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家谱循字辈后面是什么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2浏览:5收藏

夏氏家谱循字辈后面是什么辈,第1张

1 世:黄帝 嫘祖氏      2 世:玄嚣

3 世:乔极          4 世:帝喾 庆都氏

5 世:唐尧 散宜氏      6 世:监明 凤巫氏

7 世:永河 密氏       8 世:济乐 姚氏

9 世:岁纪 陆、黎氏     10 世:正坤 鸠氏

11世:长历 熊、翟氏     12世:德尧 佶、薛氏

13世:仁宏 高阳氏      14世:廷光 姒、雍氏

15世:爵南 尚氏       16世:行矩 慕容氏

17世:复旺 蒙易氏      18世:茂清 史、丁氏

19世:孔阳 巢氏       20世:日永 梁氏

21世:德荣 逢氏       22世:聚议 姜、吉氏

①金紫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知青州军安抚使

23世:刘累 佶、姒氏     24世:昌益 张、黄氏

25世:信盛 徐、张氏     26世:咏八 高阳氏

27世:相承 秦、农氏      28世:全福 巢氏

29世:美勋 景、姬氏      30世:钊宁 如、苏氏

31世:炳宽 昌氏        32世:文盛 妫氏

33世:锦遥 席、米脂氏     34世:升吉 芋氏

35氏:瑞明 任氏        36世:先柱 吉氏

37世:源传 姒氏        38世:维琮 西果氏

39世:新兴 休屠氏       40世:建吕 妫氏

41世:宝招 吕氏        42世:晨禄 詹、张氏

43世:任玉 姒氏        44世:添桢 甘、魏氏

45世:树鸿 卞、任氏      46世:登贵 吕氏

47世:俊通 田、曹氏      48世:彦武 巢氏

49氏:标林 费氏        50世:德朋 任、曾氏

51世:朝良 张氏        52世:廷声 张、毛、董氏

53世:元振 古风氏       54世:胜海 陶氏

55氏:试集 姒、孙、姚氏    56世:长远 张氏

57世:华封 古氏        58世:禄源 公孙氏

59世:星亮 任氏        60世:拱炤 杨氏

61世:报联 吕氏        62世:杜伯

63世:隰叔 逢辛氏       64世:士云 孔、张氏

65世:仑模 由、邹氏      66世:士为

67世:士谷           68世:士会 (范武子) 先何氏

69世:士燮(范文子) 赵、柳氏    70世:士匄 (范宣子) 赵氏

71世:士鞅(范献子) 郑、蔡氏    72世:士射(范昭子) 赵、申氏

73世:范弥牟 钟氏      74世:范蠡 黄、官氏

75世:范灵澄 姜氏      76世:范维孔 吕氏

77世:范金龙 陈氏      78世:范依信 周氏

79世:范雎  欧阳氏     80世:范楷 高、蓝氏

81世:范灿 司、马氏     82世:范比 苏氏

83世:范正和 邓氏      84世:范增 马、葛氏

85世:范馥 程氏       86世:范政 李氏

87世:范光忠 吴氏      88世:范今兴 夏氏

89世:范鹗 李氏       90世:范礼 彭氏

91世:范旺 马氏       92世:范竞 李氏

93世:范逢海 黄氏      94世:范正 高氏

95世:范袭 林氏       96世:范达 古氏

97世:范衍 顾氏       98世:范巨卿 罗、钟氏

99世:范丹          100世:范显 马氏

101世:范滂 申、田氏    102世:范粲

103世:范乔         104世:范晷

105世:范广         106世:范汪 袁氏

107世:范宁 袁氏      108世:范弘之 孙氏

109世:范晔 周氏      110世:范暑 张氏

111世:范缜         112世:范胥

113世:范迪        114世:范伟勋 成氏

115世:范让 冯氏     116世:范衡  梁氏

117世:范焕 谢氏     118世:范懋勋 包氏

119世:范履冰 赵氏    120世:范冬倩 朱氏

121世:范昆光 朱氏    122世:范正始 陈氏

123世:范远 周氏     124世:范隋 俞、王氏

125世:范梦龄 陈氏    126世:范赞谟 陈氏

127世:范墉 陈、谢氏   128世:范仲淹 李、曹氏

上古周朝时候,周宣王将自己的母舅申伯封在“谢”这个地方。申伯受封后在那个筑起了谢城,建立了谢国。后来谢国君主的后代就用地名做姓,世代姓谢。另外一支,是唐朝时北方的鲜卑族人谢偃的后代,相延用谢姓。原来黄帝的后代中有一支迁居在东北鲜卑山区,便得名鲜卑族。

谢姓先人还有如:〔谢安〕晋朝将军,文武双全,他善于弹琴,为人沉着冷静。他胸中计谋万千,深知哲学、兵法、天文、地理,指挥作战神出鬼没,战无不胜。他指挥的“淝水之战”是战争史上著名的战例。〔谢灵运〕南北朝时的诗人。那时文人喜欢游山玩水,一边吟咏诗歌,产生了山水诗。谢灵运是做山水诗的好手,当时极受赞扬。

姓氏何来

1、谢姓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后代。相传炎帝居于姜水畔,便以姜为姓。至商代有后裔孤竹君的长子伯夷与叔齐一起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武王伐商,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到首阳山,因不食周栗而死,他们的后裔仍留在商朝。成王继位后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申氏的始祖。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字为宣王,宣王继位后,封母舅申伯于谢国,后来这仪家失去了爵位,公元前668年楚国灭掉申国。其子孙按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姓,称谢氏。望出陈留、会稽,史称谢氏正宗。是为河南谢氏。

2、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后。相传黄帝之子25宗。得其姓者14人,为12姓,其中第7姓为任姓。任姓有10个小车,其中第一为谢国,因周宣王时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亡散,以国为姓。是为河南谢氏。

3、为他姓改谢姓。据《旧唐书不文苑传》,卫州人谢偃之本为鲜卑族人,姓直勒氏,后改为谢氏。亦为河南谢氏。

姓氏分布

1、夏商时期谢国比较弱小,居于姜水流域(今陕西境内)。

2、西周末期,申伯被改封为谢,以加强西周对南方的统治。任姓灭谢国后,国人有一部分留在当地,大部分外逃,但都以国为姓,即谢氏。

3、西周末至春秋时期,谢氏除了大部分分布在今河南外,还有一支迁往山东,一支迁至湖北,还有一支迁至湖南,迁至四川,后又分为三支:一支于三国时迁至蜀郡,至晋代有部分迁至陕西;一支迁至云南永昌,后发展为当地大姓;还有一支迁至四川彭水一带及贵州北部。隋唐时被称为东谢蛮、西谢蛮、南谢蛮,后大多融入布依族、水族和苗族。汉代谢氏的聚居地有增加了会稽郡、江西九江、章陵等处。其中会稽郡的谢氏人丁兴旺,已相当有名望。

4、晋代,成郡谢氏发展成为名门大族,其中最著名的是阳夏谢氏,以及由此迁出的康乐谢氏。西晋末年,黄河流域战乱频繁,中原人大量迁往江南,阳夏人谢衡因避战乱迁望会稽始宁东山,在此繁衍,成为谢氏最重要的一支。谢衡极其后代在东晋至南朝时期多数都很著名。

5、唐朝时,河南固始谢氏入福建泉州,同时入闽的还有一支居于福建宁化县,后有一支自宁化迁至江西,至洪武四年(1371年)移居梅县(广东):还有一支自宁化迁至广东大埔,后移居梅县。

6、至清代,谢氏不仅遍布中原及南方各省,而且还发展到北部及东北的一些省区。

7、谢氏移居海外,始于明代,多数是自闽粤地区先迁至台湾,进而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国。

郡望堂号

堂号:

威怀堂。

安晋堂:因谢安命名。晋朝时的谢安名望很高,朝廷屡次请他做官他都不干,一直到了40岁那年才当了司马。在作官的过程中表现了高风亮节,拜为尚书仆射加后将军。在淝水之战中携其侄谢玄大败苻坚,使晋朝转危为安,得此堂号。

此外还有以"陈留"、"会稽"为堂号。

郡望:

陈留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陈留。相当于今河南东至民权。宁陵,西至开封、尉氏,北至延津,南至杞县。

陈郡。秦始置郡,西汉时改为淮南国,东汉章和二年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献帝时改变郡,隋开皇初废。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所在吴县。西汉相当于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大部及福建全省。顺帝时移至山阴。此支谢氏为陈郡谢氏分支。

冯诩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同名行政区。三国魏在此置郡,治所在临晋。

姓氏家谱

全国:谢氏族谱十卷、谢氏通谱、谢子村后裔谱系卷。

辽宁:谢氏谱册一卷

江苏:镇江润州谢氏九修族谱十卷、江苏当阳西州谢氏族谱十卷、常州谢氏宝树堂创修族谱三卷、常州谢氏族谱二十二卷

浙江:绍兴谢氏族谱不分卷、绍兴状元桥谢氏族谱不分卷、四门谢氏四房谱六卷、盖东谢氏族谱不分卷、绍兴谢氏族谱不分卷、常山陈留谢氏族谱二卷、常山宗谱一卷

安徽:祁门中山谢氏家谱不分卷、怀宁宝树堂谢氏宗谱十八卷

江西:铜鼓谢氏家谱卷首一卷、丰城谢氏家谱、谢氏家乘不分卷

山东:烟台福山谢氏家乘不分卷

河南:太康谢氏迁玉族谱十四卷末一卷

湖北:黄岗吕阳村谢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新州谢氏宗谱三卷

广东:四会谢氏族谱一卷

广西:横县谢氏族谱不分卷

历史名人

谢清高:今广东梅州市人,请代航海旅游家,航海4年返国,后流寓澳门,今存《海录》一书。

谢安: 东晋人,字安石。出生士族。年四十余岁出仕,孝武帝时位至宰相,在淝水至战中打败苻坚,使晋朝转危为安。

谢玄:东晋名奖。字幼度,陈郡阳夏人。谢安为宰相时哦任他为广陵相,组织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谢夷吾:汉代人,曾经极力推荐班固的才华。

谢庄:文学家,陈郡阳夏人、曾官至吏部尚书。

谢赫:南齐著名画家,善于作风俗画、人物画、著有《古画品录》是我国最早的绘画理论书籍。

谢眺:陈郡夏阳人,南齐诗人,曾在朝廷任职,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色,为为李白所推许,是永明体作家中成就最高的诗人。

谢灵运:陈郡阳夏人,南朝著名画家文学家,后移居会稽,谢玄子孙,曾任永嘉太守等职。博览全书,文学称“江左第一”。其诗歌创作开创了新风。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许多佳句为后人所传诵。

谢子远:福建汀州人,清康熙二十八年进士,官至总兵。三十六年携十六姓垦湘

栋[栋,读音作dòng(ㄉㄨㄥ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黄帝后裔轩栋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轩栋氏,为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之一,是上古时期古老的姬姓氏族部落名称之一。

在轩栋氏的后裔子孙中,确有省文简化为单姓栋氏者,但源流详情还需要进一步考证,证实之前暂不祥述。

第二个渊源:源于职业,出自古代建筑工匠栋甍,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

“栋”:框架结构屋的正梁,即屋顶最高处的水平主梁,支承着椽皮的上端房子的大梁;也叫正梁。“梁”: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木。

“栋梁”,人们后来用它来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代,在进行房屋建筑之时,上栋即上大梁时是非常隆重的,要由最有名望的工匠大师进行,这个“挑大梁”的大师就称作“栋甍”。

在栋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栋氏。

本书按:

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子临川康王刘义庆(公元403~443年),自幼才华出众,精擅文学,撰有著名的《世说新语》。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赏誉》中第一次使用了“栋梁”之辞:“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庾子嵩,子嵩,颖川人,恢廓有度量,自谓是老、庄之徒,仕至东晋王朝的豫州长史。时有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刘舆在东晋王朝东海王司马越的太傅府任长史,刘舆很有才华,看不起其他人,因此在他任职期间,有许多名于故世之人多都被他构陷,只有庾子嵩不把心思放在世事上,使他没有空子可钻。

后来,刘舆抓住庾子嵩生性吝啬而家境富裕的特点,怂恿司马越向庾子嵩借千万钱,希望他表现出吝啬而不肯借钱给东海王,自己就可以找到可乘之机予以劾陷。司马越果然上当,真的就在大庭广众面前的宴席之上向庾子嵩借钱。

当时庾子嵩已经醉醺醺的,头巾都颠落在小桌上,他把头伸进头巾里戴上,然后慢吞吞地回答说:“下官家里原来大约就有两三千万,随您取多少!”

在一旁等待机会的刘舆傻了眼儿,这才万分佩服庾子嵩,以后也不再找他的麻烦了。后来有人向庾子嵩谈起这件事时,庾子嵩说:“这可以说刘舆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第三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时期建州女真与黑龙江女真,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栋阿氏,亦称东鄂洛氏,满语为Dongga Hala,属于黑龙江女真的一支,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海参崴),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栋氏、佟氏、邓氏、东氏、洛氏等。

②满族栋佳氏,亦称董家氏、董佳氏,满语为Dongiya Hala,属于建州女真的一支,世居董佳城(今辽宁新宾)、嘉木湖(今辽宁新宾)、嘉哈(今辽宁新宾夹河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栋氏、董氏、邓氏、陈氏、冬氏、侗氏等。

③满族栋鄂氏,亦称董鄂氏,满语为Donggo Hala,以居住地“董鄂”为姓氏,董鄂在今辽宁省桓仁县、宽甸县一带。后多冠汉姓为董氏等,亦有称栋氏者。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清朝时期著名经学家惠栋,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惠栋,公元1697~1758年,字定宇,号松厓;江苏元和人(今江苏苏州吴县),著名的清朝时期汉学家,汉学中吴派的代表人物。

惠栋生在经学世家,家学渊厚,师有专门。祖父惠周惕,字元龙,又字研溪,是吴学派的开山祖师。《清史稿·儒林传》说:“清二百余年谈汉儒之学者,必以东吴惠氏为首。惠氏三世传经,周惕其创始者也。”惠周惕少年传其父惠有声(字朴庵,明贡生,曾以九经教授乡里,尤精于《诗》)之学,受业于时人汪琬,而与徐枋雅相友善,结为知己。工诗及古文词,皆有规度。至于中年,为贫困所厄,于是遍游四方,得与当代名士相交。当时已成为社会名儒的朱彝尊曾极口称赞他的学问,因之文名益著。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惠周惕举博学鸿儒科,因为丁忧,未得参加考试。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惠周惕成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因他不习国书,改任密云知县(今北京密云),有善政,不久即卒于官上。惠周惕不仅有学,而且富于才华。就其学问来讲,著有《易传》、《春秋问》、《三礼问》诸书。就其才来说,有《诗说》、《研溪诗文集》。他论《诗经》,认为大小雅的区别在于其音不同,而不以政别,澄清了附在《诗经》上的一些误会。他还认为,无论天子还是诸侯,均可以有颂。这些,对其继承者惠栋都有直接影响。

惠栋的父亲惠士奇是使吴学派由发生而走向成熟的过渡性人物。惠士奇,公元1671~1741年,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惠士奇十二岁就能作诗,其“柳未成阴夕照多”的诗句,曾得到先辈们的极力赞赏。二十一岁时,惠士奇正为诸生,却自愿不参加省试,自谓“胸中无书,焉用试为?”从此奋志力学,晨夕不辍,终于博通六艺,对诸子及《史记》《汉书》《三国志》诸史书皆能背诵。一次,名流宴集,坐中一客故意难之说:“闻君熟于《史》《汉》,试为诵《封禅书》。”于是惠士奇当场背诵终篇,竟然不漏一字,众皆惊服。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惠士奇得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官编修、侍读学士。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惠士奇典试湖南,督学广东,在任上积极提倡经学。三年后,通经者多。惠士奇曾举荐海阳进士翁廷资为韵州府学教授,部议格置不行,不过清圣祖康熙皇帝亲自干预说:“惠士奇所举,谅非徇私,著如所请,后不为例。”惠士奇盛年经史兼治,晚则尤邃经学。著有《易说》六卷、《礼说》十四卷、《春秋说》十五卷、《交食举隅》二卷、《琴笛理数考》四卷、《红豆斋小草咏史乐府》、《南中集》、《采莼集》、《归耕集》各一卷、《人海集》四卷、《时术录》一卷。内容除经学外,还包括天文、音乐、文学诸方面。

惠家本来住在吴县的东渚村,后来迁居到城东南的香溪北面,当时附近的东禅寺内种着一株红豆,本来早已老而枯干,此时竟然复生新枝。惠周惕移一枝栽于阶前,更是生机盎然,焕发出勃勃活力,四方名士过吴门者,必停舟相访。因此,惠周惕即自号为红豆主人。同里乡人习惯上把他唤做老红豆先生,而把惠士奇称为红豆先生,把惠栋称为小红豆先生。

惠士奇有子七人,惠栋是老二,在兄弟中学问最好。他自幼笃志向学,孜孜不倦。家有藏书,日夜讲诵,自经史子集到百家杂说、稗官野乘、释道二藏及儒家毖纬之学,无不津逮。由于他生长在一个书香世家,又赶上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的“乾嘉盛世”,因而得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当时他父亲的朋友李绂一曾竖指称赞说:“仲孺有子矣!”

惠士奇督学广东期间,惠栋形影相随,时广东高材生苏珥、罗天尺、何梦瑶、陈海天,有“惠门四子”之称,随从惠士奇讲论文艺,与惠栋为莫逆交,但四人皆自以为学问不及惠栋。以后,惠栋又来往于京口一带,因父亲在清雍正初年“入对不称旨,罚修镇江城,以产尽停工削籍”,饱尝饥寒困顿之苦,甚于寒素。不久,父母双亡,惠栋恪守孝道,并不以贫废礼,终年教授学生自给,任凭甑尘常满,处之坦然。

生活虽然困苦,但惠栋对古代典籍甚为爱惜,每得一善本,不惜倾囊,也要买来,有时还借读手抄,精审地予以校勘,以至对古书之真伪,了然若辨黑白。惠栋读书主张从名家入手,而在远大处着眼。当时学者余萧客写成某书,向他求正。他说:“子读书撰著,当务其大者、远者。”余萧客闻之深受触动,当下执弟子礼。

在学派上,惠栋与皖派经学代表人物戴震既有师生之谊,更为忘年交。清乾隆大帝登基后标榜风雅,鼓励士子们从事经学考究,免得成天琢磨“反清复明”,因此在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诏令各地举荐明经行修的士人。当时陕甘总督尹继善、两江总督黄廷桂与惠栋并无半面之识,但因早闻他的学行,因此交章论荐,认为他“博通经史,学有渊源。”然而,因为惠栋因为没有及时将著作呈递给掌权者,更不擅长胁肩谄笑的贿赂,再加上他名大招忌,因而罢归,失去一次极好的入仕机会。此后,他与仕宦再无半分缘分,故而专事著书立说,在大半辈子的治学生涯中,培养出一大批封建时代最优秀的第一流学者,余声所及,及于今日,犹自未绝。如著名的余萧客、江声、钱大昕、钱大昭、王鸣盛、戴震、王兰泉、顾广圻、王昶、江藩等等诸人,都与惠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师承关系。没有这些学者,所谓“乾嘉学派”也就失去了光彩。因此,惠栋可以说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

对《周易》的研究,是惠栋学术的顶峰。他著作有《易例》二卷,“乃熔铸旧说,以发明《易》之本例,实为栋论《易》诸家发凡。”《易汉学》八卷,“掇拾孟喜(汉宣帝时博士)、虞翻(三国时传孟喜之易者)、荀爽(东汉治古文费氏易者)绪论,以见大凡。”其末篇附以己意,发明汉《易》之理,以辨证河图、洛书、先天、太极之学。《周易述》二十三卷,“以荀爽、虞翻为主,而参以郑玄、宋咸、干宝之说,约其旨为注,演其说为疏。”可惜的是,这部书并未完成,缺《未济》以上十五卦及《序卦》、《杂卦》两传。后来,他的再传弟子江藩代为补注,作成《周易述补》一书。

惠栋治《周易》有两大特点:一是专主 之说,二是混淆家法。这两个特点主要来自惠士奇。惠士奇有《易说》六卷,专主汉说,认为《易》始于伏羲,盛于文王,大备于孔子。这种观点,沿袭了“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传统讲法。清朝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曾十分强调汉族人的最重家法和师法。汉族人最讲学有专门,而惠士奇则有意混淆汉朝的家法与师门。如孟喜以卦气、京房以通变、荀爽以升降、郑玄以爻辰、虞翻以纳甲分别说《易》,实际各不相同,但惠士奇却认为:“其说不同,而指归则一,皆不可废。”这就不管汉朝的门户界线,而给以综合融汇的功夫。此外,对孔子据以正名的《春秋》,也是事实据左氏,论断多采《公》、《谷》。至于汉朝以后,他认为自三国魏王弼以玄言注《易》,其古义便荡然殆尽了。到了惠栋,几乎全部承袭其父的观点,但更加精审详实。不过他认为唐朝李鼎祚《周易集解》还是保存了一些汉朝精华。

除《周易》外,惠栋还遍通诸经。他有《九经古义》十六卷,讨论《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的古音古字古义。小学本《尔雅》,六书本《说文》,其中《左传补注》六卷因有别本单行,有目无书,故称“九经”。他论证详博,考证精确,因而又被人誉为“惠九经”。

对于《春秋》三传,惠栋尊郑玄之《周礼注》、韦昭之《国语注》,而对杜预《集解》多所驳正。他认为,严彭祖所传《公羊春秋》,即熹平石经所刻;颜安乐所传乃为何休所注。讨论古代明堂制度有《明堂大道录》八卷、《谛袷说》二卷,认为古代的帝礼(一种祭祀)乃在明堂举行,而明堂制度来源于《周易》。于史部有《后汉书补注》十五卷,取《初学记》《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太平御览》诸书,补谢承、薛宝、司马彪、华峤、谢沈、张莹、袁山松七家之亡。又有《诸史会要》《竹南漫录》,惜未成。《王文简公(士祯)精华录训纂》二十四卷,《太上感应篇注》二卷、《山海经训纂》十八卷、《九曜斋笔记》二卷、《松崖笔记》二卷、《松崖文抄》二卷。除此之外,惠栋还曾帮助卢见曾手定《雅雨堂十种》、《山左诗抄》、《感应集》。

值得强调的是《古文尚书考》二卷。讲到东晋枚赜所献伪孔传本《尚书》,人们总是先提到阎百诗的《古文尚书疏证》八卷。实际上,惠栋的《古文尚书考》与阎百诗相比,别具特色,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据 、钱大昕的惠书序,阎百诗著成《疏证》之前,“先得定宇之指,定宇书不谋而与之合,文词未及其半,而辨证益明,条贯亦清益。”阎百诗之书终“未若先生之精而约。”可见惠书之特色。从外,阎百诗沿袭许多前人的错误,直接影响了其价值。如周公摄政称王,封康叔于卫,阎百诗相信蔡沈在《书集传》中的臆说,以“武王诰命为卫侯”。又相信宋人王柏之说,认为《诗经》所谓郑卫*风非孔子手订,为可删。这些又反衬出惠书的价值。惠栋则坚持认为,郑玄所传的二十四篇《尚书》乃孔壁真古文,东晋晚出的二十五篇为伪。对唐人所说郑玄所传乃张霸伪造的百二篇,今文《泰誓》出于伪造,都一一予以驳证。创见颇多,在史学界产生过深远影响。

学者皮锡瑞认为,惠栋为雍乾以后汉学大宗,但未尝废宋学。实际上,他认为只有汉朝学者才保存了圣人的真谛,因此在惠栋的著作中,几乎全是发明汉朝人的言论。钱大昕在《潜研堂文集》中评论说:“惠氏世守古学,而先生所得尤深,拟诸汉儒,当在何邵公(休)、服子慎(虔)之间,马融、赵歧辈不能及也。”也是把他同汉朝学者相比。因此,惠栋可称是汉学大师。

但是,惠栋固守汉儒之《易》说,而且不复甄别,以致当时及后世人对其有“株守汉学”、“嗜博泥古”之讥。

惠栋为世人留下的著述有《古文尚书考》、《易汉学》、《易例》、《周易述》、《后汉书补注》、《九经古义》、《明堂大道录》、《松厓文钞》、《春秋左传补注》等,为清朝吴派经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深得乾嘉学者推重。

在惠栋的后裔子孙中,就有栋氏、李氏两支别于惠氏之原姓。栋氏,当取先祖之名为姓氏,而李氏因何而变出,惠栋的后裔子孙皆讳莫如深,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郡望:

苏 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苏州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苏州城始建于周敬王六年(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阖闾城,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在吴都城设会稽郡、吴县,自此,当时的苏州称为吴县,或有时称为吴州。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唐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代宗设苏州为江南唯一的“雄州”,从此,苏州名称被固定作为通称。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宋徽宗曾改苏州为平江府。苏州城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期原来的位置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三历史名人:

栋阿赖:(生卒年待考),亦称董鄂洛;满洲正白旗人。著名清朝将领。

佟·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之时归附,以护军参领从征,其后屡建军功,授一等轻车都尉,累官至副都统、都察院副都御史。

栋阿赖逝世后,其子栋闪袭其世职。

家乘是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字。春秋时晋国史书名《乘》,后因称史籍为史乘。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撰有日记体《宜州家乘》,后人撰修家谱,袭用“家乘”之名,意为家族之史。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有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也有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的,后者又称“族谱”“宗谱”“家谱”或“家乘”。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官方选用人才必须考察谱牒,因此,撰修族谱之风盛行,隋代以后虽然施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取仕,但直至明清时期,许多家族仍编修族谱。族谱主要内容有姓氏起源、播迁、分支始祖、世代相传的统系、辈字、祠堂、祖茔、族规等,正文前有序和凡例。

根据谢氏宗亲网介绍:谢家最早见于记载的家谱,是南朝人刘孝标注释《世说新语》时引用的《谢氏谱》,其中又分为《陈郡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前一种家谱在书中共引用七处,后一种引用一处。从全部引文综合分析,这两种家谱的基本内容,包括东晋时两族谢氏人员的名讳、字号、承属关系、官爵、姻娅、子女、子女婚配等等。当时的社会特别重视谱牒,不仅朝廷选官要查寻家谱,而且社会上嫁女择婿也要以家谱为据。为防止假冒,国家还专门成立有谱局,社会上也有专门编撰和研究谱牒的世家。所以谢氏最早的家谱,有可能是根据谢氏提供的资料由官府修成的,时间最早不会超过东晋建国以后。

《世说新语》所引用的《谢氏谱》,大概出自当时的官谱。至于《隋书·经籍志》中收录的《谢氏谱》十卷,则是另外一种性质的家谱,即可能出自谢氏族人之手。但遗憾的是今天已经无法看到了。

目前所见谢氏最早的一部完整家谱,是宋朝人汪藻根据《世说新语》和魏晋南北朝及隋朝史书编辑的《世说·陈郡阳夏谢氏谱》。全谱包括世系表、正文、别族、人名考补四个部分,收录三国至隋陈郡谢氏94人,附录会稽谢氏4人。这部家谱的现存最早刊本,藏于日本,与宋本《世说新语》汪藻《叙录》放在一起,近年曾以珂锣版影印的形式与《世说新语》联合刊布发表。

修谱

谢氏修谱,约始于东晋、南朝时期。南朝梁刘孝标为南朝宋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作注释时,曾引用《谢氏谱》。此谱分为《陈国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此外,《隋书·经籍志》着录《谢氏谱》十卷,《新唐书·艺文志》着录《谢氏家谱》一卷。可惜这些书都已亡佚。

据福建谢氏源流研究室主任谢宗楷先生多年调查、发掘、整理,初步发现共有谢氏族谱401部,其中,福建省 166部,涉及44个县市,江苏3部,浙江 23部,安徽5部,江西8部,山东4部,河南3部,湖北2部,湖南6部,广东8部,广东2部,四川1部。台湾档案机构藏谱目录168部,泰国2部。另有《世界谢氏通讯》报导的《成都谢氏族谱》《深圳石岩龙银山谢氏族谱》《广东南海谢氏族谱》等多部族谱,可见谢氏谱牒资料还是相当丰富的。这些族谱,存有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名人作的序数十篇,其中著名的有宋代《苏公老泉赠谢氏谱序》、黄庭坚《谢氏世谱序》、苏轼《谢氏宗谱谱序》、朱熹《谢氏宗谱序》、彭龟年《谢氏旧谱序》、文天祥《江西信州叠山谢先生谱序》、谢枋得《修辑族谱原序》及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为福建长乐谢氏宗谱所写的序。

宋代的作者都是著名人物,按理说所作谱序应是非常珍贵的,但是,有些问题却值得考虑:首先是谱序的真伪应予以辨别; 即使是这些名人所写,由于时代的、阶级的、知识的局限,他们论述之事是否符合史实,也须加以研究。例如: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所写《谢氏宗谱谱序》(一本作《谢氏族谱序》),落款“宋元祐五年知杭州眉山苏轼”,一本作“知浙江杭州眉山苏轼东坡”,一本作“通判浙江杭州眉山苏轼”,其中必有传抄者妄自增删者。文中有“熙宁三年余以谪通判杭州”、“绍兴与杭接壤”等语。据《苏东坡年谱》载,苏轼先后两次去杭州任职。第一次是宋神宗熙宁四年辛亥(1071年),因获罪王安石,“乞外避之,除通判杭州”;第二次是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除龙图学士知杭州”。于此可知,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的时间为“熙宁四年”,而不是“熙宁三年”;元祐五年应为“知杭州”而不是“通判浙江杭州”。再者,“绍兴”作为地名,最早是在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而北宋时的苏轼1101年已死,怎能会有“绍兴与杭接壤”之语呢更重要的是文中所说“谢氏自申伯得姓”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申伯从来也没有姓过谢。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即使出自名家之手的谱序或谱中所记内容,也必须经过鉴别方能采用。

宋代以后,谢氏由于分散全国各地,随着私家修谱之风的兴起,各地的谢氏族人也纷纷修谱,发放给族中宗亲,并定期续谱,不,断更新。每当新谱一出,旧谱除留少数几部由族长保存外,其余全部销毁,加上社会动荡和天灾人祸,早期家谱保存下来的并不多。就笔者所知,目前台湾谢氏族人保存有一部明朝万历年间所修的《谢氏统宗志》,大概是较早的一部家谱。至于在此以后的各种落谱牒,较为常见者,有民国时期所修《谢氏宗谱》、明万历《海沧石塘谢氏族谱》、清同治《南海丹山谢氏世谱》、《番禹芳村谢氏族谱》、《西贡沙角尾谢氏族谱》、《深圳石岩龙眼山谢氏族谱》、浙江上虞《盖东谢氏宗谱》等。

1947年,由硕儒谢鸿轩发起并主持,约请各地谢氏宗亲,开始编写一部新的家族通谱。经过多人一年时间的辛勤耕耘,新谱于次年冬至日全部修毕,并请谱师来宗祠中雕版印谱。又过了半年,新谱雕印完毕,共32部,每部12册,定名为《谢氏宗谱》,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争的影响,目前这部家谱完整的只有两套。另在台湾的大半套,是由修谱者本人于1949年从大陆带去的。当时修谱者正在督印新谱,来不及将谱印完,仅带一些印毕的纸页匆匆上路。至台湾后经分捡整理,编为家谱的第二至十册。另外三册终因海峡隔阻,多年来一直未能补齐。

近年来两岸关系解冻,寄居台湾的谢姓人纷纷回思念多年的家乡寻根祭祖,又从家乡访得新谱的第一、十一、十二册,带回台湾,使分散的家谱终于合璧。

世系

在谢姓人及其编修的家谱中,多称炎帝为太始祖,申伯为始祖,并说他是炎帝的六十三代孙,在周宣王五年(前823年)因功被封于申国谢邑。子孙别姜为谢,以地为氏。这样,就用一条血缘纽带把炎帝和申伯联系在了一起,同时还确定了申伯受封的确切时间,不过,仅就这一时间而言,历史上还有不同的记载。就笔者所见,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书籍是《竹书纪年》,这本书原是一本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从魏安厘王墓中发掘出来的书籍,记夏商以来至魏哀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它的原书在宋代以前已经亡佚,今天所能看到的除几种辑本外,还有一种是由明朝人伪造、假称是南朝人沈约编定的《竹书纪年》。属于辑本者一般还能遵循历史的原貌,不擅自改写或添加原文;伪造者不仅全部抄袭他书,而且还随意添文去字,望文生意,甚至加注日期。说申伯在宣王某年确切受封者便出自这本伪造的书中,全文是“宣王……七年,王赐申伯命”,而前者对此事只字未提。这种确切的受封日期与前述受封时间虽有两年之差,但也大约是其说的根据,当然也不否认可能是另有所据。至于谢姓有关家谱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做法的初衷,大约也不外乎为了解开人们心中可能存在的疑问,使人有一种确切无疑的历史感,同时也使之树立一种以祖宗为荣的自豪感。另外,大约也正是由于这一缘故,谢姓人还编定了自己传说中的世系,并在这一世系中确定了自己列祖列宗的姓名,以及他们的事迹、婚配、子女、迁徙、寿夭、在位时间等情况,使我们从另一方面看到了他们在后人心目中的位置。

关于谢姓传说中祖先的名字和世系,不少家谱都有记载,其间虽存在一些差别但大同小异。

八世祖考榆罔公,在位55年。蚩尤作乱,禅位黄帝,降为侯。妣伊耆氏,子帝柱。

九世祖考帝柱公,因父降为列侯,分封丁洛,世袭其职。妣伊耆氏,子庆甲。

十世祖考庆甲公,妣陈张氏,一作陈绛氏,子戏。

十一世祖考戏公,妣有邰氏,子器。

十二世祖考器公,妣风氏,子祝融。

十三世祖考祝融公,相黄帝而治天下,辩乎南方。妣挚氏,子垂。

十四世祖考垂公,妣蜀山氏,子伯益、伯夷。

十五世祖考伯益公,舜命为虞,佐禹治水有功,禹崩以天下授之,公不受,乃避居箕山之阳。妣虞氏,一作有娥氏,子若木。

十六世祖考若木公,妣石费氏,子费昌。

十七世祖考费昌公,妣祝绛氏,子房。

十八世祖考房公,妣视山氏,一作蜀山氏,子仁昌。

十九世祖考仁昌公,一作仁公。妣有娥氏,一作娥氏,子天英。

二十世祖考天英公,妣蜀山氏,子矽。

二十一世祖考矽公,妣扈氏,一作有扈氏,子敏。

二十二世祖考敏公,妣嫩訾氏,一作(女取)紫氏,子豹。

二十三世祖考豹公,妣鬼方氏,子谦。

二十四世祖考谦公,妣有扈氏,一作扈氏,子澄。

二十五世祖考澄公,妣挚氏,子晔。

二十六世祖考晔公,妣风氏,子宇。

二十七世祖考宇公,妣己氏,子清。

二十八世祖考清公,妣伊耆氏,子宝。

二十九世祖考宝公,妣鬼方氏,子宽。

三十世祖考宽公,妣有娥氏,一作娥氏,子典。

三十一世祖考典公,一作兴公。妣有娇氏,一作蟜子明。

三十二世祖考明公,妣有娇氏,一作蟜氏,子车。

三十三世祖考车公,妣宝惠氏、一作实费氏,子能。

三十四世祖考能公,妣蜀山氏,子宏。

三十五世祖考宏公,妣宝惠氏,一作实费氏,子瑞。

三十六世祖考瑞公,妣风氏,子倚。

三十七世祖考倚公,妣宝惠氏,一作实费氏,子拜。

三十八世祖考拜公,妣有娥氏,一作娥氏,子世长。

三十九世祖考世长公,妣景仆氏,子恭。

四十世祖考恭公,妣鬼方氏,子祥若。

四十一世祖考祥若公,妣有邰氏,一作邵氏,子范。

四十二世祖考范公,妣陈绛氏,子箨。

四十三世祖考箨公,妣有娇氏,一作娇氏,子安世。

四十四世祖考安世公,妣伊耆氏,子忠贞。

四十五世祖考忠贞公,妣挚氏,子绍良。

四十六世祖考绍良公,妣风氏,子庵年。

四十七世祖考庵年公,妣蜀山氏,子卿。

四十八世祖考卿公,妣景仆氏,子(讠合艹)。

四十九世祖考(讠合艹)公,妣风氏,子彦。五十世祖考彦公,妣姬氏、鬼方氏,子绥章、筠生绥章,一作绂章。

五十一世祖考筠生公,一作虺筠公。妣姬氏,子吕尚。

五十二世祖考吕尚公,字子牙,号飞熊,一称姜太公。年八十遇周文王,相武王而治天下,周尊为师尚父,封齐侯,子孙世袭。妣马氏,子丁、王、年、彦、柯、绍、骆、铎、青、易、尚、其、佐。

五十三世祖考佐公,封于申。妣景仆氏,子汲。

五十四世祖考汲公,妣有扈氏,一作扈氏,子陵高。

五十五世祖考陵高公,妣姬氏,子嵩。

五十六世祖考嵩公,妣温氏,子谋。

五十七世祖考谋公,一作某公。妣顾氏,子成。

五十八世祖考成公,妣马氏,子胡。

五十九世祖考胡公,妣温氏,子献。

六十世祖考献公,妣有施氏,子宁。

六十一世祖考宁公,妣顾氏,子恩。

六十二世祖考恩公,字宏道,妣孟氏女适周厉王。子诚、申甫。

六十三世祖诚公,号申伯。辅宣王中兴,宣王赐封于谢,子孙因以为氏,遂为谢氏受姓始祖。妣王、高、张氏,子弘、猛。

夏氏家谱循字辈后面是什么辈

1 世:黄帝 嫘祖氏      2 世:玄嚣3 世:乔极          4 世:帝喾 庆都氏5 世:唐尧 散宜氏      6 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