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画像砖和画像石?其分布情况如何?列举代表性地区的画像砖(石)作品,并简述其内容和形式特点!
汉代画像石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其经济、文化、艺术都比较发达。汉代的图画是汉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常常绘制在丝绸、陶器、漆器、墓壁上,也雕刻在石块上。雕刻有画像的石头,考古界即称之为画像石。
其一,平阴实验中学出土的画像石,来源于汉代的祠堂,晋人拆除后改造为墓葬石椁。其内容非常丰富,四周是穿璧纹、菱纹,中间有胡汉战争、神怪故事、历史人物故事、现实生活及其它祥瑞画。
胡汉战争的图象在最上层,双方使用不同的武器,穿着不同的服装。汉方士兵用长戟、剑盾、弓箭,身着铠甲、戴冠;胡方也使用弓箭,戴尖顶帽,着武士服。两军对峙前方均为手持兵器和盾牌的步兵;其后为鹿车等;其中一胡人倒地,首级滚落一旁。
神语故事有伏羲、女娲等。
其它图案有百戏(杂技),掷倒伎、人面连体兽、轺车、辎车、阙、观、娱乐性狩猎、玉兔捣药、抚琴等等不一而足。
所谓画像砖,就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
画像砖起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有的则用在宫室建筑上。
画像砖的形制有两种,一为边长 40cm 左右的方形,一为长 45cm 左右、宽 25cm 左右的长方形。分布地区主要是四川,偶见于河南等地。
根据出土情况,画像砖可分为成都、新都区,和广汉、德阳、彭县、邛崃市、彭山县、宜宾等地两种类型。而不同的题材约近50余种,大体可分为五种内容:
一、反映[汉代]农业、副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如播种、收割、舂米、酿酒、盐井、桑园、采莲、市井等为主题的画像砖。这类画像砖,内容最为丰富,颇具研究价值。如成都羊子山一号墓出土的“盐井”画像砖,细致地刻画了[汉代]井盐生产的情况。画面上盐井,装置着提取盐卤的滑车;盐卤正通过架设着的竹枧,缓缓地流向烧着火的铁锅中。是研究古代盐业史最难得的实物资料。
二、表现墓主身份和经历的画像砖,如车骑出巡图、丸剑起舞图等。画像砖的墓主多为当地的豪强显贵,如桓宽在《盐铁论·刺权》中所说:“贵人之家,云行于涂,毂击于道……中山素女,抚流征于堂上,鸣鼓巴俞,作于堂下。妇女披罗纨,婢妾口希宁。子孙连车列骑,田猎出入,毕弋捷健”。这类画传砖所表现的内容,与文献记载相符合。
三、表现当时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的,诸如以市集、杂技、讲学授经、尊贤养老等为主题的画像砖。张衡在《西京赋》中描写当时的杂技表演场面:“临迥望之广场,陈角觚之妙戏。鸟获扛鼎,都卢缘穜,衔狭燕濯,胸突钴锋,跳丸剑之挥霍,走绳上而相逢”。这些,在画像砖上都可以找到印证。又如“讲学授经图”,生动地塑造了博士、都讲和学生上课时的情景,[汉代]的教育,于此可得其梗概。
四、表现墓主享乐生活的,诸如宴饮、庭院、庖厨、乐舞、百戏等画像砖。这也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汉代]建筑、民俗风情等的实际情况。
五、表现当时神话传说和迷信思想的画像砖,诸如伏羲、女娲、日月、仙人六搏等。
这个神话式的半人半鸟的形象──是泰国和皇室的标示,叫做"Garuda"(伽楼罗,揭路荼)。
泰国国徽上的迦楼罗就是此形象。
在泰国的许多政府机构部门都将揭路荼运用到他们的徽章上。此外,Garuda还象征着“受皇室任命、指派”的意思,对于那些获得杰出经济成就或在慈善事业显著的公司机构,此标志表示是受皇室正式批准的。但颁发这样的标志的情况是很少的,这将被视为一种崇高的荣誉。
迦楼罗就是中国的金翅大鹏鸟或大鹏金翅鸟,是印度教和佛教典籍中记载的一种神鸟。
迦楼罗人面鸟身形,其身肚脐以上如天王形。只有嘴如鹰喙,绿色,面呈忿怒形,露牙齿,肚脐以下也是鹰的形象。头戴尖顶宝冠,双发披肩,身披璎珞天衣,手戴环钏,通身金色。
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白旗,镶白旗
旗头:大拉翅、两小把字头、软翅头
服饰:
一、满族服制的形成
中国封建社会,服饰制度是表现等级制度的重要部分。满族服制是在满族先民长期游猎生活中常服基础上逐渐形成完善的。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之前,女真社会本无明确等级制度,其服装上亦很少饰物。
在其日常生活中,满族先民为了便于骑射、防寒,主要穿着箭袖缺襟袍、马褂等。箭袖缺襟袍是满族先民传统长袍中一种。箭袖是袍服的一种窄袖,其袍袖比较长,制作方法:在原本比较狭窄的袖口前,再接一个半圆袖头,一般最长为半尺,形似马蹄,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绾起,行猎时放下,覆盖手背。所谓缺襟袍,是所穿长袍的右襟比左襟短。满族先民们,平时不骑马时,将所穿长袍的右襟下角用纽扣向上褶扣一尺左右,骑马时将其放下来。这种箭袖缺襟袍,穿服方便,冬季既可抵御北方寒冷的风沙,又可在游牧途中做为夜间的铺盖。马褂是与袍服配穿的服装。原为出外骑马时罩在行袍外面的外褂,其式样为圆领、对襟、有开褉、扣袢,身长至脐,袖长及肘,四面开褉。因身、袖较短,冬季做成皮或棉质,套在袍服外面。满族先民的这些民族传统服装,既实用且朴实,便于日常生活及骑射,反映出游牧民族生活的特点。
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后,在制订各项统治政策的同时,于天命六年七月初七日(1621年8月23日),谕令诸贝勒、武职官员上朝时皆穿补服。规定:“诸贝勒服四爪蟒缎补服;都堂、总兵官、副将服麒麟补服;参将、游击服狮子补服;备御、千总服绣彪补服。”
1,这时后金政权首次规定不同等级官员穿不同花纹的服装,以显示其等级差别。此后,努尔哈赤又规定王公大臣等上朝要穿朝服,戴顶子。随后,努尔哈赤又令总兵官、副将,用自己所得赏金,自制顶子;参将、游击、备御以上各官,由各贝勒之工匠制给。天命八年六月(1623年7月)定:有“职衔之诸大臣,皆赏戴金顶大凉帽,着华服;诸贝勒之侍卫皆戴菊花顶凉帽,着华服。”
2,皇太极继其父之后,于天聪六年二月初四日(1632年3月24日)对众贝勒、大臣等衣着明确规定:“诸贝勒大臣,染貂皮制裙,缘阔蟒缎披领,及帽装菊花顶者,概令停止。有制皮裙,缘阔蟒缎披领及帽装菊花顶而服用者,则拿获之人取之。有衣服缘细边、制素毡帽而服用者,听之”
3,十二月初二日,皇太极颁谕制定服制。诏曰:“八固山诸贝勒,在城中行走,冬夏俱服朝服。出外方许服便服。冬月入朝,许戴元狐大帽、居家戴尖缨貂帽及貂鼠团毡帽。春秋入朝,许戴尖缨貂帽。夏月许戴缀缨凉帽,素蟒缎,各随其变,不得擅服黄缎及五爪龙等服,若系上赐,不在此例,平时勿著缎靴。惟夏月入朝,乃许用”。同时,还规定了满、蒙、汉人自领旗大人至闲散富人以上人员的服制。诏称:“满洲、蒙古、汉人,自固山额真以下,代子章京、护军及牛录下闲散富足之人以上,冬夏在城俱服披领袍,不得服小袍。贫人服无开襟袍。其果否贫穷,听各固山额真详察,若出外,俱许服小袍。又,闲散、侍卫、章京、护军及诸贝勒下闲散、护卫、章京、护军以上,许服缎衣;余者俱用布。……凡妇人所服缎、布,各随其夫。又冬间许戴缀缨团帽;夏间许戴凉帽者。应服缎者,不拘蟒素,各随其便。惟不许用黄及杏**,并五爪龙等服,若系上赐者,不在此例。黑狐大帽,大臣不得自制,惟上赐许戴。缎靴不许平人穿用,应服缎袍者,入朝与宴方许穿,不在城不许戴黄狐大帽。冬月出外,方许戴之。其尖缨帽及杂色皮棉帽,概不许戴。又,宽带及皮棉齐肩褂外套,在城不许服用,出外许服用。”
4,崇德元年七月初一日(1636年8月1日),皇太极又颁谕制定国君福晋以下随侍人等以及各官之妻,至固山格格等妇女服制。至此,后金政权冠服上下诸制,乃定。
清迁都北京后,其宫廷服饰制度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在入关前定制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更定。顺治、康熙、雍正三帝曾分别厘定衣冠制度,及乾隆年间,制度得以完善和规范化,沿至清末。
二、皇帝冠服
皇帝冠服有着严格的礼仪规定。其冠服有礼服、吉服、常服三种。皇帝朝会、祭祀穿礼服又称朝服;喜庆日子或命将出师、祭阙里、先师等穿吉服;御经筵等日常政务或平时则穿常服,其中包括巡幸、围猎和亲征外出所穿行服及降雨雪所穿雨服;四季,裘、棉、袷、单惟其时。冠,依服而定,有朝服冠、吉服冠、常服冠,亦分冬、夏。
朝服冠
皇帝朝服冠与朝服,为皇帝行朝会礼及祭祀时所着服装、冠饰。
朝冠分为冬夏二季。冬朝冠有黑狐、薰狐两种:每年十一月初一至次年上元节用黑狐。十一月初一前及下年正月十五后用薰狐。上缀朱纬;顶三层,贯东珠各一;承以金龙四,饰东珠如其数;上衔大珍珠一颗。梁二,在顶左右檐下两旁垂带,交于项下。夏冠用织玉草或藤竹丝织,缘青石片金二层,檐敝,上缀朱纬。帽前缀金佛,饰东珠十五颗。后缀舍林,饰东珠七,顶如冬朝冠。
朝服亦有冬夏之分。冬朝服是皇帝秋冬季节朝、祭所穿圆领、马蹄袖、披肩、右衽、衣裳不相连属的裙式礼袍。冬朝袍有明黄、蓝、红、月白四种颜色,朝会穿明**,祭天、祈谷、常雩穿蓝色,朝日穿红色,夕月穿月白色。冬朝袍其制有二:一,披领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为薰貂,绣文;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衣前后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襞积行龙六。二,披领及袖俱石青色,片金加海龙缘,绣文;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腰帷行龙五,衽正龙一,襞积前后团龙各九,裳正龙二,行龙四。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前后列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间以五色云,下幅为八宝平水。夏朝服有明黄、蓝、月白三种颜色。朝会用明黄,常雩用蓝,夕月用月白色。其制披领及袖为石青色,片金缘,余如冬朝服二。夏朝服有缎、纱、单、夹,均依时令更替。
朝珠为着朝服和吉服时所佩串珠。源于佛教数珠,皆为108粒组成,佛头记念背云大小坠,主要以东珠、蜜珀、珊瑚、绿松石、菩提子等穿成。朝珠用东珠;惟祭祀时有所不同,芳泽用蜜珀,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绿松石。绦皆为明**。
朝带是皇帝朝会等活动时所系腰带。朝带之制有二,色皆明黄:其一,用龙文金圆版四,
饰以红、蓝宝石或绿松石,每版衔东珠五颗,围珍珠二十。左右佩帉浅蓝及白各一,下广而锐。中约镂金圆结,饰宝石如版,围珠各三十。佩囊文绣,燧觿刀削结佩惟宜,绦皆用明**。凡大典礼用之。其二,用龙文金方版四,其饰祀天用青金石,祀地只用黄玉,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白玉。每版衔东珠五。佩帉及绦,惟祀天用纯青色,余如圆版朝带之制。中约圆结如版饰,衔东珠四。佩囊纯石青色,左觿右削,并从版色。
吉服冠
皇帝吉服冠与吉服:为每月朔日、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五等日,喜庆日子或命将出师、祭阙里、先师等,皇帝常朝或祭祀所着服装、冠饰。
吉服冠,冬用海龙、薰貂、紫貂皮,均按时令更替。上缀朱纬;顶满花金座,上衔大珍珠一颗。夏用织玉草或藤竹丝制,红纱绸里,石青片金缘。上缀朱帏;顶如冬吉服冠。
吉服有端罩、衮服和龙袍。端罩是皇帝冬季所穿圆领、对襟、平袖、左右垂带的皮裘外褂,其长至膝。以紫貂制作,每年十一月至次年上元节更用黑狐,明**缎里。左右垂带各二,下广而锐,色亦用明黄。衮服是套在龙袍外面的圆领、对襟、平袖礼褂。衮服是历代皇帝固有服装,清朝略加改动。为皇帝祭祀所用礼服。石青色,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团。并列日月二章,左肩日,右肩月,前后万寿篆文,间以五色云。春秋棉、夹,冬裘,夏纱,均依时令更替。端罩与衮服是既属礼服又属吉服的皇帝特殊服装。与朝袍套穿为礼服,称为端罩,与龙袍、蟒袍套穿则属吉服,称为礼褂。龙袍是皇帝穿在衮服里的圆领、马蹄袖右衽袍。明**,领袖均为石青色,片金缘。两肩前后及两袖袖端正龙各一,襟行龙五,领前后正龙各一。领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下幅八宝立水,四开裾。龙袍与朝服的区别,龙袍为无披领、衣裳相连四开裾袍;朝袍为有披领,上衣下裳不相连裙式袍。龙袍亦有绵、夹、纱、裘,均依时令更替。
吉服朝珠,珍宝随所御。
吉服带,明**,镂金版四,方、圆随所御,衔珠、玉、杂宝各从其宜。左右佩帉纯白色,下直而齐。中约金结,如版饰。余如朝带制。
常服冠
皇帝常服冠与常服:皇帝御经筵等日常政务或日常生活所穿服装及冠饰,包括常服冠、行服冠及雨服冠等。
常服冠红绒结顶,不加梁,余如吉服冠制。
常服有常服袍和常服褂两种。常服袍,为石青色,花纹随所御,圆领、马蹄袖、右衽四开裾袍。常服褂是套在常服袍外面的圆领、平袖对襟外褂。皇帝常服有绵、夹、纱、裘,均依时令更替。
行服冠
皇帝行服冠及行服:为皇帝巡幸、围猎或亲征时所穿服装及冠饰。
行服冠,冬用黑狐或黑羊皮、青绒,余皆与常服冠同。夏用织玉草或藤竹丝制成,红纱为里,缘如其色。上缀朱牦。顶及梁皆用**,前缀珍珠一颗。
行服有行服袍和行服褂。行服袍,其制与常服袍相同,为圆领、马蹄袖、衣裳相连右衽袍。其色与花纹所皇帝所欲,行服袍右裾比左裾短一尺,此袍为满族传统缺襟袍。这是清代皇帝服制与历代皇帝服制之不同。行服褂色为石青色,长与坐齐,袖长及肘。行服有绵、夹、纱、裘,均依时令更替。
行服带,为明**,左右佩系以红香牛皮为之,饰金花纹锼银环各三。佩帉以高丽布,比常服带之帉略宽而短。中约以香牛皮束。缀银花纹佩囊,明黄绦,饰珊瑚。
雨服冠
皇帝雨服冠及雨服:雨冠制有二:冬季顶崇,前檐深;夏季平顶,前檐敞。均以明**,月白色缎里。毡及油绸、羽缎各依时节而用。
雨衣之制有六:色皆以明黄。其一,油绸为之,如常服褂,而身长与袍相称。自衽以下加博。上袭重衣。领下为襞积,无袖,斜幅相比,上敛下渐增宽大。两重俱加掩襟。领及纽约皆青色;其二,以毡、羽缎及油绸制作。月白色缎为里。领及纽约如衣色。油绸雨衣不加里。其式为立领、对襟的披风式;其三,如常服褂而加领,身长与袍齐。以毡、羽缎制作,月白色缎里,领及纽约如衣色;其四,如常服袍而袖端平,前施掩裆,油绸不加里。领用青羽缎,纽约青色。外加袍袖如衣色;其五,如常服褂,长与坐齐。毡、羽缎为之,月白色缎里。领及纽约如衣色;其六,如常服袍而加领,长与坐齐。油绸为之,不加里,袖端平,前加掩裆,领用青羽缎,纽约青色。
雨裳之制有二:其一,明**,左右幅相交,上敛下渐宽。上前加浅帷为襞积;两旁缀纽约,青色。腰为横幅,用石青布,两末端变狭成为带以系之;其二,前为完幅,不加浅帷。余制同。
上述服制,自乾隆朝制定后一直沿袭至清末。有关皇帝四季穿戴的具体情况,据乾隆二十一年《穿戴档》载:正月初八日,驾幸圆明园,戴本色貂皮缎台冠;穿酱色宁绸面黑狐膁袍,貂皮寻常端罩,有拴办黄线砢子寻常鞓带,东珠数珠(里),白布棉袜,厚棉套裤,青缎羊皮里皂靴。
正月十五日,于正大光明吃桌子。戴大毛薰貂缎台苍龙教子珠顶冠,穿黄刻丝万字棉地黑狐膁皮龙袍,外穿貂皮的端罩,松石大鞓带,正珠数珠(里),白布棉袜,厚棉套裤。青缎羊皮里皂靴。
三月二十九日,换凉冠,戴天鹅绒竹衬冠,穿酱色宁绸棉巡幸袍,倭缎领棉袖红青缎面中毛羊皮巡幸褂,黄线巡幸软带,拴纳纱珊瑚云大荷包,左边大荷包内装黄宝石古钱盒,白布棉袜,薄棉套裤,青缎绿牙缝凉里尖靴。
四月初七日午初三刻四分立夏。戴得勒苏草拆丕(纟旁)缨冠;穿蓝宁绸厚棉袍、倭缎领棉袖红青缎面小毛羊皮褂、有拴扮黄线汉玉寻常鞓带,白布棉袜、薄棉套裤,青缎凉里皂靴。即换棉纱袍、夹褂、夹套裤或纺丝单套裤。
六月初六日,换戴双层轻凉缨冠;穿蓝直地单纱袍、红青直地单纱褂、松石马尾钮子带(拴刀子、火镰)青缎鞋袜。
八月十六日,秋凉,换戴得勒草南丕(纟旁)缨冠,穿酱色宁绸薄棉袍,红青缎厚棉褂,有拴扮黄线珐琅寻常鞓带;白布棉袜,纺丝单套裤,青缎凉里皂靴。
闰九月二十九日,换戴海龙缎台冠,穿蓝宁绸上身羊皮接灰鼠皮袍,黄面黑狐大腿褂,有拴扮黄线汉玉寻常鞓带,白布棉袜,鱼白春绸薄棉套裤,青缎凉里皂靴。
十一月更换冬装。十一月十六日,戴本色貂皮缎台冠。穿蓝宁绸面黑狐膁袍,貂皮端罩,有拴扮黄线汉玉寻常鞓带,白布棉袜,鱼白春绸厚棉套裤,青缎羊皮里皂靴。5
上述记载,具体记录了皇帝四季在圆明园按照制度更换服饰的情况,以此可印证其定制实施情况。
女子:坎肩、袷衣、里衣、花盆底
1、民居特色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南北两个大方言,但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大体相同。南北两大方言大致以郁江和右江为分界线,延伸到云南省文山州的广南、砚山一带。
北部方言约占壮族人口的2/3,划分为8个土语区,即邕北土语、右江土语、桂边土语、柳江土语、桂北土语、红水河土语、邱北土语、连山土语;南部方言约占壮族人口的1/3,划分为5个土语区,即邕南土语、左江土语、德靖土语、砚广土语和文麻土语。
壮族也有自己的文字,唐宋以来,壮族民间曾流行“土俗字”,这种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利用汉字的音、义组合而成。根据1989年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办公室出版的《古壮字字典》(初稿)统计,共有10700多个字,其中定为正体字的有4918个。
壮族并没有统一的信仰,壮族民间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树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灵等。
魏晋以后,随着道教和佛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壮族宗教信仰体系在其影响下发生了变异,形成以原始的麽教为主,融道教和佛教为一体,信仰多神的“宗教”,并出现了半职业性神职人员——师公。
2、服饰
壮族服饰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
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
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
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3、风俗习惯
如果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热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双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和客人共餐,要两腿落地,和肩同宽,不能跷二郎腿。
饮食以大米、玉米、薯类等为主食。认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
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普遍喜欢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不爱吃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
4、节日
壮族的节日多与当地汉族相同,春节、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汉族民间节日,也是壮族的岁时节日。壮族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是“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
扩展资料
壮族的饮食:
壮族是最早栽培和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发达,稻米也自然成为壮族人民的主食。稻米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有蒸、煮、炒、焖、炸等,各种米饭、米粥、米粉、米糕、糍粑、粽子、汤圆等,是壮族人民日常喜爱的食品。
如果掺和其他材料,还可以制成许多更加味美营养的食品,如八宝饭、八宝粥、竹筒饭、南瓜饭、“彩色糯米饭”等。
居住在干旱山区的壮族,由于不宜种植水稻,则以玉米为主食。壮族人民喜食水产,鱼蛤螺蚌,皆为珍味;山林中的菌果、蝉、蛇、禽、兽,也是壮族人民的日常佳肴。
嚼槟榔是壮族的传统习俗,今广西龙州等地的壮族妇女仍有此喜好。有些地方,槟榔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
参考资料:
什么是画像砖和画像石?其分布情况如何?列举代表性地区的画像砖(石)作品,并简述其内容和形式特点!
本文2023-11-22 00:35:2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5840.html