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廷昌的样式雷图档
“样式雷图档”已被列为古籍整理重点项目
据说,样式雷图档目前在国内存有二万多件,只有一小部分流往国外。国家图书馆是收藏最多、最完整者,约有12万余件,也是晚清样式房收藏数量最多者,主要为样式雷家藏画样。此外大量按例要进呈皇家御览,并“奉旨留中”(留在宫中存档,原来是内务府的舆图)的部分,辛亥革命后转而成为故宫博物院的藏品。
样式雷家谱现也找到了,保存在中国文物研究所。这些对研究建筑学、建筑史、考古学等有重要价值的资料能够保存至今,首推雷景修的收集和呵护;其次是成立于1930年的中国营造学社的同僚先哲们。由朱启钤发起,并由梁思成、刘敦桢、单士元、刘致平等建筑学家组成的中国营造学社,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即对样式雷图档的保护、整理、研究,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其努力对奠定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思想体系,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他们独具慧眼,多方呼吁,大力搜集流散于社会上的样式雷图档,保存于北平图书馆至今;再次就是样式雷的后裔们,他们为这些国宝找到了应有的归宿。
2002年,样式雷图档出版被列为国务院古籍整理的重点资助对象。
依我看来,并没有确切记载说是唐四滚子亲手杀害雷家的人。
雷父(明亮)是被日军抓去做苦力时,他奋起反抗,被日军打死的。
雷母(张元满)是被唐四滚家人凌辱,经受不起折磨而自尽的。
雷兄(正德)是当童工患肺结核病死的。
然而,其祖父(新庭)是由于唐四滚逼租,还有过度劳累,而病死的。他还有个弟弟,也是染病死了的。
事实上,我们这代人对他们的了解,大多来自父辈的教导和学校的教育,而一部分是来自于网络,而并没有亲身体会到那个时代的苦难。然而,我们从这些故事里,也领悟到现在的社会同样需要好人,需要爱与被爱的正能量。小雷的微笑就像暖阳一样,温暖着我们的心房直到如今,直到现在。。。
平遥雷姓的渊源未在公开资料中明确阐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的商业中心,有许多著名的晋商,其中就包括了雷履泰。雷履泰是日升昌票号的创始人,他的故居位于平遥古城书院路11号。雷履泰的先祖定居于西羌城村,关于雷添雲由何地迁居西羌城村无文字记载。有一种口头传说,雷添雲由平遥县城内迁居于此,同迁者兄弟四人,其一、即为雷添雲;其二、定居平遥县油房堡;其三、定居郝家堡;其四、定居于青落村,但此说仅为传说,无文字记载以资证实。
对于雷姓的渊源,可以继续分为多个分支。例如,雷氏宗族的祖籍地在古称“雷泽”的地方,“雷”指的是雷震,“泽”指的是水草交织的沼泽地。另一种说法是雷氏家族的祖先是少数民族的后代。但这些都只是推测,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
总的来说,平遥雷姓的渊源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方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二,在台湾排名第五十三位。方姓的起源有两种。一是炎帝的后代,炎帝的第九世孙方雷,因为帮助黄帝讨伐蛮尤有功,被封于方山,后代就以方为姓。方姓的另外一个起源是出自姬姓。周宣王时期,大臣方叔领兵平定南蛮,被封于方,因为方叔姓姬,名寰,字方叔,后代就以他的字作为姓氏,也姓方。 发展和演变:方姓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泉州人翁乾度有六个儿子,分别姓洪,江,翁,方,龚,汪,这就是『六桂堂』之由来。方姓人早期主要在发源地河南发展,后来逐渐向四周扩展。唐代,河南方姓开始有人进入福建,广东,并在清朝初期移居台湾。方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河南,泉州,固始,九江,莆田,漳州,青州,河东等。
方姓 源流编辑本段回目录
方(Fāng)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为黄帝神农氏裔孙雷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风俗通义》及《世本》等所载,相传上古黄帝神农氏之裔孙雷,封于方山(今河南省中北部,西起洛阳龙门,东至密县东境,绵延于伊川、偃师、巩义、登封、荥阳、密县境内的嵩山),后人以封邑为姓,称为方氏。因方雷氏在上古黄帝时“以功封方山”,黄帝的基地主要在河南,所以,应该说方氏起源于河南嵩山一带。
2、出自姬姓,为西周后期周宣王时大夫姬方叔之后,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西周后期宣王时,有大夫姬方叔,在征伐淮夷、猃狁,特别是平息南方荆蛮的叛乱中居功至伟,周宣王封方叔于洛(今河南省洛阳市),其子孙以祖字为姓,称为方氏,史称方姓正宗。
3、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为神农氏第8代孙帝榆罔子雷之后,以地名为氏。传说神农有后裔开始得雷姓。传至8代孙帝榆罔之子雷,黄帝伐蚩尤时,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省叶县南),其后子孙有以地名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黄帝时嫫母之后。亦为河南省方氏(疑与上“1”款姓源相同)。
4、出自姬姓,为宋初福建省泉州人翁乾度之后所分。据《元和姓纂》所载,宋初有福建省泉州人翁乾度(姬姓后裔),生有六子,皆进士。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中第四子分姓方,其子孙也姓方。
5、出自其他小数民族有方姓。如现今的满、蒙、傣、回、土家、朝鲜、台湾土著、壮等民族均有此姓。得姓始祖:姬方雷。炎帝神农氏第九代孙。黄帝伐蚩尤时,双方激战于涿鹿,雷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佐黄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战争胜利后,黄帝论功行赏,雷被封于方山(今陕西省陇县)。夏代时,其部落迁至今河南叶县南、方城县东北一带,其后子孙有以封邑为氏者,称方姓,他们尊姬方雷为方姓的得姓始祖。
方姓 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方氏始祖—方雷方氏至今有近4700年的悠久历史。神农炎帝十一世孙即八代帝榆罔长子曰雷,黄帝伐蚩尤时,雷因功被封于方山(今为河南省禹州市),雷受封于方山后,称方雷氏,子孙以地为氏,分为雷姓和方姓,到了西周宣王时,方雷子孙中有一位叫方叔的将军,智勇过人。奉命南征,平定过荆蛮的叛乱,为周室的中兴立下了大功。因此,后世不少方姓宗谱采用了“周大夫方叔之后”之说。方氏在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时就承诏定谱,《方氏血脉谱》早在东晋成帝咸康二年(公元336)就被御批为“名家盛典”,并敕谕方氏子孙,“世代藏传,永久勿失”。《歙淳方氏柳山真应庙会宗统谱》中记载:“歙之方,自河南之固始,无别出也。江南、闽广之方,俱自歙之东乡,无别出也。歙之东乡,则今淳安也。方之在徽歙者,皆出淳安,谱牒甚明。苐各派繁衍,昭穆难序耳,世祖黟侯之墓与庙在淳者,子孙世守之。在歙者,惟柳亭山一庙,郡志载焉”。宋代安徽宣城有一支方姓改成邝姓广东及海外许多地方都建有“雷方邝”溯源堂组织,方、雷、邝三姓“源同一脉,衍以三宗”。
方姓 迁徙编辑本段回目录
西汉末,丹阳县令方紘因王莽篡权,为避乱,从河南迁居安徽歙县东乡(今为浙江淳安),成为徽严二州,乃至所有的江南方氏之共祖。纮二传为储, 其后代繁衍于严、婺、越、九江、滁阳、莆田、徽、宣、池、秀、湖、常。储有三子,其长子仪之后,迁湖、常、鄞、滁、仁和、南海、莆田、兴化、九江,以莆田最盛。其次子觌、季子洪之后流布亦广。 汉唐间居住于歙东乡及浙江省交通便利处的方氏,主要是觌与洪的后代。方氏为名门望族,徽州八大姓之一, 方姓在歙县为第3大姓, 淳安为第1大姓汉唐间方氏封侯伯以上者有31人直至近代。
方姓
最早迁福建莆田的方姓为唐时方叔达官泉州,后居莆田方山,后裔称“方山方”。晚唐另一支迁莆方姓为古歙人方廷范官长乐,被封金紫光禄大夫生7子, 其中6子皆仕,时称“六桂联芳”,尊方廷范为“六桂之父”。后裔“金紫六桂方氏”。该支方氏的一些外迁支派以“六桂堂”为堂号。
宋明时期, 莆田方氏科举盛况空前,科甲人物竞达360(进士和举人)多人,两宋方氏有28对父子、26对兄弟中进士,进士多达132人居莆田诸姓之冠。
桐城(今为桐城和枞阳)方氏为第一大姓,主要有三大支, 曰“桂林方”,“鲁谷共方”即“猎户方” 和“会宫方”。桐城方家以古文名世,代有才人,文风衍长,几百年不衰,为我国明代中叶以来,学术文化与道德上,历史贡献最著之家族。桐城方氏把方氏诗礼文化传统发扬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为方氏扬名立世作出巨大的贡献, 直到当代。
1、人口数据
历史上,方姓以河南为发源地,以古徽洲为中心向四周扩展,是典型的南方大姓,人口重心在东南省份,其中安徽、 浙江、 江西、江苏、河南最多,次为福建、两湖、两广、云南、 四川、台湾、海南、上海、北京、天津、陕西、 东北、山东等等。人口最多的县市为广东惠来县,人口达17万多(17%),其它人口较多的聚居县市为福建云霄县,莆田县,浙江淳安县,桐庐县,安徽桐城市,枞阳县,歙县,湖南平江市,广东普宁市等等。
韩国温阳方氏为唐代从中原河南迁过去的,人口10多万,始迁租方智明代方孝孺拒绝为篡位的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暴君诛杀10族,被害人数达八百多人。株连流放的族人也高达万人这是方氏历史上最大的灾难许多方姓人因而流落全国各地。也有不少逃离魔掌的族人改为他姓, 如六,何,才,张,施, 旋, 余,汪等等。方姓在宋代列为第35位大姓,人口约45万;占全国059。 元朝列为第28位大姓;明代为49位,人口约44万。占全国047。最新统计当代方姓人口排全国第63位。 占全国036。
2、名人数据
方姓历史上方姓名人精英辈出。宋状元文天祥序方氏族谱中赞曰:“方氏之显于周,汉以达我朝,声光显赫,流泽及后者,何其盛哉!” 到了明清二朝,以桐城方氏为代表的方氏诗礼世家更是使方氏的声誉达到了鼎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方姓历代名人242名,占名人总数的053,列第三十八位;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8,排二十五位;著名医学家占066,排第三十一位。
按名人姓氏人口比例,方姓名人率居第11位,达14722(依次:钱顾陆崔汪沈史萧杜孔方孟郑范姚)。
方姓 郡望堂号编辑本段回目录
1、郡望
河南郡: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改奉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新安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后移治安徽歙县。
2、堂号
方姓堂号有:“河南堂”、“六桂堂”、“立本堂”、“伦叙堂”、“榴耕堂”、“聚乐堂”、“敦义堂”、“永思堂”、“大训堂”、“友庆堂” “永锡堂”、“白云堂”、“发祥堂”、“世恩堂”、“壮猷堂”、 “观礼堂”、“阳牧亭”、“光远堂”、“光启堂”、“正学堂”、“朔源堂”。
方姓 字辈编辑本段回目录
江苏溧阳潘氏字辈:忠武贲威,峻卿辅乾,程皓策楚。
浙江新昌潘氏字辈:炳其宣慈,承先继泽。
某支潘氏字辈:旧序:添万汝和鸾,循女志思心,廷仕金□承,之起永长大。派行:忠厚传家人,存心启裔昌,经营多秀实,绩治载元黄,博学诗书富,宗儒月桂香,乾坤敦孝蔚,仲伯笃恭芳,燕翼贻谋远,周基德泽良,季孙分衍派,世代与天长。
荥阳堂潘氏字辈:力昭诒训,芳远泽深,美彦振起,宣述儒林,际逢景连,为国家琛。
湖南宁乡潘氏字辈:德力昭先训,培植在心诚,美彦筩振起,宣述定儒林。
江西潘氏排辈:庭芳应朝向,仕国文启昌,仁明依勇绣,道德正荣光。
广西平南国安乡潘氏字辈:运善敬永诵,泽文润国红,维华田业永,兴发有余年,道真传万世,勤俭富千秋。
江西上饶清水乡常阜村潘氏排辈:时之大成,肇修人纪,德必希贤,行惟求是,自天笃生,思皇多士,卜世其昌,永昭国史。
四川绵阳盐亭海门村潘氏排辈:家朝万事兴,文章政国厅,宗之成永手,国泰祖先登。
赣鄂湘三省潘美潘骞公裔下子孙老谱联派诗:淳道崇元运,文明际世隆,熙朝恒清泰,善裔裕亨丰。雍正壬子年派系诗:盛德承先业,鸿犹启后雄,本支相继祖,福禄定攸同。
广东四会江谷潘氏字辈:玉宗文仕,维世廷宏。定成元绪,允启歧光。英才昌济,学智名馨。明德纯雅,宪锡勲华。
山东济南荥阳堂潘氏辈序:永文玉荣尚,传家齐道昌,善述能继志,以谋世运长。
方姓 武林流派编辑本段回目录
桐城派—方苞桐城派:创始祖师为古文大师方苞。桐城散文派雄霸清朝文坛两百多年。桐城派大家还有方东树,方宗诚,方孝岳等。
桐城方氏学派:创始人方学渐,集大成者方以智。方氏家族七代人的研究,形成博大精深的易学体系,是近代科学易的先声 。
洪门(又名洪帮) 创始人“洪门前五祖”(少林五祖):方大洪,“洪门中五祖”:方惠成。几百年影响的反清复明组织。
少林白鹤拳:创始祖师方七娘,为南少林五祖拳之一,也称永春拳,在闽粤海外影响巨大。
少林纵鹤拳:创始祖师方微石,一代武林宗师纵鹤拳为白鹤拳的支派,流行于闽台海外各地。
少林方门拳:创始祖师方顺懿, 根据少林刚拳和""肖门""的特点创造的。流行于成都市、重庆市、德阳市、乐山市等等
作为三爪仑省级风景名胜区8大景区之一的雷家古村,位于江西靖安县仁首镇的南端,东南与奉新干洲接壤,该村始建于南宋初期,迄今已有800余年的 历史 ,为雷姓人家聚居之地。整个村落呈长方形,古建筑淡雅朴素,错落有致。从靖安县城驱车大约15公里车程。
雷家古村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村中的保家楼,该楼为明末清初年间雷氏先民所建,距今近400年 历史 。主要用于嘹望敌情,御寇保家。至今保存完好的此类建筑全国仅存两处,另一处在四川省。
雷家古村由现存明、清12幢古民居群,1幢接官厅,雷志昂公祠、保家楼、古井、古樟树等组成。民居由青砖砌成,结构大致相同,长方体,每栋房子高10余米,深40余米,宽20余米,属典型徽派建筑风格。民居之间的小巷,铺青石板,雨后天霁,湿不沾鞋。该村居民500余户,大部分至今还居住在明清古建筑群中。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国生部队侵占古村作营部,常驻百余人。解放战争时期遗留在古村东面通衢外墙上的《告江西人民群众书》,至今保留完好,字迹清晰可见。
村中东北角的保家楼,又名“保驾楼”、“保甲楼”,横切面近似正方形,单间建造,砖术结构,高125米,占地64平方米。共4层,1层实体,2层以上内空,宽6米,深645米。整幢楼外墙开瞭望窗共14个,窗户一律外窄内宽呈“八”字形,既利光线、空气入内又可防盗。保家楼墙体建筑工艺十分精湛,坚固无比。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怀疑保家楼内藏宝,用挖战壕用的羊角铁锄头在楼背面挖有一个065米 07米 128米的墙洞,挖到一楼土层,见楼厚实坚固而放弃。
保家楼为全村最高建筑,设计合理,建筑精良,一直是雷氏家族的骄傲,具有远眺观察匪情,警报、躲避、攻击等功能,易守难攻,古时村民用来抵御外来宗族、强盗、土匪侵袭而建。
据传,保家楼为雷氏先民雷起鳌所建。据《雷氏家谱》记载,雷起鳌号称雷八公,行伍出身,明崇祯年间曾做芦溪县令,官居七品。古时,雷家地处古驿道上,是靖安通往奉新、南昌等地的交通枢纽,雷八公建此楼目的,一是为保护族群不受外界侵略,可作嘹望台用;二是可用此楼接待过往达官贵人住宿,客官住在三楼、二楼,四楼有人放哨,地面有人把守,安全无比。据说此楼曾人住过兵部尚书等三品以上官员。又传说是为皇帝保驾,因而“保家楼”又称“保驾楼”。
雷家古村也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雷祚文的故乡。雷祚文( 1907 —1946年)曾留洋美国攻读地质学,日军侵华后毅然回国,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2年带队发现四川渡口、攀枝花一带丰富的铁矿和煤矿。曾写过一份调查报告给国家能源委员会,该会置若罔闻。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攀枝花丰富的铁矿、煤矿才得以开采。1946年9月20日,雷祚文因飞机失事遇难。
如今,随着靖安县生态 旅游 的迅速升温,该县成为江西省网红的打卡地。雷家古村也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眼球,成为靖安 旅游 重要景点之一。时值靖安县启动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暨国家生态 旅游 示范区创建之际,古村将再次迎来 旅游 的春天。保家楼则像一座坚固的碉堡,屹立于古村之中,为古村 旅游 增添一份神秘与赞叹;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对研究江西省古代建筑史建筑演变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户籍制度,一直都是在中国社会中权重占比很大的管理制度。
如今,为了孩子升学买学区房,就是现代户籍制度的一个缩影。在明清时期也是一样,老百姓为了能参加科举,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户籍,还有田产。
朱元璋上任后,执行“里甲制”一百十户为一里,每10年编修一次。这个制度以保障部分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通过这种登记,老百姓的田产就得到了官府的认可。
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入籍。
入了籍,向朝廷纳了粮,等于行使了自己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于是,也就有了可以参加科考的权力。而那些流民们耕种的土地,由于自身无户籍,当然,就没有合法性了。户籍,如此之重要,所以,在各家的族谱中,都会“浓墨”的书写一番入籍的地位等等。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有了户籍,才被认可是国家的“子民”,才能有去开发、利用土地的资格,以及可以参加科考的资格。
这里就有一个案例:
说的是蓝山的一个家族,从记载这个家族入籍祖以及土地纠纷案,就可以看出当时户籍制度的“强大”功能。《钟氏族谱·阖户宗祠》非常浓重地介绍了入籍祖,并将其和始迁祖并列,是“百世不祧之宗”。虽然,二人只差一代,但“入籍”的功劳却显得意义非凡。
再来看《钟氏族谱·阖户田租表》,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止,这位钟姓户祖的祭田数量排列第一,地位更是无人可撼动。根据族谱记载,开立户籍是在明初,祖先于元延祐间,从江西迁至湖南蓝山,并定居在黎家头。
因为,黎家从宋朝开始,就是当地的大户,到了元代中期,家族没落,到了钟家第三代时,黎家的很多家业,陆续归钟氏,钟家开始起家。就家业而言,第三代贡献更大些。但若是没有户祖的“开立户籍”,这里所有的一切,都不会得到官府的认可。
当然,他人也不会认可。
到了修谱的1936年,其家业已相当雄厚,山场的南北长度有三十来里。之后,也正是有了户籍,名下的所有产业,才得到了官府的认同。也因此,如果发生土地纠纷时,就会占据有利的一方。光绪十六年(1890年),钟家就发生过一起和雷家的土地纠纷。
根据族谱记载的官方判词,判雷姓族谱所写为假。因为,字迹不符是伪造的,所以,有争议的土地一概为钟姓管业。可见,两家为了争夺土地资源,都出具了族谱。甚至于,雷姓一家为了利益制作假的族谱。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族谱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除了记录先祖的事迹,还能成为证明“家业”的有利证据。
还有一个类似事件,是发生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钟姓和崔姓的一桩墓地纠纷。根据文字记载,崔土保兄弟立了一份契约,保证不在“坟山顶脑上开挖、栽种生理”,还请了公证人。虽然,崔家买的土地和钟家的墓地挨着,但未必一定会跑到隔壁墓地去开挖栽种。而钟家却认为这会坏了风水,要求崔家立下契约,否则,就会以此为据告官。
再来看看户籍和科考的关系。
根据《大明会典》,洪武十七年(1384年),朝廷规定:各府、州、县生员乡试前要“各具年甲、籍贯、三代”。
清代的规定更加详细,就是为了防止“冒籍”。如有违反者会有重罚,“生童有籍贯假冒者,尽行褫革,仍将廪保惩黜。”除此,还规定:祖上要入籍20年以上者,且名下的家业在官府有登记,才有考试的资格。
那么,为何科考如此重视户籍?
因为,有名额的竞争,今天亦是如此。以《蓝山县图志》记载的一个事件为例:在康熙年间,湖南蓝山、宁远二县,就出现了一桩户籍争端事件。
大慈乡四十六村原属于蓝山县,和宁远县距离较近,便到宁远县购置田产庄粮,向宁远县交纳钱粮。那时,新来了一位县令,“不查来历”,就将四十六村村民归了宁远县籍。但老百姓不愿意了,因为,当时每个县的科考名额是有规定的。根据该县的整体“文风高下”,以及缴纳钱粮人口的多少作为基准。
最终,四十六村的村民不仅回到了蓝山县,还为蓝山县令建祠树德政碑。
由此可见,户籍对于科举有多重要。
当然,人口的自然增长以及移民迁入,都会让和土地、科举密切关联的户籍地位越发重要。除了这些,如:身份认同、社会地位等,都和户籍有关系。即使放到现在,户籍依旧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
时至今日,户籍在我国的地位还是非常的重要。因为,它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日常出行,大到结婚生子,买房买车等。试想,如果你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那将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这样的你,还怎样在现今的社会生活呢?简直是寸步难行。
雷廷昌的样式雷图档
本文2023-11-22 11:35:1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9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