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来告诉我四川“曾”的由来和“曾”姓的族谱?
曾
开放分类: 百家姓、姓氏、字典、中华文化
目录
• 曾姓
• 光辉家世源流
• 南方巨姓大族
• 曾子
• 曾姓名人
• “曾”字的解释
曾姓
[编辑本段]
曾氏,姒姓后裔 具有黄帝血统。 现曾姓约占中国大陆汉族人口 0.49%,人口大约有600多万,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湖北、福建等省为多。人口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中排名第32,在台湾排名第16。
曾,这个受人敬仰的姓氏,根据考证,是传自距今4180多年前中兴夏室的贤君少康。追本溯源,是上古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当然,更是最为光彩的黄帝子孙。因为,治水有功的夏禹,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的裔孙,而颛顼高阳氏,则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这样一步步推溯上去,后世的曾姓人当然也是具有最高贵血统的黄帝子孙了。
提起曾氏的来龙去脉,可真是说来话长。原来,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以后,曾经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作“鄫”的地方,这就是古代著名的“鄫国”。然后,少康的这一房子孙就世代在鄫国相袭了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鄫国才被莒国所并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鄫国太子巫,就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去,并且在鲁国作了官。同时,以故国的国名“去邑当曾”,以曾为自己的姓氏。就此世世代代相承相袭下来。
曾姓的更详细解释见“曾姓”词条。
光辉家世源流
[编辑本段]
除了拥有这样一份光辉的家世源流之外,曾氏家族还有一个比别人更加幸运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尽管一直名高望重,但长久以来却始终未曾发现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记录。换言之,天下所有曾姓的人,都是一脉传自春秋时代的鄫国太子巫,系出上古的圣君夏禹,名符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对于同姓联婚,在曾氏家族之间是一向被严格禁止的。
古代的鄫国,位置是在现在山东省峄县的东方。换句话说,曾氏家族正是发祥于此地。每一个曾姓人的老家都在山东!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一带(今苍山县向城镇曾城前村)。先秦时期,逃至鲁国的曾姓后代在鲁为官,并且就此繁衍生息下来,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东、河北等地。秦汉期间,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从而声名显赫,家族昌盛。曾参长子曾元八世孙曾乐,曾为西汉山阴县都乡侯,曾乐之子涣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孙顼家望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二子玉、昌分别徙于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
依照《姓氏考略》的记载,曾氏有鲁国,庐陵两望,也就是说,这个家望过去是以鲁国和庐陵两处地方为繁衍中心。鲁国,就是山东省济宁市曲阜一带;庐陵,指的则是现在的江西吉安。曾姓的庐陵一望,始自曾子裔孙曾据避王莽乱渡江居庐陵;易言之,庐陵一望始自东汉之际。目前遍布天下的曾姓人家,如果有族谱的记载可考,当可发现自己的先祖大多是来自过去的鲁国或庐陵。
南方巨姓大族
[编辑本段]
两千多年前始见于山东,又是一脉相传的曾氏,后来为为什么会“望出庐陵”,在江西的吉安另外形成一个繁衍中心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一项珍藏于台北县莺歌镇的《武城曾族谱》的记载,可资参考。该项族谱是这样说的:“曾氏去邑为氏,武城之族,盛于山东,西汉之末,不仕新莽,举族南迁,居于豫章庐陵之吉阳县,由吉阳析居永丰县龙潭,由龙潭徙居吉水兰溪。”
由此可见,发祥于山东的曾氏,是早在大约两千年前的王莽篡汉之时,由于不屑在篡国之臣的*威之下生活,就举族搬迁到了江西,并且在庐陵一带开创了另一个新天地的。然后,他们又以庐陵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迁移和繁衍,尤其是南方的福建和广东诸地,更是他们向外发展的主要目标。所以,曾氏一直是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
有关曾氏在南方各地的播迁和繁衍情形,还有下面两项文献,可资参考:《晋江曾氏族谱》所录《清源曾氏族谱序》:“曾氏先出于鄫,春秋时并莒,子孙散析,在鲁者自别为曾氏。唐僖宗光启间,王潮由光州国始入闽,中原士民避难者皆徙以从,曾姓亦随迁于漳、泉、福兴之间;晋江之曾,始祖延世,为光州刺史也”;《兴宁曾氏族谱》曰:“鄫,官封鲁国公,宋政和壬辰年,徙福建宁化县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辉,辉子桢孙、佑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长乐县家焉。现居兴宁、梅县、平远、镇平、五华、龙川、惠州、河源、和平、广州、新宁等县之曾姓,皆为此祖之后。”
曾子
[编辑本段]
上面曾经一再提到过,曾氏自古以来就是名门大姓,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这样的至高荣誉的获得,当然不是偶然所致,而是由他们的无数杰出祖先,一点一滴地累积而成的。而提起两千多年来曾氏的一连串光荣历史,头一位浮上大家脑际的,可能就是人人都衷心敬仰的曾子。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时代鲁国的武城人。他是至圣先师孔子的弟子,以事亲至孝,悟圣道一贯之旨,而被后世尊称为“宗圣”。
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生于东鲁,移居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汲(子思子)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营养。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虐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郕伯”。宋大中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郕侯”(一作瑕丘候)。元至顺初年,加封为“郕国宗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宗圣”。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
曾姓后裔均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先。
曾姓名人
[编辑本段]
古代:
曾皙: 春秋时期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人,世称「曾子」。相传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
曾万:汉代镇南将军。
曾文辿(曾文迪): 唐代风水大师。
曾巩:北宋散文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会: 北宋翰林院修撰、池州太守、禅宗居士
曾公亮: 北宋宰相、学者、军事家
曾南仲: 北宋进士、天文学家、中国赤道式日晷(晷漏)最早设计者
曾慥: 两宋之际道教学者、诗人。
曾铣: 明嘉靖年间任兵部侍郎,后因奸臣严嵩诬陷遭处斩。
曾鲸: 明末画家。
曾国藩: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中兴名臣”之一;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曾天养、曾天浩:兄弟二人皆太平天国虎将,在与清军交锋中战死。
曾纪泽:清朝政治家、外交家,曾国藩之子。
现代名人:
# 曾约农:东海大学首位校长,曾纪泽之孙
# 曾中生: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 ,军事家
# 曾生: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
# 曾山: 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长
# 曾昭抡: 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化学学科的奠基人和领导者之一
# 曾联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设计者
# 曾宪梓: “领带大王”,前香港总商会主席,中国全国人大常委
# 曾培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 曾宪林: 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部长, 全国人大常委、财政委副主任
# 曾庆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曾志伟:香港影视明星
#曾宝仪:曾志伟之女,香港影视明星
#曾子墨:凤凰卫视著名美女主持人
“曾”字的解释
[编辑本段]
曾 #céng
释义表示行为或情况以前发生过:似曾相识|几年前我曾见过她。
曾经 #céngjīng 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例句〗多年前,我曾经在那里住过一星期,所以还有些印象。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曾 <副>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忆江南》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
已经
竟,竟然;尚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曾 <形>
通“层”。重叠
有虞之王,烧曾薮,斩
曾 céng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他~来过。又见zēng。
曾zēng
⒈重,指中间隔着两代的亲属:~祖。~孙。
中四龙的图案发掘于曾侯乙墓中(仅作为一个符号,并非曾氏的图腾)
http://www10000xingcn/x384/
曾参(shēn),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皙)同师孔子,比孔子小46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将其排在第12位,并记载说:“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将其排在第12位,并作一段较长的记载:
曾参(子舆)以孝道为志向,所以孔子因他而作《孝经》。齐国曾聘请他,想让他为卿,他不去,说:“我父母已年老,拿人家的俸禄就要替人家操心,所以我不忍心远离亲人而受别人差遣。”他的后母对他很不好,但他
仍供养她孝敬她。他的妻子因藜羹没有蒸熟,曾参(子舆)为此要休她。有人说:“你妻子没有犯七出的条款啊!”曾参(子舆)说:“蒸藜羹是小事,我让她蒸熟她却不听我的话,何况是大事呢?”于是就休了妻子,终身不再娶妻。曾参(子舆)的儿子曾元劝他再娶,他对儿子说:“殷高宗武丁因为后妻杀死了儿子孝己,尹吉甫因为后妻而放逐了儿子伯奇。我上不及高宗贤能,中不比尹吉甫能干,怎知能避免不做错事呢?”
曾参(子舆)是孔子的好学生,而且很注重孝,在《礼记》中记载了很多孔子和他关于礼包括祭祀等内容的对话。《二十四孝》把他作为孝的典型之一,记载说:
曾参(子舆)是《论语》中几个被称为“子”的孔子弟子,且曾参(子舆)子的言论被排在《论语》的前面,因此,《论语》是由曾参(子舆)参与主持、其弟子参与具体编辑,是比较可信的。
史籍对曾参(子舆)的记载很多,《论语》的记载也有15章。
一、参也鲁
《论语》评论曾参“鲁”。鲁是迟钝的意思。
三、日三省
曾参(子舆)一生谨慎,很注意自己的言行。
曾参(子舆)说:“我每天都反省一下自己三件事: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省,从内心对自己的言行的检查、反思。这里的三还是不能作多次解,而是指从三个方面进行反省。如果没有列出三个方面,作多次解还情有可原,即每天多次或时时刻刻反省自己。但那得多累啊?《公冶长》篇记载: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想那么多干什么?“扣其两端”,从好和坏、行或不行等两个方面考虑一下,最多考虑两遍就行了。光想不学而习之,则殆矣。《荀子·劝学》也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为人谋,就是给人家工作。简单地说,我们现在不管什么行业的人,去上班工作,你尽心尽力了吗?是天天吊儿郎当,还是努力出主意、想办法把工作做好?
忠,忠实,尽心尽力的意思。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待了朋友呢?这里,不仅仅朋友关系,还包括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诚实不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相互守信。巧言令色、足恭,大概不好做朋友。朋友之交,或其淡如水,或托六尺孤、寄百里之命,关键是一个诚字,一个信字。
传,读chuan(二声),不读zhuan(四声),受之于师谓之传。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践)习、演习等。现在人们,接受的大概都是“授业”之教,全都是挣钱糊口、为稻粱谋的事,有几个在想、在学、在传做人的道理呢?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子舆)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
这也是现代的人们所要做的事。
三、慎终追远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从一个人的一生荣辱,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都有因果。
旧注说“慎终者丧尽其哀”,终,指人死;远,指祖先,旧注说“追远者祭尽其敬”。对这一章一般地理解是:如果百姓都能慎重地对待父母的去世、料理好他们的丧事,按时祭祀、追念自己的祖先,那么社会的道德风俗自然就淳厚了。
查“终”“远”的基本意义,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答案:
“终”的其中一个意思是“人死亡”,《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长终而不得反。”另一个意思是结束了,引申为“死,生命完结”,如寿终。《礼记·檀弓》记载说:“君子曰终,小人曰死。”
“远”的一个意思是时间长,如远古、远祖。另一个意思是长久、长远,如《公羊传·庄公四年》记载:“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远裔,也称“远胄”,远代的子孙。
三国时的何晏《论语集解》说:“孔(安国)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意思是对父母的丧事,要办得谨慎合理,祖先虽远要虔诚地祭祀。宋儒及以后注解,均从这一说法。
这句话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过去,一个家族一般都有家谱、宗祠,每到一定的时间,会进行集体祭祀,场面甚为壮观。宗祠里一般都有一块“慎终追远”的匾额。《红楼梦》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以薛宝琴的视角,进入宁府宗祠,看到院中抱厦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四字;旁边一幅对联,写道是:“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宁荣”;“俱是御笔”。这种孝悌、祭祀行为,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同时对于维护社会基层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在现在的所谓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坚持着“养老送终”、节日祭祀这种传统制度和风俗。
但是,根据《尚书》特别是古文《尚书》的相关记载,“慎终追远”的意义不仅如此。
商成汤伐夏归来后,他的“左相”仲虺(hui,三声)作《仲虺之诰》,劝勉成汤总结夏灭亡的教训,要“慎厥终,惟其始”,就是要谨慎地对待事情的结尾,就像谨慎地对待事情的开始那样。
《尚书·太甲下》中,伊尹告诫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意思是,譬如登高,一定要从下面开始,譬如行远,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对民众的事不要轻忽,要想到治理百姓是艰难的;不要安逸,要想到你的权位是不稳的。谨慎地对待结尾,要像谨慎地对待开始那样。
《尚书·蔡仲之命》也说:“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
《尚书·旅獒》则对这一重要思想作了更为形象地表达:“呜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可以说,“慎始慎终”的思想,贯穿了古文《尚书》的始终。
另外,《礼记》中有“举大事必慎其终始”句子,《说苑》中也有“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的句子。
根据这些记载,“慎终追远”的意思,就是告诫在上位者,当初国家的创立者兢兢业业,行文教,行德政,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并取得了江山,建立了政权。在国家的治理中,一定要想想先王的德行,谨慎地思考和对待以后可能的结果,就像当初的先王一样。能够始终如一地对待老百姓,人民就会稳定,就会继续忠诚地追随、支持你们。如果不能慎始慎终,拓丢掉了德行,变得像夏桀、商纣王那样,最终将会失去人民的支持,失去江山。认识了这个道理,则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
曾子如果说“慎终追始”,后世的学者大概就不会产生歧义了。
四、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孔子晚年的某一天,孔子在上课时,对他自己一生的思想作了一个简单总结。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参(子舆)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参(子舆)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一般认为,孔子的“忠恕”之道,忠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630),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15·24)。
五、有若无,实若虚
对于学问,曾参(子舆)始终是如颜回(子渊)那样,永远处于进取的状态,他把有益的方法用来教育他自己的弟子。
曾参(子舆)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曾参(子舆)的这番话,体现了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有若无”、“实若虚”就是要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而“犯而不校”的观点,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
六、君子临大节而不可夺
孔子多次论述了如何成为君子,曾参(子舆)也提出他自己的观点。
孤是指死去父亲的小孩,六尺指15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托孤,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
曾参(子舆)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当然,不仅君主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朋友、君子之间也可做到这一点。朋友托孤,作为君子,应当尽力照顾。这样的例子,历史上和现在不胜枚举。这也是君子的高尚品质之一。
七、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作为君子,作为一个士人,应当以天下为己任。虽然责任重大,也要坚持到底。
弘是广大,毅是坚毅。
曾子认为,士应当心胸弘大刚强,意志坚毅,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士”是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所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责任;同时,在实现“仁”,必须奋斗终身,死而后已,这样说来,道路确实遥远。
“任重道远”,杨伯峻引章太炎《广论语骈枝》:“任重须强,不强则力绌;致远须决,不决则志渝。”
李泽厚《论语今读》认为,宗教性的学派一方面强调严格要求、恪守小节,同时也要求在从小节做起的各种礼仪制度中,树立起刚强不屈的伟大人格。这种伟大人格的建树以及各种道德行为的可能,并不是凭一时的勇敢、情绪、意气,而是从小处做起的长期锤炼的成果。……这才是曾参讲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讲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孔子讲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韧性精神,这种人格精神……值得提倡和发扬。
八、以文会友
君子之交应当是怎样的?真正的朋友、君子不是酒肉可以维护的,而应当以品质来维持。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曾参(子舆)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君子有己任,在什么位置就应当做什么事,否则,秩序就乱了,社会就乱了。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情。”曾参(子舆)说:“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至今都是一句为官从政的箴言。为官者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份内的事情。
十、不要轻易动感情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一个君子,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保持克制,不过分表达感情,否则,容易影响对事情的判断和处理。但是,有些时候,该流露也要表达出来。人,毕竟不是没有思想的动物。
曾参(子舆)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可能自动地充分发挥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
十一、孟庄子之孝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在《论语》中,这一观点两次进行了强调。鲁国大夫孟孙速孟庄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曾参(子舆)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及其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十二、上失其道则民散久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
孟孙氏任命曾参曾参的弟子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参曾参请教。曾参说:“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果能弄清他们的情况,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
十三、难与子张并为仁
曾参一以贯之地继承孔子之道,与颛孙师(子张)等人有学术上的分歧。曾参认为,难以和颛孙师(子张)达到一致。
曾参说:“子张外表堂堂,难于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十四、将死的善言
曾参与鲁国大夫孟孙捷即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可能有不同。曾参临死以前,把他自己的观点再次向孟敬子交流。曾参的这番话,对于人的修养也是十分有益的。
动容貌,是指使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于面容。暴慢,是粗暴、放肆的意思。正颜色,就是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出辞气,就是出言,说话,要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鄙,粗野;倍同背,背理。笾豆之事:笾(音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笾豆之事是指祭祀等事务。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这里指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十五、如释重负
曾参一生遵行孔子教导,临死之时,似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启,开启,曾参让学生掀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小雅·小旻》篇。免,指身体免于损伤。小子,是对弟子的称呼。
曾参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参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不仅仅用户来说明自己一生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也用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
儒家学派一直有“颜、曾、孔、孟”四大家族之说,指的是孔子、曾子、孟子、颜回这四位对儒家学说做出特殊贡献的先哲,历代帝王均对这四位进行分封,并由其后人世袭领爵。
其中孔子的孙子子思,与颜回、曾子、孟子并称“四配”,同时被封为述圣,但孔氏后人以衍圣公世袭,因此不计在内。生平儒家“四大圣人”指的是衍圣公孔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轲。
扩展资料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
——孟子
——曾子
——颜回
有谁来告诉我四川“曾”的由来和“曾”姓的族谱?
本文2023-11-22 01:17:5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