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承先的人物故居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2浏览:2收藏

鲍承先的人物故居,第1张

在北京西城区宣武门以西有座明清时期的王府,沿府东围墙,一条南北拖东的丁字形胡同,与东西向的“石驸马大街”相联,这丁字形胡同就叫“鲍家街”。据山西应州《鲍氏家谱》载:此府清初是秘书院大学士鲍承先公所居,称“鲍丞相府”,也可能据此巷名始称“鲍家街”。鲍承先是应州鲍氏始迁祖孟辉公五世孙,是清初第一位汉族丞相。卒于北京,葬京西沙锅村,墓碑犹存。鲍丞相府由其子鲍敬等居住,后鲍敬任河北总兵、迁大同总兵,即返大同居住,时为康熙年间。如今,这座府的外部还比较完整,墙垣保留了原貌,从正门以北已经进行了改建。民国年间这里曾是中华大学,后改为民国大学,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校址。其府门、正殿、后楼等建筑仍然完好。

鲍屯村位于安顺城区东面,距城区22公里,全村710户,2396人,村域面积48平方公里。其中,瓮城核心保护区262平方公里。

鲍屯村独有的古水利工程,获中国国家灌排排水委员会“水利遗产保护奖”;2010年,鲍屯村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2011年,鲍屯古水利水碾坊被评为亚太遗产保护卓越奖,2012年入选世界最佳遗产协会“精英俱乐部”。

安顺市西秀区鲍屯村被称为“袖珍都江堰”的古水利工程已有600多年历史,如今仍然发挥着灌溉功能,滋养着一方百姓,为10个村民组610户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令人称奇。

鲍屯村处于乌江上游支流型江河流域。“水仓”是鲍屯古水利工程的“龙头”,也是最早修建的“拦蓄引水”工程。600多年前,鲍屯先人在这里筑起了一道既能拦水灌溉,又能溢流泄洪的拦河坝,同时采用“鱼嘴分水”的方式,向下游“小坝湾”方向开了一条133公里长的新河,把上游河道一分为二,形成“两河绕田坝”的态势。顺河而下,又修建5座引水坝和5条引水渠,使不同高程的2300亩田地中的大部分都能得到自流灌溉。

近年来,水利专家对鲍屯水利灌溉系统研究后发现,它的原理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相似,因此它又被水利专家称为“袖珍都江堰”。

据《鲍氏家谱》记载,鲍福宝是鲍屯的创建者,也是鲍屯水利系统的创建者。据去年年初鲍屯人从“水仓”附近发现的一块“驿马井石碑”上的落款“大明庚午年立”推断,鲍屯水利系统至今已有617年的历史。

鲍家屯村与白泥寨村、背陇村、带子街村、安庄屯村、狗场屯村、河桥村、吉昌村、江常村、九溪村、马场村、三个山村、三铺村、石板房村、王家院村相邻。

2010年7月22日,鲍家屯村入选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2年12月17日,鲍家屯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5年2月28日,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鲍家屯村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鲍家屯水利工程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家屯村(俗称“鲍屯”)距安顺市区东22公里,始建于大明洪武二年,被誉为“大明屯堡第一屯”,位于滇黔古道的鲍屯因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四面环山、水源充沛、易于屯田垦荒,从而造

鲍家屯村附近有鲍家屯水利工程、安顺龙宫风景区、云峰八寨屯堡、旧州古镇、安顺兴伟石博园等旅游景点,有安顺山药、旧州山药、黄果树烟、黄果树毛峰、葛花解酒茶等特产。

 包姓,中华姓氏之一,为三皇之首包羲字伏羲号黄熊谥太昊后裔, 《路史》云:包羲氏后有包氏。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包氏姓包的名人包姓起名字包姓的起源与家谱,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包氏

 分布地区

 丹阳:即秦朝的鄣郡。相当于今安徽省宣城地区。上党:辖镜相当于今山西省境内沁水以东地区。

 历史来源

 「包」源出

 1、出自风姓,为上古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太昊(伏羲)的后代。太昊创制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充庖 伏羲厨,故又名庖牺或庖羲。据《路史》载:"包羲氏后有包氏"。

 2、为春秋时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

 3、出自鲍姓,据《后汉书》载,丹阳包氏,本为鲍氏,为避王莽之乱,改鲍为包,成为包姓的一支。

 4、蒙古族包姓,成吉思汗直系后代,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蒙古族第一大姓。

 5、《周易·系辞下》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堂号

 "刚毅堂"、"清河堂"、"孝肃堂":都是根据包拯命名的。宋时包拯,除龙图阁大学士,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是著名的清官。他立朝刚毅,贵戚宦官无不敛手,男女老少皆知其名。死后谥孝肃。

 家族名人

 包胥公:楚大夫,楚国第一大将军,复楚忠臣,居上党,赞曰:时为,伍胥反楚,向秦乞师,不辞劳苦,忠义贯日,历代罕有,伟哉胥公,名传万古,配姚氏一品夫人。

 包拯:字希仁 (999—1062),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

 包万有:(1590~1657),字似之,号敬衡,县城北隅人,一代文豪。著作有《五经同异》、《编年合录》、《四礼损益》、《范数赞辞》、《小学遗书》、《食货录》、《月旦会簿》、《书院约言》,《史编余言》、《正蒙集解》、《唐山寤歌》、《讲学刨记》等。

 人口分布

 历史上包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发源于湖北的包姓,随后向北部和东部扩散。秦、汉时期,包姓已经在山西上党地区形成望族。魏、晋时期,由泰山鲍姓改姓的包氏族,在山东地区也迅速向东南迁移,同时包姓主力向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一带聚集。唐、宋时期,包姓已经在长江南北分布,并进入福建。

 宋朝时期,包姓大约有近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11%,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二十八位。包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约占全国包姓总人口的一半。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江西,这二省包姓大约占包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浙江、四川、江苏、河南、福建。全国形成了以皖赣为中心的包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包姓大约有12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013%,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二十四位。浙江为包姓第一大省,约占包姓总人口的47%。在全自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这两省包姓大约占包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山东、广西、云南、江西、安徽。其入口主要继续向江浙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的包姓人口聚集区。

 当代包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包姓的人口已达65万,为全国第一百八十一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2%。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包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广西,这三省区大约占包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甘肃、辽宁、湖北、四川、重庆、上海,这六省市的包姓又集中了27%。江苏和浙江各居住了包姓总人口的15%,并列为包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桂渝川和东北两块次聚集地的包姓分布局面。

 包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苏皖南部、浙沪、赣闽北部、广西南部、海南、广东西南端、四川大部、甘肃南部、辽宁北部、吉林西部、黑龙江大部、内蒙古东北,包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3%以上,中心地区达到14%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17%,居住了大约56%的包姓人群。

 今丹阳包氏居住在新桥、皇塘、里庄、运河、麦溪、全州、珥陵等地。包氏入闽始祖字十郎,号纯白,讳始仁。祖籍山西上党(今山西长治),先祖数次南迁后落籍于江西建昌府南城包家坊。旧谱相传,纯白“始贡于宋孝宗隆兴间,得选汀州教授。”又“尝权知上杭县事,解组后遂退隐小陈坑而奠宅焉。”上杭南部边陲汀江西岸的小陈坑(今下都乡新寨村),从此成为闽杭包氏的发祥之地。

包姓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风姓伏羲,上古时期伏羲擅长饲养牲畜和烹饪,在古时候“庖”也有着烹饪的意思,所以伏羲也被称为“庖羲”或者“包羲”,后来有部分子孙也就以包为姓。二是源自楚国大夫申包胥,在周敬王时就以祖先名为姓。三是源自避难改姓,西汉时期鲍氏因为避祸而改为包姓。

包姓起源和来历

1 源自伏羲

包姓最古老的起源就是来自上古时期的伏羲氏,伏羲非常擅长饲养牲畜和烹饪,在古时候也被称为“庖厨”,于是伏羲也有很多别称,比如庖羲、包羲或者炮牺等。所以他的子孙也就以包为姓,不过正式改姓是在包豕韦这一代的时候,风姓才改为了包姓,最终形成了包姓一脉。

2 源自申包胥

申包胥也是包姓始祖的一脉,他也属于包羲的一脉,申包胥是黄帝子孙楚君棼的后裔,因为救楚有功,被赐封于申地,所以他才被称为申包胥,而他的后代在周敬王在位的十四年才开始以包为姓,而这一脉也被认为是包姓氏族的正宗一脉。

3 源自避难改姓

根据《后汉书》记载可知,在西汉时期,丹阳的包姓氏族就是由鲍姓改姓而来的,当时为了避开王莽之乱的影响才改姓为包,因为“鲍”“包”同音,不过这种说法在其他史书中并没有得到论证,只能说是可能的一个来源。

4 源自少数民族改姓

与赵姓起源和来历一样,包姓氏族中也有不少少数民族改姓的,尤其是满族和蒙古族最为典型,在清朝康熙帝时期,因为平定了蒙古的察哈尔地区,于是将察哈尔的贵族全部改为了满族包姓。其次就是满族的瑚图氏在清朝中期的时候也有部分族人改为包姓。

鲍承先的人物故居

在北京西城区宣武门以西有座明清时期的王府,沿府东围墙,一条南北拖东的丁字形胡同,与东西向的“石驸马大街”相联,这丁字形胡同就叫“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