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字的写法
梁字的写法笔顺:点、点、提、横折钩、撇、点、点、横、竖、撇、捺。
一、梁姓介绍
梁氏,中国典型的南方姓氏。源流较多,或出自嬴姓、出自姬姓,或以国为氏、以地为氏、以邑为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28位。2013年,根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综合分析,发布的中国“百家姓”排行榜,梁姓人口排名22位。
二、人口分布
当代梁姓的人口已达到1100多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93%,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2013年,根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综合分析,发布的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梁姓人口排名22位。
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两省,大约占梁姓总人口的53%,其次分布于河南、四川、河北、山东,这四省又集中了17%。广西为当代梁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梁姓总人口的285%。全国形成了两广为中心的梁姓聚集区。梁姓是两广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姓氏图腾和梁氏宗祠:
1、姓氏图腾
梁氏所用的“梁”字,其最早的含义是与水工建筑的营造紧紧连接在一起的。“梁”是流水小桥,也是捕鱼的坝堰,梁氏先祖居住的陕西韩城又有不少形似桥梁的“梁山”。梁姓是大山槫木纪历图腾,由水、刃、木(槫木)组成,以刀(辛)刻木为纪历方法。
“梁山”山下有水,山四周环水,山中央主峰为天齐,上立槫木,又名重章,东,又名(爪冖攵上下东田),左手持弓、干,即浑仪和矩尺;右手持刀具契刻日升降度位,故为“(刃)木”。嬴姓别支,始祖伯益,因居梁得氏。
2、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位于广东省天河区车陂村沙美启明大街58号,建于明朝中期,距今580多年,是后人纪念由南雄迁到番禺龙溪(今车陂)落户的始祖梁雪松兴建的。第一次在清乾隆年间重建。第二次在光绪年间重修。第三次重修于2001年。
散发着书香的祠堂、私塾蕴涵着逢简村久远的文化底蕴。据记载,逢简村早在唐朝就已建成村。从村民的家谱中查到,这条小小的村落,出了不少进士和举人,至今,一户村民家里出了8个秀才的故事仍被人乐道。
由于读书发家的人多,杏坛逢简村留下来的祠堂、私塾和古老大屋也特别多。其中多数为明代风格的古祠堂原先有70多间,现存17间,大多数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巨济桥西侧不远处就有一间“和之梁公祠”,门口梁柱上的木雕倒也十分精致。祠堂刘氏祠堂、梁氏祠堂、李氏祠堂是较具规模和影响的祠堂之一,村里的“第一祠堂”是600余年历史的“刘氏大宗祠”。无论占地面积还是气势都是其他祠堂所无法比拟的,刘氏祖祠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地势呈前底后高,寓意代代高和三生万物之道家思想。梁氏祖祠建于光绪年间,灰雕工艺达显。大宗祠的正门两侧分别有“阁道”和“台门”两个侧门。这两个门上方的砖雕和绘画有些特色。离明远桥不远同样也有一间古祠堂,不过大门紧锁、破落不堪,祠堂的匾额已经在文革中被毁掉,庭院里也已经是杂草丛生。
梁氏祠堂对联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1 源远流长家声远,德荫子孙世泽长。
2 金石为开肇锡鸿基,忠孝为先传家宝。
3 百代孝德承先泽,万年支系永流传。
4 流芳百世,遗爱千秋。
5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6 启万世之智,垂万世之则。
7 奉先思孝,敦族为仁。
8 世代绵长,恩德永存。
9 源远流长,光前裕后。
10 梁氏宗祠,春祀秋尝。
11 德承先圣,恩泽万世。
12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
13 敬恭明礼,敦睦谦逊。
14 承家多孝友,奉国贵廉明。
15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16 承先启后,源远流长。
17 德义礼智信,格物致知诚。
18 先祖功德传世久,万古流芳照乾坤。
19 铭敬承先祖,志存恒敬孝。
20 祖庙百年承德义,家风十派衍梁溪。
据载,广东省罗定市素龙街道上宁村古迹及文化景点(景观)有:官驿道遗址,碗窑古址,梁氏一昭公古墓,梁氏宗祠(1),梁氏宗祠(2),李氏宗祠,荆山李公祠,蔡氏宗祠,青松大屋,圣元大屋(四知堂),哲寓文化小苑,老杨桃树景观等。(摘自“上宁村·”)
官驿道遗址
哲寓文化小苑
圣元大屋(四知堂)
梁氏宗祠(1)
碗窑古址
梁氏一昭公古墓
梁氏宗祠(2)
李氏宗祠
荆山李公祠
蔡氏宗祠
青松大屋
老杨桃树景观
很多游客听过“西关”两个字,但对西关的细节之美和历史底蕴了解甚少。
相比起杭州、西安、成都等旅游城市,广州在旅游开发方面相对低调,这也是西关景点少为人知的原因之一。
西关历史建筑群主要分布在龙津西路、恩宁路、上下九路一带。在西关荔枝湾涌分布着几个相对默默无闻的景点,它们看似普通,却都有自己的故事。
枝湾文塔也叫文昌塔和文笔塔,位于龙津西路,旁边就是广州西关著名河涌荔枝湾涌。这座文塔为尖顶结构,总体布局坐南朝北,外观呈六角形,高度大约13米。
文塔周边原是茂盛的荔枝林和各种河涌,如今荔枝林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繁华商圈和长势旺盛的古树。
传说这座文塔建于明末清初,和附近的仁威庙一样,都是典型的明清风格,不过实际建造年份至今仍然是一个谜,等待历史学家去揭开谜底。
文塔供奉的是文曲星,传说中是一位掌管文人、学子命运的神仙,在广东地区,但凡建有文塔的地方,历史上必出名人,根据资料记载,泮塘一带的确是文人辈出。
距离文塔不远的荔枝湾河涌岸边有一座梁氏宗祠,现在被开发成荔枝湾游客中心。
这座坐北朝南的岭南祠堂式建筑原是梁氏族人的祠堂,始建于清代,上个世纪中期曾作为幼儿园,从外表看,这座建筑有着别样的沧桑美和历史感。
梁氏宗祠所在的位置堪称风水宝地,周边的土地大多数兴建了现代化楼房,衬托这座古色古香的岭南宅院更显气质优雅。
梁氏宗祠的庭院里有很多花草盆栽,大厅还有舞狮用具、龙舟、彩旗等物件,据说一到重要日子,当地梁氏族人就会排练舞狮和划龙舟,呈现古老的西关民俗。
梁氏宗祠的大鼓据说是舞狮的时候使用的,上书仁威两字。
在梁氏宗祠衣德堂里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彩狮,厅堂还悬挂着两个大宫灯,墙上有一些老照片告诉人们关于梁氏宗祠和泮塘地区的人文历史。
梁氏家谱
历史来源
「梁」源出;
一:出自赢姓,以国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平王时。秦仲讨伐西戎有功,其少子康,受封于夏阳梁山(在今陜西省韩城县南)。春秋时,梁国亡于秦国,其后有梁氏。
二:以邑为氏。春秋时,晋国有解梁城(在今山西省临猗西南),高梁,曲梁之地,公元前645年,晋惠公以解梁等五城贿于秦国,居其地者以「梁」为氏。
三: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代北三字姓「拔列兰」氏,随魏孝文帝移都洛阳,定居于中原,改为汉字为单姓梁氏。
家族名人
梁红玉: 宋代名将韩世忠妻,本为京口名妓。生卒年不详。高宗建炎四年,世忠与金兀术战于黄天荡,红玉亲自击鼓助战,兵将士气大振,金兵遂不得渡江侵宋。为女中豪杰。后封安国夫人,又改杨国夫人,世称梁夫人。
梁启超(1876~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政治家、文学家。康有为弟子。师生二人于清末同倡变法维新,人称康梁。曾主办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大力宣传改革主义。戊戌政变后,亡命日本。民国初年,曾任司法、财政总长等职。晚年不谈政治,专以著述讲学为务。着有饮冰室文集、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地望分布
甘肃省平凉,甘肃省天水,河南省洛阳
梁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罗定·素龙·潭井,其整体结构由三座九进(三座并排,每座三进)组成,“梁氏大宗祠”居中,右为“三达祖庙”,左为“敬业学堂”。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潭井小学扩建的需要,遂将后排三进拆除,改建为教学楼,故现存的主体建筑只有三座六进。 梁氏大宗祠即“崇高纪念堂”,是崇高公后裔所建。据族谱记载:梁崇高,是梁康公第七十世裔孙,原居广东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逃迁广东罗定潭井村,当地其后裔遂尊称他为一世祖。 梁氏大宗祠虽始建年代不详,但迄今为止有资料可稽的,对它曾进行过四次的重修或大修。第一次是1827年(道光7年);第二次是1905年(光绪31年);第三次是1984年;第四次是2000年。 梁氏是罗定名门望族之一,其大宗祠坐北向南,庄严宏伟,气派非凡,历史悠久,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大宗祠正门楹联:“簮缨世胄,钟鼎家声”;大宗祠主厅楹联:“兴怀前代入圣门登鼎甲继继绳绳更有宰辅力持国政,福庇后人辉武库耀文魁跄跄济济不独大夫隆祀乡贤”。三达祖庙正门联:“三才挺秀,达德创新”。敬业学堂正门联:“敬敷五教,业广三才”。 大宗祠正门“梁氏大宗祠”石刻,是陈树勋(广西岑溪人,清·光绪癸卯科进士)书;大宗祠厅内“崇高纪念堂”牌匾,是梁杰兴(素龙潭井村人,崇高公后裔,教师、书法家)书;大宗祠厅内“国术重光”牌匾,是为了纪念“一代佛拳宗师”、“一代武王”梁方伍(又名梁天桂、梁天柱,崇高公后裔),甲申年春,由时任中共云城区委常委、公安局长梁之永(又名梁缺、梁咏,素龙格木桥村人,崇高公后裔,著名书法家、哲学家、作家)题写。(因当时原悬挂于大宗祠厅内的“我武维扬”匾将拟移置梁方伍出生地)。
梁字的写法
本文2023-09-22 11:26:4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