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是哪里人?他被称为什么?
王羲之原籍山东琅琊临沂,后南迁居于会稽山阴,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大书法家,被后人称为书圣,并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为“二王”。
王羲之对中国书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书法艺术开一代之风气,树百代之楷模,受到当代和后代书法家的膜拜。他出生名门,有名士脾气,好服食养性,做了会稽的行政长官后,因其地多有名山佳水,于是,王羲之就打算终老会稽了。他与当时各名士名僧们游山玩水,吟诗作赋,清谈饮酒。
公元353年,王羲之与好友来到了会稽山阴,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一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
兰亭序
《兰亭集序》抒发了王羲之感慨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情绪。文章写得清新朴素,语言简洁雅净,铿铿有致。面对大自然的无边美景,时贤名士,长幼不等,列坐水滨,流觞曲水,谈玄啸咏,饮酒赋诗。虽然没有丝竹管弦音乐的演奏盛况,但是一杯美酒在手,一句佳句在喉,也足以使人畅叙这清幽的情怀。这篇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无论笔法,结构姿态都达到了最完美的境界。语句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简洁流畅,为后世人称赞。
王羲之的大名及《兰亭集序》的绝世精彩,使得不少酷爱书法的士大夫们,对这件珍品心驰神往。传说,李世民对《兰亭集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
兰亭序
《兰亭集序》的摩本及翻刻本很多,欧阳询摹木刻本的《定武兰亭》为第一刻本。今人所见,皆为《兰亭集序》临摹本。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集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等,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遒美健秀。
为纪念王羲之,政府投资400余万元修缮王羲之故居。王羲之故居为古典园林式建筑,占地约5亩。
据传,王羲之幼年时期苦练字后,到池中洗刷砚台,长时间后,以至于池水呈墨色,于是人们名曰“洗砚池”。
故居内陈列着有关王羲之的文献资料,以及王羲之的书法拓片。修缮一新的洗砚池、晒书台、鹅池、禊亭等遗迹。
王羲之故里历史街区,是一处随时可以闻到笔墨芳香的地方。题扇桥、躲婆弄、笔飞弄、戒珠寺等等,都和王羲之有关,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王羲之
据说,王羲之两个爱好,爱鹅和癖珠。一天,王羲之正在玩赏一颗宝珠,刚好有一僧人造访,王羲之就把珠子放在了桌上,与僧人攀谈。其间,王羲之出去见了一会另外的客人,回来后却发现珠子不见了,于是就怀疑为僧人所偷。虽然没有明说,但脸上流露出鄙夷之色。僧人蒙受不白之冤,回去后郁郁而死。后来,家人在杀鹅时,在鹅肚子里找到了那颗宝珠。
王羲之知道后,十分悔恨,从此戒绝了玩珠之癖,并且退舍为寺,亲自把持山门,以赎前愆,这就是戒珠寺的由来。
这些有趣的传说虽然无法让人确信,而且掺杂了世人对于书圣市井化、世俗化的理解,但这毕竟为历史上这位书法大师王羲之增添了传奇色彩。
王羲之是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金庭瀑布山。
分类: 艺术
解析:
王羲之(公元303-361年,一作321-379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他是俺临沂老乡后迁到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做过右军将军,又称王右军。
他的书法,继承了古代各种字贴的优秀笔法,并吸取张芝、钟遥两家之长,创造了妍美流便的今体,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为历代书法界所崇尚,被誉为“书圣”。他的作品以行书《兰亭序》、楷书《黄庭经》、《乐毅篇》以及草书《十七贴》等最为有名。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12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从小向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在我国书法史上并称“二王”。王羲之不仅在《晋书》有传,还有劳唐太宗亲笔撰写了一段专论,因为他的书法忒妙,受到唐太宗的“御赏”。唐太宗称赞他“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唐太宗是一个爱好书法的皇帝,他一生对王羲之的墨迹,真是“心慕手追”,直到临死还留下遗言,将古今行书第一的《兰亭序》陪葬昭陵,留下了至今还争论不休的一桩公案。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王姓的起源与家谱,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王氏
分布地区
山西太原郡,山东琅邪郡,山东北海郡,河南陈留郡,山东东海郡,山东高平郡,陕西京兆郡,甘肃天水郡,山东东平郡,河南新蔡郡,河南新野郡,江苏山阳郡,河北中山郡,河北章武郡,山东东莱郡,山西河东郡,甘肃金城郡,四川广汉郡,江苏堂邑郡,河南河南郡,河北河间郡,河南汲郡,陕西冯翊郡,辽宁营州。
历史来源
「王」源出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
2、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以王子爵号改“子”姓为“王”姓,形成了别一支王氏。
3、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以王族称谓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族身份改“妫”姓为“王”姓,称为王氏。
4、复姓简化而来,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有一小部分易姓为王。
5、出自赐姓或改姓的王姓。
6、出自少数民族有王姓或改王姓。
得姓始祖
太子晋,周灵王的太子,本姓姬,王姓重要的得姓始祖。后人又称王子晋、王乔。
堂号
太原堂、琅琊堂等二十一处是以郡望为堂号。三槐堂:北宋王祐,大名莘县人,字景叔,自幼聪慧过人,年轻时曾任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入宋以后,晚年拜为兵部侍郎,于上任后月余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葬在陕西华州安丰里,追封晋国公。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槐树三棵,荆棘九株。百官朝见天子之时,三公面对槐树而立,九卿面对荆棘面立。后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类官职,九棘代指九卿百官。王祐亲手在庭中栽种了三棵槐树,希望借重三槐的喻意,显赫族人。后来次子王旦果然当了宰相,孙王素又做了宋仁宗时的工部尚书。王氏族人遂称这支王氏宗族为三槐王氏,并将宗族祠堂命名为三槐堂。王祐曾孙王巩文彩出众,与苏轼友善。苏轼为之作《三槐堂铭》,从此三槐堂扬名天下,成为王氏子孙后代通用的堂名。还有双桂、留馀、承德、五果、宝善、积德、存厚、敦睦、馀庆、宗德、燕翼、太原、天全、源远、槐政、槐阴、绍兴、思明、怀德、五孝、绍槐、孝睦、敦本、锡类、槐明、梓谊、听槐堂等。
迁徙分布
王姓在秦汉时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县、蒲县、平陆、河南开封、虞城、淮县,陕西咸阳,山东淄博等地,而子姓为王的后裔则由河南卫辉迁至今甘肃天水、山东东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两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今河北省大名)王姓;琅琊王姓,以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为开基祖;太原王姓,分为晋阳支(以三国魏司空王昶开基),祁县支(以东汉王允为开基)。魏晋南北朝时期琅琊王姓的后裔王导和王敦兄弟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琅琊王氏举族南迁,衣冠南渡,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太原王姓祁县支在司马懿专权时遭受灭顶之灾。隋灭陈时,原仕于南朝的琅邪王姓被分别迁于关中、河北、河东等地。唐末时,王潮和王审知兄弟南迁福建,建立闽国,由此,王审知被誉为“开闽第一人”。北宋灭后,三槐王姓(以唐末的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令王言为开基祖)的不少人迁居江浙一带,尤以江苏昆山一支贤才辈出,成为望族。明代时在洪洞大槐树集结的山西人被分别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甘肃等地。于是太原王和三槐王等在中原地区有了更为广泛的分布。另外,开闽王姓漂洋过海,扬帆南洋。
家族名人
王亥:(公元前20世纪末期)又名振,河南商丘人。是阏伯(契)的六世孙,冥之长子,继任为商族首领,殷人先公之一。
王诩,即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军事教育家。著有《鬼谷子兵法》,弟子苏秦、张仪。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王褒:字子渊,西汉人,文学家,蜀资中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辞赋家,写有《甘泉》、《洞箫》等赋十六篇,与扬雄并称“渊云”。
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后23年),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人,新朝开国皇帝,也是亡国之君。中国历史新朝的创建者。
王羲之,字逸少(321~379年或303~361年)。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祖籍临沂。晋代书法家、书圣。人称“王右军”。一生书法作品颇多,代表作品《兰亭序》。
王献之,字子敬(344~386年)。浙江会稽人,祖籍临沂。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与其父并称二王。书法作品《鸭头丸帖》、《中秋帖》等。
王融,字元长(467~493),南朝齐文学家。原籍琅邪临沂。王僧达之孙。王俭从侄。少年聪慧,博涉有文才,年少时即举秀才,入竟陵王萧子良幕,极受赏识,“竟陵八友”之一。
王勃,字子安(649~676年),绛州龙门人,唐朝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品《滕王阁序》。
王之涣,字季凌(688~742年),祖籍太原晋阳,盛唐著名诗人,《登鹳雀楼》。
王维,字摩诘(701~761年) 。祖籍太原祁。盛唐诗人、有”诗佛“之称。是状元也是画派南宗之祖。
王昌龄,字少伯(698~756年),祖籍太原。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七绝圣手”。“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安石,字介甫(1021~1086年) ,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重阳:(1112年—1170年),中国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始创人,后被尊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
王羲之是哪里人?他被称为什么?
本文2023-11-22 19:31:0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3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