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禹后裔文瑞公有几个儿子后人又在哪
大水泊始迁祖于坚远孙于整,配张氏,育有五子。依序为:
1玘名,2鉴 ,3浩文,4福志,5文瑞
文瑞之子于钊,配夏氏,二子:礼、书。
※于钊长子于礼,配姜氏、周氏,育有四子:
长东洋——应程—鹏翊—
应培—鹏(票+羽)、鹏九、鹏(曾+羽)0 `8 Q T+ F1 s! O' g' K
应?失序。' r4 E( d6 g# a
次 东鲁——应修—宏抱、宏功3 U h a) b) w& J7 r$ M$ n
应韶—宏能—浑、汘
' B2 B' v: x" j9 x l
三 东齐— 应第— 鹏翚(拔贡)—濬、淇、灦(岁贡)灏(岁贡)
_/ A; K( S$ Q4 n o
鹏翰(进士)—淑、涟(进士) q' O) u; X P7 y% O7 Y
鹏翀(进士)—涵(庠生)
鹏翥—渶(进士)、漺(岁贡)、淳、法 / ^
- T7 k" s' T# o P$ v w
幼 东皋,以下失序。) i$ z# C% x1 E: q2 b
; K,7 j0 k: f9 t/ j
※于钊次子于书,配氏失考。一子:于桥。以下失序。' M# ~/ y9 @& Q9 q! f6 C3 `( @
(一)流向奉天
一、13世东洋嫡孙鹏翊,配田氏。四子:
长子文龙 ,奉天府巨河巡检,四子:
述祖—式爵
续祖—式仁、式范、式钦
志祖—式禄# q1 X1 |/ z$ k# \5 k/ W
永祖—式?;5 h8 _- V T7 [" V8 x# q( ` ~
次子文英—仁士;
三子于鸿;
四子于和。
二、16世于汶,东鲁嫡孙,宏抱第三子,嘉庆庚申(1808)岁贡,配方氏。三子:名号失考
21世式义,宏抱曾孙。' N) ` t; F0 A4 ]! O" d- P
0 ]; B 1 d4 D, }% I
三、16世于澧(配郭氏,俩子)、于沛(配慈氏,俩子),宏功长、次二子,联手携子同迁。" i9 K& s7 , Y( f/ I
四、16世长泠,于钊远孙,时兴五子之幼,配林氏。/ I/ _/ \1 q) Y' F( U& y9 K" v
五、19世体仁,燿祖五子之长,配张氏。三子:松、杨、桂,嫡子失序,共13人悉迁。名号配氏如下:% f' {/ |$ E \: Y: r# e, \% { w z
继仁、张氏, 达仁、王氏, 达寿、李氏,达诚、闫氏, 达玉、彭氏,% S5 T$ O- b: Q, A$ q
达才、张氏, 达德、王氏,达贵、张氏,达禄、高氏,述仁、高氏,
进仁、刘氏, 达士、张氏,高氏, 达党、?氏 达信、?氏
六、于涟,配宋氏、谢氏,诰封一品夫人。四子:师善{康熙丙寅(1686)准贡}、志学、念祖、绍祖。6 u T- t) `/ h, o i' }) c
17世念祖,康熙壬午(1702)岁贡,赐进士,候选训导,授修职郎,配王氏,例封孺人,育五子:式敷、迁益、秉谦、锡普、立恒。1 C% f r" K0 n9 c1 V
19世于易,立恒次子。三子:基之、基盛、基培,三公悉迁。
七、18世于撰,乾隆丙申(1776)岁贡,配毕氏。二子:长人伟,次人伸—东鲁远孙。
% m b$ S7 } P2 A j& x; h
(二)流向东北+ T: I U4 ~4 L9 h4 a1 W/ j# ~- M
八、14世应第玄孙——式縠子孙;
式民,配徐氏。二子:家仁、家让。- I2 I) q, K# H
九、13世于桥玄孙——文昱,四子;秀章、克贵。
十、20世履墉远孙——25世传贡、传海,亲兄弟。+ Y+ N( u! f% O3 r: [- m3 j
十一、16世于涟嫡孙—养正,号德武,太学士,配周氏、徐氏,(乾隆朝江苏巡抚徐士林姑爷)育有五子,迁出二人:长子于昉,配林氏;幼子于晰,配戚氏。5 v& ~ f4 M2 C/ U8 z" h7 Z& Q) Y G1 [
十二、18世于震嫡孙——传贡(俩儿子)、传海——亲兄弟
十三、19世于燧长子——培基,配刘氏。0 `% S6 N6 L3 J$ W
十四、17世永祖配刘氏一子。$ k1 c6 }! T& q+ V% C" V
十五、17世赞祖配曲氏,三子(按:谱载“出外”——东北?)。
(三)流向赤峰
十六、16世于涟之子念祖之曾孙于昱,二子:基成,配丛氏;基茂,配丛氏。) b' B: h( O+ _3 g4 @
十七、18世秉谦之孙储瓒(弟兄五个之长)配汤氏(按:谱载“口外”—赤峰)5 u' A9 N, f/ |+ o2 i; R
(四)流向云南通海县
十八、始迁祖尚仁,世鹏翀远孙,配王氏。育有二子:渊、仙。次子无后,继侄成祥为嗣。长子于渊,随父同迁。育有 四子:成芳、成章、成文、成祥(出继,未随迁)5 z o4 r( } q! J3 y$ A4 i3 M2 l能给
通海县在云南省中部偏南,县府在秀山镇。唐朝置镇,元改县。1956! M8 p/ F1 Q3 Y, A& p2 P
年与河西县合并为杞麓县,1960年复改通海县。历史上工商业就很发达,素有美誉:“小昆明”、“小云南”。 n0 G d5 f( V' X8 H7 p7 M# S$ R7 z
此举,当与于涟在云南为官的一段经历和影响必有关系,应是扑着风水宝地去的。谱载:住在县城东北七里处刘家庄。" I5 R u/ U V9 L6 m
2 b6 S0 V6 J8 |# U# R D
, @6 f& |5 g }! v, Q
(五)流向牟平榆林店
十九、始迁祖于普,秉谦之子,太学士,配丛氏。育有五子,除长子储瓒迁往口外,余者:次子储瑞,太学士,配王氏;三子储璇,配氏失考;四子储(王+典),配刘氏,独子于勤;五子储琳,庠生,配氏失考。兄弟四人,携手同迁。(按:谱载“雨林”?)
(六)流向威海徐家疃5 p, U6 X6 K+ `5 {) ]
二十、始迁祖立恒,于涟嫡孙,太学生,赠修职郎。配王、林、牟氏,赠安人,育有五子:昱、易、璜、曜、?。
廿一、19世于曜,庠生,敕封文林郎,配王氏,敕封孺人,葬徐家疃西莹。独子学宗。(按:谱书失序。据封号和葬地推断为于涟嫡传曾孙。存疑) g' W, ^; b, g) j! F
廿二、20世学宗,字因章,号云溪,聪颖超群,过目成诵,文章出众,书品端丽,嘉庆戊辰(1808)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改任直隶广平府威县知县,敕封修职郎。任满归乡,不废学问,设学于家,潜心教诲子侄。 配林氏,敕封孺人。独子:允迪,配李氏,四子:锡仁、锡宫、锡琨、锡蒲。(按;谱载“学宗,字章亭,号云泾”依据旁证谱牒资料改之,待考): {6 F5 E2 r5 F2 I- ^
廿三、19世于璜,字宾生,太学生,候布政司理,授文林郎。配杨、王氏;侧室梁氏,例封孺人。四子:学泉、学高;另外二子:学闵、学乾,迁居泊岳家。
[ L C$ G
廿四、20世学泉,字原亭,太学士,浙江富汤县丞署分水江(?),例授修职郎。侧室张氏,敕封孺人。四子:允福、?、?、?。
廿五、21世允福,太学生,例授侍郎,湖北巡检。配李氏,育有二子:?、锡蕃7 x$ S& L0 E T4 @, s6 Z: L% A
廿六、22世锡蕃,湖北候补知县,
徐家疃,似为于涟给后裔精心卜择的得意之地。如今族众昌繁,
未负祖望,至为兴哉。
& ~0 O, a7 u2 I y( C4 _
(七)流向威海冶口村 6 q: u+ {4 o/ D" S3 7 @+ @
廿七、始迁祖廷瑞——于涟远孙,锡普曾孙,字专斋,贡生,候选训导,
配张氏。二子:钰、钲。
[
(八)流向威海河东村
廿八、20世洪序之子仁辰——始迁祖。 村名已改:福德庄。 n% {/ W# }2 T
9 D8 X# C- E7 S% o0 l
8 P; A& x! {0 Z# R
) j-
(九)流向文登邑内村庄9 {7 T$ a3 a8 V
廿九、石灰窑村始迁祖—15世迁喜,于钊玄孙,失序,配刘氏。独子俊泽,配许氏,四子:从祖、福祖、承祖、正祖。
17世承祖,配张氏。独子:克义,配邓氏。二子:英、优。
三十、营上村始迁祖—
17世遵祖,于钊玄孙,于清次子,配迟氏,& A B% P& `% p/ i4 r5 `
卅一、后村始迁祖———17世嗣祖,于清三子,配梁氏。
卅二、汪疃宅库始迁祖—17世諟祖,于清四子,配杨氏。
卅三、西产始迁祖——18世式?, 失序,配氏子嗣失考。
卅四、西汤始迁祖——, p" v/ u- k! L ^, @& q: N
19世于瑺,应第玄孙于模之子,配宋氏。
卅五、双石村始迁祖——18世克福,于桥玄孙。5 l; }2 ]/ _ u W8 P
卅六、楼底下始迁祖——19世于升,锡普之子,配李氏。二子:映、暽;- _) B3 } U n8 {% q4 n
卅七、汤西岗(jiang)村始迁祖—18世迁益,太学生,配李氏。: P' f) G( H9 _5 ~9 ]+ U4 y
二子:于暽、于映
卅八、硝滩村始迁祖——20世基隆(按:谱载“迁宋村西”,或为孔格庄?)% A6 C+ `7 ` j! f5 {4 _! a
卅九、胡家庄始迁祖—— 19世建堂,鹏翀玄孙,配汤氏。五子:恭、寛、信、
敏、惠。
四十、于疃始迁祖——
19世建成,鹏翀玄孙,无后。
卌一、文城始迁祖——2 T/ E m }9 W: p% p2 D/ N
18世式敷,字得一,配黄氏,于涟长孙。/ | U4 t" v) {5 `' W
一子:于(日+文)5 J f% B2 }5 c Q5 H
卌二、汪疃翠峡口始迁祖—21世廷瑞(按:谱载“廷璜”。依据《文登进士》改之。待考)道光戊戌(1838)岁贡,式敷之孙,配刘氏。三子:铭、镕、铨。4 M- b0 Z! K7 h% y
卌三、泊岳家始迁祖——- T9 z! c! i3 \
20世学闵、学乾,于涟玄孙,兄弟联手同迁。% Z+ Y# l1 ~" w b( B8 i
学闵,字云亭,号文泽,太学仕,候选县丞,例授修职郎;配梁氏,例封孺人。: R' \$ C/ `1 d8 c/ \
学乾,字建亭,太学生,候选巡检仕郎。配李氏,封孺人;孙氏,七子:6 Y4 l I$ Q( O3 D5 Q R
允泽、允生、允清、允、允松。允琛、允玠、允琪。! p: z h' ]7 x
21世熙燮,学闵之子,附贡生,候选通判,例授永得郎。配林氏,例封孺人。独子:葆中,贡生,候选盐大使,例授修职郎。配梁氏,例封孺人。独子:敬猷,庠生;配梁氏、张氏。 ~3 ^( Y' x! E t# ]3 G
卌四、18世式礼,因建大水泊机场躲迁至:新建、埠前头、迟家河等村,其25世传嘉,迁至岭东村。
卌五、鹏翚次子祇祖后裔,撒据方格窑、东沟曲家、后土埠岭等。
徐士林
徐士林(1684~1741)字式孺,号雨峰。文登徐家村人。清朝江苏巡抚,卒祀京都贤良伺。出身寒微,秉性质直,勤政爱民,被乾隆皇帝誉为"忠孝性成"的一代楷模。
徐士林,字式儒,文登县爬山后徐家村人。康熙二十三年生于贫寒农家,自幼奋志励学。康熙五十二年中进士,任内阁中书(辅佐皇帝办理国政的机关要职),后升礼部员外郎(中央部级官吏);雍正五年任安庆知府,五年后又升任江苏按察使;乾隆五年任江苏巡抚病逝在任上,终年五十八岁。
徐士林历康、雍、乾三朝,三十余年"清勤敬慎",是清代有名的清官。《文登县志》记载,士林"立身端方,历宦途不为干谒。其任京师,非公务未遂与公卿接比;为道府与督蕃臬交,未尝一馈送,其守身之严谨可知也。"徐士林还特别精于断案,史书上称他"治狱如神"。在他任知府、按察使、巡抚期间,明察详审,判明了很多疑案大案,改正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深得民心。现今文登县图书馆内还藏有他在任时审理案件的手书记录七十二则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徐士林断案执法的求实精神和审慎态度。
徐士林病逝后,乾隆皇帝极为悲痛,下谕痛悼道:士林"鞠躬尽瘁,遂致沉疴。临终无一语及私,劝联以忧盛危明之心为长治久安之计。此等良臣,方资依使,乃今溘世,联实切切含悲不能自己也!"(《清史稿》三十五卷)他下诏书,破例将徐士林这个地方官祀于京师"贤良祠",与开国元勋和辅佐重臣同等待遇,并赐金井玉葬。一个封建官史,即能为皇帝识器重,又能察民情,顺民意,确实难得。所以在正史和正史之外,便流传着许多颂扬他的传奇故事。
送礼赠言
徐士林任江苏巡抚的时候,经常进京向乾隆皇帝面奏。按当时官场通例,做地方官的,每次进京或逢年过节和皇亲国戚的喜庆吉日,都要献上异珍奇宝以忠孝。徐士林在江苏这富庶之邦,鱼米之乡为官,更该多多贡奉珍贵礼品。可是徐士林偏偏不理会这件事儿,在任数年没给皇宫进过一次贡。不但皇亲国戚王后妃嫔指责徐士林不世故,连乾隆本人,也觉得徐士林未免太失礼了。天长日久,风也刮到了徐士林耳朵里,这一年除夕之前,他也备了一份礼物,派人星夜进京城,献给乾隆皇帝。
腊月三十日,乾隆携带三宫六院、文武百官在保和殿观赏各地送来的贺年礼品。普天下的奇珍异宝集中陈列于一室,整个大殿珠光宝气。乾隆对这些礼品司空见惯,不以为然,只是特别注意察看每件礼盒上的送礼人的姓名。他仔细看一了遍,又浏览了一次,最后怏怏不快地坐在御椅上,叫来负责收礼品的总管太监问道:"江苏徐士林送来何物?"
太监一听,大惊失色,以后皇上知道徐士林送来了什么礼物,要怪他个匿藏不报之罪,便战战兢地结巴起来:"他……没,没……
"送的什么?"乾隆急不可耐的追问道。
"送的……"这太监为何如些惊慌?原来他当年做过乾隆的侍读,同乾隆一起跟徐士林念过书,深知徐士林为人,也知道乾隆的脾气。今天早晨,他接到徐士林派专人送来的年礼,打开一看,竟是重新装裱的几本旧书。心想,这样的年礼送给皇上,不是挖苦圣上吗?皇上能不怪罪?所以他没有拿去陈列,放到了后宫。没想到皇上竟追问起此事,他能不害怕吗?
乾隆见太监吞吞吐吐的样子,厉声说:"拿来!"
"是,奴婢去取。"太监转身,急忙到后宫把那几本旧书拿来,双手擎着,跪在皇上面前。那些王公侯妃一见,个个挤眉弄眼,嗤之以鼻,等待皇上对徐士林问罪。
乾隆见只是几本旧书,倒没发作,只是急于看看内中究竟,便揭天宗卷,取出徐士林的贺年奏疏,一字一句地看起来。
徐士林写道:蒙皇上天恩,对我破格擢升,……恭逢元旦,理当进贡方物。可是皇上知道,臣一身之外,寸丝粒粟,都是皇上所赐,黎民供给,我自己尚物贡奉皇上呢?只是炯炯臣心,愿皇上象唐尧虞舜一样治理天下,国泰民安,万世无疆。由此,望皇上恕我赤诚之心进言。臣自幼学《尚书》,谨择典谟要义,写成数卷心得体会,具裱缮册,适逢元旦拜呈。只要皇上肯赏脸御览,对治国安民略有得意,臣就不胜荣幸之至……"
乾隆看罢奏疏,脸上的怒气早已消散。接着又翻着那本精心装裱的旧书,不住地点头赞许。那些王公大臣好生奇怪:皇上对稀世珍宝不感兴趣,对这几本旧书倒爱不释卷了。
看着看着,乾隆叫道:"好!拿笔来!"
太监取来文房四宝,乾隆挥笔写了"赠人以的,不如赠人以言也"朱批回赠了徐士林。
乾隆皇帝给徐士林的赠言题词不少,徐士林唯独对这条特别珍爱,随身携带。因为这条御批对他有特别的用处,那些擅长阿谀献媚之徒给他送礼,他就出示皇上的御批驳回。
据传,这道御批徐士林传给了他做过知县的儿子徐朝亮。儿子也用它来拒绝礼品。
三挡皇驾
乾隆皇帝最爱游山玩水,在皇宫里住腻味了,就想下去转悠转悠。其实,皇帝出访,也不都是为了游玩,巡视吏治,体察民情,招贤纳士,寻求治国安邦大计者也是有的。只是绝大多数皇帝老子出访,常常不但不能为黎民解决什么问题,还会给百姓送去很多麻烦,结果是劳民伤,误国害民。所以,各地老百姓和那些为官清廉、深得民心的地方官,都不希望皇帝到他们那里去。
徐士林教乾隆读书的时候,讲过孔夫子故乡齐鲁之地,说过他的老家,秦始皇东巡过的东海边疆。自然是把这些地方描绘得山水秀美,地灵人杰。所以乾隆做了皇帝以后,就想到他老师徐士林的家乡一游。
皇帝老子是金口玉牙,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可是,"清史"里查不到乾隆下登州的记载,几次南巡都是越路而过。原来全被徐士林了驾。
徐士林做安庆知府的那年春天,乾隆皇帝下河南到安庆府,徐士林深知为接皇驾对老百姓的骚扰,修卸街,建行宫,备珍味,积奇宝,要忙乱数月半年,还怕皇上见怪。国库的花销更不必说了,还要惊扰沿途百姓,夹道迎驾送驾,乾隆游过安庆,游兴正浓,又叫徐士林陪同他到他的山东老家巡视。徐士林一听,就想到家乡贫究困苦的父老乡亲,怎么也不能让皇帝再去作践他们。便对乾隆说:"登州景色最好看的时候是秋天……"说着,便把胶东的秋景绘声绘色的地给乾隆叙说了一番,乾隆准奏,说秋天一定前往。
到了秋天,徐士林进就述职,乾隆又想起游登州的事。这事徐士林并没有忘记,早有准备,便启奏皇上说:"为皇上驾监,我最近回了老家一趟,没想到那里水旱虫风,四灾为患,庄稼颗粒不收,百姓流离失所,路毁桥断,车辇难行,圣上请看,"说着,从怀里拿出特意准备的一个猪尾巴大的小萝卜,双手呈在乾隆面前,说:"这是我在老家爬山下拔的一个最大的萝卜,可见那里的灾情是何等严重!望圣上暂缓东巡登州为宜。"
乾隆听了,自然不想在这个时候去了,当即准奏;同时下了诏书,救济登州灾民。其实,那年登州地方是个好年景,徐士林变着法儿挡皇驾,护着家乡父老。
徐士林做江苏巡抚的时候,乾隆三次下江南,在江宁府,又对徐士林说:"我漫游了不少举国闻名的名山大川,就是没有到过老师家乡的爬山和留有始皇帝足迹的成山,深为遗憾。"徐士林听了,知道乾隆又要提出东巡登州的事了,便深思了一会儿,非常惋惜地说:"原来皇上想东巡臣下故里,是想到爬山一游,那真是皇恩浩荡。可异家乡黎民无福受授,那爬山万岁是万万去不得的。"
乾隆皇帝没有察觉徐士林是在变着法儿哄他,便问:"你那爬山为何我就去不得?"
徐士林说:"山道崎岖,车辇无法通过。"
乾隆说:"那我就步行而上。"
徐士林说:"圣驾难保,谁敢伴驾前往?"
乾隆听罢,心里不悦,生气地说:"文武百官,满朝皆是,还愁没人保驾?再说,到你故里一游,难道你也不陪?"
徐士林知道圣怒难犯,但心里并不发慌,平心静气地对答道:"陪伴圣驾,臣不怕赴汤蹈火,可是那爬山不仅难上,那时间,也怕圣上耽误不起呀。"
乾隆说:"上个爬山,难道还要三年五载?"
徐士林说:"三年五载不行,圣上请听当地一首民谣。"
乾隆侧了耳朵,徐士林念道:"爬山爬山,一爬九年,俯首摸地,仰首摩天,要是踏蹭脚,就掉进了金粉湾。"念过民谣,徐士林又解释说:"那金粉湾是爬山下的一个无底深渊,假苦掉了下去,神仙也没法救了。"
乾隆皇帝听了,吓了一身冷汗。不过他还是倒驴不倒架,硬充好汉说:"不去了,我倒不是怕掉进金粉湾,就是九年的功夫耽误不起。"
有!这一支分散到韩国和四川祖籍都是山东文登,姥爷隔几年还要回徐家村,太姥爷国字辈、姥爷汝字辈、我妈元字辈、我表兄弟姐妹承字辈。虽然没我什么事,但还是给你说,肯定有的,为官的一代楷模,怎能无后人。
山东登州府文登县徐家庄就是今文登市泽头镇徐家,位于泽头镇西南部3公里,西团岚埠西,耕地面积1440亩,人口649人。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徐兴由云南徙居文登县白马徐家(今威海环翠区泊于镇白马三村,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徐尚登由威海白马徐家迁来此处安村,初称爬山后,也称徐家庄,又称白马徐家,渐称爬山后徐家,后简称徐家。村西七百米处有著名的古“徐家遗址”。徐家是清朝江苏巡抚徐士林的故里。�《文登姓氏》
有!这一支分散到韩国和四川祖籍都是山东文登,姥爷隔几年还要回徐家村,太姥爷国字辈、姥爷汝字辈、我妈元字辈、我表兄弟姐妹承字辈。虽然没我什么事,但还是给你说,肯定有的,为官的一代楷模,怎能无后人。
官拜江苏巡抚
也是清朝第一个以巡抚身份葬进贤良祠的汉人
德高望重,一代楷模。
邓禹后裔文瑞公有几个儿子后人又在哪
本文2023-11-22 01:24: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6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