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没有刘伯温和徐达,朱元璋能建立明朝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3浏览:2收藏

如何没有刘伯温和徐达,朱元璋能建立明朝吗?,第1张

当然还是能。作为中国历代开国君主中出身最为低下的一个,朱元璋的崛起堪称一个奇迹,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恰恰是他本人的能力、心胸和手腕,跟随他起家的淮泗勋贵集团中的大多数人如果不是遇上他,很可能只能埋没于民间。至于题主提到的这两人,刘伯温起到的作用并不大,而徐达在明军中的核心地位也并非不可替代。

明太祖为了巩固统治,建立健全各种政治制度,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还制定酷刑,严惩贪官污吏,开创了“洪武之治”后罢中书省及丞相,皇帝总揽大权,使封建中央集权更加集中和强化。 政治

明朝开国不久,明太祖大肆分封子嗣和开国文臣武将。明太祖先后分封25个儿子和1个从孙为王,其中一部分还授以兵权。同时,明太祖在奉天殿举行仪式,大封功臣。封子为王驻守各地对明初统治的巩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为以后的“靖难之役”埋下了伏笔。

分封子嗣和功臣之后,明太祖于洪武八年(1375)十月,还在地方设置指挥使司。朱元璋下令,改行省都卫指挥使司为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共改投13个都司和2个行都司,之后又有增补。都司隶属大都督府,都司设都指挥使一人及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官,掌管一方的军政,并负责本司的练兵、屯田、军器、漕运、备御等事务。遇有战事时,所有官兵都可被征调出征,平日则可散归各本部。

为了监视不法勋贵,明太祖建立锦衣卫。洪武十五年(1382)四月,朱元璋废除仪鸾司,改设锦衣卫,锦衣卫除掌管侍卫职权外,还有巡察缉捕和审理诏狱的权力。锦衣卫属下的镇抚司承办由皇帝命令查办的案件,他们用刑残酷,洪武二十年(1387),明太祖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废除了锦衣狱。

明太祖还打击贪污和清理权臣,最著名的有明初四大案。即:“空印案”、户部侍郎郭桓的贪污案,此两案虽为惩贪杜弊而起,但株连甚多。影响最大的是丞相胡惟庸案和大将军蓝玉案(史称“胡蓝之狱”),共杀5万余人,内中公、侯近40人。经过这场大案一代开国功臣被诛戮殆尽。 军事

洪武元年(1368)正月,明太祖采纳刘基“立军卫法”的建议,正式创立卫所制。洪武七年(1374)重定兵卫之政时,以5600人为一卫,下分前、后、左、右、中5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又由10个百户所组成。百户所是明朝军队的基层编制,共112人,设2个总旗,10个小旗,进行日常管理和军事训练。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天下卫所,计有17个都司,1个留守司,329个卫,65个守卫千户所。全国共有180余万军队。 经济

洪武八年(1375)三月,明太祖下令印制“大明宝钞”在民间通行。洪武初,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多为鼓铸的铜钱“洪武通宝”。然而,明朝初期极端缺乏铜料,铜质货币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为此,明太祖借鉴元代实行的纸币制度,印制“大明宝钞”与铜钱并行,以纸币为主,铜钱为辅。明朝宝钞共分六等: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贯。 文化

⑴建立学校

洪武二年(1369)十月,明太祖下诏命令地方郡县设立学校,并明确规定了府、州、县学的规模和学生学习的内容。地方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年资久的,可定期保送到京城国子监深造,也可参加科举获取功名。1375年,又设社学以教授民间子弟。京城的学校即为国子学(1382年改为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其学生叫监生,多为官僚、地主的子弟,主修“四书”、“五经”及典章、律诰等,结业后可直接做官。

⑵制定科举

洪武三年(1370)五月,因国家急需人才,明太祖颁发科举诏令,于八月设科取士。明代科兴考试分文武二科,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考中者称举人,京师会试考中者有资格参加殿试。三年一大考,殿试由皇帝亲自把关,殿试及格被录取的通称进士。凡考中进士者,即可授官。文科考试内容主要局限于四书五经,考试文体通用八股文,虚内容而重形式,因而明代科举制又称八股取士。武科试士则以技勇为重,所考内容因时局要求而变化。六年一大考,考中头名称武状元。

⑶设置僧录、道录二司

洪武十五年(1382),明太祖设置僧录、道录二司,在外府州县设置僧纲、道纪等地方分支机构。所有僧、道官员都是挑选精通经典、戒行端洁者充任。寺观僧、道人数,也由僧录、道录二司送交政府存册。同时,政府赐给僧院、道观大量田地及佃户,以备僧道使用,并免除寺院所有田赋徭役。以后的明代诸帝多受朱元璋的影响,形成了明宫好佛道之风。

从建文元年(1399)到宣德十年(1435)的30多年中,明代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和宣德四朝,经过增建机构、完善制度、迁都北京、开发边疆等一系列的重大措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强盛。但另一方面在号称“宇内富庶”、“天下太平”的明代初年,已经在“富庶”、“太平”的背后,潜伏着危机。

明太祖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即帝位,以第二年(1399)为建文元年。为了推行自己的新政,建文帝首先对中枢权力机构进行了调整。随后,又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主要内容有:省刑减狱;均江浙田赋;调整政府官僚机构。尤其是后者,建文帝在位期间始终没有间断过,调整涉及到官制的许多方面。建文改制虽仅进行了4年,但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明朝史学家朱鹭称之为“四载宽政解严霜”。 政治

1402年六月,燕军入京,第二天,被建文帝削废的诸王便率文武群臣向朱棣上表劝进。六月十七日,在编修杨荣的提示下,朱棣首先拜谒了明孝陵,而后诸王和文武百官备好法驾,奉上宝玺,迎立于道,高呼万岁。朱棣升辇入宫,在奉天殿接受了以兵部尚书茹瑺为首的群臣朝贺,正式即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⑴削藩与迁都

明成祖即位后宣布建文帝所改易的祖宗成法都要革除,又诏令将建文时更定的官制改回洪武旧制。明成祖又两次大封靖难功臣。明成祖在恢复诸王爵禄后暗中开始“削藩”。将边塞诸王迁回内地,减少诸王的撤护卫,同时收回诸王对将帅、卫所军的节制指挥权;重申不许诸王擅役军民吏士的禁令,不许过问地方事务;对犯有过失的诸王,先以书诫谕,继而示以惩罚,最后或废为庶人或加以惩治。这一“削藩”策略较建文帝稳蔽,步骤实施也更从容,收到了削藩效果又不致酿成祸乱。

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将北平改为北京,设北京行部诸衙门,将大宁都司徙至保定。

⑵创建内阁

明成祖登极后,决定起用一批资浅而干练的文臣参预机务。命侍读解缙、编修黄淮入直文渊阁,同议朝廷机密重务,又命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和胡俨同值文渊阁参预机务,与解、黄二人一起朝夕侍从左右,作为顾问,称之为内阁。他们分掌文案,综理制诰,内阁制度随之创立。不过,这时的阁臣品秩远在六部尚书之下,仅为五品,而且不设官属,不辖诸司事务。经洪熙、宣德两朝,内阁制度才趋完备。

⑶建立厂卫制度

朱棣登基后恢复了太祖时期后来被废除的锦衣卫,另外他还设置了另外一个特务组织——东厂。明代厂卫制度得以确立。 军事

⑴五征蒙古

蒙古人者虽被驱出中原,但明朝的北部安全仍受到极大威胁,自明初至永乐中叶曾发生过几次激烈战争。

⑵南征安南

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洪武年间,朱元璋以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于是对称兵拒命的南安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于半独立状态。

后明成祖派兵攻打南安,最终安南独立,明封黎利为安南国王,从此朝贡不绝。 文化

永乐元年(1403)七月,明成祖命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参照《韵府群玉》、《回溪史韵》二书的例子,采集各书所载事物,按类编排,而统之以韵。解缙等奉命而行,于次年十一月编成进呈,明成祖赐名《文献大成》。不久,朱棣认为所书事物多有遗漏,又命姚广孝、刘季箎现解缙一起重新编辑,又特别命令王景、王达等五人为总裁,邹辑等20人为副总裁,陈济等为都总裁,征调中外官及四方老宿文学之士为纂修,选善书的国子监及郡县生员为缮写,由光禄寺供饮食,共2169人,开馆于文渊阁。同时,又派官员分行天下,搜求遗书,以备收录。历时五年修成,改名《永乐大典》,全书共22937卷,装订11095册。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迄今世界所公认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 外交

⑴郑和下西洋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出使西洋。1405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他率领27000多人,乘坐200多艘海船,地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郑和前后出使西洋共七次,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船上满载着金银宝货,销路最好的是丝绸和青瓷碗盘。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⑵苏禄国王来朝

苏禄本是一个群岛国,有东王、西王、峒王总理其事。永乐十五年(1417)八月,苏禄国王各率其亲属及随从头目,组成340余人的使团,漂洋过海,长途跋涉,带着珍珠、宝石、玳瑁等物而来。这是苏禄国对郑和使团访问苏禄的回访,也是继渤泥、满刺加国王之后,又一个海外国家首领亲自率领使团来中国访问。在京期间,三王受到最高规格的接待。东王在南归途经德州时,不幸因病去世。明成祖命令按照王礼祭葬,在德州为东王营建了壮观的陵墓。永乐十六年(1418)九月一日,明成祖亲自为苏禄东王墓碑撰写碑文,对其表示深切的缅怀与悼念之情。 明初社会经济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仁宗即位

朱高炽是明成祖的嫡长子,因为他有足疾,行走不便,不善骑射,但为人宽厚仁慈。但明成祖却不太喜欢他,他对次子朱高煦印象好,认为很像自己。永乐二年(1404)四月,朱棣正式宣布立朱高炽为太子,朱棣死后,太子朱高炽即位,改元洪熙,是为明仁宗。

洪熙元年(1425),明仁宗更定科举名额。洪武初年时,科举取士是有定额的。但不久即取消了限制。明仁宗时,朝廷决定重新规定取士名额,阁臣杨士奇奏请分南北取士。洪熙元年(1425),明仁宗正式议定各省乡试取士名额。凡通古博今,端重沉静,年龄在25岁以上者可以应试。此规定尚未实行,明仁宗即驾崩。明宣宗登基后,诏颁天下,要求各省仍按此规定执行。

明仁宗登基九个月后,便于洪熙元年五月突然病逝,其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明仁宗在皇位的争夺战中屡遭风险,如履薄冰。但围绕皇位继承问题的斗争并未结束。 宣宗即位

明宣宗登基以后重用贤臣,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有一次外出返京,看到农民正在耕田。他亲自到田间同农民谈话,接过农民手中的犁把推了几下。他感慨地对随从诸臣说道:“朕只推了三下犁,就觉得很累。老百姓一年到头劳作不休,那辛苦就更可想而知了!”在修建明仁宗的陵墓献陵时,遵照明仁宗的遗嘱,力主俭朴,3个月就完成陵墓的工程。明宣宗以后几代明朝皇帝的陵墓都修建得较为俭朴。直到明世宗在位时,才营建奢华的陵墓。

明宣宗有几句名言。一句是“省事不如省官”。那是在批评一个巡抚时说的。那个巡抚要求在杭嘉湖地区增设一名专门管理粮政的布政使司官员。明宣宗认为,国家的赋税有常额,不能养冗官,驳回了他的要求。还有一句是“安民为福”。那是在批评一个工部尚书时说的。那个工部尚书建议修建山西圆果寺的佛塔,好为国家求福。明宣宗认为,百姓安定就是国家的福气,用不着借修佛塔来“求福”。

河南有一个知县,在当地发生灾荒时,未经请示,就将驿站公粮上千石发放给灾民。明宣宗对他加以表扬:“如果拘守手续,层层申报,那老百姓早就饿死了。”他还继承了他父亲愿意接受意见的作风。他要求大学士杨溥尽力辅佐自己。杨溥叩首回答:“臣决不敢忘记报答陛下的恩情。”他嘱咐杨溥:“直接指出我的过错,就是对我的最好报答。”

正是由于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的作风较为开明,才有了被史家赞扬的“仁宣之治”。 朱高煦叛乱

朱高煦是明成祖的第二个儿子,“靖难”时立有战功,多次营救明成祖于危难之中。但他恃功骄恣,凶悍不法,妄想篡夺太子之位。永乐二年(1404),朱高煦虽被封为汉王。后改封别地,朱高煦仍不肯前往,整日闷闷不乐,图谋不轨。洪熙元年(1425)六月,他曾企图伏击明宣宗,结果失败。

宣德元年(1426)朱高煦趁北京地震之机,在乐安(今山东广饶东北)谋反,设立王军府、千哨,分官授职,并勾结英国公张辅作内应。明宣宗在大学士杨荣的劝谏下御驾亲征朱高煦。大军到达乐安城北,送诏书给朱高煦。朱高煦无力抵抗,只得举手投降,余党都被擒获。明宣宗兵不血刃,大胜而还,改乐安为武定,将朱高煦软禁在西安门内的逍遥楼。参与谋反的王斌、朱恒及天津、山东各地的反贼或被处死,或被发配边关。

徐达

(1332~1385)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农民起义军,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克集庆(今南京)。继又率部攻占镇江(今属江苏)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贡献,授淮兴翼统军元帅。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身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国。二十五年,以大将军率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江苏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北上,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挥军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初,他多次率军远征漠北等地,戍守边疆,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徐达长于谋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常遇春

(1330~1369)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伯仁,安徽怀远人。体貌奇伟,沉毅果敢,长臂善射。元至正十五年(1355),参加农民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破集庆(今南京)等地,每战必先,屡立战功,升中翼大元帅。十七年,攻宁国(今属安徽),身中流矢,裹伤再战。此后连克宁国、池州(今安徽贵池)、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城。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奋勇当先,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于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因功升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十月,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25万北上,转战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军继续北征,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俘元宗王及将士万余。七月,回师途中,暴病而卒,追封开平王。他英勇善战,统军有方,自谓能以10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

刘基

(1311~1375) 中国明朝军事谋略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时人比之为诸葛亮。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等职。元至正二十年(1360),被朱元璋聘至应天(今南京)参加农民起义军。他根据当时形势,献时务十八策,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方略。朱元璋遂集中兵力,西灭陈友谅,东灭张士诚,数年内占据长江中下游诸省。二十七年十月,参与制定的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进兵大都(今北京)的灭元作战计划,得到实现。刘基参与军机八年,被认为有建策之功。朱元璋称帝后,刘基奏立卫所军制,加强海边防建设。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后遭诬陷,忧愤成疾,于洪武八年病逝。其有关军事谋略的论述,辑于《诚意伯文集》。

傅友德

(~1394)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宿州(今安徽宿州市)人。少年骁勇,善击刺骑射。初参加刘福通起义军,后归朱元璋。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在鄱阳湖之战中,先以轻舟挫陈友谅前锋,后带伤截击陈军于泾江口。次年,又从征武昌,他率数百人勇登高冠山(今蛇山),夺取全城制高点,克武昌后,授雄武卫指挥使。继而转战江淮等地,因战功卓著,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明洪武四年 (1371),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任征虏前将军,统军10 万由文县(今属甘肃)打开入川门户,趁势拔汉州(今四川广汉),围成都,迫夏蜀丞相戴寿出降。朱元璋作《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功为第一。十四年,任征南将军,率步骑30万征云南,出奇制胜,消灭元梁王军主力,梁王闻败自杀,余部先后归降(见明攻取云南之战)。十七年,进封颍国公。二十七年,被朱元璋赐死。

邓愈

(1337~1377)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伯颜,虹县(今安徽泗县)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16岁的邓愈继承父志,领兵继续抗元。次年,率部加入朱元璋军,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今属江苏)诸战中,屡立战功。 19岁升广兴翼元帅。后转战今皖、浙、赣等地,连战皆胜。二十三年夏,陈友谅率军号60万围攻洪都(今南昌),他防守抚州门,城破30余丈,率军且战且筑,协助都督朱文正坚守85天。鄱阳湖之战后,他奉命平定江西未附州县,升江西行省右丞。明洪武三年(1370),从徐达远征甘肃,身先士卒,击败元军。后分兵进克河州(今甘肃临夏东北),招降吐蕃(今川、青、藏交界地区)、乌斯藏(今西藏中、西部)诸部。四年,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坐镇襄阳(今属湖北),筹运粮秣军马,供应从征各部。十年,任征西将军,平定吐蕃反抗势力,至昆仑山而还。因病卒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汤和

(1326~1395)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为人谨慎,沉敏多智。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次年归属朱元璋。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今属江苏)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十七年,镇守常州(今属江苏),多次击败张士诚部。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俘获24万人、海船400余艘。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继又从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明洪武三年 (1370)封中山侯。次年为征西将军,在傅友德部从陆路配合下,与副将军廖永忠率水军溯长江西进,抵重庆,迫夏国主明升出降。九年,以征西将军进兵延安(今属陕西),迫使伯颜帖木儿乞降。十一年,封信国公。十七年,巡视海防。二十年,在浙江沿海先后设卫所城59处,使倭寇不得轻入。后以年迈为由,自请还乡。二十八年八月病卒。

李文忠

(1339~1384)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思本,江苏盱眙人。喜爱读书,作战骁勇,治军严明。19岁率亲军,从朱元璋增援池州(今安徽贵池),初建战功。继又率部连挫元军,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攻占浙江昌化(今临安西)、淳安等地,因功授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后与邓愈会师,再克浙西重镇建德。不久,元水陆军数万突然反击,他先破其陆军,取部分首级置于木筏,顺流而下,水路元军见之惊慌逃遁。二十五年春,张士诚派兵20万攻新城(今浙江诸暨南)。李文忠率军驰援,因敌众己寡,将士有疑惧,他激励将士说:兵在谋不在众。次日,乘雾进攻,冲其中坚,果获大胜,歼张军数万,俘将校600 人。二十六年秋,率军进克杭州,迫守军3万投降,升浙江行省平章。明洪武二年(1369),以偏将军从常遇春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常遇春病逝后,他代其职继续远征漠北,俘斩元兵万余。次年,与徐达分道北征,俘获元主之孙及大臣数百人,升大都督府左都督。十年,负责大都督府,十二年兼领国子监事。十七年病卒。

明朝军队的火器,表面上看五花八门品种很多,但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其中真正在实战中威力比较大,具备近代特征的,只有两样:就是明朝末年从西方传入的西洋大炮和鸟枪。而这两样武器,在清朝军队中已普遍配备。

清朝前期几位皇帝反复强调保持“国语骑射”,目的在于保持满洲民族的传统,防止被汉族全面同化,并非排斥火器。在清朝军队,旧式火器已普遍配备。从我看到的一些清朝前期的官方文件,看不出清朝统治者有意排斥火器。

从皇太极开始,清朝就非常重视火器的发展与应用,康熙时代在宫内造办处、景山和铁匠营设立炮厂,所制枪炮专供皇室和满八旗之用,还专门建立了装备鸟枪、火炮的火器营。为平定三藩之乱,康熙特命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制造适应南方地形特点和便于战场上机动使用的火炮。南怀仁“依洋式铸造新炮”,并进呈《神威图说》一书,介绍了西方的制炮理论和方法。在康熙十四年(1675)至康熙末年四十余年间,仅中央政府就督造或改制神威无敌大将军、金龙炮、制胜将军、威远将军等各型火炮近千尊。不但数量多,而且种类也不少,乾隆二十一年(1756)颁行的《钦定工部则例造火器式》载有各种火炮共85种,同年的《皇朝礼器图式》中鸟枪,红衣炮,子母炮这三样火器成为了制式武器。清朝关于火器的兵书同样有不少,比如说薛熙撰的练阅火器阵纪,沈善蒸撰的火器真诀解证,王达权、王韬同撰的火器略说,薛凤祚撰的中西火法,陈旸撰的炮规图说 董祖修撰的炮法撮要。可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责怪以明朝后期的火器普遍应用来责怪清朝不重视火器呢?以至于清朝皇帝说的以骑射为本的这句话变成了清朝火器落后的罪证,可是以上的事例已经证明,清朝根本不是不重视火器的,可是为什么清朝末期的火器与世界的差距如此之大呢?这个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国虽大,忘战必危”乾隆后期,清朝疆域已经十分稳定,清朝逼沙俄,平噶尔丹,定台湾,并西藏青海,周围已无敌手,于是文恬武嬉,连骑射为本的祖训也变成“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火器方面的研制当然也渐渐荒废起来,于是本来在明朝就已经落后于时代的中国火器就开始更加落后于世界。可以说清初的鼎盛武功导致了其后凄惨的局面,让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沙俄在康熙时代不是争霸欧洲,而是回过头来与清朝争霸东亚,那会是怎样的局面?我相信如果历史是这样发展,清朝的火器发展绝不会仅此而已,中国的火器史也必然会写下更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欧洲国家众多,战争不断,正好可以相互学习,所以他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的思想和作战武器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春秋战国时期!

如何没有刘伯温和徐达,朱元璋能建立明朝吗?

当然还是能。作为中国历代开国君主中出身最为低下的一个,朱元璋的崛起堪称一个奇迹,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恰恰是他本人的能力、心胸和手腕...
点击下载
上一篇:谁有徐氏家谱?下一篇:蠡县的介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