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姓贺的大概有多少人,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
贺姓,分会稽贺氏,河南贺氏和其它少数民族贺氏。会稽贺氏来源有二:一是源于姬姓,为吴王僚之子庆忌之后。《会稽先贤传》记载,唐中期以前官谱所载,不少贺氏家谱如北宋词人贺铸家谱也如此记载;二是源于姜姓,为齐相国庆封之后。唐中期后姓氏书籍如《元和姓纂》所载,部分贺氏家谱所载。为庆封后裔备受质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史载庆封其族被灭,庆封无后;二是所载庆封后裔汉末徒会稽山阴,与会稽山阴贺氏汉代中、后期即有人已活跃于政坛相冲突,与汉末和两晋时贺氏已成会稽第一大姓相冲突,与鉴湖由庆湖—镜湖—鉴湖的历史演变相冲突。据《魏书。官氏志》等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将鲜卑族复姓贺赖(贺兰)氏改为汉姓贺氏,此乃鲜卑贺氏之起源。鲜卑贺氏现在也已经汉化为汉族,称为河南贺氏。另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也有姓贺的。
贺(hè)姓, 贺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贺氏又是一个年轻的姓氏,得姓时间不足1900年。贺氏从得姓始就是会稽世居大族和江南士族。历史上贺氏名人辈出,比较著名的有的贺齐、贺邵、贺循、贺知章、贺龙、贺国强等。贺氏是礼学世家,贺循、贺道力、贺道基、贺道养都以礼学闻名于世,贺循被称为当世儒宗。贺氏还以书法著称,贺循、贺知章都以书法见长。据2007年统计,是第85大姓。属于大姓系列,人口已经超过二百八十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7%以上。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是贺氏分布的主要省份。
起源
贺(hè)姓,源出有:
源流一
会稽贺氏出自东汉汝阴令庆仪曾孙庆纯之后,属于因避帝王之讳改姓为氏。而会稽庆氏的来源则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源于姬姓。
三国时谢承的《会稽先贤传》对贺氏的起源作了明确的记载:“贺本庆氏,后稷之裔。太伯始居吴。至王僚,遇公子光之祸。王子庆忌挺身奔卫。妻子迸渡淛水,隐居会稽上。越人哀之,予湖泽之田,俾擅其利。表其族曰庆氏,名其田曰庆湖。今为镜湖,传伪也。安帝时,避帝本生讳,改贺氏,水亦号贺家湖。”该观点认为专诸刺王僚时,王僚的庆忌正出使郑国和卫国,后来庆忌逃到了卫国,而他的妻子和儿子则渡过浙江,逃到会稽山傍隐居下来,当时那儿是一片沼泽,沼泽中有些高地可以耕种,越人就把这些高地给他们耕种,称他们为庆氏,把他们种田的沼泽湖泊地区称为庆湖。该记载认为会稽贺氏起源于庆忌。另外,北宋著名词人认为会稽庆氏起源于庆忌曾经记载于唐以前的官谱中。
二是源于姜姓
据史籍《姓纂》记载:“庆姓,齐公族庆公之后。”又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考略》等文献记载:齐桓公的支庶后代庆封的后代中,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庆氏。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有个支孙名叫公孙庆克,其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史称庆父。庆封在齐灵公姜环执政时期(公元前581~前554年)出任大夫,到了齐庄公姜购执政时期(公元前553~前548年)为上卿,执掌国政,后在齐景公姜杵臼继位之后逃往吴国。到了东汉时期,庆氏后裔传至汝阴郡令(今安徽合肥、涡阳一带)、会稽人庆仪时,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在刘祜成为汉安帝之后,为避汉安帝之父清河王刘庆之名讳(追封的汉庆宗、汉孝德皇帝),改姓名为贺纯,其后代便相传为贺氏。
谢承的《会稽先贤传》
是关于贺氏来源的最早的记载,比后来的《元和姓纂》的记载早近600年。
贺氏族人大多尊奉贺纯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慕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将鲜卑拓拔部中的贺兰氏、贺赖氏部落,改成汉字单姓为贺,称贺氏。
得姓始祖
贺纯
各支始祖
贺宗国:字东峰,为秦御史大夫,授荣禄大夫,调守徐州没,葬九里山前,王山丙向。配张氏:封宜人,葬兴公共冢。是为江苏徐州太始祖。
贺添民:字燎翁,汉桓帝时江西行省提刑没,葬吉州太圳上。配陈氏:封宜人葬兴公合冢。是为江西泰和始祖。
贺应詹:贺应棋、贺应桢、贺应詹兄弟三人,唐荘宗元年由江西太和圳上徙居湘乡之培塘,贺应桢:居万秀塘即今五都也。贺应詹:居南岸老六十都今更为永为丰二十二都,自伯景以后俱系詹公一族。是为迁楚南湘乡祖。
贺伯景:承应詹公而居南岸,没葬南岸东峰冲子山午向。配杨氏:葬南岸东峰冲。是为湖南湘乡贺氏始祖。
贺凭:唐会昌中自会稽以著作郎令永新,秩满居邑这良坊,没葬秋山之阴,子孙远墓面居,是为良坊贺氏始祖。
贺应詹、贺友恕:后唐庄宗时自江右迁居湘邑南岸,传至明朝,有讳宗者生六子,编号日堂,五子友恕为堂五房之祖。是为莲湘贺氏始祖。
贺汉宗:明洪武初由上湘率亲属来湘潭,居城外三十都之黄龙巷。是为湘潭贺氏始祖。
贺礼:明嘉靖间偕弟智自永新垅田徙楚南之攸邑,再由攸隶籍湘潭篁奇林。是为湘潭贺氏始祖。
贺崇寿:明永乐间避毛由江右永新迁湘潭。是为中湘贺家段贺氏始祖。
贺文亮:明永乐初自长沙移家宁乡回泷铺江家桥。是为鹅山贺氏始祖。
贺质:先祖东汉傅中,原姓庆,汗安帝父清河王禄廪貂以庆字训贺,赐姓贺,自此世为贺氏生卒葬失考。元配:氏生卒葬失考。
贺及:字仁甫。宋太元年丙子四月初八申时生,元二庚辰三月初六申时没,葬辰州府后花园。有志。元配:黄氏,宋太平四已卯二月初三戌时生,宝元三年卒已九月初二酉时殁,葬合夫冢。子一:旺。是为益阳祖仁支下始祖。
分布
贺氏得姓是在今浙江绍兴一带,从一开始起就是当地一大望族。故族人自改姓为贺氏以后,就以会稽为其堂号、郡望。贺纯有孙名贺齐,为三国时吴国大将军齐之孙贺邵任中书令,邵之子贺修在西晋任太子太傅,由于仕宦周迁等原因,贺氏开始在江浙一带缓慢迁徙。
会稽贺氏在汉、魏六朝时期,他们与同郡的虞、魏、孔三姓并称为“会稽四姓”。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北方兵连祸接,各民族不断大举南迁,使得南方的贺氏家族分布更广。出自鲜卑的贺氏,也很快繁衍壮大,后与从江南北上的贺氏不断地融合发展,逐渐在北方形成两大郡望,即河南郡、广平郡。
唐朝时期,贺修的十二世孙贺德仁为唐太子中书舍人,贺德仁的侄孙贺默为彭州刺史(今江苏徐州),贺德仁的侄曾孙贺知章任唐玄宗秘书监,可见此期世居会稽之贺氏已呈大批北上之势。
宋朝词人贺铸为贺知章之后,生于今河南汲县,晚年退居苏、常。唐宋之际,贺氏已分布于中国东部广大地区,其中在北方,是以今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分布最为集中。此期又形成山阴(隋朝时期贺德基之族所在)、青州(宋朝时期贺恂之族所在)、忻州(宋朝时期易州刺史贺惟忠之族所在)、陈留(宋朝时期右千牛卫大将军贺率景之族所在)、蔡州(宋朝时期中散大夫贺应诚之族所在)、济南(宋时秉议郎贺适中之族所在)、齐州(宋朝时期光禄卿贺志诚之族所在)、密州(宋朝时期贺宽之族所在)等郡望。明初,贺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山东、湖北、河北等地。
明、清以后,贺氏遍及全国各地,并有远播海外者。
如今,贺氏分布甚广,尤以湖南、山西两省多此姓,这两省贺氏就占全国汉族贺氏人口的30%以上。
郡望
广平郡:因会稽庆氏始祖庆忌曾经寓居于春秋时卫国的艾城,而卫国的艾城在后来的广平郡范围,当两晋郡望兴起时,就以广平为郡望。汉景帝刘启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复置广平郡,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朝文帝杨坚开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废黜。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二十六县,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县。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有浙闽之地。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份(仅天目山、淳安县西部小部分地区除外)、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带及福建全省。三国时期孙吴国分设临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后,其辖境缩小。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为越州,后又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民国时期合会稽、山阴二县为绍兴县。今为浙江省绍兴市。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济南郡:汉朝时期高祖刘邦设有济南国。荆楚七国乱政后改为济南郡,治所在东平陵(今山东章丘),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临淄市一带。晋朝时期移治历城(今山东济南)。北魏时期改为齐州。宋朝政和中期升为济南府。元朝时期则为路。明、清两朝均为府。民国时期废府改为山东省省会市。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青 州:青州得名甚早,在古代是《禹贡》中的“九州”之一,位于今山东半岛中部,大体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广大区域。《禹贡》中记载:“海岱惟青州”。上古时期为东夷之地。至夏、商王朝时期,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西周初期封吕尚为齐侯,地始归于齐国,之后历春秋战国之世,均为齐国所属。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设青州刺史部,驻广县。东汉时期为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在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部,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西晋怀帝永嘉五年(辛未,公元311年),曹嶷弃广县,筑广固,为青州刺史治。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慕容德攻陷广固,定为南燕国都,这也是山东唯一一个作为朝代首都的地方。后南朝宋武帝刘裕灭南燕政权,夷广固,筑东阳城,置北青州刺史治于此。北魏献文帝皇兴三年(己酉,公元469年)拔东阳城,仍为青州刺史治。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丁酉,公元517年)增筑东阳城南郭,即南阳城。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丁丑,公元557年)迁益都县治于东阳城,移青州府治于南阳城。隋朝时期为青州总管府治,后改为北海郡治。唐朝初期复为青州总管府治,后又改为北海郡治。宋朝时期为京东东路路治。金国时期为山东东路益都总管府治。元朝时期为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治。明、清两朝时期,为青州府治。民国时期为益都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州归昌潍地区(今山东潍坊)管辖,1986年撤县改为青州市。2003年全市辖六个街道、十五个镇,即王府街道、益都街道、昭德街道、王母宫街道、东坝街道、云门山街道、弥河镇、王坟镇、五里镇、庙子镇、邵庄镇、普通镇、东高镇、高柳镇、朱良镇、何官镇、口埠镇、东夏镇、谭坊镇、郑母镇、黄楼镇;山东青州经济开发区。
忻 州:隋朝时期以汉朝秀容县(今山西忻县)置忻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忻州市。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蔡 州:亦称蔡郡。秦朝时期把原来的蔡、沈二国之地改置为三川郡。汉朝时期又改为汝南郡(今河南上蔡)。东晋朝时期将治所移至悬瓠城(今河南汝南)。隋、唐两朝改为蔡州,一度曾名为豫州;隋朝时期改汉朝的溱州置蔡州,其治所在隋朝时期名为上蔡县,唐朝时期名为汝阴县,均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汝南县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也曾置蔡州,治所在蔡阳,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部一带地区。
密 州:隋朝时期改胶州为密州,治所在今山东省诸城。明朝时期废黜。
抱歉,关于“湘鄂谁家地”是否是指贺家,目前没有明确信息支撑。
“湘鄂”指的是中国的两个省份,即湖南省和湖北省。而“贺家”一般是指某个人所在的家族或家庭。如果“湘鄂谁家地”是在特定语境下使用的,那么它可能指的是在湖南省和湖北省两地中,哪个家族或家庭拥有或控制这些土地。
但具体指代的是哪个家族或家庭,需要了解更多的背景信息和上下文。
基本上天下各姓的同姓都不是一家子,贺姓也不例外分会稽贺氏,鲜卑贺氏和其它少数民族贺氏。会稽贺氏来源有二:一是源于姬姓,为吴王僚之子庆忌之后。《会稽先贤传》记载,唐中期以前官谱所载,不少贺氏家谱如北宋词人贺铸家谱也如此记载;二是源于姜姓,为齐相国庆封之后。唐中期后姓氏书籍如《元和姓纂》所载,部分贺氏家谱所载。据《魏书。官氏志》等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将鲜卑族复姓贺兰氏、贺拔氏、贺狄氏、贺赖氏、贺敦氏皆改为汉姓贺氏,此乃鲜卑贺氏之起源。鲜卑贺氏现在也已经汉化为汉族。另外还有其它几十个少数民族也有姓贺的。
符氏辈分排列:
1、宁乡符氏
始祖彦文公,字成章,元季授万户侯,由闽宦湘,协镇长沙。长子公辅之次子忠宪,行二,析居沩宁。自忠宪十传至世材、世珑、世栋,衍为三房,世居沩宁。清雍正间创修通谱,咸丰7年(1857)宁乡三房续修。
2、益阳符氏
始祖彦文公,三传至忠烈(公辅长子)徙资阳,五传思诚、思得、思明、思三。思诚居修山,生必道、必进、必华三房。思明(盟)居侧上冲,子必远徙居郭公庙,分泰、伦、铭三房。清康熙59年(1720)诚、得、明、三四房合修族谱,雍正13年(1735)合修全省通谱,之后各房各自为谱,1948年诚房九修。道光7年(1827)明房纂有族谱。道光8年(1828)、光绪元年(1875)得、三两房合纂族谱。派语同通谱。
3、醴陵攸坞符氏
始迁祖万春公,明成化15年(1479)自攸县迁此。族人分布于贺家桥、明月山。至1948年,全族人口500人。
4、衡山符氏
明季自江西、河南迁入,分居岳北留笔塘。
平江岑川符氏
始迁祖约初公,清道光间自长沙迁此。至1994年,全族人口361人。
5、桃源漆河符氏
先世明天启5年(1625)由江西迁桃源县北漆河之黑岩嘴。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200余人,分布于漳江、沙坪、灵岩等地。宗祠在黑岩嘴。族谱创修于1914年。
扩展资料:
符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1位,注意符与氐族前秦君主苻坚之苻姓有别。符的姓氏是以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命氏,源自姬姓,系承周文王后裔,而得氏于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256年楚国灭鲁,鲁顷公的孙子公雅乃出奔秦国并获擢用为符玺令,符玺乃古代朝中传达任命、行军遣将所用的凭证(见兵符),先用金、玉、铜、竹或木制成某个形状(如虎型),再从中间剖成两半,帝皇的代表与被调遣的将领各持一半,传令时相合以厘清真伪。公雅的族人后裔遂以职为姓,而郡望则来自原属鲁国境内的琅邪郡(今山东省青岛市)。
东晋氐族领袖苻洪,本为蒲姓,以谶纬而改姓。后封氐王,征北大将军,假节。其子苻健建立前秦,前秦被姚秦灭亡后,苻氏后人多因避祸改为符姓,少数改回原本的蒲姓,也多半融入汉族。
参考资料:
“镜湖”,地在今天浙江绍兴
绍兴古称会稽,是贺氏的主要聚居区,祖先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桓公姜小白有个支孙名叫公孙庆克,其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史称庆父。
东汉时期,庆氏后裔传至汝阴郡守会稽人庆仪时,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在刘祜成为汉安帝之后,为避汉安帝之父清河王刘庆之名讳,改姓名为贺纯,其后代便相传为贺氏。
关于“镜湖堂”,我只听说江西永新的支系,祖先是贺凭,他是唐朝会昌年间从会稽迁出的,当时是到永新一带做官,就在当地定居了。另外,湖南一些地区的“镜湖堂”则是明代从江西迁过来的,始迁祖叫贺礼,是嘉靖年间的人,他带着弟弟贺智从永新垅田徙湘潭。
湘潭花石嘉荣贺氏
堂号:广平堂。
始迁祖:福易公,字天申,元为汉阳郡太守,明赠武威将军。原籍南京镇江府丹徒县扬子江孩儿乡武圣庙生长人氏,明洪武五年与弟容祖携家南来居长沙北门外,复溯湘流而上至潭九十七都(清均为十五都)花石栗树垅。
其弟容,字正颜,以汗马功勋,明赠镇武将军,明定鼎后于洪武三年诏归田里,明洪武五年率师由南京之丹徙来湘潭之花石栗树垅屯垦,今贺嘉荣其迹焉。容祖子孙传至十世懋迁(后代遭奸人指报迁蒙)不返,另辟基绪无由追述。
福易生以仁,明为儒官,生以德,为推官。以仁生崇道,以德生崇远。崇道生全,邑禀生。全生志高,邑庠生。志高生龙、虎、鸾、凤、鸿、鹰、鹉。今繁衍于斯土者星罗棋布皆我鸾、凤、鸿三房子孙也。目前繁衍最快已传至二十四代。
十三派至五十二派派歌:元黄开大德,嗣裔绍书香;礼乐家声远,诗文世泽长;南湘钟俊秀,东晋启贤良;富贵从耕读,惟勤永克昌。
株洲贺家土
人们公认的 美食 宵夜一条街
除了烧烤小龙虾
你还可以吃到
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
饼类小吃
东北馅饼 、 山东煎饼 、 湖北肉饼…
无论是哪一种
都令人咽口水
无论早中晚,贺家土街道内总是热闹无比,街道两旁也林立了许多各具特色的 美食 店,常有人说: ”冇人能空着肚子从贺家土里出来!“
生活在贺家土的人,早餐除了馄饨米面,吃的最多的就是饼了。街里林立着各式各样的饼店, 从甜到辣,从北方到南方 ,总有一种口味的饼能对你的胃!
· 「正宗山东煎饼」·
贺嘉路16号附近
这家开在贺嘉路交叉路口的小店很有 “态度” ,营业时间飘忽不定,能不能吃到香喷喷的煎饼,完全取决于老板的心情。
山东煎饼的特色就是 “万物皆可卷” ,就连辣条也能给你加上去,做出来的味道也绝不是什么“黑暗料理”。
充满 谷物香 的面饼包裹着爽口薄脆,外皮软嫩,里面酥脆,再加上秘制酱汁和辣椒的加持,吃上一口就停不下来!
· 「湘鄂风味小吃」·
贺嘉路洗煤小区
开在洗煤小区前的湘鄂风味小吃已有 26年 历史 了,是方圆数里人一众好评的 老味道 ,他家最出名的 美食 就是 湖北特色凉菜 以及 湖南辣椒肉饼 和 糖油粑粑 。
一大早,这口油锅旁就 排满了人 ,他们一边等着自己的早餐,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着锅里炸糖油粑粑和面饼的过程。
只在早上出售的 辣椒肉饼 可是个“抢手货”,想吃一定要趁早来!琥珀色的皮衣里面裹着许多细碎的猪腿肉,后调有些淡淡的生姜味,趁热吃下,又烫又过瘾。
· 「田丰豆业」·
贺嘉路195号
开业已有 23年 田丰豆业在贺家土几乎无人不晓,这里的 千层饼 和 豆浆 是无数人的早餐首选,即快捷又美味。
新鲜出炉的 千层饼 ,散发出淡淡的芝麻香,外皮金黄,口感柔韧有嚼劲,味道咸的恰到好处,既可一大口囫囵吞下,也可以一层层地撕开来吃,每层饼丝薄如蝉翼,软嫩十足。
略咸 的千层饼配上本地的 甜豆浆 ,互相用自身,衬托对方的味道,仿佛就像两名跳华尔兹的舞者,在味蕾上跳跃涌动。
· 「老东北馅饼王」·
人民中路791号
在东北餐厅吃饭,你最不用担心的问题就是分量不足,仅需六元,就能得到一份量足且馅多皮薄的 猪肉莲藕馅饼 。
两层又脆又薄的饼皮中间铺满了 肉馅 ,细细品味,还能尝到里面细碎的藕块,馅饼咸香可口,即使一人吃完整份,都不会感到腻。
甜味的馅饼也不容错过, 豆沙馅饼外皮偏软,但更能衬托出浓郁的红豆味;芝麻馅饼外皮则烤的很脆,里面满是白糖的甘甜,一口下去,满心甜蜜。
· 「葛记剁饼王」·
贺嘉路51号
“我结婚后就开了这家剁饼店,每天都有蛮多人来买,一张饼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卖完 , 六年以来都是这样 。 ”老板娘说道。
每烙好一张饼,老板娘便娴熟地抄起大刀,只听见“咚咚”两下,一张大饼就瞬间被利落的分割成几块,看着案板上那些 散满芝麻 和 青葱 的剁饼,肚子就开始不开始由自主的“呱呱”叫。
比起之前所提到饼,葛记剁饼王的饼更有湖湘味,虽然饼面上看似没多少辣椒,但只要尝一口,就能感受到湖南辣椒强烈的辛香,百分百的 “湘里”味道!
///
当然,这些各具特色的饼只是贺家土 美食 里的冰山一角,还有本地人爱去的 王胡子、八中的海记米粉、麻园麻辣烫 人们对贺家土的热爱,都浓缩在这条窄窄的街道,这里不仅有着人们最朴实的市井生活,也还承载着一代贺家土人 舌尖上的记忆。
今日话题
你还知道贺家土
有哪些好吃的宝藏店铺吗
来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贺(hè)姓, 贺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贺氏又是一个年轻的姓氏,得姓时间不足1900年。贺氏从得姓始就是会稽世居大族和江南士族。历史上贺氏名人辈出,比较著名的有的贺齐、贺邵、贺循、贺知章、贺龙、贺国强等。贺氏是礼学世家,贺循、贺道力、贺道基、贺道养都以礼学闻名于世,贺循被称为当世儒宗。贺氏还以书法著称,贺循、贺知章都以书法见长。据2007年统计,是第85大姓。属于大姓系列,人口已经超过二百八十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7%以上。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是贺氏分布的主要省份。
贺姓,分会稽贺氏,鲜卑贺氏和其它少数民族贺氏。会稽贺氏来源有二:一是源于姬姓,为吴王僚之子庆忌之后。《会稽先贤传》记载,唐中期以前官谱所载,不少贺氏家谱如北宋词人贺铸家谱也如此记载;二是源于姜姓,为齐相国庆封之后。唐中期后姓氏书籍如《元和姓纂》所载,部分贺氏家谱所载。为庆封后裔备受质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史载庆封其族被灭,庆封无后;二是所载庆封后裔汉末徒会稽山阴,与会稽山阴贺氏汉代中、后期即有人已活跃于政坛相冲突,与汉末和两晋时贺氏已成会稽第一大姓相冲突,与鉴湖由庆湖—镜湖—鉴湖的历史演变相冲突。据《魏书。官氏志》等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将鲜卑族复姓贺兰氏、贺拔氏、贺狄氏、贺赖氏、贺敦氏皆改为汉姓贺氏,此乃鲜卑贺氏之起源。鲜卑贺氏现在也已经汉化为汉族。另外还有其它几十个少数民族也有姓贺的
全国姓贺的大概有多少人,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
本文2023-11-22 00:37: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5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