,本族同一血脉的宗族同胞更进一步加深了解和往来。 五、承前启后。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祖先,二是下对后代,先人千心万苦创业,育人,为本家族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或下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祖先竖碑立传,把他们的育人和创业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或后一代人神圣的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C、立谱的意义家谱又称宗谱、族谱或谱牒,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我国历史上家谱的出现至少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明清时期私修家谱更是成为一项全民性的文化活动。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家谱与方志、国史并列成为祖国三大历史文献。家谱有一定的编写体例,主要记述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迁徙、婚姻状况,家族成员在科贡、官封名谥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包括著述),家族的经济情况和兴衰变化,以及家族的丧葬、祀典、族规家法等,因此,家谱是一种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载籍,历代学者都把谱系之学看作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是史学的组成部分。

重修家谱

现代亦有必要

修家谱,在中国是一项源远流长的文化活动,它和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家族历史一脉相承。在中国历史上,家族的发展大约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秦到汉唐的士族制度,所谓高第门阀,把持着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这个时代,家族是社会结构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第二阶段,隋唐到宋时代,家族体系一度解体,这得益于科举制度的发明以及当政者对大家族的打压。第三阶段,也就是南宋以后,家族体系又开始复兴,并且一直延续到明清,修家谱的潮流,也正是这个阶段兴起的,隋唐以前,虽然也有家谱,但并不流行,南宋以后则成为普遍现象。

现代化来临,家族体系一度受到重挫,从近代抵抗和否定传统伦理开始,到特殊年代的破四旧等活动,家谱几乎消失无踪。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逐渐复苏,随后二三十年中,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看待修家谱活动呢?首先,我觉得它所反映的,是基本的生存得以保障之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体现之一。毫无疑问,修家谱是一种精神需求,中国传统中一向缺乏宗教传统,对家庭的皈依和信仰,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宗教功能。可以说,欧美人在宗教中找到安身立命的意义,中国的则以家庭为安身立命的根本。

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和传统相比,人际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楼大厦里的人们对面不相识的问题,早已经引起了社会普遍的关注,而在修家谱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找到一些同宗同源的认同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同时,因为传统家庭的解体,中国人的家庭伦理也发生了剧变,家庭中的情感色彩越来越淡化,修家谱无疑会加强家庭之间、家族之内的情感联系,这对于现代家庭关系的建构,也不无补益。

当然,必须承认,传统的家谱所代表的价值和伦理,确实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等级色彩,比如歧视女性,比如刻意造假等,很多家谱都有攀附名人、乱认祖宗的问题,拉一个古代的名人当作自己的祖宗,这不是一种值得赞同的现象。有个故事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寒门,当了皇帝之后想要给自己找一个更高的出身,修家谱的时候,一度想拉朱熹做自己的祖先,但后来觉得这种行为有失皇家颜面,所以作罢。在今天,一些人修家谱,其实还有这样的现象,觉得有一个名人祖宗,自己也与有荣焉,其实大可不必,我想更应该自己做出成就,激励后人,这比攀附多少名人都好。

还有一种普遍的现象,即隐恶扬善,好事情就夸大,不好的只字不提,很多人批评,但我觉得,家谱毕竟不是历史,隐恶扬善也无不可,毕竟是一种正向价值的引导,鼓励后人做好人不做坏人,也有它的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个伦理越来越薄弱的社会,社会对人的行为要求,只剩下一些基础性、普遍性的要求,固然更能保护个性的发展,但却失之于细致。我觉得,家谱所代表的家庭伦理,固然有不适合现代,需要改变的地方,但总体而言,并不与现代价值冲突,我们完全可以在尊重现代价值的基础上,在不妨碍别人的前提下,有自身特殊的行为方式、价值模式,这也是多元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文化。

家庭在变

伦理也会变化

社会学把家庭的类型分为几种,主干家庭、联合家庭、核心家庭。所谓主干家庭,即祖孙三代住在一起,这是典型的乡土社会中的家庭结构。联合家庭像《红楼梦》《家春秋》中的大家庭一样,有大房二房,他们共同组成一个大家庭。核心家庭则是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一旦子女结婚就搬出去住,如果不搬出去,那就又成了主干家庭。

现代化以后,主干家庭迅速变成核心家庭,这一变化的原因,和城市化有关。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调查的时候,核心家庭只占30%多,到今天,城市已经基本核心化,乡村虽然还保留着较多的主干家庭,但也在快速地核心化。

城市化带来家庭结构的变化,而家庭结构变化,一定会导致家庭伦理的变化,这是世界性的问题,所有经历过都市化的国家,都曾经历过这样的变化。从乡土生活到都市生活,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家庭观念一定会变。现代有许多人重订族谱,但是不少人已经在城市生活,他们找到城里,希望把这些人写入族谱,以前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不入族谱甚至被视为奇耻大辱,多少恩怨情仇由此产生,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人并不乐意入族谱,这就是观念的变化所致。

从历史上看,家谱、族谱,是传统时代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以前的宗族势力是非常大的,在现代化过程中,族权和父权、男权、夫权等一起,被当作应该摧毁的权力。不可否认,宗族传统中诸如尊敬老人、依靠长者调停纠纷等确实有正面意义,但同时族权中的糟粕也非常多,比如械斗,两村争水,同姓人都上去打,这是非常野蛮的现象。

再如歧视女性的问题,普遍来说,现在重修家谱,肯定不能公开表示排除女性,但确实也还有把女性排斥在外的现象,如果有一本家谱,里面没有家中的女性名字,你会怎么想?

家谱的意义,和传统时代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伦理、宗族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也还有非常明显的父权、夫权的色彩,今天的人们重修家谱,可能有许多改变,比如淡化父权夫权、等级色彩等,但仍旧不能完全避免传统伦理和现代伦理的冲突。

而且,古代的伦理真的能够影响和指导今天的年轻人吗?我看未必,比如孝道,孝道的产生和古代家庭养老的现象有关,也就是说孝之所以成为一种普遍的规则,是因为它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但在现代社会,养老是社会责任,是政府的责任,老年人失去劳动能力以后,仍旧有生活来源,孝道的功能失去了,自然而然就会衰落。再如亲子关系的变化,古代的亲子关系,是父为子纲式的,是不平等的,今天的亲子关系则是人格平等的前提下产生的新型关系。

所以,在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已经发生变化的时候,家谱、族谱所承载的文化、伦理已经很难再产生积极的影响。从外在的表现看,只有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连祖父母都没有了,还要家谱干什么?从功能来看,家谱把族谱把血缘关系下的一群人放在一起,但实际上他们各自生活,远隔千里,难道一家打架,还会天南海北地把所有人都叫来一起上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今天重修家谱,或许还有文献的意义,怀旧的意义,但却已经没有什么实际功能了,它本身也在变成一种小的文化传统,不大可能再成为现代家庭伦理的一部分了。

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谱

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在1960年代中国的破四旧运动中,家谱被当作四旧遭到清理,“成千上万”的家谱被毁,很多中国人不得不毁掉家族世代珍藏的家谱,这对于研究中国人的人文历史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 胡传淮纂修四川省蓬溪县《胡氏族谱》

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即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分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这是一个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带来家谱编修的问题。

女儿能否入谱,并不是指女儿可不可以修入族谱(历代修谱,女儿本就记录在内了),而是指女儿能不能够作为本族的传承之人。

之所以说这是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一个问题,因为这在以前并不成为问题。某人无子只有女儿,他当然算是“绝代”了,但这种情况不多,因为过去生育子女不受限制,而且,一定继续生,到生了儿子为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不要以为这个无后是没有后代,它特指没有儿子。

没有儿子,意味着断了香火,不能以子传子,子子孙孙了。

从1970年代,特别是1980年代,政府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强制推行,特别是在城市,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这样独女户的情况就多了起来。我本人就只有一个女儿,估计这辈子也不准备要儿子了。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特别是只有女儿的人就提出,女儿也可以作为传承之人。

我的看法是,尽管无奈,尽管可以理解,但还是不能一概而论。我的意思是说,要看族人的反应和其本人的意愿,这一点要在凡例中说明清楚,作为一条制度规定下来,要行都行,一视同仁。我们林氏家族在修编族谱时采用的办法是:在女儿的齿录中载明女婿的相关信息,再载入所生子女的姓名、性别等信息,对其第二代以下暂不延伸登载,广大族人普遍接受。

族谱说到底,是父亲氏族的一个产物,在过去,它有它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但并不一定只能是以子传子,子子孙孙。这倒不是歧视妇女、男女不平等的问题,而是按照传统的宗法制度只能如此。不然的话就会乱。我曾经研读过一本《韩氏女谱》就是如此,也就是说,你只能采用一个标准。

打个比方,某人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当然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但在一些家族,谱名只能随父姓。她长大以后要结婚,结婚之后要生孩子。如果这个人坚持要将女儿、女婿、外孙修入自己的族谱,那他的这个外甥是不是应该改姓?你要求改姓,他的爸爸、爷爷会同意吗?再如果到时候女婿的家族也要修谱,那她的女婿和外孙修不修?

所以,女儿入谱的问题不是没有办法。有一种情况就是可以变通的。那就是如果女儿、女婿育有二子,他同意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或者虽只有一个儿子,但他们同意随母亲姓,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入赘的方式叙其齿录了。但如果计划生育政策不放松,这种情况也会很少出现。换句话说,过去出现过继或领养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就是采取了这种方法处理的,比如李鸿章原本应该姓许,但他的祖父改为李姓,他自然也就不再姓许了。

组织、经费、编辑只是修谱的三个不同侧面,其实紧密相连,合为一体的,不应人为割裂。我从这三个方面分而论之,是为了思路更清晰。 翻印损耗效应

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来诠释家谱传承所隐藏的重大危机。

将一张记载信息的纸张放进复印机中复印,再将得到的复印件进行复印,每次都用上次的复印件进行复印,多次重复这个操作,将发现复印件纸越来越模糊,最后得到的是一张毫无价值的纯黑色废纸。

这是因为每次翻印都会产生误差,而一次次误差叠加将导致这个最终结果。

家谱在历史传承中,每隔数十年重新修谱都要:翻录旧家谱—>添加新族人—>印刷家谱书。这一次次修谱的过程不正如同翻印纸张的过程!

传承影响因素

在以前家谱秘不示人的家规下,很多家族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后,旧的家谱除留下一两本保存在宗祠或族长手中外,其余都全部销毁掉。

如经历战争、饥荒、动乱等灾难,家谱保存无比艰难!仅近代就有:太平天国运动;日本侵华战争;文革的“破四旧”…… 让无数的家谱被焚毁,甚至孤本也不曾留下,家族历史从此中断!

且因家谱书纸质的原因,在历史岁月中容易受到火灾、水浸受潮、自然磨损等影响而阻碍家谱向后世传承。

现在农村积极建祠堂修家谱,对于这个现象怎么看?

农村大肆兴建祠堂,修族谱,这是一件好事情,中国人的根在哪里,就在族谱,中国人的寄托在哪里,就在祠堂。我们应该鼓励修建祠堂。修建族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