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姓氏大全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2浏览:3收藏

古代姓氏大全,第1张

中国古代的基本姓氏 1李 2王 3张 4刘 5陈 6杨 7赵 8黄 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章 89钱 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

中国古代的姓都有哪些 这就多了点吧 复姓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 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单姓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咎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魏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厉戎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

蒲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却璩桑桂

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翟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庚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殴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后桓公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钟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鲜于 闾丘

司徒 司空

亓官 司寇

仉 督 子车

颛孙 端木

巫马 公西

漆雕 乐正

壤驷 公良

拓拔 夹谷

宰父 谷梁

晋楚闫法

汝鄢涂钦

段干 百里

东郭 南门

呼延 归 海

羊舌 微生

岳帅缑亢

况后有琴

梁丘 左丘

东门 西门

商牟佘佴

伯 赏 南宫

墨哈谯笪

年爱阳佟

第五 言 福

百 家 姓 终>>

好听的古代姓氏两个字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钟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鲜于 闾丘 司徒 司空

司寇 端木 乐正 公良

拓跋 夹谷 宰父 谷梁

段干 百里 东郭 南门 呼延 归海

梁丘 左丘 东门 西门 南宫 第五

还有好多其他的不认识的姓 可以查查百家姓

求一些好听的古代女子的名字,和姓氏 1、姓氏:唐、景、萧、永、爱、宁、蓝、楼、步、彩、卿、连、颜、墨(很喜欢这个)、凌、苏、洛、冷。。复姓的哇:欧阳、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拓跋、轩辕、百里、呼延、东郭、南门、微生、顶门、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淳于

2、名字(有点多,你筛选下吧):

尔岚、初夏、沛菡、傲珊、曼文、惜文、语琴、从彤、傲晴、语兰、雨寒、易烟、如萱、若南、寻真、晓亦、向珊、慕灵、映易、雪柳、海云、凝天、沛珊、寒云、冰旋、宛儿、绿真、晓霜、碧凡、若烟、念烟、白山、从灵、尔芙、迎蓉、念寒、翠绿、翠芙、靖儿、妙柏、千凝、妙旋、雪枫、夏菡、绮琴、雨双、听枫、觅荷、从安、绮彤、青亦、海瑶、飞槐、听露、梦岚、幻竹、谷云、忆霜、水瑶、慕晴、秋双、雨真、觅珍、丹雪、元枫、思天、如松、妙晴、谷秋、妙松、晓夏、宛筠、碧琴、盼兰、小夏、安容、青曼、千儿、涵瑶、冷梅、思菱、醉波、醉柳、以寒、迎夏、向雪、以丹、依凝、如柏、雁菱、凝竹、宛白、初柔、南蕾、书萱、南琴、凝蝶、念真、若水、朴啊⑿迷啤⒑韵、颜夕、宸云、晚书、印蓁、落薰、七夕。。。

唐惜芫,江印蓁,苏宸云,梁晚书,季蘅,沫染、夏瑾柒

中国 古代最尊贵的十大姓氏和最古老的十大姓氏以及他们的来源 风、 姬、姜、唐、姚、妫、姒、子、赢、芈 风姓,是伏羲氏的姓氏; 姬姓,是黄帝的姓氏; 姜姓,是炎帝的姓氏; 唐姓,是尧帝的姓氏,还有陶姓,尧帝被称为‘陶唐氏’; 姚姓,是舜帝的姓氏; 妫姓,也是舜帝的姓氏; 姒姓,是大禹的姓氏,也就是夏朝的国姓; 子姓,是商朝帝王汤的姓氏; 嬴姓,是秦国的姓氏; 芈姓,是楚国的姓氏。

中国古代姓氏的由来? 张 、 王 、 李 、 赵 、 钱 、 孙 … … 我 们 每 个 人 都 有 自 己 的 姓 氏 。 这 些 姓 氏 是 如 何 产 生 的 呢

在 上 古 三 代 , 姓 和 氏 不 是 一 码 事 。 氏 是 从 姓 那 儿 派 生 出 来 。 从 汉 代 开 始 , 姓 氏 混 而 为 一 。 现 代 我 们 中 国 人 的 姓 , 大 部 分 是 从 几 千 年 前 代 代 相 传 下 来 的 。 考 其 来 历 , 大 致 可 分 为 12种 类 别 :

1), 以 姓 为 氏 。 姓 作 为 氏 族 公 社 时 期 氏 族 部 落 的 标 志 符 号 而 产 生 , 其 后 人 有 的 便 直 接 承 袭 为 氏 。 母 权 制 氏 族 社 会 以 母 亲 为 姓 , 所 以 那 时 许 多 姓 都 是 女 字 旁 。 如 : 姬 、 姜 、 姒 、 姚 等 。

2), 以 国 名 为 氏 。 如 我 们 所 熟 悉 的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的 诸 侯 国 : 齐 、 鲁 、 晋 、 宋 、 郑 、 吴 、 越 、 秦 、 楚 、 卫 、 韩 、 赵 、 魏 、 燕 、 陈 、 蔡 、 曹 、 胡 、 许 等 , 皆 成 为 今 天 常 见 姓 。

3), 以 邑 名 氏 。 邑 即 采 邑 , 是 帝 王 及 各 诸 侯 国 国 君 分 予 同 姓 或 异 性 卿 大 夫 的 封 地 。 其 后 代 或 生 活 在 这 些 采 邑 中 的 人 有 的 便 继 之 为 氏 。 如 周 武 王 时 封 司 寇 岔 生 采 邑 于 苏 (今 河 北 省 临 漳 县 西 ), 岔 生 后 代 便 姓 苏 。 据 统 计 , 以 邑 为 氏 的 姓 氏 近 200个 。 一 些 复 姓 由 于 漫 长 的 历 史 演 变 , 至 今 已 不 复 存 在 。

4), 以 乡 、 亭 之 名 为 氏 。 这 类 情 况 不 多 , 今 日 常 见 姓 有 裴 、 陆 、 、 阎 、 郝 、 欧 阳 等 。

5), 以 居 住 地 为 姓 。 这 类 姓 氏 中 , 复 姓 较 多 , 一 般 都 带 邱 、 门 、 乡 、 闾 、 里 、 野 、 官 等 字 , 表 示 不 同 环 境 的 居 住 地 点 。

6), 以 先 人 的 字 或 名 为 氏 。 出 自 此 条 的 姓 氏 很 多 , 据 统 计 有 五 六 百 个 , 其 中 复 姓 近 200个 。 如 周 平 王 的 庶 子 字 林 开 , 其 后 代 以 林 性 传 世 。 宋 戴 公 之 子 公 子 充 石 , 字 皇 父 , 其 孙 以 祖 父 字 为 氏 , 汉 代 时 改 皇 父 为 皇 甫 。

7), 以 次 第 为 氏 。 一 家 一 族 , 按 兄 弟 顺 序 排 行 取 姓 , 如 老 大 曰 伯 或 孟 , 老 二 曰 仲 , 老 三 曰 叔 , 老 四 曰 季 等 。 后 代 相 沿 为 氏 , 表 示 在 宗 族 中 的 顺 序 。 但 也 有 例 外 。 鲁 庄 公 之 弟 庄 父 、 排 行 老 二 , 本 为 仲 氏 、 仲 孙 氏 , 因 他 有 弑 君 之 罪 , 后 代 便 改 姓 孟 , 或 姓 孟 孙 。

8), 以 官 职 为 氏 。 如 司 徒 、 司 马 、 司 空 、 司 士 、 司 寇 等 。 一 些 以 官 职 为 姓 的 姓 氏 , 单>>

古代的姓氏和身份 姓与氏的区别

在古代,姓与氏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姓是母系血统的族称,用以别于他族。氏是从姓分出来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散居各地,为了便于区别,每支再起另外的称号,这就是氏,并不因氏而废姓。每个人既有姓又有氏,故称姓氏。 自夏、商、周三代以后,姓氏合一,氏已指姓,不再并存。

氏就是为了区别身份的,所以有氏“别贵贱” 的说法

中国最古老的十大姓氏是什么? 姜、姬、姚、赢、尽⒆印⒇隆⑽ぁ⑴怼② 中国最古老的十大姓氏

好听的古代姓 a 安陵 安平 安期 安阳 b白玉 白马 百里 柏侯 鲍俎 北宫 北郭 北门 北山 北唐 北堂 奔水 逼阳 宾牟 薄奚 薄野 北冥 北野  c 曹牟 曹丘 常涛 长鱼 车非 成功 成阳 乘马 叱卢 丑门 樗里 穿封 淳于 叱干 蔡林 d 答禄 达勃 达步 达奚 淡台 邓陵 第五 地连 地伦 东方 东里 东南 东宫 东门 东乡 东丹 东郭 东陵 东关 东闾 东阳 东野 东莱 东厢 豆卢 斗于 都尉 独孤 端木 段干 多子 第二 e 尔朱 f 方雷 丰将 封人 封父 夫蒙 夫馀 浮丘 傅余 g 干已 高车 高陵 高堂 高阳 高辛 皋落 哥舒 盖楼 庚桑 梗阳 宫孙 公羊 公良 公孙 公罔 公西 公冶 公敛 公梁 公输 公上 公山 公户 公玉 公仪 公仲 公坚 公伯 公祖 公乘 公晰 公族 姑布 古口 古龙 古孙 谷梁 谷浑 瓜田 关龙 丘 鲑阳 归海 h 邯郸 函治 韩馀 罕井 浩生 浩星 纥骨 纥奚 纥于 贺拨 贺兰 贺楼 赫连 黑齿 黑肱 侯冈 呼延 壶丘 呼衍 斛律 胡非 胡母 胡毋 皇甫 皇父 j 兀官 吉白 即墨 季瓜 季连 季孙 茄众 蒋丘 金齿 晋楚 京城 京兆 泾阳 九百 九方 雎鸠 沮渠 巨母 敬花 k 勘阻 渴侯 渴单 可汗 空桐 空相 昆吾 l 老阳 乐羊 荔菲 栎阳 梁丘 梁由 梁馀 梁垣 陵阳 伶舟 冷沦 令狐 刘王 柳下 龙丘 卢妃 卢蒲 鲁步 陆费 角里 闾丘 m 马矢 麦丘 茅夷 弥牟 密革 密茅 墨夷 墨台 万俟 昌顿 慕容 木门 木易 n南宫 南郭 南门 南荣 纳兰 女娲 o 欧侯 欧阳 p 逄门 盆成 彭祖 平陵 平宁 破丑 仆固 濮阳 q漆雕 奇介 綦母 綦毋 綦连 祁连 乞伏 绮里 千代 千乘 勤宿 青阳 丘丽 丘陵 屈侯 屈突 屈男 屈卢 屈同 屈门 屈引 r 壤驷 扰龙 容成 汝嫣 s 萨孤 三饭 三闾 三州 桑丘 商瞿 上官 尚方 少师 少施 少室 少叔 少正 社南 社北 申屠 申徒 沈犹 胜屠 石作 石牛 侍其 士季 士弱 士孙 士贞 叔孙 叔先 叔促 水丘 司城 司空 司寇 司鸿 司马 司徒 司士 司寤 似和 素和 夙沙 孙阳 索阳 索卢 商丘 t 沓卢 太史 太叔 太阳 澹台 唐山 堂溪 陶丘 同蹄 统奚 秃发 涂钦 涂山 吐火 吐贺 吐万 吐罗 吐门 吐难 吐缶 吐浑 吐奚 吐和 屯浑 脱脱 拓跋 w 完颜 王孙 王官 王人 微生 尾勺 温孤 温稽 闻人 屋户 巫马 吾丘 无庸 无钩 五鹿 武安 武疆 x 息夫 西陵 西乞 西钥 西乡 西门 西周 西郭 西方 西常 西宫 戏阳 瑕吕 霞露 夏侯 鲜虞 鲜于 鲜阳 咸丘 相里 解枇 谢丘 新垣 辛垣 信都 信平 修鱼 徐吾 徐离 宣于 轩辕 轩丘 阏氏 y 延陵 罔法 铅陵 羊角 耶律 叶阳 伊祁 伊耆 猗卢 义渠 邑由 因孙 银齿 尹文 雍门 游水 由吾 右师 宥连 於陵 虞丘 盂丘 宇文 尉迟 乐羊 乐正 运奄 运期 元亓 z宰父 辗迟 湛卢 章仇 仉督 长孙 长儿 真鄂 正令 执头 中央 中长 中行 中野 中英 中梁 中垒 钟离 钟吾 终黎 终葵 仲孙 仲长 周阳 周氏 周生 朱阳 诸葛 主父 颛孙 颛顼 訾辱 淄丘 子书 子言 子人 子服 子家 子桑 子叔 子车 子阳 宗伯 宗正 宗政 尊卢 昨和 左人 左丘 左师 左行 刘文 额尔 达力 蔡斯 浩赏 斛斯 夹谷 揭阳

起源于华夏族的双音节姓氏

B:白玉 百里 北堂 北野>>

中国的哪些姓氏是古代贵族的姓氏 满清十大贵族姓氏

1[爱新觉罗]

郡望---满洲

名人---爱新觉罗溥仪, 爱新觉罗裕庸

胜迹---北京故宫, 承德夏宫

文献---爱新觉罗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皇室姓氏,后改汉姓为金、赵、肇、罗、艾等氏。据满洲语之音与译义,爱新一词为金,觉罗两字为赵,此族应始兴于金国。

2[马佳]

郡望---满洲

名人---马佳图海, 马佳升寅

文献---马佳氏族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马氏。

3[佟佳]

郡望---满洲

名人---佟佳扈尔汉, 佟佳隆科多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佟氏。

4[富察]

郡望---满洲

名人---富察额色黑, 富察额师泰, 富察托庸

文献---沙济富察氏族谱, 沙济富察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富、傅氏。

5[费莫]

郡望---满洲

名人---费莫温达, 费莫温福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马、麻氏。

6[纳喇]

郡望---满洲

名人---纳喇安达立, 纳喇穆占, 纳喇苏克萨哈

文献---辉发纳喇氏族次三房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洲着姓之一,后改汉姓为那、南、叶、白氏。

7[乌雅]

郡望---满洲

名人---乌雅穆和蔺, 乌雅福崧, 乌雅长麟

文献---满洲正黄旗乌雅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8[完颜]

郡望---女真

名人---完颜从善, 完颜伟, 完颜仲元, 完颜麟庆

文献---缺

历史---女真族姓,以地为氏,是金朝皇族,也有部份是金国赐姓者,如完颜仲元、完颜阿林本姓郭;完颜霆、完颜耀珠本姓李。是金、元两朝着姓,后改汉姓为王、汪。据史载,完颜部阿骨打建金国于北宋时期,并据有中国北部地方,时间起于公元一一一五年,终于公元一二三四年,共计历经九个皇帝。清朝张澍云:今完颜氏皆去完为颜,惟曲阜不敢冒兖国之姓,特称完氏。满清建国后,有完颜伟属满洲镶黄旗人。

9[瓜尔佳]

郡望---满洲

名人---瓜尔佳费英东, 瓜尔佳鳌拜

文献---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一作瓜尔嘉,后改汉姓为关、白、石、(包)鲍、汪等氏;近人关天培、关向应,即属其族裔。

10[钮祜禄]

郡望---满洲

名人---钮祜禄额赤, 钮祜禄穆克登布

文献---镶黄旗钮祜禄氏弘毅公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郎、钮氏。

撰有自称“不知何许人也”的《五柳先生传》的陶渊明,其家世记叙不详,引起后人无数文士史家无限的好奇、追溯。无独有偶,在广西平乐县生活着数万陶姓人家,由于移居始祖陶英公以上的世系不清,也成了“不知何许人也”的一族。虽然,在他们家谱中清晰地记载先祖“陶渊明”的名字,却没有了祥细的世系序齿。他们独特的生活习惯、语言特点和祭祀习惯、家史资料,似乎总与陶渊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巧合,还是附庸,他们来自何方,是否就是晋朝赫赫有名的大诗人、大思想家陶渊明的后裔,引起了许多知名专家学者的广泛兴趣。

广西平乐县位于桂林市南部,距桂林118公里。唐朝时,始称“昭州”,为历代州府之地,桂林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一条美丽丰韵的桂江汇漓江、荔江、茶江之水,上朔桂林,下至梧州、广州,通达两粤。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岭南古城,居住着一个古老的姓氏人群“陶姓人家”。平乐县陶氏家族,人口约25万人,大多居住平乐县南部与贺州市昭平、钟山交界的阳安、青龙、张家、同安、源头等乡镇村屯,陶姓人家大都是一姓独居,有点村屯人口达六至七千人,且大都居住之地大都为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走进这些陶家村屯,只见民居错落有致,石板街巷,门楼祠堂,古风犹存。家家户户的厅堂上供台,纯一色写着“五柳堂”或“浔阳郡”,并有一副对联为“百门望重书香远,五柳名高世泽长”。

特别是他们讲的一口独特的语言,在南方各地极为少见,当地人称为“土话”或为“百姓”。这种方言与目前的平乐县城和北部乡镇居民通用的语言“官语”(西南官话语系)大相径庭。与两广的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湘方言等南方语种均无联系,也与汉藏语系的苗瑶语族(瑶话)及壮、侗族(壮话)毫不相干。这种方言的范围不大,在平乐县只有阳安、青龙、张家、同安的大部份以及源头、二塘、桥亭乡的一部份人口使用,使用范围方圆不足二十公里。在这些地区又以陶、李、莫、翟、宾、欧姓的语言为正宗。在这南国一隅有这种独特的语种的原因是方言研究中的一个不解之谜。

根据陶氏族谱记载,平乐的陶姓人家是唐朝后期从山东迁至而来的。始祖陶英系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后裔。进士出身,唐昭宗时立战功奉命职守青州府,后升兵部侍郎封太尉。唐天佑2年(公元905年)昭州发生动乱。时任山东青州留守的太尉陶英和李梁(平乐县李氏家门始祖),受朝庭封为征南大将军,率莫、翟、宾等将校远征昭州。大军兵不刃血,平定了动乱。后来,唐天佑4年(公元907年),朝庭变故,朱温易唐为梁。陶英等将士奉命留守昭州。陶李将士不愿为梁作臣,遂辞官解甲归田,隐居于昭州南部的“莲塘村”(今阳安乡的陶村),成为平乐这个岭南古城的第一代大规模的中原移民。此后,五姓人家相互联姻,世代繁衍。他们从北方带来的语言也就在南方一隅保留了下来,经与当地语言的相互同化,并经历史演变而形成现在独特的地方语言。后经有关专家考证,这种方言属我国唐宋朝时北方方言的华北、东北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只不过由于先祖们南迁隐居平乐后,使它也远离了外界,而“不知魏晋,更不知有汉”罢了。

同时,考察陶氏家风的特征也另有一番情趣。平乐县陶氏家族从始祖英公起,至今序齿分明,辈分不乱。论及排辈,少辈必尊长辈。觞酒敬茶,皆有先后次序,自成礼俗。村民秉承前人遗风,淡泊名利,勤耕作,守本分,在这南国一隅,生息繁衍,自得其乐。并特别酷爱桃、柳树,把这两种树当作本姓的标志。“游子千里,不改乡音;立舍居家,不忘桃柳”,是村民们千古遗训。更有趣的是,许多陶姓人家并不知道自己是陶渊明后裔,但相互口头询问对方姓氏时,常常不称自己为陶姓,而说是“五柳”。斗转星移,世事沧桑。当年陶英率军南征隐居平乐,一千多年过去了,陶氏后裔生机勃勃,人丁兴旺,枝繁叶茂。目前,人口达十余万人,撒落在八桂大地和湘、粤、港、澳、台以及海外。 >在平乐的陶姓人家私存的“族谱”序言中,基本上都记载始祖陶英,祖籍山东。位于平乐县张家镇的乐加村乐山南簏,于清朝雍正六年所立,由陶英公第32世嫡孙,时任甲午科武举陶钲等人撰写的陶英墓的“墓后碑正碑文”记载:公讳英 字世民,江州人也,乃澎泽令渊明 讳潜之后,唐昭宗朝有平贼,公奉命守青州,累官太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宋朝建隆四年(公元963年),由时任朝庭奉直大夫的陶英公第四世嫡孙陶濬撰写的《宗谱序》记载“我南郊之有陶姓,自我曾太父英公始。曾太父系山东人,其先人江西人也,浔阳嫡派,世居密州。”陶濬生于后唐天成元年(明宗号)(丙戌年 公元926 年),曾太父陶英逝世时(公元931年),濬已四岁。从这些序言里记述始祖陶英的籍贯和生平,确认平乐陶氏家族为陶渊明的后裔当属无疑了。然而,在所有平乐陶姓人家目前存的族谱中,有关始祖陶英公以上至陶渊明段各代世系均无祥细记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据平乐陶氏族谱序言称,因年代久远,家谱多次毁于兵乱或火灾,后人只能根据墓碑文进行重修。因此,平乐陶姓人家的族谱,只能从始祖陶英公开始,世系排列也从此开始。这一族谱上的残缺,成为向来以先祖为荣的平乐陶姓后裔们的千年之痛。近年来,和全国各地的各姓氏人家一样,平乐陶姓人家为了续编家谱,弘扬陶家文化,掀起了一股“寻根热”。他们派人千里迢迢到江西、湖南、山东等地考察,或写信到各地陶姓人家联系,甚至在网上发贴求证,寻找遗失族谱内容的点点滴滴。

平乐陶姓人家寻根的热情,深深打动了中国陶渊明研究会的专家学者。2002年,学会常务副会长凌诚沛从江西省宜丰县赶赴平乐县考察。凌先生通过查阅陶氏族谱、石碑,考察了陶氏人家的生活习惯、语言变迁以及祭祀方式、辈分排列等特点,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之后,他又先后通过2年时间,亲自走访了全国20多个省市,查阅大量在关的文献档案,基本认证了平乐县陶姓人家确为陶渊明后裔。今年清明时节,现年已72岁的凌诚沛先生亲自携自己从江西等地考察整理《昭州(平乐)陶氏历代流源世系》再次前往平乐求证。根据凌诚沛整理的《昭州(平乐)陶氏历代流源世系》,平乐陶氏始祖陶英乃陶渊明长子俨的后裔,为陶渊明的第10代嫡孙。然而,平乐陶英后裔们却对该《世系》存有疑点。他们认为,世系中陶渊明至陶英段的代数不够。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而陶英则生于唐大中三年(己已年 公元849年),二者相距484年,按每20年一代的计,二者之间应该相距24代。而《世系》里二者之间仅为10代,这要比正常的代差整整少了十四多代,明显不符合正常的代差规律。对此,凌诚沛先生也表示,他先后考察了江西的宜丰县、奉新县、安徽省丹阳、湖南的浏阳等三省五县的陶氏家谱,这些家谱都是从三国时期的吴开始,记录陶氏家族的各代世系。其中有两个近似平乐始祖陶英身份的人物,一个是“陶瑛”,经查,这是另一支陶姓世系的;另一个叫“陶英”为“唐朝太尉,征南军”这与平乐县陶氏家谱以及平乐县陶英墓碑的记载相吻合。通过对平乐县的考察和江西等地陶氏家谱的认证,“陶英是陶渊明长子俨的后裔”这个史实是可靠的。但由于年代久远,中间有断代遗漏,这是有可能的。并表示,将再次前住山东考察,反复论证,帮助平乐陶氏人家继续寻宗,找出准确的陶氏世系排列。

陶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六。

寻根溯源

陶姓来源有六:

1、出自唐尧。据《元和姓纂》和《姓苑》所载,尧担任部落首领之前,以制作陶器为业,其后子孙有以其职业技艺命氏,称陶姓。

2、亦出自唐尧。据《辞源》所载,相传尧帝初封于陶(故城在今山东定陶西南),后徙封于唐(故城在今河北唐县),其后子孙以封地为氏。

3、出自虞舜。据《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舜之裔孙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质器物制作的官职),其子虞阏承袭父职,其后子孙以官为氏。

4、以职业为姓。据《风俗通》所载,商朝七族中有陶姓,都是以陶治(陶工和铸工)为职业,从事制陶的庶民也有以“陶”技为姓的。

5、避讳而改。据《宋史本传》所载,宋有陶谷,原姓唐,避晋祖讳,改姓陶。

6、出自他族改姓。满族陶佳氏、托和罗氏、达斡尔族吐钦氏、古隆氏,锡伯尔族托库尔氏汉姓均为陶;今白、傣、京、苗、瑶、彝、布朗、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唐尧。上古圣帝。在其担任部落首领之前,曾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居住,以制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另说尧帝少年智慧,十三岁时就助其兄挚帝治理天下,因功封在陶丘,十五岁时又改封在唐,所以史称陶唐氏。尧开创了禅让制,死后把帝位禅让给了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舜。尧贤明民主,为世所敬重。后世子孙或以技艺为氏,或以封地为氏,称陶姓。他们尊唐尧为陶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由上可知,陶姓最初是以山东定陶为发祥地。周以前,陶姓于史书不显。春秋时才出现了第一位名载史册的人物,即以节义传论千古的女性陶婴。春秋战国时期,陶姓逐渐南移到今河南兰考一带,后经繁衍发展,形成了陶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济阳郡。西汉时,有陶舍、陶青出仕长安,而陶青功封开封侯,子孙世袭其职并家于当地。两汉时期,陶姓人逐渐南迁于江苏、安徽一带,并在长江之南落籍,如东汉徐州州牧、溧阳侯陶谦即为丹阳(今安徽宣城)人。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河南、山东陶姓开始南迁江浙,而原居苏北、皖北之陶姓亦渡江入浙赣。此期在江南一带涌现出了不少陶姓名人,如东晋侍中太尉、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陶侃,其后迁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著名诗人陶渊明即为其重孙。南朝宋孝昌相陶贞宝,晋安侯陶隆均为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后经不断繁衍,陶姓在上述地方形成了族大人众,子孙昌盛的局面,于是后世陶姓以丹阳、浔阳为其郡望堂号。宋代以前,陶姓发展依旧以上述两地为主源,在江南各地缓慢播迁,并有陶姓一支进入湖南。宋代时,陶姓在北方得以发展,陕、豫、鲁、晋、冀等地均有陶姓人。南宋末年,江南一带狼烟四起,陶姓有播迁于湘、鄂、闽、粤、桂之地者。明初,陶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而两湖之陶姓则随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入居四川,进而播迁云贵高原。清时,陶姓已广布全国,并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如今,陶姓分布以江苏、上海、浙江三省为多,三省陶姓约占全国汉族陶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三。

郡望堂号

陶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

1、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境相当今河南兰考东,山东东明南;

2、丹阳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3、浔阳郡,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

堂号:

“丹阳”、“爱菊”、“浔阳”、“五柳”、“寸阴”等。

宗族特征

1、陶姓南迁要早于其他姓氏。早在两汉时期,陶姓已有人渡过长江并繁衍发展。

2、陶姓多品性高洁之人。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山中宰相陶弘景,率众起义的陶峙岳,不同流合污的陶铸等。

名人精粹

陶侃: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东晋名臣,为侍中太尉,封长沙郡公。性聪敏,笔翰入流,为政慎密。人称其书法肌骨相媚。陶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大诗人、文学家。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其诗更卓然高标,别树一帜,影响深远。代表作有诗歌《读山海经》、《咏荆柯》、《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辞》等。有《陶渊明集》。陶弘景:秣陵(今江苏南京)人,陶隆之孙,南朝梁道教思想家、画家、医学家、书法家。入梁不仕,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谘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善琴棋,工草书,精图画,隶书不类常式,骨体遒媚。有《图象集要》。陶守立:池阳(今安徽贵池)人,五代时南唐画家。长于释像鬼神、庭园殿阁、子女奴隶、车马山水、靡不精妙。陶弼: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宋代诗人,以功授阳朔县主簿,后任邕州东上阁门使。有《陶邕州集》。陶裔:京兆户(今陕西户县)人,宋代画家。精于花竹翎毛,选翰林待诏,其笔法与黄荃相似。陶复亨:新昌(今属浙江)人,宋末元初诗人。元初充兴国军教授。以文行名,有《梅花百咏》。陶宗义:浙江黄岩人,元末明初书学理论家、文学家,号南村。能诗工书,工小篆,著有书学理论书《书史会要》。另有《南村辍耕录》、《南村诗集》。陶成:江苏宝应人,明代画家。多才艺,诗文古朴,书善四体,擅画花鸟人物,芙蓉称神品,为世所珍。陶澍:湖南安化人,清代大臣。嘉庆进士,道光时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兼管盐政。陶窳:湖南湘潭人,清代书画家。工诗文,精书法及篆刻,尤长画花卉。陶峙岳:湖南宁乡人国民党爱国高级将领,一九四九年在新疆起义,一九五五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一九八八年逝世。陶勇:安徽霍丘人,中共高级将领,作战勇猛,一九五五年授中将军衔,文革中含冤而死。陶铸:湖南祁阳人,中共高级***,解放后任广东省委书记,文革中为文革小组成员,因不愿与林江反革命集团同流合污,被迫害致死。陶行知:安徽歙县人,近代教育家。最早注意到了乡村教育问题,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著有《中国教育改造》、《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等。

查询家谱的话家谱网百姓通谱还是很好呢。

得姓始祖

唐尧。上古圣帝。在其担任部落首领之前,曾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居住,以制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另说尧帝少年智慧,十三岁时就助其兄挚帝治理天下,因功封在陶丘,十五岁时又改封在唐,所以史称陶唐氏。尧开创了禅让制,死后把帝位禅让给了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舜。尧贤明民主,为世所敬重。后世子孙或以技艺为氏,或以封地为氏,称陶姓。他们尊唐尧为陶姓的得姓始祖。

陶姓历史文化系列篇(12)

摘要:自当代中国首次《新百家姓》排行--“1987年杜若甫、袁义达300大姓排名”发布以来,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姓氏图腾”开始在网上盛行起来。但真正影响广泛深远并且自成体系的当代“中华姓氏图腾”只有两大系列:一是王大有先生首创“中华姓氏图腾”128(100+28)姓系列;二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首次发布统一图样的“中华姓氏图腾”400大姓系列。前者是个人才艺的极致展示,后者是全国数十位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无论从陶姓图腾的角度,还是从规范“中华姓氏图腾”的角度,我都主张把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首次发布统一图样的“中华姓氏图腾”400大姓系列作为“百家姓图腾”通用范本。关于当代“中华姓氏图腾”的使用,我认为只要符合以下三条即可:一是族标。一个姓氏族群区别于其他姓氏族群的标志。二是“姓氏图腾”蕴涵本姓氏祖先起源的历史、文化遗迹信息。三是得到本姓氏族群主流任可。完全不必拘泥于是否“原始姓氏图腾”。“姓氏图腾始原”的回归研究探索是图腾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及极少数爱好者的事情,应与当代“中华姓氏图腾”的使用区别开来。

自当代中国首次《新百家姓》排行--1987年杜若甫、袁义达300大姓排名发布以来,各种“姓氏图腾”开始在网上盛行起来。其中涌现了较有影响并且自成体系的“中华姓氏图腾”两大系列:一是王大有先生首次发布“中华姓氏图腾”128(100+28)姓系列;二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首次发布统一图样的“中华姓氏图腾”400大姓系列。本文拟作一简单介绍和述评。

一.王大有先生首创当代“中华姓氏图腾”128姓系列。

<一>作者简介

王大有,字岭岩,号韶华,又号韶华子。1944年生。综合型学者,集美术家,图腾文化学者,文化人类学者,历史学家,天人合一全息生命学者于一身。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太极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华夏纽带工程组委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华名人学会会员。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自1956年开始发表美术作品。1974年以后进入创作高峰,截至1986年出版、发表、展览、被收藏美术作品100余幅。并多次获奖。1986年以后,转向书籍装帧艺术研究。

1978年以来,致力于中华上古文明研究,致力于中华本体文化与中国三皇五帝时代的古史重建,致力于美洲土著与中华文明亲缘关系的研究。

30年来亲赴各地考察民族、民俗、古文化遗址,壮行五次,行程十余万里,兼作旅行写生,体验生活。1他在图腾文化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是:设计创作了当代“中华姓氏图腾”128姓系列。

古代姓氏大全

中国古代的基本姓氏 1李 2王 3张 4刘 5陈 6杨 7赵 8黄 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