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静文的感情经历是怎样的?
廖静文结了2次婚。
徐悲鸿去世的时候,廖静文只有30岁,一个年轻的女人独自走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再有新的情感是很正常的事。我决定不去触及那一部分。但是她主动谈起了自己的另一段感情经历。
在一次外出的火车上,廖静文和她的孩子们结识了一个年轻的解放军军官,他和廖静文一家成了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终于鼓足勇气向她表明爱意。
廖静文被他的真诚所感动,接受了他的感情,但是,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廖静文感觉对方并没有像承诺的那样,理解并尊重她对悲鸿的感情。在失望中,他们离婚了。
评价:
徐悲鸿逝世后,为了感谢党和国家对徐悲鸿的关怀,廖静文就将徐悲鸿留下的1200余幅作品,及徐悲鸿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和近代著名书画1000余幅、图书、、碑拓、美术资料等万余件全部捐赠给国家文化部,并捐出了北京的一套寓所以建立徐悲鸿纪念馆。
徐悲鸿在上海由同乡朱子洲的介绍,认识了一位年长的宜兴同乡蒋梅笙。蒋家在当地是个颇有声望的大户人家,蒋梅笙当时在上海大同学院教国文,蒋家次女蒋碧微在十三岁时,便许配给苏州查家,尚未过门。蒋碧微身材修长,白皙皮肤,眉目清秀,长着一头闪亮乌黑的头发。十九岁的蒋碧微认识悲鸿以后,常常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将在苏州读中学的未婚夫,一个家境衰微了的宦家子弟,与悲鸿比较,真觉得有天壤之别。她渐渐被悲鸿吸引,偷偷地爱上了他。开始,悲鸿并末察觉。直到有一天,蒋碧微听到母亲说,查家明年就要来迎娶了,她便失声痛哭起来,悲鸿才好像了解她的心情似地拍拍她的肩膀说:“不要难过。”便匆匆走了。
当时悲鸿正处于父逝妻亡的悲痛心情中,而且他又专心致志于绘画,无暇顾及其她。以至直到悲鸿准备东渡日本时,还未曾与蒋碧微有道单独的接触。但蒋碧微那多情的顾盼,有时也牵引他的心。
蒋碧微听到悲鸿即将东渡日本、她是多么想跟着他同去,但是,由于少女的羞涩和已经订婚的种种顾虑,使她只能将这个愿望痛苦地埋在心里。但是,谙于人情世故的朱子洲早已洞察一切,自告奋勇地做了穿针引线的工作。
蒋碧微私奔前,曾留下“遗书”一封,其父已知内情,特意买了一口棺材,内装石头,并在《申报》上登了爱女病逝“讣告”,借以掩人耳目。
当年,蒋碧薇为了追求爱情,抛弃富家**的生活,跟着一个穷书生离家
徐悲鸿与蒋碧微在上海 1928年
私奔,这在六十多年前封建思想弥漫着的旧社会当中,可真算个“事件”呢。
在日本徐悲鸿流连于书店和画店,对艺术的如醉如痴的追求,使蒋碧微敏锐地看出,徐悲鸿只爱艺术,并不爱她。一对情侣刚刚开始共同生活的时候,就投下浓重的阴影。
到法国留学,徐悲鸿决定带蒋碧微一同去巴黎,他希望蒋到世界艺术中心巴黎后,爱上艺术,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徐悲鸿攻美术,蒋碧微学音乐。二人彼此尊敬,互相鼓励,当时在留法同学中不知引得多少人羡慕。二人也着实尝过一段甜蜜的生活。
在柏林,认识在伦敦学习美术的中国学生张道藩,正在那里旅游,特地访问了悲鸿,对悲鸿表示钦慕。不久,他又去巴黎学画。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这位来自贵州贫家子弟能留洋求学的,很不简单。张道藩举止阔绰,无心学习,他仰慕的只是欧洲的物质文明,留学只不过是为了镀金。因此,他在绘画上一无所成。回国后,却官运享通,步步高升,当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最后做到“立法院院长”。张道藩第一次见到蒋碧微,就对她有好感。悲鸿回到中国后,蒋碧微还留在巴黎,和张道藩等人经常在一起聊天、看**、跳舞,张道藩对她殷勤、细致,使她觉得他们两人在一起是多么契合,他们亲密关系已成为巴黎一些朋友们暗中议论的话题。
徐蒋当初的恋爱,原是一见钟情的。在法国相处一段时间后,即发现彼此性格间的差距。加上张道藩的从中作梗;以及后来徐悲鸿与学生孙多慈发生所谓热恋,他们夫妻感情渐渐恶化了。孙多慈是安徽寿县人,她并没有绝色的姿容,也不爱与人交往,是一个很普通的身材纤细的姑娘。她以绘画100分的成绩,考取中央大学艺术系。在当时女学生中,像她这样才华出众的并不多见。十分爱惜人才的徐悲鸿有时按捺不住心中的满意,说几句称赞和鼓励的话,谁知道,这些话马上就传到蒋碧微那里。免不了家庭又掺进了新的纠纷。虽经朋友们不断劝解,也无法弥补与日俱增的裂痕,终于走上了离婚的道路。离婚后的蒋碧薇带着一儿一女走出了徐家。1948年,蒋碧薇随张道藩去了台湾,徐悲鸿和孩子们都留在大陆。
张道藩确是真情实意千方百计追求蒋碧薇的,也赢得了蒋对他的相应的爱情。徐蒋离婚后,他们就同居了,可是蒋从不以张太太的名义作任何活动,二人始终没有办结婚手续,原因是张还有个法国妻子在巴黎。蒋碧薇就这样委屈求全地过着,从无半句怨言,一直默默地过了三十来个寒暑,直到张道藩逝去前一年才分开。那一年,张的名分上的法国妻子忽然来到台湾找张“院长”了,夫妻相见之下,当然吵得很厉害。张道藩提议签字离婚,法国夫人却说得好:“你不爱我,是你的事;我爱你,难道犯法吗?如今我老了,你使我痛苦多年,我也不让你好受,这一生休想我签字离婚。”法国太太似乎得了高人的指点,她直接找蒋介石告御状,请“总统”主持公道。不然的话,她就向新闻界特别是西方记者陈说一切。张道藩无话可说,名誉、地位、前途最重要嘛——只好屈服下来,回到法国太太的怀抱。
蒋碧薇这方面呢,不用说,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度的损害。三十年来的烦恼、痛苦夹杂着甜蜜的生活,许许多多、星星点点、各种各样的回忆,这时候,象是一场梦醒过来了!
蒋碧微做事一向细心,她将那多么年来徐与张给她的每一件东西都留起来了,凡徐张两公写给她的书信,即使一张小纸条,她都保存着,正好作为传的材料。于是,她就写了"我与悲鸿"、"我与道藩"两部回忆录。轰动一时,成为台湾的畅销书。说来也巧,这部书出版之日,正是张道藩生病进住医院之时,于是台湾社会的攸攸之口便说张道藩是因蒋的自传而气病的。不久,张道藩病情急剧恶化而溘然长逝,好事多嘴的闲人就更说,蒋碧薇的回忆录是张道藩的催命符。
蒋碧薇,前几年也已去世了,遗下了徐悲鸿的多幅名画和张道藩的一些著作及书籍,全都捐给了台湾的历史博物馆。
廖静文是1942年在重庆报名应考中国美术学院图书管理员时认识徐悲鸿的,帮助徐悲鸿整理藏书和藏画。当时徐悲鸿已和蒋碧微分居,一个人独居生活。由于工作在徐悲鸿身旁,加深了对徐悲鸿的同情、怜悯和尊敬,徐悲鸿也爱上了她。当时徐悲鸿四十八岁,廖静文二十八岁,但是感情这东西却往往出人意料,廖静文出现,重新燃起徐悲鸿渴求爱情和家庭的欲望,终干向廖静文表白自己的爱恋。他们跨越年龄的障碍,走到了一起,在贵阳正式举行了订婚礼,按当时的习惯,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启事,在这之前三天,徐悲鸿还正式在报上刊登一则声明:
徐悲鸿廖静文在筑订婚、敬告亲友。
廖静文画像 1943牟
在这之前三天,徐悲鸿先生还正式在报上刊登了一则声明:
悲鸿与蒋碧微女士因意志不合。断绝同居关系,已历八年。中经亲友调解。蒋女士坚持己见,破镜已难重圆。此后悲鸿一切。与蒋女士毫不相涉。兹恐社会末尽深知。特此声明。
正当廖静文和悲鸿准备结婚之时。蒋碧微忽然提出要办理离婚手续的要求,并向悲鸿索取现款一百万元,古画四十幅,悲鸿的作品一百幅,作为她今后的生活费,此外,还须将每月收入的一半交给她,作为儿女抚养费。
徐悲鸿和蒋碧微没有办结婚手续,不存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问题。因此律师一再说,除了负担儿女抚养以外,对她那些要求都可不予置理。但悲鸿在对待蒋碧敞的态度上,从来是忍让的,他永远未能忘怀和蒋碧微最初的爱情和在巴黎那
段艰苦的生活,所以决定竭尽所能来满足她的愿望。
于是,他又开始日夜不停地作画。他不仅要画一百幅国画给蒋碧微,而且要画一批画出卖,以筹足一百万元。徐悲鸿画的第一批国画五十幅完成后,送交蒋碧微。另外,还有四十幅徐悲鸿收藏的古画,其中有她点名要的任伯年的杰作《九老图,及现款二十万元也同时送
徐悲鸿与廖静文在北海公园 1953年
去。后来蒋碧微又重提办理离婚的事,并且说原先付给她的二十万元,她已花光了,要悲鸿再付给她一百万元,和一百幅画,原已付的五十幅画也不算数了。此外,还提出每月付给儿女抚养费每人二万元。
当时,悲鸿虽是最高一级的教授,但每月薪金也不到二万元。于是,廖静文进城去找郭沫若夫妇商量。郭老介绍我去找沈钩儒律师,沈钧儒律师是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他很同情悲鸿,十分热情地答应承办此事。他说,本来同居关系不必办理什么手续,但为了避免蒋碧微纠缠不休,还是立一个正式字据了结为好。
沈钧儒律师为此事奔走、磋商,但蒋碧微对她所提的苛刻条件毫不让步。最后,悲鸿又只好完全按照蒋碧微的条件达成协议。除已付的二十万元、四十幅画和五十幅悲鸿的作品外,悲鸿再一次付给蒋碧微国币一百万元,国画一百幅;儿女跟随蒋碧微生活,每月由悲鸿付给每人抚养费二万元。
那天,由沈钧儒律师到场作证,双方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悲鸿除了带给蒋碧微的一百万元和一百幅国画以外,他还将一幅油画《琴课》带去送给她。那是描绘蒋碧微在巴黎时练习小提琴的油画,他知道蒋碧微很喜爱这幅画像。在最后分手的—刻,悲鸿还顾念着旧情。这个不幸的家庭悲剧,终于拉上了最后的帏幕。
病中徐悲鸿,右为廖静文
当天,蒋碧微就带着钱和画,去到了张道藩主管下的“中国文艺让”,在那里打了一个通宵的麻将。也许她因为得到那么一大笔钱和名贵的画而感到十分愉快吧
不久,悲鸿和廖静文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行了婚礼,由郭沫若先生和沈钧儒先生证婚。悲鸿的许多朋友和学生都来参加了我们的婚礼。由于事先声明“概不收礼”,他的学生们便买了许多鲜花花篮。那些美丽的五彩续纷的鲜花,将会场点缀得十分艳丽和庄重。郭沫若先生还写了一首诗祝贺:
嘉陵江水碧于茶.
松竹青青胜似花。
别是一番新气象.
磐溪风月画人家。
悲鸿新家异常简陋的,没有为结婚购置任何一件用品,全部家具依旧是那张未曾油漆过的木床,一张未曾油漆的写字台和一个木柜,两把藤椅和一张帆布
躺椅,依旧和大家一起吃着粗糙的伙食,依旧点煤油灯……但他们却感到无限愉快和幸福。悲鸿不止一次地对廖静文说:“我真正找到了我所爱的人!除了你,没有人能对我有这样真诚、坚定、纯洁、无私的爱情,我用什么来报答你呢”“我欠着你的情分,我要把我最珍爱的东西都送给你。”悲鸿决定,把他十分珍爱一些比较满意的作品,将它
75岁的徐悲鸿夫人坐在徐悲鸿1943年
为她画的《徐夫人像》前
们全部送给廖静文,写上她的名字。后来我们看到徐悲鸿在许多画上题写了“静文爱妻保存”的字迹。
徐悲鸿逝世后, 廖静文担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一九八二年写了《徐悲鸿一生》一书,很多读者流着眼泪读完这本书,为徐悲鸿由一个贫苦农村的儿子而走向世界的坎坷历程而感动,也为他那不幸的婚姻以及他和廖静文短促的爱情而落泪。
蒋碧微与廖静文
徐悲鸿在上海由同乡朱子洲的介绍,认识了一位年长的宜兴同乡蒋梅笙。蒋家在当地是个颇有声望的大户人家,蒋梅笙当时在上海大同学院教国文,蒋家次女蒋碧微在十三岁时,便许配给苏州查家,尚未过门。蒋碧微身材修长,白皙皮肤,眉目清秀,长着一头闪亮乌黑的头发。十九岁的蒋碧微认识悲鸿以后,常常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将在苏州读中学的未婚夫,一个家境衰微了的宦家子弟,与悲鸿比较,真觉得有天壤之别。她渐渐被悲鸿吸引,偷偷地爱上了他。开始,悲鸿并末察觉。直到有一天,蒋碧微听到母亲说,查家明年就要来迎娶了,她便失声痛哭起来,悲鸿才好像了解她的心情似地拍拍她的肩膀说:“不要难过。”便匆匆走了。
当时悲鸿正处于父逝妻亡的悲痛心情中,而且他又专心致志于绘画,无暇顾及其她。以至直到悲鸿准备东渡日本时,还未曾与蒋碧微有道单独的接触。但蒋碧微那多情的顾盼,有时也牵引他的心。
蒋碧微听到悲鸿即将东渡日本、她是多么想跟着他同去,但是,由于少女的羞涩和已经订婚的种种顾虑,使她只能将这个愿望痛苦地埋在心里。但是,谙于人情世故的朱子洲早已洞察一切,自告奋勇地做了穿针引线的工作。
蒋碧微私奔前,曾留下“遗书”一封,其父已知内情,特意买了一口棺材,内装石头,并在《申报》上登了爱女病逝“讣告”,借以掩人耳目。
当年,蒋碧薇为了追求爱情,抛弃富家**的生活,跟着一个穷书生离家
徐悲鸿与蒋碧微在上海 1928年
私奔,这在六十多年前封建思想弥漫着的旧社会当中,可真算个“事件”呢。
在日本徐悲鸿流连于书店和画店,对艺术的如醉如痴的追求,使蒋碧微敏锐地看出,徐悲鸿只爱艺术,并不爱她。一对情侣刚刚开始共同生活的时候,就投下浓重的阴影。
到法国留学,徐悲鸿决定带蒋碧微一同去巴黎,他希望蒋到世界艺术中心巴黎后,爱上艺术,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徐悲鸿攻美术,蒋碧微学音乐。二人彼此尊敬,互相鼓励,当时在留法同学中不知引得多少人羡慕。二人也着实尝过一段甜蜜的生活。
在柏林,认识在伦敦学习美术的中国学生张道藩,正在那里旅游,特地访问了悲鸿,对悲鸿表示钦慕。不久,他又去巴黎学画。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这位来自贵州贫家子弟能留洋求学的,很不简单。张道藩举止阔绰,无心学习,他仰慕的只是欧洲的物质文明,留学只不过是为了镀金。因此,他在绘画上一无所成。回国后,却官运享通,步步高升,当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最后做到“立法院院长”。张道藩第一次见到蒋碧微,就对她有好感。悲鸿回到中国后,蒋碧微还留在巴黎,和张道藩等人经常在一起聊天、看**、跳舞,张道藩对她殷勤、细致,使她觉得他们两人在一起是多么契合,他们亲密关系已成为巴黎一些朋友们暗中议论的话题。
徐蒋当初的恋爱,原是一见钟情的。在法国相处一段时间后,即发现彼此性格间的差距。加上张道藩的从中作梗;以及后来徐悲鸿与学生孙多慈发生所谓热恋,他们夫妻感情渐渐恶化了。孙多慈是安徽寿县人,她并没有绝色的姿容,也不爱与人交往,是一个很普通的身材纤细的姑娘。她以绘画100分的成绩,考取中央大学艺术系。在当时女学生中,像她这样才华出众的并不多见。十分爱惜人才的徐悲鸿有时按捺不住心中的满意,说几句称赞和鼓励的话,谁知道,这些话马上就传到蒋碧微那里。免不了家庭又掺进了新的纠纷。虽经朋友们不断劝解,也无法弥补与日俱增的裂痕,终于走上了离婚的道路。离婚后的蒋碧薇带着一儿一女走出了徐家。1948年,蒋碧薇随张道藩去了台湾,徐悲鸿和孩子们都留在大陆。
张道藩确是真情实意千方百计追求蒋碧薇的,也赢得了蒋对他的相应的爱情。徐蒋离婚后,他们就同居了,可是蒋从不以张太太的名义作任何活动,二人始终没有办结婚手续,原因是张还有个法国妻子在巴黎。蒋碧薇就这样委屈求全地过着,从无半句怨言,一直默默地过了三十来个寒暑,直到张道藩逝去前一年才分开。那一年,张的名分上的法国妻子忽然来到台湾找张“院长”了,夫妻相见之下,当然吵得很厉害。张道藩提议签字离婚,法国夫人却说得好:“你不爱我,是你的事;我爱你,难道犯法吗?如今我老了,你使我痛苦多年,我也不让你好受,这一生休想我签字离婚。”法国太太似乎得了高人的指点,她直接找蒋介石告御状,请“总统”主持公道。不然的话,她就向新闻界特别是西方记者陈说一切。张道藩无话可说,名誉、地位、前途最重要嘛——只好屈服下来,回到法国太太的怀抱。
蒋碧薇这方面呢,不用说,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度的损害。三十年来的烦恼、痛苦夹杂着甜蜜的生活,许许多多、星星点点、各种各样的回忆,这时候,象是一场梦醒过来了!
蒋碧微做事一向细心,她将那多么年来徐与张给她的每一件东西都留起来了,凡徐张两公写给她的书信,即使一张小纸条,她都保存着,正好作为传的材料。于是,她就写了"我与悲鸿"、"我与道藩"两部回忆录。轰动一时,成为台湾的畅销书。说来也巧,这部书出版之日,正是张道藩生病进住医院之时,于是台湾社会的攸攸之口便说张道藩是因蒋的自传而气病的。不久,张道藩病情急剧恶化而溘然长逝,好事多嘴的闲人就更说,蒋碧薇的回忆录是张道藩的催命符。
蒋碧薇,前几年也已去世了,遗下了徐悲鸿的多幅名画和张道藩的一些著作及书籍,全都捐给了台湾的历史博物馆。
廖静文是1942年在重庆报名应考中国美术学院图书管理员时认识徐悲鸿的,帮助徐悲鸿整理藏书和藏画。当时徐悲鸿已和蒋碧微分居,一个人独居生活。由于工作在徐悲鸿身旁,加深了对徐悲鸿的同情、怜悯和尊敬,徐悲鸿也爱上了她。当时徐悲鸿四十八岁,廖静文二十八岁,但是感情这东西却往往出人意料,廖静文出现,重新燃起徐悲鸿渴求爱情和家庭的欲望,终干向廖静文表白自己的爱恋。他们跨越年龄的障碍,走到了一起,在贵阳正式举行了订婚礼,按当时的习惯,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启事,在这之前三天,徐悲鸿还正式在报上刊登一则声明:
徐悲鸿廖静文在筑订婚、敬告亲友。
廖静文画像 1943牟
在这之前三天,徐悲鸿先生还正式在报上刊登了一则声明:
悲鸿与蒋碧微女士因意志不合。断绝同居关系,已历八年。中经亲友调解。蒋女士坚持己见,破镜已难重圆。此后悲鸿一切。与蒋女士毫不相涉。兹恐社会末尽深知。特此声明。
正当廖静文和悲鸿准备结婚之时。蒋碧微忽然提出要办理离婚手续的要求,并向悲鸿索取现款一百万元,古画四十幅,悲鸿的作品一百幅,作为她今后的生活费,此外,还须将每月收入的一半交给她,作为儿女抚养费。
徐悲鸿和蒋碧微没有办结婚手续,不存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问题。因此律师一再说,除了负担儿女抚养以外,对她那些要求都可不予置理。但悲鸿在对待蒋碧敞的态度上,从来是忍让的,他永远未能忘怀和蒋碧微最初的爱情和在巴黎那
段艰苦的生活,所以决定竭尽所能来满足她的愿望。
于是,他又开始日夜不停地作画。他不仅要画一百幅国画给蒋碧微,而且要画一批画出卖,以筹足一百万元。徐悲鸿画的第一批国画五十幅完成后,送交蒋碧微。另外,还有四十幅徐悲鸿收藏的古画,其中有她点名要的任伯年的杰作《九老图,及现款二十万元也同时送
徐悲鸿与廖静文在北海公园 1953年
去。后来蒋碧微又重提办理离婚的事,并且说原先付给她的二十万元,她已花光了,要悲鸿再付给她一百万元,和一百幅画,原已付的五十幅画也不算数了。此外,还提出每月付给儿女抚养费每人二万元。
当时,悲鸿虽是最高一级的教授,但每月薪金也不到二万元。于是,廖静文进城去找郭沫若夫妇商量。郭老介绍我去找沈钩儒律师,沈钧儒律师是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他很同情悲鸿,十分热情地答应承办此事。他说,本来同居关系不必办理什么手续,但为了避免蒋碧微纠缠不休,还是立一个正式字据了结为好。
沈钧儒律师为此事奔走、磋商,但蒋碧微对她所提的苛刻条件毫不让步。最后,悲鸿又只好完全按照蒋碧微的条件达成协议。除已付的二十万元、四十幅画和五十幅悲鸿的作品外,悲鸿再一次付给蒋碧微国币一百万元,国画一百幅;儿女跟随蒋碧微生活,每月由悲鸿付给每人抚养费二万元。
那天,由沈钧儒律师到场作证,双方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悲鸿除了带给蒋碧微的一百万元和一百幅国画以外,他还将一幅油画《琴课》带去送给她。那是描绘蒋碧微在巴黎时练习小提琴的油画,他知道蒋碧微很喜爱这幅画像。在最后分手的—刻,悲鸿还顾念着旧情。这个不幸的家庭悲剧,终于拉上了最后的帏幕。
病中徐悲鸿,右为廖静文
当天,蒋碧微就带着钱和画,去到了张道藩主管下的“中国文艺让”,在那里打了一个通宵的麻将。也许她因为得到那么一大笔钱和名贵的画而感到十分愉快吧
不久,悲鸿和廖静文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行了婚礼,由郭沫若先生和沈钧儒先生证婚。悲鸿的许多朋友和学生都来参加了我们的婚礼。由于事先声明“概不收礼”,他的学生们便买了许多鲜花花篮。那些美丽的五彩续纷的鲜花,将会场点缀得十分艳丽和庄重。郭沫若先生还写了一首诗祝贺:
嘉陵江水碧于茶.
松竹青青胜似花。
别是一番新气象.
磐溪风月画人家。
悲鸿新家异常简陋的,没有为结婚购置任何一件用品,全部家具依旧是那张未曾油漆过的木床,一张未曾油漆的写字台和一个木柜,两把藤椅和一张帆布
躺椅,依旧和大家一起吃着粗糙的伙食,依旧点煤油灯……但他们却感到无限愉快和幸福。悲鸿不止一次地对廖静文说:“我真正找到了我所爱的人!除了你,没有人能对我有这样真诚、坚定、纯洁、无私的爱情,我用什么来报答你呢”“我欠着你的情分,我要把我最珍爱的东西都送给你。”悲鸿决定,把他十分珍爱一些比较满意的作品,将它
75岁的徐悲鸿夫人坐在徐悲鸿1943年
为她画的《徐夫人像》前
们全部送给廖静文,写上她的名字。后来我们看到徐悲鸿在许多画上题写了“静文爱妻保存”的字迹。
徐悲鸿逝世后, 廖静文担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一九八二年写了《徐悲鸿一生》一书,很多读者流着眼泪读完这本书,为徐悲鸿由一个贫苦农村的儿子而走向世界的坎坷历程而感动,也为他那不幸的婚姻以及他和廖静文短促的爱情而落泪。
在和徐悲鸿发生过关系的三个女人中,孙多慈是最尴尬的。蒋碧薇和徐悲鸿有过一段毅然私奔的恋情,一起走过漂泊和颠沛流离的艰难岁月,结婚近30年;虽然廖和徐悲鸿只有短短几年的婚姻,但她是最后一个等徐悲鸿到最后的女人。
孙多慈是什么?说白了,她是徐悲鸿的学生。说白了,她只是徐悲鸿婚外情中的情人。这场毁灭性的爱情不仅毁了徐悲鸿摇摇欲坠的婚姻,也毁了孙多慈一生的幸福。这份爱没有赢家。刚满18岁的女孩陷入这样一场无果的师生恋,把所有的爱都押在这段感情上。最后,最吃亏的还是孙多慈。
孙多慈的爱情悲剧始于1930年她去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当旁听生。当时美术系主任是从欧洲留学回来的徐悲鸿教授。35岁的许主任回国几年,工作热情高涨。他经常亲自给学生讲课,这使他有机会认识孙多慈。
从安徽寿县孙家大宅走出来的孙多慈,祖辈都是当官的。18岁的女孩孙多慈,从小被大家闺秀教育,所以气质和一般的小资女孩不一样。她美丽、温柔、脱俗。她既不是笑起来没牙的古典女性,也不是思想开放的民国现代女性。她的美不是那种妩媚艳俗的美,而是一种清新淡雅的少女的纯美。与孙多慈相识的民国女作家苏,可能描述得更为准确:20岁左右,白嫩嫩的脸蛋,黑黑的眼睛,男孩子气的短发,穿着工装裤和西裤,美丽温柔,笑起来特别甜美可爱。这种美立刻引起了35岁的成熟男人徐悲鸿的注意,他的眼睛温柔地看着孙多慈。
他喜欢让孙多慈当模特,给她画像,给她素描,给她油画。他画她的速度很慢,有时一周只画一幅。这是一个奇怪的速度,任何一个美术教授都不可能以如此低效的速度作画。毕竟徐悲鸿不是在画画,而是在看人。他利用职务之便,欣赏这个漂亮女孩的每一个细节,仿佛在欣赏一件艺术品,他对这个女学生特别偏爱,所以这个被旁听者享受的待遇比正式学生高了无数倍。学生们虽然只是二十多岁的少年,但已经开始明白他们的感受了。他们明显感觉到徐悲鸿对孙多慈的眼神和语气暧昧,开始私下诉说徐悲鸿爱上了孙多慈。
这个时候的孙多慈其实很无辜。她还没谈过恋爱。她大概也梦到过自己的爱人,但她不会是这么一个年纪能做她爸爸的老人。一开始徐悲鸿对孙多慈有感觉的时候,应该是暗恋或者单恋。孙多慈在这场恋爱中被动了,被动地爱上了徐悲鸿,被动地成为了流言蜚语的主角,被动地成为了学校里老师同学们议论的对象。当时她心理压力很大,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应对父亲突如其来的追求者。
孙多慈的心理也很复杂。徐悲鸿对她的感情不同于父亲的爱,也不同于一般少年的爱,而是一种另类的情感,这种情感有时会让她很开心,很自豪,但又带着一些恐惧。带着拒绝回报的矛盾心理,她以暧昧的姿态默默承受着来自徐悲鸿的爱。慢慢的,她开始依恋这份感情,积极配合,积极回应。
当师生恋渐渐明朗化的时候,徐悲鸿有点害怕了。他突然意识到这是一场危险的游戏,名誉受损是他自己的事。关键是他玩不好,老婆孩子都要散架了。他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给远在宜兴的妻子蒋碧薇匆匆写信,告诉她如果不回来,她可能会爱上别人。第二招,帮孙多慈介绍男朋友,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孙多慈,基于朋友和妻子不能被欺负的原则,强迫自己去碾压爱情的火花。这两项措施都以失败告终。以蒋碧薇的聪明,她冲回家后立刻嗅到了徐悲鸿的感同身受,一场爱情大战开始了。徐悲鸿的好朋友见了孙多慈一面,一眼就看穿了徐悲鸿和孙多慈的不正常关系。谈恋爱之前,他身边已经有一个准绿帽子了。人为什么要做你人生的灯泡?那位哥哥当即婉拒了徐悲鸿的牵线搭桥。
徐悲鸿把自己置身于一场火热的恋情中,无法自拔。他只是心里喜欢这个女孩,却放不下她,愿意为她做一切。为了孙多慈,率真深情的徐悲鸿可以不顾一切。比如1931年,国立中央大学美术专业考官徐悲鸿在素描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公开公布考生的试卷和成绩,第一名是孙多慈。因为和孙多慈的关系,考试成了轰动新闻。由此看来,徐悲鸿不仅仅是迂腐,而是愚蠢。这是为什么呢?告诉人们做什么不是很明显吗?如果你爱孙多慈,喜欢这个女生,给她一个能考上的地方就够了。为什么要敲锣打鼓,把事情公之于众?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引火烧身。
这不仅让师生恋的传闻更加明朗,也激怒了一些原本成绩不错的考生,他们认为他是利用职务之便作弊。我不怪其他小报记者捕风捉影,比如“画师可怜才女,对其画给予高分”“痴情画师以情带美女考生”。这些花边新闻让三角恋故事扑朔迷离,也进一步激发了蒋碧薇的斗志。
蒋碧薇结下苦果,含泪旁观,对渐行渐远的爱情感到无奈。她对这个新出现的情妇的仇恨是痛苦的,她采取常规的爱情战斗策略。
不要怪蒋碧薇的一些过激行为。徐悲鸿玩婚外情的方法太不一般了,纸包不住火。徐悲鸿只是明目张胆地把纸直接塞到火里。曾画过一幅台城月夜的油画,展现了一幅清月下徐悲鸿与孙多慈的诗情画意。徐悲鸿席地而坐,身披飘飘纱的孙多慈深情地站在他身旁。那是一个爱的夜晚,画面充满了温暖。这幅画藏在徐悲鸿的画室里,无意中被蒋碧薇看到。
她假装平静地在朋友面前把这幅画带回家,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这是第三个儿子更优越的有力证据。徐悲鸿自己画的,你敢否认吗?如果你是一个二流三流的画家,如果你画的人像水平很差,长得不像,你可以为自己辩护。像徐悲鸿这样的大师级人物把他的人物刻画得如此生动,以至于他没有机会为自己辩护。
每天在客厅受到台城月夜的刺激,徐悲鸿带着蒋碧薇冰冷的眼神和轻蔑的表情进进出出,心理压力很大。当这种压力让他无法呼吸时,他不得不采取痛苦的措施。有一天,他终于自己把画刮走了,美丽的台城月夜永远消失了。他不得不为他浮夸的爱情付出代价。
战役胜利后,蒋碧薇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太在意方式方法。比如她在女生宿舍大吵大闹太幼稚,把孙多慈送给徐悲鸿当柴火的枫树树苗连根拔起太粗鲁。结果徐悲鸿一怒之下把徐公馆叫做“无枫厅”,彻底毁了他们仅有的一点点情感。
“无枫堂”事件中,孙多慈做事欠考虑。老师和爱人搬了新房,以你们的关系,还需要送几十棵树苗当礼物吗?树苗种在人家院子里,还让蒋碧薇天天看着,这不是明目张胆的挑衅吗?蒋碧薇忍气吞声好歹让树苗长了半年才拔。如果是另外一个女人,这些树苗一天都活不下来。
在这段长久的师生关系中,孙多慈自始至终保持着矛盾的态度。她在迷恋老师的博学才华和在艺术界的显赫地位的同时,又害怕面对他们婚外情的非议、父亲的强烈反对和徐悲鸿家人的指责。做第三者很难,做名人第三者更难,做有强势老婆的名人第三者更难。孙多慈经常打退堂鼓。他会因为陷入如此无望的恋情而感到内疚吗?我们找个好男人结婚吧。
一个纠结矛盾的女人,做一件事往往会让人觉得不理智,喜怒无常。她高兴的时候含情脉脉的给徐悲鸿红豆,惹得他相思。当徐悲鸿已经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到分崩离析的边缘时,如果孙多慈是蒋碧薇那样勇敢的姑娘,早就和他私奔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孙多慈悄然隐退,让徐悲鸿进退两难。
孙多慈大学毕业后,因为得罪珍妮蒋碧薇太狠,跟着徐悲鸿去苏联留学,去法国深造,等等。她的所有梦想都在蒋碧薇的介入下泡汤了,但她和徐悲鸿却分道扬镳了。远离南京爱情的喧嚣,她冷静了下来,开始采取措施避免耽误对徐悲鸿的爱情。她和徐悲鸿订了一个10年的合同。在这十年里,她将远离徐悲鸿的庇护,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用她的话说,这十年让徐悲鸿把家里的烦心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自己也有了一些成就。
虽然言语中没有一句分手,也没有一句拒绝,但其实这就是拒绝和分手。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让自己的青春浪费了十年,这是她人生中关键的十年。就算她开心,她父母开心吗?已经到了不惑之年的徐悲鸿,十年后已经是知天命之年。十年后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留下这样一份儿戏协议,孙多慈仔细审视了自己的未来,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她已经不是18岁的少女了,一定要理性对待和徐悲鸿的婚外情。她沉下心来仔细一想,发现她和徐悲鸿的爱情不会有好结果,于是到了相亲的时候。她试图找一个喜欢的男朋友,可是徐悲鸿的影子就在眼前,她始终找不到合适的。
冲动的徐悲鸿没有孙多慈理性。抗战爆发后,他带着孙多慈一家从长沙来到桂林,给孙多慈找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为了尽快摆脱与蒋碧薇的关系,他甚至在台城月夜上发布了与蒋碧薇脱离同居关系的通知。眼看他们又有了复婚的希望,孙多慈又一次逃避了。她离开广西,徐悲鸿,成为浙江一所中学的老师。孙多慈的理由是父亲坚决反对,她也没办法。但从后来的很多事情来看孙多慈,她绝不是那种软弱、逆来顺受的女人。她父亲的反对对她来说只是挡箭牌,因为她已经看透了,嫁给徐悲鸿未必幸福。
徐悲鸿这次彻底失望了,彻底成了孤家寡人。他已经在报纸上刊登公告,脱离了蒋碧薇的同居关系,但是他回不去蒋碧薇了。孙铎善变的心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没有安定感。虽然事后她又写了一封深情的信:“我很后悔那天因为父母的反对没有勇气嫁给你,但我相信这辈子总会再看到我的悲伤。”但是徐悲鸿被她搞得筋疲力尽。他再也不相信她了,于是开始在这最后一封情书后面写下如下文字:“我不相信她是假的,但我也不相信她是真诚的。简而言之,我写了一本书。“恋爱中的女生总是善变的,这是她们对爱情的考验。徐悲鸿虽然是情人,但并不真正了解女人。
一段师生恋就此结束,孙多慈最终嫁给了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徐绍迪。40岁的徐绍迪刚刚丧妻,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孙多慈,一时克制了自己的浪漫脾气。也许孙多慈是在给人当后妈的生活。他不是徐悲鸿孩子的后妈,反而成了徐绍迪孩子的后妈。随后她跟随徐绍迪来到台湾省,一生从事艺术工作。
徐悲鸿的两个女人跟着别的男人去了台湾省,她们只在一次艺术展上见过一面。1953年9月,徐悲鸿刚刚去世,蒋碧薇走到孙多慈面前,告诉她徐悲鸿去世了。曾经的一对情敌,此时都成了别人的女人,孙朵慈闻言,顿时脸色大变,泪水夺眶而出。
据说孙多慈暗中为徐悲鸿守孝三年。喜欢蒋碧薇,在内心深处,她深爱着他,只是方式不同。按照他们的性格,都不是能陪他一辈子的人。
廖静文的感情经历是怎样的?
本文2023-11-22 20:46:2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3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