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排名高氏排在第几?中国有多少人姓高?
《百家姓》中排名第153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氏在中国各大姓氏中排第十五位,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068%。
多以渔阳、辽东、广陵、河南、辽东为郡望。高氏主流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但在春秋以后,却以齐鲁之地分布居多。
第一批姓高的人:高元、高奔戎、高渠弥高元是历史上最早的一位高姓人。
百家姓中高排第15位。
2015年名义百家姓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姓氏排名前100名
01李02王03张04刘05陈06杨07赵08黄09周10吴
11徐12孙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马20罗
21梁22宋23郑24谢25韩26唐27冯28于29董30萧
31程32曹33袁34邓35许36傅37沈38曾39彭40吕
41苏42卢43蒋44蔡45贾46丁47魏48薛49叶50阎
51余52潘53杜54戴55夏56锺57汪58田59任60姜
61范62方63石64姚65谭66廖67邹68熊69金70陆
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
81顾82侯83邵84孟85龙86万87段88雷89钱90汤
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乔97贺98赖99龚100文
高姓最早出现在上古黄帝时期,中国最早系统记载姓氏来源的典籍《世本》载“黄帝臣高元作官室。”《竹书纪年》说黄帝“居有熊”。有熊,巳口今郑州新郑。春秋时期,齐太公吕尚(姜子牙)的六世孙齐文公吕赤有个儿后代即以先人封邑为姓,姓高 。
高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源流众多,、人口约一千四百七十六万九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92%左右,多以渔阳、辽东、广陵、河南、辽东为郡望。高氏主流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但在春秋以后,却以齐鲁之地分布居多。
g开头的姓氏有58个,分别如下:
过 guō 、果 guǒ 、国 guó 、归海 guī hǎi 、妫 guī 、圭 guī 、归 guī 、诡 guǐ
桂 guì 、贵 guì 、光 guāng 、广 guǎng 、官 guān 、关 guān 、管 guǎn 、贯 guàn 、谷梁 gǔ liáng 、辜 gū 、估 gū、谷 gǔ 、古 gǔ 、顾 gù 、缑 gōu 、苟 gǒu 。
勾 gòu 公冶 gōng yě 、公羊 gōng yáng 、公西 gōng xī 、公孙 gōng sūn 、公叔 gōng shū 、公良 gōng liáng 、龚 gōng 、恭 gōng、宫 gōng 、功 gōng 、公 gōng 、弓 gōng、共 gōng 、拱 gǒng 、巩 gǒng 、贡 gòng 、庚 gēng 、耿 gěng 、戈 gē 。
盖 gě 、葛 gé 、革 gé 、高堂 gāo táng 、高 gāo 、皋 gāo 、郜 gào 、告 gào 、刚 gāng 、甘 gān 、干 gān 、淦 gàn、改 gǎi 、尕 gǎ。
姓氏介绍:
姓氏的延续,可以使人们从基 因学、遗传学的角度认同同为炎黄子孙的血脉相连。中国有着寻根问祖的传统,认为这样是为祀祖尊宗,求得祖先佑护,同时也是传承祖德、光宗耀祖,认为每个人与祖先都是血脉相连的,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血脉,流传到自己身上。
因为有着这种传统,通过《百家姓》这篇启蒙文学对姓氏传承、使人们对姓氏的认识。
作为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记载了中国姓氏的发展,它与姓氏家谱、方志、正史构成完整的中国历史,是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如图,《百家姓》里有《高》姓,加了《冇》字将可能有问题的字词隔开——
高姓最早出现在上古黄帝时期,中国最早系冇统记载姓氏来源的典冇籍《世本》载“黄帝臣高元作宫室。”《竹书纪年》说黄帝“居有熊”。有熊,今河冇南冇省郑冇州冇市新冇郑冇县。春冇秋时期,齐太公吕尚(姜子牙)的六世冇孙齐文公吕赤有个后冇代即以先人封邑为姓,姓高。
高氏是一个多冇民冇族、多冇源冇流的古冇老姓氏群冇体,源流众多,在《百家姓》中排第153位,在中冇国冇大冇陆的姓氏排冇行冇榜上名列百家姓第十九位,在台冇湾冇省则名列第三十位,人冇口约一千四百七十六万九千余,占冇中冇国冇人冇口总数的092%左右,多以渔冇阳、辽冇东、广冇陵、河冇南为郡冇望。高氏主冇流发冇源冇于今河冇南冇省境内,但在春冇秋以后,却以齐鲁之地分布居多。
姓氏渊源
源于姜姓
1、出自西周时期的齐文公吕赤之子公子高。姜姓,原是炎帝的后冇裔,高氏则是炎帝的后冇裔,高氏的血冇缘初祖是炎帝,得姓始祖为高一。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冇水,以姜为姓。炎帝17世冇孙伯夷辅佐大冇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冇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冇孙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冇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冇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冇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冇海高氏的始冇祖。高傒7世冇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冇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冇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冇孙高洪为东冇汉冇渤冇海郡守。高洪的一支后冇裔高隐、高瞻叔侄创冇立了渔冇阳高氏、辽冇东高氏, 另一支后冇裔高悝创冇立了广冇陵高氏。渤冇海高氏的后冇人高伯祥又创冇立了京冇兆高氏。姜姓高氏族冇人冇大冇多尊奉高傒为得冇姓冇始冇祖,亦有尊奉高渠弥(姜渠弥)、高克为得冇姓冇始冇祖者。
2、出自春冇秋时期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属于以先冇祖名字为氏。以王父字为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冇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冇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冇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冇代也以高为姓,为山冇东高氏。
源于鲜冇卑冇族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熙元493~496年)大力实行政冇治冇改冇革,推冇行文冇化上冇汉冇化冇政冇策,在这个过程中,改北冇方胡冇人多音节复姓为汉字单姓,鲜冇卑冇族拓拔部寔娄氏部冇落改为高氏,后融合于汉族,是为河冇南高氏之一,江冇苏冇省徐冇州冇市丰冇县冇城西有单高楼村和双高楼村,猜冇测为鲜冇卑冇族楼氏一脉,并在单高楼村存有高氏祠冇堂。
在南冇北冇朝时期的东魏政冇权末期,鲜冇卑冇族冇人元景安因在邙冇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东魏大丞相高欢赐爵西冇华冇县都冇乡冇男,在其子高洋于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八年(公元550年)废黜东魏孝静帝,建立北冇齐冇政冇权后,于同年即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元年(公元550年)赐他贵族姓氏为高氏。另外,鲜冇卑冇族冇人元文遥在北冇齐时期也先后得到国王高洋、高演的重用,因迎立国王高湛继位有功,北齐天统二年(公元566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冇代就以高为姓氏,亦为河冇南高氏之一。
十六国时,后燕国王鲜冇卑冇族冇人慕容云改称为高阳氏后冇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冇裔在这个历冇史冇背冇景下,多有改复姓慕容氏为单姓高氏者,后文冇化冇上汉冇化,是为河冇北高氏的主冇流。其后冇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 南冇北冇朝时,先后有鲜冇卑冇族元氏和徐氏改姓为高氏。北齐文宣帝姓高名祥,当时有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冇卑冇族,改汉字姓元,因有功于北冇齐,高洋赐他们“高”姓;又北冇齐时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当高氏建冇立北冇齐冇政冇权后,其姓氏就贵为北冇齐冇政冇权的国姓,于是北冇齐冇皇冇帝便赐他姓为高氏以示恩宠之举,徐子远从此改姓为高氏,其后冇代后来在今河冇南冇杞冇县一带发冇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冇族,是为河冇南高氏之一。唐朝宦冇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冇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冇养,所以改高氏。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后有改单姓“高”为氏。譬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当高氏建冇立北冇齐冇政冇权后,高姓就贵为北冇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
源于满冇族
属于汉冇化改姓为氏。清冇朝冇光冇绪年间到民冇国冇初冇年,满冇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冇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冇姓字头音译为汉冇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满冇族多啰氏,亦称刁落氏、啁噜噜氏,满语为Dolo Hala,汉义“内”,世居叶赫(今吉冇林冇梨冇树)、东冇海(今俄冇罗冇斯滨冇海冇地冇区),后多冠汉姓为高氏、赵氏等。
满冇族高佳氏,满冇语为Gaogiya Hala,祖冇先原为汉冇族,东冇汉末期被辽冇东鲜冇卑乌冇桓冇部冇虏冇携,融入鲜冇卑,后逐渐演化为辽冇东冇女冇真,世居盖冇州(今辽冇宁冇盖冇州)等地。后有锡冇伯冇族引为姓氏者。清冇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冇姓为高氏。
满冇族高尔吉氏,亦称格尔齐氏,满冇语为Gerci Hala,世居尼冇马冇察(今黑冇龙冇江穆冇棱冇兴冇凯冇湖彼岸俄冇罗冇斯乌冇苏冇里冇斯冇克一带),后多冠汉冇姓为高氏。
满冇族萨克达氏,原为巴雅拉氏,后以地为氏,满冇语为Sakda Hala,汉义“悠久、苍老”,世居萨克达(今辽冇宁冇抚冇顺冇峡冇河流域)等地,清冇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字姓为多为高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满冇族郭啰啰氏,亦称郭尔罗氏、郭络罗氏、郭博罗氏,满冇语为Gorolo Hala,世居讷殷(今吉冇林冇抚冇松冇松冇花冇江上游流域)等地,后有锡冇伯冇族引为姓氏者。清冇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冇姓为高氏、郭氏、国氏等。
满冇族郭尔佳氏,亦称郭罗佳氏、固尔佳氏,满冇语为Gorgiya Hala,世居安巴德普特布占台等地,后有锡冇伯冇族引为姓氏者。清冇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冇姓为高氏、郭氏、顾氏等。
源于羽真氏
出自汉、冇唐时期辽、朝冇鲜半岛高句骊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羽真氏族部冇落原为中冇国冇东冇北冇浑冇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冇族,是古燕国扶冇余氏冇族的一个分支,本姓扶余氏,西冇汉朝时属玄冇菟冇郡管辖。西冇汉元帝刘奭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汉王朝积弱没落,其羽真氏冇族部冇落首冇领高朱蒙(高邹牟)乘机在纥升骨城(今辽冇宁冇桓冇仁)定都称王,建冇立了高冇句冇骊冇国,朱冇蒙自称是高阳氏之苗冇裔,所以改为单姓高氏。高氏一族在高冇句冇骊冇国的统冇治维持了六百多年的时间,这一历冇史冇时冇期,有汉冇史称其为“夫余族”。西冇汉平帝刘衎元始三年(高冇句冇丽瑠璃明王高类利二十三年,公元3年),高冇句冇丽瑠璃明王迁都城至国内城(今吉冇林冇集冇安)。西秦建弘八年(高冇句冇丽长寿王高巨链十四年,公元427年),高冇句冇丽长寿王又将都城迁至王险城(今朝冇鲜冇平冇壤)。由于高冇句冇骊的国王世为高氏,所以在古冇代冇辽冇东冇半冇岛、朝冇鲜冇半冇岛高冇句冇骊国存在期间,高氏家冇族一直有着较高的政冇治冇地冇位。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冇先高冇句冇骊冇人,在其五世祖高宗时期归附北冇魏王朝,世冇代冇相冇传至今。高冇丽羽真氏,后有改高氏的。到了唐冇高冇宗李治总章元年(高冇句冇丽宝冇臧冇王高宝冇藏二十六年,公元668年),高冇句冇骊冇国被唐冇朝军大总管徐世勣(李勣)和安东都护薛仁贵联军所灭,唐军生擒高冇句冇丽冇王及其权相,屠数万,收户口六十九万户,之后唐冇王冇朝在王险城设立安东都护府。其后,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高氏族冇人迁居中冇原冇内冇地,世冇代沿称高氏相冇传。
源于冒姓
出自唐朝中叶大时期宦冇官高力士(本名冯元一),属于冒姓为氏。
由于高力士是个太冇监,无子冇嗣,因此曾收冇养了一冇大冇批巴结他的官冇宦冇贵冇族之子为养冇子,皆私冇赐其姓氏为高氏,世冇代冇相冇传。
源于官位
出自汉冇朝时期官冇吏冇高冇庙冇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高庙令的后冇裔冇子冇孙冇中,到三冇国冇时冇期天冇下冇大冇乱之际,有以先冇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高令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高氏、庙氏,世冇代冇相冇传。
出自晋冇朝时期官冇吏高力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高力督的后冇裔冇子冇孙冇中,有以先冇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高力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高氏、力氏、督氏,世冇代冇相冇传。
其他源流说
汉冇朝的匈冇奴冇句(音勾)王宜冠侯高不识后冇裔;金时女冇真冇人纥石烈氏、纳兰氏改高姓;清冇朝冇满冇洲八旗高佳氏、赫舍里氏、佟佳氏、郭洛罗氏等氏族很多命姓高。
回冇族冇中则有西冇域冇穆冇斯冇林入关后改姓高,如元冇代学者西冇亚冇人高亨及子高克恭,其先世为西域回冇回,随蒙冇古征冇服冇者入冇关,落籍山冇西,以高为姓。
这些外冇族与汉冇族长期混冇居,逐渐同化为北冇方的高姓。
在南冇方,则有其他少冇数冇民冇族,如白冇族、哈冇尼冇族、京冇族、黎冇族、苗冇族、仡冇佬冇族、锡冇伯冇族、回冇族、东冇乡冇族、裕冇固冇族、门冇巴冇族等少冇数冇民冇族冇中的高姓。这些民冇族的高姓,或是其先冇祖由汉冇文冇化汉冇化而来,或是按少冇数冇民冇族译音确定,或是接受官方赐姓而得。再有一种或因需依附大冇族冇权冇贵等政冇治原因而改。比如:魏时鲜冇卑冇族有楼氏改高氏,高冇丽羽真氏改高氏,南冇北冇朝冇鲜冇卑冇族元氏、徐氏改高氏等。北冇齐皇帝高洋,则给当时鲜冇卑冇族的元景安、元文遥等功臣,赐予了“高”姓。再就是“高”字开头的复姓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改为单姓“高”,则是历史使然。此外,还有民间过继外冇姓冇子冇女为嗣而改高的,也较普遍。
满族先人在68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生活在兴凯湖一代,以渔猎为生,进入了父系社会;从西周时代就开始与汉族有着割舍不开的联系,数千年的民族融合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满族的先人本来居住在东北的北部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由于历史上曾一度出现寒冷时期,先人们逐渐向南迁移,与中原有了更多的交往,在唐宋时期才真正活跃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金代是满族的前身女真人崛起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由于崇尚和学习汉文化,女真人逐渐进入了当时的现代社会,成了中华民族中举足轻重的一员。经历了元、明两代的几百年时间,女真人又与其它北方少数民族融和,又形成了巨大的政治势力,在努尔哈赤的英明领导下,在明未统一的满洲,形成了满族这个多民族共融的大家庭。
据赵维和《新宾清前史研究论丛》中“辽东满族望族八大姓氏探源”考证,满族集居地辽东地区常将佟、关、马、索、赫(也有认为是叶氏的)、富、那、郎八个满族姓氏推崇为陈满洲著姓,这种称谓反映的是清代中期以后满族人改用汉姓后的人口情况。这八个姓亦是由金代女真人后裔形成的八个满族宗族,是具有区域代表性的。他们可以直接涉猎于满族先世的渔猎采集及迁徙生活,揭示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体现民族文化融合的漫长历史过程。
那么满族的高氏是怎么演变的呢?从表面看,这八姓中并不包含高姓,但由满族姓氏演变过程可知,赫舍里氏源自女真纥石烈氏,这是姓氏在历史上生活在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处,金代归胡里改路,由于先人战功显赫,成为金代的皇亲国戚,因此族众庞大,远在赫舍里氏宗族冠用赫舍里这一姓氏之前,即有其他族支的纥石烈氏冠用新的姓氏分离出来,由纥石烈氏冠用汉译高姓的一支,即是这样分离出去的。另据《满族姓氏来源》介绍,金代女真“纥石烈”入居中原后,元朝时改汉姓高、卢。元末明初至清代中期,未改为汉姓高、卢的纥石烈氏改为赫舍里(或何舍里、赫舍哩);在清代后期赫舍里氏改汉姓为赫、何、张、康,也有资料认为还有改为高姓的。因此说,追朔到金、元时代,满族高、卢与赫、何、张、康是同一族源。
高氏是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著姓。渤海人,完全接受了汉族文化,在享国229年期间,全面汉化。 包括官制、服饰,他们是最早使用汉字姓的满族先世,据宋洪皓《松漠纪闻》载,其王以大为姓,右姓有:高、张、杨、窦、乌、李数种,部曲奴婢无姓。近人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共收录渤海人姓氏有大、高、张、杨、窦、乌、李、任、马、葱、贺、德、公、慕、冯、安、王、壹、史、吕、辛、门、崔、裴、吴、朱、解、赵等。
宋人《三朝北盟汇编》载:女真姓氏“那懒”谓“高”。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乞石列曰高。另据朝鲜古籍《李朝实录》载:铁岭北部女真阿大伸千户高难,以高为姓。详细叙述为:唐朝没落,五代纷争。源于鲜卑的契丹人迅速兴起,统一了契丹八部,消灭了渤海国,建立了大辽帝国。渤海国人沦为亡国奴,其姓氏不变,习俗不变。黑水靺鞨等的姓氏开始出现在史籍上。《三朝北盟汇编�6�1女真史》谓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其姓氏则曰“完颜”谓“王”,“赤盏”谓“张”,“那懒”谓“高”,排磨申、独斤、奥敦、纥石列、秃丹、婆由满、酿剜、梦剜、陀幔、温迪掀、棹索、拗兀居、尼漫古、棹角、阿番孛木律、兀毡孛木律、孛木律、遇雨隆、晃兀、独顶、阿迭、乌陵、蒲察、乌延、徒单、仆散、温敦、庞古。至唐末部落繁盛,共有三十首领,每首领有一姓,通有三十姓。对此,《高丽史》也说女真有三十姓,这30个姓中,有由“那懒”改姓的高氏,还有尚未改高氏的“纥石烈氏”。
满族高氏的老姓包括:瓜尔佳氏、高佳氏、佟佳氏、萨克达氏、赫舍理氏、郭洛罗氏、果尔吉氏、舒穆哩氏、巴岳图氏、郭尔罗斯氏、纳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郭尔佳氏(锡伯族)、高氏(汉族)等。
但是,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满族姓氏渊源》介绍,出了索尼等名人的清朝大姓赫舍里氏(又称赫舍哩氏、赫舍理氏)在光绪初年改汉姓高、康、赫、何张等(也有资料说赫舍里只改为赫、康、张3姓);而且据《沈阳满族的姓氏分布和主要氏族》介绍,满族的果尔勒斯氏、啯噜噜氏均改汉姓高,而且《吉祥满族》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又介绍满族中还有高佳氏、高达玛氏和高氏,这里所说的高佳氏可能是汉族融入满族中的高姓,因为满族中某佳氏一般表未原祖是汉族。而高氏可能是指金元时期的纥石烈氏后译成汉姓的一支,笔者估计这三姓均在目前的满族高氏之中;再据《满族故乡网》“丹东地区的满族人渊流”介绍,“满洲八旗有锡伯兵,其后裔大多融入满族共同体。锡伯人原居吉林伯都讷(吉林扶余),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又有300名锡伯兵和家属来凤凰城戍边,其姓氏有白,温,何,杨,沈,莫,吴,那,高等”,其中高姓是锡伯族郭尔佳氏,这就意味着高氏还有从锡伯族演变过来的一支;除此之外,蒙古八旗中的某些姓氏经过数百年现满族人共同生活及通婚等也可能演变成满族的高姓了。这就是说,除纥石烈氏译汉姓为高外,另有果尔勒斯氏、啯噜噜氏(或郭络罗氏)、高佳氏、高达玛氏、一些锡伯族同胞、蒙古族人也改汉姓高了。这些家族就是现在的满族高姓。
臣德文庆广,清福占云升,增盛富兴有,祥瑞永俊恒
从上文可知,这是果尔勒斯氏(可能与郭尔罗斯氏同姓)改汉姓的高氏,与纥石烈氏不是同一个家族。
郭落佳氏(同郭络佳氏)谐音取“高”为姓,现居住在凤城红旗镇四家村。因此这个高姓与纥石烈后代无关。而且笔者也不明白为什么满姓中还有一个“佳”家。
高佳氏见于《皇朝通志�6�1氏族略�6�1满洲八旗姓》,世居盖州(辽宁省盖县)、辽阳、吉林乌拉等地,后改汉姓高。著名人物有:乾隆慧贤皇贵妃,慧贤皇贵妃之父文华殿大学士高斌、高晋。
高达玛氏的情况不详。
另有资料介绍,高氏本汉族(尼堪、台尼堪、抚顺尼堪)姓氏,尼堪在满语中是汉族的意思,见于《八旗满洲姓氏通谱》,世居沈阳、辽阳等地,著名人物有: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布达理,淮阳道高成美。
我们高氏家族属正黄旗,清未(从青冈县成立前,即1904年前)与关、韩、白、吴等姓满族人一起到黑龙江省青冈县柞岗乡韩永河村定居。据老辈讲,来自辽宁凤城,也有人说来自江南(吉林?)。先到黑龙江兰西,后到青冈。那时还没有青冈县,韩永河村这个名字还是因韩家的韩永河早年北京大学毕业后立志回乡,搞新文化运动,去逝后国民政府为记念他以此作为这个满族聚居地的地名,解放后改成拥政村。据老人回忆,这个满族树的一引起满族人是金兀术的后代,原因是在过节(可能是春节)时在烟囱后烧包服(可能是这两个字)。
高氏家族来这里的是哥俩,不知是否是亲兄弟,各自带着谱单,其中哥哥是我的太爷的父亲。到我这辈已经5代人了,老哥俩生了至少7个儿子(我有六太奶、七太奶),到我爷爷辈有至少兄弟7个,父辈不记其数,我这辈和下一辈更多,族人的住地分为东高家和西高家,我的祖辈的后人住西高家。由于家谱(黄丝绸布上写的满文)已经遗失.因此不知家族原藉在哪,还有什么人?
我的太爷叫高文生。据我祖父讲,清未或民国初年请一个蒙古老先生看过家谱,告诉我祖父辈名字应范永字,而东高家也请了一个蒙古先生,说祖辈应范德字,这可能是俩人的满文水平不同所致,因此这辈人范字不同,但我的父辈同范春字。根据范字对比,我们的高姓不会是果尔勒斯氏改成的高氏,而且据黑龙江省双城的赫氏网友讲,他们是凤城赫舍里氏迁入双城的两支,现在都在双城,我们的两祖辈自然也不是赫舍里氏族人。因此我们可能的姓氏有:
纥石烈氏在元代译成的高姓家族的两支;
高佳氏两支;
郭络佳氏音译的汉姓高氏;
高达玛氏简化成的汉姓高氏;
锡伯族人改满族的高氏;
蒙古族人改满族的高氏;
汉军旗人高氏。
既然我祖辈是在清未才迁到黑龙江省,而且是和那么多满族同胞一起迁去的,那他们肯定是在原藉时在一块居住或在附近居住,那时通讯不发达,不可能是通过简单的联系就一起去黑龙江省的。因此还应该到目前居住这几个姓的满族人居住区去寻根。
另外,我的长辈人讲,在清朝时我们家族有男孩出生时,清政府每月给2两银子。而且直到我母亲辈,还用满语称呼母亲为讷讷,称父亲为玛玛,我母亲刚嫁到我们家时听见二婶的孩子喊讷讷,她说“二婶,你家孩子饿了!”,闹了一个笑话;文革那年,我亲耳听七太奶和奶奶唠磕时说过这两句称呼,有一段时间我总琢磨:怎么能管爸爸叫“骂骂”呢?当时还觉得挺好笑呢!
写了这么多,就是盼望高氏族人和知情者能多介绍满族高氏的家谱,将高氏寻根事业进行到底!
同时也建议我们满族同胞都参与寻根,将本族的家谱公开,使没有家谱但有一些线索的同胞能很快认祖归宗。这对满族的发展必然有很大意义。
鸡年吉祥!
作者简介
高大明,满族。1957年生于黑龙江省青冈县韩永河村。从事环保与贵金属冶金技术研究工作,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姓氏排名高氏排在第几?中国有多少人姓高?
本文2023-11-22 08:42:2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8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