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私人修史的第一人是?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2浏览:1收藏

中国历史上私人修史的第一人是?,第1张

孔子

孔子所修《春秋》是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

也是现存的中国史学上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二十四史中

西汉到隋这段时间的史书都是私人撰写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

这十二部史书都是私人撰写的没有志、书的纪传体史书

隋以后修史就成为朝廷有组织的事业了

《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这十二部史书都是官修的有志、书的纪传体史书。

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先秦重要史籍《世本》为我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其内容系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的记录,其作用在于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等。魏晋时期,门阀势力盛行,家谱成为门阀豪族势力维持其政治经济特权的重要工具。郑樵《通志》卷25:“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因此,谱学大盛。降至明清,私家修谱盛行,成为宗族普遍关注的大事,一般是三四十年即重修一次,往往是一修再修甚至多次重修,依封建统治者的逻辑就是“笃宗族以昭雍睦”、“修族谱以联疏远”。皇家也积极修谱,称为玉碟,由宗人府具体承办。现存家谱主要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清代的私修家谱,其体例主要是融合欧阳修、苏询二体而形成的规范化的谱式,即“首世系,次讳字,次婚姻、次子嗣,凡祖宗之德行,品望、功业、文章悉载于谱。故族递衍而不乱,祖德常佳而不朽。”(《兴化戎氏重修宗谱》序),其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

(1)谱名,有称家谱、家乘、族谱、宗谱、世谱、会谱、统谱、房谱、支谱等的不同;

(2)谱序:包括达官贵人及儒学大师等撰修的序言,用以反映本族的历史、族望、修谱简况及修谱原则等;

(3)谱论,即论述修谱的意义、原则、方法等;

(4)恩荣录,包括皇帝对家族成员中官员及家属的敕书、诰命、赐字、赐匾、赐诗、御谥文、御制碑文及地方官府的增谕文字等;

(5)遗像及像赞,载有祖先及祖中重要人物的遗像,并配诗示赞;

(6)族规家训,包括祖训、家礼、家典、家范、家戒、家规、族规、族约,是约束族人的礼仪规定,它对于族长的特殊地位、族众的行为准则、祭祀的礼仪、族产的管理等都有具体而又细致的规定;

(7)五服图,即明确族众的五服关系;

(8)世系,系家谱内容的主体,族中所有成员依照图表格式,按辈分次序进行排列,借以明确族人的代系及血缘关系等;

(9)谱系本纪,即记载族人的简单情况,如本人名字、父名、排行、字号、生卒年月日、科第、官职、妻室、葬地、子女等;

(10)命名行派,为族人命名需依一定的顺序以区别辈分,如曲阜氏依照“兴额传继广,昭宪庆繁样,会德维垂邮,钦昭念显扬”二十字命名;

(11)官迹,记载族中历代官宦名人事迹,有的还专门收集族中及第人员;

(12)传记;即族中名贤的传记材料,有行状、行实、事状、志略、忠义、孝友、贞节、寿文、贺序、墓志、序文、祭文、年诺等;

(13)先世考,考正本族的历史渊源和迁徒情况,如得姓始末、始祖、世派、迁徒地区等。 (14)名i录,记述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楼阁等

(15)祠堂,有记堂图、祀文、捐祠者姓名、祠堂规制、神位世次等;

(16)族产,如祠田、义庄、山林、房屋、田至及租佃文契;

(17)坟墓;即族人的墓地分布;

(18)艺文,收录族人的著述;

(19)领谱字号,记载家谱的编号、印谱总数、分发各房谱数及领取人名。

以民国时的家谱为例,它所构成的体例要素计有三十项:

1.谱名。2.目录 3.谱序

4.凡例5.万年历6.世源

7.世系图 8.派序 9.先祖像及赞

10.恩荣录11.宗戒12.家训

13.家戒14.坟茎15.五服图

16.宗祠17.族产18.耆旧传

19.艺文20.大事记21.历届修谱名目

22.承修名目23.提修名目24.新旧居迁地名

25.门丁数26.领谱字号27.捐输名目

28.杂记29.后记30.宗支世系。

:200711258265496jpg

此外,一些家谱还有专章记载本宗族曾经发生的大事,如与其他宗族发生的纠纷或械斗;与冒认本族的同姓所打的官司等。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是传家之宝,一般秘不示人,故领谱子孙妥善保存。每次大祭时,全族将所有现存家谱集中到祠堂查验,凡是遭到鼠咬、油渍、虫蛀、受潮霉烂的家谱,藏谱者都要受到声讨和处罚,若卖出即被作为不孝子孙逐出宗族,如《西石城风俗志》记载江南一带的世家大族“谱集,污则罚之。谱未呈验者,亦予罚。”由于家讳甚严,家谱严格遵循隐恶扬善的规定,但家谱仍是人们认识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 “汉书艺文志是秦、汉以前著述的总录,隋书经籍志是隋以前著述的总录。”那么“家谱”一名的取用应在汉至南北朝时期。所以,在《新唐书》中,以“家谱”冠名的才真正开始多起来,如“谢氏家谱”、 “薛氏家谱”、“颜氏家谱”、“李用休家谱”等。说以“家谱”为名始于宋代,是不确切的。作为家谱,本应为一直系之本家谱。但后来,绝大多数是凡同一区域内的同一先祖的各分支后裔的共同谱牒统称为家谱。从历史上谱牒用名看,宗谱、族谱、家谱应是有一定区别的。

大宗小宗 古代宗法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这是周代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当时大夫、士阶层家族的始祖,一般是国君的别子,别子无权继承君位,必须分立自立一家,成为某一家支的始族,即“别子为祖”,继承始祖别子的也只能是长子、长孙、长曾孙这一系统,此谓“大宗”。《仪礼·丧服》:“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服族也,”极言大宗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之高:别子的继承人是世代不断的,故称“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别子除有长子,还有其他儿子即庶子,庶子系统属小宗,小宗仅继承其父,故称继祢者为小宗,小宗超过五世,即无丧服规定。随着世代的推移,一个宗族扩展到旁系林立时,仍然可以通过尊奉大宗的方式被约定在血缘集团之内,而不会导致零乱。上述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的法则叫宗法,在周代极为完善,后世或尊行大宗之法,或恪守小宗之法,都对周代的宗法制度作了变通处理。

简言之,凡同祖之裔为宗,宗人凑聚为族,按古宗法制度所制,大宗和小宗的合称为宗族。

事宗礼 聚族而居是古代中国人常见的居住形式,族人常恪守的事宗礼包括:平居遇事应咨告宗祠,如祭祀、嫁女、聚妻、凶事、生子、易名、出外求学、荣归故里等。如遇族内发生吉凶大事,宗子需率全体成年男性族人赴祠禀告,祭祀先祖。祭毕合族会食。“凡所告事,宗于皆书于宗籍,大宗无后则支子以昭穆之后宗之,则宗道存,而诸义有主也。”(《续通典》卷67)

义田 又称“义庄”,指宗涝用于赈恤族内贫寒人家和奖励贞节义行的田产,始创于北宋范仲淹。范仲淹创设义庄的初始动机是:‘祖宗积德百余年始发于我,今族众皆祖宗子孙,我岂可独享富贵”(《宋人小说类编》卷一)义田大多由宗族显贵捐献而产生的,一般设有专人管理,以防族人侵渔,并且不准典卖,地权比较稳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族人的生活困难。故顾炎武说:设立义庄“夫惟收族之法行,而岁时有合食之思,吉凶有通财之义。”如此“不待王政之施,而矜寡孤独疾者皆有所养矣。”(《皇朝经世文编》卷八)清朝政权考虑到义田的巨大作用,严厉惩罚那些盗卖义田的不孝子孙,以保护宗族公产。

家讳 即家族或家庭之内的忌讳,又称“私讳,”与“国讳”相对。古人视直呼尊长姓名为大不敬,故晚辈在日常言谈和使用文字时,要回避祖、父等长辈的名字,做到“臣不言君名,子不言父名。”家讳现象,周代即以出现,汉晋逐渐盛行,至南北朝进入全盛,后世相沿,但明清时稍松。依家讳要求,外出写家信,信封上忌用父亲名字,而要用本人名字写成“某某某平安家信,”对别人说起自已的父母,亦多用“府君”、“萱堂”、“椿庭”、“家父”、“家母”一类的词代称。在行文时,如遇与长辈相同的字,则以改字、缺笔等方法加以回避,以表尊敬。如苏东坡作序,一律以“叙”代替“序”字,以避父讳“序”;司马迁父名“谈”,故他在《史记》中从未用“谈”字,家讳发展到后世已不限于文字和称呼上,如晋代桓玄父名“温”,其家中讳说“温‘,因来宾要求温酒竞至大哭,

排辈 宗族内以宗谱规定辈分用字以公开族人所处的辈分。族人在命名时(尤其是男性),名字中必须含谱定辈分用字,放于名字中间,俗称某字辈,以此作为族人相互关系的标志,防止族内人际关系发生混乱。这种规定自汉代开始,明清时期的大家族颇为盛行.如江西九江吴氏的排辈为:德里伯志盂,时添国道中,之登光宗应,茂学仁宜从。周邦新进化,富寿兆长荣,昭代闻仕启,恒慈建立洪。昌明高尚法,永守善良功,锡庆开先业,修和本大同。江西靖安钟氏的排辈为:子孙永昌,宗先福长,顺龙有庆,发荣万方。可见,排辈用字连接起来反映了强烈的血亲观念、浓厚的尊祖意识以及对于宗族繁荣昌盛的期望。

遵昭穆 是在周代确立嫡长继承制的前提下,为适应宗族组织的存在而出现的一种行辈标志制度,其盛于西周,后世则仅用昭穆表示辈分如父子的关系。其制,在确定宗族庙次和墓次时,始祖居中,父昭子穆,父穆子昭,左昭右穆,依次转换,以使在祭招、丧葬、继承和赐爵等礼仪活动中明确区分行辈,严防宗族内部的辈分发生紊乱。故<礼记·祭统》:“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是故有事于大庙,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周礼·夏官司马·司土》:“及赐爵,呼昭穆而进之。”周代设专官区分昭穆,如小史、小宗伯等。小史负有辨昭穆的责任,就是指史官应根据系世来确定王族成员的行辈。《周礼·春宫宗伯·小宗伯》特别强调小宗伯的一项职责是:“辨庙祧眨昭穆,”意即在为某位祖先建立宗庙时,朝廷的典礼官便要事先根据死者行辈标志的昭与穆,来确定其宗庙应建在宗庙群中的昭组还是穆组的位置上。这种以昭穆区分行辈的办法比较原始,在汉代被以行辈字标志行辈和方式取代。

九族 是先秦时期概括宗亲关系的一种说法,以西周为最典型,见于《左传”桓公六年》:“亲其九族”。《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关于九族所包含的亲属范围,古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其一认为九族全系父系宗亲,即指上至高祖,经曾祖、祖、父、已身、子、孙、曾孙、直至玄孙的九代的合称;其二,认为九族亦包括异姓有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认为几族亦包括并姓百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具体分布为:父族四指五族之内为一族,父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已之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已之女子子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母族三,指母之父姓为一族,母之母姓为一族,母之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妻族二,指妻之父姓为一族,妻之母姓为一族。可见九族是一个较大的亲属团体。后世在概括宗亲关系时基本上不用九族的提法。

六亲 即六代宗亲。古代有宗族亲情到第六代为止的民间成规。<礼记·大传》:“六世亲属竭矣。”《贾谊新书》:“人之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日父,父有二子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昆弟,故曰从父兄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从曾祖而昆弟,故日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备于六,此之谓六亲。亲之始于一人,世之别离,分为六亲。亲戚非六则失本末之度,是故六为制而止矣,六亲有次不可相谕,相谕则宗族扰乱,不能相亲,是故先王设为昭穆三庙以禁其乱。”依此,到了第六代,即出了五服,已无亲情关系。宋代以后,以族规、义田、家训等为特征的宗族制度开始兴盛,宗族亲情被无限延伸,以激发族人的木本水源之思,但仍然注重六亲之制,只不过与六亲之外的族人可以保持较谈的宗族亲情。

谱学 自有文字出现,即有早期的人物记录。由简单的零散的记录发展到连贯系统的世系记载,由分衍世系到综合为后来的整体宗族世系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从而创造了人记录自己生平世系及血缘关系的专著,这就是谱牒。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以编撰当代姓氏人物世系为题材的籍典,有以人物世系为研究对象而创制的体例和修撰法则,从而研究它的起源、类别、功能、社会作用等,进而“演为专门之学”,这就是谱学。早期的谱学概念,主要着重于谱碟的修编、总汇、法则等方面。晋太元中贾弼撰写的《姓氏簿状》,称其为贾氏谱学,梁王僧孺在贾弼旧本的基础上,充实增补改撰为《十八州谱》,号为王氏谱学。隋唐时的《衣冠谱》、《开元谱》、《元和姓纂》、《永谱》等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唐在全国收集了大量的士族家谱,考其世系,撰编成大型的《氏族志》一百卷、二百九十三姓、计一千六百五十一家,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史料,至今敦煌石室还存有《氏族志》原始写本残页。五代以后,有郑穛的《通志》著录谱序六种,另有《氏族典》、《古今姓氏书辩证》等都是有影响的谱学专著,特别须提及的北宋欧阳修与苏洵在谱学领域所创制的欧苏二体,为谱牒的修撰提供了至今不改的法则。这些古代谱学成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现代谱学,更着重于谱牒所涉及的历史内容而进行的学术研究与探讨,取其有史学价值和人文科学价值的精华部分,并从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地方史等方面解析历史,从而服务于现代社会。

谱法 所谓谱法,是按一定的规则制度、体例进行编撰谱牒的方法。这个方法,其要点就是怎样完整、准确、明了、有序地记载族人世系及其有关事项。从广义上讲,一部完整规范的谱牒,应涵盖该族历史、源流世系、人物、事件、业绩、迁徒、族规等内容。自宋起,编撰谱牒有两法,即欧体和苏体,也称欧式和苏式。

支谱 顾名思义,支是主干之外的分支,意属为同祖之下分衍的众多后裔,而后又各有其世系的支派。所谓支谱,就非常明确了它的谱牒定位,即局限在该祖之下的一个独特分支。形成或成为“支谱”的因素往往也是因分衍、择业、迁徒等原因,游离在原宗地所发展而成的,所以冠以“支谱”,它本身就表明了它属某宗之下的一个分支。支谱仍属于族谱范畴。

家乘 家乘,原意为以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录。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山谷晚年作日录,题曰家乘。”家乘属于家谱的范畴,因此后有少量的家谱也冠用家乘。家乘是从“史乘”袭用而来。虽然冠用家乘的不太多,但对谱碟的称谓单位则多有使用“乘”,是谱牒定量的又一别称。谱中有如:“以上大乘,每乘拾八本。”这里所谓的大乘非指佛教“大乘”之意。乘,本为春秋时晋国的史籍名,以后引申到载史之类的书,可称“史乘”。因此将谱列入史类称乘,大乘即本族总谱和门谱的合称,如“每乘拾八本”,即这部完整的谱碟共十八本/

水有源,树有根,修族谱,使人了解自身的族源和根茎,进而以良好的先祖为榜样,知勤知勉,传承文化精神实质,热爱生活,开展劳动创造,为后人立范,弘扬正能量,报答祖国。国家,国家,国由家构成,许许多多的家中原素,构成一个非常庞大的社会发展截交线——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以本在家里,国家大事如家务事,因果关系相接,无法隔断,家在国的大环境中存有。人人都有家,家家都有历史时间和不幸,在国家历史时间瞬息万变中。

从一个家族的浮沉变迁史,能够看见一方水土的真心至性,更能够看见社会变革的历史文化情景和印痕。国有制史,邑热血,家有谱么。“落实际上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说到底,是自然界的程序,也是人类的程序,人们的无意识中,自古都是有对祖先的尊崇,对根本原因的追责。气血基因遗传,遗传基因长久,人的精神,都是有续连,祖先的遗址,在后代的记叙中。祖谱是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族谱由官修变成私修,所修具体内容不断完善,祖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子孙后代系传承之书,具备区别家族成员亲属关系亲疏有别近远的功效,是中国古时候宗法观念的物质。

族谱纪录着大家族的由来,迁途运动轨迹,包括了大家族周转,繁殖,文化艺术,族规,家约等历史人文的整个过程。修族谱用通俗易懂说便是,纪录大家族人财两旺,及大家族动态性最好的印证,背负着整个家庭的记忆力。鼎盛修史,是华夏文明传数千年虽历经磨难而未衰绝的关键原因之一。于国修史,于方修志,于家则修谱。

修家谱是要世之及后人后裔知来处,明长幼尊卑,以亲属关系加强团队的凝聚力,有利于列入皇朝或国家的统一管理。举个例子:家中如同体细胞,大家族便是由各种各样细胞组成的机构,能使各种各样体细胞井然有序运行充分发挥并服务于人体器官、系统软件甚至身体的,便是各种各样体细胞的顺序排列、部位、总数、相互间关联及其运作标准。族谱在这里充分发挥的是最基础的功效:确立而强制地标志出次序和部位。

叶姓起源

一、为出自芈姓沈氏,为帝颛顼的后裔。传说,帝颛顼的后裔陆终娶方氏女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鬻能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后来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荆州山(今湖北西部)一带建立荆国,定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后迁都子郢(今湖北江陵),改国号为楚。春秋时,楚庄王的曾孙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今安徽临泉县)尹,又称沈尹戌。他的后代中有人以沈为姓。楚昭王封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字子高)于叶(今河南叶县南旧城),称为叶公。叶公曾平定白云胜的叛乱以复惠王,有功于楚,得封南阳,获赐爵为公,后退休于叶。其后人便以邑为姓,称叶氏。其得姓始祖为叶公叶诸梁。

二、据《姓氏考略》记载,我国古代的所谓南蛮(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之中,也有以叶为姓的。春秋时吴国的叶雄就是南蛮叶姓的后代。

三、少数民族叶姓

清满洲叶姓 《清朝通志·氏族略》说满族有叶氏,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纳喇氏、叶赫氏、叶赫勒氏中均有改姓叶氏者。清初将领叶臣、叶克书均为满族。

彝族叶姓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姓氏,《巍山彝族姓氏分布调查》中显示,所查云南巍山彝族83771人中,共有149个姓氏,其中有叶姓,但人数不是很多。

德昂族叶姓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史书中记载的“茫蛮部落”即为德昂族的先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崩龙族。1985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名为德昂族。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的镇康县,与傣、景颇、僳僳、佤、汉等民族交错而居。崩龙族原有自己的姓氏,但进入20世纪以后,即采用汉姓,据《德昂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称,云南潞西县三台山德昂族民族乡邦外村有“海”氏改称叶姓者。

另外,蒙古、土家族、锡伯族、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叶姓。

介绍文件叶姓迁徒史 叶姓迁徙史

元代以前

得姓之后的叶姓人,最初发展很缓慢,见于史籍的叶姓名人也不是很多,臧励禾《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录的叶姓名人仅有叶子韶一人;《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收录的唐代以前名人也只有叶万椿、三国吴人叶雄、晋人叶谭、叶子韶4人,而叶万椿还是为淮南王刘安所遇群仙“八公”之一的“自号”,并非一定姓叶;叶雄是叶调国叶氏后裔。因此,关于叶氏的迁徙情况只能从现存的一些谱牒资料中窥知端倪。 据清光绪六年(1880年)南阳堂《叶氏族谱》记载,自叶公起,叶姓族人多代出河南。叶姓始祖沈诸梁,居于春秋时楚国叶地《今河南叶县南),直至终老。叶公生有二子:长子名重,为周楚邑令,配樊氏,生凝,为楚大夫;次子名才,袭父爵,字芈骝 (一凸),号璧英,一子名盼,后为司马。其十一世叶淑和为秦代长沙(今属湖南)太守;二十世叶崇,为西汉颍川(今河南禹州市)太守;二十五世叶颁,为长沙(今属湖南)太守;四十七世叶尤,字茂永,东汉时为太尉,居南阳(今属河南),分为六族。

叶姓族人的南迁始自东汉末年,始迁祖叶望。清光绪六年(1880年)的南阳堂《叶氏族谱》、安徽歙县《新州叶氏家乘》、浙江松阳《卯峰广远叶氏宗谱》均视叶望为叶氏南迁之始祖。

叶望 字世贤,雁门太守,汉末时为光禄大夫,灵帝时弃官归隐,人称“楼舟先生”。建安二年(197年)由青州渡江而南下,侨居丹阳之句容(今江苏句容),为叶氏南迁之始祖。

叶望之后裔不断向外发展,分别迁到了浙江、安徽等地。浙江松阳《卯峰广远叶氏宗谱》及《玉岩叶氏宗谱》都说叶望四世传至琚(ju),仕钱塘(今浙江杭州)令,爱民如子,号之曰“叶父”,在当地百姓的一再挽留下,安家钱塘,并成为当地望族。琚次子俭,字亚父,晋太康二年(281年)为括苍太守,授折冲将军,宦居括苍(今浙江丽水)。俭之后世居松阳卯山之右。安徽歙县《新州叶氏家乘》说:叶望五世孙硕,迁新安歙县。

另据晋永嘉之乱带来的大批移民潮推测,期间叶氏族人南迁的当不在少数。晋永嘉年间,皇室内讧,由争权演变为八王之乱,战火遍及中原。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刘渊乘机起兵反晋,其族弟刘曜(yao)攻入洛阳,西晋灭亡。晋室遗族仓皇南逃,最后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在永嘉之乱中,中原士族纷纷南奔,并有大量百姓逃难过江,先后有近百万人之多,在这次南迁浪潮中,中原叶姓族人当有不少移居到了福建、江西等地。

唐宋时期

叶姓族人的大举南迁在唐代有两次,第一次在唐初。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福建泉漳之间,蛮獠(liao)啸乱,朝廷派以陈政为朝议大夫、岭南行军总参,率府兵 3600名,战将123名入闽征讨(史称58姓入闽)。其中众多叶姓士卒,战后在福建各地定居繁衍。

第二次在唐末。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光州固始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众起义,举兵南下,中州地区的叶姓兵众跟随二王南下,在福建转战8年,王氏兄弟在福建建立“八闽王国”,叶氏将士也在福建各地定居开族。当时以北方为主要聚居地的叶姓当不在少数,由于资料匮乏,其具体迁徙情况已无法得知。

宋末是中原叶姓南迁的又一高潮。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战祸遍及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造成惨重破坏:“几千里无复鸡犬,井皆积尸,莫可饮”,“菽粟梨枣,亦无人采刈(yi,割)”;

“民多流亡,土多旷闲,遗黎惴惴,何求不获”。靖康二年春,北宋灭亡。五月,康王赵构建立南宋政权,后定都临安。靖康之难后,直至南宋灭亡,宋金对峙,战乱不断,大批北方人民为避战乱,被迫不断向南迁徙,持续近一个半世纪,其中不乏中原叶姓族人。

由于年代久远,记载叶姓族人在上述几次大的移民过程中的迁徙情况并不是很多,一些叶姓族谱的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叶姓迁徙到了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如安徽《休宁陪郭叶氏世谱》称其始迁祖叶尚或,南唐时自湖州苕溪迁休宁陪郭。《叶氏族谱》记载,后唐清泰年间 (934—936)叶一琅任朝奉大夫,随官迁至江西赣州府信奉县。叶一琅之孙延庆再迁至福建兴化府仙游县。根据族谱记载,唐宋南迁的叶姓族人中,主要来自河南,来自河南的叶氏分别迁居到了福建、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地。

福建仙游《古濑叶氏族谱》说:“始祖叶湛,世居雍州,五季之乱,举族流徙莫定;至宋,卜居光州固始,若祖有叶炎会者,随宋南渡,卜家仙游之古濑。”《佛岭叶氏谱序》称:“吾稽叶氏,居雍州,徙居光州囱始县。”《思实公重修族谱序》也说:“吾祖河南固始人也。”《明元公谱序》谓:“吾宗自光州入闽。”

江苏吴县《纪革叶氏支谱》称:始迁祖叶寿三,宋室建炎南渡,自汴迁东洞庭纪革。

浙江淳安、遂安、开化《叶氏宗谱》记载:一世祖为叶翥(2hu),先世为河南人,因官迁居歙之黄墩。历五世曰豪,不满王安石新法,避地遂安承凤,后名叶村。

四川成都《蓉城叶氏宗族全谱》记载:是族先世汴梁人,有大经者,南宋末官闽,时兵戈四起,南北道梗,遂流寓梅州程乡县。

所有这些都说明,叶姓祖根在河南。因此,直到今天,福建省叶氏各宗各系,追述其宗,十有八九称其祖上原籍为河南光州、中州。

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繁衍,到宋朝叶姓已成为大姓望族。《通志·氏族略》说“叶氏,宋朝为著姓”,《宋史》中立传的叶姓人物有12人,而《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的:宋代叶姓人物有47人。从这些名人的籍贯:看,《宋史》中立传的名人全部为江南人,其中浙江籍8人,福建籍3人,江苏籍1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的47宋代叶姓人物中,除两名籍贯不详,1名为河南人外,其余44人全是江南人,其中浙江籍20人,福建籍19人,仅两省就占八成以上,其余为安徽、江苏、江西等省人,由此可见此时的叶姓已鼎盛于江南了。

明清以来

明清时期叶姓已遍布全国各地,成为我国的大姓之一。见于史载的各类叶姓名人较以往大大增加。《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有明清叶姓人物117人,从这些名人的居住区域分布来看,明清时期叶姓族人已经繁衍到了大江南北,但仍以浙江、江苏、广东等地为多。《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录的明清叶姓117位名人中,在有明确籍贯的100人中,浙江45人、江苏19人、上海 16人、安徽7人、广东6人、福建6人、湖北6人、江西3人、河南、山东各1人,这说明此时叶姓发展的中心仍然在今浙江、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安徽等东部沿海一带。

浙江叶氏 明清时期浙江叶姓的迁徙大都是在本省境内进行。如:余姚的叶姓就是南宋大臣叶梦得的后裔由湖州迁入的。《余姚梅川叶氏宗谱》说:叶梦得孙叶篑 (ku),理宗端平间(1234—1236)自湖州迁余姚熨斗山。《叶氏再续谱》称:叶篑孙叶

文达,元代又从熨斗山迁邑之梅川三山,为海川始迁祖。叶(竹贵)孙叶文远,迁邑之东门,步得十五世孙叶伯兴又迁邑之通德乡西旺隶,是为迁西旺始祖。《叶氏续修宗谱》梦得十六世孙叶永初,由余姚叶家埭迁邑之奉山,永初孙叶渊铠,由叶家埭再迁邵家渡。

松江叶氏是在元朝由杭州迁入的,松工《叶氏家谱》称:始迁祖叶廷玉,元自杭州丰乐桥迁松江,先筑室钟贾山阳,后又迁居籽城西门内丰乐桥。

淳安叶姓为南宋大臣叶义问的后裔,由寿昌迁入。《南阳叶氏宗谱》称:南宋大臣叶义问玄孙叶椿,始自寿昌迁淳安梓桐;十三世传至叶继善,元明之际因商自梓桐崇疚再迁遂邑七侏溪西桃源,为迁遂一世祖。

金华叶姓是在明初由松阳迁入的。《双溪叶氏宗谱》称:始迁祖叶显,明初携子叶彦由松阳迁婺州金华县西之菱塘。以业鹾(cuo,盐的别名)为生,家益饶裕,至曾孙叶仕瑛,复由菱塘徙附廓双溪。

东阳象山叶氏是从松阳迁入的。《象山叶氏重修宗谱》称:始祖叶质,先世括苍松阳人,南宋时自松阳芝田都铺迁来东阳茜畴里。传九世至叶雅,元末再迁本邑象山大坞,是为始迁祖。

东阳龙溪叶姓是淳安县迁入的。《龙溪叶氏重修宗谱》记载:始祖叶恩,北宋初自睦州清溪迁义乌永宁乡。五世孙叶桐,再迁广口叶堂。十一世叶由幸,南宋后期复迁十三都演溪。十九世叶良玉,明中叶又自演溪迁东阳斯孝乡鹤岩龙溪玉印塘,是为本始迁之祖。

浦江叶氏是在明朝从金华迁入的。《浦阳叶氏宗谱》称:先祖叶辞,由临海迁金华永康柳山;越五世有叶必秀、叶必香、叶必和三兄弟,于明万历间(1573—1619)自永康再迁浦阳人峰山下,是为始迁祖。

镇海叶氏是在明朝由慈溪迁入的。《镇海东管乡沈郎桥叶氏宗谱》称:始迁祖叶茂春、叶茂二,约于明季由慈溪石步迁来镇海东管乡沈郎桥。

龙游叶姓《西山叶氏宗谱》:始祖叶玖,南宋时自新安迁龙游八石,清顺治间 (1644—1661)始迁祖善贵再迁邑之(钅惠)北湖都山里。

但也有少数叶姓是从外省迁来的,如余姚叶姓就有一支是北宋大臣叶祖洽的后裔,是由福建迁入浙江奉化,再入余姚的。叶祖洽,字敦礼,邵武(今属福建)人。熙宁进士。历任职方、兵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左司郎中、起居郎、中书舍人、给事中等职。

《余姚孝义虹桥叶氏宗谱》称:叶祖洽之子叶广,因官迁浙江明州奉化县剡源乡。叶广曾孙叶爽之,入赘余姚孝义乡虹桥周氏,遂家虹桥。爽之玄孙叶纯,元末明初人,生四子,长幼无考,次子守义支分西宅。三子守礼亦生四子,长子曰礼一,其后居邑之东门;次子祥一,居田屋;三子齐山,居西虹桥;四子曰亨四,居东虹桥。

浙江的叶姓也有向省外发展的,如乌裎的叶姓就迁徙到了无锡、安徽、江苏等地,《圻里叶氏宗谱》说,叶清臣,生二子,长子叶均徙苏州,次子叶坦迁常州广化门下塘。镇江《润东严庄叶氏重修族谱》称梦得十数传至叶子良,明季由徽州迁扬州。子良子槟,复由扬州、1再迁润州城东之西严庄。

福建叶氏 唐宋时期迁徙到福建的叶姓族人,不断向周围迁徙繁衍,仙游古濑叶姓徙居南安、德化境内,《社坛叶氏族谱》称: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即南唐中兴元年自仙游古濑徙居南安高田,传至叶碧崖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定居南安诗山社坛。《国宝叶氏族谱》记载:宋末景炎二年(1277年),仙游叶氏誓不降元,挈眷遁迹德邑,结庐国宝,迨明朝建立,叶氏子孙始设籍德化。同安叶姓继续向外迁徙,元末迁到了晋江。《东石世美叶氏家谱》说:开基始祖叶以寅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从同安县分居东石西尾。

广东叶氏 广东叶氏遵叶大经为始祖。《梅州叶氏源流世系说》记载,叶大经为叶诸梁八十五世孙,字伯常,号封川,汴梁 (今河南开封)人,宋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20余载,咸淳间升闽制置使。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大举南下,战乱不已,辞去了官职,在梅州曾井(今梅城西区)住了下来,遂为梅州叶氏一世祖。

自从叶大经定居梅州之后,梅州叶氏便迅速地发展开来,成为当地大族,子孙繁盛,不断地向本省境内的其他地区以及周围的江西、福建等省,乃至四川迁徙。《梅州叶氏源流世系说》称闽粤交界的清流、龙川、博罗、河源、长乐、归善,兴宁、龙川、平海、平远、镇平、永安等地,以及江西的瑞金、雩都、会昌、兴国,湖北、四川、浙江、湖广等处的叶氏子孙,皆“其一脉贯通之所发也”。

广东叶氏另外一支来自福建,为宋朝宰相叶颐(yong)后裔。台山叶氏称叶颐居南海大圃而不归闽,遂为广东叶姓之始祖。广州市永汉北路(即今之北京北路)曾有“清介书院”,就是叶颐后人为纪念叶颐而修建的。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南海、新会、 花县、鹤山、番禺、惠阳、东莞、龙岗等地。

江苏叶氏 江苏无锡叶氏为叶清臣后裔,自浙江迁入。无锡《圻里叶氏宗谱》称:始祖叶参,世居乌程,仕宋为兵部郎中。子叶清臣,生二子,长子叶均徙苏州,次子叶坦迁常州广化门下塘。叶坦越五传而至叶盛,叶盛长子叶朝极居云泽之滨,次子叶朝楹之子叶旭彩退隐阳湖虞桥。叶旭彩子叶志仁号春山,由虞桥再徙邑之新塘乡庄巷里。叶志仁三子:长子叶道,徙宜兴;仲子叶通,仍居新塘;季子叶达,徙无锡梁溪。叶通亦三子:长子叶德成,号谦山,其子叶芬徙黄公山;次子叶德英,号仁山,其子叶蓁迁丁堰镇;三子叶德华,号学山,孙叶云。七世孙叶敷春,明代由新塘先后迁无锡青城乡圻里。

扬州、镇江叶氏为叶梦得后裔,是由安徽徽州迁扬州,再迁镇江的。镇江《润东严庄叶氏重修族谱》称其始祖为叶梦得。十数传至叶子良,明季由徽州迁扬州。叶子良子叶槟,又由扬州迁至润州城东之西严庄。

武进、江阴叶氏为叶颐后裔,自福建迁入。《江阴东叶家桥叶氏宗谱》说,明初,有名叶礼者,宋高宗相颐9世孙,先居武进北孝西乡夏墅,旋又迁安东乡辉龙地村。其五世叶祥,自辉龙村再迁江阴东叶家桥。

宜春叶氏是从江西萍乡迁入的。萍乡《叶氏族谱》说,一世祖叶辉儒,明末避乱挈眷来萍乡。生三子,……季子叶纲芳,雍正间 (1723—1735)迁宜春县北冷水江婆塘。

上海叶氏 青浦叶氏是由江苏吴江迁来的。《(青浦)叶氏家谱》说,始迁祖佚名,字华南,或云为宋石林先生叶梦得二十二世孙,明崇祯时(1628—1644)自吴江县迁至青浦县蒸里芟稼村。

湖南叶氏 叶大经之后,有迁至湖南的长沙、宁化、善化、益阳等地的。有一支湖南叶氏,据《叶氏四修族谱》是南宋人大经开派,大经晚年居广东梅州程乡县,八传到叶德茂、叶德成、叶文保、叶德真,分别为四大派。叶德茂子叶仲华、叶仲彰,叶德成子叶仲显、叶仲盛,叶文保子叶仲仁、叶仲义、叶仲礼,叶德真子叶仲胜、叶仲腾、叶仲明,共成10大房。10房后裔或居长沙、或居宁乡、或居善化、或居益阳。

浏阳叶氏有的是从江西迁入的。萍乡《叶氏族谱》说,其一世祖叶辉儒,明末避乱挈眷来萍乡。生三子,长子叶继芳于清康熙间 (1662—1722)徙浏阳东乡君家湾……

平江叶氏是自蒲圻(今湖北嘉鱼)迁入的。《平江玉山族谱》说:始迁祖叶永寿,明洪武二十五年由蒲圻迁平江燕额岭下。

宁乡、湘潭、浏阳叶氏多是由长沙迁入的。《楚南叶氏族谱》称其一世祖叶淋泗,宋元之际人,世居长沙,传至七世,有孙四人:叶斌、叶赋、叶缃、叶(纟圭)(gua)。叶斌后无考,余三人分别开派宁乡、湘潭和浏阳。

安徽叶氏 太平(治所在今当涂县)、歙县叶氏为叶梦得后裔。太平《叶氏宗谱》说,始迁祖行名叶俭十,叶梦得五世孙,元末避兵乱自歙县蓝田迁太邑麻溪,后代转徙中潭、湘津。

桐城叶氏是自婺源(今属江西)辗转迁入的,《南阳叶氏宗谱》称其始祖叶林秀,唐末五代人,世居婺源,传至二十一世叶贵,经商于金陵,明初移居桐城西山余家冲。

黟县叶氏迁自祁门(今属安徽),《黟县南屏叶氏族谱》称其始迁祖为叶伯禧,元末自祁门县石马山迁黟县南屏山五都村。

江西叶氏 据《玉山叶氏合修房谱》说:始祖叶乾源,宋代人,世居江西南丰县花心巷。15世孙叶文海始由花心巷迁本邑八都下源里,25世孙叶正未,清初由下源再迁玉山县徐村;稍后,乾源后裔嘉禾支 26世孙叶毓标,亦移家玉山,世居东源。

萍乡叶氏是从湖南醴陵迁入的,《萍乡南门叶氏族谱》说,始迁祖叶萱义,南宋时自醴陵仙石上库迁萍乡南门。另有一支萍乡叶氏是明末从外地避乱迁入的。萍乡《叶氏族谱》说,一世祖叶辉儒,明末避乱挈眷来萍乡。

四川叶氏 清初四川人烟稀少,为此康雍时期特别颁布招垦条例,实行种种优惠政策,从而吸引了两湖及闽粤等大批农民入川开垦。“迁居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往往都是整个家庭,或者与至亲密戚结伴而行。叶姓族人在此时也有迁居四川的,民国《叶氏宗谱全谱》说,广东叶荣山携妻并7子2媳1女共12人于康熙六十年 (1721年)年迁居四川。民国《叶氏族谱一梅州宗谱》载龙川县叶氏25世至29世有 29个分支叶氏入川。广东迁居四川的叶氏中还有叶大经后裔,迁到了成都。《蓉城叶氏宗族全谱》说,是族先世汴梁人,有叶大经者,南宋末官闽,时兵戈四起,南北道梗,遂流寓梅州程乡县。自叶大经后又传27世叫叶必琅的,清康熙间由粤入蜀,落业成都仁里乡。湖北蒲圻叶氏迁到了蓬溪县,《蓬溪西乡叶氏续修宗谱》载:始迁祖叶增璧,先世湖北蒲圻县人,清乾隆间,由蒲圻入蜀,卜居蓬溪县河西李家沟。

海南叶氏 叶姓入琼始祖叶懋,原籍广东南海,明嘉靖间任文昌训导,后落籍文昌。

台湾叶姓

叶姓族人最早何时移居台湾,已无从确知,据现有资料显示,台湾见于史载的叶姓是在清康熙年间(1622—1722)。《台湾通志稿·人物篇》记载,康熙三十五年 (1692年),台湾黄教作乱,福建海澄人叶恒章被害,其子子文来台护柩归葬,旋即入台居郡(今台南市)。自此以后不断有叶姓族人来台定居。《台湾府志》、《凤山县志》记载,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广东人叶运城平定朱乱有功,居下淡水。《大日本地名辞典台湾篇》载,康熙六十一年,叶某打猫东堡叶仔内庄;乾隆初年(1736年),叶五常,入垦嘉义西堡永虞厝、过沟庄;乾隆初年,广东人叶古入垦港东中里涵仔口庄、南埔一带;道光元年(1821年),叶某与邱姓人一道入垦沙连堡内茅埔庄;道光八年,广东人叶云,入垦东势角中科庄(今台中县东势镇)。《台北县志稿开辟志》载,乾隆末年,叶坤入垦今台北县汐止镇东山里作坡内;嘉庆五年(土800年)福建同安人叶天佑入垦台北县八里乡古庄村山猪窟,同年叶聘入垦台北县三峡镇硕石里鱼寮子;嘉庆末年叶薯(1臼o)、叶委与张体合垦今台北县石碇乡格头村。《屏东县古碑文集》载,嘉庆八年,叶玉生、叶孟荣与屏东县内埔村人同建天后宫。《台湾中部古碑文集成》载,嘉庆九年,广东人叶振旺居今东势镇,与庄民同立东势角圳谕示碑。《嘉义县古碑文集》载,道光十六年,叶队与邑人捐修嘉义城。

移居台湾的叶姓大多来自福建和广东两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福建同安县。清康熙末年,叶仲勤入垦今彰化市,叶雄入垦今台北市;雍正年间(1723一1735),叶猛入垦今苗栗竹南;乾隆末年,叶再入今台北市土林区,叶天祈、叶志入垦今台北市;嘉庆年间,叶继茂入垦今台北市,叶通殿入垦今台北,叶乌治入垦今台北板桥,叶英入垦今彰化和美;道光年间,叶士拱、叶松麟入垦今台北市中山区,叶邦入垦今高雄阿莲。晋江县人叶求,乾隆末年,入垦今高雄楠梓。安溪县人叶砂,道光年间,入垦今台北市。平和县叶田人乾隆末年,入垦今桃园市,叶海入垦今南投竹山,后裔移垦鱼池。海澄县人叶思,道光年间,入垦今竹南。

广东陆丰县 清康熙末年,叶奕明先迁澎湖,后移垦桃园平镇;雍正年间,叶天意入垦今云林斗六;乾隆末年,叶必达入垦今新竹竹东,叶仁吉入垦今苗栗南势,叶笃秀入垦今屏东内埔;嘉庆年间,叶仁奏、叶仁卿入垦今桃园平镇,叶宏波入垦今苗栗;道光年间,叶壬风入垦今新竹芎林,叶兆庆先迁新竹北埔,后裔移垦今苗栗南庄。梅县人叶文兴清乾隆初年入垦台中丰原;叶天开嘉庆年间入垦今苗栗镇。长乐县人叶日寿、叶发寿兄弟,嘉庆年间入垦今台中大甲。

明末清初之际渡海入台的叶姓族人,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已在台湾发展成为庞大的家族。据台湾文献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叶姓为台湾的20大姓之一,约有30余万人,子孙遍及海岛。

1953—1954年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对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5市,阳明山一特别区,及台北、宜兰、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东、花莲、澎湖11县所作的调查表明,除桃园、云林、 台东、高雄4县外,全省 828804户居民中,有叶姓10913户,占全部户数的1.32%,居全省737姓的第20位。

海外叶姓

叶姓族人在宋代便有到海外谋生,据《高丽史》、《高丽史节要》等书记载,宋至和二年(1055年)有叶德宠等人前往高丽从事贸易活动,并有叶氏族人在高丽定居下来,如叶盛,生卒年不详,通晓音律,后定居高丽,将宋音乐传至高丽。叶姓族人大批移居海外是在明清之际。如福建南安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社坛叶氏族谱》就载有族人138名前往东南亚的吉隆坡、槟榔屿、吕宋等地谋生;福建德化县清宣统三年 (1911年)《国宝叶氏族谱》记载有46人移居东南亚;福建晋江民国年间《东石世美叶氏家谱》记有16人前往东南亚。

叶氏移居东南亚的时间,《社坛叶氏族谱》记载:叶买,“号保全,天助公次子,生嘉庆六年(1801年)八月初一日,卒道光七年 (1827年)闰五月十五日,外出番邦吧城无归”。由此推测,叶氏移居东南亚当最迟在清道光年间。

叶氏族人侨居海外的地点大部在南洋,新加坡、菲律宾、马来亚、印尼、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地都有叶姓族人定居。到目前为止,除大陆、台湾以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叶姓族人的足迹,比较著名的叶姓人物在马来西亚有吉隆坡的奠基者叶亚莱、华人甲必丹叶观盛、华文教育工作者叶鸿恩、华人作家叶观仕,国会议员叶炳汉;印度尼西亚有华人政治活动家叶全明、华人律师叶添兴;新加坡有华侨报人叶季允;菲律宾有众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叶何塞;泰国有华人著名摄影艺术家、文艺作家叶树勋;越南有华侨商会领袖、银行家叶伯行;巴基斯坦有华人针灸医生叶彬举;加拿大有华人学者叶嘉莹;澳大利亚有华人领袖叶炳南。

家谱叶姓家谱介绍

家乘即家谱,又称家传、氏谱、宗谱、族谱等,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姓族谱的编修始于何时,已无从查考,就目前所见资料看,当在汉代就有了叶姓族谱,《梅州叶氏源流》载该族53世祖望,“字世贤,汉光禄大夫,灵帝时弃官隐居。建安二年渡江徙丹阳,宗谱源流自望创修”。蔡邕曾为之作序说:“……沈诸梁公,生于春秋,超迈等夷,尝慕孔子之道,而不得亲炙者,由子路之援引也,及为令尹司马于楚有功,封于叶,固以为姓,而为国之栋,故董仲舒于建元二年壬寅四月,作叶氏世爵赋,称其代不乏人……

东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年)岁在己卯十一月议郎绍进爵光禄勋蔡邕伯喈顿首拜序。”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政治、社会、婚姻等方面注重出身门第,强调血缘关系的尊卑,修谱之风兴起,不但官方专设谱局编修各姓族谱,而且民间也广修家谱,此时的叶姓家谱当不在少数。隋唐开科取士,旧士族纷纷衰败,许多族谱在乱世中散佚。宋元明清各代,私修家谱风行,民间撰修有大量家谱,但保存下来的族谱多为清以后的,以叶姓族谱为例,《中国家谱目录》(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合编,1997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收录现存全国各地图书、档案部门的 180种叶姓家谱和《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提:要》(上海图书馆编,2000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收录的92种叶氏族谱中,清以前编修的仅有8部,其余均为清代和民国时期所编修。

1、家谱是姓氏文化的载体

族谱兴起于魏晋时期,到了唐代主要有私修的单姓族谱和官修的天下望族谱,宋代之后,修谱之风盛行,到明清时甚至到了“既无无谱之族,亦无无谱之人”的程度,而家谱的内容则包括世系和血缘关系图表,族规、家训规范,祠堂、祖茔、公田,家族源流和迁徙史等。

2、族谱是家族历史的传承

族谱是记载宗族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它以特定的形式记载了宗族的历史,可以和历史档案中的奏折、题本、信函、日记等并列为一类史料。不但记载了家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

还记载了与家族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与本家族相关的地方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年节来历等,具有难能可贵的史料价值,是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

3、家谱是宗族血脉的凭证

家谱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家庭渊源与世袭图表是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记载最详细、最精确的部分。因此,家谱历来是人们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

4、后代重拾文化记忆的精神寄托

家谱是孝道文化的体现,在当今社会更多意义上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寄托着对祖先提倡的优良道德品行的向往,也是优良家风的承续。家谱是家的根、人的根,作为“家史”的家谱不仅可以补充正史和野史之阙,还可以引发大家“寻根问祖”的热情。

5、家谱是传统教育的生动素材

大多数家谱还记载着家训、家规,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时代风尚,特别是对教育、文化的高度重视,记录着对家族世代为人处世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在阅读这些资料时,历史上的一个个人物便鲜活了起来。

他们的事迹有的令人泣泪哽咽,有的令后人扼腕感叹,是传统教育的生动素材。族规、家训中也保留了许多对我们今天极为有益的东西,如孝父母、和夫妇、尚节俭、戒赌博、戒*秽、戒懒惰、戒奢侈等,对我们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人民网-家谱有何新价值?重拾“家史”背后的温情与敬意

  摘 要:近三十年,中国民间自发兴起了一股编修新家谱的热潮。文章先回顾了家谱的历史演变,再分析了重修家谱兴盛的原因,并以家谱的“前言”、“后记”来例证。  关键词:家谱 重修 原因

 中图分类号:K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20-01

 家谱,也称宗谱、族谱、世谱、家书等,是记载一个家族迁徙、繁衍、兴衰历史,褒扬家族功德人物的史实资料,可以说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近三十年来,中国民间自发兴起了一股编修新家谱的热潮。这股热潮,其声势之大、数量之多、影响之深,远远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编修家谱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这股编修新谱的热潮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其原因可以从新修的家谱的“前言”、“序”、“后记”等中得到印证。

 1 家谱的演变

 最早的家谱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在甲骨、青铜器上简单刻有父子兄弟世系,这是中国最古老、最原始形态的家谱。经过秦汉时期的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家谱适应世家豪族的政治需要处于兴盛期,成为了世族之间通婚和做官的主要依据。唐代,谱学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官修谱牒巨大,私修家谱亦十分兴盛。宋代为家谱的转型期,官修谱牒废绝,私修家谱兴盛。家谱作为用来区别门第身份的政治功能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尊祖、敬宗、收族”和“尊尊亲亲之道”的道德教化功能,并产生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欧式谱例和苏式谱例。进入明代,中国家谱发展趋于成熟,编修家谱的体例、内容更加完善,并基本定型。明代修谱进一步发展以朱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伦理作为修谱的指导思想。清代及民国时期,编修家谱的活动在民间非常普及。新中国成立后的50~70年代,编撰家谱一度停止,大量的旧谱牒遭到了破坏。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在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率先出现了重修家谱现象,很快遍及全国各地。

 2 重修家谱兴盛的原因例证

 21 主观愿望——敬宗睦族,惟有修谱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极为深刻和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农村人口流动的增长,即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求学日曾增多。各家族子孙迁居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彼此有相见不相识之感。而家谱,就是家族群体联系感情、亲情的纽带。族中老人希望通过修家谱,达到“敬宗睦族”的目的。浙江海宁《褚氏家谱》的“前言”中写到:“当大部分子孙汇集硖石参加迁葬时,彼此有相见不相识之感。尤其是少、青、壮年一代对褚氏根从何来、对家史一无所知。所有健在老人都为自己重任深感不安和内疚。后经合计,一致认为,有续修家谱刻不容缓的急切愿望,因此开始筹编。”修谱可以使民族源流清晰,能得到族人相互提携帮助。……吾族之谱,自公元一九二四年第四届续修至今,屈指已八十有六载,由于年代久远,族内后裔或谋生外迁,或经商发迹,子孙繁衍,徙居各地,昭穆既远。当今后裔辈份不清,祖宗支派不明,犹如陌路之人,如何将族内之人团结起来,惟有修谱。”

 22 客观基础——盛世修谱,势在必行

 中国有句古话:盛世修史,明时修志。盛世也为修谱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冲破了“左”的思想牢笼,思想大解放使人们打破了精神枷锁,营造了宽松的文化氛围,让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新生的政治条件;二是经济快速发展,国力日益增强,百姓日益富裕,为修谱的各项费用提供了物质基础。《上虞管溪徐氏宗谱》序:“盛世修志,盛世修谱。可以说,政通人和,太平盛世赋予编史修志著谱的神圣使命和高度的责任感。”

 23 推动因素——“两个通知”的发布

 1984年,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图书馆等单位联合编撰《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为使这项涉及全国各图书、档案、文化部门的联合目录编撰顺利,国家档案局会同教育部、文化部联名向大陆地区各文化厅、文管会、档案局等单位发出了《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国档会字(1984)7号)。为了增加大陆以及海外收藏的中国家谱目录,2000年国家决定编撰《中国家谱总目》。为了推动此项工作进展。文化部办公厅于2001年2月发了《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办社图函[2001]29号)。“两个通知”的发布对近三十年来的家谱编修意义十分重大,推动了家谱重修的盛行。

 首先,家谱的价值重新得到了确认。在“”时期,家谱被认为是封建糟粕,不要说是修谱,连收藏的旧家谱也遭到了破坏。而在“两个通知”中,明确指出: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钱塘孔氏宗谱》重修宗谱新凡例中说:“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繁衍迁徙的历史文献,曾经被作为维系宗法制度和祖先祭祀的工具而被奉为圣物。然而在上世纪中叶的“”中被作为“旧时代”的遗物而惨遭毁灭。浩劫之后,家谱的性质和现实意义重新被人们所认识,被认为与国史和地方史志同为民族历史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

 第二,为农村修谱提供了契机,成为了修谱宗旨。需要敬宗睦族,修谱有了主观愿望。思想解放、物质丰富,修谱有基础。而家谱目录整理工作的开展,为修谱者重修家谱提供了契机。家谱目录专业工作人员为了对各地家谱资源进行调查、征集和著录工作,深入城乡,宣传家谱的价值、家谱工作的意义,民间私藏家谱被公诸于世。在家谱目录整理工作开展之际,各族人认为有必要对自家的家谱进行重修,并把“两个通知”精神定为修谱的宗旨。广西北流《郑氏族谱》凡例第十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编好《中国家谱总目录》等文件精神编好士球公宗支系族谱。并在书前附有“两个通知”的原文。《齐贤镇西徐巷村樊氏家谱》“谱例”第一条:遵循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国档会字[1984]第7号联合通知“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也是建筑自己的血缘关系……”之精神,作为编修本谱之宗旨。

 编修新谱是历史上续修家谱的继续与发展,是适应社会需要、民众需求的一个文化现象。新修的家谱跟旧家谱相比,有继承、有批判、有创新。我们应对其进行引导,使新谱编修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健康向前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担当起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 赵小玲家谱征集工作的实践和体会[J]当代图书馆,2004(4)

我给大家介绍王氏家谱,您在为宝宝取名的同时,想先了解一下百家姓中王氏家谱的相关资料吗。为你精心介绍了王氏家谱,姓族谱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很好的帮助您了解王氏家谱,姓族谱。

王氏家谱--王姓族谱:

王氏家谱--王姓族谱王氏家族是当今中华民族中的第一大族,数千年来探天人之道,穷古今之变,畅时事之运,励志自强,建功立业,英豪遍神州,美名扬天下。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传记的家族发展史书,它产生于上古时代,完善于封建时代。先秦时,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后有《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等谱牒著作。至魏晋南北朝时,门阀盛行、谱学大兴,形成了一门研究姓氏、贵族门第的宗法修谱学说。隋唐宋后则私家修谱盛行,遍布各家各族。近四千年来家谱在不同时代显现出不同的形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虽经岁月浸蚀,流传至今存世的,也至少有三万多种,是除国史、方志之后的又一种史书,其内容价值。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研究认识。

南北朝时兴谱牒之学,但大量的古代姓氏族谱已佚。今藏于全国各地图书馆及个人手中的王姓族谱家谱,绝大部分为近代重修和续修的,因此,这些家族谱应归于近现代文献中。现存的王姓家谱、族谱中,基本是一宗一族、一房一支所修的,属私修谱牒。私修谱牒盛行于宋代。至清代以后的家谱族谱,基本都是私家修撰的做法。

据不完全统计,就王氏一族,现传世之家乘谱牒,也有几千部以上,近来出版的《中国家谱综合目录》所载海内外各大图书馆就存有王氏家谱五百多部。那么王氏最早的一部家谱是谁?于何时修撰的呢?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已不得而知了。但王氏家谱是目前在历史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家谱。目前我们所考证家谱一词最早见于六朝时刘孝标著述的《世说新语》一书中,此书曾大量引用过《王氏家谱》,唐初李善的《文选注》也引用了《王氏家族》,那么至少可以断言,王氏家谱必定形成于南北朝之前,东晋员外郎贾弼就曾为天下十八州七百多个著名家族作谱传。琅琊王氏、太原王氏、东海王氏都名列其中,由此看来自晋以来王氏修续家谱已在各地王氏族人中广泛发展开来。

梁武帝时,王僧孺任天下家谱总编纂官,并奉诏改定《百家谱》,编汇巨部宝典《十八州谱》七百一十卷、《百家谱集》十五卷、《东南谱抄》十卷,是各姓家谱之集大成者,当时,社会公认两个以研究姓氏谱学而著名的家族,一个是贾氏、一个就是王氏。 世称“贾王之学”,后世更称家谱之学为“贾王之学”。

王氏既是研究谱牒学的世家,那么编撰自己完整的家谱世表也就是理所当然了,隋唐五代王氏谱学通行于世,被天下诸姓奉为修撰家谱之样本,现所知北周王褒曾撰《王氏江左世家》二十卷,南齐王逡之撰续《王氏家谱》四卷,《百家拾遗 》一卷,《南族谱》二卷,唐王玄感撰《姓氏论》十卷,王方庆撰《王氏家谱》十五卷,《家谱》二十卷,《王氏著录》十卷。

宋元以后则私家修谱之风大兴,以至今日散布于全国乃至海外各地的王氏族人基本都有自己保存的王氏家谱。就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收藏的王氏家谱。就有一百一十二部之多,北京图书馆收藏的王氏家谱也有一百一十九种。此外,近年来成立于山西太原的中国家谱资料中心,也藏有王姓家谱计二百六十余部,如把各地王氏家谱汇集一起,其版本之多流传之广,真可称世界家族史书之最。在诸多存世的王氏家谱中,现可查到的存世最久、论述最详、最具文化特色、可称之为学术宝典的当为宋翰林学士汪藻撰修的《琅玡临沂王氏谱》。

汪藻字彦章,饶卅德兴人,历微高二宗。一生方直不容朝中,学多识广,曾参与修攥《九域图志》、《微宗实录》等书。绍兴八年著《世说叙录》两卷刊行于世并为书中二十六个著名家族编修家乘谱牒,《琅玡临沂王氏谱》在此书中名列第一。

这部家谱是一部琅琊王氏汉隋六百年的家族文化史。谱书中详述了显贵无比的琅琊王氏,汇《汉书》正史有传的六十三人,及《世说新语》等笔记资料的野史传记王氏人物为一体,世代相传、累世相积、编撰而成。此家谱分三个大部分,其一是世系表,将后汉王融、王祥至隋王猛等二百四十七人依世系排为十二世;于每世中书出该世王氏名讳;下注其父名,兄弟数人者只在长兄名下注父名,余人不注,条理清楚,一见分明。二是家谱正文是根据世系表而编纂的,分世祥述每世表中诸人、字号、父讳、行次、时

中国历史上私人修史的第一人是?

孔子孔子所修《春秋》是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也是现存的中国史学上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二十四史中西汉到隋这段时间的史书都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