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制的影响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2浏览:1收藏

禅让制的影响,第1张

禅让制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第一,它开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先河。禅让制时代选人用人是完全按照民主推荐的方式,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被考查对象进行综合考查,并通过各种实地考验后,再将帝位禅让给被考查人,原任君主可以在有生之年利用自己的德行和威望监督和进一步考验新任君主,最后完成政权的新老交替。这种政治制度之所以被后世所称赞和向往,关键在于新老君主完全以德行和社会治理能力而不是通过武力征服公众,有利于凝聚人心、政通人和、事业兴盛。所以尧舜禹三帝被后世称为圣君明主。虽然这种选人用人的方式与今天的民主不一样,但二者所追求的目的和结果是一致的。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被载入史册,受后人向往和推崇。

第二,禅让制时代成为后人世代向往的开明时代。禅让制在我国历史上虽然推行的时间不长,但这个体制所带来的社会效应是无可比拟的。在我国四千多年的家天下时代,没有哪个朝代能象禅让制时代那样受人怀念和向往。每到新的王朝更替,人们就寄希望于新的君主能象尧舜禹那样治理社会,让百姓安居乐业,享受太平,但就是再也没有哪个王朝出现过这样的君主,更没有哪个王朝出现过那样的时代令人怀念和推崇。所以说这个时代不仅代表着我国现有历史上开明政治的最高水平,更是整个奴隶、封建社会可望而不可及的时代。

第三,尧舜禹三帝成为后世评价君主贤能与否的标准。自禅让制度开始后,尧舜禹就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圣明最有能力的帝王而被列入五帝之一。所以后世的帝王无论谁都喜欢将自己比喻成尧舜禹,以示自己圣明贤能。老百姓遇到某个盛世也喜欢将这个时代与尧舜禹时代相比较,甚至有人将个别贤能的君主比做尧舜禹似的圣君。所以在整个奴隶、封建时代,没有哪个帝王不认为自己就是圣君明主,更没有哪个帝王不希望人民将他们看成是尧舜禹一样圣明贤能。

第四,“禅让”成为那些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的人用以粉饰其政权合法性的贯用手法。在我国奴隶、封建时代,一些通过非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篡位之人,为了证明自己政权取得的合法性,都是以禅让的形式,让前代君主将帝位让度给自己,以洗脱自己谋权篡位的罪名。如:王莽、曹丕篡汉、司马氏篡魏、杨坚篡北周、赵匡胤篡后周等。而且还要做得象模象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辞“禅让者”的所谓禅让,最后摆出一付无可奈何的姿态“被迫”接受了“禅让”,以示自己的政权确实不是凭借阴谋篡夺得来,而是顺天应民,合法继承了帝位。由此可知禅让制对奴隶、封建社会政治的影响力。

二、禅让制对中国思想的影响

第一,对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在我国奴隶、封建时代一直属于社会的主流思想。而儒家思想中的忠孝仁爱,无不显现着禅让时代的影子。“忠”是禅让时代获得政权禅让的人的第一条件,被纳入禅让候选人的人必须忠于前政权,忠于天忠于地,忠于自己的职责和事业。“孝”更是前任君主考查被禅让者必备的素质和条件,尧舜禹无不是以孝感动天下的人,孝道是他们进入世人眼界而受到推荐的基本条件。“仁爱”

是尧舜禹治国理政的思想基础,正是他们的仁和爱,才受到人民的热爱、推荐和拥护,才能将他们生活的时代治理成开明繁荣的时代。孔子等儒家思想的创建人,在其上述思想体系里无不体现着禅让时代的思想真谛。

第二,对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在我国思想史上也是重要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之一,对统治阶级治国理政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其“无为而治”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对我们现代治国理政和修身仍然有着可以借鉴的内涵。禅让制时代的尧舜禹治理社会的基本方法就是顺应天时和地理,不逆天和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要受到老天和大自然的惩罚。所以,尧舜鼓励大家靠水而居,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禹的父亲鲧违背自然规律治水,不但没有将水患治理下去,反而使洪水越加泛滥,人民遭殃,最后被尧处死;禹按照水的自然流向治理,最终治水成功,使水成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优良资源,所以他受到人民拥戴而被禅让。同时,尧舜禹还对人民采取无为的治理方式,在指导人民按照自然规律发展生产的同时,不干扰他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使他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享受太平。道家的上述思想与其说是老子等思想家在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更应该说是对禅让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对其他思想的影响。禅让时代的思想不仅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对其他思想同样产生了较深影响。如:“以德治国”、“与民同乐”、“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知彼知已”、“天下为公”等思想……以及我们现代的市场主体自我经营自我发展的小政府大社会思想等,无不可以看到禅让制时代顺天时、遵自然、重德行的思想痕迹。

三、禅让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一,尧舜禹的事迹成为教化后世的经典。尧舜禹作为一代圣君,其行为举止给后代带来了无可替代的影响。尧宽厚仁慈的心胸,识人用人的睿智,赏罚分明、凝聚天下的魅力……;舜忠孝仁厚的德操,爱民如子的亲和力,吃苦耐劳的意志……;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无不受到后世的敬仰和纪念,并作为教育后人忠孝仁爱、励志奋发的经典教材世代相传。无论是国家还是民间,他们的道德和精神始终被作为中华民族奋发向上、建设大同社会的力量永放光辉。

第二,形成了传统忠孝文化的雏形。在我国整个奴隶和封建时代,忠孝仁爱始终是统治阶级和平民百姓对他人和自己人生价值建设的基本准则。禅让时代的忠孝仁爱思想虽然很原始、很抽象,但很实际、很有感染力,甚至儒家学者将忠孝仁爱纳入其思想范围而加以理论化时,都没有离开和超出禅让制“忠孝仁爱”的基本标准。如果没有禅让时代树立起来的以忠孝仁爱为基础的高超德行,以孔子为代表的后世忠孝仁爱思想文化理论就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就算孔子等在理论上再构建和深化,都很难深入人心而被世代接受和传承。

第三,奠定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基础。禅让时代的一系列思想,作为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基础,而广被后世所传承和发展,并被纳入后世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加以建设。一是开创了民主政治文化的先河,为我国后世民主政治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有力借鉴。禅让制民主虽然很抽象,但它体现出来的大同理念和民主推荐人才的方法至今都有感染力和借鉴力,甚至现代民主政治文化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禅让制民主的内涵。二是尧舜禹时代所体现出的大同,作为国家治理的标准而广受后人羡恋和向往,一代代地激励着后人不断地从理论和实践上朝着这个方向去构建和追求,试图通过理论构建来促使统治者推动大同社会的建设,虽然这个理想至今仍然停留在理论的范畴,但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它的追求,直至现在,大同社会仍然还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三是民主性选人用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统治者选人用人的方式。春秋战国时期的才能至上的用人原则、汉代的举孝廉、隋以后的科举考试,以及我们现代从德能勤绩廉考查和任用人才,无不带有禅让制时代选人用人的影子。四是“顺天应民”的治国思想,与现代科学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思想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三纲、五常:

  语出西汉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但其思想内容则源于先秦诸子之学,如孔子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韩非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为“天下之常道”。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朱熹。

  2、四维八德:

  四维八德,即指“礼义廉耻”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1)四维

  在《管子》牧民篇中有如下文字:“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四维张,则君令行。…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此应为“四维”的源起。

  民国廿三年,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中正发动新生活运动,确立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地位,并重新解释为“礼是规规矩矩的态度,义是正正当当的行为,廉是清清楚楚的辨别,耻是切切实实的觉悟”,在抗日战争时期再度改为“礼是严严整整的纪律,义是慷慷慨慨的牺牲,廉是实实在在的节约,耻是轰轰烈烈的奋斗”。

  (2)八德

  孙中山在《民族主义》第六讲中,特别重视倡导,因共计有八字,故一般惯例简称为「八德」。孙中山在书中说:「穷本溯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有了固有的道德,然后固有的民族地位,才可以图恢复。讲到中国的固有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先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但是现在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势力,此刻横行中国。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要保存,不好的才可放弃。此刻中国正是新旧潮流相冲突的时候,一般国民都无所适从。…所以中国从前的忠孝仁爱信义种种的旧道德,固然是驾乎外国人;说到和平的道德,更是驾乎外国人。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以后对於这种精神,不但是要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然后我们民族的地位才可以恢复。…我们要将来能治国、平天下,便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同之治,这便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大责任,…便是我们民族的真精神。

  民国廿三年,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中正发动新生活运动,八德与四维并为两大主题。

全国各地汪氏家谱中的字辈(字派),第1至44代依次为“姬挺诵越嵩建考欣永陈良猛胜理婴晃性进达雅勇言高澄珍云讬顗广平文(和)轸澈授演道(献)恭统元(爽)叔(举)泰勋(明)僧华”,第45至57代从“建”起依次为“建处泰仁凤文行言咸浚师道洤参邵延惟元绍敦隆和小”。

第68代从“华”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基本为“华(世)德思金仲,景大胜延昌,伯世(79代)宗文彦,国朝显祖光,恭忠全正义,学道永贤良,万代遵先哲,开元本自芳,孝友传家远,诗书引泽长,贻谋诚可式,为善庆其详,令绪承明训,宏勋纪太常,声名相继美,仁厚益周详(147代)”。

其中从第79代“世”起,与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湖南、新疆、台湾等省的字辈“连珩端福荣,应维正先文,池洋浩泽深,广汝兴安宁,源流积德远,江河运久长,忠孝家名胜,麒麟永繁昌,吉人作天相,建树照升平,克俭培秀毓,蔚瑞显茂清。尚传周尧宇,普及焕隆(147代)”一一依次对应。

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湖南、新疆、台湾等省从第148代“新”起,以后依次为“新,举才超俊伟,礼义仁冠君,书怀全章锡,学儒定思勋,崇高扬史册,耀武绍家声”。

扩展资料

汪姓名人:

1,汪易:(公元1916~1995年),原名王善德;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汪乃贵:(公元1905~1991年),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3,汪少川:(公元1915~2002年),安徽金寨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4,汪东兴: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江西弋阳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顾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汪姓

禅让制的影响

禅让制对中国政治的影响第一,它开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先河。禅让制时代选人用人是完全按照民主推荐的方式,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被考查对象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