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后代在何方,第83代有一个90后姑娘,她现居辽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2浏览:1收藏

孔子后代在何方,第83代有一个90后姑娘,她现居辽宁,第1张

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 历史 上有人这样评价孔子,你认为的孔子一直是一个文弱书生,但你知道他其实是一个身高近两米的山东大汉吗?

现在网上有这样的戏言称,孔子周游列国,门下追随的学生三千,最开始还以为是文化的因素,直到自己得知孔子武艺射术双全之后才有了改观,如果有这样一个大汉拿着刀问“你跟不跟我走”!你会不会答应?

但不论论语,究竟是当时的道上规矩也好,还是真正的劝人教化的实情也罢,它都为当时鸿蒙初开的文化思想界,增添了一抹别样色彩。

衍圣公的称号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开始于宋朝时期,一直到1935年,国民政府改封,为止,世袭罔替近900年。

而孔子子孙的受封,最高开始于汉高祖时期,此时,孔子的第8世孙被封为了祭祀君,自此开始就以为世袭的爵位。 衍圣公在中国古代享有极高的地位,孔子家族也是真正的传承千年而不败的家族。

拥有衍圣公爵位的人在宋代时相当于八品官,元代为三品,明代时期更是提升到了一品,位列文官之首,到了清代时期,更是特许其紫禁城骑马在御道上行走,他们的衍圣公府邸也是全国仅次于皇宫的最大府地。

每个朝代夺取政权之后,都要摆出一副受命于天,即寿永昌的架子,于是尊崇孔孟之道便成了他们的首选,在中国 历史 上,孔家与皇权之间一直都是相互依偎,故而,孔家才可以传承至今。

时间来到宋朝的时候,太常博士上书宋仁宗,说唐朝的时候封孔子为文宣王,而其后裔为文宣公,这本是给予孔子的谥号,又怎么能与用在活人身上,应当与修正。宋仁宗采纳了这个建议,随后将孔家后人封为衍圣公。

靖康之耻之后,北宋君臣上下衣冠南渡,在南方重新建立起南宋政权,此时,南北对立的金朝与宋朝,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地位,分别重新树立了衍圣公的爵位,这次孔家一门出现二宗并立的局面。

直到元朝时,南宋所封的衍圣公自愿撤去封号,持续一百多年的二宗并立才彻底结束,忽必烈大加赞赏,并且委以重用。

满族入主中原之后建立清朝,由于是中国第二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势必会激发汉民族全体的严重抵抗,为了促进满汉之间的民族融合,清朝刚入主中原时期的顺治皇帝下令衍圣公在明代享受的全部特权,并且加封为太子太傅。

随着时代发展,清朝国力的提升,乾隆为了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孔家与皇族之间的关系,也在乾隆时期达到了巅峰。

时间来到1920年,最后一位衍圣公孔德成出生,在1935年时,民国政府改封其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到此时,衍圣公的封号才被废除。

末代衍圣公的出生可谓是颇具传奇之色,为了保障他的顺利出生,北洋政府限制派遣一支军队驻守孔府,只为了全力保障产房的安全。这在从古至今的 历史 中可谓是前所未有。

而孔德成在出生之时难产,旁人听从建议在屋中挂上了“鲁班高八丈”的大木牌,来提高王宝翠的地位,挂完之后孔德成顺利的降生。

他出生之后,生母在17天后暴毙而亡,其中,是否有阴谋,究竟有何不为人知的事情,现已不可追究,但是王宝翠的入葬是十分风光。

1935年时,孔德成彻底摘掉了衍圣公的帽子,成为了民国政府的重要官员,至此,衍圣公停留在了 历史 中。

虽说衍圣公的封号被废除,但是蒋介石集团与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人,都想着从孔家后人的身上沾取些许的威望,甚至日本人还想让孔家后人成为大东亚共荣圈的象征,孔德成不愧为孔家后人,得知日本人的目的之后断然拒绝。

90年代之后,台湾民进党当局执政,孔家的地位愈发下降,2006年10月28日,这位末代衍圣公去世,享年89岁。

2014年,《中华好诗词》在台湾招募选手,其中一位精神科的医生最终登上了冠军的宝座,并且一举走红。而这个人就是孔家的后人孔繁锦。

他的出现,让海峡两岸重新认识了孔氏后人,同时,也让阔别大众目光许久的孔家再一次回到了大家的眼中。

2006年末代,衍圣公去世,留下的祭祀官的爵位交给了孙子孔垂长担任。

孔垂长十分优秀,留学过澳洲,浑身上下泛起儒者的风范,即便如此,他还是接下了这个重任,要知道,孔垂成并未受到四书五经的儒学教育,甚至就连祭祀的流程都不太清楚,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还是勇于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孔德成终身想要寻根溯源的愿望,也终于在孔垂长担任祭祀官的职位之后得到了实现。2011年,阔别曲阜50多年的孔家后人终于又一次回到曲阜展开寻根之旅,参观孔府祭祀孔子,至此,孔家终于叶落归根。

随着时代的发展,从春秋时期到现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孔家后人已传承了80多代,总人数也是超过了300万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儒学文化由此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

而孔子后人的族群也由单一的,汉族发展为了苗族,藏族等14个民族,为国家之间的民族融合,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最新修订的孔子世家谱中,已经囊括了120多万份孔子后人资料,根据图谱中的介绍,辈分最小的一位90后姑娘是第83代,现在居住在辽宁,名叫孔念莹。

孔孟后人自明朝初起开始使用由中央政府颁布的字取名,并区分家族内部辈份。

明建文二年,惠帝赐孔氏八字行辈:“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以供取名。由于56代及57代衍圣公孔希学及孔讷先后于明洪武时袭封,所以“希”“言”亦用他行辈,排在“公”前。明崇祯元年,原行辈已经不够用,经65代衍圣公孔胤植奏准续十字,取名行辈:“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而据《阙里志》载,此十字行辈亦连同十个表字辈:“起钟振体京,显法泽羽瑞”。

而“弘”字避清高宗讳改为“宏”;“胤”字避清世宗讳改为“衍”,又有改为“荫”、“允”、“坛”,但较少见。清同治二年,75代衍圣公孔祥珂袭封时因原有行辈经已用尽,故奏准新立行辈为:“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民国八年,76代衍圣公孔令贻又曾拟二十行辈,但未及上呈而逝世。民国九年十月由其遗孀陶夫人召集合族,议定先公所拟二十行辈,咨请北洋政府内政部核准公布。新拟行辈为:“建道敦安定,懋修肈懿长,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有文献将“懿”字改成“彝”,“长”字改成“常”,“绪”字改成“续”。

另外,民国四年,袁世凯称帝,赐孔、孟、颜、曾四裔十字行辈:“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但此不为四裔后代所承认。

孔子后裔自56代起至于105代行辈如下:“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懿长,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自此,用于孔子家族的辈份排定的字数共计50个。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其他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曾对外介绍说,受国际儒学联合会的委托,1998年孔子的后人在香港注册了《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开始收集族人资料,进行《孔子世家谱》的第五次修订,协会已在世界各地建立了450多个续修机构,至今已收到世界各地120多万份孔子后裔的资料,证实孔子后裔繁衍到83代,辈分最小的是“念”字辈的一名十多岁的小女孩,在中国辽宁省。

由于孔氏谱系的完善,有时孔姓人也会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处。如若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称呼,往往出现年龄相仿者辈分相差数辈甚至十数辈的情形。另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原因就是衍圣公很可能比多数同宗人辈份要低,导致主仆关系和辈分关系发生尴尬。一些孔姓贫穷人家可能会先改名姓再进府为仆。

孟、曾、闵、冉(伯牛)、冉(仲弓)、端木、仲、言、卜、颛孙、有、东野等孔子弟子或其他先贤之后亦用孔姓行辈排序,唯开始时期和严格程度各有差异。唯有颜氏,因与孔子有亲缘(孔子母亲颜征在),另用字派。

在华夏大地,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谓的“通天家谱”,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四家所用的字辈千百年来完全相同。

这四姓始祖,古往今来,皆以圣人尊之。至圣为孔子,孟子被尊为亚圣,他是孔子之再传弟子,而复圣颜回、宗圣曾子均是孔子的嫡传高足。

孔孟颜曾四姓在现实世界虽没有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却以“斯文在兹”的信念为后世中国人建立了一个精神家园。

这个看似与国家民族没有多大关系的同族谱之字辈,实际上却折射出一个民族血脉相承的缩影。

该四姓后人的现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从孔门第五十六代开始的。明朝初年,朱元璋曾赐孔氏八个辈字:即“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第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

明末由第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荫植)奏准,崇祯帝赐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至清朝乾隆皇帝又赐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的辈是孔门第八十三代“念”字辈。因此,不少孔孟等四姓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

有待指出的是:这并非是孔、孟、颜、曾传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作为孔孟颜曾后裔行辈的顺序的。现家谱如下: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肈、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上述四姓族谱,据说“卜”姓亦遵照之。卜商为卜姓始祖。不过,卜子的影响力远不及上述四圣。

说到四姓该族谱,尤以“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惟垂佑,钦绍念显扬”而耳熟能详。在当代四姓的族人中,许多人都会当做家谱来背诵。甚至有不少外姓人也说这是孔孟两大家的家谱,也有些人说这是孔孟颜曾四大家的共同家谱。

严格的讲,这些表明辈分的名子开头“字”不是家谱,家谱是记载某个家族世系传承情况——即各个支脉的男性家庭成员及其配偶、儿孙年龄职业住址等情况(封建社会中女性长大成人要出嫁,所以不计入家谱)的花名册(类似家族内部的户口登记薄)和家族成员中重要人物重大事迹的记录本。

近来,历年清明节至,来自海内外的三百余名孔子后裔必然在山东曲阜孔林孔子墓前祭奠了共同的祖先——孔子,子孙们依次向一世主孔子深深鞠躬行礼、敬献花蓝,并诵读祭文。之后又分别来到二世祖墓、三世祖墓、中兴祖孔仁玉墓和远代诸墓望祭之坛前,按照释奠先祖“必丰、必洁、必诚、必敬”的礼仪要求,举行了传统释奠祭祀。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恢复祭孔活动以来,曲阜的祭孔活动都是在孔子诞辰日举办,属于“秋祭”。而在传统上,最隆重、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都是“春”“秋”两大祭。2008年,曲阜恢复了传统的春季祭孔。如今的春季祭孔大典定于4月3日在孔子出生地尼山隆重举行。曲阜的孔氏家族墓地,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墓葬最多和最集中的家族墓地,也是世界延时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葬群。自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其子孙接冢而葬,两千多年从未间断。

据悉,目前,孔子后代有三百多万人,至今已繁衍八十多代。其中,曲阜的孔子后裔占曲阜人口的五分之一,大约有23万!

孔子家族嫡长孙(第四十六代)自宋仁宗至和二年起世袭爵位“衍圣公”,主要任务为祭祀孔子、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台湾已故的孔德成是延续八百九十余年的“衍圣公”最后一代。

不过,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民国时代的大财阀孔祥熙,并非孔门嫡传后裔。因其母嫁入孔门时已有身孕。

此外,还有一部分是回民,姓孔,这是很特殊的。或许会有人问,孔子是汉族,为什么他的子孙是回族哪。原因是:孔子的第59代子孙孔彦嵘娶了一名回族女子,名叫马甲尕,夫妻两人生育了3个儿子。马甲尕要求一个儿子加入回族,并且信仰伊斯兰教。她缝制了一顶穆斯林戴的白布帽子,三儿子年幼好奇,争着戴这顶帽子,于是顺从母亲的意愿成了穆斯林。在甘肃永靖县,孔氏穆斯林被当地人称为“孔回回”。

孔孟四姓的后裔中除了有回族外,还有土族、东乡族、藏族、满族、保安族、土家族、朝鲜族和撒拉族,他们分别信仰伊斯兰教、佛教、喇嘛教、基督教等宗教。

现在,我们具体谈谈该四姓共同族谱的由来。

先说是否存在“孔孟一家亲”。当前,“天下孔孟是一家,看字排辈论高低”的说法很流行。由于孔子、孟子的后人共用一个家谱,不管姓孔姓孟走到哪里都要当一家人来对待。还说在旧中国孔家孟家子弟外出旅行,即使逃荒讨饭,来到陌生的孔孟人家,只要一提自己姓孔或者姓孟,就会被当一家人来看待。要按照姓名中的“字”表明的辈分论高低,岁数大辈分低的人也要给岁数小辈分高的人磕头行礼,称“叔”喊“爷”。东道主要给讨饭者安排吃住,走时还要送些粮食。这是和外姓人的区别之处。

要搞清孔孟是否真的一家,就需要看是不是两家真的共用一个家谱。经查阅家谱网得知:《孔子世家谱》是专门记录孔子家族繁衍脉络的谱牒,从孔子时代至今已传承了二千五百多年,跨越了八十多个代次,共登记近200万人。2005年,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有限公司在法兰克福宣布,中国的《孔子世家谱》被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

《孔子世家谱》原为手抄本,明朝时《孔子世家谱》形成“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之约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只大修过四次,分别在明朝天启年间、清朝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和1937年民国时期。

而《孟子世家谱》也记载了从孟子到第七十五代孙孟祥拹(1990年在台湾继任亚圣奉祀官)的历代孟氏子孙繁衍情况。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修编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族谱,分送族众。康熙六十一年(172Z年)秋,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重校《三迁志》。

孟氏族谱规定,续谱之时要将旧谱缴入谱馆,一旦新谱修成,要将旧谱销毁,所以清代以前的孟氏族谱已经没有了,现在传世的只有《道光谱》、《同治谱》两种木版刊印本。

由此可见,孔孟两家各有独立的家谱,家谱中都没有两家合并为一家之说。至于曾、颜,亦如是。我们进而可以推断,从宗族的角度讲,孔家就是孔家,孟家就是孟家,曾家事曾家,颜氏仍是颜氏。颜氏之源与孔子母亲无涉。

据说,这四个通天谱的后裔,是不需要说“免贵”的姓氏。

也有此分析出:四姓具备共同族谱,并非是春秋战国时代相约而定的,而是后来的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而强行以定。

当然,无可否认,四姓之始祖确实亦渊源甚多。众所周知,孔子及其学生的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在西方人看来,孔子无疑是足以与苏格拉底、耶稣、释迦牟尼柏齐名的思想家。

而孟轲,也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是影响了很多执政者的至理名言。

关于曾参,其实是孟轲的老师的老师,其在孔学中的地位,很长时间以来未被认识,唐宋之后才被高度认可。他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被称为“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

而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徒弟,有评价说“颜渊独知孔子圣也。”颜回所认同的“天人合一观”所表现的对客观规律的尊重是那个年代的精神瑰宝。

其实,儒家学派以孝道为先,排序以入道为先,应该是孔、颜、曾、孟才对。原因很简单:颜回和曾参是孔子的学生,颜回是曾参的师兄,曾参却是孟轲的师祖!

孔孟颜曾四姓在现实世界没有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却以“斯文在兹”的信念为后世中国人建立了一个精神家园。

孔维益(1939–1989):孔子的第七十八代嫡孙。是末代衍圣公、“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2008年逝世)长子。其独子孔垂长为现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子世家谱”已排至104代,各代都遵循着既定的辈分,从辈分就可知道自己的一支繁衍到哪一代。因繁衍时间之长、族系复杂,2005年还被列为金氏世界纪录的“世界最长家谱”。

我是德字辈 孔子第77代子孙 我想说的是我的爸爸是令字辈 爷爷是祥字辈 爷爷父辈是繁字辈 族谱里根本就没有建字辈 按照你所说的你爷爷是德字辈 你爸爸是繁字辈 这两个辈分中间还有一个祥字辈 你把辈分都弄颠倒了 而且孔氏家谱是不循环使用的 辈分用到差不多的时候会有人继续续家谱的 你是外孔吗?下面我附上孔子世家谱第56--105代辈分的字 关于我这十辈的是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德成08年在台湾病逝 现在他的儿子孔垂长是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如果你是孔子后裔那我就担心你的智商了 因为即使你不懂家谱的排列如何 那最起码的你的爸爸和你的爷爷中间都是哪个辈分的你都没说对 如果你说的没错那就是你家乱了辈分了 希望你可以去百度孔子世家网科普一下知识。

孔子后代在何方,第83代有一个90后姑娘,她现居辽宁

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 历史 上有人这样评价孔子,你认为的孔子一直是一个文弱书生,但你知道他其实是一个身高近两米的山东大汉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