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祁东县太和堂镇王氏家族是从那里迁移过来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2浏览:3收藏

湖南省祁东县太和堂镇王氏家族是从那里迁移过来的,第1张

是元朝至元年间,江西吉安泰和县段保一郎迁徙而来,招赘于王氏三娘。段保公生四子,两子姓段,两子姓王,延续下来的段姓人口稀少,而王姓已发展成当地的名门望姓,清光绪34年(1908)四修族谱,90年代当地人有小规模修订过族谱。应该这样讲,段姓是江西迁徙来的,王姓是老祁阳当地的。王姓后人其中一支移居四川,据说现在也发展成了好大一族,8、90年代这支族人有代表回发源地寻根问祖;解放初,云南支边时期,也有不少族人去了云南。祖公葬于公祖山(以前的木材检查站、养路班),祖婆葬于祁阳县文明铺镇。小时据老人讲,祖先家贫,祖婆在文明铺乞讨,殁于当地,就地埋葬。我就是发源地隔壁大坪村的王姓后人,少年在家乡渡过,居公祖山附近,现已远徙他乡。我的族辈是祖字,我知道的族辈只有“诗书忠孝泽,祖德裕意谋“。发源地就是现在的白溪町村,现在的太和堂镇中学就是当初发源的老祠堂,原祠堂两边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自豫徙居乡仍君子,由姬别姓祖是王孙“,可惜当地政府和族人保护不力,已经被全毁了,仅剩找不到一丝痕迹的遗址!很伤感!

著名革命烈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工农红军著名战将和高级指挥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与***,王如痴(1903~1935) ,又名王睿欧,王书铨,1903年1月16日生,就是杰出后人,书字辈。国名党悍将,一江山战役国军司令王生明、台湾国军国防部副部长王中柱也是。

大唐帝国(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中原王朝。从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公元618年在长安建立唐朝,经历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武则天的“上乘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虽然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了国力的不断衰退,但在唐朝的中后期又经历了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唐武宗的会昌中兴,唐宣宗的大中之治,唐朝国势渐有起色。但是在公元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的统治根基。直至公元907年,朱温篡夺唐帝位,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整个唐朝共有二十一帝,长达二百八十九年。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都有往来。唐朝之后海外华人都自称为唐人。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在极盛时期版图东起朝鲜半岛,南抵越南顺化一带,西达中亚咸海以及呼罗珊(伊朗的一个地名)地区,北包贝加尔湖至叶尼塞河下流一带,是中国自秦朝以来第一个用不着修抵抗胡人的万里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如此辽阔的疆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一定和唐朝的军事力量有关。那么,唐朝的军事力量有多强呢?

一、唐朝的军事力量是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线的

军力强大是唐代的一个鲜明的军事特点。唐朝统一了隋朝末年军阀割据的中国,唐太宗、唐高宗在位时攻灭东西突厥、薛延陀、高昌、高句丽、百济等国收了他们的土地作为州县,并在白村江战役中打败日本援军,又征调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民族为李唐征战。当时唐朝在亚洲军事制度,经济和科技的优势都是这些战绩的基础。

唐玄宗时期唐朝的势力与来自阿拉伯、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黑衣大食的势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大小勃律、吐火罗在内的中亚各国相遇,结果后来唐朝因为安史之乱在军事上全面收缩,中国的势力从此退出了中亚。后来又发生了藩镇割据导致华北地区的经济萧条。

二、整个唐朝名将如云

唐朝的众多著名将领中,除了天策府的李世民、神将薛仁贵、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将领、郭子仪,李晟和他的儿子李愬,高骈等汉族统帅外,异族将领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胡人安禄山、史思明,百济人黑齿常之,高句丽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靺鞨人李怀光,突厥突骑师部人哥舒翰,铁勒部的仆固怀恩、浑瑊和阿跌光进等。

三、六大都护府——唐朝在所辖疆域内用于震慑的军事管制机关

唐朝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很多,为有效管理突厥、回鹘、铁勒、室韦、契丹、靺鞨等各民族,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以及大量隶属于六大都护府的都督府和羁縻州。但安史之乱后数十年间,由于大量河陇边防的军队参与平乱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并占领河陇以及湟水地区,而河套地区则仍由天德军和振武军管辖。唐朝晚期大中年间至咸通年间沙州人张议潮起兵收复河陇地区,重新打通丝绸之路,趁着吐蕃内乱,于咸通七年击败吐蕃,吐蕃分裂为一百多个部落。

四、唐朝和突厥的战争

东突厥常年南下袭击中原地区,唐朝初期仍然存在的北方割据势力纷纷笼络突厥抗击唐朝,这在唐朝初期是一大边患。唐高祖、唐太宗积极抵御,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派李靖、李勣二将分路征讨,第二年降服东突厥、小可汗突利可汗投降,大可汗颉利可汗被抓,东突厥汗国灭亡。大量的突厥人迁入了唐朝,唐太宗将投降的众人安置在灵武至幽州一带,设置羁縻府加以管辖。东突厥的灭亡和归顺震动了西突厥和西域各国,一些西域小国纷纷投靠唐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西突厥西抵波斯,北达疏勒,控制了丝绸之路。

公元640年,唐朝攻克高昌城(今新疆吐鲁番),设安西都护府。

公元647年,唐朝平定了焉耆(新疆塔里木盆地古国)。

公元648年,唐朝平定了龟兹(今新疆库车绿洲为中心的西域国)。将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统治管理于阗(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地区)、高昌、焉耆、龟兹四镇,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苏定方、萧嗣业大败西突厥。西突厥最终在唐朝军队数次打击下灭亡,这就是唐朝与突厥的战争。西域至此成为唐朝的势力范围,期间唐朝军队与大食国开始交往。

五、唐朝与后突厥的战争

东突厥灭亡后,唐高宗永淳二年(公元682年),阿史那骨咄禄在蒙古高原称汗,东突厥复国(史称后突厥),后来契丹人也投靠了后突厥并与其狼狈为奸,并把牙帐设在了阴山一带。后突厥连年入侵唐朝的北部边疆一直困扰着武则天,武则天试图通过册封、和亲的手段改善突厥人、契丹人的关系,但是一直没有成功。直到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唐朝与回纥联军灭亡了后突厥,回纥建国。

六、唐朝和回鹘的战争

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90年),唐朝将回纥改名为回鹘。回鹘与唐朝的关系一直比较良好,但在安史之乱期间曾经趁机敲诈唐朝,联合唐军攻入洛阳城之后,劫掠洛阳。九世纪中期,黠戛斯(西北民族,在回鹘国的西北部)击破回鹘,黠戛斯向唐朝进贡。部分回鹘部族向西迁移,大批回鹘部族向南迁移。南迁的回鹘部族与唐朝发生冲突,唐朝的张仲武、刘沔、石雄等将领数次大破回鹘,杀死俘虏十几万回鹘人,还俘获了大批的回鹘王公贵族。西迁的回鹘部族到达甘州、西州、龟兹、葱岭融入了葛逻禄部族。

七、唐朝和吐谷浑的战争

吐谷浑是慕容鲜卑族的支系,五胡十六国时期西迁到青藏高原东北部,并在公元329年建国,使用晋朝体制,而且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一直在东晋、南朝和十六国时期的西北强国之间来回周旋。曾经在隋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被随军占领,隋朝末年天下纷乱,吐谷浑复国。后来唐朝建立,吐谷浑夹在吐蕃和唐的两大势力之间,又因为吐谷浑和吐蕃都在青藏高原上,早年的慕容伏允采取了亲近吐蕃疏远唐朝的外交政策。唐太宗几次召见吐谷浑没有成功。

公元634年,唐朝开始派兵西征,第二年,大将李靖击败了吐谷浑,亲唐的慕容顺继位并对唐称臣。慕容顺死后,慕容诺曷钵继位,唐朝遣送弘化公主和亲。

公元663年,吐蕃灭掉了吐谷浑,诺曷钵率领部族迁到了唐朝的安乐州(今宁夏中宁)。

八、唐朝和薛延陀的战争

贞观前期,唐朝曾经和薛延陀结盟,对付东突厥汗国。公元630年,唐朝击败东突厥。东突厥失败后,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东突厥的故土。薛延陀向唐朝臣服,却暗中扩大自己的力量。

公元639年,唐太宗试图恢复东突厥,拥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用于抗衡薛延陀的崛起,薛延陀与新恢复的东突厥进行了多次战争,用以防止唐朝的抗衡。为了避免薛延陀打败东突厥,唐朝将领李世勣在公元641年战胜薛延陀。

公元644年,趁着唐太宗征伐高句丽的时机,薛延陀部队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势,击败了东突厥,迫使阿史那思摩逃出中原。随后,高句丽寻求薛延陀的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与唐朝直接战斗。

公元645年,夷男死后,他的儿子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

公元646年,唐军反击并打败了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纥出兵,将拔灼杀死。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

九、唐朝和百济的战争

公元660年,百济和唐朝、新罗之间发生了唐灭百济之战。原因是百济联合高句丽,阻碍了新罗和唐朝的交通和进贡事宜。唐高宗屡次警告百济没有成功,在新罗的一再请求下,唐朝派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左晓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讨伐百济。新罗武烈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苏定方率兵从成山渡海,百济据守熊津江口以拒唐军。苏定方进击,百济军队被杀数千人。苏定方水陆并进,直取百济京城泗泚。城外二十余里,百济起倾国之兵来战,唐军迎击,大胜,杀百济军一万多人,唐军攻入泗泚外城。同时,新罗的大将金瘐信在黄山大胜百济大将阶伯,百济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逃入北部边境,苏定方包围泗泚城;扶余义慈的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率领城中军民固守。扶余隆的儿子扶余文思率领左右逾城降唐,许多百姓也跟随,扶余泰制止不住。苏定方命令士兵登城树立旗帜,扶余泰没有办法,开门投降。于是扶余义慈、扶余隆以及百济境内其他城主都投降了。

十、唐朝和高句丽的战争

隋朝攻打高句丽惨败之后,国内发生民变而灭亡。公元631年,高句丽开始在辽东建千里长城以防止唐朝的进攻,并与突厥联盟。而唐太宗李世民则以高句丽据有的辽东(即今东北地区辽河以东至朝鲜半岛北部)为本来属于中国的,而现在其他地方都平定了,只差这一处了。决定对高句丽用兵,一开始唐军的进攻很不成功,在无数次的战役中相继失守战略要地。在击败高句丽的盟友突厥后,唐朝与新罗建立了联盟关系,并平定了高句丽。

唐朝平定了高句丽后,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此地,试图控制朝鲜半岛,但是却引发了新罗和唐朝的战争。新罗最终控制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大同江以北则由唐朝和渤海国占据。

十一、唐朝和大食(阿拉伯帝国)的战争

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吐蕃与大食共同扶持了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打唐朝属国拔汗那国。监察御史张孝嵩与安西都护吕休率兵万余人,击败吐蕃大食联军,夺得中亚重要的属国拔汗那,威震西域。

开元五年(公元717年),突骑施(唐代时期的一个边远部落,属于西突厥,在当时隶属于安西都护府管辖)联合吐蕃和大食攻打四镇,被唐朝再次击败。

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大食的将领加拉赫统兵北征。在河中北部得胜,并已经准备侵入中国领土,但是被突厥人包围,经过偿付赎金,才好不容易得救。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大食呼罗珊(地名)来了新的将领穆斯棱,上任之初就兴兵攻打东拔汗那,突骑施奉诏出征,大破大食军。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叶齐德二世去世,希沙木继任哈利发,再派穆斯林进攻东拔汗那,包围了首都渴塞城,爆发了渴水日之战,大食军大败,后卫主将战死,导致原来已经叛变归附大食的康国、石国等诸国重新又投靠了唐朝。

后来,高仙芝灭掉了石国之后,唐朝在中亚的势力有所恢复,为了对抗高仙芝的进攻,阿拉伯联合河中所有属国准备进行反击,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罗斯,开始围攻怛罗斯城。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备对安西四镇的攻击,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了十多万的军队赶往怛罗斯城,双方在怛罗斯河两岸、即今天的江布尔附近展开了决战。由于葛罗禄部倒戈,与大食夹击唐军,高仙芝大败逃回。从此唐朝势力东撤,大食人进占阿姆河和锡尔河一带。怛罗斯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具有深远影响。大食通过此战获得了造纸术,中国的造纸术从而西传。

后来,呼罗珊(伊朗地名)发生了混乱,阿拉伯忙于平乱,对于遥远的中国已经是有心无力了。而中国方面由于安史之乱,国力大损,也只能放弃在中亚与阿拉伯的争夺。

十二、唐朝和吐蕃的战争

唐朝与吐蕃时和时战有二百多年。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吐蕃退出其击败的党项、白兰羌、青海吐谷浑等。

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后来还有金城公主下嫁给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

唐朝长期控制河西陇右,还逐步扩张到西域(安西北庭);高宗武则天到睿宗时期唐朝内斗,吐蕃钦陵赢了几场战争占了青海西部,但是争夺安西失败,钦陵要求唐军撤出安西,被拒绝;唐朝长期控制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王晙、李祎、张思礼、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等将领多次大胜吐蕃军,或者杀敌数万,或者开疆拓土,在东边将战线推到青海湖以西,在西北将吐蕃赶出大小勃律,从东到西北压制吐蕃;后来安史之乱、朱泚之乱、藩镇割据等等,唐朝多次内斗严重削弱自己,吐蕃趁机赢了一些战争,但是唐朝的崔宁、李晟、韦皋、史敬奉等多次重创吐蕃军;九世纪中期,唐朝廷重现占领秦州、原州、安乐州、维州、扶州、河州、渭州等州,张议潮占领河西、陇右,归附于唐朝,不久之后,吐蕃王国内外交困而导致灭亡。

伊凡三世在中央设置管理机关,议政机构,直接对他本人负责

不仅在国内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对外也底气十足,比如在外交中伊凡三世会自称为"沙皇"。中央集权意味着所有权力最终都会归结到伊凡大公手里。因此,罗斯的权力自上而下逐级分散,共同形成了支撑大公统治的权力机制。

伊凡三世在中央设置管理机关和议政机构,直接对他本人负责。这种被称作波雅尔杜马的机构,类比现在西方国家的议会,相当于当时罗斯的贵族议会。王公贵族和土地领主是议会成员,在面临重要的国家大事时,他们负责为大公出谋划策。

除去议会,还设有掌管中央各部事务的部门,专门管理使节、官吏、宫廷、驿站、粮仓等事务。另外,不仅设专门管理马房和奴仆的赫洛普,还有专门管理国库与档案的部门。16世纪初期,管理部门的分工已经初步明确,大公设立10个部门辅助器统筹管理各种事务,这些部门的长官均出自王公贵族。

在地方管理上,大公从领主和自由人中选出总督或乡长,负责地方的行政、司法、征税事务。在军事方面,为强化对军队的控制,伊凡三世废除王公贵族的亲卫队,代之以重建常备军。这种常备军由服役贵族构成,与土地相关联,凡是从大公手里领取土地的人皆需服兵役,如此完全掌控了军权。

为方便统治,伊凡三世仿效先祖雅罗斯拉夫,颁布了一部法典。这部法典限制了农民的自由,奠定了农奴制的基础。同时,通过诸如税收、铸币、邮政等其他方面进行改革,罗斯国家不仅在疆域上,在整个社会文化层面上也逐渐走向统一。

因为诸多丰功伟绩,伊凡三世被尊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大帝"。在俄罗斯的历史上,总共有三位君主获得"大帝"殊荣,另两位便是彼得一世和叶卡特琳娜二世,足可见证伊凡三世在俄罗斯历史中的地位。

罗斯统一后,公国的大公们开始了对外开疆拓土的伟业,以伊凡四世为最。伊凡四世的功绩不仅在于对外征伐,更在于其轰轰烈烈的国内行政改革,直接奠定了帝国的基础。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并将罗斯更名为]沙皇俄国]。

罗斯统一后,公国的大公们开始了对外开疆拓土的伟业,以伊凡四世为最。伊凡四世的功绩不仅在于对外征伐,更在于其轰轰烈烈的国内行政改革,直接奠定了帝国的基础。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并将罗斯更名为"沙皇俄国"。

在他统治期间,沙俄建立了等级会议制度,扩大了帝国的统治基础;组织编纂了罗斯史上第一部法典,确立了社会秩序;通过对军队、税收和教会改革以及实行特辖治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高度专制加剧了社会矛盾。

伊凡四世去世后,他的继承者们懦弱无能,政权很快旁落他人之手,来自莫斯科的大公家族离开了历史舞台。之后,俄国进入了一段混乱期,直到罗曼诺夫王朝开启。彼得一世是这一王朝辉煌的缔造者。

通过不断改革,彼得一世将一个贫困落后的中世纪国家逐步打造成了横跨欧亚的新兴强国,其经济、政治与军事实力都得到了空前发展,为俄国雄霸欧亚打下了基础。伊凡三世在1505年10月结束了其非凡的一生,大公位传给儿子瓦西里·伊凡诺维奇,即瓦西里三世。

瓦西里三世的主要功绩在于子承父业、开疆拓土。继位之后,瓦西里三世连年征战,先是征服了普斯科夫和梁赞,然后将斯摩棱斯克占为己有。在这父子二人的共同努力下,莫斯科公国的领土很快扩充到280万平方公里,版图雄踞欧洲之首。

1533年瓦西里三世去世,长子伊凡·瓦西里耶维奇继位,也就是伊凡四世。伊凡四世以3岁幼齿继位,大权自然旁落。虽然按照其父遗嘱,有7位王公领主辅佐伊凡四世,直到其长大成年。但是现实是残酷的,继位后的伊凡四世马上陷入前有狼后有虎的困境,但凡有点实力的王公,都对他的王位觊觎有加。

为了保护儿子、巩固王权,伊凡四世的母亲叶莲娜·格林斯卡娅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击异己,维持统治。面对威胁到伊凡四世王位的政敌,叶莲娜毫不手软,直接投入监狱,哪怕对方是幼子的叔伯。

通过扶植亲信,叶莲娜将权力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以加强对公国的控制。此举自然会遭到朝臣反对,面对质疑,叶莲娜又以极其强硬的手段直接解散了辅政大臣们。不仅如此,为了国家的稳定发展,叶莲娜还进行了货币改革,实行统一的货币"戈比"。

然而,历史没有留下一位传奇的叶莲娜,因为在1538年,她突然就死掉了。叶莲娜去世后,伊凡四世刚7岁有余,权力被伊·瓦·舒伊斯基王公家族趁机夺走。这位舒伊斯基掌权后,先是狠狠地报复了叶莲娜的亲信们,然后横扫其他政敌,甚至连孤儿伊凡四世都生活在他的变态恐吓中。

在这次权力斗争中,虽有后来别尔斯基与总主教约瑟夫的短暂小胜,终未敌过舒伊斯基的野蛮反扑。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547年。1月16日,在克里姆林宫的圣母升天大教堂里,年满18岁的伊凡四世举行了隆重的加冕仪式。

上台之后,伊凡四世改称"沙皇"(皇帝之意,是罗马皇帝凯撒的音译,拜占庭和金帐汗国都用过这一称号)。同时,莫斯科大公国也改为"俄罗斯沙皇国"或"沙皇俄国"。头戴莫诺玛赫皇冠戴的伊凡四世终于成了俄罗斯的第一位皇帝。

伊凡四世加冕为帝后,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收回权力。经过多年的积累,伊凡四世的母舅家族势力越来越大。伊凡四世的娘舅们倚仗这种外戚特权,每每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引得民怨沸腾。机遇缘起一场大火,6月份,莫斯科一场大火毁坏了数以万计的房屋,近两千人死于火灾,流离失所者更是8万人之多。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百姓们将矛头指向伊凡四世的娘舅家族,说是其外祖母纵火导致。群众暴动,沙皇的舅舅尤里·格林斯基被愤怒的人们打死。叛乱镇压后,为平息民愤,沙皇流放了自己的另一位舅舅米哈伊尔·格林斯基。被娘舅家族夺走的权力也被顺理成章地收回。

同时,伊凡四世也严惩了起义的领袖人物。结束这一切,伊凡四世时代终于开始了。为了加强和巩固中央王权,伊凡四世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伊凡四世提拔了三位近臣充当他的改革助理,从身份上来看,三位权臣分别代表了军队、教会和王公贵族的势力,可见伊凡四世准备充分。

三位权臣构成了"近臣杜马"成为改革的核心力量,他们分别为御前侍从阿列克塞·阿达舍夫、牧师西里维斯特、王公安德烈·库尔布斯基。准备就绪后,1549年2月27日,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等级会议在莫斯科召开。

参加这次会议的成员出自俄罗斯统治阶级的各个阶层,包括大领主波雅尔、司书、高级僧侣,以及莫斯科封地贵族的代表等。在会议中,伊凡四世痛陈多年来大领主波雅尔贵族趁他年幼专权滥用的往事,提出进行社会改革与编纂法典两大议题。从历史进程来看,俄国等级代表君主制的确立就是以此次会议的召开为标志的。

魏晋士人猛吃毒药,各种毒物郁结体内,兼之多半嗜酒如命(见《如何过日子是更重要的问题》一章),在药与酒的双重刺激下,做出了众多怪异之举,绝不是现在的新新人类所能比肩的。中国有史以来,从没有一个朝代的上流阶层像魏晋时代的士人那样贴近于西方嬉皮士。

  东晋的名士王忱,出身于琅邪王家,声名显赫,更做到过荆州刺史的头等要紧职位。但就是这么一个高官,其举动之荒诞,即便朋克乐队成员也会瞠目结舌。此人的老丈人亲人去世,他带着朋友前去吊丧。老丈人正在痛哭流涕,而他居然和十几个朋友一起脱得精赤条条,披散着头发闯了进去,十几个人绕着王忱的老丈人走了三圈。该老丈人正在伤心之际,忽然见以女婿为首的十几个光腚绕着自己转圈,其惊惧气愤可想而知。

  王忱的行为属于荒诞狂放,周的行为则只能用兽欲勃发来形容。周是东晋初年的高官,位居尚书仆射(副总理级别)之职。当时的大将军王敦非常忌惮他,一看见他就紧张,一紧张就出汗,只要碰见周,哪怕是冬天,王敦也要拿着扇子猛扇。后来王敦兵变成功,将其处死。周死前,破口大骂:“老天有眼,快杀王敦啊!”押解他的人用戟戳他的嘴,血从他嘴里一直流到脚后跟,周 依旧神色不变,可见此人不是个平庸之辈。

  就是这个慷慨激昂的周,却做出过荒唐至极的事情。尚书(部长级别)纪瞻邀请朝廷要员们到家里做客,席间叫出自己的宠妾给大家表演歌舞。别人看看歌舞,称赞几句也就罢了,可是周居然*心大动,众目睽睽之下忽然脱了衣服,当着人家丈夫的面冲上去就要强奸这个女人。众人一看,这还了得?当下一起死死把他按住,这才没有得逞。这种死不要脸的行径,若非在酒与药的双重作用下,恐怕不会出现。

  魏晋时期士人行为的这种荒诞,全部归结到毒药和酒上面也不大公允,这种行为更多的是一种犬儒主义与自我放纵的混合变种,毒药和酒只是将其释放的一个由头。很多人是以酒和药为幌子,真正驱动他们的是骚动狂放的心灵。儒家的礼教已经被搁置一边,生与死的匆匆变换又见识太多,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又有什么是被禁止的呢?这些士人物质上的满足可以轻易得到,心灵却又处于如此广阔的空间。自我被释放了,却又无处依托,就在广袤天地间随意游荡。有人在灵魂深处为自己寻觅到家园,有人则完全迷失。

  这是一个审美压倒了伦理的年代,也是一个自由而迷惑的年代。这种背景之下,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特异行为,而且也不乏可爱之举。比如,阮籍经常和邻家酒铺的女掌柜一起喝酒,喝醉了就躺在她身边。做丈夫的开始很怀疑,观察了很久,发现阮籍确实没有任何不轨,就没有干涉。阮籍的心胸,确实不是何晏之流可以比拟的。

  但有时,这种特异行为会变得极其下流,晋朝就有不少下流坯。西晋时期,许多贵族子弟经常举办性聚会,他们一起脱光了衣服喝酒,然后就各自和妾侍云雨,互相观摩。

  不过,那种性party放到当时的社交大环境里看,却也是其来有自。晋朝人交往时相当亲昵随便,对男女之防也不大看重。炼丹家葛洪性格严肃,对当时的一些习气非常愤慨,发表了若干评论,留下了当时社交风气的记录。根据葛洪的说法,宾客相见也不互道寒温,客人一进来就喊:“老东西在哪儿?”主人马上回答:“你这老狗来了?”不这么打招呼的,大家都说他古板,不和他来往。招呼打完了,下面就是聚会,有人当众洗脚,有人就地撒尿。这些人对男女之嫌也不顾忌,往往直接就往人家内室闯,恣意欣赏人家的妻妾,嘴里还不干不净,对她们的身段和脸蛋大加评论,全无尊重之意。有些姬妾躲起来,这些人居然公然搜索,发现了就拖出来观看。主人虽然难堪,但当时习气如此,如果加以阻挡,倒显得自己小气。性party只是这种聚会的加强版。这些硬拉女人出来品评的男人固然下作,但也说明当时的性观念确实宽松。

《汉谟拉比法典》虽然是一部奴隶制法典,为王公贵族等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服务,但除此外,法典还对当时古巴比伦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等都做了较全面的规定,不论任何人皆不得违反、变更或破坏。汉谟拉比王甚至命人在法典结语中刻道:“我以我的金玉良言铭刻于我的石柱之上……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须遵从石柱上的正词义言,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和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在那样一个专权统治的国家,能出现这样一部多少沾点法制色彩的法典,确实难能可贵。

在古代西南亚奴隶制法的发展史上,《汉谟拉比法典》——这部古代楔形文字法发展的集大成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从以前所有的法律中吸取许多东西,包括了苏美尔—阿卡德时代各国法典的精华;它有关契约、债权、损害赔偿等方面的规定,是许多早期立法文献所不能比拟的,而文字简洁,对概念阐述的细密程度,甚至超过欧洲某些国家早期立法的水平,并对后世的亚述法、赫梯法、新巴比伦法及希伯来法产生重大的影响。它是目前所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保存至今的成文法典。

几千年过去了,雕刻有法典条文的石柱为何在苏萨城被发现,对后人来说还是个谜。汉谟拉比王希望能将他的法典镀上神授的荣光,刻石公布,安放在巴比伦神殿里。百姓随时可到神殿去参阅这些法条,获悉解纠排争之道。也许是在巴比伦沦陷后,这根石柱成为了波斯军的战利品,才被带至波斯,安放在苏萨神殿上的吧!?

经过了数个世纪的沧桑,直到法国考古队在废墟中挖掘出它,这根石柱方得以重见天日。法国人兴高采烈地把它运回国,珍藏于巴黎卢浮宫内,成为宫中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之一。

这大概是汉谟拉比王生前所未能预料到的。但是有一点,这位杰出的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一定会肯定:即使时间如白驹过隙,万物似沧海一粟,他所制定的这部法典的荣光却是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

毕竟,历史是公正无私的。

个人的大胆揣测:‘措火牛录西哈拉’是蒙古族一部落名称,但无从求证。。。

辽宁蒙古族风采

前 言

蒙古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辽宁省内的蒙古族人口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现有67万人口。

明末清初,蒙古喀喇沁部、土默特部、蒙郭勒津部和科尔沁部的一部分,自蒙古草原逐步南下,最后定居于辽宁。清王朝定鼎北京后,一些八旗蒙古兵丁、巴尔虎蒙古兵丁和他们的眷属因防务派往辽宁。上述蒙古各部、八旗蒙古、巴尔虎蒙古的后裔构成了辽宁蒙古族的主要部分。辽宁蒙古族主要分布于朝阳市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朝阳县、建平县、凌源县、北票县,阜新市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彰武县。

清代,辽宁境内蒙古族的阶级等级分明。统治阶级是蒙古封建王公贵族,被统治阶级分为平民阶层、属下阶层和奴隶(家奴)阶层。满族统治者在蒙古地区推行盟、旗制度,统治蒙古族人民。对蒙古族地区的汉族,设置厅、县机构进行统治。属卓索图盟的喀喇沁左、中、右旗,土默特左、右翼旗,属哲里本盟的科尔沁左翼前、后旗,以及清皇家的“苏鲁克”牧场(即养息牧“三陵”牧场),均在辽宁境内。

蒙古族是一个勇敢、智慧的民族。在文化艺术方面,创造了大量民歌、民谣和民间传说;音乐舞蹈优美动人,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色彩,同时,培育和造就了尹湛纳希、恩格特古斯、罗卜桑却丹等一代名人,由于信仰喇嘛教,寺庙林立,因而与建立寺庙相关的雕塑、绘画、石刻等艺术有过辉煌的成果。在医药事业方面,辽宁的蒙医蒙药独具特点,饮誉中外。在传统体育活动中,赛马、摔跤、射箭等项目代代相传,尤其那达慕大会不仅是对丰年的祝贺,更是蒙古族人民健身娱乐的大展示和相互交往的盛会。在风俗习惯方面,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的个别风俗习惯,但仍保持着传统的民族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在政治上完全获得了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政治上,由于中国***的民族团结、平等政策的贯彻落实,辽宁蒙古族地区建立了两个自治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23个蒙古族乡、镇和联合乡镇。同时,享有对国家大事的参政议政权利。在经济上,辽宁蒙古族一改旧社会的落后状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中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工业、商业、金融等方面步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有的地方接近小康水平。在文化上,辽宁蒙古族继承和发扬了民族传统,整理和挖掘了大量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完成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中国民间音乐集成》、《中国民间舞蹈集成》的辽宁蒙古族部分,并有新的文化艺术创作。蒙古族地区的广播、电视、**、蒙古剧、蒙文书报出版等事业也有了一定发展。民族教育方面,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师范教育、成人教育形成了体系,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辽宁蒙古族的精神生活不断充实,民族素质不断提高。

民族来源

辽宁省蒙古族来源于多个蒙古部落。明代前期,有兀良哈部(即朵颜、泰宁、福余三卫蒙古人)。明末清初,喀喇沁部蒙古人、土默特都(含蒙郭勒津部)蒙古人、科尔沁部蒙古人先后游牧、驻牧辽宁境内。清前期,一些察哈尔部蒙古人、巴尔虎部蒙古人,八旗蒙古人进入并定居。这些蒙古人的后裔,主要分布、聚居在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及昌图、康平、法库等县。

(一)、族称来源

蒙古族在尚未形成、统一使用“蒙古”一名之前,其先人与中国古代北方东胡、鲜卑、契丹、室韦等就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蒙古”为民族自称,隋唐时期的蒙兀(蒙瓦)室韦是蒙古族的先世。蒙兀室韦只是蒙古语族诸部中一个部的名称,为“室韦”二十余部之一。“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音译。蒙兀室韦游牧于望建河(额尔古纳河)南岸,后逐渐西迁至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上游的肯特山一带,发展繁衍为许多部,i2世纪末、i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领的蒙古部落统一了漠南、漠北的草原诸部。一个具有语言、地域、文化共同性以及、在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特点的新的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即蒙古民族形成了。“蒙古”一名,由一个部落名称演变为民族名称。

(二)部族来源

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宋嘉定五年(1212年)前后,蒙古汗国势力逐渐扩展到辽西一带。此后及整个元代的150余年间,蒙古人从大漠南北向南迁徙,以军屯、民屯、建立行政管理机构等形式,定居或活动在辽宁各地。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元亡,蒙古封建统治者势力退回草原,史称北元。居住或活动于辽宁地区的蒙古人便以遗留民、内附民、三卫民等形式继续生活下来。明末清初,喀喇沁蒙古部、土默特蒙古部、蒙郭勒津蒙古部自蒙古草原南下,游牧、驻牧,最后定居于辽宁。清王朝在蒙古族地区推行盟、旗制。卓索图盟五旗,(即喀喇沁左、中、右三旗和土默特左、右翼二旗)以及哲里木盟的科尔沁左翼前旗、后旗,清皇家的“苏鲁克”牧场(即养息牧牧场),均在辽宁省境内。辽宁省境内的蒙古族主要是喀喇沁、土默特、蒙郭勒津、科尔沁、察哈尔和巴尔虎等蒙古部人的后裔。

1、兀良哈部 兀良哈蒙古人,元代写作“乌梁海部”。元末明初自贝加尔湖地区向大兴安岭以东到嫩江流域移牧。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在嫩江流域、洮儿河南北以及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一带的兀良哈蒙古人生活的地方,设置了朵颜、泰宁、福余三卫。

明永乐末年,三卫蒙古人不断南移。正统年间,已进到西拉木伦河以南地区。成化年间,兀良哈三卫的分布已是“自大宁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日朵颜;自锦、义历广宁,至辽河、日泰宁,自黄泥洼愈沈阳、铁岭至开原,日福余"(《明史·兀良哈三卫传》)。

兀良哈三卫蒙古南迁以后,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东部蒙古封建主科尔沁部首领魁猛可(又写作奎蒙克·塔斯哈拉)率部从斡难河故地,东迁到嫩江流域。因与留居于呼伦贝尔的科尔沁以自别,号“嫩(脑温)科尔沁"。另一东部蒙古封建主(内喀尔喀五部祖先)库登汗虎喇哈赤(又写作和尔朔齐·哈萨尔)率10万众从宣府塞外东迁到辽河流域。其后,嫩江科尔沁部也向南扩张。此东迁二部占据之地正是兀良哈三卫蒙古故地。

16世纪末(约明万历年间),兀良哈之福余卫为嫩江科尔沁魁猛可所兼并。兀良哈之泰宁卫为内喀尔喀五部之始祖库登汗虎喇哈赤所兼并。兀良哈之朵颜卫则被其西邻喀喇沁部所兼并。

2、喀喇沁部喀喇沁,蒙古旧部。《蒙古秘史》、《史集》、《元史》等书,对蒙古汗国、元王朝时喀喇沁的历史均有记载。

15世纪中叶的明代,驻牧于河套西部地区的喀喇沁部,兵力最强。在其首领孛来的统领下,曾西攻瓦刺,东挟兀良哈三卫。

达延汗(约1474—1517年)统一全蒙古时期,孛来领主曾经统属的哈刺慎(喀喇沁)鄂托克之地,成为达延汗右翼3万户之一永谢布万户的组成部分。《蒙古源流》一书记载。达延汗死后,其孙“巴雅思哈刺(勒)占据永谢布之七鄂托克喀喇沁而居”,且以喀喇沁为部名。后来,永谢布人逐渐为喀喇沁人所融合,以致永谢布之名在历史上不复存在。是时,喀喇沁部的游牧地在张家口以北一带。

16世纪中叶,察哈尔部受阿拉坦汗胁迫,“惧为所并",东迁于辽东边外游牧,巴雅思哈勒统辖的喀喇沁部遂占据其原驻牧地。明嘉靖二十七年(1547年)以后,喀喇沁部的游牧地,巳在宣府(河北宣化)、张家口东北,至独石口外、开平(内蒙多伦西北)一带,且成为兀良哈三卫之朵颜卫的西邻。此后,朵颜卫逐渐为喀喇沁部所融合,兀良哈蒙古人成了喀喇沁部的重要成员。

喀喇沁部占据朵颜卫蒙古人的地面,将朵颜卫蒙古人融合于喀喇沁部的历史过程,便是《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喀喇沁部总传》、《蒙古游牧记》所记载的喀喇沁部;元臣扎尔楚泰者,生子济拉玛(者勒蔑),姓乌梁罕(兀良哈)氏,佐太祖(成吉思汗)定天下有功。七传至和通(花当、观童),有众6000户,游牧额沁河,号所部日喀喇沁。这是新的喀喇沁部——喀喇沁蒙古人与兀良哈蒙古人的融合体。喀喇沁部的首领青把都(巴雅思哈勒之子)死后,其六子六孙丧失了控制朵颜的权势。最后,兀良哈蒙古人苏布地(又写作速不的、苏不的、速不得)成了喀喇沁部的首领。

苏布地统辖的喀喇沁部,在明末受察哈尔林丹汗“伤残骨肉”、“被其欺凌”,天聪二年(1628年)与后金议和结盟。天聪三年(1629年)归服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喀喇沁部被分为左右两翼旗,以苏布地子固鲁思奇布(和通五世孙)掌喀喇沁右翼旗,以色梭(和通之四世孙)掌喀喇沁左翼旗。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封格嚼尔为扎萨克,掌新置喀喇沁中旗。

清代,喀喇沁部的驻牧地范围,据《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载;“喀喇沁部在喜峰口外,至京师七百六十里,东西距五百里,南北距四百五十里。东界土默特及敖汉,西界察哈尔正兰旗牧场,南界盛京边墙,北界翁牛特”。凌源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建昌县、建平县南部、锦州市所属西部与朝阳市接界的各个县的部分地区,都曾经是喀喇沁部蒙古人驻牧的地方。他们的后裔便构成了辽宁省蒙古族的重要成员。

3、土默特部 土默特,蒙古旧部。明代,土默特部成了达延汗右翼3万户之一(明代史籍写作“满官嗔万户一),游牧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地方。达延汗逝世后,土默特万户驻牧的地方,为其诸孙占据。其一孙阿拉坦汗(明史写作俺答)占据了12土默特,即后来的归化城(呼和浩特)土默特,其另一孙拉布克台吉占据了土默特之乌古新,即后来的东土默特前身。

明嘉靖年间,东土默特蒙古人已经游牧在长城边外,明隆庆时的佚名作者在其《译语》一书中,记叙他在嘉靖甲辰年(1544年)随明元戌袭虏(明代对蒙古人的诬词)所见,写到:“日呵刺慎(喀喇沁)、日莽观慎(满官嗔,即土默特),兵各二三万,常在宣府边外驻牧,云是分(份)地也”。说明东土默特与喀喇沁部共驻牧于宣府边外了。

察哈尔林丹汗时期,土默特部、喀喇沁部均为林丹汗控制。林丹汗尽夺明廷给各部的“尝额”(补助金),且控制各部对明廷的边贸。于是,土默特(东土默特二旗的前身)部封建主噶尔图(元太祖十八世孙)、莽古尔岱(元臣兀良哈人济拉玛十一世孙),为了“以避察哈尔(林丹汗)侵,由归化城移居土默特’’(《蒙古游牧记》之土默特右翼条)。土默特,正是原兀良哈三卫之自锦、义,历广宁(北镇)至辽河日泰宁挣卫蒙古人所驻牧的地方。 .

清代,移居“土默特”地方的土默特部,其驻牧范围和概况,据《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土默特部,在喜峰口外,至京师千里。东西距四百六十里,南北距三百有十里。东界阳什穆(养息牧,在辽宁省彰武县)牧场,西界喀喇沁,南界盛京边墙(柳条边),北界喀尔喀左翼及敖汉。土默特分左右翼,异姓同牧。主左翼者为元臣济拉玛(者勒蔑)裔。自济拉玛十三世传,至善巴,与喀喇沁为近族。主右翼者为元太祖裔。自元太祖十九世传,至鄂木布楚琥尔,生子固穆,与归化城土默特为近族”。上述土默特左右翼的出现,是土默特封建主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各率众来归” 皇太极后形成的。这个驻牧地,包括了辽宁省内朝阳县、北票县和阜新市市区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全境。在这个范围内的土默特部蒙古人的后裔,构成了朝阳县、北票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

4、蒙郭勒津部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的先人,主体是“蒙郭勒津”部蒙古人。蒙郭勒津,《元朝秘史》(《蒙古秘史》)写作“忙豁勒真”,明代称“满冠正” 、“满官嗔” 、“猛古振” 、“莽观镇”等。清代又有“蒙古尔济”、“蒙古贞”等译名。

明代的“满官嗔”(蒙郭勒津的异译),常与土默特通用,或作为土默特的代称。满官嗔与土默特部共牧或说是土默特部的一部分,因满官嗔的首领火筛(《蒙古源流》作科赛·塔布囊,或浩赛塔布囊)名声大、威望高,所以明代人只知满官嗔不知土默特,一个时期便以满官嗔之名称整个土默特部。

达延汗时,火筛所统属的蒙郭勒津被分封给其第四子阿尔苏博罗特(我折黄台吉)。阿拉坦汗(俺答汗)时,该部成为土默特之属部。阿拉坦汗之辛爱黄台吉率土默特之一部分在明嘉靖年问驻牧在宣府边外,蒙郭勒津与之共牧。这种局面一直到辛爱黄台吉之孙鄂木布楚琥尔时期(《蒙古游牧记》称是噶尔图时)。

察哈尔林丹汗时,设主帐于广宁以北之地。明崇祯元年、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林丹汗西攻驻牧宣府边外的喀喇沁部和与之共牧的含蒙郭勒津的土默特部。翌年(1629年),喀喇沁部和与之共牧的土默特归附后金。蒙郭勒津跟随当时土默特部首领鄂木尔楚琥尔,于公元17世纪20年代,向东迁移到今朝阳、阜新地区定居。居于朝阳地区者,乃是鄂木布楚琥尔所率领的土默特部落之一部,居于阜新地区者,乃是跟随土默特部来的蒙郭勒津部,称土默特。

16世纪末,兀良哈人元臣济拉玛后裔莽古岱(又作莽古尔代)从喀喇沁徙居东土默特,成为东土默特的主人。当蒙郭勒津人迁到东土默特后,便投靠了兀良哈部。天聪三年(1629年)莽古尔岱之孙善巴率众归清。天聪九年(1635年)封札萨克,编为土默特左翼旗。土默特左翼旗管辖蒙郭勒津部所在地,即阜新地区(不含彰武县)。

5、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的始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哈布图哈萨尔的第十四世孙魁猛可·塔斯哈拉,于明嘉靖中期自故地斡难河东迁到嫩江流域,占据了兀良哈三卫原福余卫蒙古人分布之地。留居于呼伦贝尔的科尔沁号“阿鲁”(北)科尔沁,东迁嫩江的科尔沁,号“脑温”(嫩)科尔沁。

至16世纪末,嫩江科尔沁部向南扩展兼并了兀良哈三卫中的福余卫,其地约在今辽宁彰武东部及康平、昌图一带。后金天命年间,科尔沁部的南端巳占据了辽河中游一带。清崇德、顺治年间,科尔沁部先后编为十旗。科尔沁左翼前、中、后三旗;右翼前、中、后三旗,郭尔罗斯前、后旗,杜尔伯特旗;扎赉特旗。其中科尔沁左翼后旗蒙古人的后裔,为辽宁省昌图、康平二县的蒙古族人。科尔沁左翼前旗蒙古人的后裔,为辽宁省法库县北部、彰武县东北部蒙古人的主体部分。

6、察哈尔部 察哈尔部,元室后裔。明嘉靖中,徙牧辽东边外。蒙古语“察哈尔"为“白”之意。察哈尔林丹汗时,势力大增,其统治中心的主帐,设在广宁以北一带,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林丹汗兵败死于赴青海途中。其子孔果尔额哲率部归降后金,被封为亲王,安置于义州(义县)边外。

顺治初年,清王朝在辽宁省彰武县境内,建一处苏鲁克(养息牧)牧场。顺治四年(1647年),从察哈尔八旗征调了蒙古16个家族.32户,共236人移牧“苏鲁克” 。他们的后裔是彰武县蒙古族人的一部分。

7、八旗蒙古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政府调派北京部分八旗蒙古兵及其家属,同满汉八旗兵丁及其家属一起到盛京(沈阳)地区驻防,分拨到新宾、风城、岫岩等县。八旗蒙古人的后裔在岫岩县的大姓有鄂、包、秦、卜、马等。八旗蒙古人的后裔在凤城县的有鄂、陈、康、苏、戴、卜、白、常、巴、谢、韩、何、吴、石、艾、张、王、李、马等姓。八旗蒙古人的后裔在新宾县的有关、宋、张、自、王、石等姓。此外,大连市金州区亦有八旗蒙古人的后裔白姓。

8、巴尔虎部 巴尔虎部,属蒙古游牧八旗。清代在张家口外游牧。巴尔虎部,元代称“巴尔忽惕部”,他们最早居住在俄罗斯境内贝加尔湖东岸的巴尔古津河流域。明末清初,部分巴尔虎蒙古人已南迁到内外蒙古交界处,属于外蒙喀尔喀各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漠西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击溃了喀尔喀三部,巴尔虎蒙古也随喀尔喀蒙古南下附清,被清廷安置在张家口外驻牧。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清政府对巴尔虎人重新编旗。当年九月,盛京地区拨来巴尔虎人5000余口,其中壮丁1273名,编为10佐领。驻盛京3佐领,开原、辽阳、熊岳、复州、金州、岫岩、凤凰城等7城各l佐领。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寇姓、石姓、白姓等蒙古人,凤城满族自治县马姓(马卡氏)、谢姓(谢京氏)、陶(陶国浑氏)、何(何西勒氏)、吴、敖(皆吴西勒氏)、穆(穆奇德氏)、包(包尔机根氏,即博尔济吉特氏)、梅(梅林其德氏)、沙(沙土鲁氏)等姓氏的蒙古人,瓦房店驼山乡康、寇、赫、韩、卜五姓,大连市金州区七顶山乡车姓,庄河市寇、白姓,铁岭市开原县金沟子乡巴尔虎营子的蒙古人。他们都是清代巴尔虎蒙古人的后裔。辽阳、熊岳仍有一些巴尔虎蒙古人的后裔。

9、喀尔喀部 喀尔喀部,曾驻牧在辽河流域的五鄂托克喀尔喀,又称内喀尔喀五部。此喀尔喀五部的始祖是虎刺哈赤(又作和尔朔齐·哈萨尔·阿尔楚博罗特)。虎刺哈赤死后,其五予将喀尔喀分割统辖,形成了扎鲁特、巴林、翁青刺特、巴岳特、乌齐埒特等内喀尔喀五部。

喀尔喀五部中的巴岳特、扎鲁特和翁吉刺特曾在明代辽东都司所辖的沈阳、铁岭和开原边外一带驻牧,与辽宁省北部界内的一些地方有过关系,这三部蒙古人后裔的一些人还在辽宁境内生活。

10、元代蒙古族后裔 庄河县蓉花山乡《都氏族谱》记载:“都氏皇元宗室一。据明代所修《宁海州志》和山东牟平发现的元代碑文记载,都姓是元初宁海州等处都达鲁花赤必里海的后裔。元明之际居于山东牟平县姜格庄镇北头村。从清初开始,部分都姓为谋生迁到大连地区庄河、金州区、瓦房店、普兰店,至1985年共计有都氏蒙古族5000人。

11、撒哈拉氏蒙古人后裔 撒哈拉氏,汉文为许姓。原籍由蒙古新疆省天山北路撒哈拉地方发源。撒哈拉氏家谱记载:其始祖撒哈拉氏部民兄弟四人,明末清初,随太祖、太宗征克四夷,殁于王事者三人……顺治五年定鼎以后,分旗注册,仅存之始祖慧公,纳入盛京内务府正黄旗吗尔达佐领代管,遂驻防辽阳。顺治八年,退居农业,在辽阳东南鸡鸣寺开荒刨垦红领地……

辽宁省的辽阳市、鞍山市、大连市、锦州市、沈阳市、阜新市、抚顺市、本溪市、海城、锦西、盖县等地方都有许姓蒙古人。

12、一些汉族人融合到蒙古族中 其一,清代华北地区(关内)的汉族农民因天灾人祸,到蒙古地区谋生,垦荒农耕。据《朝阳县志》载:他们到蒙古地区后,“依蒙旗、习蒙语、行蒙俗、入蒙籍、娶蒙妇”,久而久之便融合到蒙古族中。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就有这样一些蒙古族的后裔。《蒙古风俗鉴》载,“汉人从事农业后加入蒙古族的”,在卓索图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等地都不少。

清代,皇室公主下嫁蒙古王公,陪嫁的汉族奴仆、匠人及为蒙古王公守陵的汉族人,随着岁月的推移,仆依主也融于蒙古族中。法库县四家子乡蒙古族李姓,昌图县东嘎乡、四家子乡的金、王、李、赵、贾、孟、何、高八大姓,俗称“八姓蒙古”。就是清雍正年间随端柔公主下嫁,从河北滦县迁来。他们的先人是蒙古王公的奴仆、匠人,其后裔渐渐成了蒙古族的成员。

潘姓起源及简介

潘姓起源

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毕公高在西周初年被封在毕,建立毕国。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子孙以封邑命氏。或言潘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潘国人就有用国名作为姓氏的,从此改姓潘。

出自芈[mǐ]姓,是春秋时楚国公族的后代。见于家传者始祖为潘崇。潘崇官拜楚穆王太师。《通志氏族略三》:“潘氏,芈姓,楚之公族,以字为氏。潘崇之先,未详其始,或言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谬矣。潘岳家风诗自可见。晋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汉有潘瑾,后汉有潘勉。”

出自北方鲜卑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潘”氏。

清康熙年间,台湾高山族相继归顺,被赐姓潘。分别发源于南方和北方的两支潘氏,姓源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但认真推溯起来,根本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因为,周文王固然是黄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国所出的芈姓则是传自黄帝之孙颛顼。在血统方面实际上同出一源,没有太大的分别。

潘姓郡望堂号 堂号

黄门堂:西晋潘岳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故以其黄门侍郎之职称为堂号,又因其为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也称为荥阳堂。

郡望

广宗郡:东汉永元五年(93年)置县,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隋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广讳,改名宗城。十六国后赵为建兴郡治;北魏为广宗郡治。此支潘氏,出自潘勖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广宗太守潘才。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205年)改秦三川郡治。此支潘氏,多出自鲜卑破多罗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潘威。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始置郡。此支潘氏为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之族所在。

豫章郡:楚汉之际始置郡。此支潘氏为潘崇之后。

潘姓家乘谱牒 暂无! 潘姓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潘姓早期在河南发展,唐代扩展到河北、陕西等地。第一次进入广东是在西晋年间,后又发展到湖北、江苏、浙江。第一次进入福建是在唐代(现福建省惠安县螺阳镇盘龙村涂楼自然村,全村共有100余口人,均为姓潘),后又迁居广东、云南四川也有一支,清康熙年间,潘姓第一次移居台湾。由于《史记》载有潘崇的事迹,故潘氏大多以潘崇为始祖。潘崇之子潘尪[wāng]为楚大夫;孙子潘党,继为大夫。 潘姓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潘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潘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潘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潘大临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潘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潘翼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潘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潘韬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潘仕成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潘龄皋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并讲授优生学、遗传学、家庭问题、心理学和进化论课程。1934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社会学系系主任。195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他是最早发现家谱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学者。他为了研究家谱,在住宅辟一室收藏家谱,静心研究,多日不出。有朋友说他喜欢读他姓家谱,而不修自己家谱,潘听了笑而不语,好事者送上槛联:“寻自身快乐,光他姓门媚”。

潘世忠(1889--1930)江苏青浦赵巷乡(今属上海市)人。中学毕业后,以勤工俭学赴法国深造,在飞行学校学习。以技术优秀获得法兰西国际航空联合会证书。回国后,任航空学校教官,兼任学校工厂厂长。潜心研制各种类型飞机。以自制飞机作飞行表演,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我国第一个驾驶自制飞机的人。1915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设计的航空炸弹获得成功。1917年张勋复辟时,驾机讨伐,迫其投降。1920年1月,被任命为航空厂厂长。后以脑伤致疾卒。

潘德明1908年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时寄居上海。是我国第一个以自行车和徒步形式进行环球旅行的旅行家,1930年在上海参加中国青年亚细亚旅行团,行至越南时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坚持不懈,乃以7年的时间,历经40余国,1937年7月返回上海。于1976年逝世,终年68岁。他有6位子女,多为画家,大儿子潘薇生为大连人。

潘序伦(1893-1985):中国会计学家。江苏宜兴人。20年代,在上海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建国后,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名誉校长。著译有《会计学》、《审计学》、《劳氏成本会计》等。

潘梓年(1893-1972):中国哲学家。江苏宜兴人。抗战时期,在南京创办“新华日报”,任社长近十年。建国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

潘菽(1897-1988):中国心理学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苏宜兴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潘汉年(1906112-1977414):江苏宜兴陆平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之一。长期领导敌区隐蔽斗争和统战工作,功勋卓著。上海解放后任常务副市长等职,协助陈毅市长为改造旧上海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蒙冤关押达二十余载。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确认“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员。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潘天寿(1897--1971)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长期从事绘画活动和美术教学。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擅写意花鸟和山水画,远师徐渭、朱耷、原济等,近受吴昌硕、黄宾虹影响,布局善于"造险""破险",笔墨有金石气,朴厚劲挺,气势雄阔,题识跌宕疏斜,有黄道周风。能融诗、书、画、印于一炉,形成独自风格。又长于指头画。于画史、画论研究有素。作品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治印谈丛》、《潘天寿书画集》等。 暂无! 潘

湖南省祁东县太和堂镇王氏家族是从那里迁移过来的

是元朝至元年间,江西吉安泰和县段保一郎迁徙而来,招赘于王氏三娘。段保公生四子,两子姓段,两子姓王,延续下来的段姓人口稀少,而王姓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