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曹雪芹纪念馆游玩攻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2浏览:3收藏

辽阳曹雪芹纪念馆游玩攻略,第1张

曹雪芹纪念馆位于辽阳市白塔区武圣路卧狮胡同2号,是在清代建筑吴公馆的基础上建立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曹雪芹纪念馆为二进四合院,有硬山瓦房21间,院内有曹雪芹塑像。纪念馆内各展室收藏和展出曹家相关的历史档案、曹雪芹祖父曹寅诗作、曹氏家谱、清宫档案等一系列文献资料。

此外,还陈列有多版本的《红楼梦》以及以《红楼梦》为内容的全国名家书画等。整个陈列馆为清代建筑,每个展室皆有楹联,前门有著名红学专家冯其庸题写的“曹雪芹纪念馆”金字牌匾。

地址:辽阳市白塔区武圣路卧狮胡同2号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7:00

建议游玩:2-4小时

最佳季节:秋季

周边公交信息:003路/3路 020路/20路 030路/30路

湖南图书馆收藏收录大量古书籍,其中包括湖南各姓氏的家谱,太平曹氏共有两个堂口家谱作为古籍被湖南图书馆收录保护。 [湖南资兴]大坪曹氏续修族谱十二卷·-民国8年(1919)三厚堂木活字本·-存7册·-存卷1、2、5~7、9。

档案号:277/1978 [湖南祁阳]三吾曹氏族谱二十一卷/(清)曹宏英等主修·-清光绪24年(1898)蔡侯堂木活字本·-存1册·-存卷1

档案号:277/1023

散文标题: 源远流长古襄平

关 键 词: 源远流长

散文分类: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sanwen

我的家坐落在东北的宝地——辽宁省的辽阳市,我在这里土生土长,是这里的坐地户,伴随着这座城市的变迁而成长。这里有著名的太子河水川流不息,有着美丽的木鱼石的传说,还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今辽阳,襄平是辽东第一城,建城的历史为关外最早。在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前,襄平辽阳一直都是东北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在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后辽阳开始没落,现在的辽阳夹杂在沈阳和鞍山中间,发展比较迅速。太子河从东面流经我们城市的,它有着美丽的传说。太子河古称衍水,汉称大梁河,辽称东梁河,金时称无鲁呼必喇沙,满语意为芦苇河。明称太子河,清称太资河,即今之太子河。太子河在辽阳境内的主要支流有24条,河流生育着各种鱼虾水产。有句谚语说得好:“居就粮,梁水鲂。”鲂是鳊花鱼,扁身细鳞,是鲜美的鱼类。据《辽阳县志》记载,太子河有鱼、虾、蟹等三十余种,名贵者有鲤、鲂、鲫、鲇、重唇等。据说战国时期,"秦伐燕,燕王僖走保辽东",秦兵围追甚迫,但由于燕太子丹对军队的指挥很有方法秦国也受到极大的损失,于是秦国便想出一计。秦国间谍向燕王进谗言:秦伐燕的原因是太子丹杀掉,将人头献给秦王,秦国可以罢兵。燕王僖听信其言,派人追杀太子河于衍水。秦国得知后大喜,于是派兵攻燕,燕遂亡。后人为纪念太子河不畏强权,热爱国家的高尚品德,遂改衍水为太子河。首山是千山的脉系,它因三峰矗立,状若人首而得名。它是屹立古城的天然屏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其主峰上保存着明朝时修筑的烽火台。它现已被定为国家森林公园。首山俊美多姿,远望象一位仰卧着的少女,浑身都充满了秀气。每当轻云落霭缭绕云峰时,就会出现"三首云冠"佳景。云雾漫漫似白纱飘飘然然,若有若无,峰峦时隐时现,分外妖娆,就象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婷婷玉立,婀娜多姿,古人曾给她起个响亮的名字---“三首云冠”。来这里攀山者可穿青松、步石岩、登墩台、看日出、观沧海、能一览"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的瑰丽景色。登了峰顶,俯瞰西坡,怪石嶙峋,早年依坡就势栽植的青松翠柏已蔚然成林。首山那苍松、奇石、山路、古迹、亭台、流水、鲜花、碧空、白云,的确能使游人欲醉,留连忘返。在这座城市,有一条著名的四道街,对那里是极为熟悉的,现在已被建成了古物市场和一条街。周末的时候,整条街是集市,古物和各类不同时代的书籍竞相叫卖。总是在周末,停留下脚步,驻足在喜爱的物品摊前,向卖主随意探问,在喊价和还价中,寻找自己的乐趣。一方面增长了古物的知识,又得到了平日难得的快乐。去年夏天一段时间,因为离那较近,每天都要经过那里,因此,古物一条街成了我必经的快乐之所在。王尔烈,名仲方,字君武,辽阳县人,曾是乾隆帝的老师。他是热爱家乡的人,也爱家乡的山水,其间留下许多名诗佳句。他为人谦卑,受人尊敬,在其70岁寿辰之日,京师一些朝廷幕僚和同事、社会名流等124人,为其献九扇小寿屏组成的“百寿图”寿屏,屏上装有泥金满、汉字及画126幅,可见其在清廷中的声望之高。他博学多才,“工诗文,善书法,时人得其墨迹如拱璧焉。”现如今,王尔烈纪念馆坐落在辽阳古城西门里王尔烈故居“翰林府”。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就是以王尔烈故事为基础改编而成的。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经“红学专家”多年考证其祖籍在辽阳。正如冯其庸先生所说"雪芹祖籍辽阳,家传所载、宗谱所记、文献可考、碑石所证,虽万世而不可移也"。现今,曹雪芹纪念馆内各展室收藏和展出曹家有关历史档案及曹雪芹祖父曹寅诗作落款辽阳千山以及曹氏家谱、清宫档案等一系列文献资料,表明曹雪芹祖籍辽阳这一史实。此外,还陈列《红楼梦》版本以及以《红楼梦》为内容的全国名家书画等。整个陈列馆为清代建筑,每个展室皆有楹联,前门有著名“红学”专家冯其庸题写的“曹雪芹纪念馆”金字牌匾。说起我的家乡,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这里是温带,四季分明,农作物是一年一收,非常适合居住。这里物产富饶,辽阳城有三宗宝,塔糖、梨干、乌拉草。塔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特产品之一。它不仅具备着特殊的风味而且它的外形也很美,有如梅花形并多孔,吃起来酥脆,清香可口,色泽洁白细致,经暑不变。每年的阴历二十三都要吃上几块,好让灶王爷来临,也就意味着年关将至。东南山的南国梨香满天下,堪称梨的精品,咬上一口,香水满溢,是年节送礼的极品。把它制成梨干,耐储存,口感甘甜怡人,吃起来香甜可口。乌拉草,又名靰鞡草,莎草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灰绿色,细长柔软,紧密丛生于沼泽地上。它的特点是茎叶细长,干燥后柔软、韧性强,主要是极其保暖。把草根子弄回家,再经过腐烂腐熟,就是很好的养花的花土。我的家乡美不美,不全靠一张嘴。风景秀丽,人文关怀,文化名城,辽东的一颗璀璨珍珠。怎能不让我们热爱它,真的为生长在这样的城市感到骄傲自豪,衷心地希望能为美丽的家乡做点贡献,以不枉为襄平一份子。朋友们,欢迎你们到辽阳来做客,期待你们的光临! 喜欢

曹姓家谱是指曹姓的文字谱牒,又称为曹氏家谱,曹氏家乘。肇始于先秦史官所撰的《世本》。曹姓世系直至汉代应仍是在《世本》上增补,原书在宋代散佚。如太平曹氏,等等记载曹氏内部发展的传记和编年史的特殊历史记传。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纸坊曹氏寻根,认祖归宗,世系字派是:?天必万福、盛世宗祖佑、仁才正崇涌、光辉耀先系、大德家兴隆。

贵公光显文,永定怀安国,

德远源弥兴,景必如宗启,

邦廷希广道,崇庆世逢亨,

志守惟心向,含洪正继均,

甲第恢先绪,贤名振古今,

忠孝为家宝,节烈应时新,

慈祥联伯仲,意气重和平,

元良存大义,奕代允昌明。

仁伦宜蔚起,恩泽令久传。(新增)

科教利宇宙,楚豫有雄才。 清光绪二十三年曹振甲纂修《曹氏族谱》,江苏扬州曹姓一支字派为:

景国良栋,守世乙启,子木宏允,振汝定纪。 德贻余庆,学立名扬,锡尔遐福,长发其祥。

江苏扬州另一支曹姓21世以前字派说法不一,其字为:

乾元亨利,贞学为佾,里公雍述,泰罕党宇,

宙洪荣华,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孝悌忠信,

礼义廉杰,金木水火土,壮敬贤良勤俭,射御书数。 一大士必,永裕恒元,如松有茂,明文思安,善继贤述,克盛荣华。

清光绪二十六年曹汝祥续修《曹氏支谱》,山东诸城曹姓一支字派为:

彬乾元,亨利贞,学有为,良勤俭,庄敬贤,忠孝悌。

清咸丰十年(1860年)四川绵竹《曹氏族谱》的世次班行为:

以学联玟风,圣元世德邦,守先培代远,一本遇多良,

秉正安怀履,希承绍有方,慎之崇汝祖,延显兆绵长。 子应荣达,继必贤良,诗兴泽后,孝启家祥,

芳连甲第,声振朝堂,光余先祖,百世其昌。 德学元荣士 广会允胜长

广德兴胜运 家龙学士启

山东邹平青阳曹家字派为:

振奉永守兴,广明庆凡祥。 高永应启宗,祖达胜国英,方志传世代,光华选朝廷。

民国三十七年高村曹家与芷江曹家坪共同商议续取二十字:

安邦定治平,福享久成荣,正大鸿运兴,万家庆天恩。 景志仁玉庭,万(文)朝(正)维(万)贞(兆)启,世上生俊杰,

久永享太平,祖正流芳远,仕相转佳行。 长延祖宗宏绪,达启世代仁义,忠厚贤良俊秀,尚德景星庆云。

民国十八年曹少甫修《曹氏家谱》,江苏通州曹姓一支字派为:

春贤泽绶衡,善禄道耀勋。

民国十六年曹怀之修《曹氏宗谱》,安徽绩溪旺川曹姓一支字行为:

志士光家国,徽猷衍圣功,立诚天助福,惇德世恒隆,

庆本善庭起,瑞从义宅钟,思求荣祖道,文学务先通。

民国六年《湖南益阳曹氏彦祥房四修谱》的派语为:

应世国大昌,芝成士必方,文明光景运,

道下合三房,显承师俊业,圣哲立名邦,

仁孝怀三代,嘉征集一堂,宗功培至善,祖荫庆常康。

民国三十二年曹时药《六修曹氏支谱》,湖南益阳曹姓一支字行为:

玉受秀贤彦,必钦子冠锡,良文教尔廷,家盛英嗣起,

时安德泽芳,显承师俊业,圣哲立名郅,仁孝怀三代,

嘉征集一堂,宗功培至善,祖阴庆常康。

江苏南通如东曹家庄曹氏字派:

廷有联明瑞,大启世永书,宗宜连显达,德裕克昌余。 祖居山西洪洞县,自明朝万历年间迁居邳州地名岔河,生三子守仓、守全、守金,始祖卒于岔河,仓祖留 守祭祀(后失传),全祖、金祖迁于宿迁县安八图骆马湖城西居住,字派为:

“守、嘉、从、君、文,起、桹、怀、正、伯”,

“复、兴、殿、序、天、锡、永、昌”,

“培、宣、继、武、 聿、世、德、长”,

同辈字“邦、景、伯、云、振、万、太、思”八字以下皆从‘复’为始。

详见《曹氏家谱窑湾(曹瓦)支谱》公元2013年续修新版(分支图式),由礼祖派分支后人曹绪刚、曹绪成 等主修。 “启、华、开、茂、圣、道、德、承、先、继”

曹友闻(?-1236年),字允叔,同庆府栗亭(今甘肃徽县)人,宋初名将曹彬十二世孙,以忠义闻名。宝庆二年进士。历仕绵竹尉、天水军教授、知府,眉州防御使、沔州知府,与元军大战于大安,与弟曹友万俱战死,卒谥毅节。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曹友闻 别名 :曹允叔 国籍 :南宋 出生地 :同庆府栗亭 (甘肃徽县) 逝世日期 :1236年 职业 :眉州防御使 主要成就 :保卫天水军、大破阔端、应援阶州、青野原,战功赫赫 地位 :民族英雄 人物生平,川中名将,代表之战,喋血仙人,大安殉国,身后评价,宋史文载, 人物生平 川中名将 南宋宝庆二年(1226~1289),曹友闻中进士,被授为绵竹县尉,次年又改任天水军教授,他赴任的同时,成吉思汗正在带兵围攻西夏国都中兴府。当时虽说中兴府还没有被攻破,但也只是个时间问题,西夏已无法摆脱亡国的命运,成吉思汗随即派出一支军队进入了南宋辖境,一举拿下阶州(今甘肃武都东),并包围了天水军(今属甘肃)。这就是“丁亥之变”。 这时曹友闻还没到任,天水军是否丢失都跟他没有半点关系,何况还是个文官,他完全可以原地返回。但曹友闻临难不苟,毅然单枪匹马闯入了军城,与守臣张维一起组织兵民布防,好在没过多久,成吉思汗就病逝于六盘山,蒙军只好撤退,军城就保全了下来。此事过后,四川制置司为表彰曹友闻的功绩,特地绣了一面“满身胆”的大旗颁授给他。 公元1230年7月,蒙军有心掌握川陕地形,再度进犯蜀地,由于当时的四川制置使桂如渊畏敌如虎,不顾川陕防线向来是以“三关为门户、五州为藩篱”的战斗经验,轻率地做出了弃五州(成州、凤州、天水军、阶州、西和州)、保三关(仙人关、七方关、武休关)的决定,致使三关之外惨遭蒙军蹂躏。在此战之中,宋军将领大多弃地而去,只有曹友闻尽遣家财招募了五千忠义之士,这才力保天水军不失。事后,四川制置司看出了曹友闻不光胆大,而且确有将才,便让他出守七方关。 在这次蒙军进攻前,曹友闻就已官至武翼大夫、阁门宣赞舍人、利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位居四川四大主力禁军(沔戎、兴元、金州、利州)之一的统帅。而在青野原之战过后,阔端又率大军转攻大安军,但又被曹友闻带兵打退,使他连立两功,因此被朝廷升为武德大夫、左骁骑大将军,声名更加显赫。 代表之战 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初,蒙古窝阔台汗集结蒙古、西夏、叶蕃及投降蒙古的汉军,号称五十万大军,大举南侵宋朝。蒙古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窝阔台第三子阔出率领,入侵襄汉;另一路由窝阔台次子阔端等率领出征四川。 进攻四川的阔端军,先攻春巩,围天水。曹友闻单骑夜入,与天水守将张维等筹划守城要略,并散尽家财招募兵士七千余人,同其弟曹友万先后据守仙人关、七防关、白水江等要塞,每战皆亲冒矢石,为士卒先。被授知天水军。蒙古军转攻阶州,曹友闻引军驰援,夹击敌军,击退敌军后,驻石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负责扼守七防关(今康县云台镇)一带。 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春,蒙古军再次南侵。一举攻下沔州(今陕西勉县),继而进围青野原(今甘肃徽县南)。宋军被困,请求救兵解围。曹友闻闻讯,召集部将说:“青野原为蜀咽喉,不可缓”。急派弟曹友万领军自冷水品渡嘉陵江,至六股株,同小道直奔青野原。曹友闻引精兵随后赶到,同守军一起内外夹攻,击退蒙古军,因功授武德大夫、左骁大将军。 喋血仙人 自端平元年(1234)以来,蒙古军屡犯金牛(今大安镇)、大安(今唐渡乡擂鼓台一带),曹友闻与弟曹友万誓死抗击。 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发动了第一次侵宋战争,西路军直逼四川。这年十二月,蒙古军攻陷沔州(今略阳),直逼大安。曹友闻率兵把守仙人关,探知蒙古兵联合西夏、女真、回回、吐蕃和渤海军大举来犯,对曹友万说:“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众寡不敌,岂容浪战。惟当乘高据险,出奇兵,藏埋伏以待来犯,誓与阵地共存亡。” 曹友闻派遣部将急速前往鸡冠隘(今阳平关鸡冠山下)、阳平关(原阳平关在今黄家坝)据守。部署刚定,蒙军数万已突至阳平关,即命令出击。又亲帅帐兵和背嵬军(即亲兵)突出阵前,左右宾士射退敌兵。友闻料定:“敌人必回兵攻鸡冠隘,应加紧增援。”后来蒙军果然以步兵万余猛攻隘口。曹友闻立令步骑直冲前去左右夹攻,蹀血10余里,敌方败退。 大安殉国 端平二年(1236)八月,蒙兵攻陷兴元府(今汉中市),欲冲大安。南宋制置使赵彦呐令友闻控制大安,以保蜀口。曹友闻驰书赵彦呐称:“沔阳蜀之险要,吾 重兵在此,敌有后顾之忧,必不能逾越沔阳而入蜀,又有曹友万和王宣首尾呼应,可保证大捷。大安地势平圹,无陷可守,正好发挥敌人骑兵之所长,我步兵之所短,况众寡不敌,岂可在平地控御。”赵彦呐不以为然,一日7次持小红牌来催促急速行动。曹友闻认为以寡击众,非乘夜出奇兵内外夹攻不可。于是命曹友万、曹友谅领兵上鸡冠隘,多张旗帜,向敌人显示我军坚守的决心。曹友闻则选精锐部队万人,夜渡嘉陵江,秘密往流溪沟埋伏。事先相约,敌人来到,内以擂鼓举火为号,外呼杀声以回响,两面夹击蒙古军。部署既定,九月二十二日,蒙兵果然来犯,曹友万冲出阵前迎战。敌将八都鲁拥有万余众,达海率千人,往来搏战,矢石如雨。曹友万身被数创,遂令诸军举火。九月二十七日,曹友闻遣诸军全面迎战;又亲率精兵3000人疾驰往鸡冠隘。 不料天公不作美,进军的路上下起了大暴雨。诸将请求:“雨不停烂泥没足,等稍晴再战。”曹友闻责备说:“敌人知道我伏兵在此,迟缓必失良机。”遂拥兵齐 进。曹友闻入龙尾头,曹友万闻五鼓已响,即冲出鸡冠隘口与曹友闻会合,内外两军皆殊死战斗,夹击敌军,血流20里,蒙古人的营寨被宋军连破数十个,尸体更是在阳平关外堆积如山。西川的军队素以绵裘代替铁甲,此时尽被雨湿透,不利徒步战斗。二十八日黎明,敌将汪世显率大批蒙军蜂拥而至,以铁骑四面包围宋军,曹友闻叹息说:“这难道是老天注定的吗?我只有为国战死而已!”于是破口骂战,杀死自己所骑战马,以表示殉国的决心。血战更加激烈,曹友闻与弟曹友万皆战死,全军覆没。汪世显感叹道:“蜀将军真男儿也!”盛礼以葬之。曹友闻战死后,蜀中再也没有一支能野战的部队了。 蒙古军长驱入蜀,如人无人之境。成都、利州、潼川三路的二十余州都被蒙古军攻下。 身后评价 南宋朝廷特赠为龙图阁学士、大中大夫,赐庙“褒忠”,谥曰“毅节”。元朝人刘麟瑞有诗赞道:“雁塔名香本一儒,执殳几度为前驱。元戎却敌世间有,教授提兵 天下无。花石峡鏖忠奋勇,水牛岭度死生殊。英风壮节谁堪匹?千载人称大丈夫。”在蜀中平原上,曹友闻与素称“骑射无敌”的蒙古军野战交锋十余役,几乎毫无败绩,放眼当时的全世界,恐怕也难有匹敌之人。 宋史文载 曹友闻,字允叔,同庆栗亭人。武惠王彬十二世孙也。少有大志,与仲弟友谅不远千里寻师取友。登宝庆二年进士。授绵竹尉,改辟天水军教授。 城已被围,友闻单骑夜入,与守臣张维纠民厉战。兵退,制置使制大旗,书 “满身胆”以旌之。已而兵复至,友闻罄家财招集忠义,得健士五千人。制置使 李檄管忠义,领所部守仙人关,且行且战,至峡口据险。前军统制屈信率所部突阵,还所掠四州人畜。至秦填,遣左军统制杜午迎击,力不能敌。友闻令诸军乘高据险,身冒矢石,为士卒先。信与统制张安国领兵出战。兵退,制置使檄捍七方关。 北兵东破武休关,已而破七方,遂入沔州金牛,至大安,又分兵自嘉陵江木皮口突出何进军后,进战败死之,遂长驱入剑门。友闻与弟万各率所部,取间道过毡帽山,至青蒿埧,战于白水江中流。兵退,制置司檄驻阆州。叛将鲁珍为陈隆之所斩,珍部曲肆焚劫,友闻讨斩其将郭虎、蔺广、杨仲等,余党散去。檄知天水军。 北兵入凤州,略河池,抵同庆。友闻密遣统制王汉臣、统领张祥,授以方略出战。兵至城下,友闻部分诸将各守一门,偃旗伏鼓,戒士卒,俟渐近,鸣鼓张旗,矢石并发。又命汉臣等取间道出战,自提重兵尾敌后,大战有功。端平初,友闻遣万与忠义总管时当可分兵碎石头、青蒿谷,前后大战数合。制置使上其功,特授承务郎,权发遣天水军。北兵又自西和至阶州,友闻曰:“阶虽非吾境,岂可坐视而不救。”遂引兵与诸军会。命前军统制全贵领所部为先锋,统制夏用出其左,张成出其右,总管陈庚及万、友谅往来督战。有功,制置使赵彦呐俾节制利帅司军马,任责措置边面,换武翼大夫、阁门宣赞舍人,差权利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驻扎石门,控扼七方关。 武休关,入沔阳,利路提刑高稼死之。制置使进屯青野原,被围,友闻曰:“青野为蜀咽喉,不可缓。”遣万领兵自冷水口度嘉陵江至六股株,屡战有功。夜衔枚由间道直趋青野原,制置使奇万之勇,令督诸军战守。兵退,友闻引精兵亦趋至原下,夜半截战,围遂得解。特授武德大夫、左骁骑大将军,依旧利州驻扎御前诸军统制。 北兵破沔州,捣大安,友闻遣摧锋军统制王资、踏白军统制白再兴速趋鸡冠隘,左军统制王进据阳平关。友闻登溪岭,手执五方旗,指麾甫毕,兵数万突至阳平关,遂遣进及游奕部将王刚出战,又亲帅帐兵及背嵬军突出阵前,左右驰射。兵退,友闻谓忠义总管陈庚及当可曰:“敌必旋兵攻鸡冠隘,宜急援之。”既而果以步骑万余攻隘,庚以骑兵五百直前决战,当可将步兵左右翼并进,王资、白再兴又自隘出战,蹀血十余里,兵乃解去。特授友闻眉州防御使,依旧左骁卫大将军、利州驻扎御前诸军统制,兼沔州驻扎,兼管关外四州安抚,权知沔州,节制本府屯戍军马。弟万差知同庆府、四川制置司帐前总管,仍旧总管忠义军马,节制屯戍军马,董仙驻扎,专与沔、利两司同共任责措置边面。 仙人关。谍闻北兵合西夏、女真、回回、吐蕃、渤海军五十余万大至,友闻语万曰:“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众寡不敌,岂容浪战。惟当乘高据险,出奇匿伏以待之。”北兵先攻武休关,败都统李显忠军,遂入兴元,欲冲大安。制置使赵彦呐檄友闻控制大安以保蜀口。友闻驰书彦呐曰:“沔阳,蜀之险要,吾重兵在此,敌有后顾之忧,必不能越沔阳而入蜀。又有曹万、王宣首尾应援,可保必捷。大安地势平圹,无险可守,正敌骑所长,步兵所短,况众寡不敌,岂可于平地控御。”彦呐不以为然,一日持小红牌来速者七。友闻议为以寡击众,非乘夜出奇内外夹击不可。乃遣万、友谅引兵上鸡冠隘,多张旗帜,示敌坚守。友闻选精锐万人夜渡江,密往流溪设伏。约曰:“敌至,内以鸣鼓举火为应,外呼杀声。”北兵果至,万出逆战,敌将八都鲁拥万余众,达海帅千人往来搏战,矢石如雨。万身被数创,令诸军举烽。友闻遣选锋军统制杨大全、游奕军统制冯大用引本部出东菜园,击敌后队;敢勇军总管夏用、知西和州神劲军总管赵兴帅所部出水岭,击敌中队;知天水军安边军总管吕嗣德、陈庚率所部出龙泉头,击敌前队。友闻亲帅精兵三千人,疾驰至隘下,先遣保捷军统领刘虎帅敢死士五百人冲前军,前军不动,大兵伏三百骑道旁,虎众衔枚突战。会大风雨,诸将请曰:“雨不止,淖泞深没足,宜俟少霁。”友闻斥曰:“敌知我伏兵在此,缓必失机。”遂拥兵齐进。友闻入龙尾头,万闻之,五鼓出隘口,与友闻会。内外两军皆殊死战,血流二十里。西军素以绵裘代铁甲,经雨濡湿,不利步门。黎明,大兵益增,乃以铁骑四面围绕,友闻叹曰:“此殆天乎!吾有死而已。”于是极口诟骂,杀所乘马以示必死。血战愈厉,与弟万俱死,军尽没,北兵遂长驱入蜀。 秦巩人汪世显素服友闻威望,尝以名马遗友闻,还师过战地,叹曰:“蜀将军真男儿汉也。”盛礼祭之。事闻,特赠龙图阁学士、大中大夫,赐庙褒忠,谥曰毅节,官其二子承务郎,婿迪功郎。万特赠武翼大夫,二子成忠郎。 注:据曹氏家谱记载其弟为曹友万,宋史此处有误。

辽阳曹雪芹纪念馆游玩攻略

曹雪芹纪念馆位于辽阳市白塔区武圣路卧狮胡同2号,是在清代建筑吴公馆的基础上建立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曹雪芹纪念馆为二进四合院,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