圐圙,是什么意思?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6收藏

圐圙,是什么意思?,第1张

谷恋村,初名圐(ku)圙(lue),也称“圐囵”,为北方方言用字,意指四周有墙或有栅栏而无房屋的空地。

明洪武初年,高氏世祖高仲远由陕西渭南迁入此地,建舍而居,定村名为圐圙村。明嘉靖二十年(1541)建堡后称圐圙堡,“围五百五十步,高二丈五尺,底阔二丈,顶阔一丈。”村堡的平面形状呈四面八角。清康熙初年,改“圐圙”为“谷恋”;清乾隆时,村内商贸发达,被誉为“银谷恋”。清中期后,社会安定,村内农业、商业发展,人口增加,村庄扩大,堡墙逐渐废毁,人们沿堡墙外环四周又修四条大街,“谷恋堡”遂改为“谷恋村”,沿用至今。

谷恋村重视文化教育、崇文尊师之风根植深远,文化昌盛。清代以前,村里大户人家多设私塾,多数幼童都要进私塾接受启蒙教育。

据考证,村内“五桂堂”高昭鉴、庄福财主高必达、东民财主高硕庭、福谦财主高硕弼、良弼财主高良弼等家族都开办有私塾,私塾内有专供学童读书的书房院,聘请致仕举人做塾师。清末还开设有私立广智小学堂、女子学堂、谷恋小学堂,开设修身、经学、国文、历史、地理、格致、算学、体操等新课,教授农、工知识。学生统一服装,免收学费。学校还置有洋鼓、洋号等乐器,每逢节庆之日,都要演奏庆典。

有清一代,曾出过3位翰林、8位举人,101名太学生(贡生)、82名庠生、35名武庠生,102人受到封爵。民国时期毕业的大学生有13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谷恋村文化教育成果更加丰硕,先后有9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405人走进大学校园。

谷恋村的文化还体现在现存的古民居里。目前,全村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40余座。其中明代四合院3座、三合院3座;明清两代一体院1座;清代牌楼院2处、闷房院3处、过厅院1处;清代筒楼院1座、明楼院3座;清代四合院3座、三合院10座;牛房大门院15座。其数量之多,保存之好,特色之浓,令人叹为观止。

谷恋村人修宗谱、写村志的历史也很悠久。最早在清乾隆十七年(1752),贡生高鸿建纂修《高氏族谱》;清嘉庆十年(1805),举人高希曾再修《高氏族谱》;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三修《高氏族谱》;清光绪十八年(1892),村值事高则裕及高必昌、高锡璧组织四修《高氏族谱》;民国7年(1918),翰林高锡华五修《高氏族谱》。

清光绪十八年(1892),高则裕撰写第一部《谷恋村志》,为山西现存最早村志。全志约7万余字,所记内容涉及祁县天文、地理、政治、历史、民俗、医药、生活常识及谷恋村修路、修渠、丁戊奇荒赈灾等大事件及本村的民风民俗,时间跨度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前后近90年。

2017年9月由三晋出版社出版的祁县《谷恋村志》是山西省村志系列丛书之一,16开精装本,40万字,主编高在福,副主编高怀壮、杨金梁。

《谷恋村志》有彩照22页92帧,主要为村落全貌、街巷、村内古民居、木(石)雕、门庭绘画、民居匾额、宗谱书影、村委会、学校、村名人及合影照,谷恋村旧貌示意图;全书共七部分:序、凡例、目录、概述、大事记、正文、附录。正文设17编63章,分别为古村春秋、人口、经济、水利、政事记略、军事、教育、卫生、古代民居、谷恋村家族、民间文化、风土民情、遗闻轶事、古建古迹、谷恋三景、古今人物、艺文拾零。

高姓家谱介绍(一)概述

家乘又称家谱、家牒、族谱、宗谱、世谱、支谱等,是记载宗族世系、人物的历史图谱,是宗法血缘制度的产物。其内容相当广泛,记载着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全族的坟墓和族田的四至方位,也包括家法、家训、风俗习惯、社会变故等宗族文化。家规家法,有的家族有成文法,有的家族则只有习惯法,有成文法者皆载入家乘。大凡全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户口人丁、祖宗墓地、族产公田等,在家乘宗谱上一查就着。

家谱是维系家族血缘关系的主要纽带。它又有宗谱、族谱、家乘等不同的名称。宋朝以后,随着封建家族制度的形成,修家谱的风气十分盛行。到了明清两代,在农村中可以说既没有无谱之族,也没有无谱之人。

高氏家谱的内容,一般说来也是包括上述几个方面。如收藏在辽宁省,阳县高家的《高氏宗亲谱册》主要内容:谱序、命名旋盘、先人坟茔坐落、人任显荣者传以及世系图表等内容。

有了祖谱,人们就能区别、分明和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属于哪一宗、哪一支,不会乱认祖先宗派,就能联络宗族同姓之间的感情。因此,在大多数高姓宗谱的家范家规中,都把修谱系作为突出的一条。高姓宗族也很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所以尽管在十年“文革”中有许多家谱被迫烧掉或毁掉,至今仍然有一部分高姓家谱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特别是在满族的高姓中至今有保存谱书和谱单的传统,每年逢祭日,便将宗谱从祖宗匣中取出,敬除房内西墙板上,全家跪拜祭祀,以示不忘祖宗恩德并祈求祖宗的保佑。

修谱

过去修谱是家族中的重大事件。没有家谱的家族要新修,已有的要续修。每隔一段时间,家族中总要新生孩子,娶进媳妇,嫁出女子,增减人口,还要死去老人,夭殇子女,新增坟茔。族产公田也会有新变化。为了及时将种种新情况反映到家谱上来,所以每个家族的家谱都定期续修。修谱有一定的体例和原则,代代相袭,不许族众干预。

家谱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于把全族的子孙固定在一个地方——祠堂的周围,不致因分化、流徙而使家族瓦解,也不致因异姓或同姓异族的迁入而使家族的血缘关系发生混乱;其次是提倡尊尊亲亲,向族众宣传血亲相爱、亲族团聚的观念,从思想意识上防止家族溃散,以达到收族的目的。正因为家谱对家族的存在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个家族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祠堂读谱仪式。祠堂读谱,有的家谱一年一次,有的则一年数次。仪式的隆重与祠堂祭祖差不多。

各家修谱,一般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人作序,高姓族谱也不例外。在谱序中,有的是叙述本族的发展历史,有的是叙述修谱的缘起和经过,也有的是叙述修谱的重要意义。因此说,一篇谱序就是一篇本族发展的简短历史或本族所应遵循的道德文章。

高氏族谱

高氏族谱,最早的当数隋唐时期官修《高氏小史》,此书记载了渤海高氏,特别是北齐一宗的发展变化情况,宋以后佚失。今天能见到的大多是明清修订或续修的,也有民国年间续修的族谱。仅就现存的高氏各谱来看,南方的高氏族谱修订的较早,世系详尽,保存的也较完好,修谱也较有规律性,一般都能定期续修。而北方的高氏族谱多有佚失,并且修谱较晚。山东郓城《高氏族谱》记载:“适民国二十四年老高庄祠堂落成,与祭者七十余村,有二十一世孔贤,因各村老谱失传者,约各村记几世,即自几世序之汇印成牒。”旧谱的佚失给续修族谱带来一定的困难,也容易造成世系的不详。族谱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自宋以后,北方动荡较大,受北边各族的入侵较多,致使迁徙频繁。同时,北方高氏较为集中,各宗支混杂相居也为修谱带来一定的难度。郓城《高氏族谱》又载:“其间逃而复还者又不知几高氏与焉,迄今五百余载矣,迁于彼又迁于此者更不知几高氏与焉。”而南方高氏宗系则较为单一,各宗支一般多聚族而居,据江苏常州《芳田高氏族谱》记载,高氏“星罗郡东殆遍”,合计有五六百家,被称为“郡东望族”。同姓同宗同支聚族而居,有共同的祠堂,共同的义田,这样就从根本上使修谱续谱有了保证。当然这并不是说北方高氏族性不强、淡于谱事,事实上北方高氏谱要比南方多,只是囿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才造成上述情况的。不过,从北方各高氏族谱来看,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辽宁等省区的高氏,也包括一些南方高氏多为渤海高氏后裔。不论迁徙多么频繁,宗支多么混乱,但最终都能追到渤海这一支上。

沿着渤海西岸有一个渤海高氏世家,规模宏大,远的如北齐皇帝高欢、高洋等,唐朝时有高崇文将军等,到元朝时遍地开花,地方志记载了众多的“渤海侯”。

渤海高家以武功起家,其中一支居住在今天无棣县城附近的付高张村,该村原村名为幸礼村。该支兴起于金朝、元朝时期,有叫高轮的,官至沧州盐山县主簿。主簿是知县的佐贰官,该支高家由此步入仕宦行列。高轮之子高宪,曾经担任沧州孔目,属于高级吏员。

进入元朝时,高宪之子高璋,高璋之子高仁以战功获封,被封为“渤海郡侯”,并追封祖宗三代,高家一门由此跻身名门望族行列。

高家后人发达,迁居无棣城里居住:

明清两朝,高家科甲连连,忠义信勇,清官显宦,人物鼎盛。直至清朝末年,该支科举不断。新中国成立后,该支后人散居全国各地。为了缅怀先祖,高氏后人专门为先人的祖碑加盖了碑亭,修建了纪念设施,成为无棣一处知名文化景点。

圐圙,是什么意思?

谷恋村,初名圐(ku)圙(lue),也称“圐囵”,为北方方言用字,意指四周有墙或有栅栏而无房屋的空地。明洪武初年,高氏世祖高仲远由陕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