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的传统文化
四言通用宗祠楹联世家第一
至德让三 全联典自春秋吴泰伯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让位于弟季历及季历子昌(文王)。孔子称其有“至德”,《史记》列为世家第一延陵世泽
梅里家声 全联典自春秋·吴公子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省武进)称“延陵季子”。泰伯让位而避于吴,住今江苏省无锡梅里延陵望族
廷尉名官 上联典出春秋·吴季札。下联典出西汉·吴公,文帝时为河南太守,征为廷尉。尝荐贾谊于文帝,文帝召贾谊为博士治平称最
明体达用 上联典自西汉·吴公,公正廉明,治平为天下第一。下联典自清·吴廷栋治学以明体达用为主治平称最
让德留芳 上联典指西汉吴公。下联典指吴氏的来历宫女列阵
箫鸾成仙 上联典出春秋·孙武以《兵法》教吴王宫女列战阵以显治军之能。下联典出唐·文箫与仙女吴彩鸾结为夫妇,双双成仙而去清操绝俗
画圣留名 上联典出西晋·吴隐之任职各地,均著清操。下联典出唐·吴道子为著名画家,世人誉为“画圣”鹰扬虎视
剑气玉光 上联典自三国·吴质,曹操赞其“鹰扬其体,虎视凤观”。下联典自明·吴伯宗,人称“玉光剑气,殆不可掩”五言通用宗祠楹联八闽孝子裔
三让帝王家 典用台湾省台南市吴氏大宗祠联六言通用宗祠楹联三让两家天下
一剑万世千秋 上联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下联典用季札挂剑徐君之墓树的典故孙子能教宫女
文箫幸遇仙姝 上联黄指春秋吴王阖闾用孙武操练宫女事,下联典指唐·吴彩鸾遇书生文箫事七言通用宗祠楹联 渤海家风千古兴延陵世泽万载隆 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与江阴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百年丕振延陵绪三让犹存泰伯心 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泰伯。权威姓氏著作《元和姓纂》云“周太王子泰伯、钟雍封吴,子孙以国为氏”(泰伯亦作太伯)楼危明月芭蕉翠水涨白帆杨柳青上联典指南宋词人吴文英,工词。下联典指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人称祖师号画圣我恨王郎曰频香上联典出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被誉“画圣”,民间绘塑艺人奉为“祖师”。下联典出清代女祠人吴藻,字频香 吏部文章昭日月将军功业炳山川典用佚名集吴天发碑字帖联七言以上通用宗祠楹联秘义烟涵,瑰词雨散;文章绮合,藻思罗开 休逸住延陵,支分西土;富饶迁石里,派衍东山 胄继缙绅,高出延陵鼎族;政务宽厚,早标太守芳名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持议刚方,坐席正讲官之体;风裁峻厉,飞帛书御史之名 至德启云礽,三让两家天下;大宗绵雪堰,千秋一脉江南 始国忆江苏,碑前遂得追根志; 迁台荣栗邑,海外还存慕祖心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风,芬流兰谷;派衍绮里,缅当时儒术,望重草庐渤海延陵分两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让传家,实二千余年来共称鼻祖;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 以上宗祠楹联资料来源于:中华万家姓 全国吴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杨继盛编纂,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全国吴氏宗支世系图不分卷,著者待考,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吴如胜编纂,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吴呜凤撰,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吴氏宗谱三十六卷,首两卷,(民国)吴传篪等编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兰蕙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冯墅分宗谱十卷,末一卷,(民国)吴越材等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宗谱二十四卷,著者待考,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诒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世谱三十卷,首一卷,(民国)吴治埔主修、吴治鸠编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让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宗谱续刻十卷,末一卷,(民国)吴莘耕纂辑,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贺宗谱五十二卷,(民国)吴人镜七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历代及德庆广公派下迁西族谱一卷,(民国)吴冠凡编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毂城县图书馆。
湖南省
渤海吴姓湖南醴陵分支字派为:(21世纪以来已到了“定”字辈)
廉让开祥远,友恭发庆长,亨嘉逢康泰,运会际明昌。
传家宜忠厚,立品尚端方,自从名永定,勋业振纲常。
继先贵务本,耀祖重安邦,循法显道哲,守信添谊良。
华藻蕴繁士,英才绍宗光,言功建树伟,奇志贤声扬。
湘中吴姓自宋代(1260年)由木兜公携族弟木裕公由赣迁湘,木字派至兴字派均同,兴字派以下各宗自修族谱,自立字派。新化县分支字派为:(21世纪以来已到了“成”字辈,泰伯第103世)
绍式成添共景木;学启齐家助国兴;文怀达;
耀德永以守;骏甸自振上;开基崇厚贻;谋永继名成;
笃生逢泰运;绣锦茂芳春;仰源追祖德;敦本树先声;
治际升平会;恩敷亿兆宁;清芬存礼让;南楚育奇英。
安徽桐城、枞阳
高甸吴:
分为保庆和荣华两股。 保庆股的祠堂是崇本堂,字辈是: 世承宗德,忠厚纯良,光崇先志,景运宏昌。(作者吴光祖是20世) 自21世起,两股同取以下十六字: 宣昭(22世)义问,自求多福,于万斯年,孝思维则。
2011年高甸吴荣华堂成功修谱,续字辈:
宣昭(22世)义问,自求多福,于万斯年,孝思维则。鸿学开元,友信长传。大成怀兴,祖泽其绵。
麻溪吴:
诒厥孙谋,聿怀多(22世)福,绳其祖武,永言孝思。
豸岭吴(马埠吴):
一正贤学,元世光昌。家法可遵,礼(22世)义文章。昭兹来许,福禄尔康。聿修厥德,长发其祥。 安徽桐城、枞阳三支吴姓曾于清末民国时期相继修谱,其字辈四字一句均一字不差地取自诗经《大雅》之《文王之什》中的词句。
贵州省
贵州毕节大方吴姓良弼—公荣枝字派为:良公番曰有,威作学国耀,尚善绍枝芳,世永贤儒起,
曾元培德昌 ,建政修齐道,崇文立本昂,育材承圣训,礼义广宣扬,恩周思显祖,明哲以书香,克孝传家久,宽厚惠泽长,年同尧舜时,应守可为纲,中心观必大,延龄益寿康,泰基谦山让,秦晋汉豫章,亮寅丕振宁,南华庆锦堂,云礽著绩伟,金鸾来凤翔,居庭松翠照,蓂秀继辉煌
贵州正安吴姓字派为:世传万古,严汉承宗,太廷忠兴,典型的有正安县市坪乡刀塘苗寨4000余人,全部为苗族吴姓。
贵州省都匀市基场乡山西移居部分字辈:顺启富发祥,文龙邦永进,得贤千万宝
四川省
川西都江堰(灌县)吴家大冬水吴氏家族世系排行:“春仁启碧玉,泗天作俊佳,守太宏先治,肇懋方明昌。金光照江海,鹏征星宇开,福利寿喜旺,荣华富贵祥。”
四川都江堰大观、街子交界处没头河吴氏一脉世系排行:(九十一世起:)来元应芳升,伯肇永维兴,国家光玉(裕)泽,文士庆庭登。
广东省
潮州府潮阳县贺陇(河陇)吴氏(十七世起):文、克、至、盛、承、先、恢、统
广东省葫峰吴氏一支家谱字派 : 立定扬明圣、家声克振兴、继承荣耀祖、奕世显朝廷、宏开善述作、衍庆展文英、应树鸿伟志、永期更日新、爱国忠良勇、安帮贤豪卿、成名标史册、晋禄正廉清、让德崇先烈、友逊绍纶珍、礼仪相传习、信义乃本根、敦宗举孝道、和睦发祥祯、谦光能受益、修齐典模称、万年怀同绪、亿兆享平升。
广东省普宁市船埔镇种德堂吴氏字辈(当地第七世起排):敦宗正穆,俊秀用章,纪常名鼎,奕季联芳。
2001年续排增十六字辈:毓仁贻衍,德让智傅,冠翰崇沛,宏振光华。其中“用”字辈相当于全国吴氏第101
代。
河南省
河南省商城县一支家谱字派(一百零一世起):
闻学传宗,忠孝允从。世承先志,家庆国封。德为仁积,道以义隆。贻谋祖泽,绍业天功。长开佑启,远裕宽宏。迎祥保太,本懋枝荣。芳名百代,光耀大同。显扬辉荫,景际云龙。良善登科第,英才著玉京。圣贤帛统绪,伦纪守和平。克信诗书礼,源寻雅颂声。延陵陪宇宙,渤海满怀瀛。
江苏省
邳州吴姓,明洪武年间,先祖官居古下邳,分传四支:掌祖支、秀祖支、回祖支、贵祖支。
邳城吴氏,117世起四支统一字排:
仁爱忠孝嗣续长,鼎盛昌隆煜华章,法治国泰呈祥瑞,清正廉明民富康。
其它
吴氏思源堂一支字辈:“国士登来世文章启今时德原泽宜远材高功应奇英伦光前列叙余炳忠夷家庭修法则为政树鸿猷一本乐昌顺封赐记岐周”。
吴氏三让堂一支字辈:“忠厚传家远行亲继泽长衣冠登相位黼黻发荣光”。
吴氏一支字辈:“傅经立大本翼德守朝仪光裕宜师厚承先庆履绥”。
吴氏三在堂一支字辈:乾坤多清淑、钟毓挺英奇、崇仁敦善本、秉义启宏基、荣先绵厚泽、济世应昌期、传之亿万载、统绪昭创垂。
乾派:“宗伯文仲起汝邦大德与祈天锡瑞裔耀裕庆家声秉礼遵和睦怀仁启显荣同期崇克让祖□永为程”;
坤派:“丹桂碧兰香秀连清芝芳英贞荣翟淑婉毓琳琅孟传名训正湛著今仪良宜室贤相助□成家义有方”;
吴氏一支字辈:“传经立大本翼德守朝仪光裕宜师厚承先庆履绥”。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历任校长名录任数姓名职务任职时间1范苑声校长1943-19472乌以风校长1947-19503姚奎甲校长1951-19524黄绪潜副校长主持工作1952-19535郑大国校长1954-19596徐 平副校长主持工作1959-19607韩吾非校长1960-19618徐文中副校长主持工作19619聂声发副校长主持工作1962-196510周仿歧副校长主持工作1965-196811郭力生副校长主持工作1966-196812朱忠应革委会副主任主持工作1968-196913徐 平校长1970-197114程裕川副校长主持工作1971-197515黄 璋校长1975-197716朱志松校长1977-197817郑大国校长1979-198418张竟达校长1984-198719王宁泉副校长主持工作1984-199720吴达锁校长1988-199021储昭福校长1990-199122徐旵东校长1991-199723金 林校长1997-200324贾成旺校长2003-201125徐汉夫校长2011-
对于小学营养餐大量被学生倒掉溢出垃圾桶这件事,校方回应称:“众口难调。”其中的一位校长还表示自己认为味道还行。但他们声称会改善学生营养餐的口味,也会对学生加强宣传和教育。其实用味道还行来描述学校食堂的营养餐,似乎也有点勉强的意思,但是校长口中所说的味道还行,这有那么多的学生都无法接受,究竟是谁的味觉出现了问题呢?
在一些食堂,少量的剩饭剩菜被倒掉都情有可原,但是大部分的选择倒掉自己的营养餐,那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食堂本身的问题了。有吃过面条的人表示,那个蒸面里面没有一点油,特别的干,让人难以下咽。而他说的味道跟校长的说法也是互斥的,那么问题本身很可能就存在于食物上了。其实,像这种大量浪费的现象是十分不可取的,有网友表示就算难吃,那倒掉了也是浪费了。我们都不是当事人,没有尝过这份食物的味道,自然也不能妄下定论了。
我认为,学校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要融入到学生里面亲身体验食堂做出的饭菜的味道,老师跟学生一起吃同样的食物,更能体会到学生的真实感受,弄清楚到底是食物本身的味道问题,还是学生们的挑食现象。其实,在一些集体的食堂里,如果味道不是特别难吃的话,基本上都不会出现大量浪费的情况,学生在学校,可能一日三餐都靠学校提供,如果因为饭菜不好吃就不吃,那就得饿上一天了。所以说,校方的确应该在营养餐的味道方面加以改进,不要让孩子再这样浪费下去了。
众口难调也不是理由,而这种大量倒掉营养餐,导致溢出垃圾桶的现象,影响也十分不好。希望校方不只是动动嘴上功夫,要落实到实际,让孩子们能吃饱一点。
吴校长从教四十多年,做了二十年的教师和二十多年的管理者。
从教学到办学,主要成就是把学校管理与教育的科学实践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科研兴校的管理思想。这种独特源于曾连续参加过市级的“七·五”、“八·五”、课题研究的经历,主笔了《培养小学生创造精神的创造才能》的课题报告,主笔了《开发小学生创造力》的课题方案,以一个教师参加十年科研而成长的经验提出了学校的课题研究应明显区别于专家学者的实验田方式,而要突出教师个体的实践性研究,因此在主持市级“九·五”、“十·五”课题时,理论上与大学的专家教授密切结合,吸收裴教授的主体教育思想,接受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的生命学说以及国家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实践上把课题研究的着重点转化为教师群体的个人项目,形成人人参与、个个立项,并开创了以科研室统领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模式,教师以子课题参与实验,不仅使科研具有更扎实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教师的问题意识,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有了更切实的效益。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科研方式,使北京小学“九·五”课题获得市级成果一等奖,“十·五”课题以实践研究的丰富成果参评市级优秀奖,学校被评为区级科研示范校,市级科研先进集体。
吴官证的儿子吴祖华现任的职务:青岛天逸海湾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祖华,为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吴官正之子,2007年12月1日,所属的青岛天逸海湾以217亿元将公司全部股份卖给中央企业中粮集团及北京中融世纪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吴官正:(1938—)江西余干人。1959年入清华大学动力系热工测量及自动控制专业学习,曾任团支部书记。1962年3月加入中国***。1965年入清华大学动力系热工测量及自动控制专业读研究生,曾任党支部副书记。1968年后任湖北省武汉市葛店化工厂技术员、厂技术科副科长、车间主任、厂党委委员、厂革委会副主任。
扩展资料
吴官正1975年后任湖北省武汉市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市科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市革新改造挖潜指挥部副指挥长兼办公室主任,市工程科技中心主任、党委书记。1982年任中共武汉市委常委。1983年任武汉市委书记、市长。
1986年后任江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1995年4月任江西省委书记。1997年起任山东省委书记、省委党校校长、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85年在中国***全国代表会议上增选为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是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1997年在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校长的职责就是“办学育人”。校长就是通过“办学育人”的具体实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造福社会”。在“办学育人”这个问题上,吴校长是最有发言权的校长之一。从1996年担任华师附中校长以来,正是以吴颖民校长为代表的学校决策集体,坚持用创新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以不媚俗、不附势的勇气,不断追求卓越和完美的远大志向,使华附这所广东基础教育的重量级航母,披波斩浪,不断超越自我,显示出龙头风范。也就是从1996年那年开始,华附提出了改革的新思路———“1248工程”。提出了“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办学宗旨。明确提出了“基础+特长”的学生培养目标,并将学生发展目标概括为“六个目标”、“八种素质”。“六个目标”就是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素质全面、能力多样、人格健全、适应性强。“八种素质”就是具有一颗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红心和一套良好的做人规范;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流利的英语;能写一手优美的硬笔字和毛笔字;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有一门最喜爱较拔尖的学科;掌握一项运用电脑进行学习、工作的技能;掌握一种乐器演奏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并有一项体育专长;掌握一项实用性强的劳动、生活技能。
在提到华附的人才培养模式时,吴校长提出了三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他认为学业成绩作为敲门砖,虽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学业成绩不应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二是关注学生是否拥有自己的个性特长。吴校长说,“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基础,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学会选择,知道学什么,做什么才是有利自己将来的发展。”三是不仅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明天的发展。
吴校长说:“这几年来,我们已经很少跟别人谈论华附的升学率,升学率已经说明不了问题,但是学生的竞赛获奖、下乡学农、社会实践,还有课题研究,这些我们会讲,因为这才是我们的亮点。我们的学生、家长对华附有着浓厚的感情,因为他们认同这所学校,他们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取得高分,如何应付考试,学得更多的是对他们将来有用的东西。” 所谓“挑战”,就是校长们希冀专心致志办学育人、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创造性的时候,遇到了许多新问题的拷问,需要校长们勇敢甚至痛苦的选择。在这个问题上,吴校长认为,当今社会校长办学育人的挑战来自二个方面:一是挑战来自于改革时代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二是挑战来自于因重视而异化出来的非理性状态。因此,他认为中学校长应在应对急剧变化中坚持超前思维,在抵御世俗压力中坚持理想追求,在超越现实局限中把握创造空间。在谈到“教育重视”这个话题时,吴校长说:“当今社会,出现了全方位重视教育的现象。政府不断提高对教育的认识,强化教育的战略地位;官员不断强化自身的教育意识,更自觉地介入对教育的直接影响;家长不断强化教育投资的意识,更加迫切地为孩子寻求优质教育;企业家们捕捉到了教育产业的商机,更加热情地从想从办学中获取回报……但是,社会上重视教育,有些是健康的,有些是不健康的,犹如人们看《红楼梦》,有人看到好的一面,有人看到不好的一面。这是由于大家的出发点不同,集中到校长,就需要平衡利益诉求。”
社会重视教育有着方方面面的人,代表着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想法和做法,这些想法和做法有些是有益的,有些却可能成为误导。吴校长以网络游戏开发商为例,阐述了他独到的观点。
吴校长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还缺少创新。以一份考卷来衡量人才,长此以往,社会会怎么样?势必造成知识面狭窄、能力有缺陷的现象,这些人才所建立的价值观也会有问题。为什么几十年来我们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人才?诺贝尔奖绝对是原创的,原创的东西总是与失败、兴趣、独立思考、献身精神紧密连接在一起。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华师附中校长吴颖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校长推荐制并非意味着校长一个人“说了算”,“学生是由教导的老师挑选,经过开会审议、公示,而我只是负责签个名而已”。
据了解,华附实施保送生、推荐生制度已经有多年历史,单是2009年全校就有近80名高三学生通过这样的渠道进入国内一流高校,其中进入北京大学的超过20人。为了做到公平、公正,该校在2004年的时候就制定了《关于实施选送保送生、推荐生条例》,当中最主要的核心思想有三点:招生信息公开、学校信息公开和学生材料公示。
“每一所来广东、来华附招生的高校,招多少人,招怎样的人,有什么条件都尽数公开。哪所学校没有公开或信息发布有误,就追问当事人责任。”吴颖民介绍,学校对哪所学校的招生指标会有什么推荐要求,包括成绩条件、是否有创造发明、实践性报告、有无关心集体、参加社会活动等等也要一一列明。
“其中包括提出申请的学生材料要公示,经过年级教师大会初步筛选后的入围学生名额要公示。同一阶段,每位学生只能申请一所学校;只有落选后,才能对下一阶段前来招生的学校提出申请,不能脚踏多船,浪费名额。”吴颖民表示,在此条例约束下,多年以来,华附在保送生、推荐生的资格审定上是“零投诉”。 虽然还没有接到北大有关方面的正式通知,但吴颖民强调,“校长推荐权”并非“天上掉下来的一块馅饼”,而是权利与义务并重,需要承担“用自己的信誉作担保”的风险:“这一制度的推行或许会有压力,但做了多年校长,会有自己的职业操守”;“每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校长,都不会在(推荐学生)这个方面上拿自己的声誉开玩笑”。
吴姓的传统文化
本文2023-11-22 21:23: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3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