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方人注重宗族祠堂,而北方几乎没有?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2浏览:1收藏

为什么南方人注重宗族祠堂,而北方几乎没有?,第1张

祠堂是祭祖的地方。它承载着一个宗族的精神信仰和文化信仰,是儒家文化在民间的延伸。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仁”。宗祠正是儒家文化精神在宗族间灌输和传承的圣地。

作为北方(陕西关中)70年代的后人,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祠堂,也没有听到父母或祖父母的消息,甚至没有我们家族的家谱。

即使环顾四周,也从未见过其他姓氏有自己的祠堂。至多,少数宗族有自己的家谱。

与南方人相比,北方人确实鄙视寻根寻祖。北方人真的对氏族漠不关心吗?这个问题使我困惑了一段时间。

要对北方人的祠堂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就要归功于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白鹿原》正是以陕西关中农村近百年(从清末到80年代)的历史演变为线索,展现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呈现出壮丽史诗般的格调。

同时,“寻根观念”的作者色彩浓厚。当我们沿着寻根观念向上游走去,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根”无疑是儒家伦理文化。基于一种外在的形式,它就是祠堂。

宗祠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如制定宗族规章制度、举行宗族成员的婚丧嫁娶、奖惩一些宗族成员、讨论宗族内部的重大事件、在节日期间举行大型的宗族聚会等。

在白鹿原多次出现的白鹿祠,是白鹿原上白族与鲁氏家族共有的祠堂。它在弘扬儒家伦理的同时,也为整个宗族积累了丰富的宗族文化,其作用不言而喻。

事实上,宗祠文化和宗族文化早在汉代就已形成,这与“唯尊儒学”的文化理念基本同步。据《汉书·文翁传》记载,文翁(汉景帝后期蜀郡郡长)终于来到蜀中,官民建立了祠堂。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祀仪式从未停止过。这句话说明,在汉代,祠堂和宗族文化已经形成规模,广泛存在于民间。

以后,各有一定实力的宗族都会建自己的祠堂。豪门宗祠犹如深宅大院,气势恢宏,规模宏大。普通家庭的祠堂与民居的祠堂相似。无论大小,人们在祠堂的正殿里,都会按照家谱的顺序,摆放祖先的牌匾供后人祭拜,让人们了解自己的根。

迁徙之后,现在北方的祠堂已经不多了,但在南方到处可见。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需要从历史原因和人文环境两方面来看待这一问题。

首先,从历史进程来看,南方人大部分是从北方中原地区迁徙过来的。南方许多家庭离开家乡后,在北方建立了祠堂,以纪念祖先。

中华民族诞生于黄河流域,后来逐渐发展壮大到周边地区。当中原和关中地区发展成为富裕地区时,江南地区仍然人烟稀少,甚至荒芜。

随着北方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当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时,北方人为了争夺资源,不断发生冲突和战争,为了避免战争,人们向南方迁徙。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它地大物博,山河辽阔。而很多中国人又习惯性将中国区域划分为南方与北方,自我介绍时,有时也会形象地说自己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说到南北方,不知各位有没有注意一个问题,那便是宗祠了。宗祠在南方多,尤其在广东一带特别多,而宗祠祭祀更是宗祠文化的主要体现。

在江浙一带还不是那么明显,但重大节日摆香供祖是不可少的。而像台湾、福建、江西诸省,似乎每个村子都有宗祠。而且每个宗祠都有其主持大局的长辈,负责修缮宗祠、联系族内人,逢年过节还会在宗祠搞个大聚会,吃吃饭。为宗祠出钱出力,族内人就是再穷再弱也不会有半点怨言。而反观北方人,祭祖活动比南方人少,而且很多人心中都没有宗祠观念,也就没有宗祠了。这到底是为啥?其实在笔者看来,原因不外乎三个

1战争破坏;

与如今经济文化南移不同的是,在古代,北方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时多战争,政权更迭也多。汉人与游牧民族的无数次交战,导致无数建筑夷为平地,这其中就存在有大量的宗祠建筑。反观南方,因有秦岭等山脉阻隔,战争少,就较大程度保护了宗祠也沿续了宗祠文化使其发展起来了。

2人口迁徙;

因为北方多战乱、多灾荒,北方的人大批次地向南方迁徙,很多人拖家带口迁徙就很不容易了,难不成还要把宗祠带上?看看历史上几次大迁徙,诸如永嘉之乱、靖康之乱等。这些向南迁徙的北方人为了家族为了激励后人,休养生息后大多也会重新修建宗祠,此消彼长,北方宗祠少了,南方却多了。

3贫富差距;

中国南方人比北方人更富是不争的事实,而在中国人的思想中,什么样的家族最在意宗祠观念,更注重光宗耀祖呢?其实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有钱人。穷人穷的揭不开锅每天想的多半还是怎么吃饱饭,毕竟自身都难保了。战争、迁徙让北方经济有了落差,暴富与穷困潦倒可能会因为一场战争而形成,北方一些强大的家族为了自保大多也都迁到了南方。

北方因为战乱、饥荒等因素,人口迁徙变动很大。金末元军清洗一遍,明初燕军又洗一遍,大多数应该是汉人,清代旗汉又不通婚。像我家就是明代移民,属于是“南人北迁”了。据族谱载,祖上是明初随燕王扫北的淮南军户,后家道中落务农为生,明末时已与一般民户无异。

作为一个北方人,真的很少见到祠堂,我们家族从我姥姥辈到我的子侄辈,也有上百人了,记得听老一辈人说,以前家族有一个族谱,后来也就不知所踪了。北方少祠堂,南方遍地见,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

从祠堂的分布来看,我国的祠堂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湖南、安徽、广东、福建等几个省,北方的黄河流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而祠堂作为儒家文化的产物,理论上北方应该更多,为什么会出现南多北少的现象呢?

首先,看经济。南方现在保留的祠堂,大部分建成于明清时期,极少有历经千年的祠堂,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南宋开始,我国的经济中心开始由北向南转移,经过近七百多年的发展演变,我国的经济中心在南方得以确立,先后出现了著名的徽商、浙商、粤商,而祠堂的建设、修缮和保护是一个宗族综合经济实力的体现,尤其是宗族中不断出现的高官、富商对于保护祠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南方更具有建立、保存和修缮宏大而众多的宗族祠堂的实力,而北方有一个著名的祠堂——晋祠,这座上千年历史的祠堂能完整保存下来与晋商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次,看环境。祠堂修起来容易,立得住就很难了,我国北方作为政治中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天灾人祸数不胜数,其他不说,就黄河的定期泛滥就导致北方人口不断迁徙,《清史稿·河渠志》记载,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淮并涨,奔腾四溃,河倒灌洪泽湖,高堰不能支,决口三十四。漕堤崩溃,共决三百余丈。”大水过后,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往往伴随而来的就是举家逃荒,把家安在独轮车上,天灾人祸的夹击,彻底灭绝了北方人的祠堂观念。

北方农民起义不断,频繁的战争,以及战争之后的饥荒和疾病,进一步加剧了人口的流动,很难有连续几代、十几代的家族安稳的生活在一个地方,山东人闯关东、山西人走西口都是人口大变迁的结果,契丹、女真、突厥、匈奴,这些凶悍的少数民族对内地的袭扰一直不断,在这种情况下,生存才是北方人的第一需要,祠堂自然也就不受重视了。

第三,看政治。躲过历次兵灾、火灾、水灾的祠堂却躲不过难治性灾难,文|革|期间,祠堂成了“四|旧”的代表性符号,北方更接近政治中心,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仅存的一些祠堂破坏程度远胜于南方,而同一时期的南方,祠堂虽然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由于南方人普遍存在的宗族意识,对祠堂有着天生的敬畏之心,所以,还是想尽一切办法保存了下来,例如皖南赣北的有些祠堂,当地革|委|会就把食堂设在里面,巧妙的躲过了一劫。

虽然北方祠堂少,但是并不代笔北方人宗族意识的彻底消失了,北方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先,例如在**《一九四二》里,长工逃荒出发前,特意交代儿子一定要把祖宗牌位带上。虽然南方祠堂多又多,但是北方有两个祠堂绝对是碾压一切,北京的太庙和山东曲阜的孔庙,路过的朋友一定去看看。

对于北方来说,对于传统文化确实容易忽视,经常在电视当中看见那些寻常百姓,每逢过节的时候,在祖宗祠堂来礼拜。

但是在我们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根本没有这种情况,连这种祖宗祠堂都见不到,其实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在北方地区,没有历史文化。

作为一个东北人,其实我从本质上一直认为我就是一个山东人。因为我的祖先是在清末的时候,随着闯关东的大潮,一起走到我现在生养的这个地方,作为本地人来说,我们都是外来户,所以根本没有资格在当地建设祖宗祠堂。

在一个地方能够扎根落户,有一口吃的,就已经不错了,对于那些事情来说,真的是一种奢求,所以一代一代人的传承,对于这种文化的缺失,却一直存在。

所以如今在北方地区,几乎很少能够见到祠堂,有些地方可以说是一些少数人的坚持,才把这些老祖宗的文化传承下来。

作为我这个姓氏来说,其实现在流传的家谱还算比较长,因为在前几年,一群老者刻意到山东蓬莱老家去寻求家谱。

而在山东蓬莱老家,我们的那个村落是以姓氏起名。甚至在那里就可以寻根问祖,知道我们的祖先是从哪一个分支分出去的,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家族体系。

看到那一点确实也看出来,我们作为外族人,真的有很多地方做的还是很不够,也许再过几代人,大家对于这种家谱的认识,都已经逐渐的忽视。所以老一代人,对于这一方面已经逐渐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灌输自己的子孙,不要忘记自己的老祖宗。

为什么南方人注重宗族祠堂,而北方几乎没有?

祠堂是祭祖的地方。它承载着一个宗族的精神信仰和文化信仰,是儒家文化在民间的延伸。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