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元措的孔氏祖庭广记
孔氏祖庭广记是现存孔氏家族最早的一部家谱。此家谱,以《家谱》、《祖庭记》二谱为基础,以《左传》、《周礼》、《礼记》、《史记》、《孔子家语》等三十多种史籍相质验,博采详考,正误补缺,增益门类,冠以图像,重新编次,著录旧碑全文,新添了金皇统大定、明昌以来孔氏族人的传记、金廷对孔子及其后裔的优宠等内容,凡孔氏“祖庭事迹、林庙族世、古今名号、典礼沿革之始末,并列于篇,粲然完备”,为我们研究孔氏家族的历史以及金元以前,尤其是金代的思想史、儒学史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十二卷,孔子五十代孙孔元措撰。元措字梦得,金承安二年(1197)袭封衍圣公。此前宋元丰八年(1085)孔子四十五代孙孔宗翰纂修《家谱》,宣和六年(1124)孔子四十六代孙孔传(又名孔若古)撰《祖庭杂记》,孔元措将两书合在一起,又参考载籍,正误补阙,并录林庙旧碑全文,兼述金皇统、大定、明昌以来崇奉孔子故事,又冠以图像,将原来两书三卷十八门五百四十三事,增益为十二卷二十六门八百四十事,曲阜文献,自此完备。此书成于金正大四年(1227),并镌版于金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初版久失。蒙古壬寅(1242),耶律楚材奏准皇帝,令孔元措赴阙里奉祀,元措归阙里后即增补校正,重雕此书。壬寅为蒙古太宗之皇后乃马真氏称制元年,即宋淳祐二年,金朝已亡,当时蒙古未建年号,因以干支纪岁。
本书为孔元措归阙里后重雕之本。半叶八行,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书中有清代学者钱大昕、瞿中溶、黄丕烈、邵渊耀的题跋和孙星衍、吴翌凤的题款。 传世的蒙古刻本极为罕见,此本代表了蒙古早期的雕版印刷水平,纸墨古雅,字划精美,是金元时期雕版印书中的上品,黄丕烈称之为“惊人秘籍”,钱大昕谓“予所见金元椠本,未有若是之完美者”。书中保存了大量阙里文献,世无二帙,前人目录中亦罕见著录,是研究孔子和曲阜史地的珍贵资料。两汉以来孔氏庙林碑刻,旧书只录碑目,此书则尽载旧碑全文,可补诸家碑录之阙。书中有何元锡印、钱塘何氏梦华馆藏书印、丕烈、荛夫、士礼居、汪士钟印、阆源真赏等印。此书原为曲阜孔氏藏本,清乾嘉时,孔氏赠予其婿何元锡,何转让给黄丕烈,再归汪士钟,又入瞿氏铁琴铜剑楼,后为当代藏书家陈清华收得。今藏北京图书馆。商务印书馆曾将此书影印,编入《四部丛刊续编》,又收入《续古逸丛书》。 《孔氏祖庭广记》还是现存最完美的宋元刻本之一。清嘉庆六年(1801年),著名学者钱大昕在其为该书所作的后序中称该书“纸墨古雅,字画精审,予所见金元本未见如是之完美者。”(《孔氏祖庭广记·后序》)
找到的 慢慢看
孔氏宗族的族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族谱。孔氏宗族视修谱为合族大事,通过修谱可以把居住分散、血缘关系相对疏远的孔氏族人组成一体,从而达到“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照穆、备遗忘”的目的,修谱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清查“外孔”的渗入。
最初的孔氏家乘,只是以抄本传世,记载世袭奉祀的宗子名字。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官居朝议大夫的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深感个别抄本易于散失,而且每代仅录一人,使家族中许多贤达之士未能载入史册,年代久远后必被湮没,决定广收资料,创修孔氏族谱。这是孔氏宗族的第一部族谱,将本族嫡系及支庶一并收入,正式镂版印刷。
孔宗翰之后的四百年间,宋、金、元历朝更替,屡值兵燹战乱,其间孔氏谱牒虽曾进行过重修,但没有正式刊刻。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才又一次组织重修并付印。这次重修的族谱接受以往濒于失传的教训,特对修谱之事作了文字上的规定:此后族谱“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大修以甲子为期”。按此规定,应当在嘉庆四十年(1561年)左右修谱,但由于种种原因,修谱工作比规定时间向后拖了六十多年,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才纂修族谱,这距上次修谱已有133年的时间。而后的康熙、乾隆朝的甲子年均按时修谱,但乾隆甲子(1744年)负责修谱的是孔继汾,他后来因被告触犯了清朝《会典》而陷入文字狱,充军到新疆伊犁。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没有再大修过族谱,直到民国九年(1920年)倡修全族大谱,经土7年努力,在民国二十六年方大功告成。这部民国族谱是最大规模的一个孔氏全国合族大谱。
北宋元丰及明弘治年间所修的孔氏族谱,久已亡佚,今天能看到的只有天启、康熙、乾隆和民国所修的四部。从这四部族谱的纂修人员的设置来看,可以发现,随着世代推移,修谱机构的设置规模逐渐扩大。
为确保修谱工作的顺利进行,衍圣公府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人事安排,如乾隆九年(1744年)修谱时,设立鉴定一人,由衍圣公担任;监修二人,由三品执事官和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担任;提调二人,由正一品荫生候选员外郎和曲阜县世职知县担任;以下编次、掌收、校阅、誉录、督刊、收发等职,也是各由四品执事官、候选州同知之类有官职者及有科名的人员担任。到民国时期最后一次大修时,衍圣公孔德成主持,专门设立了“曲阜全国孔氏合族修谱办事处”(简称“谱馆”,古时称:“纂局”),孔德成任总裁,由族长孔传蜻等三人主持日常工作,谱馆有职员66名,另有一些勤杂员役。
修谱时,衍圣公府要先行制订条规、颁布榜示,制订统一格册和修谱誓词。然后择吉日举行仪式,告庙致祭后,各执事人员进入修谱的专设机构纂局内办公。族谱纂修完成,要在孔庙举行隆重的告祭仪式。各户族众按规定领到新谱后,即将旧谱交至族长,立即焚瘗。如有失落旧谱者,即声明,该户头户举出具证明,刻附谱后。
孔氏历代修谱都非常严格,明天启年间修谱规定义子不能入谱,违者重究。清康熙时修谱,规定更加详细:一,凡不孝、不悌、犯义、僧道、邪巫、优卒、贱役等,都被认为是“辱祖玷宗,丧名败节,皆不准入谱”;二,因修谱都是集资,所以规定族人每丁交银八分,违者不准入谱;三,孔氏子孙不仅行辈字有一定规定,即使用字亦随行辈而定,不准乱用。修谱时,如有不依规定乱取用者,必须改正,否则不得入谱。乾隆甲子修谱除继承康熙时的规定外,又提出凡“养异姓为子、赘婿冒姓、子随母嫁携来同居”者,亦不得入谱。对以上各方面,不仅各户头要认真作保证,而且还发动族人知情者履行检举之责。
在孔氏宗族中,除大宗主衍圣公主持纂修的全谱外,各户、各支派还有自己纂修的小谱或支谱。这些谱牒各具特色,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比如,《林前户支谱》记载了从汉至清历代皇帝对孔氏优免赋役的敕文,并收入嘉庆年间立于孔庙毓粹门下的蠲免碑文。《大宗支谱》则收入了更为详细的资料,在人名之下不仅载有字号、功名官职,还有妻妾娶自何家、其子娶何家之女、其女嫁与何家之男等内容。由于支谱所刊印数量较少,留存下来的仅有八部,它们是:《东家小谱》、《嫡系小谱》、《续修支谱》二种,《大宗支谱》二种,《林前户支谱》、《林前户重修孔子世家谱》。
凡是流寓外地的孔氏族人纂修的支谱,必须获得衍圣公的批准,加盖衍圣公府大印后才能成立。各级官府主要根据衍圣公府钤印的有无,来判断内孔与外孔,决定是否给予优免差徭及有别于齐民的特权。
内孔和外孔
一般说来,作为圣裔的孔氏宗族常常自称“内孔”或“真孔”,而把同姓不同宗的孔氏称为“外孔”或“伪孔”。这里的里外、真伪,是以圣脉的流传作为对照的。
圣裔们所强调区别的“外孔”,其情况大致有二:
一是与圣裔同姓不同宗的孔氏。如本书第一章中所述,在古代,也有几支孔姓并非出于子姓之后,在孔父嘉至孔子一系后世的繁衍、扩大的同时,这些“圣裔”之外的孔姓渐渐淹没无闻,也无世系资料存世,然而这为数不多非圣裔的孔氏有时会想方设法混进圣裔中去,以图享受到朝廷对孔子后裔的优厚待遇。正是“累朝优礼”、“与常人异”的待遇,在孔氏宗族史上引起了大量伪孔冒宗的现象,在曲阜县之外的其他州县,时有和孔子后裔并非一脉的外孔假冒“圣裔”,以期得以优免地方差徭,这种情况每朝每代都有发生。而在曲阜,由于管理严格,冒宗易于识别,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一是出于衍圣公府的奴仆孔末所传的后代。据载,孔仁玉的后裔在北宋时期传至五十三代而分为“孔氏五位”的同时,洒扫户孔末的子孙也已立为“五院”,分布在曲阜的小薛社、张阳社、西隅社、东忠社、西忠社。到清代,这些所谓“仆随主姓”的外孔,又发展到曲阜之外的邹县等地。既然同属一姓,又并非同脉,为了明确主仆、圣裔庶民之区别,以衍圣公府为代表的孔氏宗族“不准其随钦赐行辈取名,以免混乱”。外孔如冒宗续谱,则要因“冒宗谱,滥邀恩崇”而获罪。
孔府档案
1来源及形成
孔府档案属于私家档案,由于历代帝王对孔子后裔逐步封官加爵,官至一品,因此,孔府与皇帝关系逐渐密切,上下行文接连不断,全国各州府衙亦相继行文接洽关系。而用于孔府祭祀孔子的祀田达三十六万亩,分布在五省数百个县,因此县级政府与孔府间的关系亦非常多,再加上土地纠纷处理,更是文案复杂。孔府是一品官的衍圣公府,府内除三大公堂外,还有十大厅办事机构,各机构都有日常的工作文件,再加上祭林庙的各种帐册、府内生活的规定及帐册等,因此,资料极为丰富。
孔府档案以其历史长、数量多、内涵丰富而成为中国著名的私家档案。由于战乱孔府档案过去曾有损失,现存档案记录了孔府从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年)至1948年8月400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族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历代衍圣公府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珍贵原始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孔府档案也为中国文献档案学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典型范例,在档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档案整理
文件的保存原来较为分散,孔府凡属于上下及各州府县行文均保存在掌书厅书房内,由典籍官掌管,地亩册、契约、收租册,均保存在册房内;婚丧嫁娶及林庙祭祀酒席帐、祭品帐均保存在司房内;内务日常开支、工资帐和来往宾客帐均保存在帐房庶务室内;呈禀号簿、收文簿、发文簿、送文簿均保存在启事厅承启处内。以下族长衙门、百户衙门、管勾衙门、礼学、乐学、古乐传习所等,各厅房均有零星文件。1948年8月古物保管所成立后,把这些零星文件均收归书房保存。
1956年春,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同志来曲阜检查文物保护工作时,发现了这批历史文物档案。回京后,派专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专门整理档案,故宫博物院保管部主任李鸿庆专门整理文物。把文物分成33大类,以后由文管会继续整理;把档案分存后五间房,单独列项,专库保管,以便以后整理。1956年 8月开始,国家文物局委托国家档案馆,派南京档案史料整理处 (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专家常住曲阜进行分类整理,由金佳任组长,成员有郭鹏、丁家襄,参加整理的还有南京装裱工程先道。第一次整理工作截止于1958年9月。1959年夏季至国庆节,孔府进行复原陈列,将档案由后五间迁移至东大楼下保管,并批拨50方香樟木制成档案箱保护。1960年春中央委员国家档案局局长曾三同志来曲阜检查档案工作,指示:“要片纸不丢,只字不损,把档案保护下来。”从此又加强人力糊耳装订,至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停止。1972年夏季又开始裱糊装订,建新帐登册,至1987年已编至9200余卷号。以后继续整理裱糊装订,现在还有部分残破卷页没有整理。
3现存档案的基本内涵
按照南京档案馆协助整理的分类,共分八个阶段(解放前孔府档案分类是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八个阶段时:明代、清代、民国、北洋军阀、国民党、敌伪时期、1946年解放、解放战争时期,始于嘉靖十三年,止于1948年8月。
每一阶段又各有分类,多寡不同,清代最多。每个阶段分类是:袭封、祀典、先贤、宗族、家谱、属员、庙庭官员、府内官员、学录、庶务、租税、林庙管理、徭役、刑讼、宫廷灾异、财务、文书等。
孔府档案内容非常丰富,涉及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
宫廷政治方面的资料,记载了封建王朝登基、建储、巡幸、崩逝、柑庙配天、庆典朝贺等皇室大事,以及各种典籍制度。形式有奏折、京报、邸抄、公文簿册等。
祀典方面的资料,记载皇帝驾幸阙里,御祭孔子,赐给供器、匾联,遣官祭祀等。
袭封方面资料,记载孔氏子孙袭爵受封,设置孔氏职官以及家学、庙学职官、奉祀各先贤等。
宗族方面的资料,记载孔氏宗族支谱宗法族规、家庭事务,优免孔氏杂差徭役赋税等。
另外还有林庙管理、庄务管理、府务管理等。
家谱文件
孔姓字辈
孔姓在自孔子之后的两千多年里,族属繁衍日众,遍及全国各州府县。为了使族属代代不乱,长幼有序,老少尊卑各有条理,孔氏宗族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规范条例。
在明代以前,孔氏后裔没有固定的行辈,那时人数尚少,各家取名很随意。从四十五代起,已注意订定行辈,但还不严格,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五十六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衍圣公府还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明崇祯年间,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报请皇帝,又立十字十辈。清同治年间,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经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辈。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字五十辈,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为:
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以上第六十五代本为“胤”字,衍圣公孔胤植为避皇帝庙讳,而将“胤”字改为“衍”字。
到20世纪90年代,曲阜当地的孔氏已传至八十代“佑”字辈,以下尚有25字可续。
曲阜衍圣公府的历代衍圣公,是孔孑嫡系后裔中的长子长孙,长子是诸兄弟中的老大,往往是长子已经结婚生子,而幼子却是年龄很小的孩童,长此以往,同辈之间的年龄距离越拉越远。从孔子算起到20世纪40年代,二千余年中,在曲阜的孔氏族人上下已相差到12代之多,当时辈份最大的是六十六代的“兴”字辈,最小的是孔子嫡裔孔德成之子孔维益,为七十八代。到 90年代,在曲阜孔氏族人中上下相差11代,最大的是六十九代的“继”字辈,最小的是八十代的“佑”字辈。因此,孔姓中人见面,有时不好称呼,因为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不能乱称,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来称呼。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的原因就是衍圣公往往比大多数同里同宗穷人辈份要低几辈,面对面时虽是主仆关系,但依家规又应按辈份称呼,彼此都易尴尬。但实际上,由于衍圣公府里做活待遇高,可以养家糊口,一些孔姓贫穷人家便改名换姓进府为奴,改姓一般是改成母姓。
==
孔姓出自殷商 三千悠久历史
实际上,孔姓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他们的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4400多年以前的帝喾高辛氏。帝喾是黄帝的孙子,曾经继黄帝及其父少昊之后,领导中华民族70年,因此孔姓的人,当然也是黄帝的后裔。
关于孔姓的来源,《广韵》上面有这样的记载:“殷汤之后,本自帝喾次妃兰狄吞乙卵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后代以子加乙,始为孔氏。至宋孔父嘉,遭华父督之难,其子奔鲁,故孔子生于鲁。”
由此看来,孔性是出自殷商的子姓,而殷商的开国之君殷汤,则是帝喾的次妃所生的儿子契的后代,殷汤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是吞乙卵而生,就取字为乙,传了若干代,到了春秋时代,在宋国的孔父嘉,为华督所杀,他的儿子就跑到鲁国避难,并且在鲁国定居,所以孔子才会是鲁国人。
《史记孔子世家》上面,对于孔姓的渊源,有更为详细的说明:“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
从这段记载,可以明显的看出,殷汤的后代以孔为姓,是始自孔父嘉。孔父嘉是春秋时代宋国的人,所以孔氏之得姓,应该也已经有了三千年的悠长历史。
《广韵》和《史记》上面对于孔姓的记载,内容大致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关于孔父嘉的后代奔鲁的记述:《广韵》上说,避华督之祸跑到鲁国的是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史记》上则说,奔鲁的是孔父嘉的孙子睾夷。实际上究竟是谁最先到鲁国开基,迄今仍众说纷纭,找不到确定的答案。
不过,无论哪一位才是鲁国孔氏的真正开山始祖,孔子之为孔父嘉的六世孙,已经是个不争之论。据考证,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祖父是伯夏,伯夏则是防叔之子。由此可见,孔父嘉不但是孔姓的创造人,而且的确是2000多年来举世同钦的至圣先师孔子的六世祖。
孔子以下的孔氏家谱,历2000余年如一日,把每一代子孙都记载得源源本本。因此,孔子的历代子孙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各种史书上的记载也未曾间断过,而且交代得清清楚楚。
像这样,能够把孔氏的世系追溯得分毫不爽,岂不是孔姓的人比别姓的人幸运,而又足以自豪自傲的地方!孔,的的确确是一个尊荣无比的汉族姓氏。
孔姓辈份:
惟/戈 温 扌/纟 昭/昌 光 仁 宀/曰 延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宗 若 端 王 扌/应 元 之/万 氵 思 克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以下由中央政府颁布
希 言 公 彦 承 弘/宏 闻 贞 尚 胤/衍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肈 彝 常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孔氏宗族的族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族谱。孔氏宗族视修谱为合族大事,通过修谱可以把居住分散、血缘关系相对疏远的孔氏族人组成一体,从而达到“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照穆、备遗忘”的目的,修谱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清查“外孔”的渗入。
最初的孔氏家乘,只是以抄本传世,记载世袭奉祀的宗子名字。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官居朝议大夫的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深感个别抄本易于散失,而且每代仅录一人,使家族中许多贤达之士未能载入史册,年代久远后必被湮没,决定广收资料,创修孔氏族谱。这是孔氏宗族的第一部族谱,将本族嫡系及支庶一并收入,正式镂版印刷。
孔宗翰之后的四百年间,宋、金、元历朝更替,屡值兵燹战乱,其间孔氏谱牒虽曾进行过重修,但没有正式刊刻。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才又一次组织重修并付印。这次重修的族谱接受以往濒于失传的教训,特对修谱之事作了文字上的规定:此后族谱“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大修以甲子为期”。按此规定,应当在嘉庆四十年(1561年)左右修谱,但由于种种原因,修谱工作比规定时间向后拖了六十多年,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才纂修族谱,这距上次修谱已有133年的时间。而后的康熙、乾隆朝的甲子年均按时修谱,但乾隆甲子(1744年)负责修谱的是孔继汾,他后来因被告触犯了清朝《会典》而陷入文字狱,充军到新疆伊犁。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没有再大修过族谱,直到民国九年(1920年)倡修全族大谱,经土7年努力,在民国二十六年方大功告成。这部民国族谱是最大规模的一个孔氏全国合族大谱。
北宋元丰及明弘治年间所修的孔氏族谱,久已亡佚,今天能看到的只有天启、康熙、乾隆和民国所修的四部。从这四部族谱的纂修人员的设置来看,可以发现,随着世代推移,修谱机构的设置规模逐渐扩大。
为确保修谱工作的顺利进行,衍圣公府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人事安排,如乾隆九年(1744年)修谱时,设立鉴定一人,由衍圣公担任;监修二人,由三品执事官和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担任;提调二人,由正一品荫生候选员外郎和曲阜县世职知县担任;以下编次、掌收、校阅、誉录、督刊、收发等职,也是各由四品执事官、候选州同知之类有官职者及有科名的人员担任。到民国时期最后一次大修时,衍圣公孔德成主持,专门设立了“曲阜全国孔氏合族修谱办事处”(简称“谱馆”,古时称:“纂局”),孔德成任总裁,由族长孔传蜻等三人主持日常工作,谱馆有职员66名,另有一些勤杂员役。
修谱时,衍圣公府要先行制订条规、颁布榜示,制订统一格册和修谱誓词。然后择吉日举行仪式,告庙致祭后,各执事人员进入修谱的专设机构纂局内办公。族谱纂修完成,要在孔庙举行隆重的告祭仪式。各户族众按规定领到新谱后,即将旧谱交至族长,立即焚瘗。如有失落旧谱者,即声明,该户头户举出具证明,刻附谱后。
孔氏历代修谱都非常严格,明天启年间修谱规定义子不能入谱,违者重究。清康熙时修谱,规定更加详细:一,凡不孝、不悌、犯义、僧道、邪巫、优卒、贱役等,都被认为是“辱祖玷宗,丧名败节,皆不准入谱”;二,因修谱都是集资,所以规定族人每丁交银八分,违者不准入谱;三,孔氏子孙不仅行辈字有一定规定,即使用字亦随行辈而定,不准乱用。修谱时,如有不依规定乱取用者,必须改正,否则不得入谱。乾隆甲子修谱除继承康熙时的规定外,又提出凡“养异姓为子、赘婿冒姓、子随母嫁携来同居”者,亦不得入谱。对以上各方面,不仅各户头要认真作保证,而且还发动族人知情者履行检举之责。
在孔氏宗族中,除大宗主衍圣公主持纂修的全谱外,各户、各支派还有自己纂修的小谱或支谱。这些谱牒各具特色,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比如,《林前户支谱》记载了从汉至清历代皇帝对孔氏优免赋役的敕文,并收入嘉庆年间立于孔庙毓粹门下的蠲免碑文。《大宗支谱》则收入了更为详细的资料,在人名之下不仅载有字号、功名官职,还有妻妾娶自何家、其子娶何家之女、其女嫁与何家之男等内容。由于支谱所刊印数量较少,留存下来的仅有八部,它们是:《东家小谱》、《嫡系小谱》、《续修支谱》二种,《大宗支谱》二种,《林前户支谱》、《林前户重修孔子世家谱》。
凡是流寓外地的孔氏族人纂修的支谱,必须获得衍圣公的批准,加盖衍圣公府大印后才能成立。各级官府主要根据衍圣公府钤印的有无,来判断内孔与外孔,决定是否给予优免差徭及有别于齐民的特权。
内孔和外孔
一般说来,作为圣裔的孔氏宗族常常自称“内孔”或“真孔”,而把同姓不同宗的孔氏称为“外孔”或“伪孔”。这里的里外、真伪,是以圣脉的流传作为对照的。
圣裔们所强调区别的“外孔”,其情况大致有二:
一是与圣裔同姓不同宗的孔氏。如本书第一章中所述,在古代,也有几支孔姓并非出于子姓之后,在孔父嘉至孔子一系后世的繁衍、扩大的同时,这些“圣裔”之外的孔姓渐渐淹没无闻,也无世系资料存世,然而这为数不多非圣裔的孔氏有时会想方设法混进圣裔中去,以图享受到朝廷对孔子后裔的优厚待遇。正是“累朝优礼”、“与常人异”的待遇,在孔氏宗族史上引起了大量伪孔冒宗的现象,在曲阜县之外的其他州县,时有和孔子后裔并非一脉的外孔假冒“圣裔”,以期得以优免地方差徭,这种情况每朝每代都有发生。而在曲阜,由于管理严格,冒宗易于识别,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一是出于衍圣公府的奴仆孔末所传的后代。据载,孔仁玉的后裔在北宋时期传至五十三代而分为“孔氏五位”的同时,洒扫户孔末的子孙也已立为“五院”,分布在曲阜的小薛社、张阳社、西隅社、东忠社、西忠社。到清代,这些所谓“仆随主姓”的外孔,又发展到曲阜之外的邹县等地。既然同属一姓,又并非同脉,为了明确主仆、圣裔庶民之区别,以衍圣公府为代表的孔氏宗族“不准其随钦赐行辈取名,以免混乱”。外孔如冒宗续谱,则要因“冒宗谱,滥邀恩崇”而获罪。
孔府档案
1来源及形成
孔府档案属于私家档案,由于历代帝王对孔子后裔逐步封官加爵,官至一品,因此,孔府与皇帝关系逐渐密切,上下行文接连不断,全国各州府衙亦相继行文接洽关系。而用于孔府祭祀孔子的祀田达三十六万亩,分布在五省数百个县,因此县级政府与孔府间的关系亦非常多,再加上土地纠纷处理,更是文案复杂。孔府是一品官的衍圣公府,府内除三大公堂外,还有十大厅办事机构,各机构都有日常的工作文件,再加上祭林庙的各种帐册、府内生活的规定及帐册等,因此,资料极为丰富。
孔府档案以其历史长、数量多、内涵丰富而成为中国著名的私家档案。由于战乱孔府档案过去曾有损失,现存档案记录了孔府从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年)至1948年8月400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族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历代衍圣公府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珍贵原始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孔府档案也为中国文献档案学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典型范例,在档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档案整理
文件的保存原来较为分散,孔府凡属于上下及各州府县行文均保存在掌书厅书房内,由典籍官掌管,地亩册、契约、收租册,均保存在册房内;婚丧嫁娶及林庙祭祀酒席帐、祭品帐均保存在司房内;内务日常开支、工资帐和来往宾客帐均保存在帐房庶务室内;呈禀号簿、收文簿、发文簿、送文簿均保存在启事厅承启处内。以下族长衙门、百户衙门、管勾衙门、礼学、乐学、古乐传习所等,各厅房均有零星文件。1948年8月古物保管所成立后,把这些零星文件均收归书房保存。
1956年春,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同志来曲阜检查文物保护工作时,发现了这批历史文物档案。回京后,派专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专门整理档案,故宫博物院保管部主任李鸿庆专门整理文物。把文物分成33大类,以后由文管会继续整理;把档案分存后五间房,单独列项,专库保管,以便以后整理。1956年 8月开始,国家文物局委托国家档案馆,派南京档案史料整理处 (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专家常住曲阜进行分类整理,由金佳任组长,成员有郭鹏、丁家襄,参加整理的还有南京装裱工程先道。第一次整理工作截止于1958年9月。1959年夏季至国庆节,孔府进行复原陈列,将档案由后五间迁移至东大楼下保管,并批拨50方香樟木制成档案箱保护。1960年春中央委员国家档案局局长曾三同志来曲阜检查档案工作,指示:“要片纸不丢,只字不损,把档案保护下来。”从此又加强人力糊耳装订,至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停止。1972年夏季又开始裱糊装订,建新帐登册,至1987年已编至9200余卷号。以后继续整理裱糊装订,现在还有部分残破卷页没有整理。
3现存档案的基本内涵
按照南京档案馆协助整理的分类,共分八个阶段(解放前孔府档案分类是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八个阶段时:明代、清代、民国、北洋军阀、国民党、敌伪时期、1946年解放、解放战争时期,始于嘉靖十三年,止于1948年8月。
每一阶段又各有分类,多寡不同,清代最多。每个阶段分类是:袭封、祀典、先贤、宗族、家谱、属员、庙庭官员、府内官员、学录、庶务、租税、林庙管理、徭役、刑讼、宫廷灾异、财务、文书等。
孔府档案内容非常丰富,涉及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
宫廷政治方面的资料,记载了封建王朝登基、建储、巡幸、崩逝、柑庙配天、庆典朝贺等皇室大事,以及各种典籍制度。形式有奏折、京报、邸抄、公文簿册等。
祀典方面的资料,记载皇帝驾幸阙里,御祭孔子,赐给供器、匾联,遣官祭祀等。
袭封方面资料,记载孔氏子孙袭爵受封,设置孔氏职官以及家学、庙学职官、奉祀各先贤等。
宗族方面的资料,记载孔氏宗族支谱宗法族规、家庭事务,优免孔氏杂差徭役赋税等。
另外还有林庙管理、庄务管理、府务管理等。
家谱文件
孔姓字辈
孔姓在自孔子之后的两千多年里,族属繁衍日众,遍及全国各州府县。为了使族属代代不乱,长幼有序,老少尊卑各有条理,孔氏宗族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规范条例。
在明代以前,孔氏后裔没有固定的行辈,那时人数尚少,各家取名很随意。从四十五代起,已注意订定行辈,但还不严格,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五十六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衍圣公府还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明崇祯年间,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报请皇帝,又立十字十辈。清同治年间,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经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辈。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字五十辈,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为:
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以上第六十五代本为“胤”字,衍圣公孔胤植为避皇帝庙讳,而将“胤”字改为“衍”字。
到20世纪90年代,曲阜当地的孔氏已传至八十代“佑”字辈,以下尚有25字可续。
曲阜衍圣公府的历代衍圣公,是孔孑嫡系后裔中的长子长孙,长子是诸兄弟中的老大,往往是长子已经结婚生子,而幼子却是年龄很小的孩童,长此以往,同辈之间的年龄距离越拉越远。从孔子算起到20世纪40年代,二千余年中,在曲阜的孔氏族人上下已相差到12代之多,当时辈份最大的是六十六代的“兴”字辈,最小的是孔子嫡裔孔德成之子孔维益,为七十八代。到 90年代,在曲阜孔氏族人中上下相差11代,最大的是六十九代的“继”字辈,最小的是八十代的“佑”字辈。因此,孔姓中人见面,有时不好称呼,因为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不能乱称,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来称呼。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的原因就是衍圣公往往比大多数同里同宗穷人辈份要低几辈,面对面时虽是主仆关系,但依家规又应按辈份称呼,彼此都易尴尬。但实际上,由于衍圣公府里做活待遇高,可以养家糊口,一些孔姓贫穷人家便改名换姓进府为奴,改姓一般是改成母姓。
==
孔姓出自殷商 三千悠久历史
实际上,孔姓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他们的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4400多年以前的帝喾高辛氏。帝喾是黄帝的孙子,曾经继黄帝及其父少昊之后,领导中华民族70年,因此孔姓的人,当然也是黄帝的后裔。
关于孔姓的来源,《广韵》上面有这样的记载:“殷汤之后,本自帝喾次妃兰狄吞乙卵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后代以子加乙,始为孔氏。至宋孔父嘉,遭华父督之难,其子奔鲁,故孔子生于鲁。”
由此看来,孔性是出自殷商的子姓,而殷商的开国之君殷汤,则是帝喾的次妃所生的儿子契的后代,殷汤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是吞乙卵而生,就取字为乙,传了若干代,到了春秋时代,在宋国的孔父嘉,为华督所杀,他的儿子就跑到鲁国避难,并且在鲁国定居,所以孔子才会是鲁国人。
《史记孔子世家》上面,对于孔姓的渊源,有更为详细的说明:“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
从这段记载,可以明显的看出,殷汤的后代以孔为姓,是始自孔父嘉。孔父嘉是春秋时代宋国的人,所以孔氏之得姓,应该也已经有了三千年的悠长历史。
《广韵》和《史记》上面对于孔姓的记载,内容大致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关于孔父嘉的后代奔鲁的记述:《广韵》上说,避华督之祸跑到鲁国的是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史记》上则说,奔鲁的是孔父嘉的孙子睾夷。实际上究竟是谁最先到鲁国开基,迄今仍众说纷纭,找不到确定的答案。
不过,无论哪一位才是鲁国孔氏的真正开山始祖,孔子之为孔父嘉的六世孙,已经是个不争之论。据考证,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祖父是伯夏,伯夏则是防叔之子。由此可见,孔父嘉不但是孔姓的创造人,而且的确是2000多年来举世同钦的至圣先师孔子的六世祖。
孔子以下的孔氏家谱,历2000余年如一日,把每一代子孙都记载得源源本本。因此,孔子的历代子孙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各种史书上的记载也未曾间断过,而且交代得清清楚楚。
像这样,能够把孔氏的世系追溯得分毫不爽,岂不是孔姓的人比别姓的人幸运,而又足以自豪自傲的地方!孔,的的确确是一个尊荣无比的汉族姓氏。
孔姓辈份:
惟/戈 温 扌/纟 昭/昌 光 仁 宀/曰 延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宗 若 端 王 扌/应 元 之/万 氵 思 克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以下由中央政府颁布
希 言 公 彦 承 弘/宏 闻 贞 尚 胤/衍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肈 彝 常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内容不齐全,只能给您提供这些帮助了,希望对您有用。
参考资料:
最初的孔氏家谱,只是以抄本传世,记载世袭奉祀的宗子名字。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官居朝议大夫的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深感个别抄本易于散失,而且每代仅录一人,使家族中许多贤达之士未能载入史册,年代久远后必被湮没,决定广收资料,创修孔氏族谱。这是孔氏宗族的第一部族谱,将本族嫡系及支庶一并收入,正式镂版印刷。
孔宗翰之后的四百年间,宋、金、元历朝更替,屡值兵燹战乱,其间孔氏谱牒虽曾进行过重修,但没有正式刊刻。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才又一次组织重修并付印。这次重修的族谱接受以往濒于失传的教训,特对修谱之事作了文字上的规定:此后族谱“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大修以甲子为期”。按此规定,应当在嘉靖四十年(1561年)左右修谱,但由于种种原因,修谱工作比规定时间向后拖了六十多年,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才纂修族谱,这距上次修谱已有133年的时间。而后的康熙、乾隆朝的甲子年均按时修谱,但乾隆甲子(1744年)负责修谱的是孔继汾,他后来因被告触犯了清朝《会典》而陷入文字狱,充军到新疆伊犁。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没有再大修过族谱,直到民国九年(1920年)倡修全族大谱,经土7年努力,在民国二十六年方大功告成。这部民国族谱是最大规模的一个孔氏全国合族大谱。
一、杨益的著作
据《人子须知》载有疑龙经、撼龙经、画筴图、四大穴法,立锥赋、拨砂图、胎腹经、望龙经、倒杖法九部。《天机会元》载有疑龙经、撼龙经、黄囊经、青囊经、穴法心镜、玉尺经、二十四倒杖七部。《宋史艺文志》载,曾杨青囊经歌、正龙子经、天玉经三部。今考证,符合杨益风水术法的,可靠的著作是郭杨风水实践纲领,137字的《青囊奥语》。
其次,是郭杨风水实施细则《天玉经》原著。
再次,是步砂量水准绳《玉尺经》原著共为三部。(详见拙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四库全书堪舆类典籍研究》)
二、风水实践
杨益在石船山除授徒传术外,风水实践主要的是率其高徒曾文辿协助卢光稠扩建赣州城。《于都县志》(同治版)《武事志》载:“唐光启元年(885)春,南唐卢光稠取虔州,自称刺史,以于都谭全播为谋主,是时王朝攻陷岭南,全播攻王朝取其虔州,天复中取其韶关,以光稠子延昌守之。天佑六年(梁开平三年)(909)秋,虔州刺史卢光稠以州附于淮南,遣使请命于梁,梁以为百胜将军防御使,七年(910)冬,防御使卢光稠殁,卢光稠立其子延昌。八年(911)冬,百胜军指挥使黎球杀卢延昌而代之。梁以球为防御使。球暴毙。牙将李彦图自立,谭全播称疾不出,彦图死,州人相率皆全播请之,全播乃起,遣使请命于梁,拜防御使。十五年(918)梁贞明四年,冬十一月,吴主杨谓将刘信拨虔州,仍以谭全播为右威卫将军,领百胜将军节度史。”
《赣南卢氏族谱卢光稠传略》还载“卢光稠……治政三十多年,做出了许多丰功伟绩,首先将高琰创建的赣州土城墙,由一平方公里左右,扩建到三平方公里左右,为宋虔州军孔宗翰修砖石城奠定了基础。把唐代的旧街横街扩为六街,增修了阳街,斜街,剑街,长街,而且还修了拜将台,皇城(现尚存东墙,南墙,西墙部分墙体)。寿量寺原为光稠家庙,传说卢光稠因为身患疾病久医都不能见效,乃请来僧人道诚将其治愈,光稠欲送礼重谢,道诚推辞说:“得一袈裟地足矣”。于是光稠当即赠他的东宅花园为道诚建了一座寺庙,起名为“卢兴延寿”后改名“圣寿”。宋祥符年间(1008-1016)易名为“寿量寺”,元末毁于兵灾,明洪武(1368-1398)僧人荣安重修,大学士解缙为其题字“寿量寺中兴碑”。
据江西省赣州市文物局局长,博物馆馆长韩振飞在第二届中国赣州杨仙岭(杨筠松)风水文化与旅游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中《试论赣州城的风水》一文中称“唐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赣南宁都客家人卢光稠率众起义,占据了赣州城,卢光稠为实现他称王的大业,决定扩建赣州城。由于杨筠松掌握有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于是他辅佐卢光稠担当起扩城的踏勘规划工作。
第一,拓展了城市规划
实施扩城工程后,赣州城的城区面积达到了312平方公里,可以满足卢光稠称王的城市功能需要。
第二,确定了城市发展的方向
以北端衙前为起点,由北端衙门前的阳街,向南发展了约千米,直到今天赣州市的城市发展主轴,都是沿着这条向南的轴线发展的。
第三,对位于城市北端章贡两江合流处的衙署进行了重构。
为配合卢光稠称王的政治需要,重构了衙署,重构后的衙署,其内部的各项建筑功能设施,符合称王政治目的礼制要求,以致赣州的百姓将衙署称为“隍城”并延至今日。
第四,对城市街道进行了整体规划
在唐代衙署前面十字街的基础上,规划了六条城市主干道。唐代的十字街位于今建国路与西津路、章贡路相交之处。由衙署直通正南门称阳街。东西向的西津路和章贡路分别通向西津门和涌金门,称作横街。在城市拓展的基础上,杨筠松又规划建设了与东段古城将平行的长街(今赣江路)和剑街(今中山路和濂溪路),另外,还规划建设了阴街和斜街。杨筠松这位风水大师亦即当之无愧的规划大师对赣州城的规划建设完成之后,赣州的城市格局基本上已确定下来。”
《赣南卢氏族谱卓公祖序》载:“……卓公葬于八都球田龙岗背,坳塘长冈尾,旗形酉山卯向。夫人曾氏葬于本里韶潭盘龙形乙山辛向。次子光稠葬于赣州东林寺面前(载五代《章贡志》),夫人祝文氏葬于本里韶潭盘龙形,附祖安坟。”
于都上脑《刘氏族谱刘江东传略》载:“我脉祖宗江东……唐中和四年甲辰(884)二月初五日生,宋开宝五年(972)十一月殁……公与谭全播共为卢王参政,时杨筠松避乱至虔州,为卢光稠葬父于石人坝”。其中所述卢光稠父亲卢卓墓,一说葬石人坝,一说葬宁都八都龙岗背坳塘长冈尾,旗形酉山卯向,而其夫人曾氏,葬本里(宁都洛口乡麻田村)韶潭盘龙形乙山辛向,很显然卢卓任赣州刺史,率其子光稠迁居上犹县双溪乡,卢阳村,卢卓亡故后葬在赣州西郊之石人坝,然后迁葬故里宁都洛口麻田村是符合事实的。其夫人曾氏“葬于本里韶潭盘龙形乙山辛向”。我于1998年勘察该墓,挂面上端书有“杨公仙绩”四字,水口缝针乙辰,右丁未水倒左,癸、艮、丙、丁诸峰环绕,扦辛山兼戌,坐乙亥火穴,水中冠带主应损官和失龆龄之男。丁未衰水主衰退。2007年勘察时挂面“杨公仙绩”四字由墨书改为石刻。水口甲卯,丙午、艮寅水朝堂,扦辛山兼戌与前同,并注:“清光绪14年5月29日重修,卢王母曾氏葬于此,又把卢王夫人也迁于此,碑刻“地肖龙马形”。迁葬卢王夫人文氏时,违背传统礼制,卢母右而卢王夫人在左侧。
上述二次勘察应以2007年勘察较为正确。但该墓经数次重修,兼之墓主布局(排列座次)不合礼制,显系非杨益所扦。
于都番岭《重修番岭始祖张公久墓志铭》“鼻祖公允公,盖汉留候之远裔,而番岭开基之始祖也,公揩儒人杨氏,聿来夫耕妇炊,吾家的绵爱自兹始,公生唐大中己卯(859年),殁于唐天成丙戌(926年)。儒人生于唐乾符甲午(874年),殁于唐天成己丑(929年)。三年(932年)同葬仙鹤形乾山巽向,相传此地为杨公筠松所卜……”
今考证,该墓水口缝针艮寅宫,庚戌龙入首,朝堂水有乙辰、巽巳、丁未三主流倒左。甲、卯、乙、坤、庚、辛、乾、壬诸峰环绕。挂面倒塌全被土掩埋,无法考其坐向,《墓志铭》所载乾山巽向,属大空亡,非郭杨唯物辩证风水术。宜立戌山辰向兼乾巽。
江西乐平流坑《董氏族谱》载:“第一世,司徒合。仲子行仲五,以八世孙德元追赠司徒,葬长坑岭斗牛形,亥山巳向,配罗追赠豫章郡春人,葬枫山岭下黄蛇形巳山亥向,皆杨筠松所卜,事详名位表。
第二世司空祯。合长子,行四豪侠,自任丁时援壤义勇捍乡里,贼不敢犯,众感赖矣。以七世孙德元追赠司空。葬富原山金钗形壬亥向。配邓追赠南阳郡夫人,葬白龙塘飞鹅形巳丙向,杨曾二仙有箝记见舆地图,事详名位”。
今江西省乐安县牛日镇据流坑《司徒合公史略》载,流坑村是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即公历937-942年,与于都县番岭张公允墓建于932年以后的时期相近,都属杨益所卜,而两地相距约三百公里,决对不是串通伪撰的。可以证明杨益在赣州的风水活动时间是自882年起至937年左右止,共约55年左右,再以杨益初来赣州时,是以阴阳龙格龙坐穴,经过风水实践后,才创造符合李四光地应力的科学格龙坐穴乘生气的七十二龙。在古人非长达五六十年的风水实践,是不可能作出如此的成就。设杨益自长安逃回老家是35岁,则杨益生于847年左右,殁于937年左右,享年约九十,才是近似的事实。
诚然,杨益来到赣州后的风水实践达五十余年之久,除大部时间从事于赣州城的风水实践外,不仅是上述所列的阴阳宅。在赣南范围内,诸如位于宁都的孙中山祖先孙琍及其夫人陈氏墓,刘江东一世祖刘宗臣铁墓以及寺观--赣县最古的宝华寺等,这些都是杨益在赣南风水活动期内所建。特别是我师父李本芳所说的五马回朝墓,都经考证为郭杨唯物辩证风水术所建。……
第五节 杨益与曾文辿的死
江西兴国三僚《曾氏族谱杨公仙师传略》载:“后师徒(指杨益与曾文辿)出游至韩信峡药口坝,杨公寿终,享年六十有七。我祖(指曾文辿)亲为卜葬,八仙下棋形,时乃光化三年庚申岁(900)三月初九日也”
宁都《黄陂镇志人物篇》载:“……天复二年(902)二月底,卢光稠召见筠松,筠松带病去虔州,辞归时,卢王派专船护送,船至于都寒信峡药口坝,筠松病危……葬吾躯壳于犀牛下海处,言罢即逝。时为三月初八戌时。……。”刘江东撰《三宝经序》载:“……杨夫子讳益,字筠松……以虔州防御史卢光稠召其葬父,百日节度史加平章流行事,据虔州称卢王,因失信于王,遂赐毒酒,杨公知酒有毒,乃掩倾入杯中,走至于都药口,其毒攻入于心,遂卒葬其地”。《南安府志》和《江西通志》都说:“卒于虔,葬萼中药口”。
从上述资料,三僚《曾氏族谱杨公仙师传略》说杨益是由三僚出游至寒信峡偶然死的,不足信。因为杨益不是定居三僚,同时他们的始祖曾文辿也没有到过三僚,而是在葛坳乡小洇,隐居黄禅寺后至石船山的。
宁都《黄陂镇志》所述:“卢王派专船护送,船至于都寒信峡药口坝,筠松病危,言罢即逝”亦属荒唐。斯时,杨益在虔州佐卢王从事风水业务,902年正值扩建赣州城。
刘江东撰《三宝经序》说是:“失信于王,遂赐毒酒,毒害致死”也不符事实。仅就杨益佐卢王风水布局扩城建设的功绩,卢王不可能赐毒酒毒害杨益。
兴国三僚《曾氏族谱文辿公传略》载“考吾始祖文辿公……后师徒出游至韩信峡药口坝,杨公寿终,享年六十有七。我祖亲为卜葬……后辿公与诸子徒于袁州万载县观邱山览胜,见形肖五牛饮水穴,结池心,援指谓子徒曰:“吾死葬此”时值粱之贞明丙子(916)岁也,公果腊月仙逝,诸子徒如命安葬,名其地曰“曾仙塘”后其徒于豫章复见辿公,惊其未逝,归发其冢,果空棺而始知辿公尸解。真成地仙矣……”。
上述《曾氏族谱》称曾文辿为杨益卜葬,是不符合事实,杨益是卒于937年左右,而《曾氏族谱》所载是曾文辿卒于916年,因此非曾文辿为之卜葬。另据乐平流坑上述《董氏族谱》载:“第二世司空帧墓为杨曾二人所卜”而后才能去宜春万载,这就说明曾文辿非卒于916年,而是卒于为杨益卜葬之后。否则,卜葬者当属与卢王参政的刘江东,始合逻辑。
综合上述诸多资料,可以证明江西兴国三僚的《曾氏族谱》所载《杨公仙师传略》和《曾文辿传略》都是不合逻辑,而是清代伪撰的,把杨益的面貌搞的全非。
杨益到赣州后,在石船山的授徒传术,佐助卢光稠建王府和寿量寺以及扩建赣州城,为救贫济困奔波于赣南以及江西和全国各地,如福州市尚存唐末所建的符合郭杨唯物辩证风水术的阴阳宅和寺观。
风水实践中,杨益创造了科学的七十二龙,撰写了137字的《青囊奥语》和《天玉经原著》《玉尺经原著》三部系统的风水理论经典,卒于虔葬于中药口是铁的事实,这才是杨救贫的历史真面貌。
在我国,姓氏很重要,是认祖归宗、维系族人的重要依据。由于时间的延续,生老病死在所难免,因此血脉传承就需要更具体的形式来承载,于是便出现了族谱和家谱,对于每一个姓氏的人来说,修谱是一件很重要的大事,也是家族兴旺的象征。
据《中国姓氏大辞典》记载,我国共有姓氏23813个。其中,单字姓6931个,复姓和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就人数来说的话,宋代编撰的《百家姓》排名靠前是“赵钱孙李”;2010年人口普查时,就人数来说,发现“赵”已经不是第一大姓了,甚至跌出了前十名,“李”姓以9600多万人口,排在第一名。不过,李姓人口虽然最多,但依旧比不过排名虽然靠后,但是影响力却延续了几千年的“孔”姓。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以仁爱、礼制等为中心的儒家思想,经过后人的不但发展,到了西汉武帝时,董仲舒正式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得到了西汉的大力推广,于是孔子创建的儒学逐渐成了朝廷的正派思想,逐渐融入了中国人的骨子里。为了尊崇儒学,孔子被封为圣人,尊为万世师表,而他的嫡系子孙继承爵位,每朝每代都会受到封赐,官名显赫。
孔氏修族谱不仅是孔氏家族的大事,也算得上是所在朝代的国家行为,在宋代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以前,孔谱中每一代只记录一人,非继承孔子爵位的人并没有资格录入其中,孔宗翰为了把更多的孔氏贤达之人载入其中,修出了第一部包括孔氏嫡系和支庶的族谱,并且不再手抄,而是刻板印刷。与此同时,他还规定,孔氏族谱每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以做到传承有序。
由于历代帝王对孔子后裔都会封官加爵,甚至官至一品大员,而且不论朝代更替,这一传统都不会变。因此,孔府跟皇家的关系非常好,而且朝廷规定,用户祭祀孔子的祀田多达三十六万亩,分布在五省数百个县,不仅财源实力强大,而且也地方的官员也关系融洽。鉴于这种情况,孔氏成了炙手可热的姓氏。
为了避免非嫡系的孔氏混进孔子嫡系圣裔中,以图享受朝廷对孔子后裔的优待,每朝每代都会发生大量伪孔冒宗的现象,比如山东曲阜之外的地方,古代就有很多人凭着伪造的孔裔身份得到了免除差役的优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强调正宗,以衍圣公府(即孔府)为代表的孔氏宗族“不准其随钦赐行辈取名,以免混乱”,外孔如冒宗续谱,则要因“冒宗谱,滥邀恩崇”而获罪。
一个姓氏,能发展到人人想冒充,发展到需要以刑罚的形式禁止冒充,可见其影响力之大。时至今日,孔氏也依旧在延续,只要中华民族还在,孔姓就会一直延续下去,这难道不算是中国第一大姓氏吗?
孔元措的孔氏祖庭广记
本文2023-11-22 09:44:2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