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用什么办法解救惹祸的弟弟?策略高明,又让人钦佩不已
咸丰帝生前曾经放出话来:最先攻下金陵者封王。
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曾国荃率湘军吉字营攻下太平天国京城天京(今南京)。然而,朝廷却食言而肥,不打算认帐了。
此一时彼一时。以前,朝廷有求于湘军,倚重湘军。现在太平天国已灭,湘军的作用就不如从前了。现在,朝廷最大隐忧,正是湘军。
曾国藩也只封了个一等侯爵。曾国藩当然不爽了,那又能怎样?反了不成?以曾国藩的心性,明面上是不会表示什么的。而九弟曾国荃打下天京首功,只封了个一等威毅伯,封赏之下还带着严厉的指斥。
给“糖”吃又不忘敲打的做法,让脾气火爆的曾国荃非常恼怒。他可是喜怒形于色的性情中人。
曾国藩深谙“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为了避祸,尽快裁撤湘军。对于九弟,安慰并劝告,让其务必暂时“退圈”。在哥哥的多方劝说下,曾国荃回到了荷叶塘老家养病。
当时的曾国荃,是不会明白曾国藩“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之策略的。曾国藩是审时度势,以退为进。
同治四年(1865年),朝廷为了剿灭捻军,准备启用打仗凶猛的曾国荃。这年六月,慈禧发下谕旨,任命曾国荃为山西巡抚。曾国荃乐呵呵准备上任,却被曾国藩拦下了。他告诉九弟,蜇伏是为了等待时机。山西贫瘠之地,不是好地方,不如养病养到底,等待更好时机。曾国荃这次听哥哥的。
谁着急谁被动。朝廷见曾国荃“纹丝不动”,又颁下谕旨,让曾国荃出任湖北巡抚。湖北战略要地,又近湘军总部。这次,曾国荃不再迟疑,立即赴任。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老家养病多时,曾国荃依然未改“飞扬跋扈为谁雄”的脾性。
人还没到任,就公开召集原来部属郭松林、彭毓橘等人,又招兵买马,人数达到六千人。之后,曾国荃带着这些人,大摇大摆向武昌城进发。一到武昌城,曾国荃就开始搞事了。这次,他把目标对准了湖广总督官文。为何?因为曾国荃和官文有着“新仇旧恨”。新仇—湘军拼死拼活立下的大功,官文垂手而得去,轻轻松松就捞了个一等伯爵,属于贪“湘”之功;旧恨—当年李续宾、曾国华(曾国荃亲兄弟)部被围,官文拒不派兵搭救,致使李续宾、曾国华部全军覆没。
曾国荃要痛痛快快地找官文“麻烦”。
曾国荃不跟朝廷打招呼,就自个儿做主,强行解散没什么战斗力的湖北绿营,编练新招来的湘勇。又把湖北粮道改成了军需总局,将盐厘各项归厘金局核收。也就是把财政“油水”都自个儿撸了,一点也不给官文留。
官文也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一看就知曾国荃就是冲着他来的。官文暗骂:好你个曾老九,我不惹你倒罢了,你竟惹起我来了。我不跟你来明,我跟你玩阴的,看谁玩得过谁。督抚争斗的戏码来了。
官文玩阴的效果很显现出来。彭毓橘军粮被截留,前方军心大乱,彭毓橘惨败,彭本人被捻军悬首示众。
曾国荃收到消息,悲愤得肝胆俱裂。火爆脾气上来了。于是,他全力收集官文的黑材料,发誓要参死官文。还好,曾国荃还没有鲁莽到带兵攻打官文总督府的地步。
官文也是不好惹的,也着手反击,手段更为阴毒。官文上奏朝廷,说什么湖北敌情严重,请任命曾国荃为帮办军务,让其带兵到离敌更近的襄阳。
朝廷准奏。
看到朝廷赏官,又是官文请奏的结果,曾国荃以为官文怕了,怂了,心里美着呢。一高兴,就想着和大哥曾国藩分享。于是,在给朝廷上谢恩折前,给大哥写了一封信,顺道问问军务帮办是啥官,有多大。
官文的险恶伎俩,当然瞒不过曾国藩。官文阴着呢!此伎俩表面认输实则羞辱曾国荃,又让其滚蛋,一举多得。
曾国藩写信给九弟,帮办军务是专门授给降将的,接了掉价,不要上谢恩折。
据说,曾国荃知道后,当时就“炸”了,发誓不雪此耻辱,誓不为人。
刚好,曾国藩儿子曾纪泽正在武昌。曾国荃拉来侄儿,让其代拟奏折狠参官文。曾纪泽当时年轻,也想扬名立万,洋洋洒洒就写了三千字的奏折。“炮火凶猛”—欺罔徇私、笼络军机、肃党遗孽等等。官场中人,一看就孟浪。炮火猛归猛,炮打不是地方,不痛不痒。
奏折递上去后,犹如捅了马蜂窝。“马蜂群”飞向曾国荃,而不是官文。曾国荃这次注定不遍体鳞伤,也要鼻青脸肿。
曾国荃把官场中“黑”的一幕揭出来了,能不受官场中人的联合攻击么?况且,这些人大都身居高位,能量大得很。
官文也不示弱,参了曾国荃两点:其一,曾国荃诬陷,理应反坐;其二,借机推卸剿捻失利的责任,理当严惩不怠。
九弟有难,当哥哥的当然不会䄂手旁观。曾国藩一边劝诫弟弟千万不要硬碰硬,以免惹来更大的风波,一边苦思着对策。
此时,曾国藩其实有上中下三策。上策,和稀泥;中策,曾国藩什么都不说,不表态,朝廷掂量着办;下策,力挺自己的九弟,较量一番。
以曾国藩的修为,当然会选择上策。具体怎么做呢?
恰好,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来徐州视察。曾国藩派人找李鸿章,问问李有什么法子。李鸿章早已是官场腾挪的高手。李鸿章给老师支了一招:由老师出面,批斥九帅,密保官文,极力打圆场。
曾国藩也觉得此法甚妙,于是按李鸿章的意思写了奏折。
意外的是,左宗棠也上了份奏折,抢在曾国藩的奏折前。左的奏折上大赞曾国荃弹劾官文的做法,称是第一等好事。曾国藩和左宗棠是不是商量好的演“双簧”,今人是没法知道的了。
慈禧刚看左宗棠的折子,曾国藩密保官文、批斥曾国荃的折子也到了。慈禧看了两份奏折,认为湘军内部意见并不统一,特别曾、左二人在一些事情上,并没“尿”到一个壶里去,这挺好。朝廷从来忌讳封疆大吏们一团和气。臣不斗,君不稳,慈禧当然懂。而且,这两份奏折,一份有敲打之意,一份有和稀泥之心,慈禧除了赞叹,还能说什么呢?跟着和稀泥呗。还有,前线捻情紧急,还得倚重曾氏兄弟啊!
不久,官文调回京师,曾国荃啥事都没有。
曾国藩解救曾国荃的手法,让多方满意,又了无痕迹,能不让人钦佩不已吗?
岐山寺位于福建省闽侯县(福州市)南通镇新岐村,踏进寺门,迎面悬挂着四个烫金苍劲有力的大字牌匾:“大雄宝殿”。牌匾在若明若暗的山中阳光映衬下栩栩生辉,光彩夺目,给大殿增添了雄风。这四个大字是谁题写的呢?细看落款:原来是光绪年间一品顶戴、两江总督曾国荃题写的。相传曾国荃当年随着兄长曾国藩统领膘悍、骁勇善战的湘军,南征北战平乱安邦,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替清廷效劳,立下了汗马功劳,有“无湘不成军”之说,使湘军名声日振。以致于官封巡抚、总督。但就是这位总督政治军事上得志,家庭生活却给他造成烦恼。家室二位夫人,婚后多年至今仍无子嗣。作为饱学儒术之道的总督,封建卫道士思想尤为严重,他想:若无子嗣,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挣来的功名,显赫的地位,万贯家财,谁来继承呢?总督的二位夫人,在家供奉菩萨,日夜香火不断,虔诚信佛,并常常叨念,要丈夫信佛求子,经常外出求佛。曾国荃随行,车来车往每年出入于名寺古刹,久而久之,他也潜移默化,信仰佛教了。
恰在这时,江南名刹岐山禅寺得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恩赐。因祸得福,重新修复火灾后的寺院,光绪钦赐寺名“岐山万寿仁瑞寺”并赐镇山宝物三件,拨府库金银若干,半副鸾驾,一路浩浩荡荡由京城北京运往岐山,并晓喻沿途百官,夹道迎送,诣旨:“着两江总督曾国荃具体督办。”曾氏喜不自胜,随携夫人共同前往进香,一路来到了岐山仁瑞寺。后应岐山主持高僧之邀,为新落成的“大雄宝殿”题写了匾额。曾总督时值春风得意,年轻气盛且写得一手好字,所以这块牌匾,入木三分,刚劲有力。揭彩挂匾之日博得百官、地方豪绅以及众僧和香客们的喝彩声。传说他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佛祖,后来这位总督,果然子孙旺盛,但其显赫的权威和地位却不能世代相传了。曾国荃作为一代湘军名将,能够千里迢迢来到岐山,诚心敬佛留下一段美好的佳话。
南京,古代称作金陵,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古都之一。它处于长江中下游,北有长江天险为屏障,同时还有燕子矶、采石矶、紫金山等山川环绕,关隘险要又巧夺天工,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明朝早期,朱元璋把南京作为都城,为了江山永固,他不惜动用全国之力,征集近三十万民工,动用数亿块的砖头,用糯米熬成粘液增加城墙的稳固,一块一块地垒砌而成。为了保证质量,朱元璋还想出了“砖块实名制”的办法,即每一块砖上都记载了修筑者的姓名等。由此可见,南京城固若金汤,绝不是一句空话。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并以此为大本营,发起了西征、东征及北伐行动,军事上进入了全盛时期。石达开等人主导的西征,一度攻下武昌城,把江西、湖北大部分划进了太平天国的版图,李开芳、林凤祥率领的北伐,孤军深入,一路打到了清朝京师近郊,而功败垂成。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陷入“朝中无人”的困境,实力大损。曾国藩的湘军在与太平军对阵的过程中,虽然吃了很多亏,但主力始终存在,并且逐渐成了对抗太平军的排头兵。1860年,也就是天京事变4年后,曾国荃趁着太平天国式微,先是围攻南京上游的门户安庆,并用了近五个月的时间攻下了安庆,还因此获得了清朝的黄马褂及“巴图鲁”称号。又两年之后,雄心勃勃的曾国荃一路进军,攻下了南京外围的很多城池,并把军营扎在了离南京近数十公里的雨花台,直接威胁太平天国天京安危。
为此,太平天国后期将领李秀成,领兵十万围攻曾国荃所在的雨花台,大战六十四天却没能消灭相对弱小的曾国荃,不仅无功而返,甚至还战死了好几个王侯。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太平军没有战斗力。
第二年,当曾国荃站稳脚跟后,便定了直接攻取天京的计划。在他看来,进攻天京,其它地方的太平军一定前来救援,能打乱太平军的军事部署;同时,也能吸引大部分太平军兵力,而且一旦成功,何止功名永传?基于最后一点,曾国荃打定主意要独自攻下天京,并且十分排斥其他人来抢功。
不过,以曾国荃的实力,围困攻破天京,绝非易事。天京城墙太坚固了,而曾国荃又缺少野炮,依靠人海战术,不但不能靠近城墙,甚至还会遭到李秀成的出奇反击;地上不行,曾国荃转向地下,挖了很多地道,想要直达城墙下,然后爆破。不过,曾国荃的对手,李秀成的防守也是十分严密,他以牙还牙,从城内挖地道出来,而且还挖了换成水沟。想要攻破天京,太难了。
湘军历经千辛万苦,却屡战屡败,军心逐渐动摇,也不怎么卖力攻城了。曾国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立功,他下了一道命令,许诺攻下南京城后,城内的一切财物、女人见者有份,绝不禁止。这相当于下了一道屠城令,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南京自然有很多金银珠宝,因此城破之后,湘军焚烧抢掠了七个昼夜,人人肩挑手提,大获而归。
岳阳楼自建好后就多灾多难,历史上有据可查的重修就达32次之多。除张说,滕子京重修外,据史料记载,1078年又遭大火,楼被大火烧毁,楼内的“四绝雕屏”毁于一旦。
1079年,代理郡守郑民瞻又重修了岳阳楼,他作记并赋诗抒怀:
遍历江山只此楼,名传自古又今修。却观湘水浮新景,重对君山说旧游。风月依然如故友,轩窗今复冠南州。远追张相滕侯迹,幸蹑前观状胜游。
1129年,岳州发生大火,岳阳楼受损。1138年,当时的岳州知州重新修整了岳阳楼。1178年,诗人陆游路经岳州,写有《登岳阳楼》等诗。1224年6月下旬,岳州连遭火灾,岳阳楼毁于火,不久被修复。元朝时,时任岳州官员李应春在至元年间曾重修岳阳楼。这一时期的岳阳楼是一座两层三檐的建筑。在元朝,中原地区是来自草原的蒙古族所统治,所以,元代的岳阳楼就带有一些蒙古族的风格特点。
1426到1438年间,明威将军、岳州卫指挥佥事刘彦真整修岳阳楼。至此以后,岳州知府易善编刻《岳阳楼诗集》。1506年,岳州知府刘焕重刻“四绝碑”。明嘉靖二年(1523年),岳州知府韩士英重修岳阳楼,编刻《岳阳楼诗集》,徐文华作《岳阳楼诗集序》。后来,岳州遭逢暴雨,大水成灾,岳阳楼楼柱被雷击破,楼体下半部分被水浸泡,看上去似乎有倒塌趋势,失去了昔日的美观。1567年,岳州知府李是渐修缮城墙,并重修了岳阳楼。后在《三才图绘》中写道:
岳阳楼,其制三层,四面突轩,状如十字,面各二溜水。今制,架楼二层,高四丈五尺。
1639年,岳阳楼又一次毁于战火。岳州府推官陶宗孔于第二年重建岳阳楼。明代的岳阳楼是非常有特色的,它是一个六边形的建筑,花纹装饰特别繁杂,上面还铸有宝顶,带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曾在皇觉寺当过一段时间的和尚。他当上皇帝以后,就非常推崇宗教文化。所以,明代的岳阳楼就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至清朝时,岳阳楼又经历多次重修。1683年春,岳州知府李遇时、巴陵知县赵士珩倡捐重建岳阳楼,另加修楼右侧的净土庵,楼左侧的仙梅亭。楼修复后,当时的名士李遇时、杨柱朝还写下了《重修岳阳楼记》。1740年,当时的湖广总督拨银6000多两,修缮岳州府城垣及岳阳楼。岳州知府田尔易、巴陵知县张世芳兴工重修岳阳楼及城垣,并于第二年完工。重建的岳阳楼一共3层,楼右侧建有客栈。黄凝道在任岳州知府期间,对岳阳楼再次进行修葺,并捐资修建客栈前厅。1743年,岳州知府黄凝道请刑部尚书张照书写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勒于楼屏。张照,江苏华彦人,官至刑部尚书,清乾隆时著名宫廷书家。当时,岳州新任知府黄凝道对岳阳楼进行了维修,工程竣工后,想找一个大书法家书写《岳阳楼记》雕屏。黄凝道偶然听说因书法独具一格,被乾隆皇帝钦点为探花的张照解运粮草经过岳州,因张照恃才傲物,黄凝道担心他不肯留墨,便亲自去洞庭庙烧香,求洞庭王爷保佑到时湖上刮三天三夜大风,让张照的船过不了湖。第三天,张照的船队到达岳州,船一靠岸,张照便对黄凝道说:皇命在身,登楼解愿即走。黄凝道非常失望,没想到,张照登完楼正要离去,突然狂风四起,乌云翻滚。张照没办法,只好歇下来。黄凝道乘机求墨,张照只得接过笔墨纸砚。刚一书完,洞庭湖上已是雨过天晴,此时,张照就告别了黄凝道乘舟离去。张照所书写的《岳阳楼记》雕屏就悬在岳阳楼的二楼,以供人们观赏。雕屏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文章、书法、刻工、木料全属珍品,人称“四绝”。1774年,岳州知府兰第锡、巴陵知县熊懋奖请求修葺府城。经湖南巡抚梁国治、按察使敦福、布政使农起等先后具奏,共拨帑银69820两,修葺府城垣及岳阳楼、文星阁。1775年,巴陵知县熊懋奖承修岳阳楼,并于楼右侧建望仙阁,于楼左侧重建仙梅亭。后来,岳州代理知府翟声诰修葺岳阳楼,并修建了斗姆阁。教谕王可权于仙梅亭在左新建宸翰亭,摹勒“印心石屋”字碑置于亭内。1867年,曾国荃拨岳州的卡厘税重修岳阳楼。将斗姆阁改建为三醉亭。修复经亭,何绍基书“留仙亭”字匾,悬于亭额。后来,岳州知府张德容在劝捐整修岳阳楼的同时,下令重修了宸翰亭。1880年,岳州知府张德容又重建岳阳楼,将楼址东移近20米。同时,重新修建了仙梅亭、三醉亭,加固湖边驳岸及城上雉堞。于正月动工,12月竣工。岳阳楼虽然数遭水患兵燹,屡圯屡修,但最终还是确定了其形制,保留了文化价值。
曾国藩是用什么办法解救惹祸的弟弟?策略高明,又让人钦佩不已
本文2023-11-22 03:41:3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6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