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风家训征文
大学生家风家训征文精选
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以下是励志网分享的大学生家风家训征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大学生家风家训征文精选
那是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幽径,路两边是花丛、草丛和茂密的树林。这条小路通向一处房子,一处好久没人来的房子,看上去很老。爷爷在前面领头走着,我们都在后面规规矩矩的跟着,整个队伍默默地走,严肃的气氛在我们之中徘徊。连最喜动的几个"小猴子''也抓着大人的衣角,低着头前行。
约莫五六分钟后,我们来到这座旧房子前。众人停了下来只见爷爷将手放在木门上闭上眼叹了一口气说:”唉--(此处应为感叹号)我这辈子只来三次,第一次是由我的爷爷领我来的;第二次是送我爷爷灵位的;第三次啊,是今日我领着你们来这里。这或许是我生前最后一次来了吧。”说完后,他推开了门。
房子的内部空间很大。正对门的是一座很大的香案,上面陈列着大约百十个灵位。爷爷吩咐众人去周围打扫卫生。自己拿着一块很整洁的抹布,细细的擦拭着香案,像是在擦着什么珍宝一样。
忽的,三叔家的小子惊叫道:“墙上有字,快看!”一时间众人皆朝那里走去。“明德……”有人正要念出来。爷爷却出声打断了:“明德守信,为立心之本;勤勉高节,为立身之本;忠君孝祖,为立人之本。”众人看向爷爷,只见他边背边擦着香案。然后,将抹布整整齐齐叠好,走到这里说:“这,是我们的家训。”
爷爷站在那里如苍松一般,与墙上气势非凡的二十七字家训相呼应,竟奇妙的融合在一起。在那一刻,这二十七个字与爷爷的身影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挥之不去。
爷爷像是在回忆往昔,久久凝立不语。突然,无尽感慨的语气从爷爷嘴里发出:“我们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家族创始人,曾经三次参加科举不中。最后做了一名商人。那个时候,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当时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的。但,先祖深知‘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于是他立下这三条家训,并以身作则。那时家族经营着布庄生意。当时很多商人哄抬物价,有人也劝先祖这样做,可是却被他拒绝了。后来,朝廷出面压制物价,很多商家都伤了元气,唯独咱们家族没事,反而因为名誉好大赚一笔。再后来,朝廷要筹措军费,大部分商家都不愿意,只有很少一部分愿意,先祖就是其中之一,他捐了三成的家财。有人说他傻,说他蠢。他却说:‘利者,得失之差也。国之得失,吾等存亡之机矣,故无国家之利安有个人之利乎(利益,在于一得一失之间,国家的`存在与否关乎着我们的存亡)’最后战争胜利了,国家奖励有功之士,先祖赫然在列,家族被奖励免税三年,之后税率降两成。由此家族进入鼎盛时期。
几百年的光阴中,战乱频发,家族几次迁移。造成家谱几次遗失,虽大部分找寻回来,却依旧不完整。只有家训完整流传下来。我,希望你们记住它。”一时间,屋内静悄悄的……每个人眼中散发着异样的神采。
缓缓的关上了木门。爷爷突然转身大笑:“兼德勤,明礼节,行当光正,百多邻亲皆称善矣;信为先,利为后,义存颅顶,数十春秋无愧活也。”说完,潇洒而去。
篇二:大学生家风家训征文精选
最近读了几篇文章,和朋友交流,谈论到一个话题——家风家教,忍不住拿起自己的拙笔写上几句话,略表达一下自己的拙见。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建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我们稍加梳理,解读一下历史,不难发现,许多长盛不衰、地位显赫的家庭家族,度会有各自兴旺发达的秘诀——家训,又可称为家风,它贯穿于整个家庭或家族辉煌的始终。
一个家族的振兴与发达,离不开引领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创立的家风和家教。家风与家教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它总结了前世中无数家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结晶成为独一无二、适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实际的法宝,引领家庭或家族走向辉煌。
站在历史长河之上,回顾总结无数曾经辉煌一时的家庭,还有那传承已久的国粹——国学,他们的家风各有千秋,其中不乏许多可称为经典的精华:齐家、治国、平天下;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忠”为岳家之家风;林则徐勤俭持家,生活简朴,他认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崇尚“俭” 为林家之家风;曾国藩以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为曾家之家风;……
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传统中国,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蕴厚重、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风;这也是众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标之一。
对于有着敦厚家风的家庭和家族,众多人都是顶礼膜拜,心仪向往的,甚至渴望进入那样的家族,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显赫和长盛不衰、兴旺发达的根本。良好的家风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举止,成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一枝独秀、鹤立于整个社会“圈子”,为众多人,众多家庭所效仿。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或家族,他们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阴,趁早好好地读书;懂得创业难守业更难,知难不难……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成长的人,懂得成功在于积淀,在于勤奋努力,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明白勤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努力……成长在拥有良好的家风的家庭中是人生中最大的荣幸,能领先于他人及早地认知生活。这种家庭的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思想丰富而多彩,有着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每天过得都会很有意义,日子里写满的是充实;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体之中时时处处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温文尔雅,一点也不显低俗;举止规范,处世豁达,通晓事理,光明磊落,总能顺势而为,有着大家之风范,绝不小肚鸡肠;生活杜以俭朴着称,不贪求奢华;诚信为人,表里如一,讲究耕耘,注重过程,顺其自然,不急功近利;从善如流,厚德载物。生活中,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等,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家风虽是一家之风范,却是铸造子女成才的熔炉。
家风就像一棵树,一棵枝叶如盖的百年大树,子子孙孙都在它的荫蔽之下。勤奋问学、艰苦卓绝、言必行行必果、尊老爱幼、问鼎事业、友善、和睦、民主、敬业、书香……都可成为家庭或家族应该传承的必须的家风。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讲究“家风”的传承,在泱泱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之中,随时可现,处处可寻。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国语》、《论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许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之中无不彰显出家风、家教和家训的精神……
家风对于以家庭的发展和延续是至关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设发展的结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浓缩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细胞,社会和谐进步的脊梁,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和基础。众多的家庭需要创建家风的魂魄去支撑,去走出家庭家族昙花一现的辉煌,走出“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的生活怪圈。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
篇三:大学生家风家训征文精选
家庭是蓝天,我是小鸟,没有它我将无法飞翔;家庭是雨点,我是小草,没有它我将无法生长;家庭是阳光,我是树苗,没有它我将无法成长。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
在美国,一个调皮的孩子拿着爸爸给他的一把漂亮的小斧头后,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很生气。孩子见闯了祸,他虽然害怕,但他是个不说谎的孩子,就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高兴地说: “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砍树了。”这个诚实的孩子就是乔治·华盛顿,也许就是这样诚实的性格让华盛顿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伟大总统。
在我家,父母经常教导我做一个拾金不昧、不贪图钱财的人,这句话深深在我心里,可小时候的我却不懂得什么是拾金不昧。
六岁的一天,一个叔叔家的小妹妹来我家玩,玩了许久,叔叔便把她拉着走了。在家里的沙发上,一个玉像项链落在了那里,眼尖的我马上跑到哪里坐下假装看电视,一只手拿着遥控板,另一只手却一直往后面拿项链。摸到项链后我就马上往房间跑,偷偷把它藏了起来。在吃晚饭的我,虽然脸上平静,但心中却忐忑不安。爸爸和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反复地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首先把碗“砰”地一声放在桌子上,大声喊道:“马上把项链拿来!”我被爸爸的怒吼吓哭了,连忙跑进家里拿了出来。妈妈拿过项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人要拾金不昧,不论是在哪里捡的也要还给东西的主人,不然主人会担心,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一想。”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妈妈把项链还给了那个小女孩,她连声道谢,那位叔叔也对我赞不绝口,而我却羞愧地低下了头。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1、江西九江县城门乡熊氏字辈:文德传方远、诗书裕(玉)后琨、显耀光前列、昌茂发兴隆、礼乐从先进、克韶代启宏。
2、江西九江熊氏字辈:崇德开先安家定国锡爵佑年修心端志辉光远传。
3、江西九江熊氏字辈:国自希先圣家修六再中。
4、江西武宁熊氏一支字辈:豫章基福庆,金华善律臻,志德宜称颂,积学广流传。
特点:
熊姓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熊氏族人;三是人才辈出,不可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熊氏的杰出人物,尤北宋为最。其中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中的熊姓为汉化改姓而来,与楚国望族并无关联。
著名考古学家唐兰在《西周青铜铭文分代史徵》中说:“华,地名,在今河南密县(今属新郑)。华邑在新郑,有熊之墟,祝融之墟。重黎,郐国均在新郑”。楚王之所以是芈姓熊氏很可能就是因为被封在祝融之墟附近的华阳,祝融之墟也叫有熊之墟。
为了确保活动能成功举办,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活动所制定的,包括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问题来了,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家风家训活动方案(通用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风家训活动方案1
一、活动目的
围绕“家庭、家教、家风”,通过讲、演、唱等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家庭文化形式,深入挖掘、宣传展示“最美家庭”故事,让群众在传播过程中当主人、唱主角儿,以身边人、身边事,可亲可学的方式带动更多家庭在学习感悟中付诸行动,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家庭文明正能量。
二、活动时间
20xx年2月--11月
三、活动主题
“我家最美”——家风故事汇
四、活动内容
(一)各区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家风故事汇活动。
(二)作品以演讲、表演类为主。表现形式可以是事迹宣讲、诗歌朗诵、戏剧小品、歌曲演唱等,表演时间在5分钟以内。内容突出原创。
(三)进入市级复赛的作品,需要提交活动报名表和相关材料,包括作品视频、节目创意介绍、家风家训等。
五、活动安排
(一)2-8月,各区各单位选拔阶段。在各区各单位
分别组织活动的基础上,各区妇联推荐2-3个作品参加市级复赛,于8月19日前将活动报名表和相关材料报送至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各单位积极组织参加活动。(活动报名表见附件8)
(二)9月,市级复赛。参加市级复赛的家庭成员到现场表演,评委对节目进行点评,现场打分,最终经综合评议评出各类奖项。
(三)9-10月,专家辅导。主办单位将邀请专家对获奖节目进行辅导培训,进一步提高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11月,颁奖活动。优秀作品将通过全媒体渠道进行展示,并拍摄制作作品光盘。
家风家训活动方案2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1月5日---1月15日)
参加本次活动的对象是初一至初三年级的所有家庭。由学校和家委会联合发出倡议,每个家庭都要参加。
2、班主任通过学生将活动倡议书和活动实施方案带回家交给家长,并要求家长积极参与活动。(负责:家教办、班主任)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20xx年1月16日---4月30日)
一、构建阶段(20xx年1月16日---1月31日)
1、各位家长要认真对待,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家风家训的内涵,了解相关的知识,结合自家特点,发扬民主,构建自家的家风家训。
2、采用合适的方式,合适的时机,由家长向家人及子女说明自家的家风家训的内容,解释家风家训的含义,并要求家人熟记于心,认真践行。
二、培育阶段(20xx年2月1日---4月30日)
全家人要熟记家风家训,家长以身作则,身教示范,循循善诱,反复强化,使家风家训在家庭成员中入脑、入心,成为自觉行动。要充分利用寒假时间,以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为契机,相互督促,认真践行,培育起优良的家风家训。
第三阶段:展示交流阶段(20xx年5月1日---6月30日)
1、一次班会交流。各班召开一次“我家的家风教训”的主题班会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一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负责:政教处、班主任)
2、一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重点进行征文大赛。学生就“我家的家风家训”为主题写一篇文章,题材不限,字数不限,题目自拟,由语文组和家教办共同组织实施。本次活动的作品设特等奖、一、二等奖、优秀奖,并颁发获奖证书,指导教师由学校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获奖作品结集成册。(负责:家教办、语文组)
3、一次作品展示。
各家长要积极参与“我家的家风家训”展示活动,完成一幅作品。作品形式不限,可以是书法、绘画、漫画、剪纸、手抄报、ppt、影像作品、照片集锦等形式完成。作品以班为单位汇总后交家教办,由学校家委会进行评比,作品设特等奖、一、二等奖、优秀奖,并颁发获奖证书,优秀作品举行展览。(家教办、家委会)
家风家训活动方案3成长中的xx三中秉承“上善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坚持“人文滋养,个性成长”的德育理念,从“修、齐、治、平”四个维度形成校本课程体系,其中“齐”维度将《家风家训家规家谱》纳入必修课程。
姓氏,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古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也”,自古就有讲孝道,讲寻根祭祖,讲求统一的美德,其风格特美。为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齐”维度校本课程内涵,xx三中决定在20xx年寒假期间开展“寻根问祖家谱探源”主题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的
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家风家训家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培育好家风、恪守好家训、践行好家规,对于学生健全人格、增强家族荣誉感和家庭责任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主题实践活动旨在发动广大学生,在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寻根问祖探索家谱中的“上善教育”元素,倡导主流价值,培育文明风尚,使其在活动中受到滋养,得到成长。
二、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及其家长。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活动内容。
活动以学生和家长共同寻根问祖、家谱探源为主要内容,探源本家族世代传承的`家谱、阅读《百家姓》、绘制家谱树、说家族名人故事等。
(二)活动形式。
1探一探家谱源。春节期间,全家通过拜访长辈或查找文献或网上收集资料,了解家谱文化起源、家族姓氏来源、发展历史、中国姓氏的有趣故事等,探寻家族源头。
2读一读百家姓。寒假期间,邀请父母长辈开展一次家庭读书活动,一起了解《百家姓》的成书背景,知晓《百家姓》姓氏排序的原因。
3画一画家谱树。了解家谱的基本含义、基本记述格式,清楚自家史、家族亲戚后,手绘或电子制作家族近五代家谱树。
4晒一晒家族事。在认真寻根问祖、家谱探源过程中找出家族中你认为最典型的一位名人,撰写一篇家族名人故事,并主动向家长征询意见,一起修改完善。
四、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班师生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将其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化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环境的重要载体加以认真落实。
(二)精心组织。各班师生按照学校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合理安排好本次活动。要将“寻根问祖、家谱探源”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寒假作业,及时告知家长,邀请家长共同完成。
(三)认真总结。20xx年春季开学后,各班对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并将活动成果上交学校,上交的活动成果计入各班“步步高”评价。
(四)作业要求:全校每个学生上交一幅“家谱树”,一篇“家族名人故事”至政教处(1、纸张:A4纸;2、标题:宋体,二号,加粗,居中;3、正文:宋体,四号,首行缩进2个字符,15倍行距)。
家风家训活动方案4活动目的: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通过主题活动让孩子知道家风家训,传承家庭美德,强化“感恩父母,对父母负责”的意识,建设文明的家庭文化,通过活动理解中国传统文明礼仪,为“共筑中国梦”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活动过程:
一、认识家风:主持人讲解什么事家风?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建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我们稍加梳理,解读一下历史,不难发现,许多长盛不衰、地位显赫的家庭家族,度会有各自兴旺发达的秘诀——家训,又可称为家风,它贯穿于整个家庭或家族辉煌的始终。
一个家族的振兴与发达,离不开引领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创立的家风和家教。家风与家教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它总结了前世中无数家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结晶成为独一无适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实际的法宝,引领家庭或家族走向辉煌。
二、良好家风的作用
1、学生思考回答。
2、老师讲解:
家风家训活动方案5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活动载体。为发挥好家风、家训的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使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见贤思齐,从优秀家风家训中汲取向善向上的正能量,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雁塔区驻村办拟开展“立家训、树家风、助扶贫”活动,形成“人人立家训、家家有家风、全力助扶贫”的良好氛围,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立家训、树家风、助扶贫
二、活动内容
(一)征集评选
各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要组织动员帮扶村在全村广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评选活动。家风家训可以是世代传承的家风家训、治家格言的良好家风,也可以是现代家庭的家训家规。家风家训本着亦古亦今、古今结合、以今为主的原则,组织广大家庭通过长辈口述、家人共议等形式,广泛挖掘、整理、编写,要求贴近生活,健康向上,语言得体,特色鲜明,富有内涵,便于传诵。
(二)宣传展示
1、设计铭牌。各村可以通过制作、组织书法家集中撰写统一设计特色鲜明的家风家训铭牌,悬挂在村民家庭门楣厅堂之上,让好家风、好家训在千家万户生根发芽,掀起形成社会好民风,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
2、评选展示。各村可在普遍征集的基础上,在本村开展好家风、好家训评选活动,将评选出的好家风、好家训通过文化广场、文化墙、好人榜等方式进行展示,有效的宣传“立家训、树家风、助扶贫”活动成果。
3、演绎传诵。各村可组织文艺工作者、民间艺术团体和广大村民将家风家训故事改编成快板、诗词、戏曲等文艺节目,在惠民活动、民俗活动、传统节日中讲给群众听、演给群众看,助推好家风、好家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三、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要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指导、组织帮扶村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及时部署落实,确保活动有序推进。
(二)做好宣传总结。积极通过新闻媒体、微信、美篇等媒介,广泛宣传活动情况,特别是注重选树一批积极参与立家训、树家风活动的贫困群众先进典型,总结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展示活动成果。
(三)注重结合融入。要把本次活动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五个美丽”、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结合起来,与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结合起来,使活动过程成为弘扬家庭美德、培育良好家风、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过程,成为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的过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推进群众精神文明建设。
家风家训活动方案6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补充。根据XX县县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家风家训进万家”活动》(开委宣〔20xx〕30号)和XX县教育工委、教委《关于在全县学生中开展优良家训践行活动的通知》(开教工委〔20xx〕56号)的文件精神,决定在我校开展“家风家训伴我成长”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好的家风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让学生接受一次传统美德教育,激发他们向好、向善的本性。为了活动高效、实效、有序的开展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家训家风伴我成长
二、活动时间
xx年6月27日—12月31日(此项活动将作为我校德育系列常规性活动没学年开展一次)
三、活动对象:
全校1-6年级学生(一、二年级以参加《XX县民间优秀家训集》诵读、传颂为主)
四、活动内容
1、各班要充分利用板报墙报、宣传橱窗和校讯通等平台,做好宣传造势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力。还可以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对各位家长进行宣传,营造积极的活动氛围;
2、组织学生开展《XX县民间优秀家训集》诵读、传颂活动;
3、各班主任要切实提高对开展“承家风,记家训,知荣耻,学做人”主题班会活动的认认识,积极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
4、各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特点与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手抄报活动,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有利于启发和教育学生;
5、开展家训家风收集。在一直六年级中由学生抄写整理自己家庭或家族的家训家风交给班主任;
6、征集家教故事。在四至六年级开展家教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学生讲述家教经历,要求真实感人,富有教育意义,篇幅在800字左右;
7、开展“美德家庭榜”、“优秀学生家庭家训家风”等评选活动;
8、充分利用语文、品德与社会等课程内潜在的家训家风教育资源,发挥课程育德的重要作用。
五、活动要求:
①各班至少应上交家训家风3则;
②各班应上交征文3篇;
③各班班主任汇总后以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形式于8月31日前上交给语文教研组长沈英。
④9月10前由评委进行评审,9月20日语文教研组长沈英将获奖名单及获奖作品电子版发送至张司令老师邮箱:
⑤各班9月5日前报送美的家庭名单
⑥各年级11月30日前报送《XX县民间优秀家训集》诵读、传颂奖名单。
⑦
六、奖励
学校成立评委:xx
具体奖项设置如下:
家训家风:一等奖5则、二等奖15则、三等奖20则。
家教美德故事征文: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0篇。
美德家庭:各班2-3个。
《XX县民间优秀家训集》诵读、传颂讲奖:每年级2个。
(学校获奖的家训、家教故事征文将全部报送县教育委员会)
各班级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确保活动广泛开展。活动结果将纳入县先进班集体考评。
家风家训活动方案7为加强家庭文化建设,传承和树立良好家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根据洪委61号文及洪教发22号文有关精神,经研究,我校于20xx年5月至11月开展“晒家风弘美德承家训助成长”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在学校管理中融入家风家训教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家风家训教育、校本教材中体现家风家训教育、具体活动中强化家风家训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八礼四仪”教育成果,培育良好家风家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家长、师生文明素养,为我校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成立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李建成
副组长:魏国才、韦恩东、徐福树、左分、蒋永军、曹仕锋
成员:袁长来、唐恒凯、褚伏前、刘强、袁启凤、许学波、张甫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教处
办公室主任:袁启凤(兼)
副主任:赵友平、赵帮洪、刘正亚
三、活动内容
1、活动内容:发放“晒家风弘美德承家训助成长”告家长书
责任部门:政教处
活动要求:6月1日前完成
2、活动内容:家风家训国旗下讲话
责任部门:团委
活动要求:6月、9月各举行一次
3、活动内容:探访“好家风好家训”
责任部门:政教处
活动要求:7月10日放假前在师生中布置,师生在暑假期间进行“好家风好家训”的探访、收集,各年级组在9月22日前收齐交政教处,政教处9月28日前完成收集整理。
4、活动内容:“我家的规矩”主题班会
责任部门:政教处
活动要求:主题班会于9月22前完成,各年级组收齐各班班会课的有关、课件、视频等资料,9月25日前统一交政教处,政教处9月30日前完成收集整理。
5、活动内容:家风家训教育家长学校讲习活动
责任部门:政教处
活动要求:9到10月间完成,需根据实际,召开专题家长会。
6、活动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家风家训教育
责任部门:教务处
活动要求:6月完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家风家训教育的相关研究并确定具体实施方案,9月具体实施,10月25日前提供2节观摩课、一次专题讲座。
7、活动内容:编写家风家训校本教材
责任部门:教科室
活动要求:6月到10月有序开展,10月形成初步成果,需立足我校、我县、我市的良好家风家训,可以涉及我市以外的有影响、教育意义浓的典型家风家训。
8、活动内容:家风家训故事大赛
责任部门:团委
活动要求:10月份完成
9、活动内容:家风家训绘画大赛
责任部门:体卫艺处
活动要求:6月1日前完成
10、活动内容:经典诵读之“家风家训”情景剧
责任部门:体卫艺处
活动要求:准备一个有质量的情景剧,6月至7月完成剧本准备、人员确定、初步排练,准备参加县局8月份的集中表演展示。
11、活动内容:“晒家风弘美德承家训助成长”青年教师演讲比赛
责任部门:工会
活动要求:9月完成参赛人员的报名工作,10月上旬完成稿件审核,10月中下旬完成演讲比赛。注意过程性资料的集中整理。
12、活动内容:党风政风与家风家训建设征文比赛
责任部门:党委纪委
活动要求:10月完成
13、活动内容:家风家训教育成果展示
责任部门:政教处
活动要求:11月上旬完成
14、活动内容:家风家训教育优秀表演作品汇报表演
责任部门:体卫艺处
活动要求:9月底前上报2个节目,供局体卫艺科统筹,11月下旬汇报表演。
15、活动内容:校园家风家训教育文化墙建设
责任部门:政教处
活动要求:11月份前完成
16、党员干部立家训、晒家风、家训挂厅堂活动
责任部门:党委纪委
完成要求: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实施,11月份前完成。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部门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好各项活动,在确保完成任务的同时,又能够创新性开展特色活动,要注意学校德育活动的整体性,能够尽可能地将具体活动与学校已有的德育活动有机融合。各年级组要在各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做好参加活动的师生的组织管理工作。总务处能够提供活动必要的后勤保障。
2、突出重点,示范引领。全校党员干部、骨干教师、获得上级有关表彰的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落细落小,务求实效。活动注意开展的面要广,方案要具有实践性,活动开展要有实效性。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围绕中心任务,紧扣细节。形成长效机制。
这个不是头衔,楼主应该是看得哪一个家谱,家族介绍,或者到那个地方祠堂旅游了吧,这几个词明显就是写一个比较繁盛的家族的。
“恩荣冠世”是指当时皇帝给予这个人,或者这个家族的荣宠冠绝当世,(通常是夸张的说法)
“乡宾冠带”乡宾——唐代由州县推荐应科举的士子。因乡贡的士子参加乡饮酒礼,故称。冠带——泛指官吏、士绅。组合一起,就是说这一家很有学问,很有地位,不是种地的老百姓。
“清大学生”是清朝学子,差不多是举人以上,如果考中,通常是匾额,牌坊的形式,挂出来作为表彰。“大学生”,应该是“有大学问的读书人”的意思。
之后的“讳中荣”“讳中魁”“讳中清”“讳腾池”,都是名字,后代提起祖先时不能直接提名字,必须在前面加上“讳”,或者后面加上“公”,是一种礼仪。
找了比较全面的资料给你的,不过百度说有些内容不适合发布。。。。只能简单点了。。
林杏仙:第一位妻子,是李立三六岁时父母给买的童养媳,17岁时,父亲强迫他们结婚,毫无爱情可言。林杏仙生下了李立三的长子李人纪,林年纪轻轻的便患风瘫去世了。
李一纯:1899-1984,第二位妻子,原名李崇英,湖南人,她原本是杨开智的妻子,也就是杨开慧的嫂子。1922年底,李立三到北京传授安源停止工作经验,在北京停留了一个多月,结识了著名教育家杨昌济的儿子杨开智夫妇。1923年1月底,李立三启程南归,杨开智托付李立三照顾其夫人李一纯回长沙。他们南归的途中,便产生了不能抑制的爱情,就随着李立三到了安源,1923年1月在安源结婚,就留在安源从事工人运动(在其尴尬的情形下,他们感到十分愧对杨开智,后来李一纯便将妹妹李崇德介绍给了杨开智做妻子)。1925年在上海经向警予介绍加入中国***。1925年10月下旬与李立三到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六次执行扩大会议。在莫斯科期间,蔡和森与向警予的婚姻已破裂,加之蔡和森因体弱多病倒下,生活无人照顾,出于同志间的友情,李立三和李一纯主动到蔡和森那里照顾帮助。由于长期的接触,与蔡和森产生了恋情。1926年底,与蔡和森在苏联正式结合。1931年,蔡和森归国,在香港被捕后被印度广州被国民党枪杀。蔡和森牺牲后,李一纯先后在延安鲁迅师范学校、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北戴河中直疗养院等单位任职。1986年在北京逝世。李一纯曾为李立三生下次子李人俊。
李崇善:1903-1972,第三位妻子,她是李一纯的三妹,毕业于长沙稻田师范学校。1926年4月,李立三与李一纯在苏分手后只身回国,急忙在上海找到李崇善结婚,这是李一纯与他分手的承诺,是她与蔡和森婚外恋对李立三忏悔的感情补偿,她把小自己4岁的三妹李崇善介绍给他。1927年1月与李立三结婚,并与李立三在一起生活了较长时间,还为李立三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李竞,二女儿李力,另一个就是后来找到的谢志佩。李立三与李崇善两人都是***员,都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革命之中去。1927年5月在党的五大上,李立三被选为中央委员,7-8月间参加了南昌起义的领导与策划工作。1928年6月李立三再次到莫斯科参加党的六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委员,并逐渐走向党的核心。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们夫妻离多聚少,加之“立三路线”很快遭到了失败,其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李立三身上。1930年11月,李立三奉命赴苏,向共产国际汇报检讨工作,没完没了地接受批评和进行自我检查,并留在莫斯科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羁旅生涯。李立三与妻子和女儿就这样分离了。李立三走后,她又生下一个女儿,由于情况的特殊,不得不送给他人。而她自己则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地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她曾经冒充张闻天的夫人,掩护张的工作而被捕入狱。
李汉辅:第四位妻子。李汉辅常常被人遗忘。李立三在莫斯科学习结束后。1932年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被派往 苏联远东伯力,在华侨中间工作,这期间,他同李汉辅结合在一起。李汉辅毕业于浙江宁波女子师范学院英语系,1926年被党 组织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同时担任翻译工作,在东方大学与一起学习的沈志远结婚,1927年生下了儿子沈林如。1931年沈志远回国后,李汉辅与李立 三结合。1933年李立三回莫斯科,李汉辅回国,两人分手,她在回国途中牺牲
李莎:第五位妻子。原名叶丽萨维塔.巴甫洛夫娜.基什金娜,著名俄语教育家。1914年3月20日出生于俄罗斯萨拉托夫州巴拉绍夫县的一个乡村,其父亲,是沙皇时期一个贵族知识分子,当过律师。共青团员,1941年毕业于莫斯科外语师范学院。1928年读完初中后,就到国家出版局举办的一所半工半读的印刷技术专业学校,开始了其自食其力的生活。14岁便投身革命,后在出版社工作。1933年19岁时与李立三相恋,1936年2月22岁时与37岁的李立三结婚。婚后育有两个女儿--李英男和李雅兰。
一、姓氏源流
木(Mù)姓源出有六:
1、出自子姓,为春秋时宋国大夫孔金父之后,以祖字为氏。春秋时宋国有大夫孔金父,字子木,其支孙有的以祖字“木”为姓,称为木氏。
2、出自端木姓,为春秋时卫国人端木赐之后,为避仇所改。据《元和姓纂》上记载,端木姓是孔子弟子端木赐的后代。端木赐字子贡,在孔子众多弟子中,他有口才而能料事,又善于生财,所以,家累千金。在春秋政坛上,端木赐也是一位重要人物,历任鲁、卫诸国宰相,曾经游说吴国,出师敌齐以存鲁。端木赐是当时的卫国人,根据史书考证,他便是端木氏家族的始祖,其后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端木。其后曾省文为端氏;或避仇改称为木氏,形成了另一支木氏。
3、出自唐代百济国中有木氏。唐高宗时,朝鲜半岛百济国重归唐,其族人中有木氏。
4、出自回族中有木氏。据《中国回族大辞典》载,回族中的木姓,主要取自经名之首音。如“木八刺或木沙刺福丁之后裔,姓木。”有一部分木姓,也出自沐姓。如:“明初,因木氏镇守云南有功,被皇帝赐姓‘沐’。明亡后,沐氏后裔为避灾祸,有些又改沐为木。”又据《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载,明清时,木姓回族在陕西咸阳还形成了一个聚居点——木家村。该村在50年代时,还立有“国子监太学生木际丰(庆生)”的石碑,立碑时间为乾隆十年(1745年)。木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陕西。
5、出自明朝时云南纳西族贵族阿甲阿得,由朱元璋赐姓木。明代以前,纳西人是没有姓的,名字实行父子联名四个音字制。明洪武十六年,纳西首领阿甲阿得归顺朱明王后,在朝觐时,朱元璋问他要个什么性,阿甲阿得直率的说要跟皇上一个姓,旁边的官员连忙的使眼色,他急忙改口说请皇上恩赐。朱元璋没有计较:“你的心意我明白,从朱字中分出一个木,表明你是朱家骨干,木字上加人字就是朱,表明你是朱家人,就赐你木姓木姓吧”。从此纳西族有了第一个汉姓木。阿甲阿得之后代子孙相传姓木,称木氏。木氏认为,木姓为皇帝所赐,只能为木氏贵族专用,对百姓木氏仿朱元璋另赐了个“和”姓。“和”表示木上添一撇,为戴上木家草帽,旁边加一口,为背上木家筐篮。“和”即奴仆、劳者。所以纳西人有“官姓木,民姓和”之说。木氏归明以后,逐步接受汉文化,并有了汉字之讳。木姓建筑古城时,如果仿照汉城四周高筑墙,则木字就变成了“困”字,因此木氏自然就不愿筑城墙。
6、出自南方少数民族中有木氏。
二、迁徙分布
(缺)木姓望居吴兴郡(三国时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
三、历史名人
木 楹:宋代人,官浙东帅府参谋,百姓称颂其德政。
木 增:明代诗人。丽江土知府木青长子,万历二十六年(1558年)袭父职,被称为“木天王”。有军事、文学才干,政治开明,维护祖国统一。在职20年间,多次出征,势力西及边疆,北达理塘。先后向进行输军饷及助陵工银二万余两,赴京陈言边政大事,大力引进汉族及白族先进生产技术,办作坊,开金银铜矿,吸收汉藏的宗教与文化。被明朝视为滇南的屏藩,历授云南、广西、四川等布政使司的左、右参政头衔。爱好汉文化,工诗能文,善书法,著有《芝山云过集》、《山中逸趣集》等,著名文人董其昌、徐霞客、博宗龙、唐泰等分别为其诗文作序和跋。所著《芝山云过集》六卷收入《四库全书》。
木待问:浙江省永嘉(今温州市)人,字蕴之。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癸未科状元。木待问少年时,曾从学于大儒郑伯熊。中状元后,累官太子詹事,焕章阁待制,礼部尚书,官至侍从。木待问为官素无望闻,为人却自私刻薄,且忘恩负义。恩师郑伯熊去世后,木待问扩建自家府宅,擅侵郑家之地,师叔郑伯英与之辨理,争执中打了起来。木待问告官,并随差人抓捕郑伯英。伯英闻讯,扶老母迎出家门,木待问羞愧而退。宋孝宗鄙视木侍问的为人,曾问木姓起于何时?木待问答不上来。孝宗对其岳父大学者洪迈道:被朕擢为状元,而不知祖姓来源,卿宜劝之多读书。木待问长于写诗,其《千里思》云:“君行千里轻所历,妾弛千里心匪石。春房酌酒意息息,愁不在离愁在忆。鸳鸯瓦上昏无色,鹦鹉杯中坐更积,灯前独坐制君衣,泪湿剪刀裁不得。”
木天骏:南宋浙江省瑞安人,字德远,嘉熙年间进士,历官建昌守、大理宗丞。教授永州时,阐明张栻(号南轩)理学,颇有成就。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置郡,治所在乌程。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省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省宜兴等地。唐亦曾改浙江省湖州为吴兴郡。
2、堂号(缺)
============================================================
木姓宗祠通用对联
〖木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官声传东浙;
理学阐南轩。
——佚名撰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人木楹,官浙东帅府参谋,百姓称颂其德政。下联典指南宋瑞安人木天骏,字德远,嘉熙年间进士,历官建昌守、大理宗丞。教授永州时,阐明张栻(号南轩)理学,颇有成就。
--------------------------------------------------------------------------------
云南省丽江古城木氏府署楹联
〖丽江古城木氏府署〗
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而木氏府署(简称木府)是丽江古城文化之“大观园”。纳西民族首领木氏字元朝(1253年)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仪”而著称。
木府位于古城西南隅,明代其建筑气势万千,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官室之丽,拟于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兵火,幸存的石牌坊也毁于“文化革命”(1966-1976)。1996年大地震后,世界银行慧眼识宝,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丽江能工巧匠精心设计施工,经三年时间,使木府如凤凰涅磐般再现于世。
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迎旭日而得大气”。木牌坊上大书“天雨流芳”四字,乃纳西语读书去之谐音,体现纳西民族推崇知识的灵心慧性;石牌坊通体皆石,结构三层,是国内石建筑的精品;议事厅端庄宽敞,气势恢弘,是土司议政之殿;万卷楼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粹,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士书画,皆是翰林珍奇,学苑瑰宝;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土司议家事之殿;光碧楼乃后花园门楼, 史称其建筑“称甲滇西”;玉音楼是接圣旨之所和歌舞宴乐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而狮山古柏深处,还有木氏土司祭祀天,祖,大自然的场所,木府充分体现了纳西民族广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
从元代木氏家族的几代土司所任职衔及管辖区域可帧超木氏家族自元以来,就已成为滇西北能够左右局势之雄强,这为木氏家族统治势力后来的延续、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历史背景。明中央王朝的庇护、褒赏扶持。自本得始至明末懿,木氏土司共传承十四世,他们依次是:
木得(阿木阿得) 木初(阿习阿牙) 木土(阿牙阿秋)
木森(阿秋阿公) 木嵌(阿地阿习) 木泰(阿习阿牙)
木定(阿牙阿秋) 木公(阿秋阿公) 木高(阿公阿目)
木东(阿木阿都) 木旺(阿都阿胜) 木青(阿胜阿宅)
木增(阿宅阿寺) 木懿(阿寺阿春)
均为丽江土知府职。明代木氏家族之所以长盛不衰,势力范围越扩越大,至明万历年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是明中央王朝对其重用和扶持的结果。丽江是滇藏交通枢纽和门户,同时又是云南纳西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木氏家族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实力强大,成为明中央王朝管理和控制滇西北地区理想的依靠力量。木氏家族代代恭顺听命于朝,以剿杀征战称功,示效忠诚;世世进京朝贡不绝,得朝廷封赐恩赏。
============================================================
丽江古城木氏府署楹联
凤诏每来红日近;
鹤飞不到白云间。
——佚名撰木府大门联
万卷图书天禄上;
四时云物月华中。
——佚名撰木府万卷楼[正门]联
万卷楼实际上就是木府的书房。这是一代文臣木增土司所引以为豪的地方。其间藏有中华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华,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土书画,可谓翰林珍奇、学苑瑰宝集于一楼。万卷楼”四面有门,门门有联,联联有韵。木增,号生白,是个善于诗词文赋的文学大家。他一生写下1000多篇诗文,收入《啸月堂诗》、《山中逸趣》、《光碧楼诗抄》等6部集子,有诗1000多首收入《四库全书》和《云南丛书》。他还写作了30多首词,20多篇辞赋,是磨些族第一个创作此类作品的作家。木增还是个书法家。草书对联“谈空客喜花含笑;说法僧闲鸟乱啼”传世至今被丽江市博物馆收藏。木增为倡导汉文化,特盖“万卷楼”,广集百家之书,其用心良苦,堪称楷模。对于木氏土司作家群的诗文造诣,历史上已有“文墨比中州”、“共中原之旗鼓”之美誉。这是木氏土司对外开放新和,吸收外域外族先进文化的必然结果。
谈空客喜花含笑;
说法僧闲鸟乱啼。
——木增自题木府万卷楼联
华名已透金闺籍;
丽藻新摛玉岳篇。
——佚名撰木府万卷楼[侧门]联
笔如玉笋霜气锐;
砚是银湖墨浪潮。
——佚名撰木府万卷楼[侧门]联
鸾鹤在霄时现影;
芝兰出地自生香。
——佚名撰木府土知府木氏夫妇寝室联
令人惊讶的是土司夫妇竟是分床而居的,但这符合纳西人的生活习俗。纳西族聚居地丽江,历来有“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之称,这里离女儿国泸沽湖很近,每家都是女人当家,种田、收割等力气活儿都是女人的事,男人在家只是打牌喝茶聊天,乐哉悠哉,许多穷人都是兄弟共妻。当这个女子属于兄弟中的一个人时,另外几个往往远走他乡,因此并不存在什么争风吃醋。另一方面,纳西夫妇分床而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妇女要起早贪黑地下地干活儿,不与丈夫住在一起更可以使他休息好。最有成就的第十九代土司木增的书法挂在正房墙上,一看那浪漫、潇洒飘逸的书法就知道木增不仅是一位贤明的土司,更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书法家。
官拜五朝抚圣主;
世居三甸守规恢。
——佚名撰木府议事厅[廊柱楹]联
议事厅气势恢宏、十分壮观,三个匾额竟都是“诚心报国”。议事厅的正中有一个虎皮座椅,那是土司的座位,座椅前方两三米处的天花板上绘着一个活灵活现的龙头。讲解员说:土司之所以把座椅铺上一张虎皮,还是在暗示自己无心从政、只想当个占山为王的土司而已。而上方的金龙,则意味着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在皇上的眼皮地下进行,自己不想也不可能犯上作乱。
权镇铁桥垂法远;
兵威桐柱赐恩多。
——佚名撰木府议事厅联
峰常绚彩何须梦;
天自书云为纪祥。
——佚名撰木府三清殿联
第十九代土司木增曾出家,倒长松树的位置正是木增出家修行的地点。这棵松树有三、四米高,所有枝杈无不向下生长,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茅盾的名篇《白杨礼赞》,设想一下,如果茅盾先生看到这棵树的话,也会惊叹不已——这棵树那种向下生长的势头就像其它树木枝杈一律向上那样自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
玉垒千年存古雪;
金沙万里走波澜。
——佚名撰木府三清殿联
金画滚龙蟠御字;
玉音玺篆焕云霭。
——佚名撰木府玉音楼联
字逼钟王,才追李杜;
气凌万仞,伸厉九霄。
——佚名撰木府万卷楼[侧门]联
念叨封疆,出万金而佐饷;
情关廊庙,陈十事以输忠。
——佚名撰木府议事厅联
蝉脱浊秽中,浮游尘埃外;
高蹈苍山上,消遥解脱林。
——佚名撰木府三清殿联
我是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的向氏后人。据说,我们这一只源自湖广填四川。先辈到了忠县四方山一带。然后要饭到长江边现在的武陵镇一带。家父生前曾说,九几年有湖北(还是湖南)向氏来万州新田农场与家父接洽工作,偶然聊起向姓,居然我们的家谱和他们那儿几乎都对得上。“守忠成宜本、理世德育先………”听说只有两辈对不上,好像是“世”和“德”相反了。
大学生家风家训征文
本文2023-11-22 10:24: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9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