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子民因不满清朝统治在海外建立的国家后来怎样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2浏览:5下载1次收藏

大明子民因不满清朝统治在海外建立的国家后来怎样了?,第1张

明末清初,由于满清八旗铁骑肆虐神州,有人选择与满清抗衡直至壮烈牺牲,有人奴颜婢膝选择屈服,同样也有人选择背井离乡前往他国。今天给您介绍的就是大明子民在海外开枝散叶,顽强延续大明衣冠的故事。当时许多沿海百姓不愿意接受异族统治,更对剃发令嗤之以鼻,于是这些大明百姓选择了出国前往东南亚国家定居生存。

对于大部分的中华移民来说,定居点首选在安南(也就是现在的越南),为什么?首先是相对于中国,越南的地理位置很接近,而且水陆交通便捷。与朝鲜、暹罗相同,越南在历史上受到中土文化影响很大,早在明朝隆庆时期越南就与中国沿海有着商贸往来,当地的民俗、文化和政治比较接近大明,同时在越南早就有一批定居的中国商人。

(莫登庸向毛伯温跪拜请降)

但越南也不是铁板一块,在明清之交越南正处于郑姓和阮姓南北对峙动荡的年代。

越南二元对立模式早在二百年前就开启了,公元1428年,黎利创建了黎朝,这个王朝一直视大明为敌,经常与明朝的军队死磕。在一百年后黎朝被权臣莫登庸篡位,靠着这种卑鄙手段上台的莫登庸面临着国内子民和贵族的反对,为了保证自己位置的稳固并获得明朝的肯定,莫登庸对于明朝十分恭顺(当然了,现在越南人提起他还是痛斥为卖国贼)。

于是越南变成了莫朝和黎朝的南北对峙,结果没过多久黎朝又分裂为郑氏和阮氏两大集团,他们共同将莫朝驱赶到中越边境后两家把越南瓜分,郑氏把持越南北方而阮氏在南方,经过了多次的死磕战争后,两方势力默许了对方的存在,形成了以灵江为界的对峙局面。

对于华人们的到来,南北政权分别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北方的郑氏因为离清朝很近,并且是大清认可的越南之主,他们生怕接纳明朝的遗民会引起宗主国地不悦,所以对华人们十分排斥。而南方的阮氏就光棍多了,反正我又没和你清朝接壤,更何况你也没承认我的存在,那可就没这么多顾虑了,所以阮氏对华人的到来可谓是热烈欢迎。

阮氏如此迫切的希望华人前来还有自身的原因,相比于越南北方的繁华,阮氏把持的南方还显得蛮荒落后,阮氏政权向北无法击败开郑氏拓领土,只有积极向南发展以图更大的生存空间。而这些华人的到来正好解阮氏燃眉之急,为了招揽更多华人,阮氏不但允许华人建立自己的组织“明香社”,甚至还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华人们提供赋税上的优待,于是越来越多的华人移居越南南方。

这时候我们的主角出场了。

鄚玖,广州雷州府人,因为他“不服大清初政”、“不堪胡虏侵扰之乱”与老乡们一起登船南逃

。不过他们并没有选择越南,而是选择了真腊(柬埔寨)为立足点开展商业,当地土著们大多不善于经商,经过自己勤劳勇敢的创业,鄚玖得到了真腊国王的宠幸,于是国王任命他为“屋牙”,并主管国家的商贸。

通过贿赂真腊国王的亲信,鄚玖得到了真腊东南沿海地区的开发权(默认了鄚玖建立割据武装的权利)。由于在危难之时梦见了中国故土的河仙指引自己在当地创业,鄚玖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河仙”。

真腊南方本是各方势力均未涉及的真空,一片荒凉景象,按18世纪到过越南的法国人波维所说,河仙在鄚玖开发之前还长着茂密的树木,当地的土人们也不知道经商和耕作,只知道捕鱼、当海盗。鄚玖在其领地里建立了河仙市和许多沿河村庄,召集流民耕种田地、垦殖园圃、修建房屋、开辟港埠,建立城寨自我保护。于是在短短的几年内河仙就由不毛之地变成了当地重要的港口,来自中国、东京和暹罗地商船都以河仙为中转站或目的地,河仙一度达到‘桅船多得不可胜数’的说法,所以有了个小广州的称号。

按照波维的说法就是:“森林被伐开,荒土变成良田,从河川所引之运河四通于田间,而丰裕之收成予农民以充足之粮食,且为殷盛商业之货物”可见,正是鄚玖在农业、商业、矿业等方面的辛勤开发使河仙日益繁荣,“海外诸国帆樯连络而来”,“华、唐、獠、蛮流民丛集”。

但好景不长,河仙的繁荣招致了强邻暹罗的觊觎,此时河仙依附于真腊,但真腊已衰弱不堪,内部纷争不断。1679年,暹罗进攻河仙,鄚玖战败当了俘虏,这俘虏一当就是9年,直至1688年,“时遏国有内变,公潜挈从民,复归往隆奇地所”。他在真腊境内徘徊多年才于1700年重返河仙,此时距离河仙全盛时期已过去20年!当年英气勃勃的鄚玖,此时已是年近半百的中年人,半世基业毁于一旦。

但鄚玖的归来仍然让“四方商旅远闻太公仁声德泽,皆慕而来”。

暹罗入侵让鄚玖意识到了柬埔寨朝廷的软弱,真腊无法给河仙提供保护,而暹罗又虎视眈眈,在权衡利弊之下鄚玖放弃对柬埔寨的依附,转而投靠势力强大的越南阮主政权,这与推行南进政策的阮主不谋而合。1708年,鄚玖亲自到广南向阮主奉表称臣,被封为河仙镇总兵。“南朝天王睹其相貌魁真腊杰,进退敬慎,嘉其忠诚,敕许为属国。名其镇为河仙。”“名其镇为河仙,爵其品为总兵,颁赐印绶”。河仙成为广南国的属国。

在鄚家两代父子不懈努力下,河仙逐渐成为了当地文化中心。在这海角天涯的异国,河仙依旧延续着大明衣冠,据《清朝文献通考》载:“港口国……宫室与中国无异,自王居以下皆用砖瓦,服物制度仿佛前代。其风俗重文学,好诗书。国中建有孔子庙,王与国人皆敬礼之。有义学,选国人子弟之秀者,及贫不能修脯者弦诵。其中汉人有傲居其地而能句读晓文义者,则延以为师,子弟皆彬彬如也。”“宫室婚姻吉凶之制,略与中国同,而建文庙设义学,俾国人皆知弦诵,以自附于中华之礼教”。

在鄚天赐的治理和鼓励下,河仙的文人雅士们吟咏河仙美景,编篡成《河仙十吟》的诗集流传于世。河仙,已经成为了海外的文明之邦,是大明子民在国外盛开的一朵文明之花。

可就在一片繁荣安详之中,河仙国的劫难再度来临,而且这次是双重打击。最直接的威胁来自于中国老乡,同为华人后裔的郑信。郑信在暹罗迅速崛起,并建立起强大的吞武里王朝,并四处扩张。1771年吞武里王朝悍然发兵进攻河仙本土,大军压境,河仙失陷,暹罗军队“毁庐舍,取财帛,人民逃亡,止留一墟荒秃而已”。近百年来繁华的河仙再度毁于一旦,只剩下一片焦土,河仙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未能恢复昔日的盛况。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鄚天赐向阮氏求救时,阮氏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西山起义,在这一前一后的夹击之下,阮氏宣告灭亡,鄚天赐被逼自杀,鄚氏从此由盛转衰。虽然后来阮氏子孙阮福映复国,曼谷王朝取代吞里武王朝罢兵休战,整个中南半岛迎来久违和平,但河仙再也回不到辉煌的过去,其实际统领权由鄚氏割据独立变成了两国共同任命,从此以后鄚氏形同傀儡,而河仙“回复了它昔日的安谧的状态,即又重新是个不很活跃的小渔村了。”

尽管最后河仙被越南吞并,但鄚氏家族仍然在海外保持独立自主政权长达七十余年,在那样错综复杂,尔虞我诈的国际局势中河仙政权顽强的拼搏、生存,大明百姓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勤劳和智慧把河仙这个荒芜之地构建成政治安定,商贸发达,保留着故国文化和衣冠的乐土,大明子民、大明文化在海外开花播种,绽放着耀眼的光华。我们必须要说一句:壮哉鄚玖!

港口国的建立者是莫玖,原籍为广东省雷州府海康县白沙乡东岭村(今广东雷州人) 。出生于南明永历九年农历五月初八(1655年6月11日),在他年幼的时候,中国南方各地南明势力相继被满清消灭。1671年,17岁的莫玖因不肯屈从清朝统治,于是背井离乡,移居柬埔寨,不久就得到柬埔寨国王的宠信,被委任管理该国的商贾事务。

莫玖在柬埔寨一段时间后,感到寄人篱下,一旦失势,便难以安身立命。于是莫玖为了自保起见,便收买柬埔寨王的宠姬幸臣,使之向国王说情,让莫玖治理湄公河三角洲的恾坎(柬埔寨语:Man Kham,意为港口)。

17世纪70年代,莫玖被任命为恾坎“屋牙(地方长官)”,从此以后,莫玖在恾坎苦心经营,逐渐使恾坎发展起来,莫玖便以此为根据地,建立起了割据政权。

后来,恾坎因为相传“常有仙人出没于河上”,便改称河仙。河仙地处湄公河三角洲,原为柬埔寨的领土,邻近暹罗(今泰国)和越南广南国,是印支半岛的各国交汇处。莫玖看准了这一点,于是就招来四方的商旅,吸引“海外诸国,帆樯连络而来,其近华(指越南人)、唐(指华侨)、獠、蛮,流民丛集,户口稠密”,从而使河仙繁盛起来,西方欧洲人将河仙称为港口国。

1767年,暹罗遭受缅甸入侵,大城王朝灭亡,王族昭翠等逃到港口国,请求鄚天赐帮助他们复国。然而郑信已起兵驱逐缅甸军,成为暹罗新国王,为了消灭大城王族,郑信要求鄚天赐交出流亡的王族。鄚天赐有心助昭翠复国,便派水师对曼谷水域窥探虚实,不料遭遇飓风,无奈返回。其后,港口国与暹罗关系趋于紧张。

1769年,鄚天赐派战船攻打暹罗,但并不奏效,反而因为瘟疫而仓促撤回。1769~1770年间,港口国又发生了两起内乱, 鄚天赐虽平息了内乱,却也使港口国元气大伤。而暹罗却平定了国内的割据势力,锐气正盛,1771年,郑信派兵进攻港口国。鄚天赐率军民“相持十余日,城内一人挟作十人之役,尚不能充数,军疲将困,而无退心,决守死战”。但因暹罗军利用西洋石铳,使港口国无力抵抗,鄚天赐向广南国求助,但当时广南国又发生了西山起义,未予援助。于是鄚天赐逃到嘉定(今越南胡志明市),港口国被暹罗侵占。

1773年,广南国为了专心平定西山之乱,去除后顾之忧,派兵攻击郑信军。经过一番外交谈判后,郑信答应撤出河仙,鄚天赐返回河仙。1775年,广南国首都顺化沦陷,广南国皇帝阮福淳逃到嘉定,鄚天赐到嘉定与之会合。鄚天赐向阮福淳提出“乞中国兴师殄灭群凶,复我南国土宇”的方案,但西山朝对其穷追猛攻,广南国领袖阮福淳、阮福旸被擒杀,广南国灭亡,鄚天赐逃回河仙。

1788年,鄚子泩去世,由鄚天赐长子鄚子潢的儿子鄚公柄继位。

1792年,鄚公柄去世。1800年,鄚天赐第六子鄚子添继位。

1809年,鄚子添去世,越南阮朝直接派官员管理河仙,港口国最终灭亡。

1816年,鄚子潢之子鄚公榆被阮福映任为“河仙叶镇”,但是同时也派遣了越南官员,河仙不能恢复内政独立。1829年,鄚公榆去世,其兄长鄚公材继位,1833年,鄚公材受逆党之乱的牵连,被送往顺化审问,鄚氏在河仙的统治从此结束。

《晋书·天文志上》:“夏至极起,而天运近北,故斗去人远,日去人近,南天气至,故蒸热也。” 唐李白《陪族叔晔游洞庭》诗之一:“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八七:“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毛泽东《送瘟神》诗序:“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有时特指 岭南地区

唐李颀《送卢少府赴延陵》诗:“ 北固波涛险,南天风俗殊。” 金周昂《北行》诗:“北塞甘长别,南天欲远征。”陈毅《送旧友南归》诗:“君去南天,游击穿梭。分粮杀贼,日夜挥戈。” 自秦至清,越南有约一千二百年作为中国郡县,约九百年作为中国藩属。作为中国郡县的越南,经过多年的教化,已渐通诗书,识礼乐,为文献之邦;作为中国藩属的越南,继续用汉字,立孔庙,兴科举,崇尚儒学,兼容佛老,中国文化仍然大行其道,以南方中华自居。亦自称其土为南天(越南语:Nam thiên )。

如:越南前黎朝黎桓称帝时,法顺禅师作《国祚》一诗奏上,其诗云:国祚如藤络,南天理太平,无为居殿阁,处处息刀兵。”直言其志。(《禅院集英》汉文诗)。

西山朝刚灭旧阮,便向河仙鄚天赐招降。鄚天赐的答复是“我臣事南天已二世矣,心如铁石,虽死不改,其志安肯与汝贼辈作逆天之事乎?”(武世营《河仙镇叶镇鄚氏家谱》)。

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顺化宫廷雅乐其中即有南天乐、玉楼春、踏青游等(《钦定大南会典事例 礼部》卷九十九)。直至启定二年(公元1917年),阮朝还出版名为“南天珍异集”的老獭稚型传说重编重抄本。

1671年,“因不堪胡虏侵扰之乱”,举族“越海南投真腊国为客”。莫玖在真腊河仙地区大力发展势力,建立了市镇与村庄,把河仙经营成为人烟辐辏、“华夷杂处”、经济繁荣的国际性港埠,时称“港口国”;后向广南称臣。莫玖去世后,其子莫天赐在河仙建起规模宏伟的府城,以明朝制度与文化为榜样,建孔庙,立义学,习诗书,同时兼容本土各民族文化和欧洲宗教文化,建构起一。个文质彬彬、具有浓郁中华色彩的海上“农冠文物之邦”; 其子莫天赐一度自号“高棉王”,在军事与外交上与暹罗相颉颃,成为左右中南半岛因际政局的重要力量。莫氏重视发展经济,拓展对中国、马来半岛、印尼群岛的贸易,使河仙成为东南亚繁荣的港埠,有“小广州”之称,为南越开发与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嘉隆十七年(1818),建鄚玖庙(忠义祠)于河仙屏山(Binh-son)东湖(Ho Dong)旁,俗称陵山(Nui lang),祀武毅公(鄚玖)、国公(鄚天赐)、理正侯(鄚子泩),守墓士卒仍53人,春秋两祭。并赐蜂岸一所,许鄚氏子孙世收其税,以为香火之资。

明命三年(1822),阮圣祖念鄚氏“有功于国”,追封莫玖为树功顺义中等神,天赐为达义之神,子泩为忠义之神,准河仙美德社依旧奉事。嗣德元年,以鄚氏曾孙鄚文烽为队长,使监天赐祀事。绍治六年(1846)迁其庙于城西。每逢农历五月初八日鄚玖诞辰,五月二十七日鄚氏逝世,本地都有大规模的祭祀缅怀先贤活动。

大明子民因不满清朝统治在海外建立的国家后来怎样了?

明末清初,由于满清八旗铁骑肆虐神州,有人选择与满清抗衡直至壮烈牺牲,有人奴颜婢膝选择屈服,同样也有人选择背井离乡前往他国。今天给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