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别称的来历
最佳答案盐城以产盐闻名于世,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在此设立盐渎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滩涂连绵,水草风貌,鹿鸣鹤舞,是珍禽异兽的理想栖息地。这里涉海襟湖,水天一色,风光旖旎,是生态旅游的绝佳地。来盐城旅游,给你回归大自然的感受!
藕粉圆子、东台发绣、滨海柳鞭、建湖花炮等盐城特产闻名全国,剧场路为美食一条街,建军中路、黄海东路为主要商业街。
远古的盐阜平原,经历了几次海浸海退这片广袤(máo)的土地,曾经是水草丰满,森林茂密,大量野生动物出入其间1980年,在大丰县西团镇附近发掘出一批陆生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鹿的门齿和臼齿三枚,后枕骨和头骨各一块,野猪头一个,上犬齿(獠牙)一枚,四不象(麋鹿)角的眉枝多段等,计有一百多斤其生活年代距今约两万年左右,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
盐阜平原何时成陆 据考古发现,由盐城丁马岗向东,沿大冈,龙冈,新兴,上冈一线,中土和地表有很多的石灰石,颜色灰黑而透明,质地坚硬,俗称"地骨"这是古代介族之类的遗壳积海中而成这一条漫长的地带,就是远古时期的海岸线在阜宁县施庄乡东园村,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一百余件由此表明:这一带约成陆于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古淮夷地的变迁 盐阜一带的先民是上古淮夷部族的一支早在夏朝,淮夷已是东方一个较大的部族古书上有夏统治者远征淮甸的记载商代,江淮之间的夷人强盛起来,甚至威胁到了商朝的后方商王曾多次大规模地发动征服东夷(包括准夷)的战争周初,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少数周朝贵族,发动东夷中的徐,奄,熊,盈等十多个部落,举行大规模的武装叛乱,淮夷也被卷了进去周公东征三年,平定了叛乱
夏,商,周三代的东征,客观上使中原的先进文化逐渐发展到了东部沿海一带,加速了夷人和华夏族的民族融合
春秋时期,吴国向江淮发展势力古淮夷地大部分成了吴国的领土越国灭吴后,淮夷地又成为越王逐鹿中原的前进基地楚灭越国后,在此设置江东郡,淮夷地又成为楚国的属地
1957年,在盐城市东北部,发现了大面积的汉代遗址,出土了大批战国遗物,如战国,秦的半两钱币,陶豆,封泥等,说明了这一带是盐阜平原古淮夷部族的活动中心之一
从古射阳到盐渎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淮夷"皆散为民户",淮夷地开始成为封建国家统治下的郡县秦朝设立射阳县,隶属于泗水郡古射阳县因射阳湖而得名,县治故址在今盐城西部,管辖今淮安东南,宝应县东,包括今盐城市一大片临湖(古射阳湖)滨海地区西汉初年,古射阳县成为射阳侯刘缠的封地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为了适应准夷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加强对远地区的管理,西汉政府开始设置盐渎县,与射阳县一同隶属于临淮郡盐渎县是因县内遍布盐场,且有盐河而命名的开始时"有县无治",由射阳县丞代管,不久即设了县治,故址可能就在麻瓦坟遗址一带
东汉时,盐渎县改属广陵郡三国时期,盐渎县地处吴,魏两国的边境地区,成为南北双方反复争夺交战的军事要隘曹操深恐孙权渡江北上,据有盐渎,作为吴国北边的屏障,下令将江淮之间的十万户百姓向北迁徙,盐渎县的百姓纷纷向江南逃散盐渎,射阳二县都因战火四起人口流散而废置了
第一任县丞孙坚 汉代盐渎是大县,史书中有正式记载的第一任县丞是孙坚
孙坚,字文台,是吴郡富春人172年,在会稽句章地方,有个名叫许昌,自称是"阳明皇帝"的人,发动了农民起义孙坚因平定起义有功而被派往盐渎县任县丞
孙坚在治理盐渎县期间,兴利除害,深受百姓的爱戴据《盐城县志》记载,孙坚的父亲孙钟曾在这一带辟田种瓜当年汲水浇灌瓜田的古井遗迹,至今仍存在盐城中学的校园内古时的"盐城八景"之一"瓜井仙踪",就指这口"井深水甜,大旱不涸的古井后人有一首《瓜井》诗说:"苔荒石甃(zhòu)古城隅,百丈何年断辘轳秋圃纵横双鹤沓,灌蔬人尚说孙吴"
华陀行医遍盐渎 盐渎濒海多瘴(zhàng)厉,疫病流行,促进了传统民间医学的发展
汉末著名的民间医学家华佗,行医的足迹,遍布了盐阜平原,深受人民爱戴至今盐阜一带仍流传着许多关于华佗诊病如神的故事《后汉书·华佗传》记载说,一天,在盐渎一家酒店里,华佗看到一个名叫严昕的人,说:"你有疾病,切莫饮酒了"严昕不听,继续饮酒,结果在回家途中晕倒,到家不久就病死了
南北纷争的盐城 汉末,三国时的连年战争,使江淮一带人口大减,经济破坏,射阳,盐渎二县遭到荒废西晋初年,晋武帝招抚流民恢复了射阳,盐渎二县东晋安帝(397-405)时,盐渎县改名为盐城县,盐城始有其名南北朝初期,废掉射阳县,将其并入盐城县,隶属山阳郡后又在盐城设盐城郡当时,北方许多破产的劳动人民,逃亡到了淮河以南,统治者又鼓励江南人民迁来江北盐城县的人口经济一度得到了增长
北齐政权曾在盐城地方设置了射阳郡,陈朝又将射阳郡改为盐城郡
整个南北朝前期,盐城一带又重新沦为边地战场,连绵不断的硝烟战火,使盐城县(郡)人口又日趋稀少,田地荒芜,盐,渔业衰退
隋朝统一中国后,废盐城郡,重置盐城县随末,农民起义领袖韦彻在盐城建立政权,置射州唐初,复设盐城县,隶属于淮南道唐末,五代时,先为吴王杨行密所踞,属楚州南唐代吴后,盐城又改属泰州
"环城皆盐场" 南北朝后期,盐城的盐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环城皆盐场"的说法隋唐五代时期,更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唐代盐城共有规模较大的盐场九处,盐亭123所,每年煮盐达45万石左右常丰堰筑成后,更加快了盐业生产的发展
758年盐铁使第五琦实行盐法变革,开始把卖盐收为封建国家的专利唐政府在盐城设立了盐城监,以管理盐课
唐代江淮地区的盐业生产在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东南沿海一带的盐场,包括盐城在内的十监每年都可向国家上缴盐税一百多万,相当于一百多个州的贡赋到唐后期,更上升到六百多万盐税一项就达到整个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当时宫廷所用,军饷和百官的俸禄,都从盐税收入开支
海外交通的要津 隋唐时期,中外交通空间发展,盐城也是与海外交往的重要渡口之一
据地方志记载,唐太宗派兵东征高丽时,名将薛仁贵曾经在盐城永宁寺内设营驻军,在海边修造战船,操练水师大将尉迟恭还在今东台西溪海沟河边上建造了一座海春轩塔,使出入盐城海口的兵船,商船能够辨别航向
许多中外使臣,学者,僧侣,商人,经常由盐城出海或登陆前往内地
684年,高丽僧人封大圣随新罗使团来中国中途忽遇巨风,舟船尽翻封大圣抱住一只掀入海中的木制皮鼓,飘来西溪三味寺,并把这件事刻在石碑上,三味寺因而改名为圣果院北宋范仲淹任东台西溪盐官时,漫游三味寺,曾题诗说:"千年人已化,三味话空传唐世碑犹载,高丽鼓半穿"
唐宪宗时,新罗王子金士信乘船来唐,途中遇上"恶风",船翻落海后,他随浪飘到盐城,地方官厚礼接待,派人送他前往长安
日本第八次"遣唐使"沿日本九州海岸南下,再沿南岛航行,渡过东中国海,到达盐城海岸登陆,受到了盐城地方官的亲切接待,然后坐官船沿运河到达汴州,再改走陆路抵达长安在唐朝居住54年,老死中国的著名留学生阿培仲麻吕就是这次随行来华的
702年,日本"遣唐使"粟田真人飘洋过海,来中国访问他到盐城向当地人问讯:"我是日本国使,请问此为何地 "当地人回答:"这里是楚州盐城县"也受到了热情接待788年,朝廷派扬州判断韩国源随日本使臣小野石根,从盐城海口出发出使日本
文艺"百戏"誉江淮 由于经济发达,与中原及海外文化交流频繁,隋唐五代时期的盐城在文化上也有许多成就尤其是民间杂技——"百戏",技艺高超,誉满江淮
唐代,盐城"十八团"的民间艺人在江淮一带,演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杂技节目内容包括"耍坛","顶碗","走索","钻圈","跑马"等,民间亲切地称做"百戏"十八团后来成为我国杂技 艺术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杂技之乡"
唐代盐城,城镇繁华,经济发达,文化昌茂,因而在盐城地方志上有"剧邑"之称
范仲淹修筑"范公堤" 北宋初年,曾经重修"常丰堰",改称"捍海堰"但因堤身筑得不牢,而且年日已久,经不住海潮冲刷,堤身多处崩溃
1023年,范仲淹出任泰州西溪盐官,他看到海潮倒灌,积极倡议重筑捍海堰,被宋仁宗任命为兴化县县令,主持筑堤工程范仲淹征集通,泰,楚,海四州的四万多民工,开始筑堤在筑堤过程中,民工们不畏艰险,克服了大雪,狂风,怒涛,溃堤等千难万苦范仲淹常常亲临工地指挥,还捐出自己的官俸补贴筑堤经费经过四个年头,终于修筑成一条长181里的大海堤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父母官,把这道海堤取名为"范公堤"后来,还在盐城,西溪,阜宁修建了"景范亭","范公祠"和"三贤祠"清初东台人吴嘉纪的《范公堤》诗说:"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时巳 "道出了人民对范仲淹筑堤功绩的赞念之情 范公堤是我国古代海塘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一直起着阻挡海潮的作用,促进了整个江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韩世忠在盐城抗金 南宋时期,朝廷采取"守江不如守淮"的策略,在淮河南北布防设阵,盐城成为淮南重镇,被列为淮东边备要地之一当时,南宋名将韩世忠担任守淮重任1129年,韩世忠在沐阳被优势兵力的金兵击败,率残部退守盐城他设帅帐于盐城永宁寺内,驻军三个月,招兵买马,训练三军,并派兵北上修筑城壕,防御金军1130年,金兵大举南下,宋高宗逃往浙东韩世忠奉旨由盐城调防江南,乘金兵掳掠北撤时在京口大败金兀术军
同年,另一支金兵包围了楚州当时驻防泰州的岳飞奉旨援救他率领岳家军分水陆两路沿范公堤北上,迎击金兵但未等岳飞到达盐城,楚州失陷,只得退回泰州,上表谢罪
碧海丹心陆秀夫 陆秀夫,字君实1288年出生于盐城县长建乡长建里三岁随父亲迁居镇江童年时代的陆秀夫,才思敏捷,聪明颖悟,好学不倦他的启蒙老师夸他说:"此非凡儿也!"少年时代,他曾寄读于镇江南郊的鹤林寺他生活俭朴,读书勤奋,当时写下的诗篇《鹤林寺》就反映了这段时间的生活:"岁月未可尽,朝昏屡不眠窗前多古木,床下半残编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稻田寺内久断扫,分食愧农贤"
1256年,陆秀夫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和文天祥同榜考中进士他先在镇守镇江,扬州的名将李庭芝军中主管机要文字,后来李庭芝把他推荐到南宋朝廷任职
1276年,元朝军队大举南下,临安陷落陆秀夫追随两个幼主赵是,赵丙南走,和文天祥,张世杰等先后拥立两个幼主为皇帝,继续抗元1278年,陆秀夫受命于危险之中,出任左丞相,与张世杰拥立幼帝赵丙驻在崖 山 山在广东新会以南80里海中,和奇石山对立两山对峙,耸然如门,形势险要他们把剩余的二十多万军队和民兵集中在一千多条船上,大船居中,四周围列小舟,用绳索捆扎,互相连成一体,决心背水死战1279年初,船阵被元将张宏范攻破张世杰见大势已去,用刀砍断绳索,率十八条战船突围,准备继续坚持抗战,不料在海上遇飓风遭难陆秀夫坚贞不屈,宁死不辱,先握剑在手,把妻儿赶下海去,然后哭着跪请幼帝:"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他背负幼帝,腰挂黄金玺印,从容投海而死时年42岁"当时,已被元兵俘虏关押在大都的文天祥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又肃然起敬,挥笔赋诗赞颂陆秀夫说:"文彩珊瑚钩,淑气含九鼎炯炯一心在,天水相与永"赞颂他崇高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主义精神,将与天地江海共存,永远受到后人的怀念和崇敬
张士诚"十八条扁担起义" 元朝末年,红巾军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盐城一带也爆发了以张士诚为首的大规模盐民武装起义
张士诚小名九四,是泰州白驹场十五里垛人靠代客运盐和贩私盐糊口,常受官府与富户欺压1353年,张士诚与三个弟弟伙同壮士李伯升,潘元明,吕珍等十八人,手操刀杖,扁担,痛杀弓兵(相当于盐警)与富商,发动起义泰州沿海三十六处盐场的盐民和附近的农民响应风从,民间称这次起义为"十八条扁担起义"
起义军迅速占领白驹场,丁溪场,连克泰州,兴化,直下高邮次年在高邮自称"诚王",建立"大周"政权,建年号为"天佑"起义军在高邮多次粉碎元军的围剿,切断了京杭大运河的交通,成为元朝的心腹之患
1356年,张士诚进军江南,以后又向西北发展,统治着南起浙江绍兴,北到山东济宁,西达安徽,河南东部,东临大海的广大财富之地,拥兵几十万1363年,张士诚在平江自立为吴王在他统治前期,能招贤纳士,招抚流亡,发展生产盐城县境内的大批流亡农民纷纷回乡,恢复了生产但他在称吴王前,曾一度投降元朝,并向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进攻,犯下了极大的错误
后来,张士诚被朱元璋连连打败1367年,平江府被朱元璋攻破,张士诚被俘,死于南京
便仓枯枝牡丹 盐城南边的便仓,有一个枯枝牡丹园,园内的枯枝牡丹,是牡丹中的珍品花似胭脂凝成,美艳润泽,芳芳馥郁;衬托花朵的绿叶繁茂厚实,青翠欲滴,但枝杆却似饱经风霜,憔悴欲滴,如同干柴一般
便仓枯枝牡丹由何人种植 据地方志记载,元朝末年,家住便仓的两淮盐运使卞仕震年过半百,生了个男孩,起名元亨卞元亨长大后,能诗善文,力大过人,空手打死过海边的老虎,被张士诚任为将军张士诚失败后,元亨回家隐居,在庭院精心培植枯枝牡丹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征召,他不愿向明朝称臣,被发配辽左牡丹园无人培灌,九年没有开花1403年,卞元亨得到朝廷赦免,回到家中经过一番经营,到来年春末,园中牡丹重放异彩卞元亨感慨之极,题诗咏叹:"牡丹本是亲手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华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
从此,花开花落,世代不绝,枯枝牡丹,誉满江淮
明代,设盐城县,属淮安府清初,为江南省一部分清康熙六年(1667年)属江苏省清雍正十年(1732年),划盐城和淮安部分地设阜宁县,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东台县
"洪武赶散" 明朝初年,由于经过长期战乱,江淮一带,人口锐减田灶荒芜为了尽快恢复发展经济,明太祖朱元璋决定移民屯垦,并将淮安府列为屯田的重点地区之一
洪武初年,一次从苏州,松江,嘉兴,湖城,杭州等地迁徙无田游民四千余户,分散到盐城,淮安屯垦在此之后,又连续搞了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一次迁江南流民14万,到安徽凤阳朱元璋的老家落户;又一次迁苏州,松江二府居民一万多人到盐城安家这几次大规模移民屯垦的措施,民间称之为"洪武赶散" 现在的盐城人大多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土著”,比方说,大多数人家的家谱一般最多追溯到27代,28代左右,大致是明朝洪武年间,大部分是那个时候从外地迁来的,其中以苏南居多,史称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是元末明初,由于朱元璋和自封吴王的泰州人张士诚大战了一场。建国后为了防止吴地的大姓巨族相聚谋逆,遂遣散四方。其中苏州阊门一带的大多被遣散到苏北的煮盐灶区,即盐阜、连云港等地。阊门有个周姓兄弟五人,其中一个庶出,迁到苏北分居五地,称为东西南北门,庶出的叫小南门就在阜宁,阜宁那时还没建县,属淮安辖地。
洪武赶散从1368-1398年算起已经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如果是此时迁来的,繁衍的子孙应有二十多代人。(MS殇是第二十五代人)移民屯垦加速了盐城一带人口增殖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盐城县居民就增加到8912户,61810口大片荒芜的平原和滩涂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也不断提高
血汗流过串场河 千百年来,经过串场河运走的白花花的盐流,同串场河的水一样,源源不断
开挖于宋代的串场河,本是沿海各盐场之间的南北交通河,各成一段,并不全部通联清代,将串场河从便仓疏浚到盐城,称为南串场河;又由盐城疏浚到阜宁,称北串场河,以后又经过几次疏浚,把中十场和北五场连结起来,总称串场河
患场河两岸的盐民长期受着官府和盐商的双重剥削明,清两代,不但有盐官收税,而且还有盐商垄断市场,从中牟取暴利盐民们在沉重剥削下,过着艰辛苦难的生活男女老幼身处滨海盐卤之地,终年顶风冒日,出入于尘土草灰之中,破衣百衲(nà),满面熏黑冬天没有棉衣,用茅草遮身,以挡严寒,夏天没有帷帐,用污泥涂身,以防蚊叮虫咬喝的是盐蒿叶子煮成的汤,吃的是盐蒿种籽炕成的饼诗人吴嘉纪的一首诗说道:"小舍煎盐火焰举,卤水沸腾烟莽莽斯人身体亦犹人,何异鸡鹬(wù)釜中煮!"
又一首诗说:"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傍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淮剧的产生 淮剧原称江淮戏,发源于淮阴市和盐城市的农村明清时期,这一带连年发生水旱灾害,劳动人民只得四出逃荒,沿门乞讨为了求得社会的同情,便用说唱申诉自己的苦难时间一长,逐渐形成一种七个或十个字一句成韵的民间小调
十五世纪末叶,这一带农村的庙会上,有一种称做"僮子"的民间艺人,用民间小调演唱一些以神话或民间故事为内容的简单戏文,用锣鼓伴唱,称为"香火戏"到十九世纪中叶,又发展成为具有初步戏剧形成的"门板戏"门板戏的唱腔悲壮,主要是"秧歌调","下河调"演出条件十分简单,演员只有六七人,化妆用红纸浸水当胭脂;道具是用门闩作宝剑,杨柳枝作马鞭,玉米须作胡须贫苦的艺人们撑一条小船串乡赶集,生活飘泊不定,被称为"戏花子"
除了原来的香火戏外,门板戏还不断从徽剧,京剧等其它剧种中吸收唱腔,伴奏,服装和剧目等营养,发展成为"江北小戏"从此,"淮剧"开始在江淮大地上成长起来
文化名镇白驹场 明清时期,许多文学大家与白驹场有密切的联系,他们创作出一批文学名著,从而使白驹成为一代文化名镇
据部分学者的研究,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于1367年带着妻子儿女和学生罗贯中隐居白驹场当时,他的住地西面有一片占地十多亩的芦苇荡,盛产鱼虾每到秋冬季节,野鸡成群飞来荡中有一个高高露出水平的土墩子施耐庵把它比作"水泊梁山",常和罗贯中一起,坐上小船,飘荡在水面上,专心创作长篇小说《水浒》
在施耐庵的精心指导下,罗贯中以《三国志》为素材,加上评话和戏曲中的轶闻趣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施耐庵因《水浒》触犯了朱元璋而被抓进天牢,后又染病去世罗贯中在白驹附近安葬了他的遗体后,一面整理《水浒》存稿,一面继续创作《三国演义》罗贯中在白驹时,了解到不少关于东汉时盐城名人陈琳和活动在盐城的孙坚,华佗等人的民间传说,都一一写进了小说中
周氏起源
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黄帝的儿子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周赧王之后。周公旦之后。
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为周的。如唐玄宗时,有姬氏因避帝名讳,故而改姓周。元时,有苏氏改姓周的。唐末有叫成纳的,后梁时赐姓周。北魏时有鲜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时,代北复姓贺鲁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汉字单姓周氏。
家乘谱牒
江苏:周氏族谱六卷、周氏家谱十八卷、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江都周氏家谱六卷、润东周氏族谱三十二卷、蒋湾桥周氏宗谱十四卷
浙江:周氏家谱不分卷、周氏宗谱不分卷、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余邑周氏宗谱三卷、汝南周氏宗谱四卷、姚江孝义周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周氏宗谱、谷阳周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周氏族谱一卷、周氏续修家谱十一卷首一卷、周氏四修族谱十二卷、小云南周氏宗谱一卷
周
一、周姓来源:
1、 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2、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黄帝的儿子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另有周赧王之后,周公旦之后。
3、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为周。如北魏时有鲜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时,代北复姓贺鲁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汉字单姓周氏。南朝陈时,有一著名将领叫项猛奴的被周荟抚养改姓周,名文育。唐玄宗时,有姬氏因避帝名讳,故而改姓周。唐末有叫成讷的,后梁时赐姓周。元时,有一位叫苏卓周的改姓周。又有喜同、术忽、哈刺歹等蒙古人改姓周。明代江苏吴县人吴健7岁时家贫卖身同县周家,也改姓周。
二、迁徙分布:
周氏早期主要在河南发展繁衍。居住在河南临汝的周氏,部分人于秦代迁往沛郡,成为当地著姓,西汉大臣周昌、周勃、名将周亚夫即属此支。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汝南安城周氏有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士族随晋室同渡,有一支周氏迁往姑熟[又称姑孰、南洲,今安徽当涂]。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这是周姓入福建最早者。唐僖宗时,河南周氏族人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的。南宋大臣周必大,自称其先祖为郑州管城人。汝南周氏有一支直接迁往福建宁化石壁乡,还有一支徙居永定。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唐代元和年间,除沛国周氏、长安周氏为周赧王的后代,河南周氏为鲜卑族改姓外,大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后裔。周仁5世孙周燕,子孙繁盛,分衍出许多支脉,如周燕之子周忠因任太山太守而在当地定居,形成太山周氏。
三、郡望、堂号:
1、郡望:
汝南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孙周跋扈邕。有汝南周氏遍天下之说。
沛国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代汾阴侯周昌。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的周震。
2、堂号:
细柳堂:汉文帝六年冬,匈奴6万兵马犯汉。文帝令周亚夫驻兵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几日后,文帝御驾亲往劳军。走近军营,只见甲兵森严,个个持刀执戟,张弓挟箭,如临大敌。当令门岗传报,营兵却直挺挺地站着,一丝不动,并喝令车驾停住,说:“军中闻将令,不闻天子令!"文帝亲自来到营门,又被哨兵拦住,文帝只好交出天子的符节,让哨兵进帐回报。亚夫验了证件,才下令开门放入车驾。一面嘱咐:"营内不准跑马。"车驾和随从骑兵只好按辔徐行。进入营门,亚夫才不慌不忙地出帐迎接,文帝慰问后,一出营门,兵士仍关上营门,严整如故。文帝回头看了看,高兴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呀!象亚夫这样的将军,和他练的兵,才使敌人无缝可钻呀!"
爱莲堂: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一生清正廉洁,一生最爱莲花。曾作《爱莲说》,通篇百余字:“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他把莲花比成君子,推崇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
四、家乘谱牒:
湖南:濂溪周氏七修族谱共八十九卷。 江苏:周氏族谱六卷、周氏家谱十八卷、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江都周氏家谱六卷、润东周氏族谱三十二卷、蒋湾桥周氏宗谱十四卷 浙江:周氏家谱不分卷、周氏宗谱不分卷、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余邑周氏宗谱三卷、汝南周氏宗谱四卷、姚江孝义周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周氏宗谱、谷阳周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周氏族谱一卷、周氏续修家谱十一卷首一卷、周氏四修族谱十二卷、小云南周氏宗谱一卷
五、历史名人:
周亚夫[?一前143],西汉名将。沛县(属今江苏)人。周勃子,初封条侯。文帝时,匈奴东进,他以河内守为将军,防守细柳(在今陕西咸阳),军令严整,被誉为“真将军”。景帝时,任太尉,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迁丞相,谢病免。后以子私买御物所累下狱,绝食死。
周 处[约236-297]:西晋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氏,字子隐,吴时为东观左丞,晋平吴后,历任新平太守,迁御史中丞,后任建威将军,封平西将军、周孝侯,当地至今流传着他改恶从善、射南山虎、斩长桥蛟之传说,京剧传统剧目《除三害》就是表现他的故事。
周敦颐[1017-1073]:北宋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氏,曾官大理寺丞,国子博士。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小溪上,以营道故居濂溪名之,后人称其濂溪先生。他依据陈抟的《无极图》,著《太极图说》,理学大师朱熹曾推崇他为理学的创始人。著有《爱莲说》。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氏。平生创作了许多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写法新颖,被词学界推誉为“巨擘”,对后世影响很大,开南宋格律词派之先河。
周 昉:唐代以画肖像、佛像著称的名画家,出身显贵家族。其画风为“衣裳简劲,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宋代的米芾将他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三人并称为"四大人物画家"。
周 瑜[175-210]:三国吴之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氏,建安13年[208年],火烧赤壁,大败曹操大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精音乐,时称“曲有误,周郎顾。”
周树人[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本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氏。周敦颐的第三十二世孙。《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06月17日第四版)
周信芳[1895-1975]:字士楚,艺名麒麟童。浙江慈溪人,生于江苏清江浦。京剧艺术家。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化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淮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丰功伟绩,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周敦颐的第三十三世孙。
周培源[1902828-1993]:江苏宜兴人氏。192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7年参加爱因斯坦领导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并进行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究。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
六、姓氏典故
周瑜打黄盖 《三国演义》故事:黄盖诈降于曹操,进行火攻,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这一场打既是事先商量好了的,自然是两相情愿。所以“周瑜打黄盖”成为歇后语,其下一句就是“两相情愿”。
衡阳第一家
渔溪王氏宗祠
追根溯源——
编辑:王晓钟
:
1、 黄帝,少典之子,有熊氏,本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蚩尤伏诛,诸侯尊轩辕为天子。黄帝即位后,会诸侯于釜山,经略四方,融炎、黄为一炉,开中华一统之局面,遂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居轩辕之皇,娶西陵之女嫘祖,是为正妃。嫘祖生二子,长子玄嚣遂为尧、商、周之祖
2、玄嚣,即少昊,黄帝之子,嫘祖所生。居于江水
3、蟜 (jiao) 极,玄嚣之子。
4、帝喾(ku),即高辛氏,娶陈锋氏之女,生尧;娶有戎氏 女简狄。生契,商族祖。
5、姬后稷(ji),帝喾之子,邰氏女姜原所生,名弃。弃好农耕,懂稼穑,帝尧举以为农师,封于邰,号后稷,别姓姬氏,是为周之祖。约生于公元前1450年。
6、姬不窟,后稷之子。太康时失官,窜于戎狄之间。
7、姬鞠 ,不窟之子。
8、姬公刘,鞠之子。率族人迁居 (今陕西彬县境内)。开荒治水, 发展农业,周室之兴由此 始。《诗经·大雅》有专章颂之。
9、姬庆节,公刘之子。
10、姬皇仆,庆节之子。
11、姬差弗,皇仆之子。
12、姬毁隃,差弗之子。
13、姬公非,毁喻之子。
14、姬高圉[yǔ] ,公非之子。
15、姬亚圉,高圉之子
16、姬公叔祖,亚圉之子。(从庆节至公叔祖这八位首领都是父死后子继位)
17、姬亶父,公叔祖之子,即周太王。为避戎狄侵扰,他率族迁到岐山下的周原。此处土地 肥美,宜农稼。亶父率族人在此筑城邑,建房舍,设宗庙,奠定了周室强盛的基础。
18、姬季历,亶父幼子,周室开国之祖,亦称王季,臣属于殷。屡伐戎狄,战功卓著。后被殷王文丁所杀。
19、姬昌,季历之子,继父位为周族领袖。商纣时为西伯,亦称伯昌。一度被纣囚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后率族从周原迁都至丰(今陕西西安境内),享国五十年,史称周文王。(在位从公元前1182年——公元1133年。)
20、姬发,姬昌之子。周王朝建立者,史称周武王。姬发继承父志,联合诸侯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大败商军,终于灭商建周,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境内)。在位从公元前1133年至公元前1116年。
21、姬诵,姬发之子。姬发灭商后在位二年而死,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因成王年幼,叔父周公旦执政。成王时期开始推行分封制,并营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在位从公元前1116年至公元前1079年。
22、姬钊,姬诵之子,继父位,史称周康王。在召公、毕公辅佐下使天下大治,史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在位从公元前1079年至公元前1053年。
23、姬瑕,姬钊之子,即周昭王。多次率兵伐楚,最后溺于汉水。在位从公元前1053年至公元前1002年。
24、姬满,姬瑕之子,即周穆王。曾西征犬戎,南伐九江,相传曾“周行天下”,《穆天子传》即写他西游故事。在位从公元前1002年至公元前947年。
25、姬伊(翳)扈,姬满之子,即恭王,一作共王。在位从公元前947年至公元前935年。
26、姬囏(jiān),姬伊扈子,即周懿王。从镐迁都犬丘(今陕西兴平境内)。戎狄入侵中原,周王室渐衰。(注:姬故世后,其弟姬辟方继位,在位5年,是为孝王,孝王过世后,姬囏禧之子姬燮继位)在位从公元前935年至公元前895年。
26、姬燮,姬囏之子,即周夷王。对诸侯恩威并施,对戎狄重兵攻剿。在位从公元前895年至公元前877年。
27、姬胡,姬燮子,即周厉王。实行虐政,遭国人反对,公元前842年被逼奔彘(今山西霍州),十四年后病死。在位从公元前877年至公元前841年。
28、姬静,姬胡之子,即周宣王,公元前828至前782年在位。滥杀无辜,频频对戎狄用兵,人力物力耗费颇巨。共和(一说为皇君姬和摄行天子政)前841年—前828年
29、姬宫涅,姬静之子,即周幽王,公元前782至前771年在位,周谄臣,宠褒姒,废太子,攻戎狄,最后被杀于骊山下,西周灭亡。
30、姬宜臼,姬宫涅之子,即东周第一个国王周平王,公元前771至前720年在位。他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靠晋、郑支持立国,史称东周。
31、姬孤,姬宜臼之子,曾在郑国作人质,未即位而死。
32、姬林,姬孤之子,即周恒王,共在位23年。在位从公元前720年至公元前697年。
33、姬佗,姬林之子,即周庄王,共在位15年。在位从公元前697年至公元前682年。
34、姬胡齐(僖),姬佗之子,即周厘王,在位5年。在位从公元前682年至公元前677年。
35、姬阆,姬胡齐之子,即周惠王,在位25年。在位从公元前677年至公元前652年。
36、姬郑,姬阆之子,即周襄王,公元前651至前619年在位,曾一度失国于叔带,后在晋文公帮助下复位。
37、姬壬臣,姬郑之子,即周顷王,在位6年。(注:姬壬臣故世后,长子姬班继位,是为匡王。公元前607年匡王故世,姬壬臣之子姬瑜继位。)在位从公元前619年至公元前613年。
38、姬喻,姬壬臣之子,即周定王,在位21年。在位从公元前607年至公元前586年。
39、姬夷,姬喻子,即周简王,在位14年。在位从公元前586年至公元前572年。
40、姬泄心,姬夷之子,即周灵王,在位27年。在位从公元前572年至公元前545年。
41、太子晋,东周灵王姬泄心长子,被立为太子,人称“太子晋”。后因直言敢谏触怒灵王,废为庶人。但晋深受百姓拥戴,虽然最终没能登上王位,人们仍尊称其为“王子晋”,称其家族为“王家”。后来,晋的后人便以王为姓,尊晋为系姓始祖。
42、王宗敬,子晋之子,曾任周司徒。因周室衰微,天下大乱,宗敬遂告老致仕,避居太原,成为太原王氏始祖。宗敬死后,葬于晋阳城北五里,人称“司徒冢”。配妻姜氏系司隶校尉姜元女,生子凤,一名仕蠲。
43、王仕蠲[juān] (一名凤),宗敬长子,封彭城开国男。配妻太原守郭显女,生子覃、石,覃生渠;石生诩(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号“鬼谷子”)。
44、王知瑜(王智),(一名覃,凤之子)曾任周司徒,娶温氏。
45、王 恙,(一名渠,覃之子)曾任周司徒,娶刘氏。
46、王 昱,(一名丰,渠次子)家谱载:为智伯家臣,智伯灭,随入东都,为封人。
47、王 颖(王硕),(一名芝,丰之子)家谱载,任东都城守,娶钟氏,生子亿。
48、王 荣,(一名亿,芝之子)曾任周司徒,娶戴氏。
49、王 错,周赧王时任大将军,封于魏。后仕魏为上将军,官至上军大夫。
50、王 坟,错之长子,宰相世系表作贲,家谱云:魏中大夫,配范氏,子渝。
51、王 渝,坟之子,魏上将军,配妻上官氏,生子息、景。
52、王 息,渝之长子。仕秦,官至司寇,卒封忠烈侯。生子恢、愤。
53、王 恢,息之长子。仕秦,娶刘氏,封伊阳君。
54、王 亢(王永、王瓦),字典羽,恢之子。仕秦,官至中军大夫。后辞官退隐,屡召不就。
55、王 颐,亢之子。素有才志,累召不仕。
56、王 翦,颐之子。仕秦,为大将军,北征燕,东平楚,南击百越,攻无不克,战功显赫,始皇时与蒙恬齐名。武城侯。《史记》中有《王翦、白起列传》。
57、王 贲,字典武,翦之子。仕秦,为大将军,封典武侯。生子离、武。
59、王 离,字文明,王贲之子,娶孙氏。秦末蒙恬失兵权,王离任大将军,与项羽战于巨鹿 ,兵败自殉。称陵武侯。生子元、威。
59、王 元,离长子,因避秦末之乱,迁居琅邪皋虞城(今山东即墨),为琅邪王氏始祖。王元之弟王威留居晋阳,汉代曾任扬州刺史,子孙散居各地。(时间段处在公元前206年左右)
从太子晋直谏触怒了灵王,被废为庶人,郁疾而终。太子晋之子、周灵王之孙姬宗敬长大成人,官至司徒,见周室衰落、天下大乱,心灰意冷请辞官位、避居太原,改姬姓为王姓,开创了中华大地上龙兴一支太原王氏。
王宗敬第二十代孙王离,封秦二世时大将军。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钜鹿之战,王离失败被俘,军营副将遭敌军杀害,家族亲人受朝廷追杀。王离的儿子王元得到消息后,深夜起程,举家逃迁至山东半岛琅琊郡(今山东省胶南),并在此落脚开基,被后世尊称王氏琅琊祖。经秦汉两晋、历南北朝,一千多年的岁月长河中,琅琊王氏一族于山东、河北、河南一带开枝派叶,繁衍生息。隋唐以后,琅琊王氏不断往南迁徙,开户荫槐,遍及安徽、江苏、江西、福建、湖南各地,衡阳王氏均系琅琊王氏的后裔。
“一源正派分燕北,百世宗枝衍楚南”,至北宋,琅琊王氏真定系后裔王绍冕,北直真定灵寿(河北正定灵寿)人,世代为官,祖父王志松,字继周,后周授安徽青阳县令。父亲王定忠,字邦靖,宋正五品奉政大夫,王绍冕本人宋建隆元年进士。绍冕公长子王万庄,字敬斋,北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九八六年)科取进士,授文林郎,宋涥化四年(公元九九三)任湖广宝庆邵阳县令来到湖南。曾因公事往返于邵阳和衡阳,并娶衡阳长平乡周姓女子为妻,亲眼所见衡岳巍巍、丘壑连绵、水重山复,乃钟灵毓秀之地,因早就仰慕“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诗家化境,一颗“暮天飞旅燕,故国在衡阳”的归心,油然而生。
万庄公请风水先生即刻前往衡阳长平乡,堪察地相,遴选佳址。
穿山渡水掷金轮,八卦周易测乾坤。风水先生不负所托,踏破铁鞋,终于觅得一吉祥之地。此地背山有靠,山青发秀接衡岳之神韵;面水有照,水环泉抱聚湘支之灵气。山水之间平野宽阔,气清云仪,为有福之貌。而站在远处城基峰上瞭望,九道水口向外奔涌,竟似倒流回归,呈“九龙捧圣”之势,实帝王天相。万庄公激动不已,当即北上真定灵寿县,接来父亲绍冕公和胞弟万滨与万韬。父子四人仔细校察。虽无意帝王之说,但见这里山可狩猎、水可捕捞,渔米皆丰,适宜子孙生存,确乃藏积万金、发人振业、光宗耀祖之吉地也,万庄公非常高兴,买下此地——这就是当时的衡阳府长坪乡大渔塘,现在的衡南县栗江镇大渔村。
万庄公任邵阳县令致仕(退休)后迁家带小定居大渔塘枞杨堂。大弟王万滨也慕名而来,选了一块好地,定居衡阳太平乡沙塘(今衡南县近尾洲镇义仁村); 小弟王万韬追随二兄,迁居衡阳怀节乡荷叶坪(今衡南县松江乡荷叶坪村)。衡阳渔溪王氏自北宋王万庄卜居大渔塘,至嘉祐六年(公元一零六一年)永贤公始建祠堂,大门悬挂“楚南第一家”横匾,称“崇本堂”。尊王万庄父亲王绍冕为衡阳琅琊王氏始祖。三宗谓称:渔溪王氏,沙塘清溪王氏,荷溪王氏。三兄弟合祠通谱,定子孙班辈歌,三宗后代照此排序,不得更改,四世之后各宗立祠,分修谱笺。“后乌衣巷而兴秀钟南岳,继黑头公以起望重东山”,衡阳历史不可替代的家族从此兴起——渔溪王氏。
字辈联歌:
志定绍万载,邦永思汝德,宗原仕伯添,文世大梦宁,朝端启嘉庆, 俊秀继芳诚,一元余运会,安本乐宽平,厚道传典训,显扬集华英, 昌隆才必贵,顺迪吉恒盈,承祖联科第,崇儒肇盛名,楚良开泰景,远代信丰亨
至宋仁宗时期,皇帝赵祯重文抑武、宽容治国,开创了国富民强的“仁宗盛治”。仁宗时期人才辈出,留芳百世的有包青天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司马光、柳永等等,全是些文章千古、忠肝义胆的名士。渔溪王氏不落窠臼,也出了文化名人——王永贤(王万庄公第四代孙),永贤进士出身,谦虚恭谨,为观文殿学士,得皇帝、宰辅以及同僚的赏识。有一次,他参加御史林悦组织的笔会,仁宗驾临,写了一首这样的诗赠给林氏家族,诗曰:长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闽邦远更延。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故家乔木盘根大,新出猗兰奕叶鲜。上下相承同纪载,三千年所万千年。这首诗赞美林氏家族忠孝门第,子孙贤能,并表达了殷殷祝福。王永贤从中感知宋仁宗是多么仰先贤遗风、爱忠孝子民。想到自己王氏家族自古以来皆满门忠孝,贤才辈出,是时候也该修谱正史,以励后人奋发图强,报效国家。见贤思齐,王永贤开始启动王氏宗祠修谱工作,谱序请上司恩师两部尚书(兵部、刑部)、大文豪、翰林学士欧阳修撰写,欧阳修在序中言:乎文学如王君,心津津乎循理,文浸浸乎跻华,则夫亢宗昭祖而光启后人,盖有日矣。赞美王永贤文章灿烂、才华超群,足可以光宗耀祖并启迪后人。又言:昔汉名儒系谱以贤传;唐宰相系表以贵传。斯谱也安知不若昔之贵且贤者而并传欤。 这是欧阳修在预言,王氏家族将不断涌现贤达显贵并代代相传。王永贤效法林悦,也组织了一场笔会,邀请状元、榜眼、探花,文坛才子、名流大家,题联作诗,书赠墨宝。永贤自己也题一序,一并将这些珠玑文墨送回家乡,交族人刻于宗祠、印在谱上。光华灿烂的衡阳渔溪王氏第一谱成时, 正是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
“培根深百尺,槐荫庇千秋。”话说王万庄公生有三子,名王载兴、王载文、王载武。长子王载兴又生二子,名叫王邦甸、王邦匀,从始祖绍冕公算起,邦字辈正是第四代,按族规可以立支祠了,王邦甸在衡阳江东酃湖立了祠堂,称载兴户,在此娶妻生子、定居传后。他的弟弟王邦匀随父亲王载兴回到祖籍地河北真定去了,在北方生根开花也不忘源出衡阳渔溪一脉,1999年,王邦匀的后裔回来认宗祭祖。王万庄的第三个儿子王载武,因官任江苏,婚配江南,定居在苏州吴县洞庭山。清同治十一年,王载武的后人、吴县县令、一个叫王昌期的子孙,来王氏宗祠认祖归宗,并敬匾一块,曰“世德昭垂”。万庄公第二个儿子王载文,一直留守渔溪,耕读传家,王永贤就是他的嫡孙子。王载文之后分祠开户:
宗福户、宗寿户、宗瑞户、宗尧户、庶叔户、庆叔户、宗志户、才叔户、忠叔户、雍和户、铭孙户、嗣孙户、胜夫户、通叔户、顺夫户、隆叔户、宝叔户、庆夫户、祥夫户、立夫户、寿夫户、宁夫户、益叔户、汝富户、庚叔户、荣甫户等。
一、周姓来源:
1、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黄帝的四世孙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以周为氏。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另有周赧王之后,在唐代先天(712-713年)年间,因避唐玄宗名讳改姬姓为周姓。周公旦之后姓周。
2、出自周昌、周任之后。《河图运录法》记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时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分散于古时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带)、庐江(今安徽、湖北省境)、浔阳 (今属江西省)、临川(今属江西省)、陈留(今属河南省境)、沛国(今属河南、安徽、江苏省境)、泰山(今属山东省境)、河南(今属河南省境)等地。
3、少数民族改为周姓
1)南北朝时,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姓普,后改姓周。《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献帝时,把北魏国拓跋氏分为七份,以七兄弟统率之。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献文帝的次兄一人,还有次兄统率的那一部分国人。周氏,是北魏国兴旺的七族之一。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有隋朝名将周摇。周摇(约 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献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2)唐朝上元年间,少数民族有“暨佐时”(音译)三字姓的,改为周氏。
3)代北(今山西省东北部)的复姓“贺鲁”氏,改为周氏,贺鲁氏是由“夷”(少数民族)变为周姓。
4 、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改为周姓。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与“基”声音相近,当时长安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
他姓改为周姓
5、五代后梁,成油的子孙改姓周。
成油(仙锐),是唐朝末年的荆南节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并未姓周,他是死后才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的
6、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苏姓改姓周。
唐朝末年,苏益人福建,定居同安,裔孙昌盛,成为南方大族之一。苏益的六代孙居住福建泉州卓源乡新康里,因遭粮累,财产没官,族人还受元朝官军围剿,各自逃难,其侄苏可安改姓周。自此以后,这支周氏族人繁衍,并迁移人台湾新竹县。
7、清朝初年,明朝长沙藩王吉王的子孙改姓周。
明朝第一代吉王朱见浚,为明英宗第七子,成化十三年 (1477)就藩长沙。第四代吉王称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袭封,死后无嗣,吉端二子又袭封。明朝亡后,袭封的吉王逃往广东,死于缅甸。吉端王的第三子朱翊铤(yan延),封长沙郡王。朱翊铤的庶子朱万世,在明亡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改姓周,其子孙一直姓周。
二、迁徙分布:
1、周氏早期主要在河南发展繁衍。这一时期,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当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国周氏。
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汝南安城周氏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后裔,周仁生十子,徙于安成。周仁5世孙周燕,生5子,后皆至刺史、太守之职。5子号称"五龙",各居一里,皆以儒学传家。子孙繁盛,分衍出许多支脉 魏晋南北朝之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两晋时期,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门三封。周颤,周嵩。周馥等著名人物。安城周氏周景家族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形成旺族其后裔世代在朝廷为官,散居各地.隋唐时期其中一支由山东迁徙湖北后再迁徙湖南,即周敦颐家族汝南安城周姓,自周燕始,除了其五个儿子,史志上留有姓名并立传者多达二百三十九人,代代人才辈出,为官者甚多。此现象堪称历史奇迹汝南安城周氏各家族经过战乱之后纷纷逃亡外地,最终遍布全国
2-唐初,有周姓族人随陈元光入闽开基福建漳州。
唐朝末年,军阀混战,河南光州固始县周姓迁徙福建。唐僖宗中和年间(881—884),周德琰为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县令,生三子,三子随父居固始县。唐昭宗乾宁四年(896),六镇藩镇叛乱,周德琰次子周枢,与游、刘、翁、范等姓人闽,选择福建建瓯县(1913年建安、瓯方二县合并设置)的马伏为世居地,称为“马伏周家”。周枢随父宦居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昭宗乾宁四年人闽,居住马伏,为人闽之始祖。周枢的后裔周枯,于北宋太宗淳化二年(991),迁居福建崇安县的仙店,周枯为仙店支派的一世祖。
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宋高宗南渡长江,河南固始县周姓随宋南渡,迁至闽汀宁化(今福建省宁化县,古代宁化县属汀州),犹长于宁化。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这支由河南迁人福建宁化县的周姓,继续南迁入广东梅县
3-北宋末年与南宋末年从中原南徙广东。
新会县桥亭房周氏,始祖周海门,原河南汴(汴京,开封)人,宋南渡后居广东南雄珠玑巷,后乃居新会桥亭。又,新会县沙富房周氏,一世祖周监,字天枯,原籍河南许州长葛县,遭元乱,千里间关,扈宋少帝至粤之冈州崖山。
广东新会县这二房周氏,原籍均在河南,分别是南宋初年随宋高宗南渡与南宋末年随宋少帝南徙的。
梅县周氏大始祖周仁德,原籍河南固始县,随宋高宗南渡,迁居福建宁化县。南宋末元初,其裔孙“由闽迁粤”,迁居广东长东县(今五华县,在广东东部,梅江上游),至七世祖周(王宣),始迁梅县。周碹是梅县始迁祖,又是由闽迁粤的七世祖,所以至今广东梅县周姓称他为“始祖七位公”。
4-元末明初,江西吉安府周姓移民湖南邵阳地区。石碑周氏初祖炳四公,兄世常,生江右(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于元明间徙居湖南宝庆邵东之石碑。湖州周氏,一世祖周志亮,元末明初“奉旨屯垦湘潭,后卜居湘潭”。周志亮次子周肇翔,洪武年间“迁屯益阳”,于是“隶籍益阳”。清初江西移民湖南的第二次高潮中,湖南衡山始祖,是由江西永新县厚田迁来。又有一支“明洪武五年(1372年)奉旨入蜀,而创业重庆府涪州”,明末清初,该支周有仁宁君之子周可伦自重庆涪洲响水沟从戎至四川苍溪落业。
明清以来,周姓比较集中的省份是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
5-周姓在台湾主要集中在台南、台北两地。
周姓大多是祖上由北方南迁福建和广东,再由福建、广东移居台湾的。
清康熙到乾隆年间,有泉州人周延群乘船东渡,入垦台北县石碇乡;泉州人周炎移居台北县景美镇开垦奠基。清嘉庆年间,富阳(今属浙江)人周凯曾任台湾道台,后死于任上。
6-大陆周姓移居海外,始于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时代;周姓旅居海外的地方,主要是中南半岛与南洋一带;海外周姓侨胞,主要来自大陆的福建、广东(包括现今的海南省)两省。海外周姓华人来自广东省的潮州、汕头地区的,占较大比例。
1)广东省揭阳县的伯劳浦乡周氏。明朝洪武初年,其始祖周朴叟,人称周伯,由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迁来广东揭阳县。他在埔上开荒,又引清泉上埔,人们于是将“埔”字去土添水,改为“浦”字,将“伯劳浦”作地名。伯劳浦乡往海外谋生的人较多。泰国首都曼谷有旅泰揭阳县伯劳浦家族会,此外还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2)福建周姓移居南洋。清末福建周姓之移居南洋,先后梯航南来,开拓新天地。其彰明较著的创始人有:周英美之开埠文德甲,周公南之经营巫罗加什,周公秀之垦殖麻坡浮林望,周卿昌、周卿安之贸迁于新加坡及马六甲,周孙品、周孙华之往来各地沟通侨信等。
三、郡望、堂号:
1 郡望(汝南、沛郡、陈留、浔阳、临川、庐江、泰山、淮南、永安、河间、临汝、华阴、河东、清河、江陵、长安、河南、昭州)
汝南郡:汝南安城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第十八代裔孙周邕。有汝南周氏遍天下之说。汝南安城周氏在汉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这支周姓人中历代人才辈出.有汉执金吾周球.汉决曹掾周 燕.东吴大都督周 瑜.晋征西将军寻阳侯周访.晋梁益诸军都督鹰扬将军爵建城公周楚.晋龙镶将军周虓.梁庐桂二州刺史保城侯周灵起。唐武卫大将军周法尚.唐左屯卫大将军谯郡公周绍范.唐左金吾大将军征南大元帅周如锡.唐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侍郎当朝宰相周墀.宋礼部侍郎周元孙等人.自周邕开基之始,世代文武进士及第入仕.赫显历代朝廷.
临汝郡:唐天宝初年改汝州置,治所在梁县(今河南临汝),乾元初又复名汝州。临汝周氏也是由汝南安成周氏分出的,是汉汝坟侯周仁的第三十二代裔孙屯田员外郎常州长史周基。周基子周允元,仕至凤阁侍郎、平章事
沛国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部分人于秦代迁往沛郡,成为当地著姓 汉代汾阴侯周昌、周勃、名将周亚夫即属此支。。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的周震。
河间郡:西汉高帝置河间周氏世居河间文县(今属河北),自称出自汉汝坟侯周仁之后,是汝南安成周氏的分支。这支周姓人中最为著名的是北周时的周惠达。
华阴郡:唐天宝元年改华州置,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华州。华阴周氏的族源尚不明确。其家谱称为晋宋之际有位名为周谟的人,曾随大将朱龄石北伐,自丹阳(今江苏南京)入关,后来留居华阴(今陕西华县),遂为华阴周氏开基。隋唐时,这支周姓人中有乐州刺史周儒、嘉川公周护仁、亳州刺史周志珪、少府监周元珪、冀州刺史周履顺等人。
河东郡:初置于秦代,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隋朝时移治河东县(今山西永济西南),一度改名为蒲州。汾阴县即是该郡辖县之一。河东周氏也是汝南安成周氏的分支,自称是汉汝坟侯周仁的后代,世居河东汾阴县(今山西万荣西南)。唐代时,这支周姓人中有主客员外郎周子敬、登州刺史周征冲、蜀州刺史周彭年、大理司直周万年、大理评事周载、国子博士周元达等人。
清河郡:西汉置,治所在清阳县(今河北清河东南),东汉移治甘陵县(今山东临清东北),称清河国,此后亦郡、国互称。北齐移治武城县(今清河西北),隋唐时一度称贝州。这支周姓人的祖源待考,是唐朝时出现的新郡望。其中有凤阁舍人周茂祯等名人。
江陵郡:唐天宝初年改荆州置,治所在江陵县(今属河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荆州。 这支周姓人的血统源流尚待进一步考察,在唐代有卫尉少卿周敏道等人知名于世。
长安郡:唐置,治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长安周氏本属于姬姓,是周赧王的后代,在唐代先天(712-713年)年间,因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这支周姓人自北朝以来就是关中大姓之一,曾相继出了北周太子太仆姬愿、唐职方员外姬思忠、万年令姬处逊、丹州刺史姬思恭、长安令姬道斌等著名人物。唐代以后,这支周姓人中的一些人又恢复了姬姓,但大多仍保留周姓不改。
河南郡:即秦代的三川郡,汉代改名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下辖22个县,相当于今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河南周氏出自鲜卑拓跋部,开基始祖为周摇。这支周姓人中有右千牛将军周虔智及其子周思亮、周思敬等人。
昭州郡:贞观八年(634年)由乐州改。乐州,武德四年以始安郡平乐县改,治所在今广西平乐西。因昭州曾名乐州,这支周姓人又被称为乐州周氏。 昭州周氏以世居昭州知名,先祖所出尚待考证。唐朝时,这支周姓人中的周孝谏等人世代担任乐州首领,其后又有周万才、周君谟等人,分别任永州、柳州刺史。
2、堂号:
1_)细柳堂:汉文帝六年冬,匈奴6万兵马犯汉。文帝令周亚夫驻兵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几日后,文帝御驾亲往劳军。走近军营,只见甲兵森严,个个持刀执戟,张弓挟箭,如临大敌。当令门岗传报,营兵却直挺挺地站着,一丝不动,并喝令车驾停住,说:“军中闻将令,不闻天子令!"文帝亲自来到营门,又被哨兵拦住,文帝只好交出天子的符节,让哨兵进帐回报。亚夫验了证件,才下令开门放入车驾。一面嘱咐:"营内不准跑马。"车驾和随从骑兵只好按辔徐行。进入营门,亚夫才不慌不忙地出帐迎接,文帝慰问后,一出营门,兵士仍关上营门,严整如故。文帝回头看了看,高兴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呀!象亚夫这样的将军,和他练的兵,才使敌人无缝可钻呀!"
2_)爱莲堂: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一生清正廉洁,一生最爱莲花。曾作《爱莲说》,通篇百余字:“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他把莲花比成君子,推崇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
3_)自立堂号:世德、亦政、诵芬、清白、继述、绍濂、世善、大本、承志、景濂、雍睦、敦叙、忠厚、敬爱、集贤、永思、承思、濂溪、敦稼、孝思、叙伦、笃佑等。
四、家乘谱牒:
湖南:濂溪汝南周氏族谱共八十九卷。 江苏:周氏族谱六卷、周氏家谱十八卷、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江都周氏家谱六卷、润东周氏族谱三十二卷、蒋湾桥周氏宗谱十四卷 浙江:周氏家谱不分卷、周氏宗谱不分卷、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余邑周氏宗谱三卷、汝南周氏宗谱四卷、姚江孝义周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周氏宗谱、谷阳周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周氏族谱一卷、周氏续修家谱十一卷首一卷、周氏四修族谱十二卷、小云南周氏宗谱一卷 安徽省肥东县王铁乡周冲村"爱莲堂"家谱八卷
五、历史名人:
周亚夫[?一前143],西汉名将。沛县(属今江苏)人。周勃子,初封条侯。文帝时,匈奴东进,他以河内守为将军,防守细柳(在今陕西咸阳),军令严整,被誉为“真将军”。景帝时,任太尉,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迁丞相,谢病免。后以子私买御物所累下狱,绝食死。
周 处[约236-297]:西晋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氏,字子隐,吴时为东观左丞,晋平吴后,历任新平太守,迁御史中丞,后任建威将军,封平西将军、周孝侯,当地至今流传着他改恶从善、射南山虎、斩长桥蛟之传说,京剧传统剧目《除三害》就是表现他的故事。
周敦颐[1017-1073]:北宋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氏,曾官大理寺丞,国子博士。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小溪上,以营道故居濂溪名之,后人称其濂溪先生。他依据陈抟的《无极图》,著《太极图说》,理学大师朱熹曾推崇他为理学的创始人。著有《爱莲说》。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氏。平生创作了许多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写法新颖,被词学界推誉为“巨擘”,对后世影响很大,开南宋格律词派之先河。
周 昉:唐代以画肖像、佛像著称的名画家,出身显贵家族。其画风为“衣裳简劲,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宋代的米芾将他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三人并称为"四大人物画家"。
周 瑜[175-210]:三国吴之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氏,建安13年[208年],火烧赤壁,大败曹操大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精音乐,时称“曲有误,周郎顾。”
周树人[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本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氏。周敦颐的第三十二世孙。《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06月17日第四版)
城市别称的来历
本文2023-11-22 01:30:3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