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的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2浏览:2收藏

吴式太极拳的简介,第1张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下面是我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吴式太极拳的简介。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之一。以柔化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推手时,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吴式太极拳,分南北两派,南派为吴鉴泉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吴公藻、吴公仪、吴英华、马岳梁、徐致一等。北派为王茂斋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王杰(子英)、王倜(子超)、赵铁庵、修丕勋、彭广义(仁轩)、杨禹廷等,再传有赵安祥、李经梧、王培生、修占等。修占又传周旭林等。

 起源传承河北大兴人吴鉴泉,在杨露禅到北京授拳时,其父全佑从学太极拳,后又拜杨之次子杨班侯为师,在杨式小架太极拳的基础上逐步修订,又经吴鉴泉改进修润而形成了一个流派,即“吴式太极拳”。吴鉴泉

 王茂斋(1862-1940)山东掖县人,王茂斋老先生祖居山东省莱州市(原掖县)大武官村,他是吴式太极拳宗师吴鉴泉的师兄。在当时威望极高。吴式太极拳门人中流传着一本《同门录》,第一页便是王先生的英照,第二页是吴鉴泉宗师的英照,以后是二位先生的弟子及子侄们的照片。王先生对吴式太极拳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

 

 代表人物

 创始人

 全佑(1834-1902)字公甫,号保亭,老姓吴福氏。满族。北京 大兴人。杨禄禅在京授拳时,神机(火器)营中的万春、凌山、全佑 受益最佳。经数年勤学苦练,三人各得所长。凌山善发劲,万春得 刚劲,全佑则长于柔化。后全佑从杨氏次子班侯继续深造,事师最 孝,学习笃诚,深受杨禄禅宠爱,兼得杨家父子之长,练习吴式太极拳

 称著京城。全佑先生,性格外柔内刚,外表斯文。为人慷慨,乐于助人,曾于 路上见有军人打商贩,遂上前阻止。但军人自负孔武有力,又见全 佑斯文,认为可欺,则一言不合拳脚交加。但如蜻蜓撼树,倒地不 起。全佑则告诫其不可自负拳技,欺凌百姓。

 一天,全佑在书房读书,忽有客人来访。全佑出客厅相迎,只 见客人已经进了大门。全佑款款相迎,那人疾步向前,一揖到地说:“晚生拜见。”全佑拱手还礼,这一瞬间,只听得咣的一声,来客 突然飞起,倒撞到客厅门外。周围的人大吃一惊,莫名其妙。原来 客人在施礼时突然用一招“仙人指路”,直朝全佑下腹打来。全佑 明察秋毫,连消带打,便把来客腾空发了出去。

 传子鉴泉,徒有王茂斋、郭松亭、常远亭、夏公甫、齐阁臣等。为吴式太极拳奠基人。

 吴鉴泉

 吴鉴泉(1870-1942),又名爱伸,满族,从 汉姓吴。北京大兴人,全佑之子。自幼秉家学,并在其父杨式 小架拳式的基础上逐步修改,形成松静自然、 架式紧凑、 缓慢连 绵、不纵不跳、长于柔化的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

 1912年,吴鉴泉在北京体育研究社教授太极拳,从那时起他对家传的太极拳加以充实和修改,去掉重复和跳跃动作,使拳架更加柔化,形成吴式太极拳流派。

 吴鉴泉还对太极拳推手作了改进,他的吴式太极推手别具一格,要求立身中正安静,细腻绵柔,宁静而不妄动。他的推手不仅手法严密,而且招数特别多。

 吴鉴泉演练的太极拳,除了慢架子外,还有快架子。快架子是一种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太极拳术,演练起来既轻快又柔和。

 吴鉴泉不仅精于太极拳,对各种器械,如太极剑、太极对剑、太极刀、太极十三枪等也非常精熟。

 1914年他在北京体育研究 社任教,

 1927年,吴鉴泉由北京迁居上海,

 1928年到上海授艺, 被上海精武会及国术馆聘为教授。

 1928-1936年,在上海市各届武术比赛、国术国考及旧第六届全运 会国术比赛中,皆被聘为评判。

 1930年聘为上海市国术分馆董事,

 1932年任该馆太极班教员。

 1933年起,创鉴泉太极拳社,任社长。它的分社目前已发展到香港,以及新加坡、菲律宾、加拿大、美国等地区和国家。

 主要弟子有徐致一、金寿章、金云峰以及子女吴公仪、吴公藻、吴英华,婿马岳梁, 侄吴耀宗等。《吴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

 王茂斋

 王有林,字茂斋(1862-1940)吴式太极拳始祖全佑的弟子, 吴 式太极拳的奠基人之一。山东掖县(今莱州市)大武官村人。少时在北京的砖瓦灰铺学徒,从学于全佑。他生 性忠厚老实, 为人热心助人。在师兄弟中居长, 极用功。他功 夫扎实稳固,身手非凡。自从吴鉴泉、杨澄甫南下以后,他留在北 平传拳,授业众多,人才辈出,成为北方吴式太极拳最具影响的代 表人物,有“南吴北王”之称。弟子门人遍及北平(今北京)、山 东、东北各地。至今北京的吴式太极拳传人大都出其门下,形成强 大的体系。曾创办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此研究会是当时太极拳 高手云集之处。

 南吴北王

 全佑在京弟子中王茂斋令人瞩目,他与吴鉴泉齐名,素有“南吴北王”之赞誉。“南吴”是吴鉴泉先生,他1928年去上海教拳,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方吴式太极拳系。“北王”就是王茂斋先生。至今,以北京为主的中国北方地区习吴式太极拳者,多为王先生的门下。

 少时来京,在砖灰铺学徒,后经营此业。他尊师重教,功底扎实,空松自如,深得全佑大师之真传。与鉴泉师弟情义极深,在拳理认同上十分默契,深研太极拳艺,敢于突破前人,大胆改进教学,成为北方创业奠基的掌门人。吴鉴泉和杨禹廷南下在上海,江南各省发展。王茂斋大师留京发展。名声大振,在京宗于吴式太极拳者皆为其传人。王茂斋大师为人忠厚老诚,热心助人, 凡南来北往路径北京的名士,多去拜访交流拳艺,互相切磋。有从学者,也毫无保留,如腰中缺少盘缠,尽在大师家中吃住。常有投学试功试功者,有一位到铺店来买筐,正当王茂斋在柜内支应,给他几个筐他都不满意,一定要架顶上的。王蹬凳拿下,往柜台一放,这位买家扶筐而入劲,王老师在瞬间松空后看他一眼,此人被飞身发放至门外跌于街上,此事在京城传为佳话。

 吴图南

 吴图南(1884-1989)生于北京,蒙古族。原姓乌拉汗,名乌拉布。原籍辽宁喀喇沁左 旗。9岁起,先后从吴鉴泉、杨少侯学艺12年。年轻时,就读于京师大学堂学习医学。以 后,长期从事武术研究、教育工作,并在考古、文史、心理学、经络学、养生长寿学等方 面有较深造诣。先后任南京中央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北平艺专等学校教授、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建国后,曾在北京市文物调查研究组及北京文史馆任职,是中国武术协会委员、 中国武术学会委员、北京市武协副主席、顾问。多次参加国家体委主持制定的武术教材等 审定工作,并任过全运会武术比赛太极拳裁判长。1988年获中国国际武术节武术贡献奖。著有《太极拳即(科学化的国术太极拳)》 《太极剑》 《太极功·内家拳·玄玄刀》以及 《国术概论》等。后均收入《吴图南太极拳精髓》一书中。

 太极拳家莫斐为吴图南大师上世纪30年代弟子。莫斐之子莫韫龙在1993年到海南传授《科学化国术太极拳》,由于多拳种的研修此拳演变为轻、柔、圆、融、风格飘逸的太极拳。为纪念太极泰斗著名武术家吴图南,莫韫龙特将此拳简称为南国太极(即:吴图南国术太极之意)又在祖国南方传播,为新时代矗立起一新风格拳种。

 杨禹廷

 杨禹廷(1888-1982),又名瑞霖,北京人。光绪二十三年(公元 1897年)开始习武,先后从周相臣、赵月

 山、田风云、高克兴习练十 路及十二路弹腿、八卦掌、 长拳、黑虎拳、形意拳、太极拳等拳术 及摔跤。后从高子铭又习八卦掌和太极拳。1916- 1941年从王茂斋 习吴式太极拳。20岁始,在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及志华寺设场 授拳。建国后,继续教拳。建国初,曾倡议成立了北京市武术界联 谊会。1962年到阿富汗驻华使馆教太极拳。编有《太极拳讲义》 《太极拳简易八大式》《太极拳动作解说》等,1983年经弟子马有 清修订成《太极拳规范》一书。曾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武协副主席以及中国武术协会委 员。

 吴公仪

 吴公仪(1897-1968),吴鉴泉长子。天资聪敏,勤谨好学,悟性极高。弱冠即代父教 学。北京体育讲习所首届毕业生。1924年受黄浦军校聘请,任军校学生部及高级班太极拳教官, 兼任中山大学体育系讲师。1937 年,在香港成立鉴泉太极拳分社,担任社长。抗日战争时期,1942 年香港沦陷前回上海,担任鉴泉太极拳社社长。1948年重返香港复 社。1954年,在澳门为慈善筹款举办的“吴陈比武”中,一交手对 方陈克夫即鼻部中拳而流血过多,休息超时; 再因起脚过膝犯规, 公证宣布停赛。由此吴公仪及吴式太极拳名噪一时,海外团体纷纷 致函邀请。吴公仪命其长子吴大揆于九龙设立分社。次子吴大齐、 1954年名动一时的吴陈比武:侄吴大新分赴新加坡、吉隆坡、马尼拉等地设立分社,并于九龙佐 吴公仪 (左)大战陈克夫 敦道建立总社。从此, 吴氏太极拳风行于东南亚并在海外发展。吴公仪对吴式太极拳在海外的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吴公藻

 吴氏太极拳 宗师 吴鉴泉 次子吴公藻(1900-1985),家学渊源尤以理论见长,著作甚多。自第一届北京体育讲习所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教练。1929年於上海精武体育会任教。1933年随吴稚辉等赴长沙,在欢迎会上表演太极拳,举座赞赏。得到省长何健器重,聘为湖南国术训练所教官兼省党部教席。1934年南京中央国术馆举办第二届人国武术考试,宗师任湖南省教,成绩斐然。

 1937年宗师南下香港,与兄吴公仪共同建立香港及澳门鉴泉太极拳社。1942年香港沦陷前回沪。

 宗师一生著作甚多,1980年宗师於八十七岁高龄,在香港出版「吴家太极拳」一书,堪为吴氏太极拳之经典著作。

 孙南馨

 太极拳家 吴式方架太极拳传人孙南馨(1925年-1996年),江苏芜锡人,后定居于湖北武汉。先后从近代和当代孙南馨与弟子熊盛强进行推手训练(2张)

 著名武术家,诸如江苏的许寿康、北京的徐致一、刘晚苍、何镜平、王玉芳,上海的马岳梁、邵品根、陆恒昌、武汉的王重光、柴森林等老师学太极、形意、八卦、大成拳和其它多种门派的武术。后集太极功夫于大成,为吴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当今国内为数不多的吴氏方架太极拳传承人之一,著有《吴式方架太极拳》等著作。

 孙南馨一脉的吴式太极拳传人有马思强、熊盛强、程建武等,及其再传弟子们修炼此拳架。其中,以马思强、熊盛强最为代表。后马思强将此拳带到深圳地区进行传播,熊盛强等则在武汉继续传承此吴式方架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满族人全佑(1834-1902)老姓吴福氏。随杨露禅(1799-1872)学太极拳拳,经过多年勤学苦练,得有所成,后奉杨露禅之命,拜在其次子杨班侯(1837-1892)门下,进一步掌握太极拳的刚柔相济的功夫。

吴式太极拳基本功

 精简吴式太极拳,共有动作三十个,布局合理,结构紧凑,角度分明,简易学,练完一套大约6分钟,适合男女老少练习。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吴式太极拳基本功,欢迎阅读。

 第一式 太极起势

 1、面向正南,心气和两脚开立,两足平行与肩同宽,两腿直立,两 手下垂,尾闾中正,气沉丹田,眼看前方(图1)。

 注:动作的路线方向,实践为右,虚线为左。

 2、两腿不动,两手慢慢向前向上提起,高与肩平,视线不变。

 3、两肘下沉,两手随势下落到体侧,两掌和指尖均向前翘起,不要用力。

 4、两手同时提起,逐渐向胸前靠拢,左手提内拇指根部与鼻尖相平,掌心向里。右手指尖扶于左腕至侧,掌心向外。同时两腿下蹲,左脚向前一步,脚跟落地,脚尖翘起,身体重心落于右脚,成左虚。

 第二式 搅雀尾

 1、接前式,身体转向正面,右脚不动,左脚内扣落实,右脚外摆向前半步,脚跟落地,脚尖翘起成虚步。同时右手向西伸出,拇指根与鼻尖同高。左手指尖仍贴于右手腕,两肘下垂,两臂成半圆形,身体重心坐于左腿。

 2、腿和脚不动,左手指尖仍贴右腕,右掌心转向上,左掌心转向下,随落随转至与肩齐平。

 3、身体稍向左转,两手向西南伸出,右腿屈膝;成弓步,身体向西南倾斜,右手掌高与肩平,两臂成半圆形,肘尖下垂,眼看右掌

 4、弓步不变,两手随腰转向西北。

 5、重心后移于左脚成右虚步,同时两手变立掌,右指尖与鼻尖齐平,左手指仍贴于右腕,两手与胸部相距约一手之远。腰部转向正西,眼看西方

 第三式 单鞭

 1、接前式,右掌随腰向西南转动推出,臂成半圆形,右脚跟为轴,脚尖内扣后落平,左脚不动,身体重心移于右腿,成丁字步,右掌中指根部与鼻尖齐平,左手指尖仍贴于右手腕,掌心转向上,眼看右手背。

 2、右手五指下购变鹰爪。同时,左脚跟向东南移半步,身体重心仍在右腿,眼转看左手心。

 3、右脚和腿不动,左脚跟为轴,脚尖转向东南成马步。同时左掌心对面,距离约一尺,随尖转向东南移半步国。同时左掌心对面,距离约一尺,随腰转至东南时,掌心外转变为立掌,中指根部与鼻尖齐平,眼看左手背。

第四式  提手上势

 1、接前式,重心移于左腿,左脚跟为轴,脚尖挪向正南,同时左掌心转向上,背向左靠,右腿伸直,右爪伸开,手心向右下按,眼转看右手背。

 2、右脚向南上半步成虚步。腰微向前倾,右臂拢向胸前,手心转向内,成阴掌。同时左掌落于胸前,生手心向外,眼看前。

 3、身向前倾,右脚落实,屈膝成弓步。腰部立直,左脚趁势上步与右脚落成平行步。同时右手徐徐提至额前,手心转向上,手背距离额部约一拳,左手向下按,置于胯旁,臂部微直,手指翘起,两腿微屈,眼看南方地下。

 第五式 白鹤亮翅

 1、接前式,两腿弯屈不变,头与腰略向前俯,如鞠躬状,右手背随额略下垂,左手随身体垂直,手指上翘,掌心向下。

 2、平脚不动,腰向左转,头部转向东方,右手仍在额顶,左手指转向正东为止,眼看左手慢慢推至高与肩平变为立掌,全身重心仍坐在两腿之间,右掌仍在额前侧方,眼看左手。

 3、继上式,腰徐徐立直,左手慢慢推至高与肩平变为立掌,全身重心仍坐在两腿之间,右掌仍在额前侧方,眼看左手。

 4、平行步不变,腰转向正南,右臂落下肘与肩平,手心略偏西南,两手同型,视线转看南方方地面约45度。

第六式  搂膝拗步

 1、接前式,左掌向东方下按,腰部转向东方,同时右掌下落与耳齐,指尖向东,转腰时带动两脚,以左脚跟为轴,脚尖翘起,转向东方,同时以右脚尖为轴,脚跟转向西方落实,身体重心落坐于右腿成虚步,眼看东方偏下。

 2、左脚前移半步成左弓步成弓步,右手徐徐向前推出,掌心向前,中指根部与鼻同高,左掌由膝部搂过,停于左膝旁,眼看东方地下,与身约45度。

 3、右掌向下按,左掌提起成立掌,指尖向前,掌与耳齐,腰部正直,身体重心落于左腿,右脚前进一步,与左脚成虚步,视线不变。

 4、右脚向前半步,左腿伸直成右弓步,同时左掌向前推出,掌心几前,中指根与鼻尖齐平,右掌搂向右膝外侧,贴于右膝旁,身体略向前俯,重心落于右腿,视线不变。

 5、左掌下落成立掌,右掌提起,指尖向前,与耳齐平,左脚提起向前一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成虚步,身体重心落于右腿,视线不变。

 6、左脚向前移半步,右掌徐徐向前伸出成阳掌,中指根部与鼻同高。同时带动左腿膝部前弓,右腿徐徐伸直成左弓步,左掌由膝部搂过贴于左膝旁,眼仍看东方地下,与身体约45度,身体重心落于左腿。

 7、腰向后倚,身体重心落于右脚,左脚由实变虚退回半步成虚步,同时左手上提成立掌,拇指根部对鼻尖,右手收回也成立掌,指尖贴于左腕,变成“琵琶手”,眼仍看东方地下,与身体成45度。

 第七式  手挥琵琶

 1、接前式,手脚不动,只是腰部转向东南,视线亦随腰部转向东南。

 2、腰部转向东北,左腿膝屈成弓步,左手心转向东北,高低不变,右手心向内,指尖贴于左腕,眼看东北。

 3、腰再转向正东,右脚趁势上半步与左脚成平行步,左手不变,右手随右肘略下沉,身体重心落于两腿,眼看正东。

 第八式 上步搬拦捶

 1、接前式,左脚向前半步成左前半步成左虚步,同时双掌徐徐下落于身体右侧前方,右掌心几上,左掌落右掌上,掌心向下,眼看正东。

 2、两手徐徐向东方伸出,指尖向东,右指贴于左腕,左膝趁势前屈弓步,腰微向前倾,眼看两掌。

 3、重心后移,成左虚步,同时右手收回握成立拳,收于胯旁,左手也略收回,指尖向前,视线仍看东方。

 4、左膝前屈成弓步,同时,右拳向前打出,拳眼向上,高于肩平,腰部助拳微向前倾,左掌内合贴于右肘内侧,眼看右拳。

 第九式  加封似闭

 接前式,左掌贴肘尖旋转到右臂外侧,手心贴于右肘,右臂微微高抬,眼看右拳。

 重心后移于右腿,左脚尖翘起成虚步。同时右臂稍左引,右拳随势展开,变为斜形立掌,指尖朝南,此时左右小臂成十字形,然后左右分开,两小臂向上竖直,手心向内,两肘下沉,两臂与肩同宽,眼兼视双手。

 第十式 倒辇猴

 1、接前式,左腿退后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掌变成立掌向前推出,手心向外,中指根部与鼻尖齐平,右掌下落掌心向下,绕右膝贴于右膝旁,眼看东方偏下。

 2、重心落于左腿,右脚翘起成虚步,右掌徐徐上提,高与耳平,指尖向东,左掌下按,全身坐于左腿,眼看东方。

 3、右脚退后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右裳徐徐向东方推出,掌指翘起,掌心微凸对东方,中指根与鼻尖齐平,左掌绕左膝贴于左膝外侧上部,视线不变。

 4、重心后移,左脚翘起成虚步,同时左掌提起与肩齐平,指尖向东,右掌下按,掌心向下,指尖翘起,视线不变。

 5、左脚退后一步成右弓步,左掌徐徐向东推出,指尖翘起,掌心微凸,中指根与鼻尖齐平,右掌绕右膝贴于右膝旁,视线不变。

 第十一式  斜飞势

 1、接上式,左掌徐徐向左划弧,掌心向下,随肘微微后撤,向下按,然后托起,变为阳掌,掌心转为向上托起。右掌提起先向东方,继而捋回,与左臂成斜线。同时,腰先向左微转,然后随左臂转回变成侧身,右脚跟为轴,脚类尖转向东南,全身坐于右腿,眼先看左掌,后转看右手背。

 2、左脚前上一步成斜弓步,脚尖朝东南,同时左掌向东南伸出,右掌向西南按下,肩随左掌靠向东方,眼看右手背。

;

  预备姿势无动作,三才桩功不可没。 意守中极心不动,心静能御外来敌。

 一、太极起4 动:

 ⑴ 两腕前掤掌托球,⑵ 右脚抓地左步移。⑶ 两脚落实筑地基,⑷ 两掌下采水面按。

 二、揽雀尾①8动:

 ⑴ 退步圆撑推左掌,⑵ 两臂交叉上步挤。⑶ 退步圆撑推右掌,⑷ 两臂交叉上步挤。

 ⑸ 两掌抱球运二脉,⑹ 右掌斜掤松腕挒。⑺ 右掌反采划眉梢,⑻ 右掌前按拜八门。

 三、斜单鞭2动:

 ⑴ 右掌变勾撤左步,⑵ 先马后弓掼鞭梢。

 四、提手上势2动:

 ⑴ 右勾变掌抓小腹,⑵ 长身意远抛肚肠。

 五、白鹤亮翅2动:

 ⑴ 退步圆掌推左掌,⑵ 两掌托球双肘垂。

 六、搂膝拗步12动:

 ⑴ 手摸六穴左搂膝,⑵ 左弓竖腰右掌按。⑶ 跟步回采抱七星,⑷ 蹲身捋按右托球。

 ⑸ 手摸六穴左搂膝,⑹ 左弓竖腰右掌按。⑺ 蹲身捋按左托球,⑻ 手摸六穴右搂膝。

 ⑼ 右弓竖腰左掌按,⑽ 蹲身捋按右托球。⑾ 手摸六穴左搂膝,⑿ 左弓竖腰右掌按。

 七、手挥琵琶2动:

 ⑴ 跟步左掤抱七星,⑵ 逃手托肘双掌发。

 八、上步搬拦锤4 动:

 ⑴ 蹲身左掌合右拳,⑵ 上步逆顺右拳搬。⑶ 后坐腹前左掌拦,⑷ 左弓两心相错锤。

 九、如封似闭2动:

 ⑴ 坐步回拳双掌分,⑵ 两臂圆掌弓步推。

 十、抱虎归山4动:

 ⑴ 长腰继弓下掌按,⑵ 右脚外摆双掌分。⑶ 竖腰立顶食指天,⑷ 屈膝两肘掤与展。

 十一、斜步搂膝4动:

 ⑴ 右掌托球摸六穴,⑵ 左弓搂膝右掌劈。⑶ 左掌托球摸六穴,⑷ 右弓搂膝左掌劈。

 十二、揽雀尾②6动:

 ⑴ 穿掌抽胯阴阳肘,⑵ 遮阴掌掤肘底枪。⑶ 屈膝拉马肘开花,⑷ 右弓翻印反掖掌。

 ⑸ 调步右弓斜掤掌,⑹ 坐步反采拜八门。

 十三、斜单鞭2动:

 ⑴ 右掌变勾开左步,⑵ 先马后弓掼鞭梢。

 十四、肘底看锤2动:

 ⑴ 左独立提膝腕打,⑵ 右坐压肘进左锤。

 十五、倒撵猴10动:

 ⑴ 重心下沉拳变掌,⑵ 右弓步左掌前按。⑶ 后坐步左掌搂膝,⑷ 左弓步右掌前按。

 ⑸ 两次坐步右搂膝,⑹ 坐步撤脚推左掌。⑺ 两次坐步左搂膝,⑻ 坐步撤脚推右掌。

 ⑼ 两次坐步右搂膝,⑽ 坐步撤脚推左掌。

 十六、斜飞式2动:

 ⑴ 跟步右掌托与摆,⑵ 上隅步左掌斜掤。

 十七、提手上势2动:

 ⑴ 右转坐步抱七星,⑵ 左挤缠丝右勾打。

 十八、白鹤亮翅②2动:(与前式相同)

 十九、搂膝拗步2动:

 ⑴ 手摸六穴左搂膝,⑵ 左弓竖腰推右掌。

 二十、海底针2动:

 ⑴ 继弓步右掌前指,⑵ 收步长身两掌错。

 二十一、扇通臂2动:

 ⑴ 屈膝蹬脚两掌合,⑵ 马步沉气推托坐。

 二十二、撇身锤2动:

 ⑴ 马步叉肩双献肘,⑵右转下蹲掌找拳。

 二十三、卸步搬栏锤4动:

 ⑴ 右卸步右拳前冲,⑵ 后坐步回搬右拳。

 ⑶ 继后坐步左栏掌,⑷ 左弓步错两心锤。

 二十四、揽雀尾③6动:

 ⑴ 上步捻肘翻掌冲,⑵ 坐步一阴一阳掌。

 ⑶ 右弓步左掌打挤,⑷ 继弓步右掌下采。

 ⑸ 弓虚步右掌挒采,⑹ 扣脚蹲身前按掌。

 二十五、正单鞭2动:

 ⑴ 右掌变勾开左步,⑵ 先弓后马掼鞭梢。

 二十六、云手8动:(一横一竖)

 ⑴ 左掌下按摸两膝,⑵ 右勾变掌掤与按。⑶ 左云三田一横掌。⑷ 换掌并步右掌云,

 ⑸ 左云三田一竖掌。⑹ 换掌并步右掌云,⑺ 右掌变勾开左步,⑻ 先弓后马掼鞭梢。

 二十七、左探马掌2动 :

 ⑴ 扣脚左转两掌合,⑵左膝前弓交叉臂。

 二十八、右分脚4动:

 ⑴ 继弓步掌肘相错,⑵ 两掌高举引身起。⑶ 两肘下垂提右膝,⑷ 踢胸点肋二掌劈。

 二十九、右探马2动:

 ⑴ 屈膝落步两掌合,⑵ 右膝前弓交叉臂。

 三十、左分脚4动:

 ⑴ 继弓步掌肘相错,⑵ 两掌高举引身起。⑶ 两肘下垂提左膝,⑷ 踢胸点肋二掌劈。

 三十一、转身左蹬脚4动:

 ⑴ 两掌交叉后叉脚,⑵ 转身提膝拳变掌。⑶ 两掌上掤引身起,⑷ 坠肘提膝两掌劈。

 三十二、进步栽锤6动:

 ⑴ 屈膝落步左按掌,⑵ 左弓左搂右推掌。⑶ 掌摸六穴右搂膝,⑷ 右弓竖腰推左掌。

 ⑸ 掌摸六穴右变拳,⑹ 左弓步右锤下栽。

 三十三、翻身撇身锤2动:

 ⑴ 移步翻身撇右拳,⑵右弓步掌拳相合。

 三十四、右蹬脚6动:

 ⑴ 撤步探马掌错肘,⑵ 两掌高举长身起。⑶ 双肘下坠提左膝,⑷ 两掌下劈蹬左脚。

 ⑸ 转左步两掌上棚,⑹ 坠肘提膝右蹬脚。

 三十五、左右打虎4动:

 ⑴ 足跟着地掌变拳,⑵ 扣右脚双掌左掼。⑶ 探掌撤步掌变拳,⑷ 扣左脚双拳右掼。

 三十六、十字蹬脚2动:

 ⑴ 左转提膝双肘分,⑵ 两拳平击前蹬脚。

1、预备式 33、高探马 64、金鸡独立(一) 2、太极出手 34、披身踢脚 65、金鸡独立(二) 3、揽雀尾 35、披身踢脚(二) 66、倒撵猴 4、单鞭 36、转身蹬脚 67、斜飞式 5、提手上势 37、进步栽捶 68、提手上势 6、白鹤亮翅 38、翻身撇身捶 69、白鹘亮翅 7、搂膝拗步 39、翻身二起脚 70、搂膝拗步 8、搂膝拗步{二} 40、退步打虎 71、海底针 9、搂膝拗步{三} 41、右蹬脚 72、扇通背 10、搂膝拗步{四} 42、双峰贯耳 73、翻身撇身捶 11、手挥琵琶 43、披身蹬脚 74、上步搬拦捶 12、进步搬拦捶 44、转身蹬脚 75、上步揽雀尾 13、如封似闭 45、进步搬拦捶 76、云手 14、豹虎推山 46、如封似闭 77、高探马[12] 15、十字手 47、豹虎推山 78、迎面掌 16、斜搂膝拗步 48、十字手 79、翻身摆莲腿 17、翻身搂膝拗步 49、斜搂膝拗步 80、搂膝拗步[1] 18、揽雀尾 50、翻身搂膝拗步 81、指裆捶 19、斜单鞭 51、揽雀尾 82、上步揽雀尾 20、肘底看捶 52、斜单鞭 83、下势[2] 21、倒撵猴 53、野马分鬃{一} 84、上步七星(上步骑鲸) 22、斜飞式 54、野马分鬃{二} 85、退步跨虎 23、提手上势 55、野马分鬃(三) 86、转身扑面掌 24、白鹤亮翅 56、玉女穿梭(一) 87、转身摆莲腿 25、搂膝拗步[3] 57、玉女穿梭(二) 88、弯弓射虎 26、海底针 58、野马分鬃(四) 89、上步错捶 27、扇通背 59、玉女穿梭(三) 90、迎面掌 28、翻身撇身捶 60、玉女穿梭(四) 91、翻身撇身捶 29、卸步搬拦捶 61、揽雀尾 92、上步揽雀尾 30、揽雀尾[1] 62、云手(2) 93、单鞭[4] 31、云手{一} 63、下势 94、合太极 32、云手{二}

吴式太极拳的简介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