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被称之为后金,他们是否就是跟岳飞对抗的哪个金兀术瞻罕等人的后代?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2浏览:3收藏

满清被称之为后金,他们是否就是跟岳飞对抗的哪个金兀术瞻罕等人的后代?,第1张

清朝的满族是女真人的其中一族后裔,建州女真族努尔哈赤六世祖当时担任明朝建州卫左都督,生活在北方的女真部族势力强大,南下压迫建州女真族。建州女真被迫往南迁移,最后定居将首都在赫图阿拉。

在努尔哈赤担任建州首领时,建州女真族与中原人交流频繁,女真族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建州女真族繁荣昌盛。努尔哈赤兼并四部,努尔哈赤征服东海女真族,完成女真的统一局面。

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帝,建立了金政权(史称后金),改国号为天命,努尔哈赤在在后金政权稳固后,公开与明朝对立,而当皇太极即位后,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建国号清。

金兀术,即完颜宗弼,是金朝的开国功臣,是完颜骨打的第四子;瞻罕是宗弼的堂弟,他们都为金国的伟大将领。他们是属于女真族的完颜氏。而努尔哈赤是属于女真族的爱新觉罗氏,他们同属于女真族,但氏族不同,分属女真族的不同分支。他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金兀术所属的完颜氏族在金国时期游牧特点强,这一时期的女真族血系相对单一;而后金中的女真族在与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汉化,生活方式得到了转变,由祖上的游牧变成了跟汉人一样的定居。在爱新觉罗氏族主导时后金中,完颜氏贵族末落,部分贵族还被迫逃亡。他们的关系就都是女真族,但氏族不同,所以彼此间也没有什么关系。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爱国的将士,他们为了国家总是不惜一己之身,在战场上无比英勇,在朝堂上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简而言之都是为了国家考虑。可是,就是这种人,才会容易受到一些政治力量的敌对,比如我们的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岳飞。

岳飞可以说是南宋最为杰出,没有之一的将领了,第一,他没有官僚人身上普遍带有的暴戾做作的气质,第二,他总是替百姓、替国家考虑,还能劝诫官民一块来抗敌,比如联合了黄河附近生活的农民义军一块和他来对抗金,让宋朝一时间的兵力得到了缓冲,慢慢的还有了自己的优势。

他带领的军队,从来都是赏罚分明,军纪严厉。也正是因为有岳飞这样清廉的将领,他所带领的军队才能不顾一切的信任他,在后来的很多关键的战役里都所向披靡,岳家军也一时成为了当时各个周边国家军队的典范,什么“以一当百”,“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都跟岳飞出色的军事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爱国将领,却被奸人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了。甚至连他的后代也为此受到了牵连,为了保命,他的后代只能改名换姓,因为他的妻子姓李,所以岳飞的很多后代都改成了“李”姓,也被人称为“青海李氏”。

后来,有一批岳飞后代为了逃避追杀不得不逃亡到韩国。比如李氏王国的开国元勋孙之兰就是岳飞的后人,当年随着李成桂一路斩敌,被封为青海伯,赐姓李。现在生活在韩国的岳飞后裔大概有1万多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比如李荣纯,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厅厅长,后来还担任了汉城大学校长等等等等,

2013年的时候,是岳飞诞辰的910周年,而岳飞的后代也遍布中国和海外,有几百岳飞的后裔代表,鞠躬缅怀岳飞,并吟诵着满江红,其中就包括岳飞的后代韩国李氏,甚至至今,每逢岳飞的诞辰他们都争相前来祭拜。

岳飞子孙各奔东西,却都终功成名就

根据史书的记载,秦桧陷害岳飞后,为了防止意外,靠自己的一些隐藏的爪牙,大肆收集关于岳飞子孙的消息,有一些岳飞子孙为此不得不改成“乐”姓或者“山”姓,根据很多历史资料来讲,就算现在,也很少有岳飞的后人跟秦姓人通婚的记载,这一条规矩,虽然没有明文写在自家的家谱之上,但也成了各家深谙于心的事情。

不过啊,时间可是会说话的,同姓可未必同宗,所以历史上的岳家家族里还是有很多和秦家人保持不错关系的。话说回来,这么一位在历史教科书上都有一席之地的民族英雄,他的后人后来到底怎么样了?又在哪扎根了呢?

史书记载:岳飞一共有5个儿子,这5个儿子中,长子死的最惨,陪着岳飞一块死了,死的时候,年仅有23岁。直到孝宗初年,父子俩才得以平反,最后得到了赵昚的厚葬,只不过人已经不在了,如果当时就有人平反,起码也让岳飞的子孙们心安理得,如释重负,但是,这毕竟是不可能的。不过虽然大儿子死的早,还是留下了两个孩子,也就是岳飞的两个长孙,岳飞的大孙子后来最高做到礼部尚书的职位,此外还生了7个曾孙子,可以说是让优良的岳家血脉开枝散叶。

百年之后,这些岳家子孙们主要生存在益阳、洞庭湖附近。后来,子孙们由于有着不同的官职,调往全国各地。

而岳飞的次子岳雷随着母亲一块流放到岭南区域,当然,这件事情得到平反昭雪的时候岳雷也重返到了朝堂之上,最高坐到了翰林大学士的职位,据河南夏邑县《岳氏宗谱》记载:岳飞宣和六年(1124年)赴平定任偏校二年,至靖康元年(1126年)刘氏生岳雷后离开平定,金南侵中原时失散。建炎三年(1129年)寻回军中。他生的4个儿子也都在朝廷上做官,有的功成名就,有的算做一份安逸的官吧。

岳霖为岳飞三子,号商卿。宋建炎四年十—月十五日, 生于宜兴唐门军中。母李氏,岳飞与李氏结婚是一一三O年春,在宜兴张渚,婚后居唐门,生岳霖。 岳飞遇害时,岳霖年十二岁,孝宗皇帝昭雪时,岳霖三十二岁。之后,着手搜集岳飞遗文,修编成书。 因年老多病, 尚未完稿即病卒。岳霖卒于绍熙三年十月,其时岳霖在广州做官, 故时岳珂年方十岁,随父官游。

岳飞的第四个儿子的后代主要是在杭州附近生活,到了第8世,又迁移到荆州附近。岳飞的四个儿子分支众多,让岳飞的基因从千年前流传到了现在,有的分支已经有了30多代子孙。再更详细的资料,我们也无从追寻,由于他们生活在国家的很多省份里,没有了当年自家祖先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的事迹,不过应该过着安逸自由的生活。

还有一个人,我在这也说一下,岳飞的小女儿,从小就随着父亲的性格,为人仗义,有血有肉,通史书。知道父亲在京遇难之后,第一时间准备为父亲平反,上京城跟皇帝讨论一番,但是却遭到了狱卒的阻拦,后来实在走投无路,绝望的抱着银瓶投井而亡,后来也被世人称为“银瓶**”。

历史上因功高震主、德高谤随被杀的功臣有许多,以“莫须有”罪名被诬造反的岳飞就是如此。

岳飞之死原因有许多,其中最犯赵构忌讳的是岳飞建议立储。岳飞忠心耿耿为国为民,却忽略了赵构个人的感受。这时候的宋高宗才刚刚而立之年,儿子赵旉在建炎年间因受惊吓而夭折,此后赵构再无子嗣。即使是偏安一隅,赵构也希望是将江山社稷传给自己儿孙。岳飞建议立储,在他看来是逼他让贤。

赵构担心岳飞尾大不掉,秦桧力主屈膝议和换取偏安,于是岳飞死于莫须有的冤狱。

与“斥地与敌”苟且偷安的宋高宗赵构不同,继任者宋孝宗赵昚(shèn)是个胸怀壮志,时刻不忘恢复的皇帝。

为媾和不惜自毁长城的赵构怎么会有个志在恢复的儿子?原来宋孝宗不是赵构亲生。

赵构的儿子赵旉史称“元懿太子”,建炎元年(1127)生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建炎三年金人南侵,赵构急忙逃到杭州躲避,期间爆发了“苗、刘兵变”(亦称“明受之变”)事件,苗刘二人逼赵构禅位于三岁的赵旉,由隆祐太后垂帘听政,宣布改元“明受”。二十多天后,张俊、韩世忠率军勤王,苗刘二人伏诛,赵构复位。赵旉在做了不到一月天子后又被打回原形,不久就生了一场大病。好不容易调理的有所好转,一个笨手笨脚的宫女一脚踢翻了宫殿上的金炉,正在睡梦中的赵旉惊悸之下,病情加巨,没几天就死了。

赵旉死后,不管赵构怎么勤奋,后宫女子再无一人怀孕。赵构没有办法,只好从宗室从物色了赵昚作接班人。赵昚养在宫中二十多年,赵构始终不立他为太子,暗中寻医问药治疗自己的不孕不育症,直到过了更年期这才终于死心,无奈接受断子绝孙的现实,立赵昚为太子。

赵昚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从此帝位重回赵匡胤一脉。

表面上看,与赵构这个“孤家寡人”相比较,秦桧还算是后继有人:儿子秦熺、孙子秦埙都是进士及第,曾孙秦钜更是文武双全,是一个为国捐躯的抗金英烈。

其实,秦熺并不是秦桧的儿子,而是秦桧妻子王氏的侄儿。秦桧娶了名门望族之女五氏为妻后,不久即发现妻子不生养。秦桧背着王氏与府中一名婢女发生了关系,很快这名婢女就珠胎暗结,怀上了秦桧骨肉。王氏机智勇敢发现了这一情况后,大发雌威将这名婢女赶出了门。这个婢女嫁了户姓林的人家,不久就生了个儿子,取名为林一飞。

靖康年间,秦桧夫妻二人被金人掳到了北地。他的妻兄就把自己的一个私生子取名秦熺,过继给了秦桧。多年后,秦桧被金人纵归,对秦熺视如已出。秦桧发迹,林一飞迫不及待的找上门来,秦桧很快冷淡了养子,转而用心栽培林一飞。有亲信劝林一飞认祖归宗,秦桧去和妻子商量,王氏抵死不从。秦桧惧内只好罢休。

秦桧死后,其余党希望林一飞改回秦姓,对此,赵构特意去向王氏求证。王氏斩钉截铁表示,林一飞绝非秦桧骨血。数年后,赵构清理朝堂上的秦党,林一飞被贬死岭南,后代湮灭不闻不知所终。抗金而死的秦钜其实姓王,与秦桧一点血缘关系也没有。

与断子绝孙的赵构、秦桧不同,民族英雄岳飞一共有五个儿子,分别是岳云、岳雷、岳霖、岳震、岳霭(后宋孝宗赐名为岳霆)。岳飞遇害时,追随父亲出生入死、冲锋陷阵的岳云一同被杀,次子岳雷在岳飞下狱后,按照宋律也被投入狱中照顾父亲。岳雷陪伴父亲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岁月,饱受摧残身心俱疲,没能等到父亲平反昭雪死于流放地。岳霖、岳震流放于惠州,地方官员将他们安置在一座寺庙内。兄弟二人失去自由,住在一处“仅足容身”的土屋内苦挨岁月。年幼的岳霭则随母亲一并被发配往烟瘴之地……

二十年后,赵构内禅,宋孝宗即位后为岳飞平反,岳飞妻儿重获自由。现在,岳飞后裔遍大江南北,岳飞爱国主义精神长存。

岳粹学,中共党员,号不群居士,民族英雄岳飞第二十九世孙(鄂王五子岳霆后裔),原安徽省阜阳市收藏家协会会员,原赣江学院集邮协会创始人兼首任会长(现更名为南昌工学院集邮协会),1986年4月生于安徽省颍上县迪沟镇(国家AAAA级风景区),2007年11月被南昌市集邮协会评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999年始集邮至今,作为一名年轻的收藏爱好者,有幸得到国内著名集邮家杨作平、王立纲和国家级邮展评审员王洪新、史济尧等前辈的栽培与指导,受到了集邮美育的熏陶。编组的《中华科技与建设成就》《科技之光》集邮作品,曾被邀请到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昌教育学院和昆山图书馆等地方展出。注重各种藏品的收集与整理同时,还热爱对集邮文化进行研究与学习,曾在《心雨》《说邮》《集邮报》《南昌邮苑》《集邮文学》等国家或省市级报刊发表的各类文章20余篇。

岳飞被杀后

一支后代逃到韩国

提到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韩国,给人最初印象就是喜欢“偷文化”。因为古代是中国的附庸国,近代是日本、美国的“殖民地”,没有什么光辉的历史,喜欢窃取邻国的文化和名人为自己国家的。

韩国人最出名的事情,就是喜欢乱认祖宗,将东夷、高句丽等,都说成是所谓的“韩国文化”,还将很多中国人认为是自己的祖宗。以至于出现了“什么,孔子是韩国人?什么,西施是韩国人?什么,孙中山是韩国人?什么,我也是韩国人?”的笑话。

不过,韩国虽然喜欢乱认祖宗,但他们国内,还真有一支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人……

岳氏五子

岳飞生于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即公元1103年3月24日,史料记载,他“少负气节,沉厚寡言,性刚直,意欲所言,不避祸福”,自小喜读史书兵法。16岁那年娶妻刘氏,17岁就生下了长子岳云。

1122年,20岁的岳飞从军征辽,虽立下很多战功,因性直,不是被革职就是被迫“告身归乡”。

1125年4月,岳飞次子岳雷出生,四个月后,他就因为上书反对赵佶南迁被革职。直到1128年第四次从军,才算是站稳了脚跟,并仅用5年时间威震天下,受封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成为独镇一方的大员。此后,岳飞南征北战,北伐收复襄阳六郡,镇压湖南钟相杨么起义,在此期间,四子岳震于1135年5月出生于潭州(长沙)。

岳飞迎来了仕途的高光时刻,被封为太尉,升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河南河北诏讨使兼营田大使。赵构甚至专门下诏:“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

1140年,在五子岳霭出生一年之际,金军背盟再次南侵,岳飞加封正一品少保,奉旨再次北伐中原,一路连奏凯歌,兵锋直指汴梁,甚至金兀术的子婿都派人悄悄联络,说愿率5万之众来降。就在这大好时刻,“大金江南国主完颜构”粉墨登场,连下12道金牌要求岳飞班师。让岳飞“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岳飞不能骂皇帝软弱,只能说“非臣不称职,权臣秦桧实误陛下也”。

1142年1月27日夜,岳飞蒙难于大理寺狱中。

岳飞的五个儿子,下场各不相同。长子岳云长年从军,在岳家军中颇具威望。大理寺的判决是“官减外,徒三年,追一官,罚铜二十斤入宫,勒停。”但赵构却下诏“岳飞特赐死。”次子岳雷流放广南路,死于流放地。三子岳霖流放惠州,有生之年得见父被平反,广泛征集父亲事迹,次子岳珂在此基础上编成了《鄂国金佗稡编》。岳震和岳霭本也该流放,但被家人提前送过长江,隐姓埋名,直到父亲去世21年后才恢复了岳姓,宋孝宗还专门将岳霭的名字改名为了“岳霆”。

逃亡他乡的岳飞后人

岳霆长大后生了三个儿子,分别为岳墦、岳玙和岳琨,子孙后裔主要在鄂、豫、皖、湘四省。

其中,岳玙有一个儿子叫做岳浮海,元朝时跟远征南大将军李柏南征北战。岳浮海之子名为岳阿甫,岳阿甫的儿子岳雅远是女真金牌千户,因军功被提为征西大将军,带兵进驻青海。

岳雅远的儿子叫做岳豆兰,后来随母姓改为了佟豆兰,受封为了“青海伯”。岳豆兰虽然是岳飞的七世孙,但也成为了事实上的“大元忠臣”,后来奉命带着大军从青海进入了高丽。

胡虏无百年之运,天降猛人朱元璋很快就推翻了蒙元。留在高丽的岳豆兰,没有选择为这个新建立的汉人王朝效忠。反而在1371年,也就是洪武四年跑去投奔了高丽都统制李成桂,还把自己的姓名改成了“李之兰”。

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决定收复铁岭的东、北之地。

当时的高丽朝廷犯了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狂妄自大毛病,竟然觉得单靠自身就能对抗将元朝都给推翻了的大明天军。不但拒绝将土地交给明朝政府管辖,反而胆大包天的命令李成桂去攻打辽东地区。李成桂知道自己和明朝军队的差距,真要去打仗那和送死无异。在上书反对无效后,只好带队渡江,走着走着发现“行军困难、粮饷不济”,就跟朝廷上书要求撤军。高丽王辛禑死活不听,强令他继续进军。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成桂直接带着部队返回了开城,将门下侍中崔莹流放,自己和一个叫曹敏修的人总览朝政。不久后,就有人拿一本《汉书》跑了过来,指着《霍光传》劝说李成桂“当早图之”。于是,李成桂就发动政变把辛禑废掉了,另立辛昌为王。

历史上,行废立之举的除了最后自己称帝的,有好下场的并没有多少。李成桂也明白这个道理。先是想办法将曹敏修排挤出去,自己独揽朝政。1389年,明朝方面宣布辛昌不是恭愍王后人,不许入朝。李成桂就以此为由废掉了辛昌,另立王瑶为王,并开始采用“洪武年号”,交好明朝。

又过了三年,李成桂废掉王瑶,迁都汉城,建国朝鲜,李氏朝鲜自此正式立国。不管是废君还是自立,李之兰从来没有表达过反对意见,一直都十分的支持。李成桂自然也不会亏待了他。有着“从龙之功”的李之兰得到重用,成为了开国功臣,死后还得到了“襄烈”的谥号。

他的几个子孙之中,长子为辅国崇禄大夫,次子为保功大将军、判左军都总制,判右军府事。死后也得到了谥号“武厚”。三子当上了汉城判尹,四子则当上了礼曹参判。

李之兰后人和中国教好,在抵抗倭寇的事情上还有过一些合作。

600多年过去,李之兰的后裔开枝散叶,一部分居住在了朝鲜平安南道阳德郡、成川郡,咸镜南道的北青郡,江原道伊川郡;一部分则住在韩国京畿道抱川郡、瑞川郡、高阳郡、杨州郡、华城郡。

如今,两国仍有祭祀李之兰和他后人的庙宇。韩国釜山太宗寺主持“道成宗长”李阳镐就是李之兰之后。他还能准确的回溯自己这一支的祖先的名字:李之兰生李和尚,李和尚生李存庄,李存庄生李体,李体生李允奇,李允奇生李世蕃,李世蕃生李谈……岳飞第25代孙李秉律生他李阳镐。

认祖归宗

因为李之兰之前当过“青海伯”,且是从青海来的朝鲜,他的后人们也就自称为“青海李氏”。

虽然已经改姓为了李,但青海李氏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岳飞的后人,也一直以岳武穆为荣。他们也想要认祖归宗,但这并不容易,90年代之前是因为中韩没建交,90年代之后,则是因为他们担心大陆那边不认。

岳雅远的儿子叫做岳豆兰,后来随母姓改为了佟豆兰,受封为了“青海伯”。岳豆兰虽然是岳飞的七世孙,但也成为了事实上的“大元忠臣”,后来奉命带着大军从青海进入了高丽。毕竟,一群姓李的突然自称是岳飞后人,也得有人信啊。

他们不知道的是,大陆这边的岳飞后人,一直在为岳氏宗亲能齐聚一堂做着努力。1988年,岳飞后裔专门成立了岳飞思想研究会,以“传承岳飞尽忠报国、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

1996年开始,时任岳飞思想研究会秘书长的岳朝军为了发扬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决定编纂一份家谱。

岳朝军是岳飞第28代孙,为不遗漏一个线索,全世界到处跑,不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日本、加拿大没有他没去过的。

通过翻阅相关史料,岳朝军也发现了李之兰这一支流落朝鲜半岛的岳氏后裔。朝鲜那边的肯定去不了了,只能在2000年前往韩国,准备了解这支分离了600多年的“兄弟姐妹”的情况。

当时的韩国青海李氏大宗会会长名为李完性。他曾专门跟韩国的李氏宗亲们筹款,将原先已经杂草丛生的祖坟给修缮了。每年春秋两季,他也会专门组织大家去祭祀一番先祖,规模一次比一次大。

当李完性见到岳朝军后,表现的十分热情,他也很希望能早日代表这支族人前往中国认祖归宗。岳朝军经过仔细查阅家谱和相关典籍,并和李完性韩国人交流了祖上的故事后,终于确定,他们确实同样是岳飞后人。

这支移居他乡的“同胞”,至此正式算是认祖归宗了。

此后十几年里,韩国青海李氏大宗会会长和中国岳飞思想研究会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2013年3月26日,为了纪念岳飞诞辰910周年,在杭州岳王庙景区举行了“首届岳飞文化节暨纪念岳飞诞辰910周年祭祀活动”。

这次活动很特别,前来祭祖的不但包括150多位来自大陆各地的岳飞后人,还有30多位来自台湾的岳飞后人及17位来自韩国的岳飞后人。这是600多年前岳飞后人第一次这么整整齐齐的聚在一起。

李完性这次是带着儿子李喜重一起来的。

虽然汉语说的并不怎么流利,李喜重还是十分激动的用汉语讲了自己的感想:“我的祖先一直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讲着岳飞精忠报国,却为秦桧所害的故事,我们一直以祖先为傲,能应邀来杭州参加大典很激动高兴,也想邀请岳氏宗亲前往韩国交流一番。”

当年岳飞在临终前,只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一代民族英雄,遇上昏君奸相,落的如此下场,一直为人们所哀叹,秦桧和赵构也永远的钉在了耻辱柱上。因为时代影响,导致岳飞的后人们分隔六百年不能相认。然而,哪怕改名换姓,韩国岳飞后人也没有忘记对祖先的信仰,并最终认祖归宗,着实让人欣慰。

当地人避谈岳飞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淡化自己曾经与宋朝为敌的金朝女真族身份,避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其实现代社会的包容性日渐增强,避谈已经完全没有必要,相反,可以以此作为痛点开发当地旅游业。

话不多说,让咱带大家来追溯一下历史,分析一下当地人这种思想的来源。

一、完颜氏与金朝溯源

金朝的建立者是女真族,原本主要生活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也就是黑龙江流域。在契丹族建立辽朝之后,属于辖内的主要民族之一。

完颜阿骨打时期,不堪辽朝的残酷压迫揭竿而起,凭借英雄善战的民族性格最终取代辽朝建立了金朝,主要统治疆域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由此确立了完颜氏的金朝皇族地位,不断开枝散叶,宗族人口逐渐壮大

二、完颜氏与宋的恩怨

金朝初年,在完颜氏的带领下女真势不可挡,先后灭亡了辽朝和北宋,在这期间发生了让汉族视为奇耻大辱的“靖康之耻”。

稍后,北宋宗室子弟赵构又在江南一隅建立了南宋,从此开启了双方长达百年的和战。

这一时期是历史上女真和汉族矛盾尖锐时期,南宋进行了数次规模庞大的北伐,金朝也组织了几次攻势犀利的南征。在这期间的抗金英雄岳飞、韩世忠、辛弃疾等都曾在史书上留名。

双方相互攻伐近百年,最终的结局是两败俱伤,被后起的蒙古坐收渔利,先后灭亡了金朝和南宋。

三、完颜氏的汉化史

女真族,包括完颜氏,自东北崛起后一路南下,随着金朝的建立,在关内建都,越来越多的女真人也开始在关内定居。

一方面,在金朝的统治区内,女真人的数量相对北方的主体民族汉人来说,人口数量上偏少,定居关内后,种族间的互相通婚,不可避免的逐渐汉化。

另一方面,女真人相对于中原汉人来说,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种落后体现在各个方面,农业发展水平、科技、社会制度、文字史等等。

还有就是,对于金朝的统治者来说,为了能更好的统治北方数量众多的汉族人口,稳定社会秩序,让他们有动机主动接纳汉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真人由原来的游牧和采集生活逐渐向定居过渡,像汉人一样有了宗庙和家谱等等。

四、完颜氏在边地的驻防

金朝建立后,虽然辖内汉族人众多,但军队的主要构成还是女真人,尤其是在金朝建立初年。对历朝来说,边地的驻防尤其重要,这些大多都是由女真人士兵负责,将领往往又是完颜氏等皇族。

甘肃完颜村所在的位置正是当时金朝的边地,是西夏、北宋、金朝三国边界的交接点,战略位置极为重要,长期都有士兵驻扎,其中一些人携带着家属或者与当地人通婚,逐渐落地生根

五、金朝灭亡时完颜氏的选择

金朝被强势崛起的蒙古铁骑灭亡时,来不及回防的各地驻军或各地的老弱妇孺仍留在了当地。

他们当时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改姓氏成汉人,避免被汉人和蒙古人寻仇,在人口密集的中原地区,大部分女真人正是这样做的。二是保留本族姓氏逃亡回东北老家,或者其他人迹罕至的地区,这是原本位置靠近东北或者与当地人有深仇大恨的女真人的选择。

岳飞后人:《武穆遗书》真有其书 1987年已上交国家

核心提示:“我们可不是凭空说有《武穆遗书》的,早在1987年,我们岳家的嫡系传人就将《武穆遗书》上交给国家了,当时国家还奖励了100元钱。”

允文允武、百战百胜的岳飞在其后几百年的历史中似乎留下了一个完美的形象。随着电视剧《精忠岳飞》的热播,岳飞再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对象。那么,岳飞除了“精忠报国”的英雄形象和因“莫须有”死于皇帝、奸臣之手的悲情结局,以及“壮志饥餐胡虏肉”的豪情和“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委婉之外,他还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呢?他的后代又是如何生活的呢?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远赴非著名城市——湖北黄梅县,寻找岳飞及其后裔留在世间的历史痕迹。可能读者会有疑问:岳飞是河南汤阴人,尸身葬在杭州,那么去黄梅找什么?

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临安7岁子代父镇守五郎关

黄梅县背倚大别山,是古时的交通要道。昔日宋金大战,南下金兵如果攻陷黄梅就能饮马长江。居住在黄梅县的历史研究者、国家一级作家周濯街告诉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研究岳飞,黄梅更是重点。首先黄梅之战是岳飞的成名战。公元1131年,岳飞率800精兵大破叛军李成的数万人马于黄梅地区。此战之后,各地豪杰纷纷来投,才有了日后十万岳家军誓死北伐的规模。

大别山有一关口名为五郎关。远远看去就是山间的一个豁口,岳飞的第二十八代孙、黄梅中华岳飞思想研究会秘书长岳和军介绍说:这个地方现在改名为养马岭,以前也是没有城墙和关隘,金兵一直不能从这里南下是因为这里有一杆“岳”字战旗。五郎关本没有名字,是岳飞起的。岳飞对部下说,自己有五个儿子,只要岳家的大旗在,金兵就别想打进来。1141年岳飞被朝廷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杭州)前,为了让岳家旗帜不倒、岳家军军心不散,岳飞让年仅7岁的四子岳震名义上代父镇守。

岳飞被害之后,据清代《黄梅县志》、《岳氏宗谱》记载,秦桧密令追杀岳飞家族。岳震、岳霆为避灭门之祸,从九江逃至五郎关下的聂家湾,改姓为鄂,直到岳飞被平反昭雪。“应该是岳飞已经察觉了自己可能被害而安排好的后路。”而当时岳家军的十万精兵就地解甲归田。“虽然不当兵了,但是他们各自结寨,堵住了金兵南下的通道。”周濯街介绍说,“岳家军归隐后也一样保持操练,就连农具都能和兵器一样使用。比如现在还一直在用的扁担,有的是两头尖的,还有的是中间细得像枪杆。这是我们这里特有的。”

与汤阴或是九江等地岳家人被朝廷一网打尽不同,岳飞四子、五子在黄梅一直休养生息,所以可以说黄梅是岳飞后人主要的栖息地。到了元朝,由于担心岳家势大,朝廷限制了岳家的人口数量。于是,岳飞后人又开始了迁徙,直到岳震那一支完全搬离了黄梅。现在留在黄梅的都是岳飞五子岳霆这一支,当时这支也仅仅留下了14户为祖先守墓。

拳师断臂护遗枫“岳家拳”抗日锄汉奸

五郎关东、聂家湾北有一座山,山上都是各种杂草、灌木还有百姓的庄稼地。但是这混乱的景象之中却有两排高耸的青松。青松的尽头就是曾被称为“黄梅三宝”之一的“岳坟”,与黄梅戏齐名。

拾阶而上,大墓前有一块石碑,刻有“大宋敕封朝奉大夫岳震、朝散大夫岳霆之墓”。虽然岳飞的这两个儿子接受了朝廷的敕封,但是却没再出去做官。“这大概是岳飞后人保存最早也最完整的墓地了。”现在的“岳坟”,已是黄冈市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岳和军介绍说,整个黄梅地区还有岳飞后裔三千人左右,而与“岳”有关的村庄,比如岳家湾、岳东湾、岳西湾、岳塝、岳垅等还有十多处。为了纪念岳氏家族在黄梅的这两位祖先,后人种下了一株有两个枝桠的枫树,世称“武穆遗枫”。

这株已有600多岁的枫树足足80米高,要三个人才能抱过来。岳和军说,这棵大树身上一共有五道刀伤,第一次是侵华日军修碉堡要砍枫树,被全村的岳家后裔团团围住。日寇将一岳家拳师的手臂都砍断了,也没能冲破岳家后裔的保护圈砍倒大枫树。之后汉奸保安团和国民党军队也要砍树,均被岳家后裔挡住。1958年大炼钢铁,当地“砍树队”要砍大枫树;1959年,公社办企业,也要砍树做榨筒,但也都被拦了下来。如今这棵600余岁的古枫纳入了黄梅县古树名木范畴,被加以重点保护。

周濯街说这棵老枫树是岳飞后人不屈的精神象征。他介绍说,在抗战时期,黄梅县的岳飞后裔和“岳家拳”拳师等80余人,成立了一支“武术抗日锄奸队”。白天,他们是手把锄头的农民;而到了夜里,他们则是鬼子的催命阎王,常常偷袭日军和汉奸,搅得他们鸡犬不宁,又无可奈何。“岳家和岳家军的后人都有祖传功夫。”

《九阴真经》是虚构《武穆遗书》真的有

说到功夫,金庸在武侠小说里讲述了一个与岳飞有关的故事:屠龙刀和倚天剑中各藏有一本秘籍,刀剑互斩就会同时断裂。里面藏着的,一部叫《九阴真经》,另一部叫《武穆遗书》,得《武穆遗书》者可万人敌于天下。《九阴真经》肯定是虚构的,那么《武穆遗书》真的存在吗?

在黄梅,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替众多武侠迷找到了答案:《武穆遗书》是真有,而且一直就藏在黄梅。“我们岳氏家族特别想跟金庸先生谈谈,因为他说的是错误的。”岳和军说,“《武穆遗书》不是兵法!”“我们可不是凭空说有《武穆遗书》的,早在1987年,我们岳家的嫡系传人就将《武穆遗书》上交给国家了,当时国家还奖励了100元钱。”岳和军说,“当然我们自己也留了手抄本。”“这个是不能给外人看的,家族内部都是只传嫡子嫡孙。只能给你看家谱。”岳和军说,家谱里有很多岳飞的奏折、诗词等文稿,“《武穆遗书》其实是分为文武两种,文的也有两种,一种是岳飞的孙子岳珂编撰的《金陀革编》,里面讲述了岳飞的生平、思想及军事策略等内容;还有一种就是明代时开始收集整理的各种资料,已经都与家谱合并在了一起。”“捐献给国家的那本里面记录兵法很少,名字是《武穆武术纲要》。”岳和军说。“是岳家军集体智慧的结晶。”周濯街说,“书中汇集了岳飞麾下大将的各种武功,武功都是秘传,如果只凭岳飞的后人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力度的。所以这本书就是真正由岳飞传下的《武穆遗书》。”

“还有一种《武穆遗书》在这片大地上,就是在岳飞的部署之下,岳家军解甲归田后在大别山和长江之间建立的各个村寨。”周濯街介绍说,“岳飞死难20年后,百万金军5路南下。结果攻打黄梅这一路被一群农夫诱敌深入而后合围在了雷家嘴,四面夹击下大败而回。”

“后来岳飞的后人基本上都弃武从文,兵法虽然没有保留下来,但是岳家拳还是一直流传了下来。”周濯街说。

姬际可据半卷《武穆遗书》创建内家第一拳种

作为一代名将,岳飞拳力是相当凶猛的。史书载:绍兴元年正月初十,岳飞与赵秉渊对桌饮酒,醉后失手差点将赵三拳击死。绍兴三年九月,岳飞平叛有功,赵构设宴招待岳飞父子,宴席间赵构见岳飞酒量很大,生怕岳飞醉后危及自身的安全,劝岳飞戒酒,岳飞从此滴酒不尝。以此可见,后来集合了百家之长的岳家拳其战斗力如何了。“《武穆遗书》中不仅有拳法,还有各种兵器的武功。”周濯街介绍说,器械有岳家枪,岳云的双锤、牛皋的双锏、张保的岳家棍,还有钩镰枪等十八般兵器。可谓集冷兵器之大全。

黄梅是国家命名的“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戏剧之乡”,而因为岳家拳的存在又被命名为“武术之乡”。岳家拳更是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在黄梅以及周边的蕲春、武穴、广济等地区几乎是人人习武。“但是他们都是岳家拳的一部分,比如赵家畈就是只会赵家传下来的那部分,得到真传还是岳家的嫡子嫡孙。”

同样,在外界也有很多武术流派自认为是属于岳家拳一派的。最有名的就是形意拳。传明清之际,一个叫姬际可的人无意中在一座破庙发现了半卷《武穆遗书》,并由此创建了内家拳的第一个拳种——形意拳。此外还有鹰爪拳、鸳鸯腿等。

但是,现在岳家拳的传承与其他非遗一样也面临着很大问题,社会上各种娱乐活动越来越多,而且很多年轻人吃不了苦不愿意再学拳法了。不过黄梅县已经开始重视这个传承问题,开始在校园里开设岳家拳课程了。

黄梅人爱吃“油炸桧”岳祖训未禁止与秦姓通婚

据中华岳飞思想研究会统计,在全国四百万岳姓人口中,岳飞后裔有181万多人。“我们同族之间见面一般都喊宗亲,这样就避免了同族在一起辈分高低的尴尬。”岳氏家谱编委会副主任岳继良说,“我们岳家后人家家都供奉飞祖画像。飞祖遇害的日子,正是除夕的前一天,所以每逢忌日,后裔都要吃素,以示悼念。”他说还有一个算是传统,就是,“都喜欢吃油条,但是我们不说吃油条,而是吃‘油炸桧’。”“我们的祖训里还真是没有禁止与秦姓通婚这一条。”岳和军说,当年岳飞遇害,根本不是凭秦桧个人之力所能左右的,而是皇帝本身想要除掉岳飞。“河南就有一个我们岳家的孩子娶了一个秦姓女子。当时是有人反对,不过时代不同了。”

说到禁止通婚,倒是真有个姓氏是禁止与岳姓通婚的,就是完颜氏。金兀术(完颜宗弼)与岳飞的故事那是家喻户晓的,所以从那个时候起,当年的女真族完颜氏就定下了族规:不允许他们的后代与岳姓通婚。不过几年前河南也有一个完颜家的儿子娶了岳家的媳妇进门。

还有个姓氏也是禁止后人与岳氏通婚的,就是贡姓,两个姓氏的关系还真不是仇人,反而是因为贡氏的祖先贡祖文救了岳飞的儿子。当时贡祖文接到朝廷密旨,要他缉拿流放岭南途中潜逃的岳飞三子岳雷。为了救下好友的儿子,贡祖文亲自出马,终于找到了岳雷,将其藏匿在自己家中,后来为了保密,连官都不做了,救了故人之子一命。丹阳版的《岳氏宗谱》中明文记载:“贡公为岳氏保孤,百年图维,弃官归隐,大有造于岳氏也。故录其本传,附载于此,俾后之览者,不忘贡公之德。”为体现贡岳两家为一家人,两家规定贡岳两家不得通婚。

皇帝御赐“精忠报国”慈母刺字“尽忠报国”

对于此间热播的《精忠岳飞》,岳飞的后人还是有很多争议的,不过多数都是认为感情戏太多,而没有体现岳飞的精忠报国和百战百胜。也认为这次的演员阵容很强大。

岳飞的扮演者黄晓明发了一篇微博:“我娘在我背上刺字:尽忠报国……”这条微博顿时引起网友热议,因为一直以来书上写的都是“精忠报国”。那么,到底岳母刺字刺的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呢?

1136年,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病逝于军中,岳飞上书朝廷之后,将母亲安葬在了九江庐山脚下。

九江县岳母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岳母祠前面的墙上写的就是“尽忠报国”。关于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的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编》也没有记录。岳母刺字始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本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岳和军介绍说,皇帝赵构为了表彰岳飞抗金有功,所以特御赐“精忠岳飞”的锦旗一面。岳飞以后每回出征,都会挥舞大旗,士兵因此士气大振。可能是这个原因就有了“精忠报国”和“尽忠报国”两种说法。不过在岳飞的后人家中,使用的都是姚太夫人所刺的“尽忠报国”。

虽“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奈何“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

满清被称之为后金,他们是否就是跟岳飞对抗的哪个金兀术瞻罕等人的后代?

清朝的满族是女真人的其中一族后裔,建州女真族努尔哈赤六世祖当时担任明朝建州卫左都督,生活在北方的女真部族势力强大,南下压迫建州女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