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墓的相关介绍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2浏览:2收藏

柳公权墓的相关介绍,第1张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区)人,唐代著名大书法家。柳公权历经唐宪宗、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等七代,累官右拾遗、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翰林侍书学士、工部侍郎、左散骑常侍郎等职,封河东郡公,赠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亦称“柳河东”。

柳公权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独具风格的柳体楷书,法度森严,内紧外拓,用笔斩截,骨力清劲久负盛誉。他与唐代另一位大书法家颜真卿以“颜筋柳骨”并称于世,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柳公权书法的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冯宿神道碑》、《淳化秘阁帖》、《金刚经》等,柳体今由国家教育部列为必习字帖。

柳公权墓位于陕西省耀州区阿子乡让义村西北300米处,与其兄柳公绰墓于一处。墓地内东西并列两个墓冢,东为柳公绰墓,西为柳公权墓,两墓冢前各立墓碑一通,碑文上下款相同,均为:上款“赐进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陕西巡抚毕沅书”;下款“大清乾隆岁次丙甲孟秋知耀州事张凤鸣立石”。绰墓正文隶书:“唐兵部尚书柳公公绰之墓”,权墓正文隶书:“唐太子太师河东郡王柳公权之墓”。    墓址争议      2015年是唐朝大书法家柳公权去世1150周年。许多书法家或爱好者要祭奠柳公权。一般人会立即想到铜川市耀州区的柳公权墓。然而一本柳公权后裔家谱的出现,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按照这本家谱的说法,柳公权墓在西安蓝田。     “诚悬置阁学士没葬诸此”    8月27日下午,在咸阳工作的柳国帜给记者出示了一本他保存的家谱。这本家谱发黄,没有了封面,而且前面肯定还有丢失的页码,不见序的首页,和整个家谱没有粘连且不完整的一页上有如下重要文字:    诚悬置阁学士食邑蓝田,没葬诸此。后之子孙遂家焉。蓝田之柳庄自此名。柳氏自此始矣。    从后面页数判断,该页应为第二页,也为该家谱所保留下的第一页。该家谱序末落款为:    嘉庆六年岁次辛酉孟春著    成梅谨识    清嘉庆六年即公元1801年,距今214年了。从文中口吻判断,此为柳成梅凭自己所知做的家谱。《旧唐书》《新唐书》均记载柳公权“字诚悬”。该家谱中“诚悬”当指柳公权。按柳成梅所写,柳公权死后葬在其食邑的蓝田柳庄,此后其子孙安家于此。   柳国帜告诉记者,这本家谱,是其祖母去世时,他在祖母所住房屋发现的。他就是柳公权的后裔。不光他是柳公权的后裔,他的老家蓝田县三里镇柳家村还有大量柳公权的后裔。    几十年来,人们根据地图标识,认为柳公权墓在耀州,这本家谱却有如此记录,到底是怎么回事?记者前往柳家村访问。    曾有负责祭祀始祖公权“奉祀生”    在柳家村记者见到73岁柳义龙等人。柳义龙告诉记者,过去他们村柳姓人每年清明到他们村北边李后村的柳公权墓祭祀,一直到解放后延续了两三年才停。当时只有男性才能去上坟,每次上完坟要给上坟的人分白蒸馍。每次抬两蒲篮馍,一人分一捧。他们村现有柳姓30多户、约百人。这30多户柳姓都是一个老祖宗。过去迁移出村的多。分到蓝田焦岱镇柳家湾村的现有30来户人,分到普化镇仓底村的现有十来户人。他们过去每年来跟柳家村人一起给柳公权上坟分馍。焦岱的一来就是几十人,还牵的马。民国时期,仓底的柳念春在陕南当县长,在柳家村修建了柳氏祠堂。在他的记忆里,平时祠堂里没有什么祭祀活动,他也没有见到祠堂里有牌位、祖先像之类东西,只是每年到柳公权墓烧完纸,回来到祠堂分馍。“文革”时祠堂被生产队卖给私人,后被拆了。    52岁的柳龙岗指着村中背靠背相连的两座院落告诉记者,那就是柳氏祠堂遗址,周围散落的柱顶石、石条,就是祠堂的建筑物。    柳国帜说,柳姓家族人离开柳家村的原因很多,比如有做官、读书的。    柳成梅所写家谱就记有多人成为举人,在福建、云南等地做官,死后有埋在西安南郊金滹沱、三爻村的。该家谱原为刻印本,刻印部分正文仅记录了10辈,即柳成梅上6辈,柳成梅同辈及下3辈。人数也不多。因刻本留有很多空格甚至空页,后有人手书续添。但也人数不多。    根据柳成梅记录,从其长曾祖续厚开始有多人继承皇帝恩赐的始祖公权公“奉祀生员”。奉祀生即香火秀才,系“贤圣”后裔,不经科举考试赐予秀才功名,其职责为管理其先祖的祭祀。    “柳家村只是过去柳庄的一部分”    “现在的柳家村只是过去柳庄的一部分。”柳国帜说,本来蓝田很大一片都是我们柳庄的,都是柳公权的食邑。    蓝田县焦岱镇柳家湾村柳育龙告诉记者,传说,柳公权碑文刻得好,人们都让他刻碑文。正好蓝田有蓝田玉,为了方便刻碑,皇帝在蓝田给他封食邑。所以柳公权和他后裔就搬到蓝田。    三里镇人刘景文30年前经常在柳家村访问后著文称:“柳公权年老时,告老辞朝,承蒙穆宗皇帝之封赏加禄蓝田。自此柳氏府第迁徙蓝田,食禄奉养,经年病故,归葬蓝田中区,即今之李后乡焦王村(现归李后行政村)左侧。”    柳家村人李宏信曾听老人传说,柳公权墓园很大,柳公权的后裔为了守灵,在墓园南郭门搭棚建房,繁衍生息,于是得名柳家村。古时候有东西柳庄之称,方圆几十里地。柳家村南邻村涝池庄清雍正二年《王氏家谱》记有“居县东柳公权故里柳庄”的记载。史料提到的涝池庄、杨坡头村、苟家村等村庄,均有柳庄之称。据蓝田新县志记载,蓝田明代有个“柳庄寨”,清代有个“柳庄联”的区划,管辖这一带18保188甲。李宏信据此认为,可见当时柳庄之大。    “留有墓前华表、石羊”    记者到了柳公权墓所在的李后村,该村73岁张民前指着李后小学刚一进大门的广场说,这就是柳公权墓封土所在地。当地墓都面朝南,头枕北边金山。柳公权墓南原来有墓碑,宽15米左右,厚约50厘米。但墓碑上的字看不清,都让小孩拿石头砸着耍,砸掉了,光能看见一个个巴掌大的坨坨。社教前,墓碑被用来当桥板铺在小学西门外的水渠上,以后就不见了。村里现在还保留有柳公权墓地的旗杆。    张民前领记者到一户院墙外看。他所说的旗杆原是华表下半截,为六棱,长约18米左右,粗头直径40厘米左右,底部还有铆,当是为了和底座相连。细头直径大约30厘米。    “柳公权墓毁于‘文革’。”据李后村73岁何光汉回忆,柳公权墓园原占地约3亩多,墓地4个角有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石桩为界,封土堆在墓园中线以北。后来建李后小学教学楼时,还挖出许多方砖。    李后村66岁何汉奇说:“柳公权墓封土比二层楼还高,底部直径近20米。过去农村没有肥料,说土搁几年成肥料,拉着柳公权墓封土上了地。后来队上修梯田,在墓南掏出很多石羊、石人等。因没有人管,后来都损毁了。‘文革’期间挖防空洞,挖出墓砖。有人想让掏,支书说乃不敢,万一里头有啥暗器,把谁伤咧,谁负责任。因此,墓室没有损毁。”    柳义龙告诉记者,传说原来柳公权墓碑,是柳公权后裔、清朝景尧提督、嘉庆皇帝的镇殿大将军柳彪所立。在他的记忆里,过去柳公权墓地的柏树多、也粗,两个人抱不住。他们柳家曾伐了11棵,拿回来割了十副枋,一副让家族人用了,另外九副卖了,然后给祠堂置了10亩地。柳公权墓前原来有4尊石羊。刚解放时,他的父亲从柳公权墓上抬回来一尊石羊,放到祠堂。村里小学盖起来以后,石羊搬学校里头。后来被人盗走,幸亏没有卖掉。通过公安局要了回来。现在村里保护。    他领记者看了这尊石羊,高约12米,基本完好。    “禁民樵牌悬墓前”    有关蓝田柳公权墓,文史资料上也有记载。    清朝《雍正蓝田县志》记载:太保柳公权墓在县东三里,即柳庄。    清光绪年间吕懋勋修《蓝田县志》记载:柳公权……居蓝田,有故宅,名柳庄。邑东有唐太保柳公权墓。康熙二十五年设柳氏奉祀生一人。    这与柳国帜保存的家谱记载一致。    民国牛兆濂纂《续修蓝田县志》有关部分照录吕懋勋修《蓝田县志》原文。    清宣统二年,即公元1910年抄本《蓝田县乡土志》载:“柳庄:《通志》:‘蓝田有柳公权古宅,俗名柳庄。’旧志:‘在县东五里。’今为柳家村,有柳公权墓在焉……柳太保墓:旧志:‘在县东三里柳庄。’今柳家村前有冢是也,给有禁民樵牌悬墓前。”    可见当时柳公权墓受到保护,严禁在墓地砍伐。    蓝田县政府1986年所编《蓝田县地名志》称:柳家村为“柳公权故宅,并有墓葬,故名柳家村。”    1994出版的《蓝田县志》记载:位于李后村的柳公权墓原高8米,覆斗形,底部30×30米。    毕沅书写墓碑的柳公权墓在耀州    如果柳公权的墓在蓝田,耀州区的柳公权墓怎么解释?记者又前往耀州区关庄镇让义村采访。    让义村的柳公权墓园建得非常漂亮,柳公权的墓就在陵园西边,墓碑上有清朝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唐太子太师河东郡王柳公公权墓”。其东边为柳公权兄柳公琸墓,同为毕沅书写的墓碑。    在这里管护的赵学文告诉记者,当地传说,当年建墓时,柳公权兄弟俩产生了争执,柳公权认为柳公绰为兄,墓应建在为上的东边。但柳公绰说,柳公权名气大,应该把他的墓建在东边。由于父亲去世,长子为父,柳公绰就做主以太子太师身份,把柳公权墓建到东边。因此东边墓里边设置构造精致繁华,而西边的简陋。然而柳公绰去世后,柳公权把他哥哥埋到东边。为了纪念他们互相谦让墓地的情义,人们就把这里叫让义村。但现在让义村及周围村庄,没有柳公绰和柳公权的后人,过去也没有当地人在这里祭祀。传说,一次皇帝召柳氏家族中的朝廷命官到朝里开军事会议。柳家有匹宝马,跑得很快,每次去长安,只用一天就能赶到。有奸臣要陷害柳家,知道了柳家官员奉诏进宫,就尾随至中午歇脚的店铺里,偷走了宝马的飞毛。马失去飞毛跑不动了,柳家官员未能按时进宫,被判死罪。当时要满门抄斩。这里的柳族人闻讯隐名埋姓,四处逃散。因此这里没有柳公权后裔。    柳公权墓不止两处    耀州的柳公权墓也有史料记载,而且明代就有记载,比现在能看到的记载蓝田柳公权墓的史料还早。    有关柳公权墓历史记载的不同,早有真假之争,各执一词。实际上被称为柳公权墓的也不止李后村、让义村两处。    让义村73岁柳朝放说,在离他们村东北和东南方不远处,各有座传说的柳公权墓,但都是为了防止他们村的真墓被盗而建的假墓。    70岁的赵学文告诉记者,耀州有人到山西一地,听当地人说他们那儿有座柳公权墓。有人猜测,可能是柳家那次遭遇满门抄斩之祸以后,逃到那里的柳族人为了祭祖方便,建了座假墓。至于蓝田的柳公权墓,他认为,蓝田这个墓没有墓碑,不能证明是柳公权墓。    柳家湾村人柳银平认为,史料、家谱和传说、以及墓园留下的石羊、华表,可以证明李后村的墓是柳公权墓。    柳家村许多人认为,对于柳公权这么有名的历史人物,1994出版的《蓝田县志》没有大书特书,只是在《蓝田县古墓一览表》中简单提了一下,太不重视了。    有学者认为,由于历史记载不清,根据以前考古经验,蓝田和耀州的柳公权墓有可能一个是真墓,一个是衣冠冢,也有可能两者都不是柳公权的墓,而是其他人的墓葬。未考古发掘前,不敢妄下结论。但无论如何,两者都是古墓,而且已经产生了相应的历史文化,因此都有文化价值,不仅墓园建筑实物,而且相应产生的民间文化,都应得到保护。    中华柳氏宗亲联谊总会创会会长柳哲说,他看到过不少柳公绰后裔家谱,但是之前没有看到柳公权后裔家谱。他策划2005年柳公权逝世1140周年大会时,还只知道柳公权出生地在耀州。从目前情况看,柳公权墓在蓝田有很大的可能性。因为地面没有建筑物,现在勘探的话,成本也小。如果勘探出是柳公权墓,那肯定是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

轩辕黄帝-1世玄嚣-2世乔极-3世帝喾-4世后稷(弃)-5世不窟-6世鞠-7世公刘-8世庆节-9世皇仆-10世差弗-11世-毁喻-12世公非-13世高圉-14世亚圉-15世公叔祖类-16世古公檀父-17世季历-18世文王姬昌-19世武王姬发[参考《史记》中的《三代世系表》]-20世成王诵-21世康王钊-22世昭王瑕-23世穆王满-24世共王系扈-25世懿王喜-26世孝王辟方-27世夷王燮-28世历王胡-29世宣王静-30世幽王宫-31世平王宣臼-32世姬烈-[参考《中国通史》]-33世姬懋-34世姬文-35世姬升-36世姬兴-37世姬晏-38世姬安-39世姬宏-40世姬明-41世-姬隐-42世姬寿-43世姬容-44世姬休-45世姬雄-46世姬辉-47世姬宽-48世姬员-49世姬成-50世周邕[他生于周末,跨越秦朝十五年至西汉初,从他起正式姓周]-51世周秀-52世周仁-53世周勃-54世周亚夫-55世周艮-56世周谯-57世周灵-58世周琪-59世周嘉-60世周纡-61世周理-62世周机-63世周仿-64世周景-65世周忠-66世周异[东汉末年人]-67世周京-68世周智[东汉两晋人]-69世周人-70世周球-71世周应-72世周道[晋末南北朝初期人]-73世周约-74世周燕-75世周表[南北朝末隋朝初期人]-76世才卿[归仁、隋朝人]77世贵珠[唐朝初期人]-78世文颍-79世安时-80世如锡-81世宏谦-82世崇昌-83世禹公-84世惟箭-85世环公-86世彦朴-87世虞公-88世宾公-89世从远[唐末人]-90世智强[五代后晋人]-91世辅成[怀成/宋朝人]-92世敦颐[濂溪夫子]-93世寿公-94世虞仲-95世兴复-96世时泰-97世南翰-98世德贞-99世富叟-100世明善-101世子美[周家开村公]-102宗杰-103世先公、潮公。(湖南省嘉禾县石桥镇周家村 腾讯号:1057575544) 家谱序言 清朝中叶,钱大昕撰的《周氏族谱序》,它介绍了明代上海周氏与清代嘉定周氏的源流。该序说:“周氏之先,自上海之周浦迁居嘉定,百余年来,本支蕃衍。”这段话,对于后人考察上海周氏与嘉定周氏,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序赞扬了上海嘉定周姓族谱:“今观周氏之谱,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缺其所当缺,洵(xun),实在)可以为后嗣法。”

据武夷山黎口谱载,光启元年乙巳秋,邱祯(字季祥,846-923)以部民身份随王潮入闽卜居建平之北乡(今武夷山市)石臼里黎阳屯黎口。祯公78岁寿终,葬黎山寺前黎安桥山,迄今合族同祭。又据古田岩富邱氏谱载:唐未丘俊携三子迁古田,“迨王审知入闽,第三世大理卿润公始迁岩富。”其裔孙恒山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戊寅由岩富迁到连江马鼻贵丰。诸多史实表明,唐末五代乃丘(邱)氏入闽最集中的时期。

http://www10000xingcn/x151/2012/0911155321html

中华丘氏大宗谱 总谱 卷一 历代谱序卷 福建省<武夷山市>

http://wwwv2ggcom/hulianwang2016/shejizhongxin/20160629/50830html

5武夷山市

朱熹:黎阳丘氏族谱序

夫族何为而谱也?盖仁人孝子兴水木本源之思而谱也。故古之帝王推其所自出以配享祀,别其所自派以序昭穆等。而士庶因之,远追其始,以敦本源,近衍其支,以别亲疏,是皆亲亲之谊也。爰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亲亲为本,而谱于是乎著。

予阅黎阳邱氏之谱,有自来矣!溯其源于唐光启间,有讳祯、讳祥、讳福者兄弟三人,以部民自河南固始从王潮入闽。考诸史册,邱氏固河南之世家也。自祯兄弟卜居黎阳,迄吾友永辉之世,于兹二百五十余年矣!昭穆判然,亲疏有别,长幼有序,洵佳谱哉!

邱氏又为崇安之望族也。永辉讳璀,与予向以文会,谈经论道,尽称益友,先予而达。越年十三,予幸与其侄讳者同售,时永辉迁临江军判政令,籍籍有声。尊公讳骘者,曾叨旧相陈先生俊卿荐举,任严州司户,宦迹丕著。厥后,陈先生改守金陵,又荐予提举江西。过阙入见,道及之副任,深庆得人。予亦喜其能知人,能得士也。予昔筑精舍于武五曲,与诸子弟穷经会友。而永辉之子:曰哲、曰吉。从子曰和、曰善者,皆负笈从游。予甚重其器,今果双鹏奋起,和登第,善举乡,哲吉蜚声,扬庭有待,竹林挺秀,兰桂争芳。

呜呼!吾友永辉可谓前有其作,后有其述耳。今小人道长,乃正人君子,所当励志立节之秋,和、善兄弟须奋勉,以砥柱中流,大光斯谱,毋以随逐为也。噫嘻!予老矣,年已七十矣,数奇不适于俗,而壮志犹存。故序邱族以勉夫邱族济济之子弟,并以勉夫天下后世之仁人孝子,必本孝悌,务亲亲,而后能持斯道于不坠焉尔。

时 宋嘉泰三年(1203)癸亥孟冬

朱熹 拜撰

注本谱序来源于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岚口乡黎口村邱天信所收藏的民国四年木刻板本《邱氏族谱》,由闽清分会邱树祥宗亲收集提供。序作者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其先南宋歙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寓建州建阳县,晚年宿居崇安县(今武夷山)。绍兴十八年登进士(与建州瓯宁县人丘崇同科)。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一生著作甚丰。

此序落款年代为1203年,但此时朱熹已经逝世三年了。丘熹生于1130年,序中说“予老矣!年已七十矣”。据此,如果此序不是伪托,应写于庆元五年(1199)已未。

文天祥:题黎阳邱氏像跋

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光人勋业,著于当时。道德鸣于斯世,乃能留其像,与凡绘容,虽盛不久,夫以无谱之故也。

邱氏谱像灿然,可传千百世而不朽。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而不兴起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

吉州 文天祥 撰拜

注此跋来自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黎阳《邱氏宗谱》卷一。该谱为江西铅山县沙坂村志忠宗亲保管,由铅山分会提供。跋中未署明撰写年代。此跋系著名的“南宋三杰”之一文天祥所撰。

文天祥(12361282),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螺川(今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富田文家村)人,宝四年为宋理宗亲点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院使,都督各路兵马。宋亡,天祥拒绝了忽必烈以封相的高官厚爵诱许,于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从容引颈受刑,壮烈地实践了自己谱写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佳句。

丘氏族谱旧序

唐虞之际,禹平水土而赐土姓。有姓者,皆圣贤子孙有功德及于民者也。晋怀帝永嘉二年,中原版荡,林、黄、陈、郑先南渡是为四姓,詹、邱、何、胡后南渡是为八族。自唐至宋,自宋至元,自元至国朝,为士大夫者,皆其子孙也。

吾黎阳邱氏,其先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人。唐末曰祯曰祥曰福兄弟,入闽卜居黎阳。历梁、唐、晋、汉、周,世乱变迁,或迁西之长滩,或迁建阳东田,或迁瓯宁浦城,惟黎阳始祖祯公世居于此。传至九世曰者,由荐举擢严州司户。子璀,登宋绍兴五年进士,官迁临江军佥判。璀兄瑜子和,登庆元二年进士,调光泽主簿。弟璋子善,登庆元丁卯乡荐,任潭州司法参军。璀子哲,应嘉泰间贡;次子吉,应嘉定荐举,授宣教郎。时族产饶粮户佥应大安驿马役,公遣吉长子澄明,往综理居焉,派遂分西北。澄明生宝,宝生伯大,伯大生,生七子,第六子奈,奈次子应系庠廪生。

虑世远人蕃,谱旧残缺,莫识支派所自出。与夫亲所当亲者,当取法乎谱,缘纂成帙,序其源流,敦厚承家,书香不替。子孙之盛西甲于石雄,北甲于石旧。猗欤盛哉!诚崇邑世家也。

虽然,世家无谱则人莫之重。宋欧阳文忠公作谱传,仿史纪年表,兼采汉、唐以下墓铭之法;苏文公传谱,以理大小宗。是谱也,用其意用其法,大同小异,可称尽善耳。

时 宣德九年(1434)甲寅秋

乡进士 改署建昌府儒学教授兼两纂修国史 工科给事 从孙 云谷 锡 谨序

注本序来源于江西铅山《邱氏宗谱》卷一。序中南宋庆元年间,无丁卯,仅有丁巳(1197)。

崇安丘氏族谱旧序

太安十八世孙曰泰龄者,一日携族谱来三山,企予曰:“龄父受恩诲屡矣,今妄纂家谱,幸而成帙。七年于斯,窃欲干名笔,以丽其首。”予受阅既,曰:“予驱驰王事,往来崇安,其邱氏亦夙知为望族也。矧素庵少在文场,有倾盖之雅。今子所索义,可以不文辞哉?”乃漫答之曰:

唐郭崇韬用事,人皆附之。以为子仪后,韬亦自以为然,伐蜀过子仪墓恸拜而去,闻者哂之。狄青时在枢府,有携梁公像企献之以为远祖。青谢曰:“一时遭际,安敢自附梁公?”夫二公者,立志固殊,而行己亦异。若崇韬者不必远引,但追效子仪之为人,夫焉得而鄙之?狄青戮力破贼,崎岖岭嵩,抑何不梁公若耶?所谓作古自我,青其人矣。刘深源曰:“魏之郊也,祀舜唐之郊也。祀尧皆妄认为远祖,不免为有识者嗤哂。”孔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诌也。”

素庵斯谱,其殆欲亲其所亲,而爱其所爱乎!诚良谱也。若夫借名位虚文,冒认他人者,观此宁不僧愧,而亦岂予之所愿赘哉?

时正德之丙子(1516)秋七月

赐进士 资政大夫 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 致仕

前吏部尚书 国子祭酒春坊左谕德兼筵讲官 同修史《续通鉴纲目》

三山八十三翁 林瀚 书

注本序来源于江西铅山《邱氏宗谱》卷一。

黎阳大安邱氏族谱旧序

自秦罢封建,宗子之法寝废。迨晋东渡,胡乱中原,衣冠散逸,而世家谱牒十不一存。唐太宗得天下,其将佐开府建旃皆起。自圭窦时,高门阀而轻爵禄者,上恶之。氏族之说概非斥之,天下遂不重世家,而谱学尽弃,民间宗绪益不可考矣。夫文献不足,唯杞宋犹兴孔子之叹,他何言哉?及宋欧阳文忠与苏氏明允始,各为其世谱。二家虽师制不同,而其敦本收族之意,予穷有感焉。

吾宗系自宋佥判府君始有纂述,迨宋衰元乱,子姓避兵,故谱失收。幸历世宗派一图独存,始于唐末避地入闽居崇安之黎阳者,自一世至十二世,中间虽详略不齐,而名讳、昭穆、世次未紊。

至我孝宗末年,大父余干府君,命仲子宾菊公接图重缉,于去取详略之间,或爽厥宜。今又七十有年矣。后山公命霄再加修订,而得以衍传至二十世。历七百余年,绪系井然可考,赖有宗派一图存耳。

夫惟敦孝悌,然后能扩本支之仁;重雍睦,然后能协疏戚之义。不然,虽饰谱族之文,而蔑谱族之本,亦惟执是以自耀耳焉。用文之兹任意,见一宗史氏年谱,直令辞意简明,俾后之子孙,不必尝事问学,知点画者,展谱可识。庶感悟之余,其孝悌雍睦之情,或油然生矣。而复增所当考者数事附于后。

凡子孙所宜知所宜慎者,于旧谱中取舍不同,各附著于目录之下,使知作者之意,不敢妄自远援华胄,以乱本源。谨据实而直书之耳。爰序其略。

文林郎 知柳城县事 十九世孙 云霄 纂修

嘉靖辛丑(1541)孟春吉日 谨书

注本序来源于江西铅山《邱氏宗谱》卷一。序作者云霄,福建武夷山人。崇安县学,嘉靖间贡士,曾任柳城知县。

西乡长滩派修谱序

尝观泰山之木,繁枝密叶,荫覆者不知如何其广,而其根则一。昆仑之水,分波异流,奔注者不知如何其远,而其源则同。

我祖祯、祥、福三公,唐末光启乙巳秋,从王潮自河南光州固始县避地入闽,卜居建平之北乡石臼里。历五代世乱变迁,惟祯公一支仍居黎阳。祥公支裔有入建宁者、入江右者。独我福公,卜居西乡之长滩地方。厥后椒聊繁衍,散处不一。聚晤既稀,遇诸途,列诸座,有茫然不辨昭穆者。忆四世祖大九公迁东岸。六世祖正所公建东林檀越。迨元季兵燹遭,至灿公致政重修殿宇,装饰祖像,孝悌之风,蔼然著于奕。

凤年十六掇泮芹,五十任番隅,素欲厘定宗系,上治下治,以联昭穆。惜光阴荏苒,时不再来,聊将旧系综核订辑成编,留贻后昆。庶乎问名知派,知根源之一。水木源本,涣者可以复萃云。

时维 大明嘉靖三十年(1551)春 旦

裔孙 凤 谨识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崇安《黎阳邱氏族谱》。

崇安黎阳邱氏族谱旧序

予初释褐为崇安令,得接其邑之君子曰止山邱子,仪型矜式,绰有余师。余实赖之,以寡过焉。既而叨晋内台,复为畿辅邑长。高山仰止,寤寐不忘。即今谢事家居,追忆夙昔,如兰嗅味佩韦襟,期欲与之徜徉武彝之曲,原太极,究先天,以发其未尽之蕴。而邱子则即世矣。今其子振南氏过予,奉□言,以其所修谱牒之序见嘱。予不敏,其可足以表扬先德而昭示来裔耶?然邱子遗命不容诿也。

谨按谱,邱姓始于太公营丘之封,其支庶有以地为姓者,时代变迁,散处大河之南。唐末兵乱,光州民五十三姓王潮避地入闽。时邱姓有讳祯者,卜居崇之北乡曰黎阳焉。耕凿自命,潜德累善,五世而绪,始振继是,而族益昌,资产丰溢,甲于一乡,科甲蝉联,传于奕世。十二世有讳澄明、澄诚者,丁宋祚将终,赋繁役重,乃命仲氏居养,而躬往大[太]安经理户役,久而遂定居焉。由是,大[太]安之邱自此始,而族有西北二派之分矣。

元治杂夷,君子多退耕于野。逮我大明聿兴政治,复帝王之旧气,运际熙洽之期,始有出而仕者。居六世,弘治间有号素庵者,任余干丞,贤能著绩,惠爱遗思。至嘉靖间,有讳乔龄、乾元者次第入仕。以他途进者,亦间有之。而素庵公嫡孙曰云霄者,经明行修,登贡有作。宾家、苍梧、李,皆其振铎之地;南都胄监,实其赞化之枢。文名海宇,惠洽柳城,又邱宗颖出者也。今其群从,有曰史者,鹗荐南宫,豹泽文苑。行当对大廷而魁多士,跻仕而佐明时者端可必矣。

且观西北,子姓蕃猗,森然玉立,绩文力行,以待举者益彬彬矣。北派承训,唯耕唯读。二十世有讳礼者,货殖资丰,卓冠北乡,允绍先烈。今其诸孙曰一相者,以秀选入庠校,业诗书而抱铅椠者,嗣是又蒸蒸矣。夫播越他国,以启其源,历世有永,以延其祀。邱垅不迷,本支益茂,非积善蓄德者,讵能若是也耶?载观邱子所自为序谆谆焉,举敦孝悌以扩仁,重雍睦以协义,二者为族姓勖,诚能服膺实践,则仁爱而麟趾呈祥,和气鬯而光岳降瑞。二□竞爽,将必大有光于宗者矣。邱子之□其重图之。

若夫创谱法,奠世系,以垂远立象,贤宦绩考以昭训,纪茔林祭田考以示守,著祠堂思成考以系思,此又谱法之善者也。予敬著此,以弁端云。

万历十有六年(1588)岁次戊子春

赐进士第 云南道监察御史 奉巡按直隶河南清理军务

前知崇安县事 严陵四山 佘乾贞 撰

注本序来源于江西铅山《邱氏宗谱》卷一。序作者佘乾贞,字秉智,遂安(属浙江)人。隆庆二年以进士任崇安知县,崇故无城,力为创建。课最,擢云南道御史。巡按河南,条奏利弊。乾贞乐善好施,建有永安铺驿馆、东察院、进士坊等。有《悼比干诗》。

黎阳邱氏族谱序

粤稽上古太昊之世,始正姓氏,族类以分。至春秋战国间,或以国为氏,或以地为氏,而蕃衍日益盛。然原其初,则皆以一人之身,处一隅之域耳。逮其后,一人之身化而为百千万亿,一隅之域,化而为海角天涯。代远时移,沧桑多故,树花萍叶,飘堕升沉,遐追往昔,多不可问。非特此百千万亿,难溯其一人之所由始;海角天涯,难考其一隅之所由兴,而即此海角天涯中之一隅,百千万亿中之一人,世系相传,又复林林总总,莫可识辨。使不有以纪其宗派,别其昭穆,则远近之序紊,而疏可间亲,尊卑之等淆,而小可加大。不亲不逊从兹而起,安望其克敦伦纪,雍睦成风乎?此古人谱牒之设,所以摄天下之人心,厚天下之风俗也。

崇安之北乡曰黎阳,邱氏实称望族。其先为河南之光州人,唐末避地入闽,代有名贤,簪缨奕叶,迄今九百余年,青缃世业,垂裕后昆者,绍闻弗衰。

余自己未,承乏三载于兹,仰乔木于此邦,每深神往。壬戌季夏,于役柘浦,道经黎阳,宿邱生讳园书室,得观续修家谱一编,宗支次序,井然在目。前乎此者,无湮没不传之叹,后乎此者,无先型杳渺之悲。斯谱之有关于邱氏,诚非细矣!虽然,谱非徒以夸阀阅耀闾里也。凡我宗,莫非一本,要当推孝弟之念,展爱敬之诚,天性至情,蔼然相接,乃不负修谱者一片苦心耳。

慨自世风不古,习俗日漓,同室操戈,萧墙生变,爱羽毛而疏骨肉者,比比皆是。斯虽谱牒昭昭,无异锐铃,书肆之具文,视谱中人,无异秦人越人之漠不相关,又何贵乎有是谱也哉?且而不常登武彝之峰乎,上有密林,下有清泉,繁枝密叶荫覆者,不知其何其广也,而其根则一;分波异流奔注者,不知若何其远也,而其源则同。邱氏子孙览斯谱者,曷不于此中参之?

时 康熙壬戌(1682)秋

知崇安县事 襄平 加三级 纪录五次 记大功一次

姚儒金章 撰于夜告堂

注本序来源于江西铅山《邱氏宗谱》卷一。

黎阳邱氏族谱序

天地开辟以来,有正气存焉。在上曰列星,在下曰河岳;在飞鸟曰凤凰,在走兽曰麒麟;在水族曰蛟龙,在山林曰梁栋。然在人则何如哉?曰:忠臣孝子,义夫节妇!是已夫,气之所在,至太至刚,浩荡无疆,岂物类所匹俦耶?何以识此,予于世家之盛,征诸文献可得而验矣。

予奉简命,来守兹土,阅岁不遑他顾。癸亥冬,出视关隘,假道黎阳。夙慕望族,是时过访,得晤邱生讳园,见斋中牙锦帙,岿然成集。随取一卷视之,乃《丘氏族谱》也。浏览一过,不禁起舞。见诸君子弁首珠玑,韵扬无已。予虽不学,然不能无续貂之意焉。盖谓有斯谱,无名士,无以见斯谱之大;有名士,无所谱,无以见名世之名,二者相须,所关匪细。

考阙源流,齐丘一姓,圣裔也。由周至唐,岁以千纪。由唐迄今,岁以百纪。慨自让道衰微,争端相尚,天下之人,死于兵燹流离者,不知其几千亿万矣。夫兵火流离,固人之所畏也,而千秋百世之下,垂光史册、炳炳麟麟者,彼兵火流离,曷当损其一毛耶?试观章,洒泪有烈,重泰山之称,何其巍巍也。人生至此,庶几无愧。他如畎亩,则徽流梵院,出仓箱则全活饥寒;福星来矣,诗书自娱,是皆洁已利人,业宗孔孟者也。至于孝劝一方,诒族百世,闺阃懿范,不多慨见。若夫节不可夺,死助官兵以杀贼者;于奔牛饮毒之奇男子,止欠须眉耳。究其事不同时,然则杀身成仁,捐生取义,具慷慨激烈之心,先后一辙也。再考其时,若汉唐累代,攀龙附凤之流,或文章为道统缵述;或武略为世运匡;或麟阁绘像,或雁塔题名。人生至此,又何愧焉?予故曰:“天地间有正气存焉者,其在斯乎”?

噫嘻!邱氏之族,洵望族也,乌得尽于是耶?或宗庙燕飨之会,螽斯振振,喜起一堂,必曰某先公捐躯报国,忠贞第一;某先公竭力事亲,孝友无双;某先公见义必为,凛凛生气,今犹祀也;某先妣节烈坚刚,铮铮金石,今未远也。樽酒炉烟,和歌贻训,苍松古柏,想是奇容,游焉息焉,慨然兴起于百世之上,而思绳其武。是以克绍前代,以光后世者,如日月之升,恒正未艾已。予之序,曷以赞美其万一?尔聊以记事,愧不成文。

赐进士出身 授福建建宁府城守 左营驻防 崇建二县游击

古燕 马起龙 顿首拜撰

注此序来源于福建《武夷山分谱》。

吉姓的起源:

吉姓起源于西周周宣王年代的宰相吉甫,兮氏,名甲,字吉甫。当时宰相官名称“尹”,又叫尹吉甫。他的嫡系子孙以其官名为姓,称“尹”;他的庶系子孙以王父字为姓,称“吉”。所以吉甫是吉姓的元祖。 吉甫确有其人,宋代出土的文物“兮甲盘”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盘上铭文133个字,记述尹吉甫的功绩。其文武全才,是周宣王中兴的功臣,汉唐时期的吉氏三郡望 汉唐时期,陕西、河南、山西是吉氏族人的主要聚居地,并产生了陕西冯翊郡、河南洛阳郡(汉代时称河南郡)、山西平阳郡等吉氏郡望。现将这三个吉氏郡望简介如下: 1、陕西冯翊郡 自从西周末兮甲吉甫的长子伯奇公开基陕西冯翊、并以其父之字“吉”为氏后,其后裔遵循祖德,立足冯翊,绳绳继继,蕃衍昌盛,形成了中华冯翊吉氏。到了汉代时,冯翊吉氏中出了很多知名人士,冯翊郡也因此而成为著名的吉氏郡望;到了唐代时,在冯翊五大姓“吉、郭、盖、雷、党”中,“吉姓”居首位,故冯翊吉氏宗祠有堂联云:“黄帝子孙,清风世泽,越五千年,源远流长传四海;伯奇后裔,冯翊根基,衍百余世,叶茂花繁耀九州。” 2、河南洛阳郡 在汉唐时期,除了陕西外,河南也是吉氏族人的主要聚居地区,因此一些谱牒文献也将河南洛阳(汉代时称河南郡)列为吉氏的郡望。在官修谱牒《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就列出了唐周宰相吉顼及其洛阳吉氏家族的三代世系。3、山西平阳郡 山西吉县是古代中华吉氏的发源地之一,在汉唐时期,山西平阳郡(今山西临汾、洪洞、霍县、汾西一带)也是吉氏的郡望。据《杜诗镜铨》、《封演见闻记》所记,唐初道士吉善行是晋州(唐天宝、至德时改晋州为平阳郡)大通堡人,唐武德三年(620)四月时,唐高祖李渊授吉善行为朝散大夫,并立庙于羊角山,命其主持宗祠祭祀。此外,吉氏大宗三十八世祖东汉吉茂公曾任山西临汾令,四十三世祖东晋轻车将军吉挹公曾任晋昌(今山西定襄)太守等。五代宋元时期吉氏族人的迁徙情况 按赣粤湘冯翊堂《吉氏族谱》记载,唐“大历十才”的吉中孚公,在其致仕(退休)后归隐于江西鄱阳(今波阳),到了五代宋元时,其后裔就聚居在江西庐陵(今吉安)、琴江(今石城)等地蕃衍生息。按湖南浏阳《吉暨族谱》记载,其一世祖吉太宝公(冯翊吉氏第67世)的先人,五代时就居住在江西庐陵(今吉安)。按湖南安化、临澧、重庆潼南、合川等地《吉氏族谱》记载,元末时,其一世祖吉昆元公(冯翊吉氏第86世)因战乱而迁徙,并安家在豫章(今江西南昌)。由此可见,在五代宋元时期,江西也已成为吉氏族人的聚居地了。 在五代宋元时期,中原大地战乱频仍,随之也带来了中华吉氏族人的迁徙,总的方向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南方迁徙,东到沿海的“鲁苏浙闽”、最南的抵达海南岛。现将这一时期吉氏族人的迁徙情况简介如下: 1、五代后唐时有江西吉氏族人迁湖南浏阳 据湖南浏阳《吉暨族谱》记载,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时,江西庐陵(今吉安)的一支吉氏迁居湖南浏阳,其始迁祖为吉太宝,其后裔蕃衍生息形成浏阳吉氏,奉太宝公为一世祖。现浏阳塘泉、洞溪一带,居住着吉(暨)氏族人约两万余人。 2、北宋末有山西吉氏族人迁江苏丹阳、镇江、苏州 据江苏丹阳、镇江《云阳吉氏家乘》记载,北宋靖康年(1126年),为避战乱(宋金之战),山西汾州(今汾西一带)吉氏族人中有吉福一与其两个从弟吉福乾、吉福□一起,从山西迁徙江南。福一公南渡后占籍江苏丹阳,其后代形成丹阳吉氏,奉福一公为一世祖(冯翊吉氏第79世)。福乾公南渡后定居于江苏镇江,占籍丹徒,其后代形成镇江吉氏,奉福乾公为一世祖(冯翊吉氏第79世)。福□公(冯翊吉氏第79世)南渡后落籍于江苏苏州,其后代形成苏州吉氏。清乾隆年间,江苏丹阳与镇江两支吉氏联宗,合称“云阳吉氏”。 3、南宋时有吉中孚公后裔自江西迁广东五华、和平 据广东长乐、永安《吉氏族谱》记载,吉中孚公的后裔吉子成(冯翊吉氏第82世),于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8)带领吉氏族人自江西庐陵(今吉安)南迁,翻越九莲山到达广东北部,定居于广东东江上游嘉应州的长乐县(今五华);而吉中孚公的另一个后裔吉仕成(冯翊吉氏第82世),则于南宋时自江西庐陵(吉安)迁广东和平县。

西冶吉氏族谱序

闻之孝者,必贵於忠,则知孝与忠,固一而二,而一者也然为忠孝,为人之本源地,然孝者不可无水源木本之恩,而忠者不可无鞠躬尽瘁之礼,所赖者则有家谱耳,吾吉氏自残唐五代以来,家谱失缺,无可籍考,后至宋朝四帝仁宗(1022—1063),固洪洞县人家,迁移各地,彼时迁吉氏於阳城町店,及至北宋末年,金人入寇,朝廷兵败,吉氏先祖抗金将领吉青截战金人大胜,此岂非入则为孝子,出则为忠臣,一念矣,靖康元年(1126)金人后复侵夺,赶宋於南吞霸京城,扬言马踏町店,吉氏尽皆被害,逃奔河南山东者甚多,独有始祖兄弟二人,长曰文举,次曰文德,长支隐於西冶,次支隐於苏州吴县,金人后虽为元朝所灭,而宗族已散,町店基址尽撇与张渠二表亲,今古碑覆地吉氏之祠堂改为社中佛堂,大小坟地拾有五亩已都开坏,其形尚存,荆树尚在,东冶汤庙碑文金大定二十三年(1184)系进士吉天佑撰书,吉天佑西冶人,据碑文记载吉天佑当年五十有三,应为金天会九年(1131年)生人,后录入阳城县志;又传言明崇祯二年(1612)有吴县吉氏特授平阳知府,任满归家,路过町店祭祖,细问家中人等无人敢应,后又避海贼之难移於扬州,虚实不知,清雍正年间石家庄山柳庙有兵科都给事吉天相金字牌匾,由此二事观之可知,吴县诚文德之所居也,询不证矣,今西冶确实始祖讳文举,葬於村西老坟名为荆树下已有碑记,后迁坟四平,至十二代有子五人,长宗信,次宗智,三宗圣,四宗正,五宗义,自后人繁地窄,迁移四方,今立家谱,避於后代子孙支派不紊名讳莫乱,亦可知至所来矣,况人丁林立,不乏成名者也,固孝可移於忠者也,是以忠孝两全,宗族脉室岂非天之报施善,闻水者出源,吾吉氏始祖在町店以前已遗序可考,始祖由町店迁来西冶创建家产,始立支派十二世祖五人始分里甲,长宗信分为八甲即今三甲,次宗智分为五甲,三宗圣为分十甲,四宗正分为六甲,五宗义分为七甲,难然乏嗣者,有失缺者亦失传,而不能继序,唯有长支十三世祖永昌独立十四世祖四人分为东西门五甲,长曰彦芳(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为西门,次曰彦升为东门,三曰彦忠出五甲,四支少年早亡,及西门十八世祖三人又分西三门,长曰采为长门,次曰翰为二门,三曰乡为三门,至第二十二世四人又分为老四支,曰廷佐日载,载章(清顺治三年公元1640)於二十三世又为十五份,讳有支派可考,及后世户家丁繁,不忘木本之诚而,源源流涌枝枝生荣,然而大振其宗风,克前泽家无人继承。

西冶吉氏字讳

文、天、礼、士、富、恩、宏、进、家、宗、永、彦、广、克、吉、好、怀、福(自)、鸿、惟(达)、要(曜)、吉、天、振、元、有、瑞、九、丕、润、书、世、惠、国、忠、秉、诚、思

西冶吉氏家族发展及

族谱续修说明

北宋末年朝廷腐败,金人入侵战乱纷起,百姓民不聊生,吉氏先祖抗金将领吉青,为求生计在太行山占山为王,及至北宋末年金人入寇,朝廷兵败,吉氏先祖吉青带领山上众人截战金人大胜(后被抗金名将岳飞收服,背嵬军主力战将之一。善使狼牙棒,青面獠牙,生性卤莽。曾与施全等剪径。岳飞比武归来收为兄弟。岳飞领军后第一个投奔。于青龙山等地诱敌成功。多次参与大战。被朝廷任命为镇西口骠骑大将军,岳飞死后随岳雷北伐,战死于北伐战役)。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人后复侵夺,赶宋於南吞霸京城,扬言马踏町店,吉氏尽皆被害逃奔河南山东者甚多,独有始祖兄弟二人,长曰文举,次曰文德,长支隐於西冶,次支隐於苏州吴县,金人后虽为元朝所灭,而宗族已散。

先祖文举来到西冶,隐姓埋名在杨姓家住主家,因忠厚老实勤劳能干,三年未要工钱,主家杨姓老爷很是喜欢,便将夫人的陪嫁丫环许配给先祖,从此先祖便在西冶安家,又三年未要工钱,主家心里过意不去,就问先祖想要什么,先祖已有二子曰天佑、天保,求主家能给两亩簿地以便养家糊口,主家便爽快答应,将村西老房两亩簿地给与先祖,从此先祖便在西冶置下家业,一边自己种地一边给主家打短工,勤俭持家慢慢在西冶站稳脚跟,被吉氏后人尊称为西冶吉氏始祖,百年后终老葬於村西老房两亩簿地,至清乾隆年间后人在老坟立碑,上书“皇元阖里吉姓始祖讳文举之墓,落款:大清乾隆四十三年岁次戊戍仲春之吉”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村里规划百姓盖房,始祖坟茔被迫迁於西冶四坪坡跟,始祖碑随同一并迁移保存至今。

始祖临终留下遗训:“入则为孝子,出则为忠臣。”我吉氏世代谨记始祖遗训,以俭持家勤奋好学,历代不乏知名人士,二世祖天佑公就是其中代表,幼时勤奋好学,刻苦上进,三十五岁考中进士,因历朝战乱,家谱失缺,未找到有价值的记载,东冶汤庙复修碑碣金大定二十三年(1184年)系进士吉天佑所撰,后录入阳城县志,至于在何处任何职没有详细记载,已无法稽考。

西冶吉氏传至十二代(明洪武28年公元1396年)有兄弟五人,始立支派十二世祖五人始分里甲,长宗信分为八甲即今三甲,次宗智分为五甲,三宗圣为分十甲,四宗正分为六甲,五宗义分为七甲,。据十三世祖永昌碑文记载,(皇明阖族宗祖讳永昌之墓,男彦芳、彦升、彦忠,孙广初、广然、广海、广寅、广仁,曾孙克己、克勤、克俭、克念、克富、克贵,阖族后人仝立,大清乾隆四十三嵗次吉旦),唯有长支十三世祖永昌独立十四世祖四人分为东西门五甲长曰彦芳(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为西门,次曰彦升为东门,三曰彦忠出五甲,四支少年早亡,据家谱记载,唯有长支宗信留住西冶,其余四支迁移各地另立家谱,至于迁往何地无记载,十四世祖芳升忠分别自立家谱。

据明正德四年西冶汤庙复修碑记载,西门始祖彦芳公是复修汤庙总领事。彦芳公创建家谱人丁兴旺,传至十八世三人以本姓为字曰(采翰乡)分西三门,长曰采为西一门,次曰翰为西二门,三曰乡为西三门,三门各自另立家谱,唯有西一门至二十世曜同公(清乾隆四十三年曜同公碑碣记载)为甲子科举人,至二十二世四人分为老四支,曰廷佐日载,长支帝廷传至二十九世有华容公(公元1987年)续修家谱;次支帝佐传至二十八世丕猷公(民国初)续修家谱,二十九世润宝公(公元1992年)续修;三支日章支派家谱失缺未能续修;四支载章为贡生,撰写清康熙十七年西冶汤庙复修碑记,至二十三世分十五份,清末战乱时期家谱被毁无人续修,已无法考证,西二三门根据一谱碑碣记载传至二十四世振字辈再无下文。

东门始祖彦升公创建家谱传至二十四世振宽公续修家谱,二十七世瑞宏公(民国三十五年)续修,二版匀由二十九世通战公收藏,二十八世九宽公(公元1985年)续修至今。

五甲彦忠公创立家谱因多种因素家谱失缺无人续修,现已无法考证。

本次重续族谱,於2016年开始收集资料通过多方考证对原东西门家谱进行糅合,2017年初开始整理,对原家谱和现存碑碣不符的地方作了修正,当然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有待考证,望家族众人给於提供相关资料,以便族谱续修。

1序言名称:重修家谱或支谱,一般用支谱。

2说明原因:为什么重修家谱或者续修家谱,现在大多解释十年动乱族谱毁之贻尽为缘由。

3叙述现状:现在本族是什么情况,在以后家族的发展情况,如今社会有志青年各奔东西等。为了让本族以后永远保持联系,勿忘祖宗等。

4修普贡献:为本次修普信息作出贡献,提供经费,撰写等

5结尾:说点立谱的重要性,写个日期(干支纪年和公元纪年都要写)

6落款:a撰修(从有谱以来你是第多少代)世孙(名字不要写姓氏);b缮写世孙等

问题一:目前,最好的家谱制作软件是哪个? 家谱先生61是单机版的,功能挺全的。只能个人用用,无法跟同宗分享。

问题二:我想制作个家谱,可是不知道在电脑上用什么软件好,最好是简单容易操作的 onlinedown/soft/39407

家谱先生(FamilyKeeper) 61

一款国产的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专用家谱制作软件。无论您是新修、续修、还是改修老式家谱、或者是抢救复制私藏老谱,该软件都将成为您家谱管理的强有力工具。 该家谱软件的突出特点如下: ・面向大型家谱管理:成功的实现了家谱的分卷管理技术,卷与卷之间有机结合,上下卷之间跳转自如,随意漫游;续卷灵活,纵横方向均可自由续卷,同一部家谱内续卷数量不限,续卷的世代宽度自由安排,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对大型家谱的管理。 ・多族谱管理:可以同时对多部(任意姓氏的)族谱管理。 ・强劲的族谱维护技术:族谱连接、族谱拆分、更改族谱起始世代数,还可在卷内对节点(子树)任意精确移动。 ・家族成员信息完备:家谱记录内容丰富,资料显示图文并茂,家族成员的数据参数定义完备。 ・检索结果形象丰富:资料检索结果直观形象,配以“寻根链”视图可以一览查询成员的传承脉系。 ・目录、文件管理隐含化:将家谱编写中可能遇到的目录、文件管理工作完全隐含到软件内部,即使电脑知识很少的网友也能轻松上手。 ・家谱打印:该功能是本软件的核心亮点之一,可以将您录入好的家谱资料打印成册,便于分发给家族的各个成员。目前提供四种打印家谱方案: ①方案一:打印家谱内容包括(家族梗概、目录树、父子图、个人资料)等几大部分。 ②方案二:打印家谱内容包括(家族梗概、目录树、阶梯图、个人资料)等几大部分。 ③方案三:打印家谱内容包括(家族梗概、目录树、宝塔图、个人资料)等几大部分。 ④方案四:打印家谱内容包括(家族梗概、目录树、传承图、个人资料)等几大部分。[分横排、竖排两种版式] ・真人肖像模式:使用该显示模式,在世系图上您可以为每个节点上的成员定义制作成员本人的真人肖像,从而使得世系图更加生动、形象。 ・多媒体资料信息管理:软件为每个成员定义了一个相册、影像集和录音集(不加入资料不占空间),您可以将成员精彩的照片、视频及音频资料加入到家谱中,制成一个图、文、像、声并茂的现代数字家谱,软件内置媒体播放器。

downloadenet/page=1

问题三:做族谱用什么软件方便? 看你需要什么类型的家谱:1、纸质家谱:书籍形式,正式规范,需要采集资料、编辑排版、印刷装订,过程较繁琐,成 本 较高。2、网络家谱:通过网站或APP修谱,过程简单,甚至不用钱,操作简单或有使用说明。

家谱是记载家族人文的核心载体,写家谱要明确采用哪种格式。

比如欧阳修式、苏洵式、宝塔式、牒记式、图文对照式、横排图表式、竖排图文式、表记式、图记式等。示例:使用 找你家谱 编修 宝塔式 家谱,形象直观,简洁易用。

手机修谱・网络寻根tiebabaidu/p/4865322667蒲千寻家谱展示tiebabaidu/p/4865510206――找你家谱 FindU

问题四:制作家谱用什么软件好 要求高的话用方正书版、indesign,没什么特别要求的用word就行。

问题五:家谱软件哪个好 coreldraw 差不多

或者Adobe InDesign 也不错

主要得看你会什么软件

问题六:想制作个家谱,有哪些比较实用好用的软件? 那就看看流行的互联网同心圆家谱咯。利用互联网络技术,把传统的纸质家谱转化为数码的、 电子版的数字家谱,清晰明了的展示家谱中的内容,把家族中的每个人都有效的连接起来,形 成一个动态的的家族部落群,共同构成互联网家谱。家谱中的成员可以在互联网家谱中寻找祖 先的足迹、家族历史起源和历程,家族成员信息可以随时查阅和增加,这就是互联网家谱。

问题七:想制作一本家谱,用什么软件好 常见的传统家谱都是纸质的,方便就数电子版本的家谱了。(百姓通谱网)

优势:

1、经济、准确。传统修缮家谱耗时耗力。

2、便于携带、传递、保存。互联网家谱的问世让家谱更容易携带,只需一张U盘,复制,粘贴即可。互联网家谱不怕潮湿不发霉。不怕虫蛀不少页,让家谱保存更加方便。

3、超大容量。在这个信息时代,文字。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也可以存放于互联网家谱中。让家谱内容更充实。互联网家谱的超大容量可录入更多的个人信息和媒体资料。

4、查看方便。便于修改。有续传承。互联网家谱真正实现查看方便,不必再为了查找祖源时亲自到当地看家谱。互联网家谱结合传统的修谱模式与现代人的现实需求,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身在不同地域的家族人都可以共同管理。真正实现有续传承。

5、隐私保护,授权浏览。

问题八:家谱软件哪个好 国产的亿图不错,操作方便,图形、线条、添加这些添加都很方便,还可以直接使用模板、一键从数据库快速的创建家谱、族谱,下面是亿图里边的一个例子,你可以参考一下:

问题九:制作家谱用什么软件好 传承家谱程序是专门做树形家谱的程序,而且输出为WORD文档,也可以图形输出。 输出树形谱系为TXT文件,可以输出任意大小的树形谱系,避免了版面上的限制。 可以在百度搜索,最新版本为520

问题十:想制作一本族谱,用什么软件好? 天下家谱 V6112下载多特软件站OKOKOKOK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柳公权墓的相关介绍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区)人,唐代著名大书法家。柳公权历经唐宪宗、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等七...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